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学习论文实用13篇

文化课学习论文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1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是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传统的课程,但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

1.课堂教学方式比较传统

这门课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为主的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了强势地位,对学习起着绝对的主导性,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学习也只成了一种工具。

2.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方式单一

这门课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政策知识掌握程度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以考前背知识点的方式进行学习,平常课堂学习走过场,考完试以后知识就忘记。这样的学习违背了大学课堂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精神,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

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比较缓慢

一方面,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已成习惯的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力比较强势;另一方面,该课程教学计划中要传达给学生的知识量比较大,容易导向教师讲授、学生记录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既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只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限制思维的拓展。作为高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生学习主导课堂”的理念就具有很好的指导性意义。鉴于此,笔者以《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堂教学改革为任务,试图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和学生的学习只是课堂教学的工具的模式,转变成为学生学习为主导的课堂,以学习成效的提升为核心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转变教师只作知识的传声筒的角色,完备课程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以“只有有效的学习、没有有效的教学”为指挥棒,建构学生学习主导课堂、教师教学成就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学生学习主导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的“学生学习主导课堂”模式的建立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质量的主要评价标准,教师的教学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进行,实现以学定教、教学成就学习的目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目标上的改革

以往的教学目标简单地以教师是否在课堂上讲完了知识点为依据,不管学生听没有听懂,也不管学生听的过程中是否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则以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并且能学以致用为目标。具体而言,根据《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的特点,有三个层面的目标: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二是要求学生学会本学科的一些的学习方法,如案例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等。三是要求学生对知识能够进行分析和运用,能够发现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2.教学项目上的改革

以往课堂教学项目主要着力于教师对政策与法规知识的讲解或传授,学生在课堂上记录知识点,考试前背诵知识点,考试后就忘记。本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改变这种单向度传送知识的教学内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引导继续推进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具体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课前对学习的引导。课前学习的引导是为了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可行性,完善整个学习过程。具体做法为教师针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分为几个单元,在每个单元上课之前,设计单元学习目标,学生进入单元学习之前,为学生如何学习这个单元的知识提供学习线索或学习指导,这个引导主要包括一方面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线索,告诉学生看教材的哪些内容,使学生明白所要掌握的知识目标;另一方面,适当的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提升思考问题的能力。即根据单元知识点设计针对性的问题(项目),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准备,在课堂中对问题进行讨论,以达到先学后教。二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课堂中引发学生积极提出新问题,将自己学习中的疑问和见解展示出来,将获得问题作为学习的重要项目。新单元的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进行单元测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具备了多少有关学习新课的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情况,以便在新的学习中为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实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根据单元测验的结果,进一步确定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材料,或供学生进一步探讨的学术问题,对于单元测试结果没有达标的同学,通过小组学习、个别辅导等矫正手段,强化学习。课堂教学中,强化讨论式教学的方式,讨论的问题包括课前布置的问题和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课后延伸。课后对学生学习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深入探讨,形成读书报告或小论文。

3.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师在教学中,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教,担任学生学习什么的指导者、学生讨论问题时形成对问题的正确理解的引导者、学生学习中遇到疑问的解答者的角色。以此,在整个教学的方式上,改变单向度的知识传送模式,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两者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随时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习的情况强化学习效果,或者让没有及时掌握阶段目标知识的同学进行知识的补充学习,或者让已经掌握的同学进入更深层次的下阶段目标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而言,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一方面,根据不同单元的知识点,或针对同一问题组织所有小组代表发言及全体同学讨论的方式,或者将一个问题进行多层面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每个小组针对一个小问题进行材料准备,老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另一方面,小组的成员在学习上形成互助和推进的关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中心,压缩教师讲授的时间,教师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并根据学生讨论或发言的情况,适时地提出激发学生思维拓展力的新问题,以及补充新的知识,形成一种学生学习为主体,导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2

江苏省高中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所用的教材都是新的,与以往的教材不同,新教材中设置了“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化学史话”等不同的教学栏目,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教书不是耍贫嘴,说笑话,也不是抖包袱、吊书袋。一切脱离教材,不切实际的调侃,都会有哗众取宠之嫌。与此相反,只有博览群书,深挖教材,不断研究新课标与考试说明,具备一桶水、一井水的知识功底,带着深厚的爱生激情,披文入情,把握知识要点,体会感情空间,才能理清教材思路,融会贯通,选准知识兴趣爆发点,灌满“一杯水”。

二、兴趣的激发。

兴趣的激发就是触发知识兴趣的爆发点。学生初学化学,急切期望了解何谓化学?化学有何用?怎样学化学?等等问题。我在第一堂课就作了两个小演示:一个是‘玻璃棒点灯’——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再一个是‘喷雾显字’——事先用毛笔蘸酚酞溶液在白纸上写“化学”二字,待干后,用装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喷雾器向纸上喷雾,在“白纸”上显示这两个鲜红的大字。从而先声夺人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强烈好奇心。在此基础上,我又演示了镁带的燃烧与白炽灯泡的通电发光等实验,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激发学生兴趣,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以下几点:

1、示范性。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正如乌申斯基说:“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有关研究还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新奇性。新鲜的教学内容,新奇的仪器实验和新颖的教学方法,甚至教师的服饰、体态和手势都能引起学生的新奇感,增添学生上好化学课的乐趣。

3、浅易性。教学要深入浅出,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都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作为教师要着意分解,让学生感到并非深不可测,高不可攀,从而可以循序渐进,完成教学任务。

4、直观性。以前的小黑板、挂图、示范,现在的沙盘、录相和多媒体教学、都能直观明了地揭示、演示教学内容,更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5、游戏性。将不同的教材、内容、编成各种有趣的小实验、小演示,化学小魔术既能放松学生身体、心理,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爱好适当操作。

杜威说过“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作为教师,只要吃透教材,把握要点,做教学的有心人,实践就能揭示许多兴趣爆发点。

三、兴趣的发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试验是激起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一种原素的发现,一个定理的形成,做不做实验,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因此,要发展稳定学生兴趣,教师除了做好教材中已有的实验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补充一些趣味实验。如:白磷的水下燃烧,镁带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点燃,氯酸钾中氯元素的鉴定,酚酞等各种试剂的应用等都会发展学生的兴趣,使抽象概念变得生动直观、增强学习效果。

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同学首先给以肯定,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以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所以,激励是兴趣的发展的正催化剂。

四、兴趣的持久

做氢氧化铜跟酸的反应实验,用现成的氢氧化铜粉末,现象并不明显。但若在此基础上,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先制取鲜明的蓝色絮状沉淀,再加盐酸溶液,使沉淀溶解又变成蓝色溶液,现象将更为明显。在做Cl-、SO42-的检验时,学生往往对滴加稀硝酸的作用不易理解,这时若补充上碳酸盐沉淀生成与溶解来对比说明,就能巩固已学知识。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补充演示金属钠跟水的反应试验和金属钠跟硫酸铜水溶液的反应实验,便能增强实验效果。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3

