文化精神论文实用13篇

文化精神论文
文化精神论文篇1

苏商文化精神伴随着苏商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苏商文化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不断增进新的内涵,不断闪耀新的光芒,不断激发新的能量;苏商文化精神通过苏商在现实中的创造性发展而强烈辐射、渗透、扩张和融合,发挥积极能动作用,推动促进苏商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苏商文化精神是苏商面向未来稳健务实、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爱国主义是苏商文化精神的核心价值

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苏商传承弘扬了近代苏商“实业救国、实业报国”为特征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坚守实业,创新发展,敢于争先,创造了骄人业绩,涌现出联想集团柳传志、苏宁电器集团张近东、沙钢集团沈文荣、雨润集团祝义材、波司登集团高德康、红豆集团周海江、离通集团崔根良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企业家,树立了当代苏商的良好形象。当代苏商不仅传承弘扬和充分表现了敢于争创一流、乐于回报社会的优秀精神品质,更突出地展现了勇于迎接各种挑战和能够驾驭复杂局面的可贵品质,在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等一次次冲击之下,苏商沉着冷静、意志坚强,在应对危机中抢抓机遇,在攻坚克难中培植优势,表现出稳健务实抗击危机的不屈精神力量和坚厚实力。苏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拓展实体经济,把实业做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强,“江苏制造”和“江苏创造”双辉闪耀世界。尤其是广大苏商小微企业坚持实业,艰苦奋斗,竭尽心力,在各个行业做精做专,做稳做实,是江苏矢志不渝发展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也是大中型苏商企业的成长之源,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海外苏商融入当地,情系桑梓。在江苏的民营企业家和江苏藉民营企业家在新的历史起点接续和传承了苏商文化精神,传承了“听、跟、走”的光荣传统,与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必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爱党与爱国、爱家乡是高度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渗透苏商的充沛情感,规范着苏商的行为和价值观。苏商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优秀建设者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核心理念,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大步走向海外,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把企业壮大与国家发展、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自身需求与人民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苏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三个方面有更大作为,在全面推进实现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苏商稳健务实,敢为人先,是创造者、创新者、创优者;苏商创新包容、尚德诚信,是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和商业文明当仁不让的主角。苏商凭借着艰苦创业打基础、勇于创新走新路、全力创优争一流的精神状态,凭借着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争先抢先、沉稳务实、诚信共赢的精神状态,无论在本省,还是在外省,抑或是在海外,总是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吃苦耐劳,披荆斩棘,激流勇进,执着地走出属于自己的“创业创优创新、争先领先率先”的成功之路,充分表现出历史使命感、赤子之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苏商文化精神解析

苏商文化精神是苏商之魂。苏商的健旺生命力,是以创造巨大财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标志的,这也是苏商文化精神的生命力。苏商精神总是深深烙铸在苏商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之中的。“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这里,简要解析“爱国尚德、稳健务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睿智敏行,诚信经营、祟文惠民”的苏商文化精神内涵。

第一,爱国尚德、稳健务实的文化精神

苏商文化精神最突出的品质特征就是爱国尚德、稳健务实。江苏水文化之柔到极致是坚实。苏商为人低调平实,经营诚实守份,发展务实沉稳,苏商吃苦耐劳,埋头做事,精细作业,不急不徐,不贪不狂,有着稳健务实,沉稳坚实,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执著追求,实业报国的精神品质,形成了苏商特有的稳健务实精神优势。

苏商稳健务实是与实业报国的出发点和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苏商爱国主义精神力量和博大情怀。苏商向来主张“货殖为急”、“时任知物”,苏商一直以工业资本著称,以实业为主,商贸为辅,走“实业富国、实业报国”之路。张謇是近代苏商的领军人物,是第一个站在时代高度的民族企业家。他目睹甲午惨败,国事日非,毅然弃仁仕就商,奋力开拓实业救国道路,展现了苏商浓烈的爱国情怀。从1896年开始,张謇一生创办南通大生纱厂等18家企业,创立了实力雄厚的大生资本集团,形成一个包括农、工、商、运输、金融等业的实业体系。张謇、盛宣怀、荣德生、刘国钧、范旭东等等,他们无不是稳健务实的典范,他们办实业不是为了自己一家一族的发财致富,而是为了抵御外侮,实业救国。

苏商稳健务实,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有着越来越强烈的实业报国意识和自觉的社会责任感。近代以来,一大批苏商在进步思想影响之下,心中曙光映现,沸腾一腔爱国热血,在“实业救国”和“设厂自救”热潮鼓动之下,发奋图强,经营实业,做大做强,以报国救国为自己经商办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稳健从事,精于盘算,精细作业。当代苏商传承着实业报国的光荣传统,稳健务实,祟尚实业,在亚洲金融风暴、美债欧债危机的一次次冲击下,苏商岿然屹立,昂然前行,显示出稳健务实抗击危机的实力,苏商沉稳坚毅,咬紧牙关,呕心沥血,实业报国,矢志不渝,不断拓展实体经济,把实业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稳,越来越强,特别是面广量大的苏商小微企业坚持实业、发展实体经济不松劲,在各个行业做精做专,做稳做实,成为大中型苏商企业源源不断的成长之源。

稳健务实是生长在苏商骨血之中最鲜明突出的精神品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苏宁电器集团依然坚持稳健务实不放松。张近东认为,稳健务实就是发展战略必须务实稳健,企业的内部建设、团队建设要稳而刚,实而坚。苏宁电器集团创业以来,就是在形势特别好的情况下,也一直坚持稳健务实的发展策略,始终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稳步前行,在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物流平台上进行持续投入和长期建设,积累了沉稳强劲的扩张能力。张近东曾经说过,人们看到的是苏宁电器集团的稳健,实际上我们的自我感觉是淡定。我们要的是务实,要的是平衡,我们低调不张扬,不等于我们没有能力。苏宁电器集团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咄咄逼人,没有那么惊天动地,却持续爆发强劲扩张力,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弘扬苏商爱国尚德、稳健务实的文化精神,就是要传承近代苏商“实业救国、实业报国”的优秀传统,秉持当代苏商与党“同心”和“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优秀建设者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核心理念。执着创业之志,坚守实业和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坚持稳健务实的发展方略,稳中求实,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稳中创优,夯实苏商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常青基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

第二,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

苏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深刻内涵是思想解放、敢冒风险、与时俱进。既是苏商的文化依托和支撑,也是促进苏商开拓创新的基因和动力,越自主创新、就越敢为人先,越敢为人先、就越能够开拓创新,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形成苏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独特精神品格。

当前我们理解苏商文化精神,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很好地把握和弘扬当代苏商体现的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是苏商精神之源,同样,苏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不断超越的精神,凝聚在新时期江苏精神之中。新时期以来江苏民营企业家在奋进发展的过程中,对企业的体制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活动从来没有放松过。一批又一批成功苏商的典型,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把开拓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开拓创新、敢于争先是苏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持续发展的根本。当前,江苏正在大步迈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苏商正在大力拓展创业创新创优的新的发展空间,继续发挥江苏经济争先发展、领先发展、率先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盛宣怀开创了中国近代工商、金融、教育等领域十一个第一,荣宗敬说“干得痛快,处处争第一”,荣德生斩钉截铁地说“我就是要争第一”。当代苏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严于律己”的“华西精神”创造者吴仁宝要创办的就是中国最好的工业化村镇,最好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他毫不隐瞒华西的定位、追求和取得的业绩就是“华夏第一村”。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瞄准行业世界先进水平,领导沙钢集团实现了产品、产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成为第一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民营企业,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连续四年跻身世界企业500强。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办公室的背景墙就是一面世界地图,他已经做成中国最大,还要做世界最大的电器流通企业。泥瓦工出身的、20岁创业的恒力集团总裁陈建华,领导集团向世界第一化纤企业集团奋斗,他的目标就是“让恒力成为世界品牌,做全球化纤业的巨子”,无锡尚德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商。苏商拥有全球最大的光伏太阳能产业、造船产业等等,“敢为人先”的例证举不胜举。苏商文化底蕴深厚,低调淡定,作风严谨,从不会不分场合暴发户般大声嚷嚷,但这绝不影响他们敢于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为行业第一,并毫不犹豫地付之行动,做成第一。

苏商的“敢为天下先”是以稳健务实为坚实基础和底气的,也是以开拓创新为持久动力、支撑和锐气的。“敢为人先”体现苏商积极进取意识,“不等不靠不要不服输”,从不被动,从不犹豫,从不迟缓,从不停顿,总是饱满着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状态,自加压力,有着一定要走在行业发展前列、走在全国前列和走在世界前列的责任心、使命意识。正是因为有这样勇于争先、敢为人先的精神、意念和勇气,苏商能够应对全球化的竞争与挑战,沉稳应对和战胜一次又一次危机,把握和创造一次又一次机遇,抢先发展,争先发展,领先发展,率先发展,为民族、为国家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

弘扬苏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和敢想敢干、开拓进取精神。创新战略目标,推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开创发展模式创新和经济创新发展新局面。坚持创新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意识,始终保持不甘落后的精神状态和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和追求卓越的志气,勇于争先发展,敢于领先发展,奋力率先发展。

第三,开放包容、睿智敏行的文化精神

敢为人先的精神来自于开放包容的文化襟怀、睿智敏行底气。开放包容、睿智敏行是苏商文化精神重要特征。

开放包容是指苏商在一次次时代变迁中善于开放包容,接受其它商帮和外来文化精华,既不消融主体性主导下的勇于创新,也从不动摇对多元文化的开放包容、吸纳兼容化育生成的积极态度,近代苏商注重吸收西方现代文化,化为我用,睿智敏行,在经营中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特别是近代苏商在上海的开放包容向金融业的华丽转身、更好地支撑发展实业,新时期苏商更加开放包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苏商一向注重摆脱狭隘视域和地域羁绊,克服自我陶醉的任何可能,战胜或许会有的优越自负不良心态,包容兼容吸纳消化天下精化,合作共赢抱团发展,通过湖河江海的相容相通更好走向天下。

开放包容、睿智敏行是苏商秉持的精神品质力量。开放包容、睿智敏行使苏商总是进退自如,不把自己逼入死角,有充分的回旋转圜转型机会。苏商文化精神中没有单边选择,而是善于将看似矛盾对立的双方协调统一,巧妙地化解矛盾,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化危为机、合作共赢做实事上。苏商把创新包容融为一体,展示海纳百川的博怀,睿智敏行、走出去的苏商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携手当地商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与交流,他们在海外创建开发区,创办研发中心,运营企业和运作市场,呈现了加快“走出去”、能够“走进去”、努力“走上去”的喜人景象,促进了江苏经济外向型发展的崭新格局。苏商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力量。苏商不断站上更高的发展起点,同时又低调自省,勤勉自励,自我鞭策,放实位置,以更为积极有效的创新,更加包容的博怀和恢宏气度,来不断推进自己的发展。

