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基本方法实用13篇

科研基本方法
科研基本方法篇1

选题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选题并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问题,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科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个科研选题比解决一个现实问题更困难。因为选到一个有价值有创造性的课题,既要懂得课题的来源,又要有相当的科学素养,要理解选题的价值意义,要富有想象力,对选题要有浓厚兴趣,有相当的知识储备等等。

选题是科研人员才能的体现。选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将产出什么样的成果,甚至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成败。科学史表明,研究成功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多样,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原因是选题得当,研究者只有选出恰当的课题,才有成功的可能。由于选题得当,科研人员可以把自己的学识、智慧用到最有效的科研工作上。

从培养研究能力的意义上说,特别是新参加研究活动的青年科研人员,需要有意识地培训选题能力,这是从事研究工作的一项基本训练,科研人员的基本功。

二、科研选题的角度

发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也是一项灵活的研究艺术。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各门学科中存在着大量可供选择的问题。科研选题有多种来源多条渠道。

1.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面广量大,选题的内容极为广泛,大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只要深入探索,不难发现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马克思就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商品中,研究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作为科研选题并不是那些表面的肤浅的问题,而是那些在一定深层上的价值的问题,这需要一定的思考甚至调查研究才会发现。

现实的需要,是科研课题的首选目标。本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的最低潮,如何摆脱经济困境,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成了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美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对经济理论的兴趣或研究,多数都是从30年代开始的。米尔顿·弗里德曼说他从事经济学的学习研究,是“时代感召的结果”(《我的成功之路》辽宁大学出版社第82页)。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为盈的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政治生活中许多使人困惑的问题也很值得研究。例如,为什么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是人心所向,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资本主义成了许多人心中的丰碑;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几乎葬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主宰中国命运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却亏损严重;多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抓党风建设,也采取了许多实际措施但腐败之风却有蔓延之势……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2.从理论研究中选题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理论的真理性只是相对的,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也不是永恒的。即便是曾经“结论”了的理论观点,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也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化。因此,用探索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有的、传统的理论观点,常会从中发现新问题。比如,传统文化理论中的继承发展问题,历史事件、人物评价中的问题。以疑古擅名于现代史学的“古史辩学派”创建者顾颉刚先生,1922年夏,在编写中学历史课本时,他从尧舜禹的地位问题及有关传说的演变,发现古史结构的层次,原是层累地造成的。他认为神农、黄帝、尧舜等历史人物被提出的时间与他们在历史中排列顺序的先后正好相反。1923年他正式向学术界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引起了一场关于古史问题的学术论战。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经济学家许涤新是在30年代开始研究恩格斯提出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当时以《资本论》为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不能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特别不能适应青年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经济理解的需要,许涤新决心写一部广义政治经济学,该书第一、二卷1949年出版、第三卷1954年问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贡献。

对那些自相矛盾的理论问题,是应该引起注意的课题,通过研究,分析为什么会产生矛盾,矛盾的焦点在哪里,后一个结论对前一个结论是发展还是修正。

3.从不同学派、观点的学术争论中选题。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性思维,对同一观点、理论常会发生分歧和争论,甚至形成不同的学派。如人猿之间界河、界限之争,中国封建社会起点之争,经济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之争,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之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与趋同论之争,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等。在争论中,会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即便是基本正确,也会有不完备之处,争论的双方都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因此,关注学术之争,深入了解争论的历史、现状和争论焦点,是发现问题、选择研究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著名作家、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何其芳,抓住了文艺理论界争论较多的一个理论问题,即艺术典型问题进行研究,他以理论家的胆识和勇气打破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流行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即典型“共名”说。他说:“在实际的生活中,在文学的现象中,人物的性格和阶级性之间都并不能划一个数学上的全等号。”坚决反对文艺理论中的简单化和形而上学的倾向。

4.从学科渗透、交叉中选题

学科渗透、交叉是科学在广度、深度上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事物都在普遍联系之中,各门学科也在普遍联系中,以往人们注意从学科相对独立性上进行研究,现代科学注意了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研究,在学科渗透、交叉“地带”存在着大量的新课题供选择。这样的地带主要有,比较学科:对不同系统,通过比较分析,探索其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比如,比较哲学、比较史学、比较法学、比较管理学中的课题;边缘学科:在二、三门学科的边缘地带,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研究对象,如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中的课题;软科学:以管理和决策为中心问题的高度综合性,智能性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大多是与国民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相关的复杂系统,比如管理科学、领导科学、决策科学、预测学、政策学、战略学、咨询学中的课题;综合学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从各不同方面进行立体研究的课题;横断学科: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各事物中的某种共同属性;超科学:从更高层次上研究一般规律,如科学学、哲学中的课题。

郭沫若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很注意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习研究。他为了把古代史研究置于更加坚实的基础上,用了很大的精力钻研中国的古文学,在古代甲骨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劳伦斯·克莱因把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美国经济的新模型。

5.从科研管理和规划中选题

国家、省市及各种学术团体也经常提出许多科研课题,如国家、部省市的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年度课题,这些课题一般都是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上比较重要的课题,应当是科研工作者选题的重要来源。这类课题属指南性选题,其中许多课题的难度、规模很大,选题时,科研人员应从自己的优势出发,把课题加以具体化,以保证其可行性。此外,在各级政府、科研部门制订的各种科研规划中,也提出许多研究课题,也都是选题的重要来源。

6.从直觉思维、意外发现中选题

科研人员对研究对象富有浓厚的探索兴趣,也是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大量值得研究的选题,首先表现在各种社会现象中,科研的任务就是现象认识本质。现象问题是人们最容易感觉到的。这时,选题常常得益于科研人员的想象、灵感、直觉,以及对这些直觉思维、意外发现带来的机遇的捕捉。当然,这类选题开始时可能是幼稚的、肤浅的,尚需深入思考和论证。郭沫若在追踪调查有关郑成功的事迹中,意外发现了郑成功铸造的钱币,从而把中国自铸钱币的历史上推了将近200年,并进一步发现了郑成功的财政政策和复国宏图,从而推进了晚明史的研究。

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常说,他对逻辑的兴趣是在“巴黎街头”产生的。1924年的一天,金岳霖和张奚若等在巴黎大街上散步时,遇到一群人在激烈辩论,引起他的好奇,他想有没有一个可靠的(逻辑推理)的解决争论的办法。

以上概括的各项来源,仅是选题中可供参考的若干方向线索,并不能包罗所有研究方向和课题,对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值得研究的课题层出不穷。能否选择恰当的课题,需要科研人员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造才能。

三、科研选题的一般原则

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无穷无尽,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只能选择其中适当课题。如何选择,并无固定模式,总结科研选题的历史经验教训,可以概括出若干条原则:

1.目的性原则

科研选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当是“为什么”,目的性是选题工作的首要原则。

选题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三大曾明确指出,发展科学技术的首要任务就是振兴经济。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正以更大规模向着广度深度进军,需要解决和研究的课题越来越新、越多、越复杂和越困难。比如能源问题、交通问题、粮食问题、管理、贸易问题、就业问题、人口问题、人权问题等等,解决其中一现实问题,就是一种贡献。科研一定要满足社会需要,才会有真正前途。

与选题的目的性、需要性相联系的是课题的价值性。只有科研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比如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理论价值、学术价值等,才会达到满足社会需要的目的。所以课题的价值性就成了衡量选题目的性、需要性的标准,在选题中,目的性原则、需要性原则、价值性原则是一致的。

在选题中,贯彻目的性原则、应当注意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一般选择实用较大课题。

第二、既要注重当务之急的课题,也要重视科学预测的课题,现实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

第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重要。

第四、充分利用本地区本部门的条件,同时注意利用外来条件。

第五、积极开展和承担协作课题,特别是官、产、学三结合的研究课题。

怎样才能使选题达到目的?在选题中充分贯彻创造性原则至关重要。

2.创新性原则

科研的本质就应当具有创造性,评审科研成果质量的最重要原则就是看成果有无创新,因此,科研选题从一开始就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国家对学位论文有明确要求,其中硕士论文应当有新见解,表现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或者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博士论文应当是创造性成果。科研选题切忌重复别人解决了的课题。

所谓具有创新性的选题,指的是那些尚未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预料经过研究可获得一定价值的新成果的课题。如新见解、新观点、新思想、新设计、新概念、新理论、新手段、新产品、新质量、新效益等。创新性具有新颖性、探索性、先进性、风险性等特点。它进一步体现了课题的需要性、价值性。

选题中,贯彻创新性原则,关键在一个“新”字上。这种创新的课题在哪里?一般而言,在各种各样的矛盾点上,尤其是新旧之间的矛盾点。比如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新理论与旧理论的矛盾,不同学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突出表现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地带、学科之间空白地带、不同理论观点、学派相争论的地带,研究工作遇到挫折失败的地带等等。这需要科研人员目光敏锐,抓住线索,跟踪追击,以求突破。

这些要求,对研究工作者来说,一般也是比较困难的。许多有经验的导师在指导学生科研时,常从这样三个方面入指导:第一、在局部性的课题上具有创新性。即解决一个多因素的大课题中的尚未解决的某一个因素,或者能作出深入透彻合理的分析见解;第二、在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扩大,有自己的补充,新的见解或改进;第三、纠正别人的错误。总之,创新性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如何选题,根据各人具体条件而定。

选题需要有价值性、创新性,选择并完成这样的课题,不能想入非非,脱离实际,要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因此,选题需要遵循求实性的原则。

3.求实性原则

选题的求实性是指选题要有真实的可靠的依据,或者事实根据,或者科学理论根据,选题要事出有因。

任何新课题以至新成果,都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的,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从事理论研究,要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从事应用研究,要有一定理论根据,正如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的那样,实事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实事,永远飞腾不起来。

坚持求实性原则就是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在选题中,不能违背一定范围内由实践检验过的事实和规律,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实质上也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客观规律性为依据。然而,对事实和理论的理解也应当是辩证的。在选题时依据的事实和理论并不是全面的、彻底的,也有一定的局限,况且都是变化、发展的。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发展,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发明还会对已有事实和理论进行新的审查,所以,求实中的“实”字并不是僵化的、呆板的。因此,求实性原则要求在选题时,既要尊重事实,又不拘泥于事实,既要接受已有理论的指导,又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束缚,采取辩证的有分析的态度。

