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实用13篇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 8181.2015.03.051

1 引言

我国目前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聚集效应使得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城乡二元矛盾也表现得愈加明显。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施,新时期的城镇发展战略将更注重实现城乡统筹和地区平衡发展,将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作为承载转移大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重要地区,旨在建设规模结构合理、功能分工明确的城镇体系。同时,强调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模式,以及生态环境、文化特色等的有效保护。

因此,以城乡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城乡规划学科,其研究对象的范畴与深度、研究方法等均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原属土建类专业下的二级学科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现状与专业教学显然落后于这种变化,以建筑学为基础建立的相对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中出现面临的一系列新的规划和建设问题,要求城乡规划学科有着更加广泛的知识体系。基于这一宏观背景的转变及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城市规划学调整为城乡规划学,列为一级学科,下设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六个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与专业内涵得以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城乡规划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2013年,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出台了新一版《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层次、计划及教学方法、手段等都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是建立在建筑学专业大平台之上的,现行的培养方案是在2011年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进行修订的版本,其知识体系设置涵盖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部分。其中,专业教育包括学科基础、专业特色和专业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一、二年级专业课程设置以建筑学类理论和设计课为主;三、四年级以城乡规划类专业课程为主,如城市规划原理(一、二、三)、城市规划设计(一、二、三)、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等;五年级以规划师业务实践和毕业设计为主。

现行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侧重于物质形态设计,重视建筑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等内容,设计训练类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占到一半以上的学时,学生接受的设计训练较多,因而具有较强的构思能力、设计技巧以及图面表达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比较强,但对涉及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其它要素如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与分析方法则重视不够,难以支撑起对庞大而复杂的城镇体系的规划和研究。

现行的课程体系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对照后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中缺少与人居环境与生态保护、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地区文化传统与特色等有关的课程,难以满足专业教学广泛知识基础和完成实践项目的需求;其次,对部分工程技术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等课时将相对较小,属于相对薄弱的教学环节,在学生走人工作实践时成为知识体系中的短板;第三,相关知识类课程仅开设了城市社会学、地理学、工程测量等,对《规范》中重点要求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方法等知识点涉及甚少,远不能满足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要求。

因此,依据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背景与专业教育教学要求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修订与改革,调整并补充原有的知识体系框架,完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这是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体系和目标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突出应用型大学培养本科人才的专业特色的要求。

3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针对新版《规范》和学分制改革的实行,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自身的办学特点,本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为探索城乡规划复合型和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3.1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3.1.1 符合学科发展及专业评估的新要求

我专业建设一直是以建筑学大平台为基础来构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重视规划设计层面,即由建筑设计阶段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的各种规划设计培养,侧重于动手能力、设计表达的训练。

为适应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与时俱进。应该紧密结合《规范》,在满足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样方案要求的基础上,调整现行课程,增设有关村镇规划、城乡生态环境、城乡技术与信息以及城市开发与规划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核心知识课程;同时,开设有关社会经济类、景观环境工程类、规划专题类等专业特色课程,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教学体系。

3.1.2 体现传统特色及专业地域性,适应地区需求

我校城乡规划课程教学并且一直致力于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城乡规划与设计。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注重发挥专业自身地域特色,强化实践环节,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地区特色和传统保护等,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北方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特点等内容。旨在培养既能胜任大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和研究工作,又能承担急需规划人才的内蒙古地区中小城镇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在教学中,鼓励教师针对课程内容与方法进行适度的改革,使其更符合专业培养与课程建设需要。

3.1.3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之一。在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背景下,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要构筑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熟练地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毕业后能尽快融人到规划实践中去。专业课程体系应设置多种方式和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环节。

同时,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系统的复杂化,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训练创新的技能和手法,鼓励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对新问题和新现象的创造性解决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3.1.4 城乡规划类课程向低年级渗透

现行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在一、二年级以建筑类理论及设计课程为主,三、四年级开设城乡规划类课程。由于学科思维不同,狭隘而相对简单的建筑设计转变为广泛而复杂的规划设计时,学生在这一过渡时期往往表现迷茫。因此,适当压缩建筑设计类课程学时,逐步在低年级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理论及设计类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树立城乡规划专业思维,缩短适应学科思维转变的过渡期。

3.2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措施

3.2.1 增设学科基础课,加强薄弱环节,完善相关知识

首先,在学科基础环节中增设涉及村镇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旧城更新改造、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等知识点的课程;其次,针对原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薄弱环节.增加相应课程的学时,如基础设施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等课程;第三,完善城乡规划相关知识课程,在专业特色环节增设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方法、政策研究等方面的课程,以弥补建筑学平台课程体系在这些方面的不足,逐步建立起符合城乡规划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而广泛的知识体系。

3.2.2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配合学生对外交流机会

课程设置中,针对某些常态化的重要专业竞赛,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的开课学期和教学内容进行配合。如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社会调研类和设计类作业竞赛、城乡规划学会组织的“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与其他高校共同举办的“联合毕业设计”等,将专业课程中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毕业设计等课程开设时间进行调整,配合各类设计竞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可以有更多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开拓学科视野,提升其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2.3 以课程专题形式,将专业相关知识融人设计主线

在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主线的设计类课程中,穿插与设计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专题,以授课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相关理论知识与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如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中,加入《城市环境与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道路交通与空间结构》、《城市人口与城市化预测方法》、《城市产业分析方法》等专题,将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融人设计实践环节中。

4 结语

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对现行本科课程体系进行逐步的重新梳理和优化整合,以期构建组成完整、联系紧密、功能明显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专业人才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技能、敏锐的思辨能力、较强的协作能力的新一代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满足专业培养为城乡建设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关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同列为一级学科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15):11-12.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2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策略。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内容是城乡统筹与一体化、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的混合利用与紧凑开发等[1],因而要求城乡规划行业积极探索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作为为社会培养、输送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应积极进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使得毕业生具备前瞻预测、综合思考、专业分析、公正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科学应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方面的难题和挑战。

2011年黑龙江省启动了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作为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黑龙江科技大学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3]。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试点改革过程中,以校企协同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积极开展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认可和好评。

一、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概念模型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是在一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专业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背景以及所处的地域环境,综合地方和区域的城乡建设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并集中学校优势教学资源,使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在城乡规划编制、公共政策制定及建设实施管理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比较突出,在省内外具有领先优势和影响力。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模型见图1。

二、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

城乡规划是以城乡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及空间利用为核心的公共政策[4]。城乡规划是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要求规划师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一方面要求规划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善于应用专业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城乡规划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通过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对城市发展资源进行空间配置,并使之付诸实施的过程[5],因而要求规划师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校企协同是提高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是指在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相关知识、现状调研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主要由高等学校来培养,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同时可以将规划师请进高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学生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实践,包括教师的挂职锻炼在设计院和规划局等企事业单位完成,企业为学生业务实践及教师挂职锻炼提供实践平台和业务指导。校企协同的基本思想框架见图2。

三、校企协同的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教师应“会讲能做”“亦师亦工”

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城乡规划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前瞻的国际视野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胜任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具有规划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学任务,因而“双师型”队伍建设是提高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多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先后安排教师深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黑龙江省分公司、哈尔滨市方舟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等单位进行挂职锻炼。通过挂职锻炼,教师“会讲能做”“亦师亦工”,教师的实践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并且还能够将科技服务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导引课、核心课、相关课、技术课”为主线,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现代城乡规划的复杂性、综合性及专业性要求毕业生具备前瞻的预测与分析能力、综合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因而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影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影响其能力结构。黑龙江科技大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导引课、核心课、相关课、技术课”的特色专业主线。主要包括:以教师系列报告形式,开设了城乡规划导引课程,及早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引导学生有目的进行学习;开设了城乡规划原理、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核心课程,有效保证了专业教育与职业实践的衔接;重视城市经济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城市公共政策、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强化了学科构成的多元化,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设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b感(RS)、大学语文与写作等课程,强化了规划技术类课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信息自动化处理能力与公文写作能力。