弘扬苏商开放包容、睿智敏行的文化精神,就是要坚持对多元文化开放包容、吸纳兼容的积极态度,取精去伪,扬长补短,汲取先进科技文化理念。坚持勤思善学、睿智敏行的文化品格,尊才重智,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生产技艺、企业素质和企业家修养,在各个行业做精做细、做专做实、做优做强、做大做久。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促进经济外向型发展的崭新格局。

第四,诚信经营、祟文惠民的文化精神

诚信经营是苏商文化精神的突出体现。张謇提出:“人可以穷,可以死,不可无良;国可以弱,可以小,不可无信。无良,不人,无信,不国。”荣德生提出“心正思无邪,意诚言必中”、“经营事业,信用第一。”苏商有着极强的诚实、守信、守法、守约精神,在借贷还款、货款结算、税款缴纳等商务基本方面做到重诺守信,自觉保持诚信经营的自律精神,从根本上体现出合作互助精神和合作共赢的商贸精神。苏商素有竞合共赢的奋斗胸襟,在竞争中诚信合作、在诚信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共赢,苏商清楚只有精诚合作,最大程度地共享资源,才能稳健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苏商面对新情况,抢抓机遇,继续有效保持并全面增强尚德诚信的精神特性。尚德诚信是苏商的品行,是苏商的责任,是苏商的道义,更是苏商的准则。如雨润集团在全国食品行业率先提出了“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的道德理念,以此建立道德与诚信品质一流的企业文化,雨润集团坚持诚信经营,质量第一,倡导品牌文化,向全社会亮出苏商尚德诚信的企业品牌,充分体现“真诚如雨、滋润万家”的服务宗旨,表达“诚信勤敏、谦学艰毅”的文化精髓。

苏商向有祟文惠民、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和自觉追求,“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不如宽厚待人”、“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需读书”。苏商的崇文既是通过祟文重教重义来体现,也是通过讲信用重信誉守规则的诚信商贸品德来具体体现的,近代苏商大多是信守传统道德、讲究操行气节的“绅商”。他们把儒家学说应用到企业经营中,宣扬“信义经商”。这是苏商立业之基、经营之道,使苏商立于不败之地保持基业常青。

苏商祟文惠民,反映了江苏重教育、重科技、重创新、重发展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苏商极为重视师道教化,对创办教育,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向来高度重视,有切切实实的举措落实推动。对人才地不分南北,向来视为同乡,善用善待,团结共进,从不排斥歧视。

苏商崇文惠民,强调积极进取,创造财富,善于处理好义与利关系,践行“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毋庸置疑,不赢利的企业是不道德的企业,苏商有能力追求利,但追求的是“仁中取利,义中求财”,并以“利”作为自身进一步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苏商总是富而怀仁,以“义”来支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祟德向善的社会和谐。苏商大力倡办教育、文化、科技、慈善以及各种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公益事业,当代苏商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同心工程”、感恩行动和社会慈善事业,通过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回馈社会、造福社会、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产业报国的大志和大义。

三、苏商文化精神是全社会的财富

苏商精神充分体现了世纪之交在东方古老传统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对接、碰击中融合中西文化的苏商情怀,体现了新时期苏商高起点传承,更加稳健务实,更加敢为人先,更加创新包容,更加尚德诚信的新品质。苏商精神中既恪守儒家思想,吸纳各大商帮的文化精华,祟文重教,儒雅温润,尚德诚信,又开放包容接纳西方市场经济观念,主动接轨近、现代工业文明,开放开拓,创新包容;苏商既重商追本逐利,血脉贲张,又重义回报社会,侠胆义肠;既有开拓创新的意志品格,又有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既有务实重工的价值理念,又有尚德诚信的处世哲学;既有前瞻开放的战略眼光,又有精明善变的经营谋略。

苏商文化精神体现出重实业重制造重科技重市场的价值理念,体现出稳健务实的全局性战略部署和扎实沉稳推进的经营之道,体现出前瞻开放和创新包容的文化襟怀,体现出抢先争先的目标定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超前意识和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尚德诚信商贸操守;苏商精神中也还呈现出苏商既谨慎稳健又灵活机敏的经营谋略,既稳扎稳打又钻营精明的盘算以及严谨精细的制造技术追求和低调内敛温和平实的为人处事风格;更体现出苏商重视和苦心打造终端市场,强调企业与顾客共享产品、与员工共享财富、与政府共享文明、与社会共享资源的大合作大共赢理念。

文化精神论文篇2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从而也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从管理的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现代企业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正如是人创造着社会一样,企业人员也创造着企业。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努力奋斗,企业既不可能生存,也不可能发展。企业中人的素质、人的热情、人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企业管理的本质也就是围绕对人的管理这一核心而产生的深层意义,通过企业成员的发展而使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也正是通过做好人的工作而使企业产生核心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而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擅长的就是做人的工作,对如何做好人的工作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论和具体的实施方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完全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2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力宣传,实现企业价值理念灌输

宣传手段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由于企业精神文化也是属于思想范畴的东西,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利用好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广播、板报、黑板报、互联网等主要宣传媒体,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可以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使员工的价值理念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相一致。

宣传形成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传播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多种宣传媒体在连续的时间传播一致的价值理念,就会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一起,吸引人们按照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思考问题。同时,它又批评对立价值理念或其他价值理念的异己倾向,启发人们从其他价值理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通过不断引导与企业所倡导价值理念一致的舆论,批判与其不一致的价值理念的舆论,从而形成统一认识的价值理念。因此,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宣传的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3通过评比竞赛法,实现企业价值理念自我培养

评比竞赛法是组织员工相互竞争,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有一定目标的优劣之争,可以激发人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通过各种先进的评比,开展各种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向员工灌输政治理念,比如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先进生产工作者等。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工作对象也是人,也就是说企业精神文化的工作对象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所以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并且应该利用人们争强好胜的这种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评比竞赛法的优势,通过评比竞赛法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使案头价值理念转变为实践价值理念,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评比竞赛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既可以在团体之间开展,也可以个体之间进行。从内容方面讲,可进行单项赛,也可以进行综合性评比。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采用评比竞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开展评比竞赛活动,为的是把案头价值理念转化为实践价值理念,因而开展评比竞赛的活动要围绕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进行,设计好评比竞赛的内容、形式、规则等。

其次,评比竞赛的条件要具有明确性。评比竞赛活动的开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是竞赛参与者必须遵守的,也是评比的依据。这些条件必须明确具体,使参与竞赛者和参与评比工作的人都能够理解和掌握。这样既有利于竞争者明确努力方向,也有利于评比者掌握评比标淮,使竞赛评比工作少走弯路,顺利地开展和进行。如果评比竞赛条件模棱两可,可以作多种解释,就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这不仅使参加竞争者难以掌握其要求,也容易使评比工作出现差错,影响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

再次,评判要公正。评判是竞赛评比法的最后环节,它不但影响这种方法的整体效能,而且会影响员工对这种方法实施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评比是公正的,如实反映了参赛者的实际水平,不仅能给优胜者以鼓舞,也能给其他员工以鞭策,促使广大员工向优胜者学习。如果评判不公正,真正的优胜者被淘汰,而功效一般者却被评为先进,就会使参赛者产生被蒙骗的感觉,不仅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会使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评比者要把握好标准,秉公评议,尽力做好评判工作。

最后,要奖励优胜者。奖励优胜者也是对员工一种有效的鼓励,为充分发挥奖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从制定竞赛评比计划时起就要考虑奖励的方式方法,并连同竞赛的条件一起公布于众,使其成为推动员工参加竞赛评比的动因,激励员工参加竞赛评比活动。奖励可分为精神奖和物质奖。4发挥情感激励,投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情感激励是一种以联络人的积极感情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通过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协调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利用好情感激励的方法,将会对价值理念的转化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情感激励法,企业管理者通过对员工情感投入,关心、帮助、尊重员工,必然会拉近管理者与员工的感情,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使员工从心理上接纳管理者,从心理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借助感情这种“催化剂”也容易被员工所接受,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更为显著。

5引导非正式组织,促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导和控制非正式组织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巧妙利用人性化管理的技术。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性则是联结人群的纽带。采用人性化管理,就是合理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或精神状态来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员工的情绪、心理和人际沟通的方式对管理绩效具有重大影响。经验表明,企业中的信息沟通往往在非官方的场合中交合力更强。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在与员工接触中应多一些人情、人性,真心与员工交朋友,了解员工的疾苦,解决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学会平易近人的交流方式。企业中劳动分工是一种自然方式,并不意味着人的先天能力的不平等。但由行政关系而形成的心理距离,使企业的管理者为员工所敬畏。管理者只有通过主动与员工接触,才能使员工消除对领导的恐惧、顾虑和防备。这样,才能使管理者容易加入到“非正式组织”中,对员工的种种情绪反应有真切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更容易对“非正式组织”施加影响。

第三,善于把握“关键人物”,把握住非正式组织的枢纽。首先是中层干部,他们往往都具有自己的一个小集团,对相当一部分人施加着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放弃他们就等于舍本逐末。其次是秘书与助理,他们不仅对企业业务上的事很清楚,而且对各种传闻及各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知之甚多,他们完全可以作为桥梁,起到沟通作用。当然,若他们试图维护自己的上司,则可轻而易举地通过“闲话网”来传颂上司的感人事件,达到管理者通过自身努力难以达到的效果。再次是非正式组织中“情绪领袖”,他可能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人,但他对群众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管理者的任何一个不慎之举,都可能招致料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认清这种情绪领袖,并与之保持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争取在一些棘手问题的处理上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的作用方向与企业的目标一致。

6树立典型,培育企业价值理念

典型示范方法是以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教育和鼓舞人们,以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一种方法,是企业思想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进一步研究和运用典型示范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培养和树立不同的典型。从典型的主体分,有个人典型、集体典型;从典型的内容分,有单项典型、综合典型;从典型的影响面来分,有社会典型、行业典型、单位典型;从典型的价值判断上分,有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典型示范法,也就是把价值理念的内容寓于典型的人和事中,通过对典型事件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把抽象的价值理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从而起到转变员工价值理念的作用。典型示范的形象具体,生动直观,便于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任何典型都是个别的、具体的,生活在它周围的人们可以直接接触它。有关典型的宣传,很容易得到人们的确认,能够使人们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大多数人的心理情绪总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比较消极落后的人,往往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积极心理因素。因此,通过生动直观的典型事迹的影响,必然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感又将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们价值理念的变化。因此,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可以也应当运用好典型示范法。

