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作业设计实用13篇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1

1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合作交流。在集体劳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集体的劳动目标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因此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作交流意识,并且严格按照课堂秩序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展开导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学生具备的特征进行合理分组,并且确定每一组的组长,学生在接受课堂反馈的过程中,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提出疑问。学生在这种小组学习合作中更积极投入,更乐意地参与其中,更珍惜这样的小组学习合作方式,通过小组协作进行小组学习,并彻底检查问题,以解决现有的教学问题。学生在反复的问题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和材料,建立有序的合作分工,在相互激励中不断完善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最终追求骄傲和荣誉,克服问题解决中的困难,以促进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1]。(2)促进动手实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缺失了劳动教育,也就失去了实践的重要含义,一些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开展动手实践。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需要推进高阶思维的形成,而不是一味地将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唯一途径,否则会失去实践学习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劳动实践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折射到学习中。例如,在进行教学分类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划分不同的知识点,也不知道分类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因此,教师在合理分类时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模拟情境,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科学分类的意识[2]。(3)累计问题经验。劳动教育涵盖了很多方面,在进行高校劳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动手实践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实践产生价值。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劳动经验更好地学习,充分发挥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得学生意识到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解决问题及经验累积的过程。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通过经历和学习形成经验、技巧、方法等,最终能够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学习的多样性,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意义认知建构能力[3]。

2思政教育元素在劳动教育中的融入与创新应用

(1)创设劳动情景。作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注重教材的重要作用,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及重要资源,在文化传承及知识传递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教材,并且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有关劳动教育及思政的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当下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存在的价值。通过围绕教材例题创设相应的情境,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落实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功能。同时,教师应从劳动教育这一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探索,并且创造性地对教学资源展开利用和挖掘,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质量[4]。在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服装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特征,将军队文化及企业文化贯穿于专业教学中,以校企合作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的各项措施作为重要的载体,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深度融合,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宇航服、战训服等类型的服装进行项目探究,最终融入爱国教育及劳动教育。(2)打造师资队伍。想要推动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更加专业化,应当建立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开展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育,应当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在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当加强理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同时,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在校内选择一些具有相关教学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讲师,也可以对外聘请一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及实践经验的劳动教育传递者,如劳动模范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构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根据教学规律设计多媒体课程,收集数据,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维、练习等教学联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校企合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及思政教育元素,围绕品牌文化及毕业生案例等多项内容出发,使得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文化教育,强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3)开展教学评价。首先,素质教育要求服装设计专业劳动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的最终目的。故而,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目标构建不能过分依赖传统评价体系,而是应敢于挑战,突破原有评价体系的桎梏,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与创造、合作与共享等目标设定其中,立足“教”和“学”两个基本点制定综合性评价目标体系。其次,教师主导下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不能只拘泥于劳动知识的建构,应充分了解学生劳动学情,预设教学目标,并预测教学目标达成度[5]。教育事业是人的事业,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底蕴。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的建立也应是动态发展、有机生成的。服装设计专业劳动教学评价应从对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文关怀和美育情感培育出发,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出发,把美育能力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设计到教学评价中,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因子设计必须体现学生持续发展的特征,如合作、自我管理、美育创造力等内容;其次,评价措词要彰显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持续提高的特点,如“不断改进”“学会使用”“持续提升”;最后,评价的标准要符合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美育培养规律,不能出现“揠苗助长”式标准[6]。(4)开展提问教学。高校劳动学科内容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蕴含丰富的知识量,其教学的有效性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政课堂上实现有效提问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教师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合理设置相应的问题,使课堂提问环节得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后续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有效推动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并围绕重难知识点作相应的知识延伸,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及知识理解能力,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需要注重连贯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前后的密切联系,实现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渐理解问题背后所揭示的课程内容。此外,教师需要关注思政学科所具备的较强抽象性而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带来较大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设置问题内容时可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深入思考,加强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感知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服装设计专业劳动项目,并且自觉维护劳动的成果,在专业教育推进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使专业教育能够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能够坚定学生的专业志向及劳动信念,努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特教中专学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6):138-139.

[2]葛彦,傅海洪,吕冬云,等.“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科技进展,2021(6):63-64.

[3]李仙娥,刘跃强.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66-68.

[4]王新刚,郭宏洋.中高校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提升问题研究:以统编人教版教材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21(6):102-107.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2

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别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主张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历史资源与实践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劳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6年,劳动生产教育期,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尤其是各学段毕业生的体力劳动;第二阶段1981年到1998年,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此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第三阶段为1999年至今,社会实践教育期,要求学生获得良好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目的,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实施不同的课程。而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目的和课程的设置又决定了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地位。所以,每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都是从劳动教育的目的、课程设置和地位三个方面展开的。本文期望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明晰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和变化。

一、体力劳动:劳动生产教育期(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大批学生入学接受一定的知识文化教育后,想要继续升学而不愿意毕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劳动教育应运而生。所以,建国初期,我国的劳动教育主要目的在于纠正社会上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进而组织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当然,这一时期,我国也开设了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是指体力劳动教育,也即鼓励广大毕业生积极投入生产劳动。

(一)教育目的:组织毕业生参加体力劳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全国小学生和初中毕业生的数目逐年增加,1954年暑期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共计460万左右,然而只有小部分毕业生可以继续升学;又因为当时社会各界普遍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所以,1954年青年团中央出台了建国后第一个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的指示》,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由此也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劳动教育政策为就业参加劳动生产服务的基调。此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以实现就业的政策,主要有《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1954)、《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1954)、《关于有计划地组织未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工业生产的通知》(1954)、《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1955)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1957)等。总体而言,此阶段的劳动教育最为现实和直接的原因是解决初小、高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国家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1]换句话说,建国初期的劳动教育是受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问题的困扰而诞生的。

(二)课程设置:开设农业常识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

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就业问题的处理经验,使得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开始提前关注整个高小和初中学段学生今后面临的毕业和就业问题。1957年教育部《关于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的通知》,告知“各厅、局根据学校所在地区与学生的来源以及其他必要的条件加以考虑后,认为有必要与可能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时,在取得当地人民委员会同意后,即可增设”。[2]此外,195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毕业生劳动生产教育的通知》,正式提出对学生的宣传,应着重经常的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劳动教育。同年6月,教育部先后颁布《关于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在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和农业常识教学要点的通知》,要求在初中和高中三年级增设农业基础知识课;在农村小学增设农业常识课。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我国课程体系之中,以课程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毕业后的农业生产劳动。

(三)劳动教育地位:全民劳动教育

除了在小学和中学分别设置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农业常识课,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外,1958年《关于在学生中提倡勤工俭学的决定》认为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始组织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等形式的劳动教育。1963年6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坚持不懈地好好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并在1965年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参加生产劳动锻炼问题的函》,组织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劳动。而这一将阶级斗争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也即为“”时期的劳动教育思想。1966年8月以后,实行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目的的全民劳动教育。

二、手脑并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并举期(1977~1998)

“”结束后,我国进入了劳动教育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教育部《<关于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的颁布,提出在全日制中学设置劳动课程,劳动开始成为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并列的课程;此外,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确提出热爱劳动,劳动教育的部分内容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总而言之,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开始分化为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两大部分,两个部分相互独立又有交叉。

