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实用13篇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1

二、明确宗旨,进一步端正勤工俭学工作方向

1.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要始终把勤工俭学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现有勤工俭学的资源,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要以服务教育“两基”大业为目标,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着眼点,把助学助教服务基础教育作为勤工俭学和学校后勤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努力发展中小学勤工俭学。勤办作为勤工俭学和学校后勤管理的职能部门,应从过去的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各地各校的勤工俭学的活动应从过去的创收型向服务型转变。

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克服急功近利思想,考虑学校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蛮干。布局调整后,不少学校在负债运行,一些学校将很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创收当中,希望通过勤工俭学这一途径来增加学校的造血功能,摆脱师生生活困难和教育经费不足的窘境。但如果不加论证,盲目上马,就会出现中途“死机”,损失的就不仅仅是学校的经济,更重要的是会挫伤教职工对勤工俭学的热情,为以后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选择勤工俭学项目时,学校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市场潜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各地各校开展勤工俭学应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继续保持和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业的优良作风,这是我们走出谜团和困境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勤工俭学尽可能增加学校收入,但不能以收入的多少衡量勤工俭学的成绩,要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外校有益经验,不脱离学校实际,不背离服务教育教学的宗旨,来开办勤工俭学项目:一要立足于本地实际,选择项目一定要充分考察论证;二是要鉴于学生实际,我们的学生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要全面考虑,什么项目能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双重效益,更重要地是能培养学生品质,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全面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勤工俭学要想全面开展,活动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新鲜有趣。只有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才会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参于的积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肯定。

1.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家长要多联系沟通,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优秀品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学校通过“劳动实践课”“家庭劳动实践室”等活动的开设,为学生搭建充足的劳动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各项有益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在家里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学会洗衣做饭、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家长绝不能越俎代疱。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逐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目的,使其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2

1大学生劳动和创新教育内涵和途径

1.1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劳动教育是以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过程。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其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为荣的劳动意识,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精神,并且生活技能得以提升,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3]大学实践教学正是以学生“做中学”为基本特征,劳动既是大学实践教学的手段,也是大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劳动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劳动教育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如,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程,通过劳动理论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4]组织安排日常生活劳动,如校园服务性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勤工助学等,引导学生自觉参加各类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将劳动教育融于专业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之中,在专业教育中赋予劳动教育内容。[5]学生通过“做中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掌握劳动技能和劳动本领,深度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实践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学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1.2创新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旨在教育中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和创新决心,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过程。[6,7]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不是向壁虚构的,而是源自于艰苦的劳动,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新的思维。当然,这里的劳动并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它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所以,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类似,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其基本途径:一方面要设置创新理论类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技能,同时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另一方面要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将创新教育融入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活动中去,驱使学生利用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开展创新试验、创新设计和创造性劳动等。[8-9]一方面,实践教学是开展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

2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

2.1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师生的教育和受教育理念仍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上,对劳动和创新教育认识不足,劳动和创新教育理念和观念滞后。教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意识不强、责任不明确、能力和水平不足、经验缺乏。学生过分重视知识的积累,对自身能力培养、人格修炼和个性发展意识匮乏,对劳动和创新精神在自己未来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认识不足。同时,高校劳动和创新教育管理体系不健全,引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未建立,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要素缺乏,与劳动和创新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欠缺。

2.2实践教学教师教育能力不足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实践教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比重不断增加,教学手段和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为保障实践教学中劳动和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更要求教师自身富有劳动和创新精神,并能够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但因师资水平所限,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如创新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等选题先进性、前沿性不够,有的选题脱离工程实际或背离研究趋势,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滋生惰性、敷衍情绪,影响培养目标的达成。另外,实习、见习等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的不确定性,企业导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个体间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能力的不同,使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3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

受家庭、社会的一些消极影响,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劳动观念不够端正、劳动意识比较淡薄、劳动素养不高、劳动技能不强等问题。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学生不愿参与如实验准备、实验设备维护、实验室卫生整理等工作,认为这是简单劳动,无助于学习成绩,实践教学项目的事前准备、事后整理工作大多是以教师为主。见习或实习走马观花,不愿参加企业生产劳动,学生感受不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劳动纪律和劳动安全意识薄弱,进入实验室不按要求穿着实验服,进入厂区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同时,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关注知识积累多,关注创新能力少,习惯于循规蹈矩,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维缺失,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实践教学中试验方案设计墨守成规,实践数据抄袭甚至弄虚作假。

2.4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匮乏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平台,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普遍问题,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是有效开展劳动和创新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当前,多数企业对承担或参与大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大学生实践教学规律和要求认识不够。部分企业即使接受了学生实践教学任务,限于安全或技术等考虑,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劳动。同时,高校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相关行业龙头、标杆企业,或在行业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企业,才能利用其人才、技术和设备等资源优势,服务于人才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开展学生的劳动和创新精神教育,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基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劳动和

创新能力的策略安徽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是对本校材料类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开设有课程实验教学、CDIO项目教学、创新创业训练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项目。近年来,中心秉执实践教学与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念,积极探索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从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实践基地和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和改革,对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产生了积极作用。

3.1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匮乏,并且对劳动和创新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中心在学院的支持下,全面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将一定的实践教学工作量作为专业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每位专业教师都成为实践教师队伍一员。既能有效解决实践教学师资不足问题,更促使专业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二是转变教学观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学观念大讨论,使教师充分认识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是造就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三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适应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劳动和创新精神的新要求。中心建立年轻教师导师制,由实践教学能力较强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并派出教师到知名高校和企业学习交流,组织并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同时加大对教师教学过程督导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力度。四是外聘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

