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政治论文实用13篇

教育和政治论文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1

2“.和谐”与“不和谐”的人际因素。

科技的发展,打破了以前只能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方式,人际交往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比如QQ、MSN、Facebook、微博、微信等,这些软件不仅能够让人们通过文字进行交流,还能进行语音聊天和视频聊天。人际交往方式的多样化,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能够交流。网络文化既有“和谐”的人际因素,也有“不和谐”的人际因素。不和谐的人际因素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冷漠以及人际交往的障碍。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交友,原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被人与机器的关系所取代,从而也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的关系,与亲人朋友的关系也会逐渐疏远,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和障碍。另一方面,网络虚拟性的特点使许多学生找到了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的成就感,于是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开发和广泛利用,无论是在教室、食堂还是宿舍,这些学生经常活动的地方我们都能看到学生一人拿一个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外界交流越来越少,交流得越少,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冷漠,长时间不和外界交流也会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3“.和谐”与“不和谐”的道德因素。

网络文化的发展,一方面,为传统的道德观念传播和建设搭建了更大的平台,同时,道德文化的传播也没有了时空的限制,可以在大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平台里适时地传播道德理念。另一方面,网络的推广也导致了道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民族意识薄弱,学生不只是接受传统的道德教育,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有各种各样价值观念的碰撞,特别是随着一些外国文化的流入,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的哈韩、哈日一族,这种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学生的民族意识弱化。同时网络的出现也弱化了学校的德育功能,道德行为失范,在现实社会中,道德观念的形成总是受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网络的虚拟性使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冲击,传统的道德规范约束力明显下降。然而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道德规范又没有形成,这样就使得许多的网络行为处于无人管理、无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出现大量的道德行为失范的情况。

二、和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网络文化建设中有“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所谓“和谐网络文化”是指通过网络,传播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和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积极影响的,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大背景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上来探讨和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许多社会学家指出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是具有很强的认同感的,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更易于理解对方的语言、言行举止,所以说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谐网络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具有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也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和谐的环境,学生们能够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同时,和谐网络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之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网络文化自身的和谐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文化的大众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和谐的文化基础,而在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这个大背景下也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和谐的大环境。最后,和谐网络文化的和谐理念有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它促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理想目标、坚定的政治理念,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积极影响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新环境。无论是和谐网络的凝聚力以及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影响都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和谐的环境。①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络时代信息具有瞬时性和流动性的特点,一方面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许多社会动态、新闻事件等信息的更新都会及时发送到你的微博、微信和手机上,这就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不至于对很多热点问题一无所知,课堂上也可以发表各自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看法,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信息也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下才能进行,学生在这种有限制的时间和空间内对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抵触心理,同时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性被打破,学生与老师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都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来共享资源,互动沟通。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使人们的传播活动范围大大拓展,进一步突破时空的限制,使人类信息的传播更加流动。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达到在生活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这种信息的流动性也可以让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谐网络文化背景下,网络文化的瞬时性和流动性的优点能够被更好地利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②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谐网络文化背景下不仅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和谐的环境,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创新了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首先,网络文化和文化一样具有思想渗透的功能,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利用这种渗透功能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文化活动相结合,通过网络文化的影响力来吸引学生们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最后达到内化和外化的统一。其次,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兴起,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和具有互动性,打破过去“输入型”的教育方式。通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开设各种手机软件,走进学生的生活,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及时进行疏导,还可以回答学生所关注的问题。这种无限制的沟通平台打破了之前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和谐网络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积极性。

三、和谐网络文化视阈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推广,特别是在学生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往简单的思想政治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所以必须在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和行为变化的前提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使其适应网络文化的大环境。本文主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理念三方面来探讨和谐网络文化背景下怎样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如今大学校园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课堂来实现,课堂上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材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和谐网络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首先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使教材更加灵活,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在我国,大多数学生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刻板,教材也空洞、索然无味,所以通过上课很难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教材是使教学达到良好效果的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好的教材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十分重要,面对如今的网络文化的冲击,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应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及时代的特征,内容上也应该生动、丰富,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可以借鉴国外许多教材的编写方式,把理论和案例相结合,通过插画等形式使教材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教材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适时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除了教材以外还可以开设跟网络文化有关的课程,现在许多由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跟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认识不清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开展网络教育课程有很重大的意义。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信息网络伦理问题的研究几乎与网络设施建设的步伐是一致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就己经开设网络伦理教育的课程。所以我国开设网络文化相关课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手段,对于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网络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一是引用营销手段的一种,也就是线上和线下营销相结合,所谓线上营销就是通过网络等媒体来进行营销,线下营销也就是通过实际的宣传来营销,这种方式实际上也是一种传播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传播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来进行网上和网下教育相结合,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了许多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充分利用网上教育的资源和方法。比如,教师可以自己开通微博或是建立微信群,在微博上和微信群上可以发表自己的思想以及对某件热点社会事件的看法,这样在无形中以学生热衷的形式引导了学生的思想,对其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利用微博或微信的有效互动性来加强和学生们的交流,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学生的思想。还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鼓励学生看一些宣扬主旋律的视频,其他学校的公开课和演讲等。网上教育的同时还要结合网下教育,对一些思想和观念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2

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针对本国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往往都非常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明显效果;也有过因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延缓现代化进程的教训,可以作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

一、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化肇始于200多年前的英国工业革命,随后向全欧和北美扩散,再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大。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将时间限定在20世纪以来,主要涉及美、英、法、德、日、“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

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迁,不仅改变社会物质生产的面貌,也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整个社会的结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一切变化也带来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带来普遍的忧虑和困惑。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二十世纪尽管拥有物质的繁荣,政治与经济的自由,可是在精神上二十世纪比十九世纪病得更严重”。①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大量思想、道德问题,发达的科技和经济往往无能为力,各国都认识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来说,20世纪是最具变化的年代,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基本完成,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古典”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生产力的发展显示出巨大适应力;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结构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殖民地掠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终于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经济大萧条的爆发;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这些新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美国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了后来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社会转型时期也遇到的种种问题,即贫富分化加剧,社会风气败坏,贿赂风行,假货、商业欺诈比比皆是,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盛行。在欧洲,激烈的社会矛盾促使人们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英国和法国综合国力较之以前有所下降,国内矛盾激烈。他们对文明与进步的信念发生了极大动摇。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宗教价值观进行反省,不再相信有普遍的、共同的价值信仰,不再相信传统的国家主义说教,反对各种各种各样的束缚和规制,蔑视权威,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成为人们思想、道德的主流。

