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实用13篇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1

摘 要:本文立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背景,基于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再生产、人力资本理论等教育经济学核心理论以及当前硕士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保障性资助方式、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健全人文关怀性资助方式等方面,探讨资助体系重构的着力点,以及要处理好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科研能力培养与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三方面的关系,以期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进得来”、“读得下”、“放得了”、“学得好”。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经济困难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都须缴纳学费,这无形中抬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在他们中引起了不小的震撼。于是,研究生资助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理论界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们认为,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纷纷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笔者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探讨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策略,以期对改革与创新硕士生资助体系有所裨益。

教育经济学是介于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社会学科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从教育学与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中分化出来,又在具体内容上把教育学的知识与经济学的知识予以综合,分化与综合并进,相互交叉,从而形成新兴的边缘学科,以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1]该学科的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再生产、人力资本理论等核心理论的观点,对硕士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并为其指明了重构的方向。

一、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理论依据

1.劳动价值学说:教育收费无可非议,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资助义不容辞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作用时说:“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的价值的源泉。”[2]恩格斯认为,劳动力价值中除了成长的维持生活费用、养育子女的生活费用外,还需花费一定数量的价值,以发展自己的劳动力和获得一定的技能。[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费用在劳动力总价值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提高;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的比重大小。[4]复杂的劳动需要劳动者经过一定的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复杂的劳动自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也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可见,只有劳动力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力,而且劳动力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是与劳动力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多少,是与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成正比例的。[5]因此,不管是国家、社会、家庭还是个人,投资硕士生教育以形成复杂劳动力较高的经济价值,都是明智的选择。

2.劳动力再生产:硕士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接受教育的机会理应均等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阐明: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只有当劳动力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在数量、质量上相适应时,社会物质再生产才能得以良性发展。可见,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离不开劳动力再生产。研究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还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后,如果保障性资助方式不完备,这无疑将迫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筹集不到学费,而放弃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那么,这部分劳动力的智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等将得不到科学发展,其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将得不到有效改变。长此以往,贫富的代际传递势必难以打破,教育方面的差异势必越拉越大,教育公平势必大打折扣,社会分层势必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问题。可见,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保障性资助方式完备与否。只有设置了完备的保障性资助方式,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教育机会均等”才得以实现。

3.人力资本理论: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将由人类的才智进化来决定,硕士生资助要注重效率

在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中,创新人才被看成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人才,事关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6]人类的未来,不是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的,而是由人类的知识的发展来决定。[7]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后,它对社会实践与现实的改变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它使人们认识到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同时,它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强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8]可见,硕士生资助应该服务于科研能力的提升,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硕士生资助要凸显激励与导向功能,注重资助成效,提高教育经济效率。教育经济效率一般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所谓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一般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9]那么,硕士生资助的效率,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成果,资助经费消耗的程度。而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投资效率的硕士生的发展潜力,即硕士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和做出较大贡献的可能性,一般在硕士生毕业后时间越久,这种资助效率也将反映得越明显。追求卓越、提高绩效也是当代教育思潮的焦点。[10]

二、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着力点

1.完善保障性资助方式,确保研究生教育机会均等

由于就业压力、渴望深造等原因,近几年来硕士生报考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递增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调查显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比率普遍在10-20%之间,部分地方院校甚至超过30%。因此,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后,构建的硕士生资助体系必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问题。为此,首先要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得来”。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科文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订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中同样适用于研究生的有关国家助学贷款规定,“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学费贷款需求,更别提生活费贷款了。因此,要切实提高贷款额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能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其次,要加大助学金与勤工俭学岗位津贴的资助力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读得下”。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虽然硕士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但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还是杯水车薪,高校还得设置相应的助学金予以补充。此外,高校还要强化“三助”工作,拓展助研、助教、助管岗位,适当提高岗位津贴,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解决部分生活费问题。

2.健全人文关怀性资助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降低缺陷感

以浙江省温州市高校部分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90份,回收率为98.75%,有效问卷为766份,有效率为95.75%。调查发现,发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的生活事件位列前茅的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丧失,这与葛华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11]以月生活消费400元为一档,比较不同月生活消费学生的生活事件与抑郁,结果发现在学习压力方面,少于400元的组和401-800元的组显著高于801-1200元的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来自亲人患疾病、死亡与来自生活拮据的生活事件应激、缺陷感各因子与抑郁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具体分数如表1所示。表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事件、抑郁与缺陷感的相关