(三)专业实践与专业竞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协同创新能力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一般包括调研、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等方面。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现状调研与分析、设计方案的构思与深化、设计概念与思想的表达及规划管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过程。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重视特色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专业实践与设计及调研竞赛相结合,每年均组织学生参加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研竞赛。通过参加规划设计竞赛,学生学会了以创新的视角解析设计主题的内涵,并以全面、系统的思考进行城市设计。通过参加社会综合实践调研,培养学生关注城市问题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低碳城市、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相结合的专业意识,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以2014-2015年为例,黑龙江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24名学生,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研竞赛中获部级奖励,其中“小岛难载生命之重”和“足下生活圈”2份调研报告获得三等奖。

(四)采用双导师制,实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是指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由学校指导教师和设计院指导教师进行双重指导把关的实习方式。设计院实习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由于设计院实习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为了提高实习的质量,分散式顶岗实习是一种有效的实习方式。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以设计院为核心的实习实践基地。在大学第五学年,将学生组织到设计院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的规划设计实习、毕业实习都在设计院完成。实习期间以项目为载体,学生通过参与设计项目,了解专业理论、专业规范和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团队协作以及如何与人交流等技能。实践表明:顶岗实习,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职业需求,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五)毕业设计选题与设计院或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提高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

设计院的实际项目及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一般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的城市问题,是新规划理念的具体应用,项目选题创新性强,有代表性。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组织学生单独或合作完成设计院的实际项目或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黑龙江科技大学2015届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为例,毕业设计选题涵盖了城镇总体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镇规划等方向(图3)。学生结合设计院实际工程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真题率为100%,有10份毕业设计方案被设计院采纳,占32.3%。学生完成的村庄规划,强调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设计思想,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采用村民调查问卷、村委会及村民访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强调村民对规划的参与。毕业设计选题与设计院实际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不但拓宽了毕业设计选题范围,而且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和创新水平。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设计因实用价值与创新水平高,在黑龙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专项评估中连续多年被评估为优秀。

四、结语

城乡规划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依据和蓝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为复杂化、纵深化的城乡问题的能力。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亦是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培养能适应新常态下城乡发展的特色应用型人才,突出城乡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是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应该不断加强与城乡规划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校企协同,探究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提高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推进中国城镇化质量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卓然, 黄亚平.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 2013, 37(2): 16-22.

[2]张洪波,姜云,王宝君,等. 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J].高等建筑教育,2016, 25(2): 25-27.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3

虽然城乡规划学在2011年才正式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城乡规划实践却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完善。可以说城乡规划专业就是一门先有实践而后有学科的一门科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既是国家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更是城乡规划专业快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国家的发展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也很好地指导和促进了国家的快速城镇化。面对新形势下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转型,如何变革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特别是民族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是地方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指出“强化实践、重视能力培养是专业规范的重点。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1)认识调研的能力;(2)规划设计的能力;(3)规划管理的初步能力等。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体系包括实践领域、实践单元、知识与技能点三个层次。为此,所有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能力、三个层次”来进行展开。笔者认为在“三个能力”方面调研能力是基础,规划设计能力是核心,规划管理能力是目标;在“三个层次”中实践领域是对象,实践单元重点,知识与技能点是抓手。

为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必须遵循上述的逻辑顺序展开,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从基本的调研能力培训开始到核心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最终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规划管理能力。以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点为突破口,促进若干实践单元的有效实施,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领域认知。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业务实践能力。

2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现状及问题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中国西部武陵山欠发达地区,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创办于2004年,学制4年,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在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先后为国家输送了近千名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为国家快速城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做出了部分成绩的同时,在专业学科建设方面,特别是专业实践教学方面也还存在众多的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建设美丽中国,以及武陵山地区发展的需要,对武陵山地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2.1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经过10多年的教学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先后编制完成了五个版本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每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都很重视实践环节。以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版《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主要实践性环节有军事技能训练、暑期社会实践、城市认知实习、测量学课程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城市社会学与调查课程实习、毕业综合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设计课程有绘画基础、城市规划实用软件、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场地设计等。所有实验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0.85%。可见学院对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认识调研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都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在规划管理的能力培养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随着湖北民族学院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民族大学定位的出台,势必加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和转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呼之欲出。

2.2 师资力量薄弱,因材施教困难重重

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稀缺,特别是高学历专业教师更是奇缺,这是当前国内开办有城乡规划专业高校的普遍现象。而湖北民族学院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更是很难引进高学历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时至今日,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教研室共有11名专业教师,其中副教授1名,高级实验师2名,讲师3,助教5名。硕士8人,在读博士1人,博士1人。专业构成方面,城市规划专业6人,土建类专业3人,测量学专业2人。在现有的教师构成中具备了一定的学科交叉能力,但是总体上要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教学,特别是要因材施教更是困难重重。急需建设一支队伍具有地方专业特色的一流城乡规划专业实践师资力量。

2.3 认识调研环节力度不足

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认识调研是基础,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敲门砖。就目前的专业认识调研环节来说主要有暑期社会实践、城市认知实习、测量学课程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城市社会学?c调查课程实习、毕业综合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而其中暑假社会实践、城市社会学与调查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以学生自助进行为主,老师只是实践前期指导和后期把关,未能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实习。城市认知实习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是专业老师全程指导,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往往是两个专业老师要指导60个学生实习。老师的指导深度严重不足。

2.4 课程设计总体质量不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不足

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来说,规划设计能力是核心。目前主要开设有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场地设计等规划设计课程。由于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体系十分庞大,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曾提到,大约需要1992 年的时间才能培养一个通晓规划各个领域的通才。为此,在有限的师资条件和办学条件下要针对性地教好每一门设计课程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更不用说因材施教。

2.5 忽视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而规划管理能力的提高本身需要全面掌握规划认识调研和规划设计能力。目前,我校与规划管理相关的课程主要就《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一门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规划管理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

3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好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必须要有好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支撑。以湖北民族学院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民族大学为契机,以《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为指导,结合学校现有师资教学条件及武陵山地区特色制定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理论课程为指导,以培训学生认知调研为基础,规划设计能力为核心,规划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实践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 因材施教,因师施教,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不同个体有不同特征,不同老师也有不同擅长专业领域和专业设计方向。因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因师施教,做到教学相长。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专业背景丰富、年龄搭配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3.3 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要走向课外,走向社会。加强教师与业界的联系,以及学生与业界的联系来提升教学活动的水平。课堂上严把教学理论关,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设计基础理论。课外引导学生拓宽专业视野,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鼓励和带领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学校与校外设计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将学生送往相关设计企业进行规划设计实习。此外,也把优秀的规划设计师请进校内,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将这个学习生涯置身于专业实践领域之中。

3.4 严把实?`教学环节和教学实践质量关

严格按照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各项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严格组织,细心辅导。建立严格的过程质量管理和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环节考评机制。严格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现行的城乡规划种类,及各类规划的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

3.5 构建地方实践教学特色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4

一、“读书报告”活动的缘起

1.低年级专业教育的弊端。城乡规划专业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但创立城乡规划学科及专业教育,迄今不过百年。我国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由1998年的不足30所猛增到2013年的近200所。其中,脱胎于建筑学专业的城乡规划较多,约占65%。而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恰恰就是在建筑学专业创办10年的基础上,于2008年开设了城乡规划专业。由于我校依托于建筑学而创办的城乡规划专业,在低年级(大学三年级之前)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几乎等同于建筑学专业,如《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及其设计》等,且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基本一致,即过于注重建筑设计功底与形体塑造能力。而面向城乡规划专业特点的训练缺失,规划专业中强调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洞察力以及规划专业知识较为欠缺。从而,造成学生重专业设计、轻背景知识,对城乡规划专业学习的迷茫和迷失,并有盲目和动力不足等问题,还有一部分同学总想放弃城乡规划专业而转向建筑学。