(一)教育目的:树立正确劳动思想和掌握基本劳动技术

1981年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并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作为重要内容。同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提出注意在学生中加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爱惜劳动成果。此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德育政策,《全日制小学劳动大纲(试行草案)》(1987)、《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90)、《小学德育纲要》(199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1995)。这些政策一方面强调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另一方面将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此后,198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从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和意义、遵循的原则、内容和要求、时间和组织安排、成绩考核、培训提高师资、大纲和教材、劳动场地、加强领导这九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劳动技术教育。相继又召开了“全国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1986),《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的通知》(1987)和《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通知》(1988),对劳动技术课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次,在1978年教育部《关于讨论和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要考虑专业特点,以对口劳动为主。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理性态度,要求知识与劳动相结合,手脑并用,培养有文化的新时代劳动者。

(二)课程设置:思想品德课和劳动课、劳动技术课

1981年教育部《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首次提出在小学开始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诚实、谦虚、艰苦朴素等优良品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首次将劳动教育的内容纳入为德育的一部分。1986年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并逐步培养勤劳节俭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

与此同时,政策规定分别在小学设置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1981年教育部《关于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通知》,正式确定在小学设置劳动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并规定,一、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适当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四、五年级每周安排劳动课1课时,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或简易生产劳动。同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规定教学时间安排初中是2周,高中是4周,可分散使用,也可集中安排。

(三)劳动教育地位:分化为劳动技术教育和德育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的地位有所下降,与前一时期相比,劳动教育与生产的联系大大减弱,劳动教育不再直接作用于日常生产,而开始关注劳动技术。与此同时,劳动教育的所占时间也大大减少,劳动教育的主要时间为劳动课时间。此外,狭义的劳动教育开始成为德育的一部分。譬如,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正式颁布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规定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劳动教育:“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以校内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为主的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高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军训为主的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2]这一时期的德育包含了大量劳动教育的内容,同时劳动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三、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教育期(1999~2010)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3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职业院校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为育人机制,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在实践教学、专业实习、生产见习中处处体现劳动因子。但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需进一步解决。1.劳动课程流于形式。近年来,虽然高职院校很重视劳动教育,但因课程认知片面化、课程内容刻板化、教学方式单调化、考核方式随意性等原因,劳动教育课程边缘化和形式化严重,劳动教育内涵有待提升。一是课程认知片面化。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认知不清,使劳动教育沦为“没有劳动的教育”和“没有教育的劳动”;部分教师将学校开展的勤工俭学、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课程,或以象征性的体力劳动代替系统性的劳动教育;有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因而在劳动课程教学中重技术技能教学、轻思想观念引导。二是课程设置简单化。由于劳动教育课程在目标、内容、评价以及投入等方面的统筹不够,缺乏整体性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导致课程设置简单化。部分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课程等同于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设置。三是课程开展形式化。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更不能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使学生的身体完全置于劳动之外,要严格禁止弄虚作假和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部分学校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用语言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劳动价值、劳动场景、劳动流程,希望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劳动技能;部分学校热衷于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宣讲。这些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但缺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很难接受到实践锻炼。2.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由于制度构建的过程性和复杂性,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制度缺乏规范,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一是劳动教育结构性失调。部分高职院校为提高自学考试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劳育”的现象,劳动价值观培养被忽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部分高职院校受功利化思想和就业率考核等因素影响,片面注重劳动产生的外在价值,鼓励学生将劳动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技术技能手段,忽视劳动的内在价值;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因资金、精力、资源等投入不够,导致劳动教育开展动力不足。二是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的方方面面,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全情投入,需要各级教学单位参与落实,需要强有力的教学、管理、考核、激励制度予以保障”。三是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科学的内容设计、完善的课程体系、优质的实践平台、充足的师资保障、规范的评价体系。部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容模糊,局限于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资金投入有限,校内劳动实践场地和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校外劳动实践平台较单一;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劳动教育指导教师一般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兼任;劳动教育评价以实践活动报告为主,忽视过程性评价和指导;劳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在校园形成浓厚的劳动氛围和劳动文化。

二、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导致劳动的育人价值发挥不足。因此,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占比,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1.强化劳动价值观的教育。首先,强化劳动教育价值认同。高职院校应明确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抓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目标,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作为整体统筹考虑。学校领导和教师应精心设计劳动课程和劳动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劳动对于国家繁荣、社会进步和个人成才成长的价值,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其次,培育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高职院校应重视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道德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激发劳动热情和劳动意志,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新时代劳模精神,包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引导学生尊重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成绩的劳动模范,树立崇高的劳动理想。再次,增强劳动自觉、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既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强化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新劳动的意识、磨练意志,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又帮助学生学习满足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新的劳动技能、实现全面发展。2.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要以科学的顶层设计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劳动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一是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关于劳动和劳动精神重要讲话的学习,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二是重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挖掘专业教育课程中的劳动因素,使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相互渗透。三是加强劳动技术技能培养,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和劳动技能培养基地,并推进校企协同合作,使学生广泛参与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其次,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一是结合勤工俭学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在校内广泛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如清扫卫生、设备管理等。二是结合专业见习开展生产劳动教育,与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宽学生劳动实践场所。三是结合志愿活动开展服务型劳动教育,从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敬老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活动等。四是结合求职就业开展创新性劳动教育,强化“双创”活动的体制机制建设。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劳动教育,构建网络空间、虚拟教育情景,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再次,完善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一是根据劳动教育的需要,将教师培养、人才引进与校外聘请相结合,建立专兼职结合、教育观念先进、理论水平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劳动教育团队。二是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开展“课程劳动教育”,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三是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提升其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四是对承担劳动课程的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还可以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聘请校外劳动模范和行业专家担任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劳动精神、学习劳动技术技能。3.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首先,培育校园劳动文化。将劳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校园劳动文化。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宣传。通过悬挂标语、发行校报、校园广播等创新劳动话语传播方式,讲好劳动故事。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劳动教育活动。利用植树节、劳动节、科技大赛等关键时间点和事件,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党课、劳动实践等劳动教育活动,如杰出校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等。其次,构建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校大力支持的工作机制,推动劳动教育有序开展。二是完善劳动教育物质基础,为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设备、实践场地、实训基地等实践条件。三是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劳动教育占比,制订评价标准,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记录学生的课内外劳动情况,并将此结果作为衡量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指标。再次,形成三方协同的育人格局。家庭、学校、社会协同配合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庭是学生劳动教育的基础,家长要抓好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学校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统筹安排劳动教育时间,合理安排课内外劳动项目,规划好劳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社会要发挥好支持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保障。政府要引导企事业单位承担社会责任,与高职院校结盟,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要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志愿、公益活动、社区治理等服务性活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将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深化学生对于劳动本质内涵和价值意义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使其掌握现代化的劳动技能,进而培养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N].人民日报,2020-03-27(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4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黄志坚(1967-),男,江西南丰人,处长,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研究。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理论界已形成共识,那就是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解决经济建设,还需要解决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深层问题。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和流动状况以及农民生殖观念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效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目标要求都与农村人口计生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新时期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动力,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农村人口和计生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农村人口计生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找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人力投资是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并认为人的素质的改善(经由正规教育、成人教育、在职培训、健康及营养的增进)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进而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其后,罗默、卢卡斯等发展了该理论,并提出了“干中学”也可提高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的综合,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教育、培训、保健及劳动者迁移的投资。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而农民的增收与农民个人的素质是分不开的,通过人口计生工作,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

景德镇市下辖两个区、一个县、一个县级市,总人口150多万,农村具有人口规模大、人口居住分散、人口迁移、结构复杂、分布不均等特点。景德镇市的人口计生工作,通过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完善农村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人力资本开发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高计生服务水平,健全计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生活的质量,全市计生工作上了水平。