可见,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当他们遇到来自亲人患疾病、死亡与来自生活拮据的生活事件时,对缺陷感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导致抑郁。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当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发生上述生活事件时,及时给予人文关怀性的临时经济困难补助,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缺陷感,达到预防抑郁心理的目的。因此,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要设置完备的硕士生临时性经济困难资助方式,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生有关生活事件,帮助他们将这些生活事件“放得了”。

3.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助推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科研能力培养,它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决定研究生教育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自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之初便具备的,不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培养形式变化而变化的稳定属性。[12]无论是从法规、政策层面,还是从培养实践层面,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均是为了解决本专科学生科研能力不足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科研能力高要求的矛盾,将科研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围绕培养科研能力展开的。[13]可见,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助推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构建科学的学生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效率的关键。然而,目前硕士生科学研究资助普遍比较薄弱,存在经费分配不合理、资助力度不够、资助周期短、资助项目少等问题[14],不利于硕士生的培养。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生科研资助工作,既要做好硕士生具体研究项目的资助,更要做好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扶持性资助以及科研能力发展状况的奖励性资助,并且大力拓展“助研”岗位,切实提高岗位津贴,将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勤工助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解决他们忙于生计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硕士生“学得好”。

三、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具有普适意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就硕士生资助体系而言,促进资助公平实现的资助效率才是有价值的资助效率,促进资助效率提高的资助公平才是真正的资助公平。高校硕士生资助,“必须由单一强调‘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诉求,发展至兼而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前提下的教育收益最大化’的效率诉求”[15],明确什么类型的硕士生资助对象采取何种资助方式,科学处理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关系,使得硕士生资助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要统筹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保障性资助与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科研资助、“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等发展性资助,实现硕士生资助效率优先,兼顾资助公平。

2.处理好科研能力培养与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社会引发了普遍的“西方文明危机感”,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问题比原子弹更重要,因为原子弹归根结底是要人来掌控的。[16]而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是由文化自觉意识所决定的。文化自觉意识,反映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创造,体现出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深刻的文化反思、充分的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7]资助硕士生提升科研能力,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对人类构成威胁。如果那些掌握高科技的人,能摧毁我们这个世界,能污染我们的地球,能组合成新的基因来生产新的生命形式,但他们只懂得如何画指数曲线,如何使用试管,而其他的一无所知,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18]因此,高校要创新硕士生资助的方式方法,加强教育引导,协调发展资助对象的科研能力和文化自觉意识,为实施社会主义人才强国战略输送一大批科学研究能力强、又能成为文化自觉急先锋的优秀硕士生。

3.处理好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的关系

调查发现,由于特殊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缺陷感表现得较为普遍,程度上也更为严重。缺陷感体验越强烈,个体的自我效能就越差。[19]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高校校园内悬殊的贫富差距,将会加剧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贫困”程度,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消费行为、社会心态等方面遭受更大的冲击,他们的缺陷感体验也将更为强烈。缺陷感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尊体验。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情感上的评价,是自我概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成分。[20]已有研究表明自尊对个体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尊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21]缺陷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与个体对自我的错误认知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预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硕士生资助要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双管齐下。

参考文献:

[1][4][5][8][9]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佘远富,陈景春.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7-10.

[7]T·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0]翁福元.教育政策社会学:教育政策与当代社会思潮之对话[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11]葛华,郑平,刘向阳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4):428-431.

[12]周泉兴,王琪.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历史、现实和哲学的考察[J].中国高教研究,2009(2):38-40.

[13]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管佳,李奇涛.我国研究生科研资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48-52.

[15]桂富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6]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7]王中对,潘玉驹.文化自觉视野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12—114.