参考文献

[1]张云初,王清,陈静.让企业文化起来:企业文化塑造实务[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

[2]贾强.文化制胜:如何建设企业文化[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

文化精神论文篇3

1文化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本身具有创新性,人与自然物区别开来,就在于人的创造。所谓创造.就是建立前所未有的新质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创新;创造表现着人的本质。文化以创新为内核,因为创新才有了文化。关于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不同时代、内涵和民族的之化,其内在的创新机制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不样有两层含义:一是有没有创新机制,二是创新机制是什么样的。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即使没有创新机制,当然也要创新,因为人要生存,更要发展,而发展的前提便是文化创新:就第二个问题而言,文化内在的创新机制不一样,文化的创新和转型也会不一样,例如中国封建文化的墨守成规,使中国文化长期被禁锢而得不到充分发展,而欧洲的文艺复兴沐因为文化思潮的突变和打破成规的创新精神,使欧洲文化冲破中世纪的黑暗,进人了一个新的辉煌时期。

文化本身具有创新性,这种特性是需要一定的创新机制来发掘的,而机制的存在与否以及机制的健全程度如何,则取决于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氛围。中国的封建文化在唐朝时达到鼎盛,各国学者云集长安。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不但支持学术外传,对中外文化的兼容和吸收也持宽容和鼓励态度。这种开放和自由,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多见,也因此使唐朝时的中国文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然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知识分子并没有把这种优良传统一直留存下去,“传内不传外”“文人相轻”的不良风气,以及封建王朝的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使文化有名无实,有形无体,沦为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尽管我们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尽管欧洲中世纪教会统治的黑暗阻碍了西方文明的进程,但冲破层层阻隔的欧洲文化在经过一段较长的阵痛期后,终于迎头赶上并超过了停滞不前的中国封建文化,并使这种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优势几乎一直保持到现在。历史事实说明:隔离、封闭必停滞;开放、自由方发展。具创新性的文化需要自由与开放。

2大学文化的特征和地位

所谓大学文化,是指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呼形成的.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士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匆围。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着社会文化的精神。

2.1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认识大学文化,首先要分析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大学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的同一。如果孤立地看待传统与现代,认为传统的就是过去的,现代的就是现实的,那传统与现代就成了一对矛盾。但如果从这个概念来看,传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特质或模式。既然传统是特质或模式,那么,完全可以在现实当中和现代化进程中自主决定是否吸收这种特质或采用这种模式,则传统与现代也就不成其为矛盾:大学文化,首先是吸收和继承了以往的文化成果,是传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积累。同时,大学文化相对处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列,又因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大学成为现代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这就使大学文化成为传统与现代的同一。

第二,大学文化是融合与批判的同一。大学文化既秉承传统文化.又吸收现代文明;既背靠民族文化,又面对外来文化,通过学术交流,各种文化中的不同观念、学说、思潮在相互交锋中渐趋融合而形成了新的文化或文化现象。在融合的过程中,因为文化本身具有批判性,因而大学文化不仅仅是吸收不同文化的成果,也会理智地进行批判和选择,进而剔除文化中的糟粕。

第三,大学文化是积累与突变的同一:所谓文化积累,是指旧文化的保存和新文化的增加。现代大学所设的学科囊括了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与创造的文化的各个部分。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知识的传递起着保存与继承人类文化的作用。大学在培养能够继承与创造人类文化的下一代的同时、还发展与创造着新的文化。文化突变则是指新文化结构的飞跃,这种飞跃主要依赖于两种要素:一是具有文化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之间的接触与渗透。大学文化的组成中无疑同时具有这两种要素:

文化积累和文化突变的交互活动即文化的变迁,大学文化中积累与突变同一的这一特征、使大学文化具有了引导和改造社会文化的能力。

2.2大学文化的地位

要认识大学文化,还要充分认识大学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所处的地位。所谓亚文化,是指为部分社会成员所承认与接受。由在某一群体内流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表现构成的文化。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亚文化要符合主文化的潮流,亚文化处在主文化的指导下,其主要性质与主文化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主文化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也往往要通过亚文化的传递。大学亚文化不断地从社会主文化中吸取精华,并以其创造的精神产品和人才向社会反馈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文化进行更新。同时,社会文化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往往是消极作用与积极作用共存。文化潮流中的某些支流.可能是涓涓清流,也可能是股股浊流,甚至是汹涌暗流。基于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它所具备的学术自由、文化创新和真理为上的基本特点,使大学文化不仅能直面整个社会文化,而且还能运用自身的批判能力和改造能力,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产生积极与正面的影响。因此大学文化既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大学文化不同于社会文化。但总体来说,大学文化应该顺应社会文化,应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要求,大学文化精神应追随时代的精神。

那么,我们今天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什么时代,又具有何种时代精神呢?

3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精神

sp;21世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有人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有人称之为信息化时代。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知识经济的存在和信息化的加快,并且二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潮流。事实上现在最新的提法是:20世纪是新经济时代。

何谓新经济时代?必须从新经济时代的两个组成部分来谈:

其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根本在于创新,它的产生得益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创造。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创造的知识总量远远超出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全部知识总和。而当今社会日益自由和开放的经济和文化体系,恰好为知识的迅速转化提供了必需的外部条件和重要的保障,才真正实现了知识~财富的转化,从而产生了知识经济。

其二,信息化。网络以几何级的增长速度把人类带人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物质财富和传统价值的重要程度和所占地位,远远不能和信息相比。当前的信息革命正在使具有创新意义的知识和信息成为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人类虽然仍被规范在社会系统之中,但由于交通和通讯的便利,人们已不再受到空间的严格限制,而是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分散在不同的地点从事科研、学习和生产活动。

那么,应该如何来评价网络文化呢?网络文化的载体是互联网,它是充分自由和完全开放的,因此使知识可以突破地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瞬间传播到全世界。同时,在联通网络的那一刻,就进人了一个完全自由和开放的领域:知识可以自由传播和汲取,不同的学术派别可以进行最深人的探讨,迥异的民族或个人也能相互沟通与交流,由此产生的网络文化也因此被赋予了自由和开放的内在精神。

知识经济的精髓是创新,信息化的理念是自由与开放,两者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正如前文所表述的,文化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承载着人类新世纪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毫无疑问也是新经济时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籍神是创新、自由与开放。

4大学文化精神与杜会文化精神同构

社会文化精神是一个具有完整而严密结构的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大学文化精神正是整一个社会文化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和核心系统。在人类迈人新经济时代之际,社会文化精神为适应时代的变更,必须要改进其中某些落后于新经济时代的内容。而社会文化精神的变化,又会促使大学文化精神发生变化,使之顺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在社会文化精神对大学文化精神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大学文化精神也会对社会文化精神产生促进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大学文化精神使社会文化精神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文化精神的发展。

社会文化精神影响着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文化精神促进着社会文化精神,两者相互作用,以不断同构来满足新经济时代的要求,使新经济时代的大学文化精神具备了如下特点:

第一,以创新为灵魂。现在我们要研究的不是要不要创新蜘题,而是在大学文化中如何创新的问题。如果哪所大学仍意识不到创新的重要,或者还在讨论究竟要不要创新,那么,这所大学也只好自动被淘汰。

第二,将更加自由。首先是学术自由。学术研究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传承文化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新文化的产生。学术派别之间的壁垒森严,人为地造成了学术分割,这些弊端阻碍了学术的自由发展。其实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是以“自由教育”为主,只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分工的加剧,自由教育才逐渐为专业教育所取代。我们不否认专业教育的贡献和重要性,但也不能片面强调之。在大学文化中,要体现“学术自由”,就要做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同时,要实现相同学科内部不同研究方向的融合,把分得过细的学科体系统合成大学科,模糊专业界限,实现技术交叉和学科综合。其次是管理自由。这主要体现为大学在自身运作、招生、体制改革和其他相关方面有较多的自,应该允许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濡要进行更多的决策。大学文化植根于大学,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场所,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大学管理的自由就意味着培养人才的自由,这样更有利于创新意识自由精神和开放思想的培养。超级秘书网

文化精神论文篇4

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内能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向心力;对外则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缩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在市场经济、消费主义、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之下,社会的庸俗之风已经侵入大学的机体,侵蚀大学原有的高尚和儒雅,对校园精神文化产生侵蚀作用。精神文化得不到师生的价值认同和有效践行,校园精神文化发展陷于困境。

1.校园精神文化受到物质文化的全面渗透。

自高校扩招以来,市场经济日益冲击着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经济的大潮拍打着大学脆弱的围墙。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大学纷纷拆墙办学,各种经济实体纷纷成立,大批教师下海经商,大学沦为经济的附庸。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日益破坏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所需的自由氛围和创造空间。余耀基对此批评说:“大学今天最流行的形象,不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政府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在这种情形下,大学已非独立研究学问之地,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的工厂。”

2.校园精神文化受到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

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网络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资讯平台和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媒介。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等事宜均诉诸网络,QQ、飞信、微信、微博、博客都成为颇具时代气息的交流工具,大学生生活已由现时空间步入虚拟网络空间,数字化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在极具开放性的数字化环境和全球化的信息传播背景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着行为方式,减弱了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状况的清晰度和效用度,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挑战。网络中也充斥多元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低俗的思想,人们在虚拟的世界中自由地狂欢,做出对理性的颠覆、对崇高的消解等错误行为。大学是知识、思想、理性精神的诞生之所,校园精神文化所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无疑网络化环境所承载的多元的价值观与其价值主旨背道而驰,影响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3.校园精神文化缺乏价值认同。

精神文化是立校之本,对高校的生存发展、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大学精神是大学历史沉淀与现实的融合。一些大学经常忽视校园文化自身传统和文化内涵,热衷于追求高雅、恢宏的理念口号,缺乏对高校所具有的独特内涵的诠释,不能接地气,导致校园文化陷入“高、大、空”的状态,造成了很多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校风、学风、教风等大学精神文化雷同的现象。师生无法清晰地了解学校的精神内涵,校风、校训、办学理念也难以化入师生园文化和精神的认同与选择,概念化的校训、校风、办学理念成了“空中楼阁”。一些高校虽然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的管理、教学等工作各行其是,没有把文化建设融入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之中。这种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分割,使校园精神文化成了形同虚设的产物,创新性匮乏,无法唤起学校成员的激情,更形成不了良好的校风、教学、学风。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

要弘扬大学的精神文化,就要在分析校园精神文化困境和成因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我们不仅需要阐释大学精神的历史和内涵,而且应当着眼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建设。