一、人口计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的方式

1.完善导向机制,稳定生育水平。国内外人口变动的经验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因素在决定生育和家庭规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景德镇市人口计生委以农村计生利益导向,通过完善机制,达到稳定计生生育水平的目的,人口计生委通过与市财政局通过制定下发《关于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重点开展了国家奖励扶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结扎养老保险、爱心保险、新农村医疗补助和农村符合条件放弃生育二胎的独生子女激励等六大类奖扶政策,搭建平台,倾斜政策,使“少生快富”成为典型和样板,让农村农民的计划生育从自觉走向自愿。昌江区针对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以“关爱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留守儿童行动”为切入点,搭建平台,倾斜政策,深化利益导向机制,计生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全市共出生18 012人,出生率13.5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88个千分点,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38和0.15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87.79%,出生人口性别男女比为106∶100。

2.强化基础建设,锻炼计生队伍。景德镇市人口计生委以新农村建设点为示范单位,以大力建设生育文明示范村为载体将村级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创新计生工作机制;通过提高村、组计生专干和中心户长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不仅稳定了基层计生队伍,而且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层网络,使计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开展人员培训、科技大练兵和现场观摩学习等方式提高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加强标准建设,提升服务理念。景德镇市政府按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及《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形象规范手册》要求,为计生服务站(所)配齐计生服务医疗器材,目前乐平市和昌江区计生服务站已动工新建和扩建,2008年全市共改建、扩建、新建计生服务站、所16个,且按照省人口计生委的要求启用统一的标准化标示。

县、市、区人口计生部门在计生工作中通过组织技术服务人员,积极为农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把深入推进计划生育“五心工程”和“六进农户”工作纳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使新农村建设与人口计生工作同步发展。

4.拓展宣传渠道,营造计生氛围。景德镇市人口计生部门以新农村建设开展的“新农村文化家园”建设工程为契机,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纳人镇(街道)综合文化室和村(居)文化活动室建设之中,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以及文明示范村镇创建活动中。通过开展计划生育合格村(居)和红旗村(居)活动,巩固计划生育的成效。

各人口计生部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通讯等平面和立体的渠道大力宣传计划生育的政策,通过文艺汇演、宣传橱窗等积极弘扬新型人口文化,通过“五进五创新”(以婚育新风进小区,创新宣传环境;婚育新风进里弄,创新宣传方式;婚育新风家庭,创新宣传内容;婚育新风超市,创新宣传阵地;婚育新风校园,创新宣传主体)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实现“婚育新风进万家”

各县、市、区通过积极开展“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家庭、建设新农村”活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通过引导农民树立新型的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婚育观念,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增强人们的生殖健康意识、人口意识和国策意识,打造幸福和谐家庭。

5.加大教育投入,提高素质水平。农民素质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个人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及劳动者迁移等投资,会以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的综合等形式表现出来,学者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初、高中文化水平劳动力的劳均收入高于平均收入水平,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水平劳动力的劳均收入低于平均收入水平;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劳均收入的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越强;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劳均收入高于未接受者,家庭中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家庭劳均收入越高;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教育投资收入弹性大于低教育水平;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农户其家庭劳均纯收入明显高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农户。实证分析显示: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可以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培训等效年限平均每提高一年,一方面可使农民年收入增加180元左右,还可促使增加近19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高层次产业转移;2001年,劳动力受过技术培训的农户其平均家庭劳均纯收入比未接受过培训的农户绝对收入高1 135.01元,是未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农户收入的1.44倍,而且,家庭劳动力中接受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劳动力越多,家庭劳均纯收入水平越高。

为使“少生快富”和“纯女户”成为农村致富的榜样和提高他们家庭的致富能力,景德镇市人口计生部门,一方面加大对这些农户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关爱女孩成才基地”建设,通过“关爱女孩、阳光助学”活动,为考取高中的计划生育户女孩进行资助,提高她们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基地活动,为计划生育家庭女孩树立自重、自尊、自信、自强信念。

二、工作成效

景德镇市人口计生部门通过将人口计生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探索出高标准的优质服务模式和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走出了具有景德镇特色的人口计生工作之路,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人口计生工作任务,为保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在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考核评比中,乐平市、浮梁县获得全省人口计划生育先进县(市),昌江区获得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珠山区获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区等光荣称号。

三、结语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展农村经济;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和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将对中国广大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将进一步深刻影响到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为农村人口计生工作以及低生育水平的稳定提供新的重要推动力。关注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把农村人口计生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新农村建设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关注农村计划生育弱势家庭,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形式、内容进行重新定位,这既是新时期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自身的要求,也是各级政府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白菊红,等.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1):16-18.

[2]李淑华,于学江.在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人口计生政策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7,(2):25-26.

[3]翟振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新动力与新机遇[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8):20-21.

[4]乔观民.宁波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口问题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4):133-137.

[5]何小鹏.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人口计生工作[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7,(2):20-21.

[6]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家庭户主教育程度对家庭生活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09-113.

[7]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4):60-67.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5

    一、推进劳动预备制度,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实施这一制度的领导,并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根据国办发〔1999〕60号文件关于各级政府要设立由主管负责人牵头,劳动保障、教育、人事、计划、经贸、财政、工商等部门组成工作小组的要求,决定成立四川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工作小组(另文下发),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切实抓好本地区劳动预备制度的推进工作。

    二、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普通中专学校以及就业训练中心、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其他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均属劳动预备制度教育培训。从2000年起,在我省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原则上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正规的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

    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合格的学员,具备初中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的一般可免试进入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如有考试要求的,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劳动预备制度教育培训还可采取举办非全日制班、季节制班、双休日班或晚班,以及学分制与学时制相结合或远程教育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三、新生劳动力必须经过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取得相应证书后方可就业。从事一般性职业(工种)的,必须取得相应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从事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行业有特殊规定职业(工种)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在取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应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其中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职业(工种)的,必须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办理开业手续。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6

一、推进劳动预备制度,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实施这一制度的领导,并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根据〔1999〕60号文件关于各级政府要设立由主管负责人牵头,劳动保障、教育、人事、计划、经贸、财政、工商等部门组成工作小组的要求,决定成立四川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工作小组(另文下发),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切实抓好本地区劳动预备制度的推进工作。

二、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普通中专学校以及就业训练中心、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其他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均属劳动预备制度教育培训。从2000年起,在我省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原则上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正规的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

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合格的学员,具备初中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的一般可免试进入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如有考试要求的,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劳动预备制度教育培训还可采取举办非全日制班、季节制班、双休日班或晚班,以及学分制与学时制相结合或远程教育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三、新生劳动力必须经过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取得相应证书后方可就业。从事一般性职业(工种)的,必须取得相应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从事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行业有特殊规定职业(工种)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在取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应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其中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职业(工种)的,必须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办理开业手续。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28-03

一、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职业教育领域课程改革备受关注。关于项目课程改革的研究关注项目课程体系的宏观设计,在具体课程的项目化设计方面,从2010年出版的《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设计选编》一书,我们可以看出,该书选择化工、材料、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的部分典型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设计,其中90%以上的项目化课程改革都选择在理工科类的课程中进行,对于无具体产品形成的文科类课程涉及得非常少。