无论是欧洲或是美国,教育改革家们对历史上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其所采取的强制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提出了质疑。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杜威认为,社会上不存在一种绝对的道德真理,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道德需要。在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当时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英国在20世纪30年代各种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掀起了一场“公民教育运动”。1934年,英国“公民教育协会”在其成立宣言中声明,它要给予青年以“为民主主义社会公民所必需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训练”,这种道德品质的基本内容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为了公共利益而消泯个人利益及全力为社会工作的意志。提倡合作、忠诚、诚实、节制、礼貌等美德。法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方针、内容做了精心调整。学校里“公民道德”课受到特殊的重视,有关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与结构的知识被放在了优先讲授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直接为战争服务的宣传教育工作。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欧疮痍满目,衰败状况更胜于一战以后;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唯独美国享受这次战争的胜利果实,一跃而居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顶峰。与此同时,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成为一个世界体系,形成资本主义西方以外的另一个吸引中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呈现出更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美国的扩张遇到了苏联的挑战。美苏出于各自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国家利益、不同的意识形态而爆发了相互对抗,即冷战。由于双方军备竞赛的加剧,导致冷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发展成了东西方两种意识形态的全面对抗。

面对战后满目疮痍和一片废墟,西方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启动满足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工业生产,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不再重要。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震动了整个西方世界,在一些美国人的脑子里第一次产生“美国毕竟是脆弱的”想法。②许多人认为,“国家如果想在经济和军事的前沿与苏联展开有力的竞争,学校就应该在像道德教育这样的‘软’领域中少花些时间,而在学术性主题上多花些时间。民主更多地是依靠国家产品的多少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的道德自律。”③1958年美国政府制定了《国防教育法》,把数学、外语、科学放在学校教育首位;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上,甚至把现代化知识作为教育的核心,大大压缩了传播政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公民教育、历史、地理等课程,使伦理道德、情操教养等内容从教育领域淡出,技术至上主义、学历主义等在教育中居于支配地位。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达到了与苏联抗衡的目的,却产生了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发展至六、七十年代,酿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一度阻滞了经济的发展。

3.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世界现代化进程出现了若干引人注目的趋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工业发展速度之快,堪称“经济奇迹”;“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成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由于“技术至上主义”的影响,加之50年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社会一片混乱。

20世纪60年代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抗议越南战争,要求公民权利,反对种族歧视,少数民族叛乱等,使西方发达国家很快陷入极端混乱之中。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失业、贫困和犯罪率的上升,更使社会风气日益败坏,性观念、、甚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激烈的变化。60年代吸毒在年轻人中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在生活伦理方面的冲击尤甚:婚前同居、高离婚率、少女妈妈等现象大量出现,人们普遍对传统家庭观念淡漠。尤其是60年代席卷欧美大陆的学生风潮,使国家领导人、学校和家长普遍感到震惊,它不仅表现出对一切传统价值观念的蔑视,而且认为“暴力乃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手段”。④许多批评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的繁荣和根深蒂固的道德沦丧极不相称,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远比技术上的高明更为重要。

政治风潮和教育界的涣散引起了各国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美国专门研究如何实施公民教育的学科——“政治社会化理论”逐渐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英国思想界和教育界提出了“由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问题”口号,特别是在60年代青年反抗运动的冲击下,统治阶级及其学者更加感到加强“世俗的”道德教育的迫切性,相继在一些大学成立了专门性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如牛津大学的“法明顿信托研究单位”和“道德课程发展课题组”,莱斯特大学的“社会道德教育中心”等。这些大多得到官方资助的机构不仅研究有关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重大理论问题,还为学校和社会编制道德教育的计划、教材以及进行师资培训。

在亚洲,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受到了高度重视。60年代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到了70年代中期,日本基本实现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梦寐以求的现代化理想。然而,个人主义、自私自利观念大为盛行,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出现了“暴走族”等青少年反文化团体。因此,日本1977、1978年进行的课程改革中,一方面强调要培养人性丰富的学生,另一方面又强调“特别要养成尊重社会规范的态度”,要求更加重视“纪律和责任、爱国心与国际理解”等,“尤其要进一步培养敬畏超人力量的观念”。⑤新加坡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属于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实行“英才教育”,即重视培养职业技术人员,而对道德标准只做了软性规定,结果造成了大量社会问题。政府逐步认识到,西方腐朽和颓废的价值观,将会使国家的工业化成果毁于一旦;在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守住新加坡的“根”——“东方价值观”。以李光耀为首的新加坡领导人开始倡导“精神文明”,倡导诚实、节俭,对长辈和权威的尊敬、孝道,以及社会和国家至上等。

4.20世纪80年代起到现在。这一时期,现代化浪潮已成为一种全球趋势,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广大亚非拉国家也奋起直追,不甘落后。处于改革开放旋涡中的中国现代化洪流,更是波涛涌起,大势磅礴。同时,这一阶段世界格局也出现了巨大变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德的统一,宣告冷战结束。

这一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来说是“向传统回归”,以保证完成经济政治上的振兴目标,面向21世纪,迎接新的挑战。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于1983年4月发表了《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其中“加强道德教育,整顿校风校纪”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9.11”事件后,美国更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2002年3月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工作要点”重申,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期负责任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高素质公民。英国1988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把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在政府规定8条基本目标中有4条是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⑥90年代末,英国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认为21世纪的竞争对于德育既是压力又是挑战。法国在统一的教育计划中规定思想品德教育始终是学校一项“不能回避”和“义不容辞”的任务,在学校开设了“共和国公民的伦理与道德课程”。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政治养成教育和宗教教育开展,联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均设有政治养成教育中心机构,此外还有大量从事此类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

日本自80年代以来,鉴于本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下降、犯罪日益增多等事实,各界纷纷呼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日本在其规划的《21世纪教育目标》中认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同时将二战后教育实现目标的“智、德、体”顺序改为“德、智、体”,并呼吁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应与其他学科有相同的地位,设置为必修课。日本的教育改革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德育改革。日本政府正是通过包括学校道德教育在内的全民思想政治教育,把国民的爱国心和忠诚意识具体化为经济生活中的工作意识,集中了全体国民的智慧与精力,以超常的速度完成经济政治崛起的任务。

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加坡开始纠正教育领域重实用、轻人文的倾向。针对学生人文素质下降、社会道德水平明显滑坡的状况,从80年代开始纠偏,实施全面道德教育。1991年,经新加坡人民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得以公布发表,制定了为各民族不同信仰的民众均能接受的国家意识:(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由于比较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新加坡在经济高度西方化的同时,保持了作为东方国家的文化和精神的菁华。