2.“读书报告”模式的提出。面对城乡规划专业越来越宽泛的研究领域,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具备系统观与辩证观,能够立足于整体、系统全面把握所面对的规划问题,这与建筑学专业强调形象思维与个体创造大为不同。虽然城乡规划是从建筑学衍生而来,但它并不是建筑学专业的附属品,因而不应只在高年级的教学中体现出专业的侧重与不同。诚然,两个专业在1~2年级期间可进行相同的专业基本素质教育,但决不应等同视之。且1~2年级是城乡规划专业学习中较为重要的时间段,除完成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之外,还需开始接触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由于在低年级教学体系中,城乡规划专业并没有像建筑初步课程中包含“建筑导论”,而设置城市导论之类的专业理论初步认知内容。基于目前低年级专业课程较为单一的培养模式以及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采用“读书报告”这一启发、开放、互动的模式,将其纳入城乡规划专业传统的培养体系中,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弥补专业、人文、社会知识的不足,消减由于课程体系的不完善而造成的上述一系列问题。

二、“读书报告”活动的实施

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为使读书报告能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落到实处,规定学生必须作读书报告,并列入教学计划。做读书报告的时间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即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建筑概论知识后进行,并要求每月至少举行一次,每学期至少完成3次。

读书报告模式并非一般书面意义上的读书报告,而是以一种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读书报告活动要求班级内所有学生共同参加,可划分成由4~5个学生组成的小组,由专业任课教师主持。该活动的实施共分4个阶段,即选题、撰写与制作、汇报与讨论、总结。

1.选题。学期之初,专业任课教师给出学生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及形式,拟定读书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基于学生的兴趣、知识构成及知识点的缺漏等,确定本学期的必读和选读书目。其中,所读书面的内容即为读书报告的内容,即为学生感兴趣的专业书籍,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事件、重要政策变化、热点问题和典型案例等;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可请图书馆老师讲述文献的检索方式和方法,以便更加充分地使用校园数据库及网络资源。

2.撰写与制作。在确定主题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上述所读书目为基础,同时通过大量文献的查找和阅读,可将其中感兴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作为切入点,架构读书报告的框架,为读书报告做准备,并进行分工书写、制作及汇报。书写格式不做过于机械的要求,不拘泥于论文的形式,但必须明确报告的主题、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即阅读书目)。注重所选择的某一专题或某一内容在所读书目和查阅一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小组所有成员的内容、方法和结果,并明确小组的观点和分歧。

3.汇报与讨论。根据计划要求,读书报告必须进行汇报与讨论,也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或者案例分析的形式,每次由小组中的一名同学介绍其报告主题的基本内容,并着重阐述小组观点,以及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解。其他同学则可对其提出个人见解,对其中有异议的部分展开讨论。同时,由2~3位专业任课教师组成评议小组,在听取并查阅该组报告后,评定成绩;每组报告时间为15~20分钟,教师和学生提问和讨论约5分钟。提出的问题,由小组其他成员给予回答,根据学习态度,报告内容;文献资料,检索能力,对文献资料综合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条理是否清楚,主题是否明确,回答问题时对问题的理解力及回答的正确性,思维是否敏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4.总结。在汇报与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需进一步撰写、整理并上交读书报告,这是该活动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收获读书成果的阶段。其内容必须包括所选主题或内容的全部资料,展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与思考,特别要对在汇报与讨论过程中同学及教师所提出的异议和观点,进行深入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从而收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专业知识。最后由多名(2名以上)教师对报告内容进行评定,并列入期末考核。

三、开展“读书报告”活动的意义

1.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的“新平台”。城乡规划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环境建设的综合、交叉学科。其专业知识的范围广、内容多,需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使学生获得较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强化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之间的平衡,是全面提升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读书报告这一新颖、开放的活动,促使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通过对思维方式、知识积淀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等的融合和碰撞,拓展其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知识,从而为专业思维、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形成,以及专业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新方法”。创新思维作为衡量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读书报告使学生能够在把握所读书目的脉络和核心之余,提出对该类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因此,学生在该活动中,需时刻保持专业的敏锐性,积极展现其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进而形成个人的专业意识和创新思维模式。

3.培养学生养成读书习惯的“新形式”。城乡规划已从物质形体规划扩展到社会、经济、环境规划;从孤立的城乡规划走向城市与区域融合的协调规划;从规划蓝图的制定走向图纸与规划政策、法规结合等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基础、敏锐的创新思维、健康的心理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读书报告既可拓展和更新学生的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同时,该活动的定期举行,将有助于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并将读书纳为自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挖掘学生智慧和潜力的“新途径”。读书报告活动要求学生从报告内容的确定、汇报的方式、多媒体的采用等方面,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中,报告活动内容的自行选定,可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对所读内容和多种汇报方式的选择,以及对于某一问题的探讨,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从而充分展现学生的智慧和潜力。

5.完善专业教育与学科建设的“新契机”。读书报告活动的开展,在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科的建设。读书报告这一启发性的活动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更新、扩展和积累,并颠覆了以往以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结合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对学生知识与技能、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的要求,通过读书报告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建立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并重的新型培养模式,有助于学习型学科组织的建立,有助于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开展读书报告活动的情况来看,这一启发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全面交流的机会,学生不仅展示了自己对所读内容的思考,同时也开拓了视野,拓宽了阅读面,并从中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思考。该活动对于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城乡规划专业低年级传统培养体系的补充,可随时在专业培养中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崔英伟.我国城乡规划教育体系创新构想[J].规划师,2004,(04):12-15.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5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简介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所涉及的专业比较广泛,对于学生的相关专业的基础性知识要求较为全面。在新时代的强烈要求下不仅要求学生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两个大方面的知识有全面的掌握还要求学生对环境学和地理学等等相关知识有目的的学习。

由于本学科存在着交叉性强的特点,就要求学生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各个领域有所了解并能够及时地掌握部分技能。由于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也不可避免地使学生们提高自生的实践能力,为更好的服务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个领域。创新性,是适应时代快速发展不可忽视的时代要求和人们生活中的需求,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创新性。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强,就导致了不同大学之间存在着不同模式的办学方法。在我国最常见的办学模式是与测量工程学合办,为以后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现实的基础,代表学校是武汉大学;还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与地理学合办,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为将来的工作做好技术支撑,代表学校是南京大学;与环境生态学合办,主要是此专业设立于环境学院,目的是培养城市规划性和环境保护性人才,代表学校是河海大学;与城市规划合办,利用知识的相互联系性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进行整体把握,培养实践类人才;与工程管理学合办,作为综合性学科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可以更好地与工程管理合办,原因如下:工程管理也是一门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学的综合性学科,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同样的适用,方法和手段也大体相同,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更好地吸取国外工程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存在的不足和相关问题

1.对专业的定位不明确。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新兴的专业,一些大学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十分的明确,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切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仅需要学生对专业方面的掌握能力,还对要求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没有使学生们对自己以后工作的发展进行全面的了解,不能激发他们对知识有选择性的具体学习,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常常导致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在招生时找不到适合的学员。

2.泛而不专。本专业的综合性太强和交叉性明显的特点就使得学生们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种多而不专的感觉。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加大专业知识的广度,对与之相关的学科也开设较多的课程,使得学生们接触的知识太广太杂,最后导致学生毕业时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硬性能力。然后,这样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不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石,使他们有一种迷茫感。

3.实践能力不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就为严格,对于在学生而言,长时间的理论学习使得他们的实践能力不足。

4.深造专业模糊。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毕业就去工作的传统模式早已不复存在,对于知识的向往和为了得到一个更高的就业平台,一大部分学生会继续深造。然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没有明确的硕士学位学科,如果学生想进一步深造,只能选择不对口的其他专业,这就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学生的深造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麻烦。