本文选择“劳动政策法规”这门文科类课程,它涉及大量的、枯燥乏味的法规条款,要求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对此进行项目化课程开发确属首例;同时,“劳动政策法规”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就业岗位――劳动(员工)关系岗与之对应,对“劳动政策法规”课程进行项目化开发,利于职业能力的提升。

二、关于项目化课程的研究述评

目前,与“项目化”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专业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研究、具体一门课程的项目化开发以及项目化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项目”的内涵

克伯屈于191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发表《项目(设计)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活动的应用》一文,首次提出了教学中的项目指:个体自己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操作,在具体的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伯曼将课程中的“项目”分为:有结构的项目、与主题有关的项目、与体裁有关的项目、模板项目和开放性项目。徐国庆在《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一书中指出,职教课程中的“项目”可以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或是一项服务的提供。赵志群指出,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完成一件工作或学习任务,这项工作或学习任务必须以生产出具体的、且具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郝超认为: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综合的,其载体就是工作项目。

(二)对项目课程的界定

蒋庆斌认为,项目课程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中心来进行选择。项目课程的目的在于如何形成知识的有机组织,如何将职业能力具体化,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做起来。

徐国庆在2008年发表的《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一文中提到:项目课程以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

马成荣认为,项目课程中的项目是活动载体,项目可以围绕产品、设备的设计,问题的解决或服务的提供来展开,通过项目的开展,让学生完成项目中所包含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促进能力内化。

雷正光认为,项目课程关键在于具体项目的设计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做”一体化。

马军认为,项目课程的课程内容组织依照岗位工作任务要求,以学生自主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以产品为目标,将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设计为教学过程的课程形式。

总的来讲:项目课程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参照,选择、组织课程内容;项目课程通过设计整体性工作任务,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所需的职业能力。

三、“劳动政策法规”项目课程的开发路径

(一)定位项目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企业用工法制化日趋完善的今天,“劳动政策法规”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开设这门课程,我们培养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充分掌握国家与地方的劳动政策、法规,以及能够运用劳动政策法规解决用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且能掌握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的方法和技巧等。

高职教育课程培养的目标应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开发上。针对“劳动政策法规”这门课程,若沿用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我们老师关键是做好劳动政策法规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的关键是感知、注意、记忆以及理解。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需要打破以劳动政策法规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根据企业日常劳动关系管理工作流程来组织课程内容,通过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达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分析岗位工作任务

在开发项目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工作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是项目课程开发成功的首要条件,完成这项工作需要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若不到位,那么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就缺乏依据。

工作任务分析是指针对某一具体工作岗位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梳理,目的是掌握该岗位完整的工作流程及具体的工作内容。

1.选定与“劳动政策法规”课程培养目标接近的工作岗位。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定位的就业岗位:行政人事文员、人力资源助理、招聘专员、培训专员、绩效专员、薪酬专员、劳动(员工)关系专员,我们了解到:劳动(员工)关系专员的岗位工作任务与“劳动政策法规”课程培养目标高度一致。因此,针对劳动(员工)关系专员岗,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可以有效地梳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依此编排课程内容。

2.有针对性地选择调研对象。要分析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具体任务及对任职者的素质能力要求,首先要确定培养的学生一般在为哪类型企业服务,因此关键是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确定我们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的调研对象。

3.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我们在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时,主要采用会议研讨式任务分析法。会议研讨式任务分析法是指在任务分析专家的主持下,组织企业专家对特定岗位中的工作任务进行会议形式的研讨,并且制定出工作任务分析表。

会议研讨式任务分析法的质量取决于五大关键要素:第一,任务分析专家(即主持人)的选择;第二,企业专家的选择;第三,组织好专业教师;第四,选择好记录员;第五,物质环境(如研讨室、纸笔、电子设备等)及资料(工作任务分析表)的准备。

4.整理调研结果。通过会议研讨式任务分析法,整理与会企业专家的观点,通过分析专家的判断与整合,最终经过企业专家的修改和最终确认后,可以得出劳动关系专员岗(注:不同企业岗位名称可能存在不一致,可以整合类似或相近岗位)的工作任务。

(三)确定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容易忽视职业发展素质的培养,单纯地认为职业能力等同于专业技能。国外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模式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模式提出,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态度、知识、经验和反馈。国内职业教育研究专家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要重点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即基本的生存能力)、方法能力(即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的能力,属于基本发展能力范畴)和社会能力(即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能力,属于基本发展能力范畴)。

经过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我们将“劳动政策法规”课程按照劳动(员工)关系岗的典型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编排成新员工入职、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工作、离职员工管理、劳动争议处理等五大项目,并依此确定课程培养所能开发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培养:(1)运用《劳动合同法》,进行新员工入职手续办理及试用期考核转正工作;(2)运用《劳动合同法》,进行劳动合同管理(包括合同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及续订);(3)运用《社会保险法》,进行社会保险工作的处理;(4)运用《劳动合同法》,进行员工离职手续的办理及离职沟通处理;(5)运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劳动争议处理。

方法能力培养:(1)团队开展项目计划、组织及协调的能力;(2)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3)独立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社会能力培养:(1)团队学习中的合作能力;(2)项目成果展示过程中的自信心及主动性;(3)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四)进行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是指在工作任务分析和职业能力定位的基础上,围绕着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进一步进行活动载体的设计。

1.确定项目设计模式。按照项目与任务的关系来分,项目设计常见的模式有三种:循环式、分段式和对应式。

循环式项目设计是指按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的难度从简单到复杂,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项目,每个项目都包括该门课程所对应岗位工作的典型任务,所有项目中所体现的工作过程基本一致。这样学生就能反复重演完整的工作过程,职业能力能得到不断提升。

分段式项目设计是指一门课程只选择一个大型的、完整的综合项目,这个综合项目包含整门课程所对应岗位工作的所有典型任务,按照工作流程,划分任务界限,每一项任务对应一个小项目,通过逐步完成所有小项目,最终完成这个综合项目。

对应式项目设计是指岗位工作任务之间相互并行,并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依赖或明显的流程关系,并且其工作成果相对独立,针对每个任务进行独立的项目设计。

进行项目设计,首要是确定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的匹配模式,一般会根据具体岗位工作的性质,在上述三种项目设计模式中进行选择,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类项目设计模式。

2.组织各项目的具体内容。首先需要从与培养目标接近的工作岗位出发,抓住实际工作任务和职责需求,把典型的岗位工作职责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然后分析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将项目化课程的前置专业性基础课程,同步的专业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梳理;最后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与设计时,综合考虑与这些课程在知识、技能、现实工作流程上的配合问题,剔除课程交叉重叠的部分。

3.编制项目教学方案。项目教学方案的编制应着手解决两大工作:整门课程的项目设计以及具体每个项目的教学方案。

整门课程的项目设计应包括课程项目、各项目任务安排以及学时分配等。

具体每个项目的教学方案应包括项目目标、具体工作任务(包括任务分解、材料与工具准备、注意事项等)、相关实践知识、相关理论知识、项目考核评价、拓展提高、思考练习及实践运用等栏目。为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提供背景资料、操作规范说明和进程指导方案。

(五)实施保障

项目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有效实施的保障可能会面临困境。保障项目课程付诸实践,需要从项目课程开展所需教学资源的配套、校企合作开发机制以及学校政策支持等方面做足功夫。