3.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劳动和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创造性劳动精神缺乏等问题,中心着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导实践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中心对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推行学生轮班管理制,在实验室管理教师协助下,由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轮流完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项目准备、设备使用登记、卫生维护等工作。学生以使用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进入实验室,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激发了学生劳动和创新热情。具体的实验或研究过程,如目标任务、方案拟定、试验仪器设备调试、原材料准备、试验结果分析等均由学生或独立或团队自主完成。这种任务驱动方式下,学生学习动力得以激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举,完成实践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劳动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按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大学生劳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基地。把满足教学要求、保证学生培养目标达成放在首位,与有条件、有能力承担高校实践教学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共建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基于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根据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按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应用性型人才培养要求,参与专业课程开发,尤其是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的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和科技活动,在直接的生产劳动和创新实践中,体验劳动乐趣、感受创新成就,培养劳动和创新能力。以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目标来激励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单位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劳动和创新能力,基地则可从实习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并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和师资力量开展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技术合作、管理咨询及人才联合培养、人员技术培训等,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产、学、研融合的平台。

3.4健全实践教学考核机制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3

在与此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满意度的评价调查中,也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研究者列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尊敬师长、文明礼貌、诚实正直、助人为乐、关心国家大事、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共10项内容,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的排位基本一致,教师、学生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是尊敬师长、文明礼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而被教师、学生排在后三位的师生不大满意的是心理调节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关心国家大事。在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学校德育内容需求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交通规范、文明公约、行为规范、自我保护常识、个人修养、竞争与合作、劳动态度习惯、时事与政治、择业指导、家政指导、法律常识、环境与生存等12项内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其中,初中生的排位与学生总体相吻合,小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与学生总体的不同之处是排列前三位的有交通法规;高中生与学生总体不同的需要是法律常识。

分析与建议

这些年来,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调查反映出比较薄弱的是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又各有侧重,小学生是交通法规教育,高中生是法律常识,初中生是自我教育。可以看出,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由此可知,学校德育的内容应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进行系统教育,以保证实施内容的完整性、稳定性,防止随意性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使内容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在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育的功能除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外,还应有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功能。学校德育也应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儿童消费、权益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调查结果2教师、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别,学生列于首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则是班会

研究者列出大型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科教学渗透、个别学生教育共8个学校普遍运用的德育途径,让教师、学生对这些德育途径所起的教育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发挥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别。学生认为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的途径排列前三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而教师排列前三位的是班会、大型教育活动、个别学生教育。其中差别比较大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班会和个别学生教育三项。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作用最大,而教师却将其排列在第四位,相差3位;教师认为班会作用最大,而学生却将其排在了第四位,同样相差3位。对个别学生教育教师排在第三位,而学生排在了第七位,相差4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军训、参观访问、郊游野营、文艺联欢、体育竞赛、公益劳动、兴趣小组、科技活动这些学校常用的德育活动形式哪个最喜欢呢?各年级学生一致最喜欢的是郊游野营,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共有1243人选择了它,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4.6%,明显高于其他活动形式,经统计分析,此项活动与其他7项活动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调查也反映出,在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中,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被教师排在了末位,学生则把团队会排在了末位,思想政治课也只排在第六位。在对学生关于学校德育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校园环境、校风、班主任工作、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支书辅导员工作5项内容,学生相对不太满意是后两项内容,其中高中生对团支书工作满意度最低,仅为36.7%。在关于学生对德育活动形式喜欢程度的调查中,公益劳动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活动形式,喜欢的人数只有24人,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87%。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情有独钟,而教师对它的作用却认识不足,在这一点上反映出教师和学生在认识和感受上的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断扩大,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德育实效。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重知识灌输,忽视实践体验,这恐怕是德育的失误之一。因此,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当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学生可接受性,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性。像学生之所以最不喜欢公益劳动,一方面原因,反映出学校、家庭、社会对公益劳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原因,有些学校组织公益劳动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劳动或为宣传而劳动,没有把它纳入学校德育计划,没有作为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这是学生不喜欢公益劳动的主要原因。

教师、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别,反映出教师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教师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这种自己主导下所实施的教育途径或方法评价较高,而没有注意学生的感受,没考虑到外在的教育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在调查中,问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回答“喜欢自己组织的活动”的学生有1925人,占总人数的69.3%,而“喜欢班主任组织的活动”的学生只有225人,仅占总人数的8.1%,说明学生喜欢自己搞的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的教育。而我们的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的问题,反映出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严重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问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这样的德育学生怎能乐意接受呢?在调查中反映出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队工作不满意,以及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比较低的评价,恐怕都有这方面的原因,并且可能是主要原因。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途径、方法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只有学校德育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德育的实效性也就会不断增强。

调查结果3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对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评价高于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价;“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了解学生”的德育能力得到学生相对最低的评价

研究者列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举止文明,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廉洁从教,尊重家长8条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学生对教师遵守这些规范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无论是教师自评,还是学生他评,都对教师遵守这8条师德规范给予一致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平均满意度在86%以上,教师的满意度每项都在93%以上,学生的低些,也都在82%以上,其中评价最高的是“爱岗敬业”这一条,教师、学生分别为98.1%、92%,经统计分析,二者无差异;评价最低的是“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经统计分析,二者也无差异。