符合上述三原则的选题,是否就可以着手开题工作呢?还需要分析完成选题的主客观条件。还有一个现实可行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科研工作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探索性、创造性活动,总要受到一定条件限制。正如恩格斯说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条件下进行认识,而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可行性原则体现了条件性原则。如果选题不具备可以完成的主客观条件,再好的选题也只能是一种愿望,因此,可行性原则是决定选题能否成功的关键。

选题,必须考虑将要遇到的困难。如理论方面的、技术主面的、资料方面的、各种人际关系方面的等等困难。应当均有解决这些困难的可能性。选题有难易不同,有工作量多少不同,一般常犯的错误是选题过大,试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项过大的课题。

选题中,应当充分分析估计以下条件:

第一、现实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对课题兴趣、理解程度、责任心等。

第二、现实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资料、经费、时间、协作条件、导师条件等,对应用性课题,还应考虑到成果的开发、推广条件,用户采用接受条件。

第三、积极创造条件。所谓条件,除已具备的条件外,对那些暂不具备的条件,可以通过努力创造条件。如知识不足可以补充,设备经费不足,有的也可以艰苦奋斗克服一些困难,情况不明,可以先进行调查研究等。

选题时应根据已具备的、或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条件,扬长避短,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选择基本符合自己情况的研究课题。

上述选题原则,分别体现了选题的社会需要、社会贡献、科学依据、基本条件,这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条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情况往往要复杂得多,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对选题要从严要求,作出最佳选择,即作出最大的努力,完成最富有创造性、最有价值的课题。以此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奋斗目标。

四、课题的立项和评估

科研选题实质上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其结果有恰当、不妥、正确、错误之分。并不是一时的兴发,更不是随心所欲,特别是那些意义重大、难度大、代价高的课题。为了确保选题正确无误,需要认真对待。在课题选定之后,正式开题之前,尚需对选题作出科学论证和评估,就最佳方案作出决策。在评估决策中,以下程序不可少。

开题报告(即项目申请书)。包括课题来源,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的创新性及难度,主要研究方法、措施、步骤、阶段成果及最终达到的目标,研究人员的素质、水平,研究结果的先进性、效益、经费预算等。

论证评估。通常采用五种方法或步骤,即调查法、比较法、预测法、综合法、决策法。

历史比较  现状调查  未来预测

系统综合

优选决策

专家评审。是能否立题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程序和依据。专家评审组主要评审项目申请书。对其中逐项评议,如有关键性条件不符合要求,即被淘汰。

科研基本方法篇2

一、引言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启动与实施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公布为标志,旨在探索以本科学生为对象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并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使学生经过系统而全面的创新训练和培养,达到培育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养的目的,着力培养新时期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本科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就是在此背景下通常以指导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通过学生小组形式独立完成某项科研项目的启动、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研究成果的总结、研究报告撰写等内容,使学生切实得到科学研究的锻炼,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然而,也应看到由于大学学科及专业设置的多样性、学生素质和接受能力的高低以及大学办学条件的差异,使得针对本科生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训练模式或方法上存在着不同做法和理念。[1] [2]因此,积极探索操作性强、实用的本科生创新科研及能力的培养、训练模式,对达到培养新时期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多届创新科研训练小组的指导实践体会,认为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以下简称PBL模式)同样适用于大学本科生的创新科研训练教学,但为保证和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并使之成为可普适的创新教育方法,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二、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的主题确定

众所周知,PBL教学模式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3],其源自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1969年所创立的针对医学院学生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的铺展方式是以问题为切入点,采用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为主、教师评教为导向而将两者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不断应用与演化,PBL教学模式已成为多数世界一流大学各学科都采用的一种主流教学模式。如前所述,目前国家所倡导并推行实施的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这其中既包括实际动手能力,更要求理论分析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科研训练。由于大学生创新性项目主要的受众群体侧重于大学本科第二、第三年级学生(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这一阶段的本科生刚刚接受了大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专业知识的灌输,且以书本知识的获取为主,习惯了传承性、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思维性、探究式的科研创新训练基本上处于完全陌生的状态。而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的基本要求是在一定期限范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完成某科研项目的前期调研、方案制订与实施、研究成果(报告)总结撰写等训练内容,使学生切实得到科学研究的锻炼,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研究特指人类对自然现象或规律进行的摹写,或者使其抽象化并根据存在于其中的规律性合理地认识其中的规律性[4],这种认识过程显然要依据一定的模式或方式来实现。PBL模式的可取之处也正是以问题为切入点。因为,科学研究中问题的发现或识别是开启研究的第一步。鉴于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已从传授知识的本身逐步向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转换,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一般科学研究活动所要具备的基本功。由于PBL实施模式基本上是依托指导教师从事的相关科研活动进行,对于教师而言,所指导的创新小组要实现的目标相对比较明确。这一环节的任务,是让参与科研活动的创新小组的每一位成员清楚了解他或她受此训练后所应该达到的目标,否则很有可能出现个个“打酱油”的结果。因此,对于参与者而言,问题一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所做科研活动应该解决的问题;第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掌握从事一般科研活动的基本方法。只有学生明确了创新科研训练要达到的这一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创新科研训练的开展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的过程细化

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的过程细化,实际上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原因在于本科生创新科研训练实施的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虽然这些学生已经具备或掌握了基础的专业知识,但就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而言,依然处于空白阶段,这就需要指导教师采用“手把手”的方法让学生详细了解并“按部就班”地执行,以便让学生在达到所应该达到的目标之后,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在笔者经历的创新科研训练项目实践活动中,就将过程细化为以下几个步骤。

研究目标的确定(问题的提出)>基础资料收集>分析、归纳方式>理论依据>重点关注>结论(报告)

在上述每个步骤中,笔者都为每个学生以“量身定做”的方式列出了详细的“操作”细节,并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质疑过程的细节。因为质疑是学生动脑的结果,有问才有探究,有探究才能解决问题。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两方面取得平衡。

四、PBL模式下创新科研训练成果的表达

不同于PBL模式下采用的笔试或口试方式来检验学生对某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方法。其检验方式应与其他方式有所区别。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注重“学习”科研,所以,不宜以学术文章的形式来作硬性要求。相反,撰写科研报告不失为检验创新科研训练项目完成状况的较为理想形式,也是PBL模式的最后环节。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注重的是“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其过程和目的以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科研报告的编制或撰写对于参与创新科研训练项目的学生们而言,也是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这也需要指导教师给出一个一般性的编写原则,从而让学生把通过创新科研训练实践活动中所学到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化、系统化。下列编写大纲可满足要求,即题目>研究现状与意义>基本研究方法>论证>结论>参考文献。

五、结论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下国家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多期创新小组的实践结果表明,PBL模式的采用对创新小组科研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既定目标的实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有益的借鉴作用。以笔者指导的两个创新小组为例,第一小组(5人)中除一人因家庭原因参加工作外,其余4人均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迈出了职业科研生涯的第一步。第二小组(5人)成员均对从事科学研究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备战考研。每个成员所写的创新科研报告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探析[J].高教探索,2014(10):36-37.

科研基本方法篇3

引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组成部分,提高其教学质量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验教学普遍采用“教师演示,学生重现”的模式,教师常常忙于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较少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则过多关注实验结果的正误,较少反思实验方法和结果。由此,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有限。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全面改善教学效果。

从2011年开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在美国流行,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它倡导学生在课外通过观看教学微视频自学课程内容,师生在课间参加教学活动和交流互动,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翻转课堂将教师从传统教学方式的讲授任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获得良性发展。翻转课堂为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华中师范大学杨九民等将以微视频资源学习为核心的翻转课堂运用到“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还需具体设计课内实验阶段的交流互动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一 翻转课堂及实验教学方法

1 翻转课堂的发展和内涵

早在2000年,美国迈安密大学的三位教授Lage,Platt和Treglia在经济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中,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即将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内传授知识的工作转移到课外完成,而将原来课外练习的工作转移到课内完成。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获得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微视频的出现则使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2004年,SalmanKhan为侄女录制了视频帮助其补习功课,侄女反映视频便于她略过已经掌握的内容,也利于她

翻转课堂的基本思想是采用“课外传授知识,课间内化知识”的策略开展教学。在课外,学生通过微视频自学基本知识,有效实现新知识的原始积累。在课间,教师安排学生开展协作探究式活动,并当面解决学生疑问,促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采用微视频引导学生课外自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的方法。首先,教学微视频其实是教师讲课场景的复制品,一旦录制长期保存,可被多人反复使用。用微视频替代讲课,避免教师重复讲解,减少工作量。其次,学生易于根据各自的学习状况和特点,自由控制微视频播放的时间、进度和次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第二,最佳发挥教师辅导学生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当教师在课内为学生讲解知识点时,由于学生刚接触新知识,还来不及深入思考,此时很少需要教师解答疑问。在课后,学生做练习时,却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翻转课堂调整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次序,当学生完成课外自学,取得新知识基础后,教师与学生开展课内教学活动,交流互动,教师协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

第三,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以自身为主体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意义建构是指深刻认识新知识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和相互关系,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也即是知识内化。学生只有实现知识内化,才能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并灵活运用它们。翻转课堂采用微视频引导学生自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同时,微视频免除了教师讲授的任务,使教师能集中精力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吸收和内化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2 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分析

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被要求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在实验课期间,教师先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集中讲解实验原理和内容,并演示操作过程。随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并在课后完成实验报告。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有以下缺陷:

首先,实验进展缓慢,效率低。学生基于实验指导书完成预习,较难把握实验过程的每个环节,有些学生甚至不熟悉实验仪器。他们操作不够熟练,实验进展缓慢。

其次,开展相同实验的次数多,教师重复讲解工作量大。不同班级可能开设相同实验,每个班级往往需分批进行同一实验,因此实验重复次数多。有些基础课程实验重复量相当大,重复多次讲解相同实验内容的巨大工作量使教师无暇改进教学方法。

再次,教师的集中讲解效果差。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差别,每次的实验人数又很多,实验老师的集中讲解通常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清楚把握实验方法和要求。

最后,实验过程忽视学生内化知识。实验成绩通常以结果的正误来评定,学生大都只追求完成实验项目,取得正确的数据结果,很少深入思考相关问题。教师经常忙于解答学生的操作问题,较少有技术性指导。因此,师生之间缺少专业知识层面的交流和互动,不利于教学相长。