对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我们会发现大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道德滑坡—道德回归—经济再发展”的过程。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在兴致勃勃发展经济的同时,遇到了由于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引发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以至经济停滞不前。于是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改革和调整,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这无疑对我国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在体制变革和经济腾飞的进程中,传统的思想文化必然会遭到猛烈的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又不可能很快地发育成熟,在这种状况下,社会的某些领域和群体中会出现所谓“精神失序状态”。这在发达国家往往引起深刻的文化和精神危机,在欠发达国家则易引起严重的文化“倾斜”与崇洋心理。若不能够及时关注这些不和谐因素,必然影响现代化的整体推进。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不能藐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并且看到了它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各国的事实对我国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提供了如下启示:

1.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这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当前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加快,我们正面临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是应对新形势新问题提出的重大措施。从价值和心态层面来讲,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相互了解、沟通、交流建立社会认同机制。人类社会和谐,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去维护和遵守,要求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一个国家的目标、信仰、价值观等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从而为现代化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因此,我们说,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命线。

2.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西方各国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先后都对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改革。在培养目标方面,由培养古典绅士到塑造好公民;教育内容方面,出现了世俗化趋势,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教育的方法、途径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此外,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国际化教育,培养国民的国际意识和参与国际活动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更加广泛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把思想政治教育窄化为政治教育,割裂内容的关联性;片面强调最高理想教育,忽视内容的层次性;片面强调社会化教育,排斥内容的个体价值取向性。存在着一定程度超现实的理想主义色彩,重集体、轻个人的倾向以及由此尔造成的意识形态中的浪漫主义情愫。在新的世纪,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必然要求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关注生活,和实践密切结合。

3.政治教育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与其他许多欠发达国家一样打开了国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人们的精神与心灵也经历着强烈震撼与冲击,西方文化价值理念迅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以往恪守和坚持的价值、理想、信仰等受到严峻的考验,社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仰危机现象。有学者尖刻地指出:“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撑,需要在变动不定的世界里寻求到一个安定的精神家园。”⑦所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始终与反传统的道德批判交织在一起,但始终没有真正解决道德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的问题。当代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已更为密切,不仅世界的经济、科技不断得到交流与发展,而且教育、文化、价值观念也不断发生碰撞和融合。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可以吸收的好的理念和成果,这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探索优良传统的新发展,拓展服务保证的新领域,形成政策制度的新体系,运用科学先进的新手段,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4.多方动员,齐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运行是个系统工程,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政府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行强有力的干预,并承担主要责任。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只要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放任自流,社会就会动乱,青少年犯罪率就会升高,国家的经济、政治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在这方面也有过深刻教训。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训时指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同时,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非常注意动员社会力量的投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资源。1990年美国国会还通过了《国家、社区服务信托法》,法国、德国等国还有“国家服务体系”中的民事服务部分。世界各国在齐抓共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值得我国借鉴。

①②③④Irichfrom.Thesomesociety.NewYork.1955。

②③戚万学:《冲突与整和——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83页、89页。

④黄海洋:《美国品质教育的复归及其启示》,《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7期。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3

一、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传家宝,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生命线”,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之所以把思想政治工作比作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因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都是以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作指导的。而正确思想的树立,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们的觉悟,统一人们的思想,才能促进各项工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发展,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社会整合最有效也是最为根本的方式和途径。党的奋斗历史证明,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断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勤于和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大特色,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在现阶段这个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实现。

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这是由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所决定的。首先,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任。青年是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青年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风貌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社会和谐,而且直接关系未来社会和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证明,青年离不开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只有在现代化建设提供的历史舞台上,青年才能大展宏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离不开青年,没有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青年一代的肩上;其次,青年代表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可见,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面貌;再次,青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思想活跃但辨别力相对较弱,有正义感但容易冲动和盲从。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针对青年的这一特点,把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引导、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使之自觉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党的主张和方针政策成为青年的自觉行动。青年又是一个联系社会、家庭的特殊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党拥有了青年也就影响、带动着亿万家长及周边的人群,和谐社会也就有了载体。这就决定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居于战略地位。

二、按和谐社会的标准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提高青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意义的认识

我们党今天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确立的战略目标。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上讲话不仅指出了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指出了规划这一目标的现实的科学依据。

新世纪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就进人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我国社会原有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分化,在这个利益多样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潜在隐患。诸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收人差距扩大,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所有这些不平衡状况与突出矛盾不进行有效引导与调控,将必然影响、钳制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站在全局、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的应对策略,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以说,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体现着每个人的切实利益。

青年由于其思想活跃但辨别力相对较弱,有正义感但容易冲动和盲从的特点,社会上的不和谐因素往往会影响青年的思想和情绪,因此,提高青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就尤为重要。只有青年在思想上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认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现实意义,才能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和自己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就能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从而安心学习、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帮助青年树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启发、引导、教育人们超越个人、家庭、群体的狭隘界限,认同、接受、实践我们党所提出的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与追求,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决定了,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帮助青年树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

我们着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活力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和特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把和谐社会理念的宣传和灌输作为工作的重心,把以上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成青年的价值信仰和价值追求。通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教育,帮助青年正确的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青年树立自觉崇尚民主、遵纪守法、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观。通过诚信友爱教育,帮助青年正确的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引导青年树立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善于沟通的正确的人际价值观。通过活力有序的教育,帮助青年正确的认识、评价自我,培养青年充满活力、健康、健全的心理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通过生态教育,帮助青年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青年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引导青年树立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通过以上对和谐社会特征和理念的宣传,来引导青年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青年全面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帮助青年树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超级秘书网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远大理想、战略目标,也是一个建设举措、策略应对。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多样化的历史背景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激烈竞争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其发展进程无疑会遇到各种矛盾甚至冲突,诸如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扩大;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道德与法制,进行官场中钱权交易的、市场中钱德交易的伪劣假冒、学场中钱学交易的弄虚作假活动;一些社会主体为了局部和眼前利益而不惜以牺牲长远利益、破坏环境与生态位代价,陷于片面发展。所有这些情况,都已经和正在我国社会发生。如果对这些不平衡状况与突出矛盾不进行有效引导和调控,我国社会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甚至动乱。而社会冲突与动乱,不仅会使我们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体与个体丧失发展机遇,而且会使我国丧失民族振兴的目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站在全局、长远发展的高度所提出的策略应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高校作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以理想教育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内涵上也是一致的。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网络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能促进和谐文化的构建,也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志在中共十七大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上,强调“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可见和谐网络文化已成为建设网络文化的目标,和谐网络文化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和谐”与“不和谐”因素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能够及时有效地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的同时,网络也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网络文化建设中也存在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其中主要表现在和谐与不和谐的政治因素、人际因素以及道德因素。