1.教学资源方面的保障。教学资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教学材料、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各方面。项目课程是着重解决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模式,所以用于学生操作的教学资源尤为重要,如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包括生产项目、服务项目等)。但是在高职教育实践中,我们在课堂时间内不太可能根据教学内容及进度的需要及时从企业获得足够的、合适的项目,因此为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往往考虑设计模拟项目,但模拟项目的开展,需要专门建设等同于具体职业工作各种客观条件的教学环境,而这种仿真教学环境的设计,也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

2.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课程时的角色定位。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课程,在这种合作机制中,我们应该明确企业专家和课程教师团队各自的角色。企业专家熟悉工作过程本身,但对于教育理念、对教学对象的认识都比较陌生,因此企业专家主要在岗位工作任务调研、岗位能力分析工作中发挥作用。

项目课程开发最终是由课程教师团队来完成,他们熟悉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无疑教师必须是项目课程开发的主体。

3.政策支持。学校应该从政策层面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目前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大致从课程建设专项经费、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出台等方面展开。学校还应进一步探索支持方式和支持力度,比如优先资助项目化教材建设,对教学改革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对教师进企业深化职业技能给予制度支持等。

四、结语

课程实践者们请注意:我们能否将一门课程成功搭建成项目化课程,前提条件是一定要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确定与课程培养目标高度相关的工作岗位。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是工作任务分析与项目设计,工作任务分析若不到位,那么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就缺乏依据,没有项目设计,这种课程顶多只能算作任务课程;要使项目课程有效实施,必须要从教学资源、校企合作、政策支持等多方面予以配套。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郝超,蒋庆斌.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7(7).

[3]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童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劳动政策法规》课程为例[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5]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J].职教论坛,2008(20).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8

    (三)、高级教育

    高级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高层次能历教育。

    1、高级教育的培训目标:主要是培养技术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领军人物。

    2、高级教育的培训对象:参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级教育的、在就业单位中有一定影响的、已经成为生产线或部门牵头人的农民,或者高中毕业回乡、立志在家创业的新型农民。

    3、高级教育的培训要求:使受训者熟悉经营管理知识、精通专业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专项操作技能,不仅能操作还能维修指定的机械。

    4、高级教育的培训特点:受训者专业基础好,有更高的培训追求;施训者突出讲授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着重培养交际、管理、创新能力。

    5、高级教育的培训地点:主要是高级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9

1大学生劳动和创新教育内涵和途径

1.1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劳动教育是以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过程。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其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为荣的劳动意识,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精神,并且生活技能得以提升,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3]大学实践教学正是以学生“做中学”为基本特征,劳动既是大学实践教学的手段,也是大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劳动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劳动教育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如,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程,通过劳动理论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4]组织安排日常生活劳动,如校园服务性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勤工助学等,引导学生自觉参加各类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将劳动教育融于专业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之中,在专业教育中赋予劳动教育内容。[5]学生通过“做中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掌握劳动技能和劳动本领,深度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实践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学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1.2创新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旨在教育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和创新决心,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过程。[6,7]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不是向壁虚构的,而是源自于艰苦的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新的思维。当然,这里的劳动并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它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所以,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类似,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其基本途径:一方面要设置创新理论类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技能,同时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另一方面要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将创新教育融入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活动中去,驱使学生利用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开展创新试验、创新设计和创造性劳动等。[8-9]一方面,实践教学是开展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

2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

2.1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师生的教育和受教育理念仍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上,对劳动和创新教育认识不足,劳动和创新教育理念和观念滞后。教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意识不强、责任不明确、能力和水平不足、经验缺乏。学生过分重视知识的积累,对自身能力培养、人格修炼和个性发展意识匮乏,对劳动和创新精神在自己未来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认识不足。同时,高校劳动和创新教育管理体系不健全,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未建立,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要素缺乏,与劳动和创新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欠缺。

2.2实践教学教师教育能力不足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实践教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比重不断增加,教学手段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为保障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更要求教师自身富有劳动和创新精神,并能够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但因师资水平所限,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如创新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等选题先进性、前沿性不够,有的选题脱离工程实际或背离研究趋势,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滋生惰性、敷衍情绪,影响培养目标的达成。另外,实习、见习等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的不确定性,企业导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个体间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能力的不同,使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3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

受家庭、社会的一些消极影响,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劳动观念不够端正、劳动意识比较淡薄、劳动素养不高、劳动技能不强等问题。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学生不愿参与如实验准备、实验设备维护、实验室卫生整理等工作,认为这是简单劳动,无助于学习成绩,实践教学项目的事前准备、事后整理工作大多是以教师为主。见习或实习走马观花,不愿参加企业生产劳动,学生感受不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劳动纪律和劳动安全意识薄弱,进入实验室不按要求穿着实验服,进入厂区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同时,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关注知识积累多,关注创新能力少,习惯于循规蹈矩,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维缺失,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实践教学中试验方案设计墨守成规,实践数据抄袭甚至弄虚作假。

2.4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匮乏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平台,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普遍问题,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有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当前,多数企业对承担或参与大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大学生实践教学规律和要求认识不够。部分企业即使接受了学生实践教学任务,限于安全或技术等考虑,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劳动。同时,高校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相关行业龙头、标杆企业,或在行业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企业,才能利用其人才、技术和设备等资源优势,服务于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开展学生的劳动和创新精神教育,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

创新能力的策略安徽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是对本校材料类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开设有课程实验教学、CDIO项目教学、创新创业训练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项目。近年来,中心秉执实践教学与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念,积极探索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从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实践基地和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和改革,对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产生了积极作用。

3.1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匮乏,并且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中心在学院的支持下,全面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将一定的实践教学工作量作为专业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每位专业教师都成为实践教师队伍一员。既能有效解决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问题,更促使专业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二是转变教学观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学观念大讨论,使教师充分认识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是造就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三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适应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的新要求。中心建立年轻教师导师制,由实践教学能力较强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并派出教师到知名高校和企业学习交流,组织并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同时加大对教师教学过程督导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力度。四是外聘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

3.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等问题,中心着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导实践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中心对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推行学生轮班管理制,在实验室管理教师协助下,由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轮流完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项目准备、设备使用登记、卫生维护等工作。学生以使用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进入实验室,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激发了学生劳动和创新热情。具体的实验或研究过程,如目标任务、方案拟定、试验仪器设备调试、原材料准备、试验结果分析等均由学生或独立或团队自主完成。这种任务驱动方式下,学生学习动力得以激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举,完成实践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劳动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按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把满足教学要求、保证学生培养目标达成放在首位,与有条件、有能力承担高校实践教学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共建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基于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根据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按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应用性型人才培养要求,参与专业课程开发,尤其是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的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和科技活动,在直接的生产劳动和创新实践中,体验劳动乐趣、感受创新成就,培养劳动和创新能力。以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目标来激励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单位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劳动和创新能力,基地则可从实习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并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和师资力量开展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技术合作、管理咨询及人才联合培养、人员技术培训等,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产、学、研融合的平台。

3.4健全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10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146-02

一、郫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概况

郫县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位于成都市西北近郊,公元前314年建县,迄今已有2300余年历史。全县幅员面积437.5平方公里,辖15个镇,总人口50多万人。

郫县职业技术教育起步于1982年,这年举办职业高中班。1984年友爱职中正式挂牌,1985年郫县五中改校并命名为县职中。2003年10月24日两校合并并经市教育局批准,正式命名为“四川省郫县友爱职业技术学校”(分设友爱校区和安德校区)。2003年11月13日,学校通过“四川省校风示范校”评估,14―15日,由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组又对友爱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国重”评估验收,于2004年3月16日由教育部命名,5月28日由省教育厅授牌,正式成为部级重点职中。