3 基于翻转课堂的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方法

本文根据翻转课堂的优点,设计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实施结构如图1所示。在课前,主要通过教学微视频引导学生自学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减轻教师讲解负担。在课内,学生完成基本实验后,教师以思考题为导向,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强化其理论基础,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学生整理实验报告。以下详细介绍课前和课内的主要活动。

(1)课前活动

①教师根据实验计划编写指导书。对于各实验项目,除原理、步骤以外,指导书还应详细说明要求取得哪些结果和结论,并给出与本实验相关的1-2个思考题,以便课内开展探究活动。

②教师录制讲解实验原理的视频。该视频可采用幻灯片方式加讲解语音的形式,或者板书加讲解语音的形式。同时录制现场操作过程的视频,以使学生能熟悉实验环境。每个视频控制在10分钟左右,充分利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提高学习效果。

③学生观看实验教学视频。学生自由选择观看视频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在最佳状态下高效率学习。学生反复学习教学视频,掌握基本原理,熟悉实验仪器和操作步骤,并记录遇到的问题。

④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础上,学生参考指导书,开展理论分析和计算,规划实验报告,完成预习。针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实验思考题,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相互交流,查找资料解决。

(2)课内活动

①学生完成基本实验。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预习的基础上,能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视频所给出的基本实验内容,教师也能在此期间解答学生预习中的疑问。

②开展协助探究活动。该步骤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学生得到基本实验的结果后,通过相互交流,纠正错误。第二,学生开展探究,解决新问题。教师针对指导书上的思考题,组织学生以3人为一组开展讨论交流。各个小组分别讨论思考题,探讨结论,并在基本实验的框架上,设计和拟订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予以实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指导和解答学生疑问。该步骤有助于学生深化对基本知识的认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展示和交流探究实验结果。各小组独立完成探究活动之后,教师选择2-3个小组为示范小组。各示范小组依次为全体同学介绍解决思考题的依据、实验方法,展示实验结果。针对展示的情况,其他同学对比本组实验方案与结果,讨论和补充改进方法。

④实验效果评价与反馈。经过探究活动、展示和交流后,每个学生首先自我评价自身掌握实验原理的情况,评价基本实验和探究实验采用的步骤、所得结果的情况,并列举本次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然后,针对示范小组,每个学生对其实验方法和结果打分,指出其优点,提出改进意见。教师整理和总结评价材料,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将对示范小组的评价情况反馈给对应小组,促进他们提高实验技巧。学生自评有助于其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主动性。学生互评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长处和不足,改进学习方法,最终提高其应用能力。

二 翻转课堂实验教学举例

下面以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图像的傅立叶变换与频域滤波”实验项目为例,具体说明本文提出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通过程序设计开展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本实验的基本实验内容为验证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平移性和旋转不变性,实现图像低通频域滤波,学生应掌握傅立叶变换原理和特性,熟悉图像正、反二维傅立叶变换的程序设计方法。

根据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编写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采用录屏软件录制了讲解原理的视频,以及基本实验操作步骤和讲解的视频。此外,指导书中增加的思考题为:在图像的傅立叶变换域中,零频、低频和高频数据分别代表图像的什么信息,通过实验予以验证。

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掌握了图像正、反二维傅立叶变换的基本过程及其程序设计方法,熟悉了常用的读图、傅立叶变换、显示等函数。针对思考题,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交流,对实验验证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方案。

课内,学生独立编写图像处理的程序代码,完成基本实验内容,相互交流,纠正实验错误。之后,学生以3人为一小组,针对思考题,讨论设计方案,分析其可行性,并拟订技术路线。再通过程序设计实现方案,最终给出图像处理结果。

示范小组给出的设计方案主要有两种。如图2所示为其中一种方案的流程图,图2中FFT和IFFT分别表示正、反傅立叶变换。首先,将原图作傅立叶变换,得到频域数据。然后,分别设计2个低通滤波器、1个高通滤波器,其中一个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接近零频。接着,分别将三个滤波器与图像频域数据相乘,再将乘积作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滤波结果,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根据处理结果图,很容易得出,傅立叶变换域中的零频、低频和高频数据分别代表图像的平均亮度、概貌和景物边缘信息。

如图4所示为第二种方案的流程图。它的基本流程与方案l一致,只是逐渐增加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获得多个低通滤波结果。当截止频率fe很小时,处理结果与图3(b)一致。当截止频率fe分别取为10、20、30、40个像元时的处理结果如图5所示。可见,随着截止频率增加,滤波结果的图片越来越清晰。由此可以说明,零频代表图像平均亮度,低频代表图像的轮廓,高频代表图像的细节。

科研基本方法篇4

[19]BIBO[EB/OL].[2013-09-25].http:///.

[20]FABIO[EB/OL].[2013-09-25].http://essepuntato.it/lode/http:///spar/Fabio.

科研基本方法篇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level, and to evaluate the college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more scientific and more perfect index syste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level of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In this paper, firstly, it collects the views of 10 experts of university of TCM by questionnaire, after three rounds of consultation, design the schoo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s match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secondly, after two rounds of modification, it collects the data of judgment matrix of 17 experts by questionnaire and get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matrix data obtained in each index system; thirdly, it writes a solver (m function) used for integrating judgment matrix of all experts to get best weight by matlab, and input the matrix data of all experts into the matlab according to a corresponding format. Results Matlab program was run to obtain the index system weighting coefficients, weight of five first stage indicators: management ability and level was 0.1932, development capacity was 0.2030, talent development was 0.2078, scientific research was 0.1981, social services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as 0.1978. Conclusion Various indicators in the index system are complementary. In those five first stage indicators, management ability and leve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llowed by development capacity, talent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al services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University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已有时日,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矛盾日益突出。伴随着对办学质量的持续关注,办学效益问题也成为政府、教育界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用有限的办学资源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是各高校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命题。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二级学院成为办学主体。高校二级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一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直接体现。因此,对二级学院进行绩效考评,判断其办学的效益与水平,不仅可以帮助各学院改进、优化办学工作,帮助学校发现二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还可以检测学校的资源配置合理性,推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效益和治理水平。要发挥绩效管理的工具作用,首要的是出台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校内办学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在各院校不断的实践中日趋成熟,但仍需要一定的理论研究以进一步增强其科学性。本文以地方中医药院校办学实际为基础,构建有特色、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校内办学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供同类院校借鉴参考,务实推进中医药高等院校办学效益提升。

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课题组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采用背对背的问卷方式征询中医药院校10位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经过三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意见趋于集中,最后设计出符合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办学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见表1。

2 采用AHP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本研究采用AHP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AHP是由美国的运筹学家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把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是一种将决策过程的定性与定量因素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正互反矩阵、计算,得到因素之间重要性大小的权重,据以支撑决策,具体步骤如下:

2.1 判断矩阵的构建

设有n个因素α1,α2,……,αn,对目标层有影响,要比较它们对上一层某一准则或者目标的影响程度,确定在该层中相对于某一指标所占的比重,既是把n个因素对上层次某一目标的影响程度排序。

AHP中,未知的是整个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但是两两因素的比较确是可以已知的,这是AHP的中心思想。通常比较时取1~9尺度(表2),用αij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比较结果,则有:

A称为判断矩阵,表示评价指标,α表示评价元指标,αij即表格中的数值表示αi与αj相比对于上一层指标的重要程度。本文需要构建的判断矩阵有24个。

2.2 数据收集

使用“地方中医药本科院校校内办学绩效考评体系”指标相对权重专家调查问卷,经过两轮修改,共收集17位专家的判断矩阵,得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矩阵数据,其中某位专家的判断矩阵原始数据如下:一级指标间的相对权重判断见表3,二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判断见表4~5,三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判断见表6~7。

2.3 数据处理与相对权重求解

本文采用matlab软件处理数据,matlab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

使用matlab编写一段求解程序(m函数),用于整合所有专家判断矩阵得到最优权重,将所有专家判断矩阵按照相应格式录入,运行程序得到最终结果,见表8。

3 讨论

以上计算结果,5个一级指标中,人才培养的权重最高,为0.2078,之后依次为发展能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管理能力与水平,这与地方中医药院校办学实际相符。

首先,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核心职能。地方中医药院校应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一主线进行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不断丰富人才培养内涵。在该一级指标下,培养质量、育人环境建设以及教育理念权重相对较高。这说明:质量始终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面向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需求,紧扣在校生质量、学生满意度、毕业生成就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关键环节。而育人环境建设是高校的重要软实力。中医药院校更应营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育人环境,提高育人实效。同时教育理念更新是坚持办学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中医药人才培养有其特殊规律,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发展能力与科学研究指标权重居于第二层级。在高校办学历程中,各二级学院的发展能力,即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是大学发挥职能的基础,是办学的基石,是内涵发展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发挥重点学科与学位点建设、重点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才能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科学研究是大学强校之本,是培养优秀人才、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学科、学位点、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传播传承文化的重要方法,决定了其在高校办学绩效中必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目前不少省份已先后将发展中医药作为强省之策。地方中医药高等院校必须密切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各二级学院作为基层办学主体,要在完善科研机制、搭建一流的科研平台、争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最后,管理能力与水平、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两个一级指标虽然权重靠后,但不可否认的是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缺一不可的。一所大学整体的管理能力与水平是整个学校办学的保障,不断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是各二级学院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二级学院应鼓励师生“走出”校园,积极开展校企、校院合作交流,促进政、产、学、研融合,充分发挥学校对社会的技术与智力支持;积极推动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教师出国学习和交流,扩大双语教师队伍。

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帮助学校更清醒地自我认知、自我评估和自我修正,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提升办学水平和治理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和贡献力。

[参考文献]

[1] 宋健.高校办学绩效的构成及评价[J].当代教育理论于实践,2014,6(5):31-33.

[2] 林春树.高校院(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要素绩效投入模式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5(8):61-64.

[3] 曲涛.“211工程”高校本科教育绩效实证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1(4):45-56.

[4] 苏伟洲,张勇,姚亚平,等.基于DEA的高校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5(19):159-162.

[5] 朱善国,杨昕,刘风玲.中美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J].人力资源,2013(8):106-108.

[6] 谢梅,李强.教育部直属高校绩效评价研究--基于产出滞后效应的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5(5):46-54.

[7] 姜彤彤,武德昆.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绩效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39-42.

[8] 黄丹凤,杨琼.英国高校内部绩效管理模式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2):87-93.

[9] 赵银善,董海茵,马国泰.基于层次分析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J].职业教育,2015(9):8-11.