在教师问卷中,研究者调查了教师群体对自己11项德育能力的评价,认为很符合、基本符合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了解学生的能力占84%,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占76.3%,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占67.9%,组织活动的能力占73.6%,语言表达能力占76.1%,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占61.6%,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能力占76.4%,创设良好德育环境的能力占67.7%,个别谈话能力占79%,转化后进生能力占65.9%,教科研能力占54.3%。教师对自己德育能力的评价明显低于遵守师德规范的评价。相对比较弱的能力是教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虽然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价认为很符合、基本符合的均超过60%,但是普遍低于学生对教师师德规范的评价。在“了解学生”这一项,教师自己的评价和学生对其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教师的百分比为84%,在11项中比例最高,而学生的平均百分比刚刚超过60%,其中高中学生仅为45%。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教师普遍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在“爱岗敬业”这一条上,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说明教师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但调查也同时反映出,“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这一条,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评价在这8条里都是最低的,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热爱、尊重、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基础,调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现实基础。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都对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知其“心”,才能恰当地运用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德育才能有针对性。调查反映出的学生对教师了解学生能力很低的评价,应引起教师的重视,要从转变观念入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调整心态,改进方法。

调查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相对较低,这是客观实际也是教师的需要。面对德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揭示规律,寻找新方案。教师参与教科研是使自己工作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重要途径。心理诊断与辅导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新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但是学校缺乏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德育干部自然就担负起了这个责任,因此,需要加强培训指导。同时,所有德育工作者都应掌握一定的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这对了解学生,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调查结果4学生对德育的评价与需求存在明显的年龄阶段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对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还是对学校、教师工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评价都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评价的水平也不同,对德育的需求也不一样。在对学校12项德育内容实施效果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方面,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小学生对各项内容实施效果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5.9%,初中生为47.2%,高中生为36.5%,高中生与小学生相差19.4个百分点,与初中生相差10.7个百分点。除第11项青春期教育、12项民主与法制教育外,前10项内容都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年级越低评价程度越高,年级越高评价程度越低。青春期教育初中高于小学和高中,这是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初中生与小学生持平。

在对8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上更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差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龄段学生对德育途径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年级越低评价程度越高,年级越高评价程度越低,小学生对学校各项德育途径作用评价最高,平均达78.2%,其次为初中生58.8%,高中生仅为44.6%,高中生与初中生相差14.2个百分点,与小学生相差33.6个百分点,经过对各项途径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极显著,可以说,学校德育途径的作用与学生的年级、年龄呈反比。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4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重新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中,将第六条修改为“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部分)”,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对学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基地。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宣传教育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主要在学校进行。“润物细无声”,校园文化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张贴在校园醒目位置,让学生在校园活动时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学习到。2.在校园宣传栏里加入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国家领导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要论述、典型人物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有关内容,一方面可以关注国家政治,另一方面可以向先进学习。3.在学校报栏内增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报道和阐释。学生通过阅读报纸,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新闻,还可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4.教室内布置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如在墙壁上粘贴名人名言,学习园地里加入相关内容等。5.组织学生观看专题片。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方式,集中观看有关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先进人物的事迹等专题片。

二、增加课堂渗透,强化专题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学习道德知识;不仅要接受知识教育,而且要接受品德教育。教师要在课堂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在思想政治课上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专题教学。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专门性课程,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巨大影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教学,让学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内涵、意义等方面全面了解和掌握。2.其他学科可以渗透相关内容。除思想政治课专题教育外,其他学科(尤其是文科类学科)应该在课堂上渗透有关内容,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学目标,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3.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做好人好事,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注重培养自身的品德修养等。可以以专题周会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写周记学习有关内容,以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5

高才生或许可以从书本中产生,但高素质人才只能生长在劳动的土壤里。加强劳动素质教育,切实可行。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劳动实践教育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独立内容,而且对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职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对职校学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

一 加强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任务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提出了学校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青年学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当代青年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中职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2.实施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一,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社会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课堂,要引导广大学生经常深入到工厂、农村参加各类生产劳动,通过亲身体验企业、农村的生活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他们投身改革,献身四化的热情。同时,在劳动中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艰苦奋斗,以及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优良品德。

第二,劳动素质教育是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的需要。中职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包括知识、智力和技能三个方面,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而技能的培养更离不开劳动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只有指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大量的企业劳动实践,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服务社会的技能,否则只是“黑板上维修设计”,通过生产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经过理论联系实际,又可以加深对科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第三,劳动素质教育是中职生增强身体素质的需要。中职生正处在身体成熟的重要时期,参加适度的劳动能使其肌肉、筋骨受到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其抗病能力,从而强健学生的体质和体力。中职生应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劳动,锻炼健康的体魄,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二 加强中职生的劳动素质教育的若干对策

1.实施中职生劳动素质教育应注意的“三个结合”

第一,集体劳动与自我劳动的结合。职校中,学校对集体劳动组织得比较好,因为在集体劳动中,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但对中职生的自我劳动重视的不够。其实,自我劳动对青年学生自我约束的劳动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大部分时间的劳动是自我劳动。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向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我劳动能力很差,大部分学生不会做饭,不会缝补衣物等家务活,就连宿舍卫生也懒得搞,于是有人提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担忧。

第二,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相结合。对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中,一般劳动与专业劳动要双管齐下,既要有一般劳动更要有专业劳动。一般劳动可以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参加专业劳动不但可以巩固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增长才干。

第三,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参加校内的清洁卫生,绿化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服务的劳动,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这些劳动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适当的有酬劳动,有助于学生勤工俭学,培养自立的精神和很好的劳动习惯。对职校实施劳动素质教育,要注意义务劳动与有偿劳动相结合。