1.问题的提出

一般来说,课堂文化是指在发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课堂文化具有“活”的特性,时刻充满变化和创造;课堂文化强调有效性;课堂文化具有情境性的特性。本文中课堂文化的定义是采用郑家裕对课堂文化内涵的界定,即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是通过教学活动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和共享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整合体,包括环境与规范、资源与技术、交往与互动、期望与机会、情感与效果五个维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课堂文化提出新的理念和要求。课堂文化的内涵又得到了丰富,有研究提出了构建生态和谐的课堂文化,强调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共存、体验、对话交流和开放式的课堂文化。有研究形成了“新课堂文化”,即对话型、互动型、生成型、自主型、合作型、探究型、问题型,参与式、体验式、开放式的课堂文化。

2.课堂文化的研究

2.1环境与规范。

现在的部分小学课堂略显拥挤,教师讲台与学生课桌的排列方式几乎都呈“秧田型”空间状态,这样的空间形态虽然便于教师进行系统讲授及观察,对课堂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控制,但不利于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动,也就不能很好地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规范方面,给学生一种严格的禁令和要求,这对于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强调制定具有艺术性和人文性的公约或规则,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世界的观念,公园里“严禁践踏花草”的效果远不如“在美丽的阳光下,我们是朋友,你能爱护我吗?”来得直接。

2.2资源与技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提供包含活动参与方式和现实问题的开放式课程,这就要求课程内容除了体现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外,还应该体现学生参与活动的类型与方式。现在大部分学校的课堂教学没有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室中也不具有多媒体设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议结合现代信息科学,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习的电子设备。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如借助于录像、计算机等设备)问题情景中进行,比如利用计算机展示动画表现任务的表情和心理,利用计算机给学生提供具有交互功能的物理环境或模拟情境,促进学生通过人机互动进行实际操作、观察等。当然,我们并不否定没有电子设备的课堂教学。

2.3交往与互动。

课堂中我们不乏看到教师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适当地采用互动合作的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造有助于学生探究、互动和社会化的实践环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主动地参与讨论、猜测、探究、解释、评价等活动,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观点与解决方法,建立社会化的交往方式,而不只是关注答案是否正确。但我们发现,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也徒具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如“接下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自由讨论”,可是讨论才3-4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结果学生只能做简单的粗浅的作答或是重复别的同学的回答。教师在课堂中,为了体现“尊重学生”的理念,经常会设计一些“尊重学生”的交往环节。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发现教师很少继续深究这些问题或是遏制了部分学生的回答热情,学生的主动权形同虚设。

2.4期望与机会。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并没有掌握充分的主动权,教师控制大部分课堂时间。教师常表现出对部分学生的“关注”和对部分学生的“忽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强调给予所有的学生以较高的教育期望和同等的课堂待遇,发挥学生的意义建构作用,实施基于学生需求和认知能力的内容和方法。只有让学生自己做主的课堂才是民主的课堂,否则学生只能盲目地跟着教师的指挥走,在课堂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如课堂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形成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课堂氛围相对比较活跃。

2.5情感与效果。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应用自身情感的艺术魅力感染和激励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学生主动探索,乐在其中。有些课堂气氛表面看较轻松,但还是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学生显得比较不主动、不活跃。这说明师生的情感交流还不够融洽。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评价方式还略显单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进行多元评价。

3.重建课堂文化的基本策略

3.1设计具有教育意义和充满人文气息的物质环境。

教师要分析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美学观点和学生的心理、生理需要精心布置课堂环境,为学生营造健康、卫生的教学氛围。建议国家和政府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赋予学校更好的教学资源。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跟上时代的脚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积极课堂文化的形成。有了必要的设备,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也就成了可能,如制作教学课件,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2提供包含活动参与方式和现实问题的开放式课程。

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升华、延伸、拓展和重组,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教学。要组织、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等活动中建构恰当的话语表述系统和学科知识结构。教学活动应突出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多向交流,共同发展,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交流,使其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为学生思考、探索、发挥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

3.3创造有助于学生探究、互动和社会化的实践环境。

传统课堂教学强调计划和预设,知识“喂哺”消解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权利和自由。知识不过是教师知道的、甚至是在教师用书中的“历史”存在,知识对激发学生不同思维水平的理解的功能和作用被抹杀了。引导学生追求一种原创性实践,即师生摆脱外在资料的干扰而自主探究学习对象的个性化实践,是一起追求知识意义的合作性实践,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性实践。创造实践环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课堂交谈、支架式教学等方式,促使学生将知识打开、内化与外化,从而对知识进行解构与重新建构。

3.4对学生的探究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进行多元评价。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4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它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小组讨论学习使用现状的生动写照,虽然形式上很热闹,而实质上却没有效果,结果只是为了使用小组讨论学习而使用小组讨论学习。

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要求不明确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给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答案,但没有明确给出答案需要达到的要求。许多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由于缺少明确的要求,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合格。通过小组讨论,也难以得出最佳答案。

二.时间不合理

教师要求学生讨论时,都会规定相应时间,但是往往不到时间就让学生举手回答。一方面学生的讨论时间不充分,讨论不够深入,达不到效果;另一面,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也受限,影响部分学生的讨论积极性。然而,有时候却因为讨论时间过多,同学们难免聊到无关问题的事情,浪费课堂时间。讨论时间过少或过多都是不合理的,都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反馈不及时

课堂上小组讨论氛围看似很好,大家都七嘴八舌说的很开心。然而,可能有些小组成员并没有参与,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其它话题等。大家的讨论情况如何,甚至是否真正在讨论等,教师都不得而知。因此,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讨论容易流于形式,热闹的讨论背后是无效甚至是低效。

四.参与不积极

小组讨论后,大部分教师一般让小组长或部分优秀的组员发言,久而久之,组内的其它成员就会懒散,讨论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采取组内轮流发言的形式,虽然改变了部分学生“独角戏”的情况,但许多同学没轮到的时候仍然懈怠,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仍受影响,以至于讨论的结果往往是个人的答案。

五.评价不全面

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通常交流评价哪个是最佳答案,但没有自我评价这一环节。自我评价能深化相互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小组讨论后,教师一般只是总结答案,也没有深入的进行分析评价。学生只知道自己的答案对或不对,并不知道自己思考误区在哪。