[10] 岳辉.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26):37-38.

[11] 李诗琪.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和层次分析法[J].教育学术月刊,2015(10):47-52.

[12] 李宣海,薛明扬,王奇,等.上海高校分类绩效评估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11(17):1-5.

[13] 吕世彦,郭德红.大学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7):60-63.

[14] 王平心,殷俊明.高等院校内部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5] 张南星.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16] 樊秀娣.校内院系办学绩效评估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学术版,2007(Z1):55-59.

[17] 章大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2.

[18] 余进,陈维进,王弘,等.层次分析法在确定评估体系指标权重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12):44-47.

[19] 金志龙,李端妹,金莹,等.地方科研机构绩效考核指标及其权重计算――基于专家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对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103-105.

[20] 王鹏,彭元伟,全美杰,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和谐校园评价指标权重确定[J].科技教育创新,2010(14):244-247.

[21] 章涤凡,段万春.基于审美教育理念的中医创新人才素质指标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0,8(4):108-113.

科研基本方法篇6

可是,目前国内关于科技体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科技行政管理体制上。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政府科技管理对此类研究的需求。产生这种需求的基础是,第在现代国家宏观管理中,行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是信息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在信息爆炸时代,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必须快速决策和执行。在这方面,行政系统有其明显优势。第二,科学技术的专门分化越来越细越深,相对于法制系统,行政系统独具的灵活性能够予以较充分的对应。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宏观科技法制不重要。相反,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加大、加重,社会对科技关心的普遍提升,使得科技法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就国家治理而言,现代国家是法治国家,科技法制是科技行政的基础。从科技法制的角度出发研究日本科学的迅速崛起,可以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供新的参考借鉴。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日本的科技法制结构,第二部分讨论科技法制与宏观科技管理,第三部分讨论对我国的启示。

二、日本科技法制的结构

日本的科技法制由基本法、研究机构法、研究内容管理法、成果运用促进法、科研资源保障法等组成。

(一)基本法

1995年制定、实施的《科学技术基本法》是日本科学技术的基本法。

基本法是日本法制文本的一种表述形式。二战结束后到2012年年底,日本共制定、、实施40部基本法(其中有四部已宣布失效)。目前有效的36部基本法中,有18部是近10年制定的。基本法的大量出现,是日本法制形式变化的一种趋势,即日本的法律文本体系出现了从“宪法一法律”向“宪法一基本法一法律”转变的情况。基本法的作用主要是表明国家的政策理念和基本方针,并规定实行这些理念和基本方针应该采取的措施。行政部门要在基本法、实施后,为贯彻、落实基本法而采取更具体的行政措施。基本法有引导和诱导行政政策功能,也被称为“行政母法”。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功能,很多基本法中的规定都比较抽象,侧重于指引。

基本法的大量使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一个是社会越来越复杂化、高度化,为了系统化、体系化地制定某一行政领域的政策,需要基本法这样的法律文本形式。另一个是由于基本法有突出的指引方向的特点,方便国会议员在立法中使用0。实际上《科学技术基本法》就是议员立法。

实施《科学技术基本法》的这20年里,日本的科学技术投入有了大幅的增加,体制有了显著变化,能力有了相当的提升。2000年以后诺贝尔奖得奖频次的增加,显然和《科学技术基本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科研机构法

科研机构法是以科研机构为对象的专门立法,涵盖科研机构设立、组织和活动等的法律,是科研机构设立、组织和开展科研活动的直接法律基础。日本针对科研机构的专门立法主要集中在国立科研机构,日本的国立科研机构是指政府直属的研究机构和国立大学附属的研究机构。

日本的政府研究机构依法而i设“上至综合科学技术会议设置法,下至政府研究机构的定员,都有相应的法规。设立政府研究机构都要经过国会审议,并通过具体的设置法。有关部门据此法律颁布政令,具体实施。”

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对国立科研机构的独立行政法人化改制,赋予其独立的法律人格,分担和履行国家任务,以期能够依照其研究事务的内容和性质,选择最为适当的组织及运营模式。日本政府在1997年12月出台的行政改革会议最终报告中,正式倡议将独立行政法人制度纳入《中央省厅等改革基本法》。此后,1999年2月,日本政府了“关于独立行政法人制度的大纲”,并于1999年4月27日公布了“关于推进中央省厅改革的方针”。1999年7月颁布并于2001年正式施行《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施行之法律整备法》及《总务省设置法》等法律。

2001年行政法人化改革时,日本国立科研机构通过统、废、合等手段,全部改制为独立行政法人,现在共有41个。这41个独立行政法人科研机构中的每一个都有相应的法律基础。例如,理化学研究所有《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法》、产业综合技术研究所有《产业综合技术研究所法》。这些法律规定了研究所的名称、目的、业务范围等。独立行政法人研究机构在业务经营、资金运用、人事管理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主管部门和主管大臣除对其发展目标、计划及经营绩效进行必要的审查、评估之外,一般不干涉其正常业务活动。

此后,2008年日本制定《研究开发力强化法》,41个独立行政法人科研机构中的32个被定位为研究开发法人。2009年12月,成立了半官方的‘‘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制度恳谈会”。2010年2月,在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基本政策专门调查会下设立的“研究开发制度工作小组”正式启动,国立研究开发行政法人制度作为该工作小组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研究。

2012年1月20日,日本内阁发表了《独立行政法人制度与组织的重新审视的基本方针》,把现有的103个独立行政法人进一步分类为“成果目标达成法人”和“行政执行法人”。第一类法人是成果目标达成法人,研究开发型法人属于这一类。第二类法人是国家行政任务执行法人,有非常强的行政辅助色彩。根据这个“基本方针”,日本的研发体制要发生一些较大的变化。比如,文部科学省管辖的5个重要研发机构,物质与材料研究机构、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理化学研究所、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将合并为一个成28果目标达成型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省管辖的三个重要的研发机构经济产业研究所、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信息处理推进机机构将合并为一个成果目标达成型独立行政法人。国土交通省管辖的五个重要的研发机构,土木研究所、建筑研究所、海上技术安全研究所、湾岸空港技术研究所、电子航法研究所,将合并为一个成果目标达成型独立行政法人。这样,日本开发型独立行政法人由现在的32个将减少为11个。但是,由于2012年12月自民党取代民主党执政,民主党制定的这个方针恐怕难以继续执行下去了。

科研机构法中比较特别的一个法律是《国立大学法人法》。2004年,旨在减少国家财政开支、增强国立大学自主性、激发国立大学内部活力的《国立大学法人法》开始实施。法人化后,各国立大学由文部科学省的直属机构变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在预算、组织、营运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教职员工非公务员化,可以更加自由地开展校外活动。该法为国立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创造了更加宽松、更加自由的条件。国立大学在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之后,其运营方式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拥有超出作为政府下属机构的自主权和活力的国立大学正在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产学合作等活动。

(三)研究开发管理法

研究开发管理法是针对研究开发行为或活动的法律。截至2009年8月1日,日本有效实施的1796个法律中有571个含有‘‘研究”一词,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67。这571个法律可以分为‘‘促进性法律”和“规制性法律”两类,规制性法律有33个,约占和研究有关法律的6%。因为,日本宪法中有“保障学问自由”的规定,所以,研究开发管理法的重点是在研究开发的规制方面。研究开发规制可分为针对研究手段的规制和针对研究内容的规制。

1.针对研究手段的规制

针对研究手段的规制主要是对研究必须的设备、材料等的规制,换言之,就是只对满足条件要求的研究人员提供这些必要的研究设备、研究材料。上面的33个法律全部涉及对研究手段的规制。规制的方式主要是向管辖政府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2.针对研究内容的规制

另一种规制是针对研究内容的规制,上述33个法律中有两个是这类规制。一个是《关于人体克隆技术规制的法律》,这个法律规定“禁止人体克隆胚胎、人和动物杂交胚胎、人的集合性或融合性胚胎移入人或动物胎内”。另一个是〈(关于禁止化学武器及特定物质管制的法律》这个法律规定‘‘禁止制造、持有、让出和受让化学武器”。

(四)成果应用促进法

促进研发成果的应用,是日本科技成果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日本管理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应用的法律主要有‘‘知识产权法”、《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产业技术力强化法》等。

1.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基本法》以及《专利法》、《实用新型法》、《外观设计法》、《商标法》、《版权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半导体集成电路流程设计法》、《不正当竞争防止法》、《著作权法》、《著作权等管理事业法》、《种子和种苗法》、《关于特定电信服务提供人的损失赔偿责任的限制及发信人信息披露的法律》等,构成了日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知识产权法是研发成果管理和应用促进的基本法律制度,对日本的研发成果管理和应用促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2.《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

1998年日本制定《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目的是促进大学研发成果更好更快地向企业转移。因为该法主要规定了技术转移机构TLO(TechnologyLicenseOrganization)的性质、地位等,又被称为TLO法。此前日本产学合作的主要情况是:特定的企业与特定的大学研究室之间通过毕业生的就业分配、共同与委托研究、提供奖学金、为企业代办专利手续等有来有往的借贷关系,形成了一种持续的联系。这种产学合作是企业自身的研究机构的一种补充,过去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过较好的作用。但是只有研发能力较强的大企业才能参与这些合作方式,而更多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被排除在这种持续关系以外。企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力才能够更好地吸收大学的技术,而中小企业因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在面对产学合作时往往觉得产学合作‘‘居高临下”。这些企业在获取创新所必须的知识时,明显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介绍大学的技术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TLO作为技术转移机构就起到了这样一个能够沟通大学和产业界的桥梁作用,不仅使企业快速了解大学所拥有的新技术成为了可能,也使大学了解了企业的实际需要,更重要的是TLO的介入大大地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了技术的转化率。

3.《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

1999年10月1日为了有效活用日本的经营资源,提高生产力,尤其是潜在生产力,制定、实施《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其中涉及促进产学合作的内容有:对于受国家委托的研究成果,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国家可不收回成果的专利权。过去,由政府提供资金进行的开发研究所获得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归国家所有,该法使这一部分国有知识产权归还企业成为可能?。知识产权下放增强了产学合作主体的自主性,更有利于各方进行接洽、做出决策,这是日本大力促进研究开发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