[18]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1.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2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我们可以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但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收入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较大、农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使得目前还有大量农业剩余人口滞留于广大农村地区,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对于维护农村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境分析

(一)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目前,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全国人口中,文盲占7.12%,小学占30.13%,初中占41.67%,高中占13.80%,大专及大专以上仅占7.29%,而2004年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当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情况为文盲2%,小学16%,初中65%,高中12%,大专及以上仅为5%,农民工整体素质较低,而企业对用工要求已经从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1],这就产生了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是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人长期隐性失业,而另一方面是企业出现了“用工难”和“民工荒”现象。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失调和教育结构不合理是密切相关的。在教育投资方面,主要表现为:城市教育投资不断加强和农村教育投资不足矛盾。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而农村教育由于缺乏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而困难重重。在教育体制方面,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有两个途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村教育中基础教育被摆在第一位,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却没有被较多提及,但在技术水平提升需要懂知识、懂技术的农民和农民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却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极大阻碍着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

1、城乡二元经济制度,拉大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二元经济制度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主要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是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发展较为缓慢状态,形成了所谓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虽然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一部分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农业剩余人口基数庞大,城市只能吸收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而很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仍然滞留于农村,农村经济的凋敝一方面使得滞留于农村的劳动力只能束缚于土地,不仅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而且也阻碍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较慢,阻碍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限制了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的空间,进而导致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转移更加困难。

2、二元社会制度损害农业剩余人口进城就业积极性。长期以来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差别的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阻碍着农村剩余人口在城乡间、产业间的顺利转移。从就业制度方面看,由于户籍的差异,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在就业上呈现很大的不平等,比如农民工进城就业常常面临着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规定,而且在待遇方面也呈现较大差别;从教育制度上看,城市户籍人口无疑在接受教育方面更有优势,而“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户籍限制,“农民工”子女往往出现就学困难问题,农民工子女就学往往还要支付一笔额外费用,比如走读费、寄读费等,这些费用对于本来就收入较低的农民工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而从社会保障制度上看,农民工由于非城市户籍而被排除在城市社保制度外。以上反映的由于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的差异,导致目前农村剩余人口进城就业激情受到很大影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结构调整带来的用工标准变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近十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09年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份额由46.8%下降为29.5%,第二产业就业份额由24.5%上升为35.8%,第三产业就业份额由28.7%上升为34.8%,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在加强。但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型、技术型劳动力,而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无法适应产业素质提升所带来对劳动力素质的新要求。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企业用工困难,而另一方面是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就出现了企业“用工荒”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并存的局面。

2、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能力不足。第一,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上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内部企业发展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一些原来靠大量劳动力投入的企业也由于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多地运用先进机械设备作业,而单纯的靠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却由于无法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面临减产甚至倒闭危机。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显然不能适应这一新要求。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一般认为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获得很大提升,但是目前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却呈现相对不足状况。根据库兹涅茨对产值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研究成果来看,“人均GDP从70美元上升为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0.5%上升到37%,也就是说人均GDP增长13倍带动就业比重上升了26.5个百分,2000-2009年间我国人均GDP增长3.25倍,而同期就业比重却只增长1.08倍,因此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

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一)多途径、多形式的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针对目前农业剩余人口就业难问题,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在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多途径、多形式的差异化的培训力度,按照市场配置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业剩余人口的职业技能教育。

1、大力发展适应于企业要求的技能培训。培育适应于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是目前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只有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才能更为有效地帮助农民工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同时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应该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应该为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其能够自由的参与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农民工培训行业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给的切身利益,在税收贷款政策,给予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较大支持,而在培训费用方面,坚持政府与个人分摊形式,即政府为参与培训的农民工支付一定的费用与农民工自费培训相结合。

转贴于

2、大力加强农民工创业培训。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家乡创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另一条可选路径。但是,由于缺乏创业的相关知识,使得农民工在创业时面临较多问题,因此加强针对农民工的创业培训显得十分必要。而把创业培训推向市场显然不符合当前的实际,因此政府必须在创业培训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首先,政府应该对有意愿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或提供免费咨询和信息服务。其次,建立农民工创业档案,对其创业过程和情况进行登记和跟踪,以便于了解其创业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对其提供咨询帮助。

(二)深化经济社会制度改革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由于身份问题而面临就业的不公平待遇,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干的大多是脏、累、重活,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由于户籍问题使得其不仅面临不公平待遇,而且权益经常受到侵犯,比如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长期以来都得不到较好解决。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差别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在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应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制度。保障进成农民工也能平等享受到与城市市民一样的劳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福利、医疗等方面的权利,切实减轻农民工城市生存成本,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扩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1、城镇化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抑制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因此必须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首先,应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中西部剩余劳动力顺利实现就地转移。其次,东部发达地区应该加强大城市的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强沿海城市群建设,提高大城市的辐射能力,进而带动内陆城市化发展,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合理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

2、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多形式就业。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决定了在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就业吸纳能力的同时,应该考虑把城市化和农村的现代化结合起来,既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对外转移,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农村剩余人口就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各地农村实际,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多种经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特色乡村旅游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参考文献

1、刁学峰.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及解决对策选择[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曾梅芳.二元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析[J].广西广播大学学报,2007(3).