基于以上关于小组讨论学习的反思,笔者提出了以下优化意见。

1.明确要求,便于评价

提供明确的要求,相当于给学生一个评价的标准。学生可以自主对照要求,评价自己答案以及组员的答案达到了哪级要求,并适当做出完善。如让学生讨论作者在《相信未来》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时,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依据这三个要求先审视自己的答案,进行自评,再通过互评,最后得出最佳答案。总结最佳答案时,如果语言不简洁,就简化语言;如果不准确,就细究文本;如果不全面,就补充要点。

不同的问题,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一些概括类问题可以要求简洁、准确、全面,而一些开放式问题则可要求真诚、细腻、个性化之类的。学生依据这些要求,就不会茫无目的的讨论。

2.给予时间,充分思考

讨论,是主体间的讨论,在讨论前,学生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时大家才有会有话可说,讨论才会深入。因此,在讨论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并给予相应的独立思考时间,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

同时,教师也应给予合理的小组讨论时间。小组才讨论到一半,教师就让大家停止讨论,开始呈现讨论结果。大部分学生说的还是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抑或一个只需要简单交流就可达成共识的问题,老师需要及时喊停,避免学生谈论其它话题而浪费课堂时间。

如果能够合理安排讨论时间,一方面能够引起讨论的紧迫感,讨论积极,另一方面讨论也会更深入。教师应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学生认知情况等合理安排讨论时间,如难度大的问题要多给些时间,相对较简单的问题可以适当减少时间。

3.记录关键,及时反馈

许多小组讨论都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有的学生负责发言等。虽然分工明确,有利于讨论的顺利进行,但语文课堂讨论均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是建立在个人思考基础上的讨论,人人都需要动手记录,人人都要做好开口发言的准备。

上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准备学习纸。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动手记下关键字词,讨论过程中记下最佳答案的关键字词。有了记录这一环节,将学生参与讨论的思考外显化,教师根据学生的记录情况,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

4.随机抽点,积极参与

传统的小组讨论结果都是由小组长呈现,很有可能讨论的答案就只是小组长的答案而已。部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反正有小组长在,自己思不思考都没有关系。这种“搭便车”的现象非常明显。或者经常让已经准备好的小组发言,这样容易导致成为部分小组的课堂,许多小组只等着优秀小组呈现答案。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

如果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随机抽点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先说说自己的答案,然后在说小组交流的最佳答案。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被点到回答问题的可能,因此大家都会认真思考讨论,时刻保持警惕性。这样就避免了部分学生和小组偷懒的状况,也避免了学生讨论无关话题的现象。

5.多方评价,利于提升

小组讨论交流时,每位同学先自我评价,然后相互评价。教师随机抽点同学回答问题时,让学生养成先呈现答案再评价的习惯。同时,其它小组的同学可以对发现组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最佳答案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评。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无疑优于学生起来说出答案,然后教师给出简单评价,接着出示“正确答案”。

优化后的小组讨论学习应用示例:

问题:阅读课文第二段,作者对北平的爱表达了吗?他又是怎么表达出来呢?请你选择一处有感触地方进行评点。

要求:简洁、准确、全面。

时间:3分钟左右。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5

(二)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这些不同导致了学生个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发展潜能。人的差异是绝对的,在教学中应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特别是数学方面,所以练习题的设计要有梯度。有层次,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题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这样使得后进生不至于“陪坐”,优生也能“吃饱”,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习题课要尽可能多选择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练习题

课本中的题目都是编者设计好的,这样学生的思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创新,学生也不喜欢一味的做题,老师尽量要选择一些与生活接近的实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相联系,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学生想象的问题出发,提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就愿意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老师看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暴露出思维的缺陷,老师再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高兴,关心学生就是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敢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习题课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所以应该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在探讨交流中逐步学会合作学习,在探讨交流中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与他人合作、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一个自由的空间,他们就会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上,活得更精彩。

二、优化小学数学联系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数学教学要有趣味性

我们要紧密把握住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数学教学中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游戏来辅助教学。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小朋友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例如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则组织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他们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猜对谜语的小朋友会得到一个纸折的小飞机的奖励。没有猜对的小朋友也会得到一个小纸人,上面写着“加油”。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牢牢地把握住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了他们喜爱的猜谜语游戏,并且把他们刚学过的数字和谜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巩固了数字的特点,复习了相关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由这个教学实例可以看出,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起参与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练习课中如能根据教材特点,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学生就会产生试一试的愿望,从而有效提高练习的参与性。

(三)挖掘内涵,激发探究

自主探索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新授课中有探究,练习课中通过深挖练习内涵,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获得学习方法、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下面试以《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练习课为例,加以说明。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6

要使用投影,除了需要投影器等硬件外,还必须有投影片软件。然而现成的可供高中会考复习用的投影片却一张也没有,这就得靠自己动手制作。我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和《会考标准》中的要求,把近10年来我省高中会考化学卷中出现的试题,按会考卷的题型(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计算题)四大类整理,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再按知识点、线或面把它们分成20小类,把有关试题精选在投影片上,共编制了35张投影片,供会考复习用。

2.由浅入深,因材施教

同一张投影片,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离子共存这一张投影片,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先让他们看题、做题。由于会考题大多较基础,使这些学生在做题时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和情绪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后再经分析、归纳,得出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及常见的几种形式。通过这种复习方法,提高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采用先提问后总结的形式,如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是什么?离子不能共存通常有几种形式?试举例说明,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思维。通过思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接着再做投影片上的会考题,做到学懂会用。同时投影还既便于为基础差的学生补课,以防“吃不了”;又便于学得快的学生多学些,学深些,以防“吃不饱”,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分析已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时,除了可从《会考标准》中了解到以外,我们还可从近几年会考卷中有关该知识点的试题出现几率来判断,即可从投影片中一目了然。如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四同”(即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这些内容几乎年年出现,对这些重点知识,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熟练掌握并争取人人过关。对于难点知识,如在选择题、填空题中的部分计算内容,在近几年会考中经常出现,但每次出现的形式就有所不同。如1996年天平平衡计算、过量及离子浓度守恒计算;1995年元素质量百分含量巧算等,对这些难点的突破,首先要理解,并在平时练习中要加以分析、归纳,举一反三,培养自己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的能力。在每节课上力求解决一个重点或难点,使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突破,扫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二、利用投影进行复习的益处

1.增加教学密度,减轻师生负担

教师把要讲的内容投影在银幕上,可节约在黑板上抄、擦题的时间,增大教学密度。同时利用投影还能减轻教师刻印讲义,学生做讲义的负担。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就是做习题负担太重。因此,通过投影把部分课外的作业放到课内解决,既增加了教学密度,提高了45分钟效率,同时还减轻了师生的负担。

2.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记忆效果

由于投影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识。实验资料表明:学生是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接受信息的。视觉记忆的效果为70%,听觉记忆的效果为60%,而听视觉结合记忆的效果可达83%。要提高记忆效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视听感觉器官的功能,进行综合记忆,而投影恰具有这一功能。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思维