4.《产业技术力强化法》

2000年出台的《产业技术力强化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大学及事业机构在加强产业技术竞争力方面的责任,这在日本尚属首例,无疑对强化日本产业技术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该法对国立大学教员的兼职限制有所缓和,改变了以往的人事院规则,国立大学教员可以在创业企业和TLO中兼职,还可以得到一些资金援助;并对大学及大学教师实行了专利费减免,提高了其专利申请积极性。同时取消受委托研究和共同研究的期限,此后便可以签订2年以上的合同了。这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政策,扫清了相当一部分产学合作在之前遇到的种种障碍,共同促进产学合作的顺利开展。

(五)科技基础资源保障关联法律

另外有三类事情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第一类是科技人力资源(HRST),第二类是科技投入,第三类是科技资源共享。这三类法律都有基础资源保障的性质,因此,关于这三类事情,没有独立或单独的法律规定,而是分散在其他法律中了。比;如《科学技术基本法》《国立大学法人法》都有明确规定。

三、法制基础上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

(一)制定、实施《科学技术基本法》,做到发展科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关于《科学技术基本法》前已有述,此处要补充的是《科学技术基本法》和《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关系。从本文讨论的主题看,就区别而言《科学技术基本法》属于科技法制《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属于科技行政;就联系而言《科学技术基本法》是《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法律基础《科学技术基本法》中关于《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的规定是该法的核心。《科学技术基本法》颁布实施以来,日本政府主要是通过每隔5年制定、执行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来完成对科学技术的资金投入、资源配置、方向指示和结构调整;从立法技巧上看,把规定政府科学技术资金的内容放在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不但机智地回避了当时政府科学技术投资是否应该“倍增”的争论,也给了政府根据经济、财政情况适当调整的空间。

(二)在行政体制改革总框架下改革科技体制,保证科技体制改革的彻底性

1999年日本国会通过《中央省厅等改革基本法》,根据这个法律,政府要进行一系列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展开的,伴随着行政体制的基本完成,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基本实现。在科技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成立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文部科学省,国立科研机构和大学独立法人化和进行政策评价。当然这些工作都是有严密和严格法律基础的。

1.综合科学技术会议

在日本的行政体制改革中,成立了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作为日本科学技术政策最高咨询机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以抓宏观政策为工作重点,研究和决策科技发展的大方针,决定国家的重大研究领域。它以高于政府各部门的立场,高瞻远瞩地制订综合性的科技政策,并可以对各省厅全面进行协调。

综合科学技术会议还是政府、行政部门与学术界、产业界之间的一条纽带。因为在历届日本政府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的成员中,都至少有两名来自企业的成员、两名来自大学的成员。这样的人员构成保证了管产学之间的高层密切联系。

此外,根据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的决定,设立一些专门调查会,向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提出和建议各领域的研究战略和方针等,这对日本开展科学研究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在的专门调查会有基本政策专门调查会、评价专门调查会、知识产权战略专门调查会。

2.文部科学省

对日本科技行政体制影响最大的改革举措当属将原文部省与科技厅合并为文部科学省。新成立的文部科学省的科学政策旨在改善大学的科研环境与条件,促进国立大学和国立研究所之间更紧密的合作,推动官、产、学联合。这一举措受到了日本科技界的普遍欢迎。

3.独立法人化

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独立法人化是指国立科研机构独立行政法人化和国立大学独立法人化,关于这两点,在研究机构法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再重复。

4.政策评价

在行政改革的同时,日本政府彻底导入了政策评价制度。日本政府于2001年6月制定了《关于行政机关实施政策评价的法律(评价法)》,并于2002年4月开始正式实施。该法律附则第2条规定“政府应在法律实行3年后对实施状况进行检查,根据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日本政府据此又于2005年修改了《政策评价基本方针》和《关于政策评价的标准指针》。

《评价法》规定了政策评价的基本事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政府各部门必须适时把握所管辖政策的效果,从必要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视角进行自我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映到相应的政策上。(2)在政府制定的关于政府总体的政策评价的基本方针的基础上,各部门要制定中期基本计划和每年的实施计划,对政策评价的结果要编制评价报告予以公布。(3)为保证政策评价的统一性、综合性和更加严谨的客观性,总务省要对政府各部门的政策进行评价。

政策评价的实施主体为政府各部门和总务省。政府各部门从政策的规划、立案和实施的角度对所管辖的政策进行自我评价。为加强领导和彻底贯彻落实政策评价,并将其结果反映到政策的规划与立案中去,政府各部门均建立起相应的领导机制,设立由大臣或政务次官为首的政策评价会议等,对相关重要事项进行审议。评价的具体实施则由政府各部门的专业司局进行,再由部门中设立的专门负责政策评价的处室进行综合归总。评价结果要向大臣等政府部门的领导报告,经审定后向社会公布。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广泛听取外部有识之士和国民的意见,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文部科学省的业务范围涉及国立大学法人和部分独立行政法人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研究开发,还直接管辖部分国家重点领域的研究开发计划。故其负责实施的科技评价亦全面而广泛,涉及国立大学法人和独立行政法人研究机构的机构评价、本部门所辖事业的政策评价、竞争性资金计划评价和研究开发项目评价等各个层面。

(三)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切实保证研发权益

2002年2月1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向国会所作的国情咨文中宣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这是全世界第一个以国家名义的知识产权战略,旨在保护研发成果,激励研发能力的提升。

和科学技术推进措施相似,在宣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之后,迅速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基本法》(2002年10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基本法》的要求下,成立以首相为本部长的知识产权战略本部。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制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具体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自2003年起,知识产权战略本部每年知识产权推进年度计划,至今为止的每个推进计划基本都涉及知识产权创造、保护、活用、人才等方面,都明确提出每个方面的具体推进措施和标明负责的相应政府部门。知识产权战略为保护和推进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iPS细胞(多功能细胞)为例,iPS细胞的再生医疗技术由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教授带领的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研发成功,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应用前景,日本政府和社会都对这项技术抱有巨大期望《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8》明确提出了为实现iPS细胞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用化,构建全国范围内的国家支援体系。

(四)实施推进研发成果实用化的法律制度,全力推进研发成果进入经济过程

为了促进研发成果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本在制定、实施《科学技术基本法》后,陆续制定和实施了《大学等技术转移法》(1998年)、《产业再生措施法》(1999年)、《产业技术强化法》(2000年)、《3年内1000家大学新创企业计划》(2001年),这些法律、制度在促进科学技术进入经济过程的同时,也密切了科学技术界和产业界、经济界的关系,进一步激发了提升研发能力的热情,也提高了研发立项的精准度。

四、思考与借鉴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了‘‘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的一些突出表现,和科学直接相关的有‘‘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等等,意见也针对这些问题提示了解决的方向和措施。不过方向的展开和措施的落实,离不开科技法制的完善。借鉴前面讨论的日本科学崛起与科技法制的关系,就我国完善科技法制、加快科技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以完善科技法制为基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事关我国科技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举措,既涉及科技行政管理体制、科技研发体制,也涉及到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应当发挥基础性地位的市场机制,仅仅通过科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以行政手段为主要方式的改革难以解决我国科技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关键问题。根据现代法治理论,对于国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制度必须通过立法予以确认,也只有通过立法才能确保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推进科技法制的完善,也是从制度上巩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的前期成果和成功经验的主要形式,避免政策的灵活性和变动性对于持续深化科技体制造成的负面影响。

再者,科技立法是完善科技行政管理顶层设计的重要形式。科技活动管理既涉及政府不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也涉及到政府与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权力与权利配置,只有通过科技立法才能从政府内部和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进一步明确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科技创新主体的权责利关系,更有利于基于国家立法视角来解决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科技管理与科研组织法律关系模糊的问题。

第二,加快科研机构立法,明确科技行政管理与科研主体的法律关系。

从科技法制的核心理念来看,如何平衡科研主体的科学研究权利与政府的宏观科技管理权力是各国科技立法的关键问题。而国立科研机构立法正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从我国的科技管理实践来看,由于我国缺少针对科研机构的立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科技法制的正常运行,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行政力量对科研机构的过度干预。

加快科研机构立法,既是完善我国科技法律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科研主体科学研究权利、加强科研机构自治、明确科技行政管理权力的制度需要。通过立法,保障政府对于科研机构的稳定投入,实现科研机构依法治理,更能强化科研机构的自主性,调动其积极性,更好地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办事,更有利于科研机构按照其从事科研活动所属的学科特点及科研对象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相关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展科研活动,才能更好地促进原创性成果的出现。同时,科研机构立法也必然进一步明确国家设立的科研机构与营利性科技组织在法律上的不同定位,明确要求科研机构对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的特定法律责任,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其科研活动和科技成果的合理评价机制提供法律支撑。

科研基本方法篇7

一、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的本质属性。人在劳动实践中与自然界和其他人发生相互联系,形成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因素。社会科学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是研究人在劳动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中,人的劳动实践,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因而社会科学也存在一般性原则,并且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则一脉相承,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一般性原则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科学立场。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因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所包含的内容就是社会科学一般性原则的基本内容。

1.社会科学研究的唯物主义原则。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精神与物质的本源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由物质所派生的。在现实社会中,人是以劳动实践区别于动物而显示其社会存在的,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从根本上说,都是人的劳动实践产生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一观点:第一,生产力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基本状态;第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第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为社会科学树立了第一个科学的一般性原则,即唯物主义原则。

2.社会科学研究的辩证性原则。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可能是静止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并且不断运动变化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是统一的。虽然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精神由物质派生,但是精神反过来也会影响物质,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会对社会存在起着巨大的反作用。这一基本问题反映在在社会历史中就具体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为社会科学研究树立了第二条基本原则,即辩证性原则。

3.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原则。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时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实践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又是人与人之间互换活动的过程,同时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观念的变换过程。[3]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实践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要诀就是必须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性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三条一般性原则,即实践性原则。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原则是唯物主义原则与辩证性原则统一的基础。社会科学研究的唯物主义原则强调物质对于人的意识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辩证性原则强调社会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实践性原则贯穿于前两种原则之中,成为这两种原则融合统一的基础。物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与社会历史,都是因为人的劳动实践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就是劳动实践,没有人的社会存在就没有社会的存在,也就没有社会科学这个概念。因此,离开了劳动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就都将不存在;有了劳动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就具有统一性,统一于人的劳动实践。