3、任钢.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3).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3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境分析

(一)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目前,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全国人口中,文盲占7.12%,小学占30.13%,初中占41.67%,高中占13.80%,大专及大专以上仅占7.29%,而2004年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当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情况为文盲2%,小学16%,初中65%,高中12%,大专及以上仅为5%,农民工整体素质较低,而企业对用工要求已经从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1],这就产生了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是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人长期隐性失业,而另一方面是企业出现了“用工难”和“民工荒”现象。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失调和教育结构不合理是密切相关的。在教育投资方面,主要表现为:城市教育投资不断加强和农村教育投资不足矛盾。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而农村教育由于缺乏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而困难重重。在教育体制方面,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有两个途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村教育中基础教育被摆在第一位,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却没有被较多提及,但在技术水平提升需要懂知识、懂技术的农民和农民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却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极大阻碍着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

1、城乡二元经济制度,拉大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二元经济制度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主要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是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发展较为缓慢状态,形成了所谓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虽然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一部分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农业剩余人口基数庞大,城市只能吸收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而很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仍然滞留于农村,农村经济的凋敝一方面使得滞留于农村的劳动力只能束缚于土地,不仅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而且也阻碍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较慢,阻碍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限制了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的空间,进而导致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转移更加困难。

2、二元社会制度损害农业剩余人口进城就业积极性。长期以来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差别的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阻碍着农村剩余人口在城乡间、产业间的顺利转移。从就业制度方面看,由于户籍的差异,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在就业上呈现很大的不平等,比如农民工进城就业常常面临着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规定,而且在待遇方面也呈现较大差别;从教育制度上看,城市户籍人口无疑在接受教育方面更有优势,而“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户籍限制,“农民工”子女往往出现就学困难问题,农民工子女就学往往还要支付一笔额外费用,比如走读费、寄读费等,这些费用对于本来就收入较低的农民工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而从社会保障制度上看,农民工由于非城市户籍而被排除在城市社保制度外。以上反映的由于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的差异,导致目前农村剩余人口进城就业激情受到很大影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结构调整带来的用工标准变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近十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09年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份额由46.8%下降为29.5%,第二产业就业份额由24.5%上升为35.8%,第三产业就业份额由28.7%上升为34.8%,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在加强。但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型、技术型劳动力,而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无法适应产业素质提升所带来对劳动力素质的新要求。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企业用工困难,而另一方面是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就出现了企业“用工荒”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并存的局面。

2、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能力不足。第一,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上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内部企业发展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一些原来靠大量劳动力投入的企业也由于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多地运用先进机械设备作业,而单纯的靠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却由于无法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面临减产甚至倒闭危机。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显然不能适应这一新要求。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一般认为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获得很大提升,但是目前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却呈现相对不足状况。根据库兹涅茨对产值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研究成果来看,“人均GDP从70美元上升为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0.5%上升到37%,也就是说人均GDP增长13倍带动就业比重上升了26.5个百分,2000-2009年间我国人均GDP增长3.25倍,而同期就业比重却只增长1.08倍,因此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

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一)多途径、多形式的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针对目前农业剩余人口就业难问题,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在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多途径、多形式的差异化的培训力度,按照市场配置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业剩余人口的职业技能教育。

1、大力发展适应于企业要求的技能培训。培育适应于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是目前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只有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才能更为有效地帮助农民工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同时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应该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应该为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其能够自由的参与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农民工培训行业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给的切身利益,在税收贷款政策,给予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较大支持,而在培训费用方面,坚持政府与个人分摊形式,即政府为参与培训的农民工支付一定的费用与农民工自费培训相结合。