1.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历史传承。

校园精神文化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的总结积淀、提炼、发展而成的精神财富。大学精神与大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实践、优良传统和文化积淀是密不可分的,大学精神往往通过大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实践、优良传统和文化积淀体现出来,并通过一定的大学文化载体进行传载、传递和传播,在历史向现实的发展变迁中得到传承与创新。校园精神文化代表了一所大学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更彰显了一所大学根本的价值追求,决定一所大学的发展方向和历史定位,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是大学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的源泉。文化的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才能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不断融入时代精神,但并不是要将其传统全部否定,推倒重建。而是要尊重它的历史传统,坚持从大学的历史传统出发,善于从校史、校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载体中寻找学校特色,建设富有本校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的校园精神文化。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弘扬校园文化的人文精神。传承弘扬大学精神,就是要从大学的历史传统出发,挖掘其人文内涵,激发大学师生追求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的信心。

2.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正确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是大学优秀文化传统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是对一所大学的解读。学校只有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产生坚定信仰,才能产生不断追求卓越的价值追求。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办学理念的形成要基于对时代境遇和教育内涵的理解,基于对自己学校未来发展的理性分析。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培育社会精英和领袖的摇篮,当然它永远不可能割断与社会关系。但大学不能庸俗化、官僚化,不能成为政府的附属品;大学具有一定的市场属性和功能,要为市场经济服务,但大学不能“市场化”。教育是育人的。道德是教育的生命,没有道德的教育便是一种罪恶。大学之所以受人尊重,原因之一是大学之中有大德、有大道、有大爱、有大师、有大精神。这“五大”使得大学成为道德的高地,具有民族和社会良心堡垒的崇高地位。因此,大学办学理念的立足点和归宿点应该是人的能力发展、人格完善、信仰和精神的内化和升华。奉行这样的一种理念,大学精神的构建才能走出困惑。

文化精神论文篇5

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世界市场加速形成,同时也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化”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理论界争相讨论的热门话题。当然,通常所谓“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但也并不仅限于此,还包括“文化全球化”在内,也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如果说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是难以回避,积极争取加入,那么对于文化全球化问题则存在比较多的争论。争论的问题包括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现代化与民族化问题,文化霸权与文化主权问题,等等。其中往往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中西文化的异质性与同构性的关系问题。对文化全球化抱忧虑、警惕态度的人们往往偏于强调中西文化的“异质性”,反对西方文化霸权,致力于维护民族文化主权;而对文化全球化抱积极乐观态度的人们则往往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同构性”,期望借文化全球化浪潮来推动我们的文化走向现代化。按笔者的看法,中西文化显然是存在着异质性的,但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中西文化又是可以而且应该实现互补的。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对中西文化的异质性、互补性以及异质同构的可能性有比较冷静清醒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在全球化语境和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我们的文化建设。 关于中西文化的具体差异,人们已经谈得不少,但从文化精神的层面上来进行比较则似不多见。按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的看法,所谓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物质文化或器物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制度文化)、精神生活方面(精神文化),而在种种文化现象后面则有“根本文化”,我理解这里所谓“根本文化”,指的就是“文化精神”。是否可以说,对一种文化形态,可分两个层面来看:一是文化模式,二是文化精神。文化模式难以照搬,但文化精神则是可以学习借鉴的。   一、关于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 西方文化的本源是“天人二分”的哲学观念、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思维方式,由此生发并形成它的几种基本精神。 一是科学精神。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具体表现为科学探索精神和批判否定的精神。 所谓“天人二分”,就是把人与对象世界区分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致力于征服和支配对象世界,以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而人们要征服和支配对象世界,当然首先就要认识对象世界,掌握它的客观规律,这样就发展出它的科学精神和分析思维方式。 首先在开拓性的认知探索方面,西方文化从源头上开始,就表现出一种不懈地追求真知和真理、勇于开拓和探索的科学精神。比如古希腊哲学就主要是一种偏重于求“真”的哲学,即本体论哲学。所谓本体论,就是研究存在的学说,对于一个事物的存在,首先要追问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以及它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存在是由什么因素构成的,它的原因与结果,联系与发展,等等;然后再根据巳知去推断未知,这样就有了概念、判断、推理,即有了“三段论”的一套规则。由哲学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思维方式,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系统。由这种哲学观念及思维方式导引和影响,进入各种知识领域和学科门类的研究探索,便带来了各门科学技术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并不断拓展其未知领域和发展空间。 其次,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还体现在批判性、否定性的超越拓展方面。许多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学说往往都是在批判否定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加以探索而发展起来的。在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勇敢地否定和超越其师苏格拉底的学说,开创了理念论或超验论的哲学传统;而他的思想学说则又被自己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所否定超越,由此开创了西方哲学文化批判否定性探索发展的传统。此后在各种认知领域和各门学科中,这种大胆怀疑和批判否定前人思想学说、实现否定性超越发展的科学范例层出不穷。正由于此,就使得各门学科的知识谱系始终处于解构与建构、裂变与整合的互动关系之中,使各种既成的科学理论不断得到补充、拓展和深化,这样就带来了西方哲学文化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 当然,如前所说,西方的科学精神及其文化科技,是在“天人二分”和征服对象世界的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如果以对象为敌的征服意识过于膨胀,超出了它的合理界域,试图用自身所掌握和创造的文化科技无限度地征服和支配对象,也会带来负面作用乃至灾难。对自然界如此,对人类社会更是如此。 二是民主精神。这是与西方人的人性与人权观相关联的。 钱穆先生曾比较区分过东西方的人之“性”,认为中国人偏于“和合性”,而西方人则偏于“分别性”,这不无道理。由于西方人注重“分别性”,即人的差异性,因此就强调尊重个性,尊重人的自由平等权利,重视人权,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西方文化的民主精神。 早在古希腊时代,希腊社会及其文化就形成了独特的民主传统。顾准先生认为,正是由于希腊社会这种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氛围,使得每个人都能充分地自由竞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从而创造出灿烂的希腊文明,其中关于哲学、科学、文学的文明成果,至今我们还在深受其惠。[1]可以说古希腊的民主传统,为后来西方文化民主精神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穿越了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之后,文艺复兴时代西方文化的民主精神,具体体现为一种人文主义精神,比如否定神性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肯定人对世俗幸福的自由追求,肯定人生的意义价值,等等。到18世纪启蒙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的口号,高举起“自由”、“民主”、“平等”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积极争取人的自由解放。此后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也是以追求思想解放、情感解放和个性解放为标志的。作为一种体现民主精神的文化形态,在当时显然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造势的,然而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目标,应当说还是在于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有人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本身就是从人的解放和自由竞争开始的,没有个人的解放,就不可能有自由竞争,也就不大可能有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事实也正是如此。当然,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反封建的意义上解放人的同时,又带来了人在现实关系中的异化。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文化思潮应运而生,其基本精神就是激烈地反传统反异化,反对科学、理性、宗教乃至一切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追求人的感性生命的彻底解放,追求彻底的自由主义。这可以说是西方文化民主精神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在我们看来,西方文化的民主精神及其人文主义传统,无疑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种民主精神及其人文主义传统构成了西方社会民主体制的基础,标志着西方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也可以说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但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民主精神及其人文主义传统中,也逐渐培植了另一种东西,这就是自我中心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也就是把个人的价值、权力和自由追求强调到极端。这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显然也是存在负面作用的。 三是法制精神。这种法制精神是建立在西方的人权与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西方文化中的契约观念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即开始形成。古罗马的伊壁鸠鲁派倡导:个人在追求快乐时不应妨碍他人,不做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事情;而国家的目的就是保障公民过幸福生活,这样彼此达成一种契约,既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力,同时又维护其他人的权力和社会的公共秩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是一种原始朴素的“社会契约论”。 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代,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一方面提出“天赋人权”思想,大力张扬人的民主、自由、平等权力;而另一方面,则又提出“社会契约论”学说,论证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关系,认为社会权力正是人们从自己的天赋权力中出让一部分所赋予的,社会权力的功能在于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制规范管理社会,从而使个人的自由权力得到社会的合法保障,当然同时也把个人的自由限定在社会的法制规范之内。这一思想学说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民主与法制的理论基础。 从另一个角度看,建立法制秩序实际上也是资本主义发展本身的要求。资本主义发展的活力来源于自由竞争,并始终以自由竞争为最大特点,以追求最大利益为理想目标,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总是充满活力。然而自由竞争难免带来混乱无序,那么为避免无序竞争,就需要加以约束和规范,因此法制规范的建立和健全,就成为人们的共同利益和普遍愿望。于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从经济生活到政治生活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方社会都普遍注重建立健全法制秩序,因此法制精神成为西方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法制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意义上来说,西方文化传统中注重法制、规范、秩序的精神也同样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但就具体的法制内容而言,与西方社会的民主、人权一样,并与之相联系,西方社会的法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恐怕主要是公正性和公平性的问题。在表面上的“公平”承诺之下,实际上可能还是偏于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还有就是在国际事务中,西方国家常常置各种国际法于不顾,动辄对别的主权国家实行威胁制裁,让人看到的只是强权征服姿态,而看不到他们所宣扬的民主与法制精神,这另一面当然也是无法忽略的。 四是宗教精神。以往人们对此关注不多,但我认为这也是西方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组成部分是宗教文化,其中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历史上它曾占据过重要的社会地位(如中世纪),后来西方的科学与民主精神不断发展,但西方人仍然没有抛弃宗教,据有关资料显示现今西方仍有35%的人信仰基督教,并仍呈蔓延之势。可以说,在西方文化中,宗教文化不只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同时它的精神也渗透到了整个西方文化之中。 过去我们说宗教是麻醉和毒害人民的鸦片,这在人民革命时代确实如此。但是从整个西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来看,宗教为何盛行不衰?它有什么作用?确实值得研究。 西方宗教的产生和流行,我想还是与西方的整个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有关。如前所说,西方人的基本哲学观念是天人二分、天人对立,一方面是把自己与对象世界(首先是自然界)区分开来,致力于征服世界,并且人与人之间也是不断竞争;另一方面则是把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区分开来:人所生存的此岸世界问题多多(包括人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自身的问题),因此就把此岸世界解决不了的问题,转移到彼岸世界去解决,到上帝那里去解决;把人间所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东西,如绝对合理的价值尺度,完全美满的自由幸福等等,都放到彼岸的天国去,作为人类的一种永恒的信仰。这样,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是把彼岸世界作为一种超然的理想境界来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在彼岸世界确立一种绝对的价值尺度,用以观照和评判此岸世界的一切行为,在天国与上帝面前求得价值标准的一致性(而在人世间是不可能确立这种绝对的、统一的、永恒的价值尺度的)。 这样,宗教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上,同时也是在西方社会的整个文化价值体系中,就至少起到了这样一些作用:一是精神的寄托与安慰。人在来自自然与社会的生存压力下,在异化的生存条件下,以此进行自我调节,缓解心理压力,求得心理平衡。二是宗教的原罪与忏悔的观念,对上帝的敬畏,使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的自我约束规范,这与法制制约恰好形成互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平衡。三是如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认为的,新教伦理一方面适度肯定人的世俗生活享受和谋利行为,以及追求财富的权力,使人具有创造财富的动力;另一方面则又倡导敬业、勤勉、节俭精神,提倡理性的禁欲主义,反对放纵享乐的恶行,则有利于积累资本发展生产,因此宗教(新教)在资本主义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2] 直到现在,一些西方思想家仍然认为,要解决西方社会的现实问题,仍然需要从宗教精神中寻找出路。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在批判分析了当今西方社会的种种现实问题和文化矛盾之后,所预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则还在于提倡新宗教,至于这种新宗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他似乎也语焉不详。[3] 从总体上看,西方文化在天人二分的哲学观念和分析思维的基础上,历来是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并行发展(当然其中也包含着失衡与寻求平衡的矛盾运动),从而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精神及其传统。   二、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传统可以分两个阶段讲:一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二是中国现代文化传统。二者显然有很大的不同。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当然先要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讲起。 中国古代文化可谓驳杂精深,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各种思想观念都有。多元文化格局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佛三家。一般认为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是儒、道两家(佛教的中国化,属于外来文化本土化的一例)。但二者谁更重要,则又有不同看法。通常认为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是因为它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属于官方文化,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影响当然巨大。但也有人(如鲁迅等)认为,从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形态方面来看,还是道家文化具有更大的影响,这似乎也不无道理。