把投影引入课堂,是教学原则中直观性原则的一种体现形式。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旬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即所谓的“百闻不如一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们定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昼地放到感官的跟前。”通过投影教学,有的学生说:“要是以前上课也用投就好了。”另外我还发现,每当在电教室上课时,好多学生都来得特早,以便能“抢”到一个好座位,形成了一种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风气,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矗。

4.有利于资料积累,事半功倍

高中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遍高中学生学业成就考试,每年具有可比性。近几年来,会考试题总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虽稳中有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把近几年来的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分门别类地归纳总结,并把它们写在投影片上,既有利于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又有利于会考脉搏的把握,复习时加强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及时把握知识的难度、梯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制好的投影片便于扩充、保存,并可随时取用,避免以前每年均要刻印大量会考复习用讲义的麻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投影引入课堂教学,虽有诸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7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药学等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内容广泛,涉及面宽,交叉性强,学科发展快,药物分子的结构复杂,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具备了内在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才能持久、高效。因此,根据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我们想到了通过设置课程论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去探寻感兴趣的药物化学知识,进而强化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并且还把课程论文作为课程的考核方式之一,将课程论文纳入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当中,和理论考试成绩一起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从而进一步的调动学生学习药物化学课程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几年来在教学中进行课程论文的实践,我们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本论文主要就课程论文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一、设置课程论文重要意义和作用

论文是对课程的综合考察,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劳动,不但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加强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布置和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题目,学生查阅大量的中文及外文文献,然后根据对论文题目的理解,对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出相关内容,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总结,撰写书面的论文,制作电子讲稿,并进行口头的报告。为了要把某个问题讲清楚,学生必须综合运用该课程甚至其他课程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阅读科技期刊和学术专著,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查、阅、写”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运用理论分析思考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制作电子讲稿,每个人做一定时间的学术报告,还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今社会需要的正是具有各种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课程论文的写作应该说是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

通过在药物化学课中进行课程论文的尝试,我们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欢迎,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对这种教学及考核方式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不少同学,都把这种实践作为对自己的一次锻炼机会,认真的调研文献,然后提炼总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不但对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同时还了解到了原理的实际应用,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的科研成果联系起来,使他们对药物化学这门课程更感兴趣,也加深了对学科的了解和热爱。有些同学在论文中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新见解,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可以说课程论文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药物化学课程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评价目标

在将课程论文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药物化学课程的具体实践中,我们首先建立了明确的课程论文评价体系,将课程论文的考核纳入了学生的成绩体系,最终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课程论文的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课程论文成绩占40%的比例。并由老师制定出了明确的课程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评价指标(见表1)。

课程论文要求和评价指标主要强调参考文献的质量、数量,对原始文献的分析、归纳与整理,对本领域研究结果的高度概括性,论文质量,论文格式,论文文字表达的流畅性。将课程论文写作纳入药物化学理论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过程中,主动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概况,激发他们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由于学生初次涉足药学专业课程,缺乏专业试验操作技能和试验设计知识,所以课程论文形式以总结归纳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进展的综述论文为主。

三、药物化学课程论文题目的拟定

药物化学既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又要了解用于人体后的生理、生化效应。在创制新药中,药物化学提供后续学科研究的物质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进一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我们在把握每年药物研发领域的热点基础上,拟定了多个方向的题目,采取自由选题的形式,学生可以在给定范围内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深入研究,撰写论文(见表2)。

四、课程论文的教学效果及不足

通过将课程论文引入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和考核体系,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包括如下几点:(1)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创新。课程论文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药物化学的热情,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单纯的被灌输,而是主动的获取;(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文献检索查阅能力,归纳整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技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课程论文是对传统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无疑是有助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存在着查找资料不完全,思路不够开阔,对专业术语表达不够准确,英文摘要无从下手及论文形式不规范等,还需要不断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仉文升,李安良.药物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习保民,张鹏鹂.药物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669-671.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8

本文主要探讨在多元文化汇集与本土文化认同的背景下,如何建立高等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概论课程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所谓“跨文化比较”,是指通过中外(主要为中西方)相互比较的方法,以文学的基本命题为讨论核心,全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理论观点。通过这种新方法,不仅能匡正目前文学概论教学中的西方化倾向,且有利于复苏中国传统文论,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确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跨文化比较不仅对学术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将文学理论纳入到多元文化视野当中,试图还原“文学”这一概念的本民族意义。长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界均为一个问题所困扰,即文学基本问题阐释角度的单一化,或者说是全盘西方化。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教、学两方面在理解文学基本规律时仅限于西方话语,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诚然,文学理论的学科设置体系源自于西方世界,然而在面对中国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活动之时,借助本民族传统文论思想应更利于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因此,将中国与西方的文艺理论共置于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视野,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其二,借助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该课程的理论具象化、实践学理化的创新范式。文学概论课程旨在解释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其学理性较强。因此,借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成为了一种必须。

二、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构成与措施

跨文化学习模式主要由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实践操作两部分所构成:

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梳理近些年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并总结出该课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学理背景与实践可能。

第二,微观实践操作。此部分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个环节的培训。具体而言,课堂教学环节可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对常规性教学进行改革。着重讲解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突出文学一般发展规律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面貌与不同特征,并指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其次,借助专业选修课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另外,加强多媒体课件在日常性教学当中的作用,充分展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时代性。通过文字、声音、图片等物质媒介,诉诸视觉、听觉等感官,呈现给学生一个形象化、多样态的文学世界。同时,还要有意识地选择当代作家观点、文学作品,也能彰显文学理论的时代性,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就课外实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其一,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笔记的写作。阅读笔记主要指针对教材所涉及的核心理论观点,以及学生课外所习得的文学理论展开介绍、品评等工作,数量为每学期四至六篇。通过撰写阅读笔记,能创造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其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技创新与文学活动。利用课堂所获得的文学理论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文学现象,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旨。因此,通过该项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创新之处

首先,将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纳入到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这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教学理念。就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而言,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某些改革方案虽已采用,但呈现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态势。因此,通过跨文化学习模式,架构起文学概论课程的新型学习模式,为本课程教学改革适应新时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其次,利于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理解。以“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为教学核心,着意于各种教学实践、教学手段的改良,这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学发展的核心问题。

再次,提升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借助跨文化的比较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文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能自觉地总结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提高认识水平。

最后,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文学即为“人学”。由此,通过文学理论问题的解答与人生话题的探讨,不仅便于学生全面掌握文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能锻造大学生多思考、勤观察的能力。

【参考文献】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9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7. 14. 068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一、引论