2、大力加强农民工创业培训。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家乡创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另一条可选路径。但是,由于缺乏创业的相关知识,使得农民工在创业时面临较多问题,因此加强针对农民工的创业培训显得十分必要。而把创业培训推向市场显然不符合当前的实际,因此政府必须在创业培训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首先,政府应该对有意愿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或提供免费咨询和信息服务。其次,建立农民工创业档案,对其创业过程和情况进行登记和跟踪,以便于了解其创业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对其提供咨询帮助。

(二)深化经济社会制度改革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由于身份问题而面临就业的不公平待遇,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干的大多是脏、累、重活,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由于户籍问题使得其不仅面临不公平待遇,而且权益经常受到侵犯,比如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长期以来都得不到较好解决。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差别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在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应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制度。保障进成农民工也能平等享受到与城市市民一样的劳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福利、医疗等方面的权利,切实减轻农民工城市生存成本,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4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境分析

(一)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目前,我国劳动力素质偏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全国人口中,文盲占7.12%,小学占30.13%,初中占41.67%,高中占13.80%,大专及大专以上仅占7.29%,而2004年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当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情况为文盲2%,小学16%,初中65%,高中12%,大专及以上仅为5%,农民工整体素质较低,而企业对用工要求已经从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1],这就产生了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是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人长期隐性失业,而另一方面是企业出现了“用工难”和“民工荒”现象。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失调和教育结构不合理是密切相关的。在教育投资方面,主要表现为:城市教育投资不断加强和农村教育投资不足矛盾。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而农村教育由于缺乏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而困难重重。在教育体制方面,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有两个途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村教育中基础教育被摆在第一位,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却没有被较多提及,但在技术水平提升需要懂知识、懂技术的农民和农民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却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极大阻碍着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

1、城乡二元经济制度,拉大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二元经济制度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主要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是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发展较为缓慢状态,形成了所谓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虽然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一部分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农业剩余人口基数庞大,城市只能吸收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而很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仍然滞留于农村,农村经济的凋敝一方面使得滞留于农村的劳动力只能束缚于土地,不仅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而且也阻碍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较慢,阻碍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限制了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的空间,进而导致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转移更加困难。

2、二元社会制度损害农业剩余人口进城就业积极性。长期以来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差别的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阻碍着农村剩余人口在城乡间、产业间的顺利转移。从就业制度方面看,由于户籍的差异,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在就业上呈现很大的不平等,比如农民工进城就业常常面临着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规定,而且在待遇方面也呈现较大差别;从教育制度上看,城市户籍人口无疑在接受教育方面更有优势,而“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户籍限制,“农民工”子女往往出现就学困难问题,农民工子女就学往往还要支付一笔额外费用,比如走读费、寄读费等,这些费用对于本来就收入较低的农民工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而从社会保障制度上看,农民工由于非城市户籍而被排除在城市社保制度外。以上反映的由于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的差异,导致目前农村剩余人口进城就业激情受到很大影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结构调整带来的用工标准变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近十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

[1] [2] [3] 

示-年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份额由.%下降为.%,第二产业就业份额由.%上升为.%,第三产业就业份额由.%上升为.%,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在加强。但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型、技术型劳动力,而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无法适应产业素质提升所带来对劳动力素质的新要求。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企业用工困难,而另一方面是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就出现了企业“用工荒”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并存的局面。

、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能力不足。第一,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上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内部企业发展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一些原来靠大量劳动力投入的企业也由于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多地运用先进机械设备作业,而单纯的靠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却由于无法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面临减产甚至倒闭危机。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显然不能适应这一新要求。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一般认为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获得很大提升,但是目前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却呈现相对不足状况。根据库兹涅茨对产值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研究成果来看,“人均GDP从美元上升为美元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上升到%,也就是说人均GDP增长倍带动就业比重上升了.个百分,-年间我国人均GDP增长.倍,而同期就业比重却只增长.倍,因此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

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一)多途径、多形式的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针对目前农业剩余人口就业难问题,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在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多途径、多形式的差异化的培训力度,按照市场配置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业剩余人口的职业技能教育。

、大力发展适应于企业要求的技能培训。培育适应于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是目前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只有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才能更为有效地帮助农民工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同时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应该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应该为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其能够自由的参与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农民工培训行业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给的切身利益,在税收贷款政策,给予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较大支持,而在培训费用方面,坚持政府与个人分摊形式,即政府为参与培训的农民工支付一定的费用与农民工自费培训相结合。