上述争论姑且悬置不论,超越具体文化模式,我们来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据一些著名学者(如钱穆、孙隆基、林语堂、梁漱溟、季羡林等)的看法,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及其所生发出来的“和合”精神——人与外部世界(自然、社会)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合为一体的,相互对应、呼应、照应,相互联系和协调。 从先秦以来,中华文化普遍讲“和合”,所谓“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实讲“和合”之道。这种精神贯彻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就有各种说法,比如“和为贵”、“和气生财”、“合则两美,离则两伤”,还有与此相关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等等。林语堂甚至说,“中国”即中庸之国的意思,所以“和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与“和合”观念相对应的思维方式则是综合思维、整体思维。季羡林先生解释,综合思维就是八个字:整体概念,普遍联系。[4]如中国哲学本体论的“道”、“气”“心”等范畴,美学上的“尽善尽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都只有综合思维才能把握。 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及其“和合”的统一文化精神之下,儒、道两家各有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精神。 先从儒家文化精神方面来看。儒家文化所注重的是人伦关系上的“和合”,由此发展出它的基本文化精神。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伦理精神,即注重伦理关系,强调各安本份。 伦理即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彼此相处的道德准则。儒家文化是一种注重群体性、伦理性的文化,把一切问题都放到伦理关系中加以考虑,所以有人干脆说它就是“伦理文化”。儒家讲“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各有本份和相应的道德要求。 儒家伦理总的原则和前提是“仁”和“礼”。“仁”的本意是二人和合,推而广之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那么这个关系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爱人”。孔子说:“仁者爱人”。儒家所主张的是世俗的、此岸世界之爱,现实生活中人人彼此相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能做到这样,就是真正的“和合”了。 “礼”是人们共同要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伦理准则。儒家及统治者注重制礼,也就是要建立一定的社会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这个秩序的基本原则是要使上下尊卑有序,各守本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就是“礼治”。“礼治”所注重的是教化和自觉的服从,而不象“法治”那样偏重强制性的约束。儒家的本意,建立“礼”的目的是要达到“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为”不管是理解为“为了”还是“就是”,其意思都差不多,即目的在于“仁”,就是要彼此“爱人”。这个愿望不能说不好。 这一套伦理原则的建立,在思维方式上是推己及人,由近而远,如石投水面一圈圈扩展开去的波纹(费孝通的说法)。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种伦理性、群体性的文化,一方面是比较讲究秩序,重视人与人之间在安于本份的基础上和谐相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庭和美(国即大家),比较有人情味,比较温馨。但另一方面是比较忽视和压抑个性,不利于个体人格的成长和发展,走向极端甚至容易造成“奴性人格”,不利于民主精神和法制精神的生长。 二是道德精神,即非常注重道德修养。 伦理与道德密切相关:伦理是从群体关系着眼,而道德则从个体行为着眼。要达到如上所述的伦理目标,主要依靠每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这是伦理文化的一个根本特性。 通常道德有三个层次:宗教道德、圣贤道德、世俗道德。儒家所倡导的是圣贤道德——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准宗教道德意义的道德要求。 任何道德修养都需要有内在动力,有理想目标。儒家的人生理想目标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人生追求,皆从“修身”开始。而“修身”要达到的最高标准就是“内圣外王”:内在修养要尽可能达到“圣贤”的精神境界,然后外在人生实践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如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以“圣贤”为目标而修身,可以有许多具体要求和尺度,比如忠孝仁义礼智信,安贫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还有“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 与此相适应,儒家及其统治者不断树立圣贤人物的典型楷模(如周公、孔孟、关羽、诸葛亮等),对圣贤人物生前死后加封荣誉称号,大力宣传,号召人们“见贤思齐”,学习仿效。当然“圣贤道德”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于是儒家便设想了一条可进可退之路,即孟子所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即使做不到建功立业关怀天下,也要求至少管好自己,修身养性,安守本份。这也许可以说是儒家对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最低要求。 从道德修养的社会实践方面看,修身当然首先是每个人自觉主动的追求,心存高远,见贤思齐;而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的引导规范,这是通过“教化”的方式来实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给人以伦理道德的“教化”。在这方面中国文化有非常悠久的传统和积累了有效的经验,并在中国社会的文明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因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 三是追求建功立业、服务社会的人生进取精神。 在人生实践方面,儒家提倡“入世”和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倡导以圣贤为目标,追求建立不朽功业,大而言之有所谓“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具体而言,所谓“立德”,即建国立制,以德治国,这是王候官吏们所追求的;“立功”,是指以武功拯救危难,保天下平安,这是武士英雄们所追求的;“立言”,则是指著书立说,传播文明,这是文人学士们所追求的。以圣贤为目标,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与坐标,其人生实践的过程,既是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儒家文化历来是重视个体自我价值与社会进步发展的和谐统一的,这也同样体现出一种“和合”精神。 其次,关于道家文化精神。道家文化更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合”,不仅主张以平等、平和的态度对待外部自然存在,与一切自然存在和谐共处,同时也主张将这种原则应用于社会人生,提倡一切顺其自然,由此发展出它的基本精神。 比如,在政治上,道家崇尚顺其自然的放任主义,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这样就不容易激化矛盾,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如烹小鲜。在伦理上,则是倡导自然主义:对个体生命而言,主张不加约束,顺乎人性天性自然发展;对人际关系而言,则主张各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彼此相安无事,乃至老死不相往来,如此当然也就不会有多少冲突。在人生态度上,提倡绝圣弃智,大智若愚,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等等,总的来说就是取“遁世”态度,主张与世无争,回避社会矛盾,向后退让:退回自然,返朴归真,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退回自我及其内心情感,清净无为,陶情冶性,寻求自我内心的和谐宁静。这无疑是一种自然主义的人生观。不过,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而言,循着这种人生取向,往往走向“归隐”,这便与宗教境界也相差不远了。 中国的文学艺术,归于儒,是“文以载道”,致力于“教化”;归于道,则是自我陶情冶性,追求审美,如山水田园艺术。所以有人说,是道家文化精神养育了中国的山水田园艺术。林语堂甚至认为,中国的文艺(诗歌)部分代替了宗教,给人以精神、情感的慰藉。这是有一定道理的。[5] 此外,关于中国的神秘文化。前面讲到西方文化的宗教精神,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化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根本特征是设立一个超现实世界的彼岸天国世界,将真知、真理、幸福赋于彼岸世界:一方面此生为善,以求进入天国获得幸福;另一方面彼岸的上帝无处不在看着你,使你有所畏惧不敢为恶。 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宗教,儒教是准宗教:人生理想是在此世此岸成为圣贤,而不是出世成佛或进入天国;道家寻求回归自然清静无为的生存状态,发展到道教才追求修炼成仙,才具有了宗教的意义,可看成是中国的土著宗教,但与西方、印度的宗教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从总体上说,中国文化本身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宗教精神,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现代学者庄泽宣认为,中国民族因为重视现世人生,所以肯定现实生活,看重自己的力量及其价值判断,为人处世专赖内心的善恶,所以道德特别发达;而西方人多借助外力,价值判断亦在另一世界的上帝,所以重视宗教。中国人认为人性本善,故主张修养内心,发展这种善端;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故须求助上帝洗涤罪恶。中国人注目在善的观念,所以认现世为快乐,应该尽情享受;西方人着眼在罪的观念,所以认现世为痛苦,必须皈依宗教,才能超升天国。所以从中国学术方面看,中国只有伦理学而没有神学;从历史方面观察,中国几千年来并没有一种思想雄伟、组织完善的宗教出现。儒家教化,注重现实人生,儒教是教育之教而非宗教之教,其后虽有道教出现亦只有一种法术而不能称为宗教。[6] 中国虽然宗教不发达,却有一股很大的神秘文化的力量,主要存在于民间文化形态之中。它源于初民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比如先秦时代即有阴阳学、谶讳之学。庄泽宣认为,中国民族的迷信心理,实源于天命思想:中国拥有伟大的自然,巳使人民产生崇拜自然的心理,更加灾荒频仍,愈使人民发生恐怖自然的心理。儒家对于鬼神,虽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但很遵从天命;道家对于天,虽不认为神,然以天道为自然及人生归宿,也相信天命;墨子以为天为人生的主宰,对于天命,更为信仰;……再加佛家因果报应之说,宋儒性命之理,于是天命思想乃牢不可破,把人间的吉凶都用天命来解释,更把现世人间的关系来推论天上或地下的情形,于是便天上有人性化的神仙,地下也有人性化的鬼怪,这种思想更因阴阳五行之说,获得了理论上的说明,由于方士僧尼者流的倡导,乃深入民间意识。[7] 综观中国文化的宗教不发达而神秘文化(迷信)发达,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历来封建王权以及正统伦理文化势力强大,形成极大的制约力量,使宗教权威建立不起来,而神秘文化则能像野草般向民间蔓延;二是原始宗教观念在民间文化层次上的局限,使其上升不到形而上的哲学层次,即难以形成真正的宗教信仰,而只能以形而下的神秘文化形态(如巫术迷信)存在;三是巫术迷信之类神秘文化形态恰好适应农耕社会那些文化层次较低的普通老百姓(如祥林嫂)的心理需求,因而具有极大的生命力。时至今日,在中华文化圈中,神秘文化也仍有不小的影响。神秘文化虽然没有宗教那样系统的理论学说,但它的背后仍然有人生观和心理学的根源,因此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总的来看,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可以说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特别发达;而人生哲学方面,则又可以说过于完善,各种人生境况和进退之路都设想到了:儒、道、佛及神秘文化正好构成人生路程上的三重阶梯:入世、遁世和出世。有人说,人生无非两种情况,顺境和逆境:得意时信奉儒家积极进取;失意时退往道佛或托付鬼神。这看似对立,但从整体上看其实又构成一种互补“和合”。这种文化传统的好处是有利于调节人生矛盾,也可以缓解社会冲突;而弊端则是不利于科学精神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变革进步。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超稳定结构,应当说与这种文化精神不无关系。 三、简短结语 以上我们对中西文化传统及其基本精神作了一个粗略的考察。近代以来,我国文化界对于中西文化孰优孰劣、对西方文化是迎是拒一直争论不休,乃至形成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激烈冲突,这种冲突甚至延续至今。以笔者愚见,第一,对各种文化形态,尤其是中西文化,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作优劣判断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应当说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处于特定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条件下的人们,在他们的生活实践及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既各有其特长,也各有其局限,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赖肖尔、克雷格在他们合写的巨著《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中曾指出,西方人可能在个体生活经验方面显得比较突出;而东亚人在群体生活经验方面要远远丰富于其他各民族,比如个人适应群体,家庭适应社会,与其他民族的所谓社会经验相比较,这些关系间很少出现磨擦,也很少产生孤立感。[8]因此未必要对各种文化形态强分高下优劣。 第二,如果一定要对各种文化形态进行比较和作出优劣判断,也不应当是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区域性立场,简单地褒贬弃取,而应当站在一个民族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立场,站在建设当代人的合乎人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以及现代性生活观念的立场,来作出价值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应当有中西可以通约的价值标准的,比如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科学、民主、法制的精神,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和合精神(重视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以及注重伦理关系和道德修养、注重德治的精神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成果,是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应当纳入到当代文化建设框架中来的。 第三,某些文化保守主义或文化相对主义者往往夸大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差异,把不同的文化看作是不可兼容的。然而我以为,具有特定的环境条件制约的文化模式也许是难以照搬的,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则是可以借鉴和吸纳的。比如西方的民主体制模式可能难以完全照搬过来,但民主精神显然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如果连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民主精神也不愿承认和不肯接受,那就很难谈得上推进当今的民主建设,其他方面当然也是同样的道理。 正因此,在当今的比较文化研究中,不是仅仅局限于各种文化模式的比较,而是适当超越文化模式的层面,加强文化精神的研究,乃至深入探讨不同文化间的异质同构性,以及不同文化实现互补融合的可能性,这对于当代文化建设也许是更为必要的。     注释: [1]《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7页。 [2] 参见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五章。三联书店1987年版。 [3]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5页。 [4]季羡林:《对21世纪人文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1期。 [5] 林语堂《中国人》(旧译《吾国吾民》),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125-126页。 [6]庄泽宣《民族性与教育》,载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年,第197页。 [7] 同上,第186-187页。 [8] 转引自金冲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华文化走向》,《人民日报》2001年1月4日。