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rnunication)是一门在传播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与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以及社会学等相互交叉而发展起来的学科。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文件《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提出跨文化教育的思想,以促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对其他文化的了解。2003年9月,我国教育部颁布新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以掌握一门语言的熟?程度为评判标准,更多的是应当培养学生使用语言去了解另一种文化、心理、社会形态。现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外语教学的同时,忽视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加强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力度,不仅需要在外语院系的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设置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课程外,应该增设社会学、人类学这类课程;其次,在外语教学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的外语教材,在自编教材中多用一些“真实材料”( authentic material);并且,在跨文化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网络信息技术等直观渠道,加强学生对跨文化现象的理解。因此高校跨文化外语课程的开展可以且应当借助更高效、更优化的教学方法,而进十年来在我国各大高校迅速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利用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把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相结合,改变传统教师、学生角色的教学模式,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利用视频等教学手段改变传统课堂“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度。结合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性质和翻转课堂的模式,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论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Flipped Classroom,FCM)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等教学资源来替代教师的课堂讲解,而将课堂学习的精力集中于一些任务练习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交流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M(“dle等网络平台的兴起,教育者们逐渐把PPT、视频等教学材料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使得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课外预先学习讨论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1996年,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执教的Maureen J.Lage和Glenn J,Platt提出翻转课堂的设想并开展了教学实验;2000年,Wesley J.Baker建构了“翻转课堂模型(Model of Classroorn Flip-ping)”;2004年,Salman Khan利用教学视频在网络上进行远程授课,并创建了可汗学院,进一步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应用价值。

翻转课堂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视频等电子化教学手段为依托,把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学生课前利用视频等教学课件进行自习、小组讨论、课上输出、课内评价的学习模式。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在于课堂授课和课外练习的时空转换,更在于教学活动合理设计与优化的时空分配,因此翻转课堂被称为是“一场破坏性的教学改革”。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的输入有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者在课外自己完成,而课堂则用来专注于人与人的输出型交互活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源是哈佛大学Mazur教授提出的同伴教学法、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Bloom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及游戏化学习理论。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是混合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内化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论。

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跨文化外语教学必要性及开展模式分析

(一)跨文化外语翻转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外语教学过程是语言与文化教育的融合统一。跨文化外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及文化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借助多样化教学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对某一文化差异现象进行素材查找、对比分析、加深理解。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参与程度决定其跨文化学习的能力。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训练可分为四个阶段:(1)对于显而易见的文化特征的识别;(2)对于与自己文化显著不同的重要又微妙的文化特征的敏感;(3)对于与自己文化显著不同的重要又微妙的文化特征的精神领域的领悟;(4)在长期文化熏陶的基础上从外族人的立场体会其文化。要完成这四个阶段的跨文化学习,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1)利用平面视觉材料介绍其他文化的直观素材,比如照片、图片等;(2)通过编写跨文化教学的书籍或增加各类文化相关的书籍、报刊等材料,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3)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工具,引导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利用视频、论坛、网络交友工具等网络资源,全方位接收有关其他文化的信息;(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有关文化交流的讲座、讨论会、及其他社交活动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其他文化代表方之间有直接、开放的、通畅的交流。上述四大途径表明,跨文化外语教学应当且必须通过翻转课程的教学模式来实施和拓展。

传统课堂上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排列如下:(l)讲课;(2)小组讨论;(3)个案研究、学生报告;(4)客座教授演讲;(5)电影;(6)小组报告;(7)角色扮演;(8)实地调查;(9)录像及其他。现在国内本科班级人数较多,在上课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师授课,又要组织全班讨论,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克服这一困难的有效办法,就是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师授课内容制作成PPr或视频的形式,确保学生在课前观看了相关视频,并在课前组织小组讨论、资源搜集、对比研究、个案调查、实地考察(如条件允许)等环节,再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报告、辩证讨论、交流合作。此外,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活动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报告或交流等活动时更容易忘却自卑、胆怯等不良情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效度得到提升,因此跨文化外语教学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跨文化外语翻转教学的开展模式分析

翻转课堂为跨文化外语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学生在观看视频对某一文化要点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我探索、分工合作,在课堂上由学生针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多形式报告,后由老师指导点评,加以学生间相互评价,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学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跨文化理解能力。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展示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在完全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中浸染,有利于学生吸收和积累跨学科、跨文化相关知识。以温州商学院的跨文化外语翻转教学为例,其要点可归纳如下:

1.确定跨文化翻转内容和频率

跨文化外语教学课程每学期的总学时是36课时,翻转课堂的翻转次数基本保持为18课时,也就是说,50%的跨文化外语课程将以翻转的形式展开。这主要是因为每次翻转课程任务量比较大,如果所有的单元都进行翻转,实施起来可能会引起学生负面的抵触情绪,同时教师制作微课视频的任务量也会非常大。因此,在上述的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准备任务,老师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微课及相关资料。

2.微课视频制作及任务布置

微课视频制作是翻转课堂的重要一环,其制作方法很多。现参与温州商学院跨文化外语翻转教学的教师使用的录屏软件主要是Camtasia Studio、YouCam、Office2010/2013/2016,以及具有录播功能的WPS。在微课视频制作完毕后,需提前在某一跨文化教学内容的两周前把翻转材料传到Moodle等网络平台,让学生下载并自习。针对PPT和视频,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workshop讨论、文化现象搜集,然后在课堂上通过Presentation、讨论、辩论、自主评价、提问等方式输出所学信息,达到课堂上学生充分用英语表达、操练语言、并深入了解文化现象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多途径加强学生对某一文化现象的理解和判断。在任务的实施环节,教师会设计十分详细的《跨文化外语教学翻转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了解各项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完成要求。任务单中还涉及具体的课堂活动流程,对学生的指示性也非常明确。

3.评价体系

在翻转小组内,会有组长和副组长的选拔,这两位学生起到组织、分配任务的作用,并可以在课前准备翻转任务的过程中对组员的参与度、积极度进行评价、打分。学生的课堂活动会通过同伴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打分。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是无所事事的,教师应起到引导课堂活动、指导学生合理评分的作用。翻转课堂的分数将纳入到期末总评成绩评定系统中,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翻转课堂的积极性。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10

1.2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方式

从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方面来看,其主张通过多种教学媒体的知识讲解,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内容的认识与掌握。并尽量将网络课件的编写全面系统化,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更有条理性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开放教育注重对《企业文化》课程案例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感受到《企业文化》课程的实际性作用。

1.3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的不足

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教学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而言,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教学思想方面的不明晰。开放教育的《企业文化》教学重点在于企业文化的本质与内涵,但是只有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学习《企业文化》,才能够进一步深入地去传播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否则这样的教学思想会显得有一些本末倒置。第二,是教学方式的理论化发展。虽然开放教育偶尔会集中学生开展《企业文化》课程的集中式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的次数却并不多,以课件为主的理论化教学模式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第三,是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在上文的论述中可以明确地看到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思想与目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效果却并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且教学实践性也有所欠缺。