2.中职生实施劳动素质教育的三条重要途径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6

1.高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基地,社会实践活动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大学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高校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促进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有利于大学生锻炼意志,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并有利于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以受锻炼、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耳闻目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亲身领悟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谛,以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锻炼。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薄弱环节,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还不多,社会实践的新体制新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还不能满足需要,一些高校领导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办法不多,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尚未形成。必须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果基础上,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1.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

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时应当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与专业相结合;二是要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要把实践教学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要着重解决好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实验教学资源、实习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质量、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和青年志愿服务、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

要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调查的选题、途径、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或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要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贫困地区支教计划、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等活动。把大学生志愿者纳入中国青年志愿者规范管理的范畴,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带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同时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

3.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按照“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和群众的意愿,要主动与农村乡镇、城市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要长期坚持,形成制度,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振兴地方经济结合起来,并创建一些具有师范和带动作用的社会实践基地。这样做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和就业的机会。同时也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和管理以及宣传工作

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和管理,是提高实践活动育人效果的组织保证。我们要从端正教育思想入手,真正把社实践活动视为培养“四有”信任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样才能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领导,设立对内组织和对外联络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面安排,作到既有学校的统一管理,又有教师的具体指导。逐步建立起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条渠道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把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同等看待。另外,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报道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时期改革、开拓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当前社会实践无论从组织管理、内容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努力营造浓厚的关心和重视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氛围,就能促使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应进一步结合新形势,总结新经验,探寻新方法,从而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更加具有实效性。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7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是幼儿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品格养成的奠基工程。成都市金牛区机关三幼教育集团开展劳动教育以“聪慧”的园所文化为土壤,将劳动教育自然融入基于儿童核心素养的“聪慧课程”体系中,使劳动教育很好地回应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宗旨。本园将幼儿核心素养培育定位在“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层面,具体为“自信、自主、勇敢、尚美、合作、善良和创新”七大项目。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主”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养成“善良”的品格;能够增强幼儿的自尊感、胜任感,帮助幼儿建构“自信”;有利于在共同劳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我园的劳动教育指向儿童多种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但不限于自主、善良、自信、合作等素养。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目标

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本园的聪慧育人理念,我们设定了如下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珍惜劳动成果;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初步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服务自我、服务他人的意识;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家园配合共同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拓宽劳动教育的路径,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渠道和形式。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意见》强调实施途径多样化,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注重日常养成;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系统培育;社会各方面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干起来。结合我园劳动教育的目标,我们通过多途径和多形式开展劳动教育。

(一)生活中的劳动教育一是服务自我,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劳动项目。幼儿园劳动教育应立足幼儿的一日生活,我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需求预设相匹配的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层次、有梯度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二是服务集体,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为幼儿创造劳动历练的契机。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服务他人、服务集体的意识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良好体现。我园在劳动教育中秉承儿童本位的核心理念,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强化班级小主人翁的责任感,更好地实现班级自治。例如每周一次的集体劳动(擦小椅子、玩具柜等),以及值日生轮岗整理图书、拖鞋、书包、餐前准备、为植物浇水等,让孩子产生光荣感,不断强化其值日活动的责任心,在增强幼儿劳动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树立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三是服务社会,挖掘多元渠道拓宽幼儿劳动形式和服务对象。幼儿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呈现出由小及大的格局,服务对象从个人延展到更广泛的人群,不断丰富幼儿劳动的渠道、形式和内容,拓宽幼儿的服务群体,在更广的维度上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与能力。随着大班幼儿自主性的不断增强,我们鼓励幼儿用劳动服务更多人。例如,以班级轮值方式开展“小小送报员”活动,让幼儿为全园各班级分发育儿周刊;再如借助“白色环保袋”进校园活动,引导孩子对可利用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呵护地球母亲。

(二)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渠道,各类课程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和载体。一是主题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大型主题月课程是园本课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园可以将劳动教育目标自然融入其中,施加劳动教育的影响。例如每年十二月的“爱心义卖”活动,孩子们自制玩具、清理闲置物品、设计布置“跳蚤卖场”、进行商品买卖,提升劳动技能,感受了劳动的意义;新年活动之“小嘴巴去旅行”中,孩子们动手装扮各国美食餐厅,制作、品尝各国美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二是走班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走班课程是我园的一种打破教室界限的创新课程模式,可以让幼儿在愉悦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劳动教育价值。例如木艺乐园、美食工坊、扎染工坊等,让幼儿在自制玩具、物品、美食和扎染布匹等实践操作中,感受劳动的无限乐趣。三是研究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课题研究聚焦儿童本位,主张课程活动凸显操作性、体验性、生活性,因此幼儿园可以把劳动教育与研究性课程活动有机融合,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幼儿探究的全过程。例如,结合十二五科研课题“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研究”,开展摘石榴、榨石榴汁等有趣的户外劳动课程;结合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基于STEM理念的幼儿园项目活动实践研究”开展主题活动“园宠诞生记”,孩子们搭建鸡舍、呵护园宠,学会照顾和关爱小动物,获得了动物饲养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了鸡和鸭的习性。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8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育承载着传递创新文化思想的使命,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觉地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社会职责,始终以“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为根本,探索其教学思想在高校实施的有效途径,创新教学机制,实现党的十布置的教育任务。

一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立德树人”回归解读我国教育原本的内涵

我国教育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首要内容,十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已经被视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强调的宗旨是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想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首先要注重“德”的培养,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师德建设,必须遵守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也使我国教育的原本内涵得到了回归解读。