1.“和谐”与“不和谐”的政治因素。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政治的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等,在网络文化中存在着“和谐”与“不和谐”的政治因素,其中“和谐”的政治因素主要包括:第一、有利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青少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表明,截至2009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其中学生占总网民比例的28.8%。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和谐网络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追求和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这种以“和谐”为中心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价值取向,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建设和谐网络文化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特别是在政治改革进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建立起了政府网站,政府网站的建立有利于党政工作的公开透明化,也能够加强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交流,拉近人民与政府官员之间的距离,提高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感。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个体化及大众化等特点,这些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不和谐”的政治因素的形成,网络的匿名性使得青年学生会产生一些越轨行为以及政治行为失范。比如,会出现非理性的政治表达,正因为网络的匿名性,一方面大众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没有了制约性大众就会陷入非理性的表达中,甚至在网络上发起批判政治的活动,产生一些网络暴力等不良后果。网络信息的碎片化使信息接收者不能完整地看待整个事件,从而对一些事物的认知有偏差,也不能全面地了解政治事件,从而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会出现偏激的行为。

2.“和谐”与“不和谐”的人际因素。科技的发展,打破了以前只能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方式,人际交往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比如QQ、MSN、Facebook、微博、微信等,这些软件不仅能够让人们通过文字进行交流,还能进行语音聊天和视频聊天。人际交往方式的多样化,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能够交流。网络文化既有“和谐”的人际因素,也有“不和谐”的人际因素。不和谐的人际因素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冷漠以及人际交往的障碍。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交友,原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被人与机器的关系所取代,从而也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的关系,与亲人朋友的关系也会逐渐疏远,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和障碍。另一方面,网络虚拟性的特点使许多学生找到了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的成就感,于是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开发和广泛利用,无论是在教室、食堂还是宿舍,这些学生经常活动的地方我们都能看到学生一人拿一个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外界交流越来越少,交流得越少,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冷漠,长时间不和外界交流也会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3.“和谐”与“不和谐”的道德因素。网络文化的发展,一方面,为传统的道德观念传播和建设搭建了更大的平台,同时,道德文化的传播也没有了时空的限制,可以在大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平台里适时地传播道德理念。另一方面,网络的推广也导致了道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民族意识薄弱,学生不只是接受传统的道德教育,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有各种各样价值观念的碰撞,特别是随着一些外国文化的流入,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的哈韩、哈日一族,这种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学生的民族意识弱化。同时网络的出现也弱化了学校的德育功能,道德行为失范,在现实社会中,道德观念的形成总是受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网络的虚拟性使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冲击,传统的道德规范约束力明显下降。然而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道德规范又没有形成,这样就使得许多的网络行为处于无人管理、无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出现大量的道德行为失范的情况。

二、和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网络文化建设中有“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所谓“和谐网络文化”是指通过网络,传播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1]和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积极影响的,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大背景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上来探讨和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和谐的环境。许多社会学家指出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是具有很强的认同感的,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更易于理解对方的语言、言行举止,所以说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谐网络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具有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也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和谐的环境,学生们能够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同时,和谐网络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之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网络文化自身的和谐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文化的大众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和谐的文化基础,而在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这个大背景下也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和谐的大环境。最后,和谐网络文化的和谐理念有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它促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理想目标、坚定的政治理念,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积极影响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新环境。无论是和谐网络的凝聚力以及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影响都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和谐的环境。①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网络时代信息具有瞬时性和流动性的特点,一方面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许多社会动态、新闻事件等信息的更新都会及时发送到你的微博、微信和手机上,这就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不至于对很多热点问题一无所知,课堂上也可以发表各自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看法,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信息也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下才能进行,学生在这种有限制的时间和空间内对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抵触心理,同时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性被打破,学生与老师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都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来共享资源,互动沟通。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使人们的传播活动范围大大拓展,进一步突破时空的限制,使人类信息的传播更加流动。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达到在生活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这种信息的流动性也可以让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谐网络文化背景下,网络文化的瞬时性和流动性的优点能够被更好地利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②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谐网络文化背景下不仅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和谐的环境,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创新了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首先,网络文化和文化一样具有思想渗透的功能,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利用这种渗透功能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文化活动相结合,通过网络文化的影响力来吸引学生们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最后达到内化和外化的统一。其次,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兴起,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和具有互动性,打破过去“输入型”的教育方式。通过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开设各种手机软件,走进学生的生活,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及时进行疏导,还可以回答学生所关注的问题。这种无限制的沟通平台打破了之前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和谐网络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积极性。

三、和谐网络文化视阈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推广,特别是在学生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往简单的思想政治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所以必须在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和行为变化的前提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使其适应网络文化的大环境。本文主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理念三方面来探讨和谐网络文化背景下怎样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如今大学校园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课堂来实现,课堂上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材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和谐网络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首先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使教材更加灵活,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在我国,大多数学生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刻板,教材也空洞、索然无味,所以通过上课很难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教材是使教学达到良好效果的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好的教材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十分重要,面对如今的网络文化的冲击,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应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及时代的特征,内容上也应该生动、丰富,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可以借鉴国外许多教材的编写方式,把理论和案例相结合,通过插画等形式使教材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教材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适时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除了教材以外还可以开设跟网络文化有关的课程,现在许多由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跟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认识不清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开展网络教育课程有很重大的意义。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信息网络伦理问题的研究几乎与网络设施建设的步伐是一致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就己经开设网络伦理教育的课程。所以我国开设网络文化相关课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手段,对于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网络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一是引用营销手段的一种,也就是线上和线下营销相结合,所谓线上营销就是通过网络等媒体来进行营销,线下营销也就是通过实际的宣传来营销,这种方式实际上也是一种传播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传播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来进行网上和网下教育相结合,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了许多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充分利用网上教育的资源和方法。比如,教师可以自己开通微博或是建立微信群,在微博上和微信群上可以发表自己的思想以及对某件热点社会事件的看法,这样在无形中以学生热衷的形式引导了学生的思想,对其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利用微博或微信的有效互动性来加强和学生们的交流,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学生的思想。还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鼓励学生看一些宣扬主旋律的视频,其他学校的公开课和演讲等。网上教育的同时还要结合网下教育,对一些思想和观念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主要应落实在思想政治教育者身上,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所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随着网络文化的深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网络文化的特点,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必须不断地用新理念来武装自己,增强自身的能力。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强化网络意识,主动融入网络文化的大流中,转变思想观念。网络时代的到来弱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信息传播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在创新理念的同时还要适时地提高自身的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也能和学生无代沟地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也会大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前军.论网络和谐文化建设[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7,(02).