二、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方法论基础――世界观、历史观、整体观、发展观

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具体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主要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整体观、历史观和发展观的指导。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不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而社会历史观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社会科学的研究只有以正确的世界观作为选择方法的指导思想,才能坚持唯物论、排除主观先验论;才能从特殊中把握普遍性、从复杂现象中把握本质规律;才能坚持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作为整体的客观事物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结构体系,包含着物质多样性、丰富性。因此,作为反映这一整体性的人的观念有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系统、整体与个别、全面与片面等哲学范畴。社会科学的研究只能以整体之中的某一局部、某个层次或系统中的某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但社会科学研究同时遵循着整体性原则。发展观是指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它是世界观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包括历史观、整体观和发展观,为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和运用这些原理时的基本规范,实际上就从方法论上为社会科学研究确立了一般性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整体观和发展观,是坚持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基本前提和方法论基础。

【参考文献】

科研基本方法篇8

二、学科研究与理论研究

众所周知,搞好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关键。但人们往往只将学科建设问题视为教学研究问题,其实学科建设中的学科定位、学科范畴和学科发展方向等问题对于该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财务学科研究与财务理论研究密不可分,也可以说,财务学科研究本身就是重要的财务基础理论研究。要解决目前财务研究主题不清晰的问题,就必须处理好财务学科研究与财务理论研究的关系,基于财务学科定位、学科范畴和学科方向,确定财务理论研究范畴、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

1.学科定位与理论范畴。财务学科定位涉及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一是财务学科的内涵问题,财务学科具体是指财务管理学,还是财务学,或是财务金融学?二是财务学科的归属问题,财务学科是属于管理学科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下的财务管理,还是属于管理学科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会计学二级学科下的财务管理,或是属于经济学科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金融学二级学科下的财务管理?学术研究中的不同观点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学术研究所鼓励的。但是针对某项具体的研究成果,关于上述问题的观点必须是明确的、协调的。即:如果将财务学科定义为财务管理学科,它的学科归属就是管理学科门类;如果将财务学科定义为财务金融学,它的学科归属就是经济学科门类。当然,在某一学科门类下,如何定位其一级学科归属和二级学科归属仍然是要有明确观点的。

财务学科的不同学科定位或学科归属,决定了财务理论研究的范畴。如果将财务学科归属于管理学科门类,则财务理论研究的基点应是管理学理论,即以如何管理好财务为财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将财务学科归属于经济学科门类,则财务理论研究的基点应是经济学理论,即以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效率提升为财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如果将财务学科定位为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学科,则财务理论研究应该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进行学科交叉融通研究。可见,财务学科定位不同,财务理论研究的范畴也是不同的。我们在进行财务理论研究时,应该基于明确的财务学科定位。

2.学科范畴与研究主题。财务学科的范畴受财务学科定位的制约,明确财务学科定位之后,财务学科范畴就清晰了,而财务研究的主题正是取决于财务学科范畴。例如:如果将财务学科范畴定为企业管理下的财务管理,那么财务研究显然要围绕企业财务管理或公司理财来进行,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金融市场管理等则不属于财务研究的主题范畴;如果将财务学科范畴定为管理学科门类下的财务管理,则财务研究的主题范畴扩展到企业财务管理之外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如果将财务学科范畴定为财务金融学领域,则财务研究的主题范畴不仅包括企业财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而且包括金融市场学及投资学研究的主题。当然,在不同的研究主题范畴下,可进一步从不同角度确定财务研究主题。例如:从财务理论视角分类,可分为财务理论基础研究主题、财务基本理论研究主题、财务应用理论研究主题;从财务研究对象视角分类,可为分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主题、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理论研究主题、资本市场财务理论研究主题,进一步对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可分为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研究主题、企业财务控制理论研究主题、企业财务决策理论研究主题、集团管理控制理论研究主题;等等。财务研究主题可在财务学科范畴框架下不断细化,深入挖掘财务研究中的问题。

3.学科方向与研究问题。在明确研究主题范畴的基础上,财务理论研究的创新关键在于发现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在财务研究主题范畴非常广泛的背景下,确定科学的研究问题本身就是一道难题。通常我们应基于各学校财务学科方向、特色及优势来选择研究问题。例如:有的学校的财务学科方向是基于会计学的财务,有的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财务,还有的是基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财务;有的学校的财务学科优势在于可持续发展财务,有的财务学科优势是跨国公司财务,还有的财务学科优势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等等。研究问题的选择应符合各自的财务学科方向,突出其学科优势和特色。

关于研究问题的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的关于科学问题属性分类资助导向中明确了四种科学问题:一是鼓励探索、突出原创;二是聚焦前沿、独辟蹊径;三是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四是共性导向、交叉融通。这四种科学问题属性分类对学术研究问题导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四类科学问题实质上也是学术创新的四种路径。当前财务研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可归因于没有很好地解决这四类问题,特别是在突出原创和交叉融通方面的成果很少。因此,财务研究科学问题导向可以此为依据,以财务研究的原创问题、前沿问题、需求牵引问题和交叉融通问题为选题方向,应特别重视根植于中国的财务原创问题研究,针对我国财务学科内涵与定位复杂的特点,突出共性导向,加强学科交叉融通研究。

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学术研究的类型通常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不同的研究类型各有其研究目标、研究重点以及研究价值,应当协同发展。但当某种类型的研究过多,而另一种类型的研究过少时,可能需要引起注意。例如,当前的财务研究大部分是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一些综合研究实质上也是以应用研究为主,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不利于财务理论创新,特别是不利于原创理论成果的产生。财务基础研究的重点是解决财务理论基础和财务基本理论问题,财务应用研究的重点是财务应用理论和财务影响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可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支撑,应用研究可为基础研究提供需求导向。

1.理论基础与基本理论。基础研究通常涉及理论基础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财务基本理论研究通常涉及财务的内涵、本质、对象、目标、内容、职能等关于财务本身的基本问题,以及基于财务内容的资产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股利分配理论等。财务理论基础则是指支撑财务基本理论的更深层次的相关学科理论,如有的财务理论是基于经济学理论基础,有的是基于管理学理论基础,有的是基于法学理论基础,有的是基于社会学理论基础,还有的是基于数学理论基础。财务基础研究中的财务理论基础研究非常重要,通常财务学派的产生往往是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当前财务研究中研究主题不清晰、研究问题不科学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都可从其理论基础薄弱方面找到原因。特别是我国目前财务学科定位及范畴并不统一,基于学科交融进行理论基础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

财务创新的根本是财务基本理论创新。在明确了财务理论基础与财务基本理论的关系后,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或多学科交融的理论基础进行财务内涵、财务主体、财务本质、财务对象、财务目标、财务内容、财务职能等基本理论研究都可能取得创新成果。特别是在当前的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基于数字经济创新财务基本理论,如何基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根植于中国的财务基本理论和国有资本经营管理理论,如何基于智能会计理论发展创新智能财务基本理论,是当代财务理论研究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2.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应当指出,财务学术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并不是财务实践中的解决方案,它实际上仍是理论研究。目前大量的财务学术研究成果属于应用研究范畴,例如:有的是宏观领域的财务应用问题研究,有的是微观领域的财务应用问题研究;有的是投资领域的财务应用研究,有的是筹资领域的财务应用研究,有的是分配领域的财务应用研究,有的是经营管理领域的财务应用研究;有的是对影响财务的因素进行研究,有的是对财务决策的后果进行研究;等等。虽然目前财务研究有大量的应用研究成果,但为什么进行财务应用研究,财务应用研究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成效,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财务应用研究不仅仅要论证与检验财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财务应用研究,发现与解决财务理论问题,进而从财务应用理论视角反思财务基本理论、完善财务基本理论、创新财务基本理论。财务应用理论研究虽然是基于某种现实需求牵引,但其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放在创新财务基本理论的范畴。这样的财务应用研究才真正符合财务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

3.基本理论与影响理论。目前财务研究中影响理论研究盛行。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包括宏观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公司治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公司管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等;财务管理的影响后果研究包括财务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财务管理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财务管理、财务治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财务管理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等。这些财务影响理论的成果表面上看研究视角宽广,财务影响范畴涉及领域众多,似乎对提升财务管理的地位及作用范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换一个角度来看,目前许多财务影响理论研究的重心实际上并没有放在财务本身上,而是放到了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果上,实质上是提升了宏观经济、公司治理等的功能作用,并没有基于影响因素和影响后果来论证、完善和创新财务基本理论。

因此,在财务应用研究中,必须将财务影响理论研究的重心归位到财务基本理论研究上,使财务影响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到财务理论创新上。一方面,通过财务影响因素理论研究,从多因素视角完善、创新财务资源配置和使用机理;另一方面,通过财务影响后果理论研究,从不同后果角度完善、创新财务管理功能和内容。以基于会计学的财务管理为例,当我们研究会计信息对财务决策和管理控制的影响时,应将研究重心放到基于目前的会计信息,探索财务管理应该如何改革与创新上,应思考我们的财务管理是否真正充分有效地使用会计信息进行了管理,而不是一方面论述会计对财务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财务管理教材和研究中却很难看到利用会计报告进行财务管理的成果。

四、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学术研究中的研究方法通常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规范研究可进一步分为规范分析研究、分析式研究、文献研究等;实证研究可进一步分为文档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是为研究主题及研究问题服务的,一项研究可能用到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当前财务研究中应用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经济研究和管理研究中应用的研究方法类似,偏重实证研究,轻视规范研究,严重影响了财务研究的质量,上文探讨的两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受研究方法的影响。因此,正确理解与处理各种研究方法的关系,对于提升学术研究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一项学术研究成果必然要有论点和论据。研究论点通常是通过规范分析方法提出的,研究论据则可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式研究、文档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进行论证。因此,通过规范分析提出论点是所有研究必然采用的方法,也是使用其他论据检验方法的前提。一项研究成果可以是纯规范研究,即用规范分析提出论点,用分析式方法或文献研究方法形成论据,但所有实证研究的前提都是用规范分析方法提出论点。如果没有运用规范分析方法进行好的理论分析与提出研究假设,那么再科学严谨的实证检验都没有太大意义。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仅仅是指模型及检验的科学性,还应包括规范分析提出论点假设的科学性,而后者正是目前财务研究中所忽视的、关键的问题所在。