、大力加强农民工创业培训。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家乡创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另一条可选路径。但是,由于缺乏创业的相关知识,使得农民工在创业时面临较多问题,因此加强针对农民工的创业培训显得十分必要。而把创业培训推向市场显然不符合当前的实际,因此政府必须在创业培训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首先,政府应该对有意愿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或提供免费咨询和信息服务。其次,建立农民工创业档案,对其创业过程和情况进行登记和跟踪,以便于了解其创业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对其提供咨询帮助。

(二)深化经济社会制度改革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由于身份问题而面临就业的不公平待遇,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干的大多是脏、累、重活,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由于户籍问题使得其不仅面临不公平待遇,而且权益经常受到侵犯,比如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长期以来都得不到较好解决。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差别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在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应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制度。保障进成农民工也能平等享受到与城市市民一样的劳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福利、医疗等方面的权利,切实减轻农民工城市生存成本,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5

随着高校实行收费上大学制度的变革,中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面临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影响上学,为此,同志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指出,各级政府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尽可能公平的教育机会,尤其重视欠发达地区人群教育问题增加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教育资助,对此政府和各级高校对这问题十分重视,并提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口号”,高校有义务帮助,引导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特困生政策如奖学金,困难补助减免学杂费,勤工俭学等等。为此,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勤工俭学。一方面,缓解他们家庭困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知识水平和团结协作等各方面素质。本文对当前“勤工俭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促进“勤工俭学”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1 当前“勤工俭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当前“勤工俭学”的学生中,大多数来自经济落后的地区,家中以农业为主,来自城镇的不是下岗就是单亲家庭是导致他们贫困的原因,就因为贫困,多数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有沉重的自卑感,不愿积极劳动接触社会与人交往,不愿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与人交往中自尊心特别强,对事物显得相当敏感,可能一件小事或一句简单的话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应,但是在勤工俭学活动实施过程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直接或间接伤害着贫困大学生的利益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1.1 有限岗位资源配置不合理

现在各高校的勤工俭学都坚持以学校为主,而校内岗位受校园环境的局限性,一般都较少而需要的人又多,名额少的情况下,一些不是太困难的学生却通过关系可以得到岗位,用人单位未能核实,只要提供就用,从而使勤工俭学资金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有困难的人,出现了分配上的不公正性,即使实行竞争上岗,如果制度不完善,也会出现工资高舒适的岗位多人争,而工资少辛苦的岗位却很少人,甚至无人竞争的尴尬局面。

1.2 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

校内的勤工俭学多以饭堂服务员,图书馆岗位为主,随着高校后勤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服务与学校脱钩,实行独立核算,因此追求经济效率成为其最根本的目的。以饭堂为例,大多数高校安排在饭堂的勤工俭学的岗位是让学生在饭堂帮助人洗碗筷,搞卫生每天中午下午各1小时,饭堂负责学生一日两餐,再适当向学生发放一定数额的岗位助学金,学生一日两餐得到解决,又可以锻炼自己,本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然而,有些高校里的勤工俭学的学生工作没能得到跟踪管理,实行信息反馈,即使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在执行中往往走了样,有的饭堂管理员,由于有了学生的帮助,就有意减少原有工人人数的使用,让学生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也把应该属于自己的工作交给学生,劳动强度大,而报酬未增加,特别是学生在中午一点半钟左右才能吃饭他们早已是肌肠辘辘,吃起来自然多点,这又会引起管理员的不满,个别管理员素质差的还会对学生冷嘲热讽,甚至发生争执或解雇学生。并对外宣布此学生表现差,而勤工俭学管理部门负责人由于工作多,疏于向学生了解真实情况,即使了解有的学生出于自我保护也不一定会如实讲出,为此,就会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从而引起贫困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不满,产生一些过激思想和行为。