2.“立德树人”推动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核心要求

育人为本这一思想的全面提出昭示着我国教育事业在思想方面的一次全新的飞跃,是我国教育理念的一次全面的创新,这项教学实践行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就是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对教育而言,其本质活动是以人为教育对象的一种社会活动,所以培育人才是教育活动首要的任务,“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它关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唤起学生心灵的活力,是将学生的发展由知识层面提升至生命发展层面的保障。

二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启示

十召开之后,我国已经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创新改革的立足根本,在新时期高校要想进行教育创新,就必须要从高校教师的素质培养入手。

1.需要强化教师的笃学意识

古语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造力的源头是学习,也是教师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和科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教师就必须通过刻苦钻研、强化笃学意识,才能在高校教学创新中做好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新知识探索,拓宽视野,创新教学思维。

2.需要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教学理念为新的教学方向,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完善教育制度、发展教育理论、更新教学手段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制订具有科学性的教育方案,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

三 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

1.“实践育人”是实现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

实践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也是“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实施的基本途径之一。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和其他一切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其自身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弥补理论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欠缺带来的不足。在实际教学创新中,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文化育人”是实现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隐性途径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9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18-02

随着2012年全国两会的焦点共同指向职业教育改革,新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甘肃省河西地区由于资源、气候、历史条件等原因,使农村的职业教育未能得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还相当严重,迫切需要探索一条适合河西地区新农村职业教育的新模式。2013年4月—10月,笔者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就当前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新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对策和建议。

1 新农村建设中甘肃河西地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发现,近几年甘肃省河西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下,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甘肃省河西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职业教育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

一是部分领导对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没有正确认识,一味注重高中阶段教育,不论是从资金、设备还是师资,都往往侧重于高中教育,造成了高中热、农村职教冷的局面。

二是农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是狭隘的。农民群体由于生活环境条件有限,获取生活居住地以外的信息来源渠道单一,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就是“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很多农村的家长和学生都只是希望通过考取高中再努力上大学的途径来改变命运,从而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看不见职业教育对于他们的现实意义。

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根据甘肃省2011年5月14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告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省文盲率由14.34%下降为8.69%,下降了5.65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小学和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口占全省人口高达48.58%。因此,甘肃省人口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加之河西地区地域的局限性,使得农村现代化起步较晚,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较少,职业技能普遍较差。

教育资源不均衡 甘肃省河西地区从东到西长达945.5公里,地域狭长,城市教育相对集中且数量上也远远超过农村,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不仅受到地域、地理位置的局限,而且由于条件、道路、设施等因素也不及城市,严重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调查中,笔者从酒泉出发到达酒泉玉门独山子乡,其中的路程长达276公里,驱车大约需要7小时,如果选择乘坐班车就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这样一个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村劳动力走不出去,外面的、接受教育的好机会也由于种种原因进不来,使得本来教育资源就匮乏的农村根本谈不上接受专业的职业教育,对于农民子弟或是剩余农村劳动力都是摆在现实面前无法横越的难题。

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由于历史积淀、技能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农村劳动力对市场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当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更不能满足劳务输出的切实需求。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虽有富裕,但是由于其实际掌握技能的匮乏,根本不能满足实际岗位的技能要求,导致了供应市场的数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政府虽花了大量资金在农民工培训上,但由于所设置的专门培训机构和组织多为个体、零星的,尚未真正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构,提供的专业培训服务质量不高、规模有限,农民的就业技能相对较差。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本身实践技能缺乏 目前,河西地区专业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较少,从事专业的职业教师队伍、培训人员不论在人数上,还是在教师素质方面,都严重匮乏。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或是培训机构的培训人员大多是生活在城市里,且多数人所接受的知识来自于教材或间接经验,没有从事岗位的直接技能,这样导致所培训的课程与用人单位脱节,培训的内容缺乏实际技能操作水平,使得一些农村劳动力即使接受了培训仍然不能上岗或是再就业。

2 针对上述问题的合理化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河西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合理化建议,寻求适合甘肃河西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途径。

对农村职业教育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增加农民收入是党和国家重视的“三农”问题之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顺利与否更是关系到城镇化建设的成效问题,这就需要强化政府职责,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政府官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引导农民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党和政府应采取措施,端正政府官员思想,通过政策、指令给予职业教育充分重视,加大宣传力度,给予因地适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服务功能,培训机构要与市场挂钩,与广大农村群众紧密联系,扩展农民群众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现实作用。在实地调查中,利用农民休息时间,并将农村子弟作为重点传授对象,通过投影仪、广播、传单、交流等形式展示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挖掘适合地区、乡县发展的职业技能。

寻求有效途径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 通过职业培训方式的不断丰富,使农民掌握劳动技能,帮助农民找到适合的岗位,或是通过个人技能的推广,使贫困家庭尽快摆脱贫苦,提高年收入水平,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近几年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东部江浙一带发展迅速,构建和创新了“学校、公司+农户”模式和“联合办学”模式。这些模式适合于东部地区农村职业发展需要,是倾向城市化的职业培养模式。甘肃河西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分阶段、分季节的培训方式,也可专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甚至于岗前、岗后培训等;另一方面也要开展学历培训、学分制培训,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加强文化教育,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相互推动,形成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通过建立多元化、多途径的方式均衡教育资源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要统筹城乡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要求,就必须更新农村职业教育观念,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城市职业学校积极吸纳农村生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条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均衡发展。现阶段,在河西地区的职业中专类学校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农村职业的培养,提出了农民子弟免交学费的好政策,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寻求多元化、多途径的方式均衡教育资源。