2004年10月起,友爱职业技术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市教育局领导的具体指导下,率先在友爱校区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在安德校区进行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两个校区将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2005年5月27日,安德校区正式与“丑小鸭集团”联合办学并挂牌为“成都西部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成为成都市第一所从公办学校分离出来独立设立的一所民办职业学校。

2007年3月,“丑小鸭集团”退出联合办学,经县编制办批准,将“成都西部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更名为“四川省郫县安德职业技术学校”,成为政府举办的一所中职学校。2007年11月,友爱职业技术学校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获得通过。

郫县职教资源丰富,专业涵盖面广。目前郫县拥有各类中职学校10余所,按照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划和安排,有5所中职学校纳入郫县教育局管辖,其中公办中职学校2所(郫县友爱职业技术学校、郫县安德职业技术学校),民办中职学校3所(四川托普计算机职业学校、成都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省经济管理学校)。这5所学校共有教学班132个,在校中职学生7000多人,开设有包括机电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园林规划与设计、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与民用建筑、印刷技术、经济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食品加工等专业。

郫县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和该县职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的改善;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城镇化率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郫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1.领导重视,指导思想明确,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思路清晰。郫县县委、政府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统领全县职业教育全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导,认真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的决定》和《成都市职业教育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以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深化“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以职教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实现职教资源的有机整合;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郫县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以“部级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为目标,全面提高郫县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

长期以来,郫县十分重视对职业教育的建设。2007年,友爱职业技术学校新建1800平方米的机电实训基地,新购价值150万元机电教学设备。2008年又新建成33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两年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2008年,启动安德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继新建校门后,2008年底启动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楼建设,共计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左右,同时,购置汽修等教学设备等,预计投入资金850余万元。

长期以来,郫县始终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脉搏,“立足郫县,服务成都,辐射四川”,把发展职业教育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培养输送了大批实用性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2006年郫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本结束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升,县教育局又把2007年确定为“职教发展年”,把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列入郫县教育事业的两项重点工程之一来抓。

2.立足破解“三农”难题,坚持把职业技术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例如郫县友爱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了面向市场设专业,服务三农调模式,挂靠高校求支撑,联合企业壮实力的办学新思路。该校也是一所部级重点,这所农职业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把学校打造成立足农业现代化,适应农村现代化,服务农民市民化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培育成;辐射全县各村镇的职前培训,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培训、经营管理培训的示范点。该校一直承担郫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学校既培养大批知识型、技能型新增劳动力,又开办各类职业技术培训长、短班,为全县各部门、各镇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所需要的技术支持。近三年来,学校先后举办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班500余期,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6504人,成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桥头堡。2003年,学校挂牌成立了“郫县科教兴农培训中心”,利用各镇成人学校建立起19个协同培训网络,对农民开展就业技能、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培训。去年一年就培训农民12460人,对外输出劳务1142人,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了重要贡献。

3.在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调整上,突出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服务的特色。为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确保专业人才规格和确保财政补助资金的合理利用等基本原则,成都市教育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对该市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进行全面清理和审核,原则上一般学校专业开设不得超过5个,“省重”以上学校开设专业不得超过8个。经清理审核合格后的专业在今年方可招生,并纳入成都市中等职业教育券享受范围。郫县友爱学校是部级重点职业中学,2009年招收了12个中职专业,按规定2010年将控制在8个专业。校长赵洪理解“此次专业清理”是用政府的调控手段来促进学校发展,提高学校专业水平,“一个学校的专业多了,很容易在师资和设备上出现不足。”“各个区域应该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友爱学校经调研和反复讨论,确定农类专业为学校特色,淘汰“文秘、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这三个专业,招收机械、电子、园林、工业美术、幼师、财经、旅游、计算机这8个专业。

4.整合教育、劳动、农业、人事等部门的职业教育资源,通过优化结构和布局,构建起层次清晰、体系完整的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中心具体承担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成人科学文化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各类短期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区教育、统筹管理乡(镇)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等任务。把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成为职业学历教育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成人继续教育与再就业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社区教育中心,同时成为未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培训和就业服务中心。郫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组建职业教育集群1个,友爱职中和安德职中融合为“一校两区”,组建郫县职教集群,并整体加入成都职教集团。同时对接现代工业港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以两个校区的专业调整为纽带,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校企合作等方式,与成都技师学院、托普计算机职业学校、成都铁路工程学校等驻县职技学校合作办学,资源共享。

5.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例如郫县友爱职业技术学校成功实践了几种新的办学模式,分别是:(1)“学校+基地+农户”模式,即学校依托农村各类专业大户、种养殖大户,建立培训示范点,组织离土不离乡的农民“零距离”培训,目前已在全县建立了以专业户基地为示范的培训点200多个,促进了全县“一村一品”的形成;(2)“校企联合”模式,即学校与30多家企业挂钩,面向青年农民开展各类短期务工培训,目前已向30多家企业推荐就业1456人;(3)“行政挂钩”模式,即学校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外事办联合建立培训基地,开展对口培训,输出到阿尔及利亚、日本等国家的出国务工人员达300多人。

6.推进“三教统筹”,加快实施“社区职业教育工程”,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培训,探索对义务教育阶段后和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农民子女进行延长一年的免费职业教育,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郫县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在农村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农村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方便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城乡分段和职前职后分段完成学业。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成人教育,促进“农科教”结合,为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培训作出贡献。通过以上途径,逐步形成社区比较完善的教育网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郫县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师资、教学设施设备和实作场地的优势,由各镇社区学校组织有学习意愿的城乡劳动力到校培训。到目前为止,已为郫筒、唐元、红光、花园、友爱等镇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1期,培训学员1039人,先后开设有电工技术、焊工技术、园林绿化、计算机操作技术、家政服务等专业。

7.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郫县农村发展局围绕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珍稀食用菌、优质粮油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及“一园三带五大基地”产业布局要求,本着“市场需要什么、产业发展缺少什么、农民需要学习什么就开展什么培训”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选送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到川农大、川师大、技师学院和县内各类教育机构进校深造,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采取“人才+基地”、“人才+项目”、“人才+资金”的1+3的办法,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相结合,做大做强农村实用人才领办企业(基地)规模。通过专业教育培训、基地实习、先进考察等多种形式,系统学习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农业新技术与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市场营销、畜牧兽医、畜禽养殖新技术和疾病防治、农机推广、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和实用技术,培养一批农户满意、农业企业满意、社会满意的管理人才和农业技术骨干,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例如,郫县是“中国盆景之乡”,为打造郫县花卉品牌,县农业局在全县19个镇开展花卉专业培训,招收学员1308名,其中绝大部分是村社干部和农村党员。通过开展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了全县花卉种植水平,扩大了种植规模。

8.利用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开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建立好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成人教育产业项目示范基地,加强社区教育服务站建设,以便增强社区教育工作的力度,并将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据统计,2007年全县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3436人次;开展各类短期培训44767人次;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746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11468人次,技能性培训6278人次;培训后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64人,其中教育部门单独转移就业616人;开展创业带头人培训16期,培训学员489人;各镇中学与镇成人校对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4028人;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率达100%,建立社区教育示范点(社区教育服务站)10个,超额完成了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1)围绕城乡一体化统筹工作,开展好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2)抓成人教育产业项目示范基地建设,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3)抓成人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化项目的推广,发展农村经济。此外,当地还依托成都市大众培训中心、西南交大培训中心、四川天地职业学校、互惠超市集团培训部等培训机构,利用他们师资、设备的优势,有针对性地举办引导性培训班52期,培训学员8752人;技能性培训46期,培训学员4818人。进一步促进了郫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成人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作。

[本文系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度立项资助课题(项目编号KY0831003)《郫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郫县教育局.郫县人民政府关于职业教育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

2.郫县教育局.郫县职业教育发展及规划.