2.实证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财务学术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方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实证研究方法中不是仅有文档研究,还有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和案例研究(本文统称为“实践研究”)。财务研究的科学问题往往来自于实践,而不同的问题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等都各不相同,文档研究通常采用的大样本数据往往难以准确反映所研究问题的特质,而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和案例研究等实践研究方法则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和检验所研究的主题和问题。因此,在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时,应根据所研究的主题和问题,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实证研究方法,特别是应当鼓励实践研究方法的运用。当然,实践研究过程中的调研访谈等涉及许多方面的协调,研究难度大、工作量大、时间长,这些都是相较于一些“短平快”研究方法的“劣势”。但如果我们的学术研究不鼓励这种根植于实践的研究,不能从中国特色实践中研究中国特色财务问题,则很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财务研究成果。

科研基本方法篇9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敬业精神,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立志为祖国的法制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本门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法学教学工作的能力或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包括律师、法官、公务员、企业法务人员和教师等)的专门技术水平。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基础性知识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熟悉法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合理运用法学理论分析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应熟练掌握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养成法律人的法律思维,熟练运用法律推理、解释和论证方法;应当具有撰写起诉状、答辩状、判决书、仲裁裁决书等法律文书以及相关公文的写作能力;应掌握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专业性知识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系统而牢固地掌握所在学科方向的专业知识;深入理解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能够熟练运用法学研究方法,并能围绕自己的研究领域独立从事一定的学术研究。

(三)工具性知识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熟悉各种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资料。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学术素养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热爱法学专业,形成牢固的守法观念和尊重程序的意识;具有独立的学术人格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崇尚科学精神,对法学有浓厚的兴趣;具有将一般性法学理论观点上升为系统法学理论体系的修养及能力;能够将法律思维方法和学术创新精神贯彻到各项法学研究过程中。法学硕士生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养成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潜心法学理论素养的积淀,学习目的和动机端正,具有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和责任感。

(二)学术道德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拥护宪法,遵守国家法律,诚实守信,培养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法学硕士生应当恪守学术规范,崇尚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修身正己,忠于真理,学风严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摒弃抄袭剽窃,切忌弄虚作假,避免粗制滥造和重复研究,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四、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一)获取知识的能力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具备运用多种科研工具获取知识以及运用外语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本学科领域主流、经典、前沿的专业主文献,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具有通过法律实践、学术交流、文献检索等其他途径获取知识的良好能力;熟练掌握法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科学研究的能力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能运用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等基本原理分析法律现象,提出和解决问题;具有中国问题意识和解决中国法律问题的能力;具備自主地查阅、搜集、处理、归纳学术资料和信息的能力,能追踪学科知识前沿,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具备撰写和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具备初步发现和辨别学术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学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对相关的法律现象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工作实践的能力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或其他专业技术和社会服务的素质和潜力,应当具备综合应用法律专业知识判断、分析和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组织、实施实证性调查研究的能力,能与法律实务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完成基本的法律接待、法律谈判和法律咨询等实际业务。

(四)学术交流的能力

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硕士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能熟练运用法律专业术语进行学术交流,具备与各法律实务部门接洽、联系的技巧和能力,积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水平。

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Post-Graduate),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硕士研究生正常毕业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以后授予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参考文献:

[1]陈立.武夷山.促进交叉学科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06.(1).

[2]孙国祥.张书琴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矛盾性展开与破解[J].当代法学.2009(2):147一153

[3]冀祥德.论中国法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之转型—从以培养法学硕士为主转向以法律硕士为主[J].环球法律评论.2012(5):141一151

科研基本方法篇10

Key words: military equipment science;research method;reas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E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001-03

0 引言

军事装备科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军事问题本质上属于社会问题和人文问题。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任务,旨在揭示满足军事行动对军事装备需求的装备活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它研究军事装备学“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注重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为应用理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1]。目前对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事理是介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科学,站在当今社会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的基础上来研究把事做好的道理的综合性科学,既能够提供哲学方法论层次上的指导,又能够提供具体的理论和方法支撑[2]。采用事理研究方法研究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问题,能够充分吸收和借鉴相关科学的研究成果,跳出“就军事装备而研究军事装备学”的困境,将给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带来从方法论到理论体系的革命性变革。

1 事理研究方法的意义

科研基本方法篇11

Keywords:The subject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Studying objectives Subject status Studying methods

作者简介:郭文慧,女,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0级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门课程早就存在,然而它作为一个学科则是近几年的事。在党中央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工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由一门课程上升为一门学科。虽然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较为熟悉,但对它作为一门学科却不是很了解:不了解它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以及研究该学科的方法。许多学者对这些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在结合众多学者深刻见解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雷声教授在“试论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意识问题”一文中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 综合性研究的学科。这一学科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 旨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旨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旨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

国务院颁布的的相关文件曾对这一学科的研究范围和课程设置作出过介绍。该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该学科的课程设置应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学科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一级学科。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轨迹和发展历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发展。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一级学科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同时它又是其它几个二级学科发展的前提,其它几个二级学科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根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们只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展开形态、发展形态及运用形态。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方法

第一,整体性研究法。以前总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角度进行分门别类地研究,然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要求把这三部分有机结合起来,从中抽象出“一以贯之”的理论,进而给人们以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在逻辑上具有严整性。

第二,理论、实践相结合研究法。如上所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一,因此,研究理论本身是研究该学科的一项重要工作。理论研究固然重要,但是,亦不能忽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结合的实际主要是当代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及其研究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在以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学习目标会更明确、学习动力会更强大、学习方法会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梅荣政: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

[2] 列宁全集.第四十七卷.人民出版社, 1990

[3] 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 1999

科研基本方法篇12

一、变:基础教育领域科研理念变迁扫描

纵观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理念的变迁,我们可以发现,有4种科研理念先后在中小学推广,它们是行动研究、校本研究、叙事研究与课堂观察。这4种科研理念均是从国外引入,然后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在国内推行。关于这些科研理念在国外兴起及在国内教育界受到关注的情况,可见表1:

(一)四种科研理念国内外兴起时间比较

分析其国内外兴起时间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述四种科研理念在国外几乎是同时兴起,但引入国内时间并非同时,学界首先引入的是行动研究,然后是叙事研究,接着是校本研究,当前正在受到关注的基础教育科研理念是课堂观察。

(二)四种科研理念内涵特征比较

1.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以其独特的方式切合了基础教育科研的需要,引起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行动研究”为题名关键词进行检索,1999年至2007年间共检索到167篇核心期刊文献。行动研究在国内受到关注已十余年,而2007年仍有29篇关于行动研究的文献发表,足以表明其“热”的程度。

分析这些文献我们可以看出,行动研究理念在20世纪70年代最先在西方盛行,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早期主要停留在理论讨论的层面,当时国内一些权威的以介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为主的教育学专业杂志,如《比较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分别发表了有关介绍行动研究的文章,如蒋楠的“行动研究简介”(《比较教育研究》1987,01);邹芳的“行动研究—— 一项值得推广的教育研究方法”(《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02)。在2000年左右,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始,学者们开始倡导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行动研究,强调行动研究与中小学教育相结合,如吴义昌的“行动研究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0,10),汪霞的“对课程行动研究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1,06)。学者们强调,行动研究之所以适应在中小学开展,其优势或特点在于:

第一,研究主体定位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与传统的教育研究相比,行动研究的研究主体由过去的专家、学者转换为一线中小学教师,使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一方面缩小了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距离,另一方面使教师在研究中得到专业成长,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第二,研究方法、具体操作较易掌握、实施。行动研究本质上是一个反思的过程。美国学者麦克考南认为:“教育行动研究乃一反思性过程,在一个给定的问题领域,人们希望借此过程而改进实践或加深对问题的个人理解。”[1] 换句话说,反思是行动研究的主要手段。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讲,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反思,只不过是零散的、表面的,行动研究则要求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性反思。

第三,行动研究更加关注基础教育的“生活世界”,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行动研究特别重视对教学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它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力求使中小学教师在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育实践。

总之,行动研究以其切合基础教育的独特优势受到国内外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在推广的过程中,学界又引入了另一新的科研理念,那就是校本研究。

2.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理念一样,也是舶来品,它是随着教师行动研究的兴起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行动研究是由学术界或民间进行推广的,与之不同的是,校本研究是教育行政部门正式要求推广的研究理念。校本研究出现在教育行政部门正式文件中,始见于2002年12月30日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此后,教育部在2003年全国基础教育制度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开创以校为本的自下而上的教研制度”是当年工作的十个要点之一。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进行检索,笔者发现最早在教育类核心专业杂志上介绍校本研究理念开始于2003年。从2003年至今,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共检索到校本研究文献189篇,2007年仍有55篇校本研究文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以目前所掌握的文献来看,校本研究理念提出并被大家接受也就三、五年时间,但它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的代名词,几乎每个中小学校都在进行校本研究。正如行动研究一样,校本研究也有它的独特优势。我们可用两个“本”来概括:

第一,校本研究的“问题或课题”“以校为本”。在课题的确定上,课题来源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课题视学校的需要而定,着眼于本校的整体发展需要和发展目标,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广,是“自定和自为”的课题。

第二,校本研究的价值取向以“效果和过程”为本。它不仅关注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关注研究的过程。关注结果强调其实效性,强调其对教育教学的改进功能;关注过程强调教师的参预,强调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这个意义上,校本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

在学界关注校本研究、行动研究的时候,另一种科研理念也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悄悄受到关注,那就是叙事研究。

3.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是从其他学科特别是文学领域内借鉴过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内率先兴起,90年代末引入我国教育领域,并受到一些国内知名学者如华东师范大学的丁纲教授等大力推荐。虽然借鉴的时间不长,但在教育领域里却激起了波澜。从中国学术期刊网检索结果来看,1999至2007年共在教育类学术核心期刊上检索到74篇文献。最早出现关于叙事研究介绍的文章在2000年左右。与其他研究理念一样,叙事研究也有其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推广的优势:

第一,它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之一。有学者指出,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与教师成为研究者、科研兴校的期待相距甚远。叙事并不仅仅是教师表达个体经验的理论形式,而是通过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教室里发生的问题,并将其具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叙述”出来,一方面形成了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促进教师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和改变,以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达到以研究促进教学的目的。

第二,叙事研究的操作简单,成果通俗易懂,可以为多数教师所接受。叙事研究已成为一线教师最为青睐的一种“平民研究方式”。由于叙事研究以“故事”为载体,以叙事为主要研究途径,采用口述、现场记录、日记、开放式访谈、自传等方式开展研究,使所有的中小学教师科研时“有话可说”,所以广受欢迎。