5.社会认可度不高。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已经存在了几年,然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并不知道或者熟悉这一专业,这样就导致了没有社会需求引起的就业难题

四、创新立体化模式的优势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更新换代,当代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立体化的创新办学模式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创新立体化模式有着这样的几个优点:1.使得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培养创新性人才;2.多元化教学的应用,更好地培养综合性人才;3.符合时代的需求,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建设。

结语

总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是在资源、环境和城乡建设等多方面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建立的具体学科,存在着学科多元化,学生综合性强等先天优点;再加上创新立体化模式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城市化发展方面将会有很大的

参考文献:

[1]胡和兵.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0,24(03):131-133.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6

10052909(2015)02002805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形势而设立的专业,发展至今,出现专业定位模糊,广度大深度小,就业竞争力受限等诸多尴尬问题[1]。2012年,教育部第四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下简称《目录》),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该专业教育在国内刚刚起步,探索人才培养方法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除同样面临新专业设置之初的机遇与挑战外,还有其独特的发展背景。2013年10月,经江苏省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实行合并办学,组建新的南京邮电大学。在此之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特色专业之一,2002年开始招生,已有11年的办学历史,并已形成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涵盖地理学、规划学、人口学等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2013年,根据《目录》(2012版)要求,该专业开始

转型,招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专业第一届本科生。合校前后,专业所依托的院校学科基础全然不同,依据新南邮的学科特色构建专业培养体系成为专业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文章从教育部的专业导向、人才市场需求两方面梳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基础定位。结合南京邮电大学自身特色,以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应用要求为导向,寻求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的结合点,并据此提出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与核心框架。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基本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基础定位应重点考虑两方面要素:一是教育部设置该专业的目标与要求,二是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专业设置导向

地理学和城乡规划专业是我国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两大主要来源[2]。前者以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传统地理强校为代表,主攻宏观层面规划,擅长理论探索、机理剖析与经济社会综合分析;后者以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学老八校建筑老八校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最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八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为代表,主攻微观层面规划,擅长空间设计与形体表达。两者各具特色,各有专攻。

1998版《目录》中涉及城乡规划的专业有地理科学类下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土建类下属的“城市规划”。这一专业设置与上述两大源头相对应。2012年《目录》调整,城乡规划相关专业仍为两个,一是地理科学类下属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二是建筑类下属的“城乡规划”。与1998版《目录》相比,保留了地理、建筑两个学科门类下的城乡规划相关专业设置,但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专业。结合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见表1)不难发现,教育部认可并引导地理学、建筑学下两规划专业各自特色发展。地理学下属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区别于工学下属的城乡规划专业,做到强化主线,收缩口径,夯实基础,对口应用——立足宏观、中观区域层面,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强化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二)人才应用需求

教育部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置的发展导向是否适应市场对规划类人才的需求,是专业定位必须要论证的第二重标准。

如将城乡规划系统细分,可分为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两个方面。仅就规划管理来说,地理学专业背景的规划工作者往往具有相对综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作为管理者的全局意识与综合协调能力。

规划编制工作又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的区域尺度层面。具有地理学专业背景的规划工作者擅长区域分析与经济、社会综合分析,在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宏观层面规划中发挥核心作用并承担大部分工作,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一中观尺度规划工作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具体某项规划工作,其工作流程又可划分为规划分析、规划方案与成果表达三个步骤。在成果表达的制图工作中,地理学背景规划工作者确有一定劣势。但在规划分析和方案设计阶段,地理学背景规划工作者发挥的作用与建筑学背景规划工作者旗鼓相当。

综上,地理学背景规划工作者往往具有系统全面的知识储备和突出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各类规划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见图1),不可或缺。强化地理学基础、重视机理分析能力培养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也完全符合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学科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作为空间科学与信息科学的重要结合点,技术发展与应用已较为成熟。与CAD等绘图软件相比,GIS(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特点与优势在于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与分析,能够有效管理和处理海量数据,关联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某种程度上可认为是绘图软件与统计分析软件的集成。

在美国,GIS已成为专业规划师的标准工具,脱离GIS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几乎不存在,GIS用于地图处理、规划管理、分析与决策支持、公众参与等方面[3]。在我国,GIS在规划领域的应用相对有限& mdash;—在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构建中应用广泛,在规划编制中应用较为粗浅,主要用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分析与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规划选址分析。规划工作者如能全面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其软件的规划领域系统应用,则能顺应这一趋势,在规划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海量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与发展成熟但应用不足的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相比,大数据时代空间数据获取与应用则呈现出海量数据、先进技术与跨学科创新思维三大特征《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指出,数据本身、技能与思维是大数据价值链的三个构成。 。

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阿里、京东、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公司与腾讯等网络服务运营商掌握海量用户数据。随着智慧城市理论的兴起与“物联网”的建设,行政管理机构也将成为大数据的掌控者。海量数据如何提升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大数据如何为规划所用,相关研究也陆续展开。

国内外有学者通过挖掘网络数据、居民行为数据,对居民时空行为、城市空间与城市等级体系进行研究[4]。如以百度指数为依据对比分析城市间联系强度[5],通过微博数据挖掘分析网络社会空间特征[6]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已从利用单一GIS 软件向多种信息设备相结合的阶段转变[4]。

针对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国内有学者积极开展现行规划体系的“智慧”响应探索,提出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三大层次的规划建设中应用智慧城市数据信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思路与要点[7]。如城镇体系规划层次借由新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充分挖掘区域内各城市优势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城市总体规划层次应考虑采取合适的路网形式,合理规划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等。

这一背景要求规划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的数据获取与挖掘方法,探索并掌握大数据规划应用的方式途径。

三、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本原则

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应在满足专业基础定位要求的同时,结合院校优势学科——信息科学、地理学、规划学三者的交叉领域,以地理学、规划学为基础,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其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夯实地理学基础、围绕规划应用主线、突出空间信息挖掘与分析能力培养的原则。

1.夯实地理学基础

地理学基础理论、方法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区别于工学下属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内容,体现专业定位的基本要求。通过基础必修课程学习,了解地理学基础理论框架与范畴、边界与特色,掌握学科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基。课程设置中,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地理学基础课程必不可少。

2.突出空间信息挖掘与分析特色

大数据时代,应强化网络数据挖掘与信息设备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等理论方法的学习与能力培养。为此,应以数学、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系统强化为基础,通过设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理统计应用等与地理、空间规划相关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

3.围绕规划应用主线

无论是地理学基础分析能力的培养还是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的训练,最终应落实到进行空间分析、指导空间规划上来。城乡规划应用是专业教育知识体系构建的主线,相关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都应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因此,城乡规划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对于夯实专业的基础定位至关重要。为使学生对城乡规划领域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等有相对全面系统的认识,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学导论等应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二)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以上述原则为依据,结合南京邮电大学学科设置特色与要求,初步设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该体系包含专业基本知识、专业特色知识两大模块,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两个层面设置课程(见图2)。其中,专业基本知识模块强化地理学、规划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专业特色知识模块突出空间信息获取与分析特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识教育层面,设置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除高等数学外,其他课程均为学校特色公共基础课程。此类课程为培养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奠定了扎实的数理基础。

专业教育层面,将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学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全面系统介绍学科基础理论、概念、方法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将城市地理学、计量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深入介绍分支学科发展及强化实践应用的课程设定为专业课程。

这一课程体系仅就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设定。在核心课程之外,可根据需求选择性设置地图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社会调研方法等辅助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专业分析研究方法。具体课程体系建设中,还需针对课程设置顺序、各学期学时与学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大纲编写等深入研究。

四、结语

目前在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的研究与实践领域,空间信息采集、挖掘与分析技术应用相对粗浅,存在领域狭小,工具单一,深度不足等问题。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方式的变革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化,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空间分析思维与技术必将在规划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应考虑增加信息类课程的设置以迎接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分析应用的挑战,而信息技术类专业,应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增补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课程。如面向智慧城市建设应用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应对规划原理、规划基本分析方法等城乡规划领域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上述背景下,文章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定位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为后续学校本专业培养方案设置拟定思路,并为其他院校该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郁青.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体系构建新路径[J].闽江学院学报,2014(1):103-107.