增强农村劳动力供应市场的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从当前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来看,农民工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大多数人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工作,相对的工资待遇就低,而对于一些需要一些技能或是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就没有人能去做,农民工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因此,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工、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根本办法就是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对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培训。这就需要对产品品种更新、农资供应、资金融通、产前技术准备、技能需求等一系列方面的内容都要进行产前产后的培训。针对不同的需求内容开展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面授、入户技术指导等方式的转变,确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实践技能,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提高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人员和职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为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人员和职业教师创造和增加技能培训机会,加强与外界行业的交流;通过鼓励职业教师和培训人员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锻炼,从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加强联络,将培训课程、培训内容进行准确定位,有针对地对农村劳动力开展技能服务,提高农民工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3 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中各省、各地区都积极踊跃探索出了适合其发展经济的方式和途径,甘肃省河西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条件等因素,使得该职业教育发展和其他地区还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认真总结和分析河西地区的职业教育的现状,通过对发展途径和方式进行有益探索,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河西地区资源建设和职业发展的新对策,开辟河西职教发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EB/OL].光明网,2005-11-8.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3-0083-03

收稿日期:[HTSS]2006-04-12

作者简介:何建华(1962-),男,江西金溪人,副教授,从事政治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荣辱观是社会个人辨识道德对错并引导自身行为的一种思想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镶嵌在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史册上的璀灿篇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美德和崇高精神,是激励全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思想珍宝,也是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立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良好教材。因此,探索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独特价值的作用,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视角,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途径之一:立足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与专业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教材的教育途径,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必经渠道,更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根据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常识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及蕴含丰富教育内容诸如语文、历史等基础课程的特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融入其中,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依此,教育学生知荣而行、知耻而止,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分层次逐步深入的原则。大、中、小学德育专门课程和基础课程在内容和要求上虽然有区别,但在教育目标上却是一致的。即此,我们在研究和开展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它的教育的层次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选内容。小学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常识课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浅显易懂,可以多从小学生身边的文明行为习惯入手,教育他们以祖国、人民、科学、奋斗为上,以劳动、团结、诚实、遵纪为荣。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在荣辱观教育的内容上较之在对小学生教育内容的深度上要有所递进,并着重将社会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中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提升认识,导引中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便要在理论上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并使之成为一个教育的体系。二是“三贴近”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教育教学讲究效益的原则。既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效性,挖掘丰富的教育内容,又要适应广大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通过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首先,各类学校的德育要加大力度,利用德育讲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如大学开设了《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等课程,构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体内容。教师通过对中国革命发展及其规律的论述,使学生知晓中国近现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野蛮侵略和封建主义残酷压迫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生存和解放、求得祖国统一和富强的革命斗争史。同时学习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崇高品格。通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教学,向学生传授先进的人物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事迹和精神――领袖的率先垂范精神、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吃苦耐劳的“铁人”精神、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精神、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以及徐虎、李素丽、牛玉儒、吴仁宝、丁晓兵等榜样的事迹和精神,使学生在生动、具体、感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得到启迪和激励,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其次,学校各类专业课程都要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共同把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担当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首先,身为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不仅自己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知识本身的价值去吸引、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行,在教学中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八荣八耻”的内容,把知识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把学习目的与树立远大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情操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与培养中成长为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其次,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与研究,并将学习的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学的功效。再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内外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发挥教师自身优良品行的楷模和辐射作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从而对学生产生更直接、更有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增强教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途径之二: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导引功能

实践活动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的总称。从德育过程而言,它是一个改造人的道德面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塑造人的良好性格并正确导引人的行为方式的复杂过程。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增强教育的直观性和感染力。这不仅完全适应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种适合于所有学生的开放式的教育途径,能使学生在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企业家的广泛接触中,在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的参观瞻仰中,在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的亲身体验中,了解社会、知荣辨辱、健康成长。在具体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侧重以下活动:1.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红色根据地、革命遗址、旧址,访问革命前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使学生身临其境地领略到当年革命先辈、英雄模范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在实践活动中使思想得到升华。2.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共建活动。通过学工、学农、学商,植树种草、扫雪、助残、帮助烈军属和孤寡老人、维护公共秩序及交通安全和环境卫生、参加临时性抢险救灾、抢种抢收、警民共建、军学共建、法院及学校共建、科研院所与学校共建等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品味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特别是在家庭和学校里,要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做些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的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参与脑力性和体力性的、生产性和服务性的、手工性和技术性的、社会性和家务性的勤工俭学等活动。这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特别的教育意义。3.请英雄模范现身说法。各类学校都可以利用学校集中教育的优势,请英雄模范人物到学校举行报告会,讲述他们的革命事迹和建设成就,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业余党校组织的活动,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途径。1.定期举行班级集体性的团日、队日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建设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活动设计上,要体现思想性强、主题集中、目的明确、意义深远的基本要求。2.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读书会、报告会、座谈会、故事会、征文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文艺演出活动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使青少年学生在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3.充分利用媒体的功能。如利用网络、墙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媒介工具刊登、宣讲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章、材料、图片、实物。选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宣传。