文化精神论文篇6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从而也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从管理的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现代企业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正如是人创造着社会一样,企业人员也创造着企业。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努力奋斗,企业既不可能生存,也不可能发展。企业中人的素质、人的热情、人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企业管理的本质也就是围绕对人的管理这一核心而产生的深层意义,通过企业成员的发展而使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也正是通过做好人的工作而使企业产生核心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而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擅长的就是做人的工作,对如何做好人的工作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论和具体的实施方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完全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2 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力宣传,实现企业价值理念灌输

宣传手段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由于企业精神文化也是属于思想范畴的东西,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利用好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广播、板报、黑板报、互联网等主要宣传媒体,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可以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使员工的价值理念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相一致。

宣传形成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传播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多种宣传媒体在连续的时间传播一致的价值理念,就会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一起,吸引人们按照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思考问题。同时,它又批评对立价值理念或其他价值理念的异己倾向,启发人们从其他价值理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通过不断引导与企业所倡导价值理念一致的舆论,批判与其不一致的价值理念的舆论,从而形成统一认识的价值理念。因此,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宣传的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3 通过评比竞赛法,实现企业价值理念自我培养

评比竞赛法是组织员工相互竞争,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有一定目标的优劣之争,可以激发人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通过各种先进的评比,开展各种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向员工灌输政治理念,比如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先进生产工作者等。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工作对象也是人,也就是说企业精神文化的工作对象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所以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并且应该利用人们争强好胜的这种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评比竞赛法的优势,通过评比竞赛法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使案头价值理念转变为实践价值理念,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评比竞赛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既可以在团体之间开展,也可以个体之间进行。从内容方面讲,可进行单项赛,也可以进行综合性评比。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采用评比竞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开展评比竞赛活动,为的是把案头价值理念转化为实践价值理念,因而开展评比竞赛的活动要围绕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进行,设计好评比竞赛的内容、形式、规则等。

其次,评比竞赛的条件要具有明确性。评比竞赛活动的开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是竞赛参与者必须遵守的,也是评比的依据。这些条件必须明确具体,使参与竞赛者和参与评比工作的人都能够理解和掌握。这样既有利于竞争者明确努力方向,也有利于评比者掌握评比标淮,使竞赛评比工作少走弯路,顺利地开展和进行。如果评比竞赛条件模棱两可,可以作多种解释,就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这不仅使参加竞争者难以掌握其要求,也容易使评比工作出现差错,影响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

再次,评判要公正。评判是竞赛评比法的最后环节,它不但影响这种方法的整体效能,而且会影响员工对这种方法实施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评比是公正的,如实反映了参赛者的实际水平,不仅能给优胜者以鼓舞,也能给其他员工以鞭策,促使广大员工向优胜者学习。如果评判不公正,真正的优胜者被淘汰,而功效一般者却被评为先进,就会使参赛者产生被蒙骗的感觉,不仅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会使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评比者要把握好标准,秉公评议,尽力做好评判工作。

最后,要奖励优胜者。奖励优胜者也是对员工一种有效的鼓励,为充分发挥奖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从制定竞赛评比计划时起就要考虑奖励的方式方法,并连同竞赛的条件一起公布于众,使其成为推动员工参加竞赛评比的动因,激励员工参加竞赛评比活动。奖励可分为精神奖和物质奖。4 发挥情感激励,投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情感激励是一种以联络人的积极感情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通过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协调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利用好情感激励的方法,将会对价值理念的转化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情感激励法,企业管理者通过对员工情感投入,关心、帮助、尊重员工,必然会拉近管理者与员工的感情,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使员工从心理上接纳管理者,从心理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借助感情这种“催化剂”也容易被员工所接受,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更为显著。

5 引导非正式组织,促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导和控制非正式组织要注意以下几点:

文化精神论文篇7

1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施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从而也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从管理的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现代企业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正如是人创造着社会一样,企业人员也创造着企业。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努力奋斗,企业既不可能生存,也不可能发展。企业中人的素质、人的热情、人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企业管理的本质也就是围绕对人的管理这一核心而产生的深层意义,通过企业成员的发展而使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也正是通过做好人的工作而使企业产生核心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而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擅长的就是做人的工作,对如何做好人的工作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论和具体的实施方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完全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2 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力宣传,实现企业价值理念灌输

宣传手段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由于企业精神文化也是属于思想范畴的东西,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利用好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广播、板报、黑板报、互联网等主要宣传媒体,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可以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使员工的价值理念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相一致。

宣传形成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传播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多种宣传媒体在连续的时间传播一致的价值理念,就会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一起,吸引人们按照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思考问题。同时,它又批评对立价值理念或其他价值理念的异己倾向,启发人们从其他价值理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通过不断引导与企业所倡导价值理念一致的舆论,批判与其不一致的价值理念的舆论,从而形成统一认识的价值理念。因此,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宣传的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3 通过评比竞赛法,实现企业价值理念自我培养

评比竞赛法是组织员工相互竞争,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有一定目标的优劣之争,可以激发人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通过各种先进的评比,开展各种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向员工灌输政治理念,比如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先进生产工作者等。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工作对象也是人,也就是说企业精神文化的工作对象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所以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并且应该利用人们争强好胜的这种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评比竞赛法的优势,通过评比竞赛法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使案头价值理念转变为实践价值理念,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评比竞赛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既可以在团体之间开展,也可以个体之间进行。从内容方面讲,可进行单项赛,也可以进行综合性评比。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采用评比竞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开展评比竞赛活动,为的是把案头价值理念转化为实践价值理念,因而开展评比竞赛的活动要围绕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进行,设计好评比竞赛的内容、形式、规则等。

其次,评比竞赛的条件要具有明确性。评比竞赛活动的开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是竞赛参与者必须遵守的,也是评比的依据。这些条件必须明确具体,使参与竞赛者和参与评比工作的人都能够理解和掌握。这样既有利于竞争者明确努力方向,也有利于评比者掌握评比标淮,使竞赛评比工作少走弯路,顺利地开展和进行。如果评比竞赛条件模棱两可,可以作多种解释,就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这不仅使参加竞争者难以掌握其要求,也容易使评比工作出现差错,影响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

再次,评判要公正。评判是竞赛评比法的最后环节,它不但影响这种方法的整体效能,而且会影响员工对这种方法实施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评比是公正的,如实反映了参赛者的实际水平,不仅能给优胜者以鼓舞,也能给其他员工以鞭策,促使广大员工向优胜者学习。如果评判不公正,真正的优胜者被淘汰,而功效一般者却被评为先进,就会使参赛者产生被蒙骗的感觉,不仅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会使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评比者要把握好标准,秉公评议,尽力做好评判工作。

最后,要奖励优胜者。奖励优胜者也是对员工一种有效的鼓励,为充分发挥奖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从制定竞赛评比计划时起就要考虑奖励的方式方法,并连同竞赛的条件一起公布于众,使其成为推动员工参加竞赛评比的动因,激励员工参加竞赛评比活动。奖励可分为精神奖和物质奖。