[2]张冠群.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3]吕新云,张社强.高校和谐网络文化建设探析[J].教育探索,2009,(10).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6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价值统一性

1、理论基础相同

首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以现实的个人为起点,肯定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强调关注人的生存状况,追求人类的解放与自由,关怀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坚持“人始终是主体”原则,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塑造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培养人的一切社会属性,使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是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终极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自身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一切素质与能力都能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紧密结合现实中的人,贯彻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与发展理念,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提升人的道德情感、使人的个性不断提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提倡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强调要为广大人民在的自由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还非常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主张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他重视人的素质全面提高,还将深厚的人文底蕴赋予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实行疏导的方针,强调人格尊严和主体地位,对待学生要鼓励其自己发展,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最大限度地解决一切可能解决的困难。科学发展观保障和促进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彰显人文关怀意蕴。科学发展观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提供了理论支撑,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2、实践准则一致

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要着重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能力。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激发人富有创造性地从事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有许多需要,将需要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地依次递进。随着人的生产活动的发展和交往活动的扩大,人的层次性与多样性的需要决定了教育者要善于发现,依据受教育者的需求不同,满足受教育者的正当需要,从而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会出现不同的主体性,是具体的。[1]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是主体与客体,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要对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启发和激发受教育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影响。

3、价值追求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旨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自我实现的受教育者。借助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三观”,消除人的异化和畸形发展,激发大学生寻求精神寄托,引领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唤醒大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发展,实现自我身心和谐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

此外,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的个性本质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尊重关心人的精神需要、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品位、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培养人的伦理情操、塑造人的独立人格、完善人的道德境界、引导人的终极关怀。[2] 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统摄心理疏导

1、人文关怀树立心理疏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人文关怀,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心理疏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发展的视角关注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为受教育者提供疏导服务,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独特发展,凸显心理疏导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2、人文关怀确定心理疏导“助人自助”的目标诉求

心理疏导是要以教育者为主导,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发展要求出发,引导大学生寻找深层次原因,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要培养受教育者自主的思考能力,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减少对教育者的心理依赖性。心理疏导致力于培养有积极心态、人格健全的“心理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规定了心理疏导“助人自助”的发展方向。[3]心理疏导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受教育者成为能够自我实现的人。在实施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平等对待受教育者,反思自我、发展自我,使自身不断趋向成熟。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彰显人文关怀

1、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目的是推动社会的进步。心理疏导要以个体为着眼点,遵循个体的规律,影响个体的行为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调整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疏导侧重于心理健康层面。人的思想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关注的问题,人的心理惠及人的整个精神面貌。[4]人的心理既为思想品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于人的需要引发内在动机,推动着思想品德的不断发展。积极而健康的个性心理才能帮助个体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必须要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在需要。

2、心理疏导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有效手段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人们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对人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谐。市场经济和互联网蓬勃发展,使人们心理负荷过重,极度沉迷虚拟世界,进而诱发过激行为,极大威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心理疏导是自我革新,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转移到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层面上,心理疏导提高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调整人们的心理状态,及时疏通和化解误会、隔阂和矛盾,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塑造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促进受教育者自我塑造和自我超越。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协调个体全面发展,是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塑造、人性的提升,为受教育者提供价值引导与心灵关怀,更加彰显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耿俊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机制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1).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7

一、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传家宝,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生命线”,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之所以把思想政治工作比作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因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都是以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作指导的。而正确思想的树立,要靠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们的觉悟,统一人们的思想,才能促进各项工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发展,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社会整合最有效也是最为根本的方式和途径。党的奋斗历史证明,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断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勤于和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大特色,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在现阶段这个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实现。

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这是由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所决定的。首先,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任。青年是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青年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风貌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社会和谐,而且直接关系未来社会和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证明,青年离不开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只有在现代化建设提供的历史舞台上,青年才能大展宏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离不开青年,没有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青年一代的肩上;其次,青年代表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可见,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面貌;再次,青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思想活跃但辨别力相对较弱,有正义感但容易冲动和盲从。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针对青年的这一特点,把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引导、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使之自觉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党的主张和方针政策成为青年的自觉行动。青年又是一个联系社会、家庭的特殊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党拥有了青年也就影响、带动着亿万家长及周边的人群,和谐社会也就有了载体。这就决定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居于战略地位。

二、按和谐社会的标准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提高青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意义的认识

我们党今天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确立的战略目标。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上讲话不仅指出了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指出了规划这一目标的现实的科学依据。

新世纪是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就进人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我国社会原有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分化,在这个利益多样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潜在隐患。诸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收人差距扩大,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所有这些不平衡状况与突出矛盾不进行有效引导与调控,将必然影响、钳制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站在全局、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的应对策略,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以说,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体现着每个人的切实利益。

青年由于其思想活跃但辨别力相对较弱,有正义感但容易冲动和盲从的特点,社会上的不和谐因素往往会影响青年的思想和情绪,因此,提高青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就尤为重要。只有青年在思想上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认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现实意义,才能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和自己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就能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从而安心学习、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帮助青年树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启发、引导、教育人们超越个人、家庭、群体的狭隘界限,认同、接受、实践我们党所提出的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与追求,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决定了,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帮助青年树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

我们着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活力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和特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把和谐社会理念的宣传和灌输作为工作的重心,把以上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成青年的价值信仰和价值追求。通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教育,帮助青年正确的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青年树立自觉崇尚民主、遵纪守法、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观。通过诚信友爱教育,帮助青年正确的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引导青年树立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善于沟通的正确的人际价值观。通过活力有序的教育,帮助青年正确的认识、评价自我,培养青年充满活力、健康、健全的心理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通过生态教育,帮助青年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青年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引导青年树立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通过以上对和谐社会特征和理念的宣传,来引导青年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青年全面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帮助青年树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8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医学专业是技术性和责任心要求很高的专业。它不但需要医学生要有“救死扶伤”的技能而且要求医学生要有“医者父母心”的博爱精神。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沿用传统的说教式,理论枯燥,形式呆板,不易为学生所接受,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本文试从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角度探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以追求崇高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人文教育,都是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工作,目的都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塑造大学生完整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二者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在教育方式上,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都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思想的交流,注重知识的内化和精神的实践。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人文色彩,可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条、呆板倾向,增加教育亲和力,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为人文教育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赋予人文精神强烈的现实意义,这又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实现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1.丰富教育内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

“两课”作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要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塑造完美的人格。在“两课”的教学内容上,不能拘泥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就理论解释理论,要结合生动的案例,以鲜明的形象鼓舞人,以真实的情感感染人。实际上,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许多宝贵的可利用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老一辈医疗工作者的高尚品德和事迹、丰富的人文图书和网络资源、真实的医疗案例、传统医学中的医德思想都是很好的人文教育素材。利用“两课”和专门的“医学生职业道德”课程,可以很好地加强医学生医德培养,促使在大学时期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确立“医乃仁术”的思想理念。