(三)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营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浓厚氛围。校园文化教育途径是指充分体现德育意识、影响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德育环境、德育氛围,它包括两种相互融合的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1.校园设计。要给人一个有序、高雅、优美的视角效果。2.校园净化。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给人一种清新爽目的感觉,倍增心中的荣耀;满目绿色的校园是人们消除学习疲劳、修身养性的最佳场所。3.校园美化。学校的美化工程要充分考虑学校德育的需要,除了有花坛草坪、假山喷泉、雕塑景观以外,还要在格言警句、对联俗语的教育功能上做文章。在公共场所公布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及校训、校歌;佩戴校徽,悬挂中外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名人肖像、名言匾额,以起到无声的教育作用。4.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校园优良风气的营造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良好载体,必须持之以恒地长抓不懈,进而把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凝练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活泼紧张的生活作风,使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勤奋、拼搏、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途径之三: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环境泛指人们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生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社会环境特指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理想、道德、文明要求的德育意识,并影响学生个体确立荣辱观的社会德育环境。一般来说,学生生活的环境比较单一化,可以说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但这种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同时我们又要注意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幼年及小学阶段受家庭环境影响较大,到初中、高中,特别是大学阶段,社会环境的影响的程度则呈递增趋势。针对这一特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营造,核心是要建立一种相互关心、平等合作、团结互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培育一种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服务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及民主法制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11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一条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由此可见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重视和强调。他认为,对世界的理解要从人的主体的角度去理解,而且这个人不是抽象地、空洞地只存在人类中的人,是现实中的真正的个人。因此,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着眼点。

马克思还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在《提纲》中也并不是特指某一种社会关系,而是指“一切的社会关系”,包括物质关系、精神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各个不同方面。因此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在人们渴望得到知识的社会需要中产生的,在人们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成长发展的。人的社会性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本质内涵。

2.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共产党宣言》第44、45自然段提到:“但是,你们说,我们用社会教育代替家庭教育,就是要消灭人民最亲密的关系。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由此可见,《宣言》在论述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关系时,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在首先强调社会、社会关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反过来也十分重视教育对社会、社会关系所起的作用。这里所言的教育是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教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相结合起来等等。”是《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十项措施其中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无产阶级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措施,也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从更广义的角度上说,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应该把一些手工劳动、家庭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等都包含在内。这对于培养通晓整个生产系统、各方面都有创新能力的新人――全面发展的人,是一条最根本的途径。

4.实践对教育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还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这就是说,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人们的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的实践,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践终止了,社会生活就会立即崩溃、瓦解和毁灭。社会实践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理论认识的源泉。只有通过实践,人类才可以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并从改造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实现人类思想认识的进步。

5.教育的根本作用和目的

在《宣言》中,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说明,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它也将是教育的根本作用和最终目的。教育必须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也必须由教育实现。要充分发挥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6.教育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恩格斯用辩证的、批判的思维去看问题和分析问题,主张一切都应该以变化的眼光去看待。随着历史的推进而演变的,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地动荡,教育也是如此。为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思想,我们不能刻板和机械地接受和了解,而是要结合当今时展的背景和特点加之吸收和创新再运用,从而能够提供更强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去看待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习其思想中对现代仍有积极作用的理论,并加以创新,使之更加适合社会的客观发展。

二、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不足和问题

1.高校教育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高校应试教育思想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教育主体的角度来说,当今教育管理者虽然提出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但落实不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秉承着以往固有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思想,实际上走的仍然是应试教育路线;第二,从教育客体的角度来说,学生已习惯接受灌输思想和知识的教学模式,在大学时代也潜移默化地延续这种固有的模式和行为。总体来说,大学生仍未能摆脱高中时期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习惯灌输式和单一化模式教学;第三,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说,教学方式上也未能得到及时改进,使得素质教育只是停留于纸上谈兵。从以上三者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思想在当今高校仍严重存在,亟待改善。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现今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仍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来看,高校将四门公共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这种教学现状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时代性和前瞻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枯燥乏味。另外,从教学的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总是居高临下,总在贯彻、传达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理念,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目标、文化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忽视了不同思想层次的思想政治客体的个体目标,忽视了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需要;第二,从教育的过程和途径来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学校,而家庭和社会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就显得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和僵化,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强化。教育途径太单一是思想政治面临的一个改革的重大课题。

3.高校教育缺乏人性化教学管理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理念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个性化最终为“成绩一刀切”。高校在对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的时候,不是以学生的具体能力为标准,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依据,这种管理理念显然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对学生来说,不同的基础、不同的个性,需要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限制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高校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情况下只能一视同仁地进行教学,无法对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

4.高校教育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长期以来都习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重理论而轻实践,因而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少之又少。相应的专业实习经验较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是大学生不受企业青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显然,大学校园与社会相隔离是当今一个普遍常见的现象,大学生只会在象牙塔中接受单一式的教育方法,而没有亲身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和参加专业实习。

5.现代教育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和公民教育

当今高校教育体系没有充分利用社会途径和社会资源来丰富教学的手段以及完成教学的目的。博物馆、少年宫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有价值的社会资源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传播教育思想的功能。另外,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影片、优秀图书等文化资源也是越来越少。总而言之,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是单纯的说教和死板的灌输,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去加强和实践。

此外,当今高校教育没有将有价值的公民道德元素融入到大学教育中来。公民素质下降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而在大学生群体中,道德滑坡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李启铭案、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等引起社会轰动的犯罪案件,都是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的典型体现。这警示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势在必行,公民道德教育更应该从大学生抓起,不容忽视。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启示

1.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做到与时俱进

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该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结合实际国情去确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一是社会内容层面,也就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把握和理解;二是道德层面,也就是对道德信念、社会价值观、人生理想信念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三是人本位层面,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社会性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价值理念。三个目标是依次推进、逐层渗透的关系,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以上三大目标去推进和落实,这样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