2促进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

促进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的改革,是时展与学生受众的双重需求。而想要促进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不能仅从某一个方面入手,而是应当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完善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

2.1明确《企业文化》课程的重要含义

对于开放教育教师,在进行《企业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自身的教学重点,应该充分地展示《企业文化》课程的重要意义,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程度。随后再逐步深入到教材与课件中,为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与计划[2]。由于相比于传统的院校,开放教育的师资力量与专业性都相对较为薄弱,因此也就使得许多教师自身不明确怎样去“教”,学生们自然也就不会“学”。教师作为《企业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人与直接教授者,其更应当注重自身对该课程的理解,有主有次、有重有轻,以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与规律的教学为己任,参考借鉴其他院校《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思想,革新、完善自身的教育思想。

2.2转变单一与固定的理论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育中最主要环节,对于开放教育院校也是如此。目前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的教授方式是以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为主、集中交流讨论为辅的,但是这两种教学方式却都过于理论化,在没有良好集体学习环境与学术氛围的前提下,过于理论化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容易让他们产生倦怠,或是让他们缺乏学习联想力。《企业文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若是教学模式的单一与固定不能够及时完善,那么《企业文化》的实践价值也会被减弱。在《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增强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讲解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集中教学与相互沟通交流的学习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性学习机会;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测评,有助于《企业文化》课程的针对性开展与教学效果的提升。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11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对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国际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日渐重视。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强调除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外,还要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教育部最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要求将跨文化交际列为主要内容;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4)则明确规定了英语教育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在以上3种大纲的指导下,跨文化能力成为了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2012年,跨文化研究正式列入外国语言文学下列的二级学科目录。跨文化交际课程主要讲解中西文化纵论、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语言运用与文化差异等内容,在我国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史。目前,大多数英语专业都设置了跨文化交际课程,部分大学英语也开设了后续课程。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信息网络所具有的不受时空限制、信息量庞大、互动性强等特点,极大地丰富了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内容与活动,提升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体系构建的案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高校。结合我校的网络信息特色,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积极探索如何结合信息化网络平台推进教学改革。本课程以多媒体与网络为支撑,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小班化、互动讨论式课堂,将课内讲授学时压缩1/3左右,用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合作学习等环节。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实践一体化建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钻研问题、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另外,构建新型评估体系,扭转传统考试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局面。

1.课堂教学模式

多媒体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与教育资源(课程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都发生了改变。信息技术平台下跨文化交际课程课堂授课模式的特点是,依托多媒体和网络,让学习者最大程度地学习和体验各种不同的文化;教师组织和指导学习者进行跨文化学习和交际体验,并引导学习者进行讨论、反思,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达到培养学习者与不同文化群体进行交际的技能目标。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习资料的互动是整个课堂的核心所在。

在课堂上,本课程充分利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资源与网络资源,结合围绕小组活动展开的任务型教学法、关键事件分析法和体验式教学法等三种主要教学方法,多维度、多视角、多模态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促进学生跨文化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例如: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以网络为媒介收集跨文化交际真实案例,同时借助国际互联网走进真实的话语场景、积累跨文化体验,并且以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的形式与同学、教师就案例和疑问在课堂上交流分析,最后结合所学理论和知识以及课堂讨论,对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进行反思,撰写“跨文化学习日记”。布置任务―实施任务―课堂讨论―总结反思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强化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知和情感理解。此外,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具有生动形象、真实直观的特点,它们与任务型教学法、关键事件分析法和体验式教学法融合,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2.课外自主学习

多媒体和网络还大大扩展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把跨文化交际的课堂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使跨文化的学习向着超越时空限制的自主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本课程以我校省级外语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同时融合海外高校的教学资源,强化课程的网络信息化特色。其一,将课程制作成“微课程”,寻求和海外高校等同类课程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跨国网络微课程资源的互享,实现课程国际化。其二,本课程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国际网络跨文化交际圈,利用博客、E-mail、网络论坛等形式促进课程学生积极结交海外不同文化的同龄人,以更好地体验不同文化的异同。要求每位学生记录过程,撰写心得体会,总结跨文化体验。其三,在新浪博客建立了跨文化交际学网站,运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所需资料,包括课程大纲、课程回顾、课程知识要点、上课电子教案、视频材料、推荐阅读书目、电子图书、自主学习阅读材料、跨文化案例数据库及跨文化交际相关网站的链接等学习资源。教师还通过该平台给学生公告、布置作业、讨论相关话题、提供反馈等,是师生以及学生间课外互动沟通的主要渠道。同时,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它所提供的跨文化学习素材不仅内容真实丰富,还不断更新变化、具有动态性,有着传统教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样的网络教学环境扩大了教学辐射面,能及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且增强了学生学习异国文化的兴趣,大大优化了教学环节。

3.新型评估体系

培养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核心,但跨文化能力本身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导致文化测试和评价的设计和实施极为困难,不论是定量或定性的测试法都很难达到客观、公正和有效的评判标准。本课程在经过多年探索后发展出了以网络平台贯穿始终的“课外跨文化体验报告”、在线跨文化能力发展评估体系、“跨文化学习档案”三维一体的新型评估体系,旨在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该评估体系中过程性评估和期末考核两者比例为6:4,其中过程性评估(60%)包括上课出勤、课堂表现和参与网络论坛讨论情况(10%);课外跨文化体验报告(20%),即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外通过亲身经历或国际互联网进行跨文化(跨国)交往,记录过程,撰写心得体会,总结跨文化体验的感受和收获;在线跨文化能力发展评估体系(IDI)(30%)。本课程引进跨文化能力发展评估(IDI)在线测试体系,建立跨文化能力测试网络平台。该评估体系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Hammer与Bennett教授开发,在全球有30多个国家的10,000余人参与了测试,一系列研究表明该测试工具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IDI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使用课程前、后对照研究方法评估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发展阶段,能比较科学地评估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有效性。期末考核(40%)来自于跨文化学习档案,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媒体、网络或现实生活收集跨文化事件、个案,通过不同的跨文化体验,逐步积累建立自己的“文化档案”,定期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分享,并讨论、分析背后的文化因素。期末将平时的积累归纳上交,教师根据“档案”的质量和数量给分。

4.课程效果评估

本课程还引入悉尼大学的课程评估体系,对教学情况进行测评。该评估体系共12项,每项最高分为5分,这12项内容分别为:(1)课程内容及目标明确;(2)教学令我的学习有效率;(3)技能得到提升;(4)作业量;(5)评估体系能帮我巩固知识;(6)对所学专业的贡献;(7)对学生反馈的反应;(8)师生交流;(9)提纲准确概括了内容;(10)评估体系效果;(11)学生小组合作;(12)对课程总体满意程度。该课程评估体系与我们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整个课程体系的架构是高度吻合的,因此能够有效检测课程各个环节的实施效果,有利于教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实现教学目标。