[2]陈昆 仑,李 丹,王 旭. 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22-25.

[3]宋小冬,钮心毅.城市规划中GIS应用历程与趋势——中美差异及展望[J].城市规划,2010(10):23-29.

[4]秦 萧,等. 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13(9):1352-1361.

[5]熊丽芳,等.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网络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3(7):67-73.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7

该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从事农村地区的规划与设计,成为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由此,在建筑规划类专业中开设的村镇规划课程,被引入到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成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开设该专业的各类院校中,特别是财经类专业院校,由于缺少城乡规划类学科的支撑,无法很好的体现该课程的实践性。因此,对于财经类高校中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如何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如何在现有教学体系下开展村镇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应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1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置基本情况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 1998年教育部为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荻设置的一个专业。根据相关专业网站的不完全统计(表1),我国高校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校有32所,其中农业类院校15所,财经类院校7所,其他类院校10所。

由于各大高校增设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的背景不同, 以及高校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存在差距, 各大高校根据各自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 设置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教学和科研实践体系, 使得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课程体系在全国有不同的版本。

农业类院校依托其农学的深厚底蕴,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以西南地区某农业类大学为例,其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置在农学院中,与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等本科专业在同一学院。学校培养出来的农区发人才,农业种植基础知识扎实,成为不可多得的农村技术型人才。财经类院校的农区发专业多设置在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以华北地区某财经院校为例,该校农区发专业与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发展经济学共同设立在经济学院,主干课程除财经类基础课程外,还有农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市场营销,资源环境经济学等课程。所培养的学生经济学基础较为扎实,主要从事企业经营管理。

表1:全国开设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基本情况

根据搜狐网、新浪网等对全国高校专业的统计,并对数据进行验证,剔除错误数据

2村镇规划课程开设情况

村镇规划最早在各大高校以选修或必修课的形式作为城乡规划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自2008年我国颁布了《城乡规划法》以来,村镇规划在我国城乡规划体系中逐步得到重视,也是我国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型也体现了村镇规划与建设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在与城市、乡村、区域发展相关的专业中,均涉及村镇规划知识。对于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来说,村镇规划课是专业核心课程。在我国乡村地区科学管理相对滞后的背景下,该课程让学生了解实现农村地区综合管理的手段之一、村镇规划是如何编制、实施及监督管理的过程。主要内容涉及我国村镇地区土地利用、资源开发、村镇体系规划、道路交通、居民点等诸多方面专项规划现实问题。

村镇规划课程本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很强,又对建筑、规划的专业基础要求很高。因此,学校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村镇规划课程的模式。在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表2),除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外,有管理学类中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代码:120302),城市管理(专业代码:120405),以及地理学中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代码:070503)三个专业涉及城乡规划类课程。城市管理专业在一些有特色的财经类高校中存在,而农学类高校多有地学背景专业。这两类专业的存在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村镇规划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村镇规划类的课程涉及一个系列的课程,前期应学习城市规划原理基础课,在学习完村镇规划理论课后,应学习CAD或arcgis制图课程,最后,还应有一个农村实地调查的规划实践。在农学类高校或者有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高校,专业师资较多,教师的经验较为丰富,这类课程日常教学均较好开展。而在财经类院校,由于缺少相关专业师资的支持,村镇规划类课程很难全面开展,仅设置村镇规划一门课,这就对该课程的讲授提出了挑战。面对不熟悉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的财经类学生,如何让其懂得村镇规划的核心内容,如何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

表2:农村区域发展及与城乡规划相关专业列表

3模块化教学在村镇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课程体系介绍

本文以新疆财经大学的具体情况为例,探讨村镇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新疆财经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下属于经济学院,课程以经济类核心课程和农村技术经济学课程为主。村镇规划课设置在大三下学期,2学分,周课时为2节。由于新疆财经大学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没有城市管理或城乡规划类专业,该课程师资较为缺乏。在乡村规划类课程中,仅设置村镇规划一门课程,既没有前期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也没有后期的村庄调查实践与制图方法课的学习。在2个学时的课程中,让以经济类课程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知识,有一定难度。这要求在财经类高校中,村镇规划课程教学手段必须改革,不能照搬工科类和农学类高校的经验。

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教学体系。首先,从教材使用角度。村镇规划课程教材国内较少,多采用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金兆森老师主编的《村镇规划》一书作为教材。该教材按照村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主要内容进行编排,每章内容中介绍关于建筑、交通、绿化、居住区的相关基础知识。该书适合已有城乡规划基础知识的学生开展村镇规划学习。对于没有城乡规划基础的财经类学生来说,直接讲解村镇规划内容他们有些难以理解。国内教材中暂无能够替代该教材的书籍,因此,笔者仍旧使用该教材,只是在教学中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采取“先规划基础知识,后村镇规划教学”的模式调整整门课的课程大纲。

其次,从教学内容角度。笔者尝试将主要教学内容按模块切割,每个模块含理论讲解和实践作业两部分。整体分为9个小模块(表3),一共包含四个课后小作业和最后村庄调查实践作业。对于理论讲解,重点讲授城乡规划的核心理论和管理方法,并通过期末闭卷考试的方法让学生加强掌握。对于每个实践环节,都会使用一到二个课时在课堂中亲自指导学生制图或社会调查方法,保障实践作业的有效性。通过理论学习加学生亲自实践体会的方式完成城乡划知识的传授。具体课程体系参见下表:

表3:村镇规划课程教学体系

3.2改革效果

通过二轮授课实践,发现模块化教学在实践中是基本成功的,具有以下优点:

3.2.1改变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符合专业要求

财经类高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规划类教师不足,相关专业缺少对其先修课程的教学支持,村镇规划课程新的教学内容既承担村镇规划相关知识的讲解,也承担了城乡规划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将两者融入一门课程,是在现实条件下唯一可行办法,有利于财经类高校学生理解村镇规划的核心内容。

3.2.2形成新的教学体系,满足学生知识接受习惯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社会多通过互联网、微信等接受扁平化信息,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也更喜欢“短平快”的知识,因此,将整体教学分割为多个模块,各个模块相对独立,是适应学生接受知识的一种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3.2.3适应专业实践性要求,教学过程管理得到加强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非常重视实践性,村镇规划课程模块化改革有利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一模块设置实践环节,并将其纳入期末成绩考核之中,既提高学生对实践作业的重视程度,又加强了课程的过程管理,符合教学改革的方向。

4总结

本文针对我国财经类高校中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村镇规划课程师资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特点,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尝试运用模块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模式解决了财经类高校在缺少相关专业支持情况下如何开展村镇规划课程教学的问题,同时能够适应学生知识接受习惯,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教学改革中仍有不足,例如,由于课程实践环节的增加,仅由一名老师负责该课程会增加很多工作量,也不符合实践环节师资最高不超过1:10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实践环节指导学生的效率,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姜绍静,姜玉香.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村镇规划》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25).