2.培育校园文化,加强社会实践,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人命关天的事业,学校有什么样的校园环境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医务工作者。因此,要营造文明、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利用校园文化具有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鼓励学生成立独立的学术和文体社团组织,正确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搜寻一些知名论坛的人文资源,组织关于感恩、诚信教育等为主题的活动。同时,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三下乡”活动,深入基层,体验我国医疗卫生状况,早期进入医生角色,以病人为中心,自觉树立良好医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扩充师资力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整体水平

在高校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既有专业任课教师,又有学生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对于承担主要教学任务的“两课”教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无疑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两课”教师,首先要树立崇高的师德和敬业精神,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真正教会学生做事、做人、做学问的能力;其次,要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对一些普遍性的人文知识,比如文、史、哲、艺术等,要有常识性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每位老师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深入研究一门课程,促使整个教师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增加学生人文素质受教育面。而且,作为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较好的了解医学相关内容和教学环节,将这部分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密切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的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认同感,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更能有效发挥。

而辅导员由于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无形中承担了更多的教育任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对学生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很多医学院校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辅导员的招聘中广泛吸收非医学专业尤其是文科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充实辅导员队伍,同时,鼓励辅导员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兼容并包”的精神让“人文之花”开遍医学院校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涂又光,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曾玉华,何国平,胡小平,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6.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神,“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和资源,它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水源头”。[1](R61)不同的历史时代,都会凝聚一股文化传统,教育士人。在现代社会,优秀的传统文化仍需大力传承和发扬,而且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要;2006年,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将爱国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传承了中国传统美德,融入了时代精神,对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是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鉴于一些研究成果都有涉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此不赘述,本文重点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两个层面展开论述。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1、道德观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自我道德修养的完善,主张人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律己修身,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身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然后才能治理国家。《大学》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人的生存与发展首先要通过修身小论文,实现身心的和谐。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论语·季氏》)。也就是说,要通过自我检查和监督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人格修身的方法很多,如“吾日三省吾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慎独”、“兼听”等。此外,诚信对于一个人的修为是非常重要的,“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即讲诚信别人才能与你交往、共事。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周敦颐言:“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被社会所认可的标志。这些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完善知我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树立诚信意识,向真、向美、向善,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都就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中国哲学史专家成中英先生认为,孔子以一种自我修养及精神成长的历程给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发展和完善人的心灵与精神的具体范例。

2、人生价值观教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在这中精神下,构建了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理想信念,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些言论,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士注重人格修养的高尚情怀。而这种人格操守正是我们民族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用这些精神鼓励和教育大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不畏艰辛、有所作为,养成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的良好品质。

3、义利观教育

“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整个发展历程,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它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成就事业的道德根基。它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锤炼,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重视整体利益价值的追求。以群体、集体、整体为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取向。“以天地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小论文,后天下之乐而乐”,都充分体现了“尚群为公”的整体主义精神。而且在义利关系上,传统文化重义轻利,义先于利,但并不完全排斥利。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可见孔子并不排斥对利益的追求,只是要求“以其道得之”,“见利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只重个人利益,漠视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情形;自我中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部分人道德观念淡薄,义利不分,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中开展“为公”、“义利观”教育,就是要指导大学生摆正个人、国家、民族的关系,加强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民族前途联系起来,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的人。

4、民族精神观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得以继承和发扬。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爱国被看作至高无上的追求。每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转折点时,时代涌现出的仁人志士所具有的爱国精神和甘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崇高气节,让我们的民族得以兴旺发展。可以毋庸置疑的说,爱国主义是始终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条鲜明主线。此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价值取向。在青年学生中加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主动担负社会责任,是青年学生思想进步的重要保障,对国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发扬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满怀心系家国的远大抱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借助传统文化的优势,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诚然,精神是文化积淀的结果和内化的产物,而培育良知,教化人类正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将经过历史考验的优秀文化传给青年一代,引导他们浩然之气的养成,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下为培育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几个方面。

(一) 在历史教育中培育民族精神

在对青年大学生的历史教育中,“提倡崇高的民族精神”[2](R1) “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2](R2)“宣扬浩然的民族气节”[2](R3)。“中国文化,表现在中国已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3](R6)国学大师钱穆曾说:“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此必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有奋斗而牺牲小论文,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4](R2)历史教育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是培育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落脚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传统历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只有采取科学的、进步的历史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现阶段,我们必须从拓宽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育中入手,致力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有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传授和教育,这是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直接、最迅速的手段。目前,各高校仅是开设了一些公共选修课,部分学校甚至未设置相关课程。这不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普及,导致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贫乏。所以各高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必修课程,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专门安排讲授传统文化的内容。课程范围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思想、古典诗词欣赏等,使得大家对传统文化有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和学习。同时,加强师资培养,引进专门的研究教学人员;对学生工作者进行专门培训,提高其在传统文化上的修为,使其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用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比如,讲到人际关系处理时,教育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等,即对自我合理节制,对他人施以关爱。

(三)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可见校园文化对青年学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则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校园文化中有意识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有利于丰实校园文化底蕴,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目前,受网络文化、快餐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校园文化业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如导致校园内盲目崇拜流行文化,诋毁传统民族文化现象,并缺少道德理性、审美价值和思想深度;部分学生内心矛盾加剧、思想混乱、无所适从,思想和道德水准有所下降。所以,通过传统文化熏陶,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与深度显得尤为重要。如可以通过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充实文化标志、名人画像、名人警句、艺术作品、地方文化特色等,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这里以福建漳州师范学院为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视吸收闽南文化的优秀因子,注重人文景观建设(如成立闽南历史文化名人园),开设闽南优秀文化讲座、闽南文化欣赏、南音欣赏等小论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四)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充分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如组织大学生参观、考察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此过程中,让大学生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爱国主义情怀,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

(五)利用校园媒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为大学生创造各种与传统文化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在校园中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在宿舍或教学楼铭刻历代先贤的古代诗词、修身立德的短句,在校园刊物上、网页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学习栏目,开展阅读优秀传统文化名著活动,等等。

三、结语

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内核和资源,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水源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要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谈及的十个问题也蕴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欲使当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就要充分释放文化创造活力,鼓励优秀的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总之,要使大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将其融入人格的塑造中,必须突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并以此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时代的发展培育有活力的新一代。“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5](R10),有效地保证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萍王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1).