3.郫县教育局.郫县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4.郫县教育局(执笔:胡锡全,郭维佳).《县域职业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5.郫县教育局.2008年郫县成人教育工作总结.

6.郫县教育局.2007年郫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总结.

7.郫县教育局.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年鉴(2007卷).

8.郫县教育局.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年鉴(2006卷).

9.郫县劳动局.郫县人民政府2008年城乡充分就业重大决策目标完成情况汇报.

10.郫县农村发展局.郫县扎实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

11.郫县农村发展局.郫县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2009.5.26

12.成都中职校.今年专业大“瘦身”.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2010.1.12

13.以强带弱.郫县学校“集群作战”.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2009.7.6

14.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充分就业.成都日报,2006.12.21

15.当攻坚“尖兵”,推进职教又好又快发展.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2009.5.25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11

劳动技术学科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它与一般的文化知识课程有着显著的不同,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劳技教育就更加显示出其重要意义,它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操作技能、认知(知道、领会)和情意(接受、养成)及个性素质的全面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何在劳技课教学中更好的体现出教育改革的思想,更好的发挥劳技课的教育、教学功能,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劳技教学贯穿思想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经常进行劳动,“这件事在道德教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劳技教学有着自己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出特殊的教育功能。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重视作品质量的习惯,认识劳动的意义和珍惜劳动成果等。除此之外,还具有实践性。劳技教学过程主要以操作技能为主,并体现出寓意于做,做中受育。以工艺“小蓬船”制作为例,先要在一定尺寸的小木块上进行测量、划线,画出船甲板、船侧板图的线条,再进行正确的锯割、锉削整形,使船体呈上宽下窄状,然后在船体的适当位置装上船舵、风帆、五星红旗等附件和设备。还注意介绍发明家的事迹,爱迪生、包起帆等中外发明家的事迹,介绍我国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给学生以巨大的鼓舞。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与高架桥、地铁、汽车产业、计算机产业等息息相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动手和创造欲望。因此,劳技教学中的情意目标得到落实,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营造育人环境也相当重要,劳技室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育人环境。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认为劳技课是付课,不重视动手操作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营造一个育人环境至关重要。要让这些学生也认识到提高劳动素质的重要性,建立行之有效的劳技室规则,条款中有爱护工具、环境卫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和培养等,形成管理制度,师生共同遵守,才能更好地进行劳技课教学。因为劳技课教学涉及到工具的使用、材料的加工、室内环境卫生和操作安全等诸多因素。通过在教室里布置名人论劳动的名言,让名人来说话,更具有说服力。“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加少说空话”——爱因斯坦。“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多么响亮的话语,催人奋进。这些名人名言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显而易见的。

劳技教学融合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工艺制作是劳技教学和美育的有机结合体,体现在劳技内容的工艺性和劳动过程的情感性。

工艺作品具有实用性、欣赏性,它强调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作品艺术性,包括整体结构的合理、美观等,这些本身就包含了美的因素,如上工艺“牙签贴画”制作课时,

通过创设情景,通过多媒体和实物作品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牙签贴画工艺的人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鼓励学生构思设计作品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牙签贴画作品的构思设计,并用草图表达。

组织学生交流设计,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设计图案,并用语言表达设计构思。教师及时点拨,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修正、完善设计。同时注重分层教学,允许部分学生模仿范例设计。用设计图稿放在黑卡纸上,进行图案描印,并提示印稿技巧。学生设计出《相思》、《翠竹》等作品,充分体现出作品的艺术性。

劳技教学注重动手技能

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我认为,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要有适当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因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不断发展的阶梯和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和发展“问题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在“笔筒的设计与制作”教学中,把识图、划线、锯割、打磨、胶结等各个知识点和技能分成几个课时进行教学。上课时要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十分注重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作出正确、恰当的评价。

要求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笔筒尺寸等要求外,多动脑、勤动手,在笔筒上贴上祥云图等附件或者在笔筒的面上进行镂空等操作。很多同学在学习中肯动脑筋,所做的作品也比较有新意。制作的笔筒不但尺寸精确,而且装饰精美。在参加“CAXA杯”上海市中学生劳动技术竞赛中,我校同学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多次获工艺木工项目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在每次的制作课上,我都要求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在原来的作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技能,也开发了创新意识,增强了动手能力。

劳技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爱好是人们从事任何一种活动的原始驱动力,是对认识对象的一种积极态度。作为劳技课延伸的课外科技活动,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施展,促使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创造性成果。我在科技教育中,指导学生多次获市、区少科站组织的小发明方案设计、小发明作品,“三模”等比赛奖项。我指导的学生在2009年上海市动手做大赛上,人工岛创意模型荣获一等奖,创新作品“船舶超载简易预警装置”,获25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二等奖。实践证明,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的内容与活动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个性得以和谐地发展。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施展,促使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创造性成果。通过成立科技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组织讨论和优化设计等,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参与探究的气氛更浓,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重视情意发展和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当前提高劳动技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创造性劳动。他说:“双手的工作跟有意义的创造紧密地结合,思考和双手的联系越紧密,劳动就越加深刻的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心爱的事情。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

思想教育是学好劳技课的动力,掌握技术知识是学好劳技课前提,操作实践是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手段,还在于它能够真正地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实现技术与能力的提高,品尝到作品完成所带来的欢乐。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12

1立足“三农”,为农村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农”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第一,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13亿人口,农业人口有9亿多人,农业劳动力超过4.5亿人[3]。农村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7年,仅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水平;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7.04%,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2.1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77%;在全国1.04亿盲中,约80%分布在农村[1]。第二,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建国50多年来,农业院校共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目前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仅有15万人,人力资源浪费十分惊人。另外,农业科技人员十分短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仅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至四十[2]。正因为这两个难题的客观存在,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由此可见“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要改变农村这一现状,关键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实现。所以,教育和培训就成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关键性因素[4]。

我院作为农业高等院校,作为师范院校,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方面,在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方面,理应承担教育和培训两大任务。为此,我院成人教育自1993年创办以来,始终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通过各种形式办学和培训,为农民素质的提高、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做好服务。14年来,不管招生多么困难,办学多么艰难,我院始终没有淡化农口专业,反而以农学系、动科系两大强势学科为支撑,先后设置了农学、畜牧兽医、应用生物等16个农口专业,其中专科11个专业,专升本4个专业,为农村、农技站、畜牧局等共培养了1 342名农林牧副渔技术人才,其中大专1 233人,本科109人。而培养的这些农业技术人才,都在农村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建设发展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我们还把14年来农口专业设置及各个专业招生情况做了统计,具体情况见图1。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对农学、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3个专业需求旺盛,对应用生物、水产、粮油储藏、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作物生产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动物科学7个专业需求较为旺盛,其中粮油储藏专业是我院特有专业,主要针对粮食系统需要而设置的,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主要针对凤阳地区环境污染严重而设置的;其他专业如林学、种植、养殖、环境科学需求很少。当我们了解这些情况后,将在办学的实践过程中逐步调整农口专业结构,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2为全省农村中小学培养教师