4 发挥情感激励,投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情感激励是一种以联络人的积极感情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通过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协调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利用好情感激励的方法,将会对价值理念的转化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情感激励法,企业管理者通过对员工情感投入,关心、帮助、尊重员工,必然会拉近管理者与员工的感情,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使员工从心理上接纳管理者,从心理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借助感情这种“催化剂”也容易被员工所接受,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更为显著。

5 引导非正式组织,促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导和控制非正式组织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巧妙利用人性化管理的技术。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性则是联结人群的纽带。采用人性化管理,就是合理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或精神状态来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员工的情绪、心理和人际沟通的方式对管理绩效具有重大影响。经验表明,企业中的信息沟通往往在非官方的场合中交合力更强。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在与员工接触中应多一些人情、人性,真心与员工交朋友,了解员工的疾苦,解决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学会平易近人的交流方式。企业中劳动分工是一种自然方式,并不意味着人的先天能力的不平等。但由行政关系而形成的心理距离,使企业的管理者为员工所敬畏。管理者只有通过主动与员工接触,才能使员工消除对领导的恐惧、顾虑和防备。这样,才能使管理者容易加入到“非正式组织”中,对员工的种种情绪反应有真切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更容易对“非正式组织”施加影响。

第三,善于把握“关键人物”,把握住非正式组织的枢纽。首先是中层干部,他们往往都具有自己的一个小集团,对相当一部分人施加着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放弃他们就等于舍本逐末。其次是秘书与助理,他们不仅对企业业务上的事很清楚,而且对各种传闻及各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知之甚多,他们完全可以作为桥梁,起到沟通作用。当然,若他们试图维护自己的上司,则可轻而易举地通过“闲话网”来传颂上司的感人事件,达到管理者通过自身努力难以达到的效果。再次是非正式组织中“情绪领袖”,他可能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人,但他对群众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管理者的任何一个不慎之举,都可能招致料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认清这种情绪领袖,并与之保持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争取在一些棘手问题的处理上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的作用方向与企业的目标一致。

6 树立典型,培育企业价值理念

典型示范方法是以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教育和鼓舞人们,以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一种方法,是企业思想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进一步研究和运用典型示范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培养和树立不同的典型。从典型的主体分,有个人典型、集体典型;从典型的内容分,有单项典型、综合典型;从典型的影响面来分,有社会典型、行业典型、单位典型;从典型的价值判断上分,有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典型示范法,也就是把价值理念的内容寓于典型的人和事中,通过对典型事件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把抽象的价值理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从而起到转变员工价值理念的作用。典型示范的形象具体,生动直观,便于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任何典型都是个别的、具体的,生活在它周围的人们可以直接接触它。有关典型的宣传,很容易得到人们的确认,能够使人们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大多数人的心理情绪总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比较消极落后的人,往往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积极心理因素。因此,通过生动直观的典型事迹的影响,必然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感又将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们价值理念的变化。因此,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可以也应当运用好典型示范法。

参考文献

[1]张云初,王清,陈静.让企业文化起来:企业文化塑造实务[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

[2]贾强.文化制胜:如何建设企业文化[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

文化精神论文篇8

1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施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

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从而也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从管理的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现代企业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正如是人创造着社会一样,企业人员也创造着企业。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努力奋斗,企业既不可能生存,也不可能发展。企业中人的素质、人的热情、人的积极性和献身精神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资源。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企业管理的本质也就是围绕对人的管理这一核心而产生的深层意义,通过企业成员的发展而使企业发展。企业文化也正是通过做好人的工作而使企业产生核心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而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擅长的就是做人的工作,对如何做好人的工作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论和具体的实施方法,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完全可以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2 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力宣传,实现企业价值理念灌输?

宣传手段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由于企业精神文化也是属于思想范畴的东西,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利用好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广播、板报、黑板报、互联网等主要宣传媒体,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可以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使员工的价值理念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相一致。?

宣传形成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传播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多种宣传媒体在连续的时间传播一致的价值理念,就会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一起,吸引人们按照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思考问题。同时,它又批评对立价值理念或其他价值理念的异己倾向,启发人们从其他价值理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通过不断引导与企业所倡导价值理念一致的舆论,批判与其不一致的价值理念的舆论,从而形成统一认识的价值理念。因此,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宣传的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3 通过评比竞赛法,实现企业价值理念自我培养?

评比竞赛法是组织员工相互竞争,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有一定目标的优劣之争,可以激发人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通过各种先进的评比,开展各种竞赛,在潜移默化中向员工灌输政治理念,比如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先进生产工作者等。?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工作对象也是人,也就是说企业精神文化的工作对象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求,所以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可以并且应该利用人们争强好胜的这种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评比竞赛法的优势,通过评比竞赛法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使案头价值理念转变为实践价值理念,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评比竞赛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既可以在团体之间开展,也可以个体之间进行。从内容方面讲,可进行单项赛,也可以进行综合性评比。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采用评比竞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开展评比竞赛活动,为的是把案头价值理念转化为实践价值理念,因而开展评比竞赛的活动要围绕企业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进行,设计好评比竞赛的内容、形式、规则等。?

其次,评比竞赛的条件要具有明确性。评比竞赛活动的开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是竞赛参与者必须遵守的,也是评比的依据。这些条件必须明确具体,使参与竞赛者和参与评比工作的人都能够理解和掌握。这样既有利于竞争者明确努力方向,也有利于评比者掌握评比标淮,使竞赛评比工作少走弯路,顺利地开展和进行。如果评比竞赛条件模棱两可,可以作多种解释,就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这不仅使参加竞争者难以掌握其要求,也容易使评比工作出现差错,影响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

再次,评判要公正。评判是竞赛评比法的最后环节,它不但影响这种方法的整体效能,而且会影响员工对这种方法实施的态度。也就是说如果评比是公正的,如实反映了参赛者的实际水平,不仅能给优胜者以鼓舞,也能给其他员工以鞭策,促使广大员工向优胜者学习。如果评判不公正,真正的优胜者被淘汰,而功效一般者却被评为先进,就会使参赛者产生被蒙骗的感觉,不仅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会使价值理念转化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评比者要把握好标准,秉公评议,尽力做好评判工作。?

最后,要奖励优胜者。奖励优胜者也是对员工一种有效的鼓励,为充分发挥奖励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从制定竞赛评比计划时起就要考虑奖励的方式方法,并连同竞赛的条件一起公布于众,使其成为推动员工参加竞赛评比的动因,激励员工参加竞赛评比活动。奖励可分为精神奖和物质奖。?

 

4 发挥情感激励,投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情感激励是一种以联络人的积极感情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通过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协调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利用好情感激励的方法,将会对价值理念的转化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情感激励法,企业管理者通过对员工情感投入,关心、帮助、尊重员工,必然会拉近管理者与员工的感情,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使员工从心理上接纳管理者,从心理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借助感情这种“催化剂”也容易被员工所接受,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更为显著。?

5 引导非正式组织,促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导和控制非正式组织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巧妙利用人性化管理的技术。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性则是联结人群的纽带。采用人性化管理,就是合理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或精神状态来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员工的情绪、心理和人际沟通的方式对管理绩效具有重大影响。经验表明,企业中的信息沟通往往在非官方的场合中交合力更强。也就是说,企业管理者在与员工接触中应多一些人情、人性,真心与员工交朋友,了解员工的疾苦,解决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学会平易近人的交流方式。企业中劳动分工是一种自然方式,并不意味着人的先天能力的不平等。但由行政关系而形成的心理距离,使企业的管理者为员工所敬畏。管理者只有通过主动与员工接触,才能使员工消除对领导的恐惧、顾虑和防备。这样,才能使管理者容易加入到“非正式组织”中,对员工的种种情绪反应有真切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更容易对“非正式组织”施加影响。?

第三,善于把握“关键人物”,把握住非正式组织的枢纽。首先是中层干部,他们往往都具有自己的一个小集团,对相当一部分人施加着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放弃他们就等于舍本逐末。其次是秘书与助理,他们不仅对企业业务上的事很清楚,而且对各种传闻及各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知之甚多,他们完全可以作为桥梁,起到沟通作用。当然,若他们试图维护自己的上司,则可轻而易举地通过“闲话网”来传颂上司的感人事件,达到管理者通过自身努力难以达到的效果。再次是非正式组织中“情绪领袖”,他可能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人,但他对群众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管理者的任何一个不慎之举,都可能招致料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认清这种情绪领袖,并与之保持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争取在一些棘手问题的处理上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的作用方向与企业的目标一致。?

6 树立典型,培育企业价值理念?

文化精神论文篇9

一、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的必要性

1.只有法制化,才能强化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当前,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所带来的不道德、不文明现象,在社会生

活、经济生活中屡禁不止,这表明现代社会单靠思想疏导和道德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法制。众所周知,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通过劝说、鼓励、说明以及舆论力量等等方式影响社会成员内心世界,规范他们的行为。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象征,是由国家暴力机器强制执行,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不可抗拒性。一旦触犯国家法律便依法制裁,直到使用暴力予以严惩。因此,当仅靠舆论、劝说、鼓励无法规范社会公众的行为时,只有以法律为保障,才能强化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2.只有法制化,才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现阶段我国党风、社会风气不尽如人意,要扭转这一局面,实现社会风气和党风的根本好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制化,用法制来扶正祛邪,扬善除恶。要从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人手,通过发扬社会主义法制的强制作用,来开展反腐倡廉活动,依靠法制制裁和严厉打击犯罪行为;依靠法律坚决纠正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权钱交易、假冒伪劣及欺诈行为;坚持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坚决查处新闻媒体、文艺作品中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认真解决好社会治安和公共秩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重视提倡、鼓励和支持广大群众动用法律同违法分子作斗争,要用法制强化对见义勇为的一类英雄模范人物的鼓励、表彰和优抚,为促进人们在危难关头弘扬正气提供制度保证。

二、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对策探讨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时代化发展要求,本着求实、务真的原则,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并注重增加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文化精神论文篇10

当今的科学技术是一个集体的事业,一项重要的发明创造,涉及的已不是20世纪初的一两个人,而是几十个,甚至于几百个人的协同工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自身要注意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政策性和规范性调节,进行教育调节,心理调节。对教师来说,需要加强自身的人际修养,深刻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做改善人际关系的模范;在实践中,一切言行要有利于增进团结协作,有利于教书育人。与同事相处,要真心相交,真情相待,在平时要相敬,有困难要相助。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坦诚持重,平等待人。这是学校师生发展的源动力,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工程。在教师中倡导团结协作精神,不仅仅是为了引导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榜样,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承载的不仅有教授知识的任务,更要有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任务。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时,能不能拥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很重要的根源就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因此,在教师队伍中倡导团结协作精神,不仅是教书的需要,更是育人的需要。很难想象,一个一盘散沙般的学校能够在教育教学上取得好的成绩,更不要说学校的发展与进步了。在学校的文化建设当中,要有相应的制度来引导和激励教师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形成聚集强大前进能量的合力,引导教师形成在专业上竞争、在工作上协作的新型的团结奋进的教师团队。