[2]王培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树立大学生正确荣辱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4]钱穆.国史大纲·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10

作者简介:李波,男,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赵丽,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十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世代传衍、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经验、智慧和创造力。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高等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和创造时代文化的重要阵地,而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宝贵资源。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社会实际、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这其中即包含了与积淀在社会与民众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近代西方的文明成果,汲取了欧美国家优秀思想文化的精华,自从它传入中国之后就面临着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来呈现,[1]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够使人们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著名学者费孝通早就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先后形成了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在这背后一定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在起作用。有鉴于此,以张岱年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主张,“认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其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2]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2.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得到高度的重视。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传统文化却长期遭受忽视和排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去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结果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隔离,乃至对立。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在思想文化上形成了多元局面,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政治态度消极、理想信念缺失、道德品质滑坡、社会责任感差、享乐主义、自私自利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条僵化,内容枯燥,形式呆板等缺点愈加充分地暴露出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吸引力不高、实效性差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借用这些传统资源可以弥补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些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资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帮助大学生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3]所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当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融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培养青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有利于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2011年,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党的十进一步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高校传播和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助于贯彻新时期党的文化政策,有助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1.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教师的知识储备与人文素养

高等院校是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其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整套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体系,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精华正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高校思政理论课应该把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之道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以及仁政德治、民本主义、大同理想、实践理性、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传统,等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来自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要合理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并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表达。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注意恰当、合适,不仅要以高度的概括性和深刻性呈现出文化的内容,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客观、历史地评价传统文化,使之顺应时展的要求,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素材。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与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功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还要广泛阅读传统经典书籍,积极从事社会实践调查,吸收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扩充、深化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传统人文素养。

2.更新教学观念,利用新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现代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由教师依据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教学方式由教师单向的灌输式教学转为师生双向的交流互动式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也要采纳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科学合理地选择并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要注意利用新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新媒体具有传播快,成本低,信息量大,检索便捷,超文本,互动性等优势。这些优势和特点,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工具。“新媒体的环境可以为人们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不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了解社会动态信息提供了可能,也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开展对大学生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4]所以,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所提供的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育平台。诸如,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将历史文物或文化事项以图片、文字、视频、互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高清大图、3D效果、视频效果、音频效果、超链接效果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感性认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页上可以设立传统文化版块,鼓励学生在上面参访学习、发表见解、参与讨论;可以利用微博、贴吧、群社区等新媒体的便捷传播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皆可以借此交流学习经验,交换学习心得;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提供的高效的搜索功能、丰富的资源储备,以及极具感染力的展现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文化经典,主动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多姿多彩的历史进程,提高学生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组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以及学校思政教育管理人员可以依托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地方文化资源对于实践教学具有颇为重要的价值。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方都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文化特征,这些地方文化“距离学生比较近,它往往就是我们身边的。甚至曾经就是我们校园里的事件和人物,学生对其具有强烈的了解和认知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内容有亲切感,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是可供利用的鲜活生动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安排学生考察历史古迹,调查民俗民情,搜阅相关文献,写出调查报告和读书心得,制作视频短片等活动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一些条件允许的地方,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可创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长期的、常规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内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播放经典影视,观看戏剧演出,举办古典音乐会、传统艺术展,组织知识竞赛、讲演比赛、辩论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民俗节日、爱国纪念日组织学生参与纪念活动,以激发他们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适当增设富有传统风格的校园人文景观,如借用传统名人或名句为学校的楼馆道路命名、运用中国传统的美术风格装饰校园和布置教室等,为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张岱年,王东.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综合创新[J].教学与研究,1997,(5).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11

一、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保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丛林中的一株奇葩,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时间的长河中积淀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体现的先进思想和现代精神在今天仍然能给人有益的启迪,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例如,以正义、礼貌、孝敬、谦让、敬业、奉公、刻苦、自强为核心的经典传统文化,其所坚持的价值取向与中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目标正好相吻合。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一种指向内心愉悦的道德修养,所以其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所认同和感染,唤起他们潜在的道德情感,同时也更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而优秀的精神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不断深化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质,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而优秀的精神内容:

1.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它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关系为核心的文化。《尚书》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云:“夫民 。神之主也。”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由此可以窥见其民本思想的本质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儒家文化,它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范畴就是“仁”。所谓“仁”,按照先哲们的思想,即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尊重人,爱护人,礼待人,重视人的价值和主体性。孔子曰:“仁者,爱人。”对人要有仁爱之心。“人而不仁,如礼何 ? 人而不仁,如乐何 ?”又说:“仁者,义之本也。”这种以“仁”为中心的传统思想理念,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

2.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观。“仁”、“义”思想本身就体现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集体和谐发展的观念。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些话都体现了先哲们对如何为人处世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中,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这与当今全球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除此之外,中国集体主义的思想渊源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的“仁”、“礼”,墨家的“兼爱”、“尚同”、“非攻”及阴阳之说,道家之道等。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国家和集体,其蕴涵的“祖国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伟大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千年的文明史。汉代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范仲淹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慨然而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的故事曾让多少后人为之讴歌和震撼。清代的谭嗣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伟大的文学作家鲁迅更是忧国忧民,在近代中华民族生死攸关之时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这些仁人志士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他们心中的“祖国至上”的坚定信念构成了一股流淌不息的爱国热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前仆后继,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再所不惜。由爱国主义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使中华民族形成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使祖国统一始终成为各民族、各时代的最强音。台湾同胞思归,也是基于对这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共鸣。我们理应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于海内外,以引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华侨、侨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可见古人在推崇淡泊心境的同时,鼓励奋发有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思想在中国强盛时期和危难之际,都曾激发过无数爱国志士的奋发精神,培育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继承了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理应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不畏惧前进道路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包容胸怀。论语有言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提倡朋友间真诚相处,相互关爱。不但爱自己的亲人,还要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别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种对他人的包容胸怀至今对人们的交往实践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它的认同,便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包容接纳,建立和谐的交往环境。在对外交往方面,主张“和为贵”,“非攻”,反对侵略。在对待价值观念上,主张“礼无往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用博大的胸怀来接纳不同的人和事,而不是强行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别人。这些观点可以用作抵制当今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思想武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世界和平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意义。

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

1.道德教育与内心自省相统一的原则。孔子的思想道德体系建立在内心自省的基础上并影响后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首先应该通过内心自省,达到对一种思想道德的认同,进而由道德认知再转化为道德实践。这种道德教育与内心自省相统一的方法对于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2.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的方法。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德育为首,同时也重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孔子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未知焉得仁 ”,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受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强调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在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学生。

3.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方法。道德教育不仅要使教育对象知道什么行为是道德的,合乎社会主流道德价值体系的,更要让自己的行为是道德的。中国古人特别重视知行合一,将认知付诸实践,保持认知与实践的相一致。同样,一个人仅懂得应当怎样为人处世还远远不够,更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一切。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让学生对社会伦理道德有基本的认识,更要让他们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使其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互统一。

四、帮助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搞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对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而中国大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其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参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帮助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大学生树立与人为善的理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儒家学派自古以来,就强调“规矩之道”,要求爱人如己并推己及人;强调“以天下为己任”、“仁民爱物”的人文关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关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情感是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应当具有的理念。

