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中小学劳动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劳动教育是推进我国国民创造力、培育国民创新精神的有利法宝,故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体系中,对中小学生不仅需要进行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教育,还需在劳动教育方面给予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
中小学劳动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比重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关键。学生在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能够逐渐生成自我价值,获得自我承认,确立自我意识,为以后的美好生活奠定思想基础[1]。中小学劳动教育可以促进中小学生提升自身劳动素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能力。当前在中小学劳动教育具体开展过程中,在劳动教育质量、劳动教育评价方法及劳动教育开展环境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聚焦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现状,探讨今后的优化发展策略。

1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的意义

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自身的活动来调整、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2]。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3]。劳动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以及帮助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也是个体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劳动教育开展中,中小学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成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推进力度,围绕不同地区发展特点,制订和实施相关劳动教育方案,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提升学生的劳动成长价值。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5]。中小学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优化和发展中小学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新时代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树立“劳动最伟大、最崇高、最美丽、最光荣”的思想。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中,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中小学应将劳动教育作为日常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劳动成为促进中小学生积极生活、迎接挑战的重要路径。

2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

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地优化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可以系统地搜集相关信息,对中小学生在整个劳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帮助中小学生解决劳动实践问题,提升劳动教育质量。但目前在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的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的完善及评价作用的发挥。劳动教育环境有待优化。劳动教育开展所需要的硬件环境以及软件环境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劳动教育者的劳动教育意识薄弱,且缺乏劳动教育基地、专职教师队伍和劳动教材,在实施劳动教育前处于无计划状态,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6]。具体来说,中小学在劳动项目资源管理及场地管理方面缺乏以劳动教育为重要内容的配套建设,直接导致学生在日常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必要的硬件支持而影响了其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从软件层面来看,劳动教育是一个科学系统的过程,需要整个中小学的校园文化以及相关制度体系的配合与跟进。目前,我国中小学在实施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还缺乏真正能让劳动教育更好发展的教育环境作为依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提高。劳动教育开展的质量有待提高。中小学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逐步提高教育质量,避免教育形式化的现象,但目前部分中小学未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基于此,在今后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中小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围绕劳动教育开展所需要的评价体系、劳动教育质量管理以及劳动教育环境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中需要进一步优化与提高。

3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对劳动教育重视不足。劳动教育在发展中存在地位缺失、课程政策刚性作用不强的问题[7]。部分中小学管理层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认识不到位,劳动教育所需要的环境建设、配套体系建设发展缓慢,因此如何在思想层面进一步转变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思想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第二,劳动教育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发掘自身潜力,满足未来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培养要求。但部分中小学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意义等方面的宣传工作仍落实得不到位,因此在今后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开展中还应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之间的融合,实现整体教育氛围的提升。第三,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师资力量非常关键。教师自身的劳动教育素养以及经验积累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劳动教育开展的质量与效果。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将教学内容和劳动教育相结合,弘扬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幸福,劳动是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但目前我国部分边远地区的劳动教育师资配备不足,难以有效满足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教师的数量以及对综合素养的标准与要求。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劳动教育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师资力量建设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以及缺乏必要的劳动教育氛围营造等都是影响该领域发展的主要因素,需要在今后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优化发展中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4中小学劳动教育优化路径

目前,中小学开展的劳动教育多半是可见的劳动教育课程、可见的劳动教育实践方式、可见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并未真正站在学生个体文化性的维度审视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基于此,在今后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应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提高。

4.1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

在今后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及课下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应将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与劳动教育的相关理念相融合,通过这种方式引导更多中小学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劳动文化意识的宣传,引导教师、学生、家长等诸多群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劳动教育中,这也是实现预期劳动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基础。需要强调的是,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之间的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文化载体、文化平台,因此中小学应整合现有的校园文化资源,在平台建设的智能化、多元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更加多元的文化宣传平台的发展,做大做强劳动教育宣传力量。另一方面应挖掘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借助榜样的力量形成更好的劳动教育氛围,从而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到劳动教育中来。

4.2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在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在今后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优化中,一方面应立足于当前劳动教育评价的指标、方法、主体等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完善,教育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有效融入具有发展性及差异性的评价体系,以此满足新时代对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的标准与要求。另一方面学校要建设与学生身心发展相一致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完整记录学生的劳动过程,开展多种评价模式,并将评选结果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奖评优相结合。在评价原则方面,应坚持评价的综合性、发展性。在评价结果方面,应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的综合成长等相关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此形成合力,更好地满足新时代评价作用的有效发挥。

4.3优化中小学劳动教育环境

在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氛围,还应借助必要的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和效果。具体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劳动教育以及社会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中小学可联合当地劳动部门引导学生进车间、农场、企业,参与更多的劳动生产实践,帮助学生在劳动中提升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优化并提升环境质量。围绕学生的学习环境、住宿环境、饮食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相关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鼓励其参与到日常劳动中,让校园变得更加美丽,也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与收获。

5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展望

5.1劳动教育的整体性更加凸显

在今后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基础劳动技能以及劳动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还应关注学生在劳动中所产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变化,使学生通过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也为今后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价值观奠定良好基础。

5.2劳动教育的发展性更加凸显

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助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全面发展。基于这一理念,中小学在今后的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将围绕劳动教育开展内容及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等诸多维度进行推进与完善,从而满足新时代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性要求。未来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将在评价维度、方法、理念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5.3劳动教育的终身性更加凸显

劳动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今后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将会从学生的日常点滴和身边环境入手,积极培养学生的劳动自觉性、责任感以及劳动热情,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未来劳动教育的终身性效果。今后不仅需要重视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还需要不断完善大学及成人的劳动教育,以此适应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终身性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正不断凸显。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下,中小学劳动教育所具有的整体性、发展性、终身性趋势,也将得到更大层面的彰显。

6结语

长远来看,劳动教育是推进我国国民创造力、培育国民创新精神的有利法宝,故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体系中,对中小学生不仅需要进行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教育,还需在劳动教育方面给予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赵荣辉.劳动教育及其合理性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66-567.

[6]王测.中小学劳动教育亟待加强[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249-250.

[7]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39(11):12-17.

作者:王轶哲 杨丽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太白湖实验中学东校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