总之,教师通过叙事研究,通过对经验的反思,创造了故事,启迪了他人,塑造了自己。叙事研究比较容易被中小学教师掌握和使用,这是它的最大优势。

4.课堂观察

课堂研究是最近才兴起的一种研究理念,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检索,全部期刊中仅有26条记录,核心类仅有12篇,并且70%的研究成果集中在2004年至2007年间。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基础教育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法以前似乎是一个研究的盲点。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相信是今后中小学教育科研讨论的一个热点,并将持续升温。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设备,在教室等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中,对处于自然教学状态下的人、物或事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并加以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研究对象的独特:关注课堂教学情境。所以它更适合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如果从理论与实践二元思维出发,课堂教学情境是什么?毫无疑问这是真正的教育实践,是教育发生的重要场所。课堂观察这一研究方法也许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力中介,同时也是它为何受到实践界关注、接受的原因之所在。

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课不同的是,听课者只是带着耳朵和眼睛进入课堂,得到的是对教学的一种整体印象,课堂观察则带着“手术刀”进入课堂,去解剖课堂这只“麻雀”。[2] 比起泛泛的理论说教,课堂观察可以给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使他们发现问题,有助于教师清晰地意识到支配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教育教学行动策略,促进其专业成长与发展。

如果将每一种科研理念总结出其突出特点的话,这四种科研理念的特点可见表2:

(三)四种科研理念的方法论层次比较

第一,方法论抑或是方法。四种科研理念既是方法论又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果从方法论上分析,行动研究、校本研究、叙事研究与课堂观察理念均可以定位于方法论而不是某一具体的研究方法,亦即它们均是对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方法的一种认识或倡导,属于方法论层次。但如果说其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非方法论,似乎也是可以的。比如行动研究,它既可以是一种研究方法的理念,即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也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具有明确的操作步骤与程序。课堂观察与叙事研究也是如此。

第二,标准不同,名称各异。任何事物的定义总是以一定的标准为判断出发点。行动研究、校本研究、叙事研究与课堂研究的定义标准不同,或定义的出发点不同,从而有了各具特色的名称。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是从研究过程的独特性进行定义的。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过程的“行动”性,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过程的“叙事”;而校本研究与课堂研究是从研究的场所或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出发进行定义,校本研究突出研究场所在学校,以校为本,课堂研究强调研究场所在课堂,面向教学实践。虽然它们都是基础教育领域内的重要科研理念,但由于定义标准不同,出现了名称各异的现象。

第三,四种科研理念所倡导价值的关联性。上述四种概念具有相互关联性或交叉,这是由于定义标准的不同,造成了相同的内容或价值取向可能以不同的定义出现。比如,某学校可以以行动研究理念开展校本研究,也可以以叙事研究作为方法开展校本研究。也就是说上述4种研究理念有交叉的部分,只所以存在交叉,一方面在于上述概念具有方法论意义,可以选择许多具体的研究方法实施这些理念,但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又可以在不同的方法论中出现。另一方面在于定义的标准不同,相同的内容可能名称不同。正如西红柿既可以称为蔬菜,又可以称为水果,关键在于你是以蔬菜的标准还是以水果的标准去衡量。正是由于它们的关联性,导致它们存在着一致的价值追求。

二、不变:基础教育科研理念价值趋向的稳定

自2001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彻底的课程改革。迄今课程改革在全国推进已有7年,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科研理念至少出现了4种,几乎每两年就改变并推出一种新的理念。无论是行动研究、校本研究,或者是叙事研究、课堂研究,其之所以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有生命力,为理论界及实践界所推崇和欢迎,在于这些研究理念均切合了中小学教育科研应有的价值选择,4种科研理念表面上的“变”并不能掩盖其价值追求的“不变”:

第一,研究过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步整合。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上述四种科研理念均突出中小学教师是研究的主体,研究的过程同时是教师追求教育实践反思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强调研究与实践合一,倡导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特别是行动研究,强调教师在研究中成长,是“做中学”“教研合一”式的研究。通过这些科研促使教师成长为一个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换。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与校本研究是最典型的代表。

第二,强烈的实践关怀,突出研究的应用性与有效性。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应是一个应用研究,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的研究,这已是学界达成的共识。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角度,上述4种科研理念均强调关注实践,特别是关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构建理论。为何要关注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实践。如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与课堂观察均是具有强烈实践关怀的研究理念,它一经提出就广受欢迎。关注实践是任何基础教育领域内科研理念提出者必须注意的问题,否则便可能使基础教育学校科研处于失语状态。

第三,切合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与条件。考虑到中小学教师科研素质及工作的实际特点,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科研理念应摒弃传统科研注重严密的实验、严格的数理统计及繁杂的文献统计的特点,体现出易学、易操作的属性,有利于消除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的畏难情绪。如叙事研究、课堂观察与校本研究等理念,均是如此。

总之,从研究的特殊性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教育科研大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又具有不同于高校科研的特殊性。比如,校本、现场、体验、反思与实践为其最大特点。以研究对象为例,基础领域内的科研理念必须关注3个层面的“校本”问题:首先是学校层面,学校教育科研要以校为本,关注学校发展;第二个层面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第三个层面是改进教学,改善课堂。我们相信,今后仍然会有新的科研理念提出,但基础教育领域内任何科研理念的提出,必须切合上述特点,否则便没有生命力,这便是基础教育领域科研理念基本的信仰或永恒的价值追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3] 我们应使教师走上幸福道路,这一信念不能改变,关键是科研价值追求不能错位。

[ 参 考 文 献 ]

科研基本方法篇13

1995年以来,随着我国“211工程”、“985工程”等建设项目的实施,一大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和就业公平,强化有序竞争机制,注重投入效益,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国务院于2015年10月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2]。教育部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3]。在此背景下,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织召开了9次专题研讨会,确立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努力将学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校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学科建设,根据ESI数据统计[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截止2017年5月,我校入选ESI前1%学科总数为15,列我国高校第10位,全球机构中排名341位,学科发展还有较大空间。因此,我校提出了ESI倍增计划、学科突破计划及战略性学科支持计划。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科技的最佳结合,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必须主动服务国家需求,为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进中高端,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优秀人才”[4]。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对研究生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改革和发展机遇。因此,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过程中,高校必须继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改革,加大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的力度,为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研究生教育强国而不懈努力。

本文针对基础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在“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阐述了课程建设及改革的措施。

1完善课程体系

“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首先强调“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因此,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在设计基础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时,一方面要结合“双一流”建设目标以及基础医学专业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基本理论教学与实验技能教学、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结合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程发展现状,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使之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并通过及时调整和优化保持课程体系的先进性。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1公共课程

包括外语课程(主要为英语和德语)、人文社科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程)。学校从1994年3月3日开始举办人文讲座,随后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人文教育课程,使理工科学生接受系统的人文教育。从1995年开始,学校要求全校所有新入学的学生(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都必须通过《中国语文水平测试》,以硬性规定促使学生学习中国文化。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等学校合并,组建成华中科技大学。此后,医科学生也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人文教育,提高了医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时俱进、科学合理设置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有助于增进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顺应时展的知识和技能。正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5]。

1.2学位课程

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科前沿及学科交叉课程等。在夯实研究生基础理论、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让研究生充分了解基础医学的前沿知识,引导研究生进入学科前沿和学科制高点。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加强交叉学科发展,形成新知识、新学科,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如我校“双一流”建设立项的学习记忆与机器学习课程,是交叉学科研究生高水平的实验课建设课程,由基础医学院牵头,联合计算机学院申报的。该课程以长短期记忆网络为导向,使神经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融合。本课程不仅有助于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一般知识,帮助学生理清人工智能的知识结构,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加深对脑和神经网络的认识;而且能帮助计算机专业学生了解人脑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了解学习记忆过程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课程以实验为主,使学生能够在科研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合理选择人工智能方法模拟人类学习记忆,将有助于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学科知识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3研究环节

包括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及学位论文等。

2调整课程目标

在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与时俱进、根据国家和社会在现有经济环境下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技能要求和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课程目标,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落实。适时合理调整课程目标是完善课程结构、确定教学方法和更新课程内容的前提,也是课程开发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础医学专业中的代谢与疾病基础研究实验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是我校“双一流”建设中立项的交叉学科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教学团队基于多学科整合优势,结合临床研究、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研究,从不同层次(包括整体、器官、细胞、分子)、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理病理学等)开展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实验研究,使研究生掌握系统的代谢研究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启发学生寻找代谢性疾病新的防治靶点,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使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更符合未来转化医学的模式。

3创新教学方法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6]。当前,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与考核主要取决于其科研经费与发表SCI论文的质量等,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不大愿意在教学上投入时间和精力,更不愿意主动参与课程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元,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研究生对学习的要求。因此,创新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促进研究生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已迫在眉睫。我校医学教育历来十分重视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尤其是在本科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7,8,9,10,11,12,13,14]。十多年来,通过3轮的PBL立项建设与完善,目前,基础医学学科拥有成熟的PBL教案有23个,能满足研究生课程教学需要。与PBL教学法一样,Sandwich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也在本科教学中经过多年的广泛应用,并举办了多期全国性的教学法培训班,获得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14]。除了讲授、讨论等课程教学模式外,近些年来,随着我校对研究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日益重视,PBL、Sandwich、案例教学法等在研究生教学中也得到了灵活应用,为研究生的学习增添了乐趣。网络课程、微课、慕课等也在研究生的基础医学课程中进行了试行。当然,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不是完全排斥传统讲授,而是根据教师本人的教学特长、学科特点、具体教学内容及授课对象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14]。总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潜力,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精心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学习、研究和能力培养的良好教学氛围。

4拓展教学内容

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不应拘泥于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除了指定的教材和专著、参考教材外,还应包括学科前沿文献资料、新兴技术及实际应用、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等。这些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内涵丰富,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要注重研究生的教学方法及课堂组织形式,以课程目标为导向,既可以采用基于问题凝练教学内容的PBL教学法,或采用研讨式教学法,也可以通过典型病例将疾病的分析、研究方法和策略用Sandwich教学法来呈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等。

基础医学的课程教学内容应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目标,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前沿性及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例如,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作为我校“双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的学科,在研究生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将本学科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进展融入课堂中,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结合研究生的科研需求,给学生讲解科研思维的基本方法;如何进行论文的选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而通过科学实验进行证明等,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增强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通过把骨干优势学科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进展、成果与教学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缓解目前部分知名高校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不合理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科研资源成为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有利于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