[2] 时慧娜.浅谈高校村镇规划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方案[J].大学教育,2013(9):58-59.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8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了《学位指导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其中,“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的“城市规划”二级学科被分离出来,并被设置为新的“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这被认为是“我国国情所地,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需要”[1]。随着这一宏观形势的变化,原来以培养城市规划与建设人才为主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必然需要重新建构才能与学科的调整与发展相适应,才能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一、城乡规划学的内涵

1.城乡规划学是对城乡统筹问题的认同与回应。从21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和出路则在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据相关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7.5%,三次产业结构为12.8:52.2:35.0,农业就业人数只占就业总人数20%。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看,中国总体上已经基本具备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条件。因此,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与发展将有利于城乡统筹战略思想的有效实施。

2.城乡规划学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统一。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一直都将城市物质空间作为研究的主体,将城市看作为一个放大的建筑物,一直过分地强调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性和审美意识。1960年后,欧美城市机体的高度复杂化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得城市规划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2]。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带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以致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理等其他学科理论和交叉思想不断来调整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如吴良镛院士提出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任致远研究员提出“城市科学”等。纵观世界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盖迪斯的“人与自然融合”到芒福德倡导的“区域整体协调”等思想,正如尼格尔・泰勒所言:二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经历了规划方法变革和规划重心的转移,在不断地批判与反省中,城市规划早已不再是早期单纯的空间设计,而走向了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道路[3]。

3.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从传统的城市规划到现代的城乡规划学,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研究范围的扩展问题,而是要研究城乡空间统筹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也不是工程技术应用面的扩展问题,而是涉及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安排、空间管制以及相互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土地统筹利用与设计、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规划。

二、现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1952年开始设立城市规划专业至今,已有约60年的发展历史,其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育评估体系等是作为建筑学之中的“工学”门类来进行构建的。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4]。因此,相对于新的城乡规划学,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重视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城市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不足。比如始终强调“城市是扩大的建筑”这一设计理念。(2)重视规划技术手段和工具运用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政策理解、法律运用、沟通协商等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应的课程缺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训练或实践缺乏。(3)缺乏乡村自然、社会、经济等理论知识。由于学科发展长期以来都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为对象,不仅导致乡村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人才培养也局限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目前的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中,就是沿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思想。

三、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人才培养定位。以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构筑而成的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巨型系统,是在各自不同或特定的地理条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城乡规划作为城乡社会经济建设的龙头,无疑是要致力于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致力于城乡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人居生态环境。因此,城乡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承担着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宋绍杭等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态势,要求未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要承担起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城乡社会服务与物质形态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制等重要工作[5]。

2.课程体系构建。根据人才定位,参照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划分为理科类、文科类和工科类课程等三大类。其中,理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地理学、景观生态学、资源学、空间经济学、可持续环境和系统论等;文科类课程包括城乡住房社会学、土地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行政管理体与法规等;工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设计、道路与交通、建筑技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乡社区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等。以上三大类课程体系中,理科类以培养理论基础为主,文科类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工科类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从而达到培养城乡规划综合型、创新型、社会型人才的目标。

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已经走过了60年,新的城乡规划学站在了时代的起点,抓住机遇,探索创新是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必然的选择和共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关于广泛征求《增设“城市规划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意见的涵[EB/OL].

http://省略.cn/news/shownews.asp?id=232

[2]杨俊宴.城规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雷达圈层模型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流变[M].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5-0177-02

1 前言

城乡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指导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法定依据。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推动城乡规划从技术文件走向公共政策,其社会地位和法律效力大幅提升。城乡规划对于有效指导城乡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已成为当前规划部门和规划行业的当务之急。

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关键在于提高规划编制与管理的科学性,根本在于发挥城乡规划领域专家的作用和水平。2006年4月1日施行的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提出了“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工作模式,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明确了专家的角色定位。2008年1月1日施行的《城乡规划法》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专家参与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途径和形式。目前,“专家领衔”已经成为城乡规划行业的新特色。

2 城乡规划专家领衔的必要性

2.1 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必然要求

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部门进行社会公共管理,维护社会公正,协调公众利益,确保社会稳定发展的措施与手段。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必须立足于整个社会发展,从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出发,制定和实施各种行为规范。公共政策从形成、确定、执行到评估、修正、终结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掌握足够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专家作为信息、知识和经验的相对富有者,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可以提高政策质量。城乡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制定城乡规划本质上就是制定公共政策,为提高城乡规划科学性,当然需要专家的参与。

2.2 城乡规划学科综合性特点的基本要求

综合性是城乡规划的显著特点。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等各项要素,既互为依存,又相互制约,城乡规划需要对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得各得其所,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城乡规划来协调和解决的各类问题越来越多,单纯的工程技术己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城乡规划必须综合运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规划工作者应具备广泛的知识,具有全面综合的能力,在工作中主动和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然而,规划编制或管理单位的规划师无论其个人水平多高,总受到专业限制,不可能是通晓所有领域和所有学科知识的全才,邀请其它相关专业的专家参与规划编制和规划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2.3 弥补当前人事制度缺限的必要措施

我国当前的人事制度(特别是公务员制度)有着严重的缺限,最主要的是人才分类和限制过于严格,既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也不利于人才的流动,无法形成有效的岗位竞争机制。目前,城乡规划领域人才分为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两类。行政管理人才位于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公务员制度,对技术职称和执业资格未作明确要求。目前,各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繁忙,行政管理人才大多忙于日常事务,学习和研究不足,导致整体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专业技术人才主要位于规划编制、科研、教学单位,由于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和职称制度,迫使其努力学习以提高业务水,因此城乡规划领域的专家大多位于规划编制、科研、教学单位,然而专业技术人才一般无权参与行政决策。这种行政权力与专业技能的剪刀差制约了城乡规划决策科学性的提升,为了取长补短,规划决策需要邀请专家参与。

3 当前城乡规划专家参与机制的不足

3.1 规划编制重单位资质轻个人资格

当前城乡规划编制中对规划编制单位的资质要求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严格规定了甲、乙、丙级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条件,明确了各自的业务范围。《城乡规划法》更对规划编制单位超越资质等级和违反国家标准编制规划作出了处罚规定,但《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均未对项目负责人资格作出规定,导致许多高资质等级的单位委派专业技术资格偏低的人担任项目负责人,无法保证规划成果水准。

3.2 专家意见对行政审批缺乏约束

《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均未明确专家审查或专家论证程序的法律地位,专家意见只是行政决策的参考意见,听从或不听从全由行政领导个人决定。由于专家意见缺乏约束力,专家会议往往流于形式,本身就得不到专家重视,专家作用自然难以发挥。有些专家论证会的举行甚至是为违规项目出谋划策,邀请专家只是为行政决策失误背书,专家对这种“擦屁股”的论证会议最为反感,大多只是应付而已。

3.3 专家参与规划决策机制不健全

当前大多数地方没有建立规范、有效的专家参与制度,对于城乡规划工作中哪些阶段要邀请专家参与,该邀请哪些方面专家参与,如何对待专家意见,缺乏制度规定。专家一般只是参与初步成果的审查,并不是对规划编制实行全过程监控。专家对规划前期条件和过程缺乏了解,无法充分掌握相关信息,难以科学、客观、公正评价方案。专家对评审后规划编制单位是否严格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方案也无从把握,难已保证意见被采纳。

3.4 专家资格界定不明确

很多数地方没有成立城乡规划专家组织机构,对城乡规划工作中应配备哪些专业的专家,什么人才具备专家资格,该将什么人纳入城乡规划专家组织都欠明确,影响专家会议的质量。许多行业的专家忙于本职工作,如不统筹安排,难以及时参加规划部门的专家会议,导致一些专家评审或论证因无法邀请到具备真正高水平的专家,常常出现以行政领导代替专家出席专家评审或论证会的现象,导致专家评审或论证会意见并不具备“专家”的水准。

3.5 专家权责不明确

目前各地尚未明确专家权利和责任,专家参加评审或论证会不过是为了完成本单位领导指派的会议任务,最多算是一种荣誉,一般不会高度重视。大多评审或论证会只是开会时

才将资料发给专家,专家对项目难以提前深入、细致的研究,往往是蜻蜒点水、浮于表面。另外,专家出席各种评审或论证会也没有责任约束,专家不发表意见或所发表意见明显错误也不负责任,顶多是有损形象而已。没有责任约束无法强化责任心,当然难以形成高质量的专家意见。