文化精神论文篇11

一、正确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所反映的是一个具体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或服务及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体,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体、从组织到社会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1.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可能不是最直接的表现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融合等作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换句话说,企业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通过一个文化的引导、规范、约束来激励员工,近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效率。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2.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是紧密联系的。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

3.企业精神对企业的运营制度和经营管理实践起着统摄作用。当我们置身于市场经济变幻莫测的大海时,利益动机也许可以在某个阶段或某种情形下提供足够的创业动力,但短期的利益动机与企业长期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以及人们对物质财富边际满足感的下降,都注定了物质动力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此时,惟有秉持坚定的精神动力,才可以不为短暂的荣辱得失所左右,企业也才可以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企业短期成功是因为有产品,企业中短期成功是因为会营销,企业的中长期成功是因为有战略,只有有文化的企业才能长期成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精神,能够世世代代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有精神的企业。

因此,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与企业精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的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二是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三是将更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市场行为更加规范,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信誉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常言道“诚实是最好的竞争手段”,可见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四是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海尔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公司对职工的工作给予不断鼓励,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无形中得到加强。六是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于人。商业化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以物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上着迷于铁的纪律,使劳资之间变成了纯粹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因为,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本”,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

三、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创新途径的思考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艰苦创业”、“主人翁意识”“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等许多优良的企业文化,但也沉积了“官商”、“老大”等不良的行业作风。国有企业要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与迎接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必须进一步深入发掘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企业中的文化底蕴,把握时代脉搏,在企业文化的创新途径进行深入的思考。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一个适应我国经济改革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系。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的原则扎扎实实地策划和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

2.自觉将国有企业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的洪流之中。企业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发展与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有自己的正当权益和利益追求。但是,企业离不开社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一个公正的、法制的和稳定的社会,企业又必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建设面向市场的企业文化,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南,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既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又善于借鉴中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真正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企业文化,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文化精神论文篇12

2.1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精神的需要

我国大学语文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却始终存在课程目标模糊、教学定位失准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发挥大学语文在民族文化精神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个人品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过多的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和基础性的做法,进一步强化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语文知识的时代性和人文价值,发挥语文教育在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中的作用,将民族文化精神根植于学生心中。

2.2时展的需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文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侵入,网络文化的兴起,使社会文化导向和思想意识愈加混乱,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视享乐、炫富、叛逆为时尚,更多的人在物欲思想和现实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养成了行为不检点、自私自利、眼高手低的坏毛病,有关大学生炫富、傍大款、情杀的负面新闻也是层出不穷。面对这种让人痛心的现象,我国教育界一致提出“以语文、思想政治课堂为阵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口号。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士人精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3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

3.1明确语文的学科地位,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在大学语文教学日趋边缘化的情况下,高校首先要确定语文的基础学科地位,并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具体来说,高校首先要更新语文教学内容,创编大学语文新教材,力求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民族文化精神培养需求结合起来,使大学语文教材兼具人文性和时代性。其次,重新设置教学大纲,严格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摈弃过去那种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使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民族斗争精神,去学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时代精神。其次,高校要适当增加语文课时,加强语文教学设施建设,在语文教学中国文学精华为主开展民族文化精神教育,让学生领略祖国灿烂的文化,吸收更多的民族文化精神养分。

3.2提高教师语文素养,丰富语文教学手段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参与者,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严格来说,一个合格大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为了实现大学语文民族文化精神培养目标,大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语文知识学习,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能力。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自主学习、各类图书涉猎以不断充实民族文化知识,加强专业理论修养,满足大学语文教学需求。其次,大学语文教师要在优化原有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学习网络、多媒体新知识,完善自身信息素养,以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料加大民族文化精神教学的魅力。

文化精神论文篇13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识:内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与人性的概念一样广阔,文化的多元定义即是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注: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断精神化,始于哲学家们不断用人性的视野看待文化问题,从而逐渐推论出文化的生命本质。在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表现形态,生命是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叔本华提出著名的生命认识论,把认识活动定义为生命体验,而不是“逻辑统一性”,他说,“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则将这种生命认识论运用于文化的解释之中,新儒家的方东美则直接提出“生命本体”的文化观。在他们的文化视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号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达,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03.)视精神文化为人的内在生活的形式,这就是站在生命立场上的文化信仰。

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文化的确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纯粹限制物质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将其视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单纯从政治目的或伦理意义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设,则可能使我们陷于误区之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许多教师常常只关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确立生命本体的文化观。这种背离生命的学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学生精神发展、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反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处于分裂之中的学校文化,比如,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则仍是传统的规范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和困惑。因为,离开了学生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性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在这里,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因为他用“生命唤醒”来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贝斯在讨论文化陶冶时,认为文化陶冶是“心灵净化”,是使“心灵深处无限开放”。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为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础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让体验在理论上获得教育的名义和身份。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在狄尔泰思想中,哲学对体验的关注,是哲学关注生命的开始,正是体验这一概念,才真正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远离生命的谬误。他的继承者伽达默尔则进一步细化了体验的生命特征,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在他看来,体验的最大生命特征是直接性,这预示着个体认识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关联。”(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7.)叔本华则把生命视为时间性的,因而生命只有在具体的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被证明存在。(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伽达默尔还进一步确证,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经验”,经验中更多显示的是知识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化的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感受力是生命的根本力量,体验作为生命的直接形态,由精神文化的生命本质所规定,只要精神文化以生命发展为本质,体验就必然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因而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

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但体验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体验需要教育的规约和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为体验重新安置价值本质。在生命意识已经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有些研究者对体验的教育价值给予过高的期望,不仅将体验视为基础性的,更视为惟一性的,把体验等同于生命本身。在他们看来,体验是完全自由的,顺从体验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狄尔泰将体验视为教育的基础,但从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本体论转向中,通过“表达”和“理解”进一步展开体验的生命意义,通过与学生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导和规约作用。狄尔泰对体验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体验的教育意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拒绝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另一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对体验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对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学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教育意义。

(二)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1.教育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在一些学者的眼中,生活世界已经被理解为是一个研究框构(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通常成为批判传统教育的一般起点。然而,我们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许多研究者的观念中,生活世界被诗化了。事实上,哲学中的概念仅仅提供了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一个理论起点,只有与教育活动结合之后,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话语。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有哲学概念的含义,但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损害了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内在的生活形式,而不是外在的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其实质是生命的殖民化(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作为主体支配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即便是所谓日常生活,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也只能是被统治、被压迫的生活,没有生命价值的生活。

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还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生活。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强调学校的文化生活,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教师往往为了“文化”而“文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却把学生当作文化或生活的木偶。这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文化,文化不是学生的文化,生活不是学生的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2.学生的心灵生活。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认为精神生活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是独立于物质生活的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精神生活“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心灵不可以被规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灵是一个自由生长的主体。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从心灵的视野看待学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比如,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文化形式,往往不为教师们所重视,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诸如数学、物理竞赛等。但在精神文化的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种文化形式可能比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更重要,更具有文化的精神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专门论述教育的“心灵化”问题,他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教育就在于向心灵的靠近,越是能够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灵的教育,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心灵具有内在性,心灵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同情和理解,心灵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他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问题。他写到,“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在他看来,精神世界就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主张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作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起点,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

三、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文化陶冶理论

文化教育学派的陶冶理论改变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文化教育学派,不仅第一次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独特的哲学内涵,而且还第一次提出了“文化陶冶”的教育观,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雅斯贝尔斯站在文化陶冶观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他看来,陶冶的性质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就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他写到,“人的文化的一个要素就是作为他历史性知识方式的陶冶,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3.)他认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像传统理论那样,将“文化传递”定义为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还是生活作为一种文化,其教育的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学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为学校的惟一功能是对学生的精神陶冶,这就是文化教育学派的教育本质论。

文化陶冶论不仅用生命哲学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义,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本质论。文化教育学派以生命哲学作为自己的坚实基础,以“生命不可规范”这一根本原理作为建立文化陶冶论的基本依据,将这一论点贯穿于以文化陶冶为中心的教育观中,并站在这一论点上,批判传统教育的科学主义教育立场。在他们看来,由于生命的不可规范及不可预设性,因而只有文化陶冶才适用于人的生长过程。因为有了新的哲学基础,文化教育学派得以用新的视野重新考察学校文化理论,从而在本质上使教育从决定论的目的观中得以真正的解放。陶冶论远离了确定性,打开了通向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和开放性的世界。陶冶论的代表德国教育家李特深情地说:陶冶“犹如人们从无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融、天人合一的关系。”(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在这里,陶冶实现了孔子诗教的理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注:论语·阳货.)任何外在的文化和生活,都变成学生心灵自由的力量与源泉。

陶冶论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视野下,学校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和丰富内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使这些资源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理论虽然发现了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却因为排斥文化主体的作用,因而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尽管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始终只限于“业余生活”之中。在陶冶论的立场上,学校文化生活决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生活,只要能真正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价值,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如果课堂能够给予学生真正的生命体验,就应当视为一种真正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精神生活哲学

生命哲学的另一重要代表奥伊肯提出“精神生活哲学”的概念,独树一帜地为生命哲学创立了理解生命本质的一种哲学解释观,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人的感性本质,而是人的精神生活,是超越于感性直观的精神。精神这一概念,不仅解释了生活的本质,而且也解释了陶冶理论的本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不是日常生活本身,它的根本特征是精神生活的陶冶。文化陶冶需要生命体验,但也不是生命体验本身,而是生命体验中的精神内涵,只有在精神生活中才能真正揭示学校文化陶冶的价值本质。

人的生活意义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贵性,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给予关系是不能被颠倒的。“精神产生于一个更高的源泉而不是与感官世界共生,当唯物主义者想要合乎逻辑地表述他的观点时也必须接受这一更高的境界……感官的直接性不断地越来越多地把它的优势让给精神的直接性;外部生活被按内部生活的观点来经历、来看待,而不是相反。”(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学校文化必须回到精神生活中来,生命体验必须在人的精神家园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单纯的生命直观可能会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天的教育无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明显出现差错,把传统教育所引起的教育问题,错误地归咎于教育对精神化的偏爱和重视,因此,以放弃教育的精神世界来寻求学校教育的变革,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制度文化理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