2.帮助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古人强调“天人合一”,“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号召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学生要从中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3.帮助大学生树立关怀社会、心怀祖国的意识。社会关怀的实质是人对社会的一种庄严的文化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古人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忧国忧民情怀,这些都是一种崇高的心系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社会情怀。当代大学生理应承继传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心怀为祖国振兴而奋斗的时代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

参考文献: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12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现在的大学生“生在蜜罐里,长在红旗下”,从小生活在家庭、学校营造的良好环境中,对国家的真实国情缺乏了解。通过社会实践能够让他们对我国发展的真实现状有最直观的了解,让他们能够真正有所想、有所感,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2]。

1.2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所谓社会实践,就是将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在实践中来检验、发现自身理论学习的不足之处,用实践来指导理论的学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逐步加快,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变化更是日新月异。而社会的快速变化对大学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教科书的更新会远远滞后于社会的需求,这导致学生刚学到的有些知识在他们离开校门的时候就已经落伍,这就要求学生到社会中去验证自己的所学,并让他们知道社会需要什么,在社会中更新自身的知识。[3]

1.3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一直备受呵护,家庭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温室环境,从小到大很少遇到挫折,这导致他们平日里自视甚高,可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显示出信心不足、垂头丧气。因此,意志薄弱、情感脆弱成为如今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症状,这些学生在刚进入社会的时候经常会难以适应社会的环境。而社会实践就为他们提供一个缓冲的机会。社会实践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还让他们在实践的挫折与困难中逐渐锻炼其意志,培养其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使其毕业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生存环境。

1.4有助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时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时候不是独立的,需要在一个团队中与其他成员去共同努力协作完成任务。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能够逐渐了解到每个人的优点及其对团队的价值所在,了解到团队中每个人的职责,了解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其中逐渐学会如何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如与同事的关系、与指导老师等的关系。通过团队学习,大学生会树立应有的责任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提高自身的素。

1.5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调查显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择业观的偏差和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与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匹配这两方面。[4]择业观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匮乏,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长期利益与眼前利益发生冲突时缺乏处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社会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更理性、更长远的择业观。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大学生时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集中在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知识以及个性特长等方面。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对更早的知道企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他们能够较早地针对企业要求拓展自身素质,在将来的就业中占取先机。

2.当前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自80年代开始,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下和各个高校的努力下,社会实践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已经越来越贴近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需要。但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老师认识不到社会实践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认为社会实践只不过就是学校交代的一项没有多大意义的工作,不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应有的指导。而部分学生则不知道社会实践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学习专业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而去参加社会实践只是浪费时间,经常随便找个单位盖章敷衍了事。由于这些原因,导致社会实践在好多学校和学生那里失去了其原来的价值,而成为一个应付的差事。

2.2学校与企业的脱节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学校主要进行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究,而企业则更注重工程应用技术的开发;学校注重学生的培养,而企业则更注重其生产秩序和生产任务。这些差别导致在大学生实践安排的时候学校难以与企业寻找到共同点,实践工作难以推行下去。

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社会实践工作的一些建议

3.1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工作重要性的教育

学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老师和学生明白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让他们总根本上转变认识和态度,强化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参加的方式由被动的应付进行转变为主动的争取参与。只有师生在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态度上转变,才能切实有效地将社会实践工作推行下去,社会实践工作才能起到其应有的效果。

3.2要建立长效的社会实践机制

要建立长效的社会实践机制,保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制度化、有序化地进行。这就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配合协作进行。企业要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也要认识到大学生在企业实践对企业带来的好处。通过“官产学”共同协作,逐步建立起长效的社会实践机制。

教育和政治论文篇13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总体审视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有的学者从文化底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2]。有的学者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指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进而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特征、功能和运行等[3]。有的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整个文化系统进行思考,努力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观察思想政治教育[4]。有的学者是从文化整合功能视野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发挥文化整合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促使社会文化体系关系和谐、增强和提升社会自身有序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并进而讨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5]。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系是一个由众多衍生功能组成的复杂结构,精神文化功能是核心功能,物质文化是作用对象、外显、载体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精神文化,发挥文化建设功能的外显和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物质平台[6]。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引领功能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活动对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建构、塑造和导引的作用、影响、能力及其结果[7]。有的学者甚至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及发挥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整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启发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追问与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产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场力对人们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意志创造之力[8]。还有的学者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9]、高校网络文化视野[10]等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看做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内容有所交叉的系统,进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或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场景中去看文化,或从大文化的特定场景中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理论内容。这就忽视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的内涵和逻辑结构。而本文则试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身的逻辑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领域旨在回答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是什么。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为核心构成的一组概念体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和专属性。要想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首先必须先了解文化的内涵。我国学者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是将文化视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我国学界的“文化”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广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的文化观是将文化定义为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意识形态。在这里,我只认为最可取的是广义的文化观。广义的文化相对于“自然”而言,“文化”即“人化”,是人活动的成果及其活动的模式。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时,许多学者往往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进入这一领域,并研究其功能、特征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文化安全的关系等。但如果仅仅局限于这种宏观和表层的研究,将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形式化和感性化,因此,需要从微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运作的过程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的有形客观存在,其表现为看得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则、原则以及技术层次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中最表象的、为人感知的层次。这个层次即通常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第一个层次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精神或价值以及这种精神内涵得以表达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及过程。(2)思想政治意识或者观念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这第二个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萌芽及其观念化。它承担着双重的任务:一是将社会总体文化精神转换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一个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又表现客观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使客观文化发挥社会功能,即它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中输入和输出的双重功能。(3)运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叫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手、脚、牙齿及其活动方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运转方式。这个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生存的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调整的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推动本学科领域理论体系的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差异性和流变性。不同个体和社会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异中有同。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流变性也不是毫无连续性的变动着的,而是动中有静,变中有不变,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与其他文化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道德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道德观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三大功能:认识功能、创造功能和践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功能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认识、了解、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人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表象的过程,而是能动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为前提的,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结构中才能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创制、完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体系等的功能。创造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社会需要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需要,并设计、选择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整方式,而后在社会实践中创制新的规范或者改变旧有的规范,从而达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目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学者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提出新的调整方法和方案,或者是吸收外域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精华并内化到现有的理论中去,从而达到本学科理论体系的再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指导人们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推动其实现的功能。当人们选择某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行为的具体行为方式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及其评价便会参与决策的过程;当人们选择某项目标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便会做出相应的评价,从而决定取舍。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视角之一,是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的统一。学界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能够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这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容及其逻辑结构的微观把握,它需要在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唯有如此,才能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学科属性和独特性。

参考文献

[1] 周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2]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9.

[3]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7.

[4]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 朱志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2007,(11).

[6] 王革慧.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J].理论导刊,2007,(5).

[7] 刘先进,李经纶.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领功能[J].求实,2007,(5).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