4 城乡规划专家领衔的配套措施

4.1 严格规范项目负责人制

提高城乡规划科学性首先要提高规划编制水平,而规划编制水平主要取决于规划编制单位和项目组的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因此,规划项目委托时,不但要求编制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更重要的是承担具体任务的项目负责人要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水平。项目负责人才是规划编制任务的真正领衔者,是确保规划水平的关键。为此,城乡规划编制应严格规范项目负责人的个人资格条件,甲级项目原则上应由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担任项目负责人,乙级项目应由高级规划师担任项目负责人,丙级项目应由注册规划师担任项目负责人,真正落实专家负责制。

4.2 专家意见应成为规划审批依据

实施专家领衔,最根本的就是要高度重视专家意见,应将专家意见作为领导决策和规划审批的重要依据,《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的情况及理由”。凡规划报批材料中没有专家意见的,审批机关不得批准该规划实施。凡规划内容与专家意见严重冲突的,审批机关应要求组织编制机关重新组织审查、论证,待取得统一认识后再重新报批。如果审批机关无视专家意见导致决策失误而引发后果,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4.3 建立专家机构并明确专家资格

城乡规划专家组织应常设化,各地一般在政府的城乡规划委员会(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协调领导机构)下设立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作为政府决策的智囊机构。规委专家委员会应将城乡规划相关部门的专家全面纳入,直辖市规委专家应当有教授级高工职称,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专家应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县级城市专家应有中级职称或相应的执业资格。由于城市总体规划既要遵循上位的城镇体系规划,又要对下位城镇作出要求和规定,为了提高规划科学性、可行性,规划审查或论证会既要有上位城市的规划部门专家指导,也要有下位城镇的规划专家参与。

4.4 建立并规范专家评审会议制度

城乡规划评审(或论证)会议的地点应相对固定,时间应预先通知,便于专家安排工作。规划文件应提前(时间根据项目复杂程度确定,一般地总体规划项目提前10-20d,详细规划项目提前5-7d)交给参与评审的专家,便于专家充分了解、掌握文件内容并核对相关标准和规范。专家评审(或论证)会宜由资深专家作为“首席专家”主持会议,各部门的专家应于参会前3-5d以书面形式将审查意见提交首席专家,意见书应署名并注明联系方式。首席专家应对各部门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总结,认为不妥的应通过沟通、协商统一认识,然后出具专家评审综合意见。首席专家还应对规划成果进行审查,确保规划成果与专家意见一致。为保证专家意见客观公正,必要时应实行回避制。为防止学术专制和权力垄断,首席专家应实行轮换制。为防止权力寻租,出席专家会议的专家名单应通过抽签决定,不能由领导指定。

4.5 明确专家权利和义务

专家是各部门的精英,一般工作较忙,部门领导应为参与规划审查或论证的专家提供便利。规划审查和论证实质上是向专家咨询。政府或相关单位应给予专家一定的报酬。首席专家承担责任更大,劳动强度更大,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待遇应适当提高。专家评审或论证本身就是技术工作,参与大型或重要项目的评审或论证,可以作为专家的工作业绩和工作经历。专家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专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专家有按时提交审查意见和准时参会的义务,并应坚守职业道德。专家不恪尽职守,可以解聘;违背职业道德的应将不良行为记入档案,作为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的参考;触犯法律的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专家领衔是城乡规划科学制定和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为了保证专家领衔的有效开展,通过配套立法完善相关制度,明确专家职责、权利、义务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必要工作。

参考文献: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10

我国建筑教育体系中城市设计课程开设始于1980年末。当时“广义建筑学”提出,“广义建筑学”的内涵就是利用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学科的精髓合为一体。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开始重视村镇体系规划设计以及村庄建设,2000年以来我国也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开始加强村镇体系规划,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各地都制定了村镇体系规划的技术规范,如今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城市设计以及城乡规划的基础能力已经没有争议。

1.1 “广义建筑学”“城镇建筑学”“城乡一体化”异军突起,高层次城市设计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上世纪末,“广义建筑学”及“城镇建筑学”概念的提出和其后的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在侧面昭示着城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走向,城乡体系规划的逐步深入推进,也在迫使城市设计的领域从城市圈,城市,区域逐渐向城镇体系纵向发展,传统的建筑学科领域的拓展应在城镇体系的城市设计层面上得到突破和体现,进而“以城市设计为基点,发挥建筑艺术创作,共建和谐的城乡社会关系。

1.2 城市设计学科起步较晚,学科定位与研究内容亟待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设计及城乡规划体系起步较晚,特别是各类人才培养建设明显滞后:本科生教育多在建筑学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中开设城市设计课程,研究生教育中有城市设计方向的,但是一直到2009年才有第一本较权威城市设计本科教材《城市设计》出版,城乡规划专业方兴未艾也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所以长期以来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学体系进行城市设计人才培养。

2、“多重交互”立体化教学的特点

2.1多专业融合,课程体系综合性强

城市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起点高的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所学课程中涉猎面最广,囊括知识点做多的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求所培养人才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园林景观、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各专业上都有一定基础,并且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针对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我们在课程体系建设的时候,诸如《城市设计》等课程应选择资深教师授课,并开设了较多的专题讲座穿插在课程当中,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认识实习。

2.2理论课程、设计课程、实践课程交互进行,循序渐进提高课程深度

本成果在课程建设中采取理论课程理论课程、设计课程、实践课程交互进行形成课程体系如下:

2.3 横纵交错,立体化教学

针对城市设计课程自身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法上单项渐进的教学模式,采用横纵两条轴线进行教学体系的推进,横向为课程的深度,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逐渐深入,纵向为专业发展轴,从建筑学专业向城市规划专业、园林景观专业、道路交通专业等相关专业逐步扩展。

2.4 紧扣我国城市设计的特点

我国的城镇体系规划起步较晚,真正广泛应用也只有十几年的实践,城市设计课程具有前沿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具有很广的知识面和对成功案例的借鉴,以掌握城市设计的精华,掌控城市设计的前沿脉搏。将理论授课和实践环节的快题设计设置在学生外出实习较为集中的学期。并且借鉴国外城乡规划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开设《精品城市设计案例赏析》课程。委派任课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城市设计会议,参观实际案例,并以讲座以及系内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城市设计的前沿知识。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00105

城乡规划是以城乡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及空间利用为核心的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一项工作。规划师的工作涉及社会各方利益,实际工作中,规划师的工作经常处于各类矛盾中。如对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对土地开发的干预,直接面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权衡、不同公共利益之间和不同私人利益之间的权衡。规划师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社会各方利益,其从业人员伦理意识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本科教育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规划师的职业实践和社会角色决定了规划伦理意识培养必须成为城乡规划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规划伦理意识即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中,引导该专业学生树立公平、公正的价值观,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需要。目前,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中,还未形成真正的规划伦理观价值培养体系。针对国内城乡规划教育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伦理意识教育体系的现状,本文借鉴国外规划伦理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探讨中国城乡规划教育中伦理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国内城乡规划伦理意识教育现状

受教育部委托和指导,由住建部下设的“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各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城乡规划学科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评估委员会对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教育质量、教育过程、教学条件”三方面进行评估。“教育质量”中的“德育标准”指标,明确要求评估各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理解城市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及社会交往能力”。但缺乏具体的评判标准,且在专业评估过程中,评估委员会主要注重对智育标准的考察,特别是对城乡规划专业必备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对德育标准的考察只局限于有关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情况,对学生实际的道德水平没有明确的考察内容和评估指标[1]。

目前国内城乡规划专业院系尚未进行系统化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建设。首先,城乡规划专业高等教育并未开设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虽然课程体系中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但这些课程不具有城乡规划专业的针对性,所以在专业教育环节规划工程伦理价值观很难深化。其次,虽然《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中