在现阶段,要解决我国农业、农民、农村三大问题,根本出路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除其他因素外,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发展教育[5]。发展教育的关键就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从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来看,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低、文化水平不高、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有很多农村学校实在无奈只好聘请代课教师。如我们有好多函授学员就是代课教师。针对农村教育的现状,我院从1995年起尝试设置师范专业,当年英语招生2人,因需求不多,后暂停招生。从1999年起,我院再次尝试设置师范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教育、政史教育,结果生源很好,从此,师范教育成了我院成人教育办学的一大亮点。截至2006年,我院共设置了英语教育、汉语言文学、政史教育等17个师范专业,其中专科10个专业,专升本7个专业,为农村中小学共培养师资3 696人(含省专项师资984人),其中,专科1 996人,专升本1 673人。不仅为农村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教师,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学历层次、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另外,从2003年起,我院还承担了全省师范专业专项师资培训任务,主要有汉语言文学、英语、计算机科学技术、生物科学、公共事业管理5个专升本专业,这5个专业共为全省培养专项师资984人。为全省教师队伍的建设,乃至全省教育的发展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还把10多年来师范专业设置及各个专业招生情况做了统计,具体情况见图2。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英语(本)这5个专业需求旺盛;英语教育、政史、初等教育、语文教育、生物科学(本)、小学教育(本)这6个专业需求较为旺盛,不过近几年政史专业需求很少;其他专业如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学、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业管理这4个专业需求很少;学前教育、化学(本)这这两个专业需求一般,不过这两个专业是2006年增设的,至于今后需求如何,有待实践去检验。当我们了解这些情况后,将会在今后办学实践中,适时调整师范专业设置,以满足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会青年的需要,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乃至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 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教师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农村中等职业中学与农村经济、农村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了让“后继农民”学到一技之长,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只有教师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教育更好的学生。从职业学校发展的现实来看,专业教师短缺、知识更新慢、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等现象较为普遍和突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势在必行。为此,安徽省教育厅先后于2003年11~12月、2005年10月分别举办了全省首届中等职业农科类专业教师和机电类专业教师的培训班。由于我院是全省唯一一所职业技术师范本科院校,也是唯一一所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乃至全国50所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之一,所以,多年来,不仅承担为全省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和各类技术人才的双重任务,而且还承担全省职业教育师资各项培训任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首届农科类专业教师培训中,来自全省50个地区48名教师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农业生物技术、设施农业、集约养殖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新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在首届机电类专业教师培训中,来自全省50个地区50名教师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当前机电的新技术:如Protel高级电子电路设计、Pro/Engineer 应用、Master CAM应用、PLC技术及应用、光纤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等内容,由于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且培训的内容新,不仅受到学员欢迎,而且还得到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评价。培训的这些学员,将在全省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中学、不同学科领域,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为职业学校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

4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从目前农村发展的实际来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扩大农民就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有序转移,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6]。据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达4.9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66.1%,已转移农民工总数达1.2亿人,还有富余农村劳动力1.5亿人,而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余万人。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因缺乏相应技能,就业困难,致富无门,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从而造成岗位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因找不到工作而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全部返回劳动力的16%,这充分反映了农民工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与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相适应[1]。因此,要使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必须对劳动力进行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为了加速劳动力转移,我院根据社会需求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农口专业、师范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经济管理、会计与审计、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等13个应用型专业,其中专科8个专业,专升本5个专业,为农村共培养3 357人,其中大专2 894人,专升本463人。通过3a学习,这些新型的“农民工”,不仅很快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增加了收入,而且还在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各个岗位中,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时期农村和农民发展需求,我们还把我院10多年来一些应用型专业的设置及招生情况作了统计,具体情况见图3。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管理、会计与审计、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学(本)需求旺盛,其他专业需求不多。当我们了解这一情况后,将在办学实践中,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三农”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外,我们还举办了农民冬季党员培训班、畜牧兽医培训班、职教师资和管理人员培训班等等。

5将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工程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若干意见》精神,我院将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目前,我院已与滁州市就培训“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达成初步共识,准备为滁州市首批培养500名大学生。学习内容涉及农业经营管理、实用技术与推广、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法律法规等模块化的课程组合,以满足不同人员、不同地区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为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和科技实用人才服务。通过学习,为农村一线培养具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农村致富带头人,使参加学习者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以此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7]。

总之,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我们将一如既往为“三农”搞好服务。

6参考文献

[1] 张竺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8):55-56.

[2] 郑小波.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路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6(10):3-4.

[3] 王建国.新农村建设与农业院校[J].甘肃农业,2006(9):209.

[4] 周永革.农业院校创新服务“三农”的途径[J].开发研究,2004(4):53.

[5] 张维新,陈宇辉.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为“三农”服务功能与途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5(3):40-41.

劳动教育作业设计篇13

一、“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的目的――各有所得

“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充分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偏好、时间、能力等影响因素自由选择,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能力,并获得认可和成功感。

譬如在《求职应聘》这一单元我将作业设计为如下三层:

C层:寻找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原文进行阅读并在作业本上记录下自己最感兴趣的十条;

B层:搜寻两则有关你所学专业劳动者维权案例,依据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做出案例分析;

A层:搜集目前你所学专业行业企业与就业者签订的合同,依据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其中主要条款进行逐条法条比对分析。

在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层或多层完成,无论选择哪个层次的作业都可以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提升对知识的补充和掌握程度。

二、“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的取向――以生为本

德育作业的责任之一是使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充分地展示。在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作业展示交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依据自己对作业完成的满意度自由选择是否愿意对作业进行展示,教师提供相应的课堂时间和教室内部环境给予愿意进行展示的学生,同时请其他学生对展示作业进行点评。另外,教师将完成不同层次作业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在小组作业交流中,让选择不同层次作业的学生都获得其他层次作业完成者的心得和体会,形成互补。

三、“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的特点――侧重过程,注重引导

德育的内化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逐步实现。“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强调的是过程化,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重在学生的发展。

譬如在《就业准备在》这一单元课后作业中,我做如下作业设计:

C层:从不同途径搜寻适合自己的招聘信息十份黏贴在作业本上。

B层:从不同途径搜寻适合自己的招聘信息十份后进行比对分析,将十份招聘启事按真实性+兴趣度+专业对口性+可能性综合得分最高到最低按序排名黏贴在作业本上。

A层:从不同途径搜寻适合自己的招聘信息十份黏贴在作业本上后进行比对分析,将十份招聘启事按真实性+兴趣度+专业对口性+可能性综合得分最高到最低按序排名黏贴在作业本上,比对自己前期《职业生涯目标》进行调整,设计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计划。

无论选择哪一层次作业的学生都会在作业完成过程中主动或者被动地思考自己前期设定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否具备实现的外在条件,从而进一步合理调适自己的目标,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设计的方式――形式丰富,种类多样

依据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身心特点,教师在设计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的时候,充分利用青少年喜新喜变,喜欢尝试和探究的特点对作业形式和内容进行丰富。

如在《求职应聘》单元课后作业中,我做如下的作业设计:

C层:上网寻找本专业求职简历模板并进行填写;

B层:观看自己心仪单位的招聘视频材料,以4年后自己的预期情况为基础,撰写一份求职信并附上求职简历。

A层:观看相关求职应聘视频,以前次作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招聘单位为对象,以4年后自己的预期情况为基础,撰写一份求职信并附上求职简历,同时在班级内演示模拟应聘的现场面试环节。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