对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要有所突破和革新。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对教学内容要有所突破和革新,做到与时俱进,贴合时展要求,在四大公共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寻求新元素的加入,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理论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具备掌握瞬息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环境的基本能力。

2.践行科学教育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施展才能的自由空间,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对教育进行了不懈的改革。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和我们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我国应进一步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方针,出台《中国高校大学生培养计划实施纲要》,鼓励大学生向多方面领域发展,以兴趣为主导来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打造自己特色的专长方向。我国应鼓励高校实行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实用技能为辅助,以学生发展方向和专攻特长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创新实验班进行试点培养,检验“科学教育,个性发展”的实际效用。

3.高校教育要注重实践,加强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对马克思教育思想中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我们有如下启示:在政策和教育方针制定上,高校应加强实践的重视程度,考虑设立社会实践学分和创新技术学分,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综合评定方法(试行)》,设立社会实践奖学金、社会实践优秀奖等奖项,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高校还应有计划地与高校专业联系密切的企业或单位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订立联合人才培养计划、设立教学实践科研基地等有效途径来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培养战略。

4.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公民教育”三位一体的高校教育新型路径

为适应时展的需要,有关教育部门必须倡导高校改变传统自上而下的单一教学模式的思路,要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纽带,以“生产劳动”为支撑,以“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新模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公民教育”的新型路径来更好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可行的思路和切实的保障。

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有其各自作用和特定的使用环境。其中学校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基础和核心,社会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强心针和催化剂,而社会教育则提供了改革强有力的后盾和保障。只有三者互相配合,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高校教育改革才会进一步发展。开展并着力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公民教育”三位一体的高校教育新型路径,是我国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共产党宣言: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靳斯斌.试论马克思的教育思想[J].教育评论,1985,(3).

[5]卢岚.试析《共产党宣言》蕴涵的教育思想[J].理论周刊,2006,(7).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12

在为中职学生设计《劳动法》教学内容时,只有结合中职学生的特征,才能使这门课程不流于形式,让他们真正受惠。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作为教学重点内容来讲授:第一,有关劳动合同方面的内容。职业学校中学生毕业后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目前,很多企业出于各种原因,存在一些用人合同不规范的情况。因此,就必须对中职学生进行有关劳动合同方面的普及教育。

第二,有关试用期的内容。试用期是学生正式工作前必经的过程。面对目前很多企业存在的随意延长试用期时间、降低试用期劳动报酬等问题,让学生对劳动法中有关试用期的规定有所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内容。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大多是基层单位中的技术岗位,很多工作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性决定的。因此,对职校学生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内容的教育对其日后有意识地保护自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有关社会保险和福利的内容。目前,社会上因病致穷、因伤致穷的事例层出不穷。中职学生很多来自于社会底层家庭,经济条件本来就差,而疾病或伤残无疑会使他们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社会保险和福利能够有效规避疾病和伤残带来的风险。

第五,有关劳动争议解决的内容。《劳动法》中对劳动争议的解决的规定,一方面对劳动者个人维护正当权益提供了法律途径;另一方面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中职学生进行有关劳动争议解决内容的教育,能够使他们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针对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意志力欠缺等特点,笔者认为应该多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篇13

一、职业技术教育在就业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也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职业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就业,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当前部分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的低下,限制了其就业领域和就业层次, 不利于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而职业技术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1、 职业技术教育是扩大就业和提高职员技术素质的有效途径。

劳动者技术和技能的缺乏, 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劳动者就业及再就业。因此有必要提高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 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拓宽其就业就业领域和就业层次,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对扩大就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另外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提高我国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而职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可大大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形成就业与经济、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

2、职业技术教育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结构性就业失衡问题。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相吻合,由此而导致的失业。造成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很多,职业教育教育是改变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职业教师教育促使劳动力不断转变劳动观念,并掌握适应社会生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就业提供了后续保障,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结构性就业失衡问题。

二、我国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我们奉行的是一种“精英教育”,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应试教育占主导,学生的技能素质得不到有效培养,大部分学生会选择高考,职业技术教育便成为普通教育落榜生的无奈选择,而现在各高校的扩招,更加剧了这一矛盾。另外由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导致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亟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培养方向与市场脱节,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对学生工作实践经验与实用技能的培养,培养经费欠缺,职业教育类型化不合理,专业设置过于宽泛缺乏市场针对性,专业培养缺乏深度,以上问题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思路

1、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

学校应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多种形势的就业动员、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观念上的转变。此外,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就业专题讲座和培训班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了解职业个性;提升职业品质,培养劳动素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提升职业综合素养。

2、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 推动职业技术教育改革。

现代社会的就业岗位日趋多样化, 要求职业教育要有针对性,为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因此应大力加强就业能力的培养,重点加强对职业技能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的弹性,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职业开拓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可适当增设选修课,以增强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另外学校应大力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实习和就业的有效衔接,并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3、拓宽职业技能教育渠道,搭建校内和社会两个平台。

职业教育应适应用人市场的变化,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重点加强实践性教学,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突出办学特色,加强专业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搭建职业技能教育平台,多渠道的加强职业教育。

4、加强国家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各级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贯彻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职业劳动的认识,以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其次,国家应要重点办好一批职业教育中心,真正发挥其辐射作用,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应加强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统筹规划和配置教育资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 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对职业教育来说,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就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就业为主导,不断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其职业技能,并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使职业教育适合社会和企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在促进就业发挥越来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