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的规划伦理价值观方面要求,但仅涉及规划伦理价值观的部分内容。另外,《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李德华,2010)书中也明确提出规划伦理价值取向等相关内容。目前国内一些城乡规划专业实力雄厚的院校,已逐步展开规划教育的伦理价值观方面的先行探索。例如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专门开设了针对设计类专业的职业规划与学业指导课程,并结合专业特色,按年级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邀请不同背景的专家以专题形式介绍学科心理健康与工程伦理等内容,在工程伦理教育上具有较强针对性[2]。重庆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提出了课程模块与知识、能力、素养结构(包括职业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和心理素养)要求矩阵,对各门课程有关规划伦理观方面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但目前大多数规划院校的工程伦理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对实践的严格要求体现,规划工程伦理价值观方面缺乏专门的教育体系。

二、国外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工程伦理价值观的培养

(一)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有现代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国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英国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体系,已从单纯物质空间设计技能的培养转向重视综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并通过动态的、严格的教育程序来保证规划师的素质。英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中,对工程伦理的重视体现了现代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新特色。首先,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通过制定详细的城市规划教育评估大纲,指导规范城市规划大学教育。教育评估大纲主要对知识、技能、价值观、专门化领域、规划院系质量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其中价值观方面就是对城市规划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评估[3-4]。其次,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中除了体现知识、技能、实践的课程内容外,还有体现价值观教育的规划工程伦理课程。如卡迪夫大学通过设置社会差异和规划、环境政策与规划、规划法规和规划控制、规划法律、住房政策和体系等课程,向学生传授规划的工程伦理观,以政策分析和研究的形式,在具体政策解析中向学生传授公平、公正的规划伦理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和底层群体。该校与规划伦理观相关的课程占到 20%左右,其他大学与规划伦理观相关的课程均在 2~8 门课之间。在英国各规划院系均重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置与规划伦理价值观相关课程。再次,为达到培养学生规划伦理观的目的,与伦理观相关的课程均采用了类型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堂授课之外,更多的是通过多样的社会实践以及校外社会调查来灌输正确的伦理观[5](表1、表2)。

(二)美国

美国是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师职业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专门制定了《美国持证规划师学会道德与职业操守守则》,对从业规划师的行为进行道德规范,同时向外界宣示规划师的价值观。美国持证规划师学会和美国规划院校联合会对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针对“价值观”培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要求。大部分规划院系将部分工程伦理教育的知识、案例整合到人文社会科学的非技术课程当中。这些课程内容中应体现如下价值观:个人自由与集体利益的协调;让各种声音得到表达,多元化的规划;公平效率原则:社会公正、公平和利用资源的高效率;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遗产;说实话、不腐败、为全体市民谋利益,体现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同时,将产学研结合作为规划伦理教育培养的主要途径,已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规划伦理教育体系[6]。

三、城乡规划伦理意识培养的途径

从英美等国城乡规划专业工程伦理教育的成功经验发现,规划伦理意识的培养,不能简单依靠增设一两门课程,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培养和训练过程。首先,应建立一个全社会认可的规划伦理教育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出台具体的规划伦理意识教育要求、内容、评判标准。其次,规划伦理意识的形成不能简单依靠开设道德通识理论课程,应与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建议由“全国高等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牵头,各省规划学会、各规划院校、规划管理设计机构协同,分层次、分步骤地开展规划院系学生伦理观的培养(图1)。

(一) 加强规划教育伦理课程体系建设

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国外主要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种是独立授课、系统教学;另一种是横向贯通、深度融合。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规划院校不具备单独开设规划伦理课程的条件,工程伦理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7]。因此,采用“横向贯通、深度融合”的伦理意识教学体系更适宜于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实际,即将规划工程伦理内容嵌入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模块中,建立规划伦理课程教育体系。明确相关课程中伦理教育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各课程的特点,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制定明确的伦理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渗透式课堂教学,将工程伦理原则与规范渗透在各门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设计课与专业实践中,构建“伦理认知、伦理实验、伦理实践”三维度伦理教育体系,在不同年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传授规划伦理价值观相关内容,通过系统化学习,使规划学生具有完整的规划伦理价值体系( 图 2) 。

以城乡道路与交通课程中工程伦理认知教育为例。该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学了使学生掌握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及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外,还应着力解决相关的伦理价值观问题。例如“城市道路为谁而建”的问题,专业教师在理论授课时应体现道路建设以公共利益为重,应兼顾所有的交通参与者的需求,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又如“城市道路建设及交通规划中优先关注谁”的问题,应体现弱势群体利益优先原则。

(二)重视规划伦理案例库建设

由“高等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牵头,开展城乡规划伦理案例库建设工作。将实际中重大的规划工程项目,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案例作为素材,配以规划伦理分析,收录入案例库,建立内容丰富的规划伦理案例与资料库。通过使用真实的例子来描述道德困境,呈现各种解决伦理问题的方法。规划院校师生可通过专题形式对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推理和伦理识别,提出和确证伦理决定。

(三) 强化产学研结合,注重伦理价值判断培养

产学研结合是工科学生培养工程伦理观的主要途径。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校参与或模拟参与规划实践项目,或在管理、设计、研究机构参加实践,通过将学校、学生、规划相关机构三者有效结合,引导

学生全程参与到城市或地区规划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不仅掌握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而且具备面对多元利益主体和复杂现实问题时的价值判断能力。另外,各规划院校还应积极开展“规划下乡”“规划扶贫”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使伦理道德教育贯穿城乡规划的专业教育中。

(四)创新规划伦理教学模式

城乡规划专业工程伦理相关课程教学不仅要依靠课堂理论授课,更多的是要创新各种教学模式,以有效灌输正确的规划伦理价值观。如教学中采用体验与活动结合的实践模式,采用小组设计、工程实践、角色扮演、计算机模拟等方式,或邀请不同学术背景的教师和规划界前辈,以讲座形式,为学生介绍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等内容,为学生积累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经验。

此外,可将规划伦理教育与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校报、校园广播、网络、图书馆展示区等宣传阵地,采取工程伦理知识大赛、关涉工程伦理的模拟法庭论辩、小品相声、工程伦理公益性广告等形式,使教学环境贴近学生生活,使规划伦理价值观融入学生文化生活。

(五)加强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的伦理原则与规范的培训

各省规划学会应定期组织对省内各大高校规划专业教师展开规划伦理的培训(可与注册规划师继续教育结合开展),普及规划伦理原则与规范,使专业教师能够将工程伦理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于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在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规划师的责任,深刻体会规划工作应具有的深厚人本情怀,保持公平公正的尺度,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

四、结语

本文针对国内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伦理意识教育体系的现状,借鉴国外规划伦理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研究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中伦理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另外,现实中每一名规划工作者对规划的理解、对工作所持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对未来的规划师产生影响,因此,规划伦理教育除了依靠规划院系,其他城乡规划从业人员也都是潜在的教育者,都应重视自身的责任和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和平.加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J].规划师,2005,21(12):66-67.

[2]马珂,贺栋.城市规划专业工程伦理道德教育浅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6):74-77.

[3]章兴泉.英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启迪[J].国外城市规划,1995(2):48-50.

[4]唐子来.不断变革中的城市规划教育[J].国外城市规划,2003,18(3):1-3.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12

科学须为社会服务,要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时代的需求,专业的设置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来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3~4]。

1 专业存在问题

1.1 专业定位不明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10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1]。

1.2 课程设置不科学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4]。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2 专业办学建议

2.1 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2]。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2.2 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点篇13

科学须为社会服务,要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时代的需求,专业的设置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来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3~4]。

1 专业存在问题

1.1 专业定位不明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10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1]。

1.2 课程设置不科学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4]。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2 专业办学建议

2.1 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2]。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2.2 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之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所的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转贴于

2.3 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掌握大量当地区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1]。

从办学特色来讲,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为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 赵小风,黄贤金,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7):58~6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