三、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对教师的新挑战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授课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推动者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首先,他们需要具备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课程设计能力。其次,他们要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实施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组织各种活动、准备各种素材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巧妙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长效学习能力;对学生课内外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问等及时进行反馈并给予合理的指导和点拨;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设计和组织科学的测评方法等。因此,面对新的教学环境,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学习,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实施高效教学。

四、结束语

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强调多媒体与网络平台,全面促进了教与学的重新整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得到强化;互联网把学生从传统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在国内语言和文化相对单一的环境中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跨文化交际的契机和学习材料,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新型的过程性评估和在线评估体系起到了促进教与学的作用。这一课程体系还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以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12

(二)当下语文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学习在成为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固化模式。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最明显的当属教学方法上的改变,而且还形成了一定区域的教学流派。比如,以钱梦龙老师为代表的导读派,以于漪老师为代表的情感派,以魏书生老师为代表的管理派,等等。从现代学习论的角度来看,当下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破了以往单一的陈述性知识以及简单的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现状,强化对高级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认知,尤其强调学生在情感知识层面上的升华。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的变化,加上社会环境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积极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而教师的角色也从“主宰者”变成了“引导者”。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讨问题,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和教师间关系的变化使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语文课堂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依然严重,公开课、教学技能大赛中所呈现的学生积极讨论和教师有效引导的场景并不能常规化地出现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中“语文味”逐步淡化,语文课堂已俨然成为教师展现“多姿多彩”的大舞台;语文课堂的创新,同样也成为一些老师误解、曲解语文文本知识的有力借口。可以这样说,语文改革,改的是形式、是套路,不变的是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缺失问题。

二、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缺失下的语文课堂反思

(一)理论与实践的脱轨

从语文课堂的发展历史来看,多数语文教育专家倾向于对教学理论的探讨,而忽视了对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操作的研究。对于很多乡村教师或者基础知识薄弱的语文教师而言,科学的教学理论相对缺失,传统模式化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理论与实践的这种偏离与脱轨导致语文教学流于形式化。例如,何更生教授在广州某乡村学校听课时,发现上课的语文教师说了这样一句话:“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方法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很明显,这句话是存在问题的。从现代学习论的角度来看,“通过”后面的内容应为高级技能知识,而“概括”后面的知识应为策略性知识。这两种知识怎么能有效地加以结合呢?因此,对于乡村教师来说,理论的缺乏,往往会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固守甚至是错误。而对于那些能够接触大量科学理论知识的教育专家和教育研究者们来说,实际的操作相对缺乏,理论化太过浓厚。在课堂表现中,往往呈现出教学内容高深晦涩,缺乏一定的生动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提高等问题。

(二)语文课堂的“伪”化

有效的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应体现在学生对于不同知识内容的把握上。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在学习成果上,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陈述性知识要熟记,对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应掌握并运用,而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应有一定的自我认识并能得到有效地内化和升华。但是,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却不高,这主要归结于语文课堂出现的“假语文”现象。对于语文之“假”的批判,教育界普遍认为是因为语文课堂中的技术手段泛滥以及语文公开课的作秀。但深入内部探讨,语文课堂有效性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评价机制的僵化。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对语文教师的评价主要看重其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以及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因此,在公开课或技能大赛中,教师会过度包装自己的教学行为,甚至为达到较高的观赏性,不惜将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体育课等不关乎语文的课堂。而对于科学的文本理论知识的研读,却少之又少。甚至,很多教师将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情感、态度作为自己渲染课堂气氛的有力法宝,却忽视了学生如何领会、吸收此类抽象知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总而言之,语文课堂的最大弊端来自于教师与学生间地位的不平等、角色间的逆向性。因此,我们需从提高学生主体性地位上来考虑语文课堂上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并需要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课堂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适应语文课堂

教学的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强调“以人性为本位”,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情感、意愿和观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班级集体成员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以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面对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这一现象,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人本主义理论下的学生主体性不仅仅是课堂角色的主体性,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主动自觉性。这种主动性不拘泥于对文本知识内容的学习,而是适应世界变化的不定量的学习。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习“如何学习”。人本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中心,认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效地切合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即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

(二)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马斯洛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发展人的个性,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潜能。康布斯也曾强调,教学的基本目的并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或技能,而是帮助他们学习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除了让学生知道“我做什么”,还要让他们知道“我是谁”。人本主义将学习划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人本心理学家强调有意义学习。他们认为无意义学习是偏执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材料的学习,而有意义学习是在动力驱动之下自觉地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有意义学习强调学生整体性发展,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当下的语文课堂,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上缺乏意识,而人本主义的思想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弊端。

四、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下的语文课堂构建

(一)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

罗杰斯曾提出,教师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即学生与教师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当一名合格的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好“以人为本”思想,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思想。既要考虑到优秀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要关注到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学生的学习权利。通过教师鼓励、学生共同体的刺激,将这些学生纳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来。

(二)活泼、生动的学习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强调有意义学习,即强调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看到学习与自我的关系,而这种联系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才能完成。教师要将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用一种有趣、新奇的方式加以展示,以便有效地激发学生自我的一些学习经验,让学生探索出自己的学习模式,从“自我”中寻找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打破传统,创设出新的教学内容。这种“新”既要是活泼生动的,也必须是基于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层面上的。

(三)新颖、独特的学习方法

人本主义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种“催化剂”。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去学习、适应世界的变化,通过自我的努力,而不是教师本身的指导,去提高自己的人格。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构建出多种激发学生讨论与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最近较为流行的“翻转课堂”,其对传统课堂流程的转变让学习更加灵活。

文化课学习论文篇13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传播汉语的同时也是在传播中华文明。课堂教学是汉语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不仅仅是言语技能,还有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来说,课堂上师生的平等程度,学生对待目的语群体成员教师的社会距离和对教师课堂上传递出来的中国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差异等,是否会影响到他们汉语习得?如果有影响,针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课堂应该如何设计?对此,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可以给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就课堂设计提供一些启发。

二、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最早是用于解释群体之间的社会融合,在二语习得中,是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都融入目的语的群体之中。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由美国学者Schumann在70年代末提出,该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联系中,二语习得者对目的语文化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

Schumann的理论从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探讨二语习得者为何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水平差异,其中他认为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是影响文化适应程度和二语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因为社会因素也可以对心理因素造成影响。具体而言,社会距离是指二语习得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它影响了二语习得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的接触程度,由此也影响了二语习得学习的水平,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近接触越多,越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反之,社会距离越远,就越不利于习得。社会距离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社会主导(Social Dominance),指二语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平等程度,两者地位越是平等越是有利于二语习得,如果某一群体地位处于主导或者从属,则不利于语言的习得。

(二)结合方式(Integration Strategies),指二语习得群体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所采取的融合策略,具体分为同化、适应和保留三种。同化策略是指学习者面对目的语群体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全盘接纳目的语群体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策略是学习者一面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一面也选择性接收目的语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保留则是学习者排斥拒绝目的语群体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三种策略当中,同化增加了群体与群体间的接触,有利于二语习得,保留则刚好相反,因此不利于习得,适应则根据两个群里之间具体接触程度来判断是否有利于习得。

(三)封闭程度(Enclosure),指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共同享用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等的程度,封闭程度越高,则群体之间接触越多,利于语言习得,反之,则会阻碍语言习得。

(四)凝聚性和团体规模(Cohesiveness and Size),指二语习得群体在目的语群体中内部成员的密切程度,以及习得群体的规模大小。如果习得群体之间团结紧密的程度低,群体规模也小,那学习群体与目的语群体间的联系就会增多,利于二语习得。

(五)文化相似性(Congruence or Similarity of Culture),指学习者群体文化和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Schumann认为文化相似程度越高,社会距离越小,有利于二语习得。

(六)态度(Attitude),指学习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之间互相持有的态度。态度越是积极正面,越是有利于二语习得。

(七)预计居留时日(Intended Length of Residence),指习得群体期望在目的语群体中居留的时间,时间越长,习得程度越高。

三、文化适应模式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运用

二语习得的方式和场景多种多样,但课堂学习无疑是最重要的模式之一。就对外汉语课堂而言,对外汉语教师是“目的语群体”成员,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是“二语习得群体”。在课堂这个小团体之内,作为目的语群体成员的教师和作为二语习得群体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社会距离。在文化适应模式的社会距离因素中,我们可以首先了解到团体规模,对外汉语课堂学生人数普遍在30――50人之间,规模中等,从课时上来讲,每节课大约45分钟。我们可以就社会距离中的每一个因素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运用和启示。

(一)社会主导

社会主导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具体体现为师生关系。在原始理论中,社会主导主要体现在习得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地位差异上,两者地位越是平等,越是有利于习得。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类似关系是师生地位。我国传统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往往高于学生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中也居于主导,这种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之间地位不平等,距离也比较大,容易出现老师讲,学生记的生硬死板的学习模式,缺乏互动。

由此,可以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例如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未必会认为二十四孝都是合理的,教师不必一味灌输这种“孝文化是正确的”等观念,可以留给学生做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

(二)结合方式

结合方式指学习者被目的语群体同化程度,在课堂上可以表现为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在Schumann的理论中,提出结合方式可以有同化、适应和保留。在课堂这个小群体里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一堂课中,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是否能够深入融入和理解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么设计和讲解相应的知识,营造出一个逼真的文化情景和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此,可以将中国文化和学习的元素融入课堂布置、课件制作等当中。在对外汉语教室中常常可以看到中国的国画和书法作品,就有利于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情景,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处在一个东方文化的氛围当中的。

(三)封闭程度

是指群体共享各自的学校、医院等社会设施等的程度,封闭程度越高,社会距离越小,越有利于语言习得。就课堂而言,社会距离是很小的,目的语群体与习得群体之间存在开放性。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课堂教学的局限,目的语群体成员大多数时候只有一个,而习得群体相对而言则非常庞大,一名教师很难在一堂课上同时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互动需求,从而满足文化适应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打破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方法,建立一个更加自由和开放的交流平台。可以增加小组讨论、辩论、演讲、表演等方式,将单个学生与教师的一对一互动变成群体之间和群体与教师的互动,打破课堂封闭。

(四)凝聚性和团体规模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团体规模是基本固定的。凝聚性是指目的语群体和习得群体之间的交往是圈内交往还是圈际交往,圈内交往不利于二语习得。在课堂上,由于目的语群体和习得群体之间成员差距大,教师只有一名,学生却有几十个。如果学生与学生之间凝聚性太强,则不能被教师影响,更有效率的进行汉语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强调和鼓励学生融入目的语文化,例如在课堂上尽量不采用母语互相交流,多采用目的语讨论目的语群体文化。同时,鼓励学生们成为课堂目的语群体的一员,在课堂活动中通过汉语和汉语文化同大家交流。

(五)文化相似性

指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Schumann认为文化相似程度高有利于二语习得。毫无疑问,中国文化有自身的独特性,很多留学生能够把汉语基础知识学得很好,但是进入高级阶段之后,由于文化差异,很难作出地道的表达方式。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知识做差异对比,但也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文化中的相似成分。例如让学生对比讨论分别作为中西方重大节日的春节和圣诞节。

(六)态度

在课堂上,态度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互相认可度,对彼此是肯定还是否定。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态度消极,互相否定,则必然不利于语言习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作为唯一的目的语群体成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来自于教师的个人修养,以及具体授课中为学生带来的文化知识和气息。

(七)预计居留时日

不同学生在目的语群体中的预计居留时日是不同的,但就一堂课而言,时间是45分钟左右,这也是合理的学习时间。

四、启示

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环境进入中国社会这个新的环境,不管在地理条件、还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对其造成一定适应压力,这些差异给学习者心理上也带来了冲击,成为留学生文化适应的障碍。在本国课堂学习的学生,由于不能设身处地融入汉语文化情境,也会有习得困难。

将文化适应模式中的社会距离应用到对外汉语课堂中,具体可以总结出师生地位、课堂参与度、师生认可度等衡量标准,这些标准对于我们对外汉语课堂都是有启发的,我们可以以此出发在课堂中融入更多具体的想法,例如在课堂准备时淘汰过于极端的内容,筛选出更合适的文化使学生产生同化,在课堂上通过模拟生活情景和表演再现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

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中也存在一些局限,该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自然语言环境下的二语习得,因此将其生搬硬套引入课堂未必都是正确而富有成效的。就社会距离而言,理论也缺乏一个具体的尺度,不能肯定地说距离越小就一定利于语言习得,七个具体因素与实际习得效果的关系也有待商榷。总的来说,文化适应模式对我们对外汉语课堂设计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教学中适当将文化融入课堂,创造更真实的目的语环境,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习得。(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J.H.Schumann,1986,Research on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L2 Acquisitio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7.379-397

[2]Hamed Barjesteh & Reza Vasghi, 2012,Acculturation Model for L2 Acquisition:Review and Evaluation, Advances in Asian Social Science.2(4).579-584

[3]Timothy Dean Keeley,2014,Ego Permeability in Foreign Culture Adapt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Business Review.25(1).65-104

[4]许菊,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200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