1.3 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还不够重视

从广东省高校落实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工作来看,部分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到位。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说,积极主动做好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不够深入,特别是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高校尚未全面展开的情况下,存在以国家助学贷款代替勤工俭学工作的问题。二是资助经济费落实不到位,客观上只重视教学保障和发展教育资源工作主观上未积极主动地落实10%的勤工俭学金和3%~5%的奖学金。三是勤工俭学岗位设置不够充足,部分学校在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上,工作思路不够开阔,没有很好地统筹和整合校内资源,岗位设置还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四是极少数学校对学生勤工俭学、奖学金工作的管理不够规范,随意扩大勤工俭学资金和奖学金开支范围。五是积极主动争取和赢得社会上的更多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不够,工作思路和渠道还比较狭窄。对此最重要的是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同,学生认识不足,为何学校对勤工俭学的管理还不够得力,这些问题都是长期经济影响所致,以上这些问题长期互相牵扯和影响。领导普遍意识淡薄,为采取有效的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和减轻院校负担,怎样才为贫困生办实事办好事,应引起高校负责人的高度重视。

2 促进“勤工俭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和氛围,为此要认真惯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决定,切实做好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高校负责人要把落实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来抓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学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勤工俭学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希望得到全体师生的广泛关注,笔者提出几点意见。

2.1 立“勤工俭学”管理中心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完善助学解困保障体系,努力为学生办好事,办实事,首先设立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中心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组织广大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既帮助部分同学解决了生活困难,也培养了学生的自立能力和职业技能。勤工俭学管理中心的特点:一是坚持依靠学生,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系统。二是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积极为学生办好事,办实事。三是坚持规范管理,不断完善制度。四是坚持多品牌,多种途径的道路,五是坚持勤工俭学与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相结合。

2.2 思想教育为“勤工俭学”者开辟绿色通道

由于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更重要,主要是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战胜暂时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真正地自强,自立起来。勤工俭学是件光荣的事。要借助勤工俭学的岗位,上岗了就要认真负责,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要经常开座谈会并拟写工作报告,并及时对他们的工作加以评价。记入实践证,同时还要为特困生开辟“绿色通道”在每年新生入学后即开展学生家庭经济调查和摸底弄清谁属于贫困生,谁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并建立贫困生资料库是顺利开展勤工俭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只要他们是具有民政部门的证明,通过调查核实,学校采取先注册报道,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同时济出岗位,让他们上岗,使其基本生活得以保证。

2.3 把补助转为“勤工俭学”的报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贫困生是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部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长期依靠传统发放贫困补助来解决贫困生的具体问题的做法,往往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严重者会造成其人格扭曲养成不劳而获的心理。认为国家对贫困生有照顾政策,补助是应该的不拿白不拿,这个问题应引起注意,除了加强正面的思想教育外,逐步把补助转为“勤工俭学”岗位的报酬。哪怕是把岗位的报酬提高一点。也比全部补助好,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一方面可以使他们的心理趋于平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再则,有些高校把校内环境卫生全部由外边企业单位承包。钱自然外流,建议将所有的校内卫生交给在校大学生,包括家属楼道,学生宿舍以及各个部门的卫生工作,除了保留因个别人长期替代不可缺的位置而学生又有课时,其它全部由学生承包。当然还包括校内环境保护,废品的回收,又可以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收购处理废品,还可以换一定的钱额,只要有钱,这些学生在一种组织管理下进行,他们乐意接受挑战,去劳动而获得报酬。当然还包括校内教师请家教,钟点工。或陪伴退休老人等,只要全体广大师生献计献策,共同去关心,去发现,挖掘,结合自身学校情况,基本上可以解决、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岗位的话,即使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大学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也会参与劳动中来,在实践中获真知的切身感受,并帮助大学生们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强不熄的精神。

2.4 拓宽勤工俭学的渠道,进一步挖掘岗位

由于贫困生多、学校可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相对较少,要全面做好这一点就必须积极开拓校内勤工俭学岗位。为拓宽勤工俭学的渠道,先不谈及社会,就拿学校来说就有许多岗位没人去考虑去挖掘。首先学校各部门的就应该尽量不招聘临时工和辞退临时工,特别是大字不识的临时工。除特殊岗位需要文化素质高的临时工外,据观察有些高校为了照顾家属或朋友介绍有部分临时工素质差,不说初中生,就连小学生都未毕业或根本没上过学,如何在高校生存,在一个学校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文化素质却可以长期不怕影响学校的形象,好好地工作?对此,领导应重视在保证一些岗位确需技术含金量高,并要长期固定的某一岗位,在聘用素质好,文化高的特长临时工外,其它一律清退把岗位让给有需要的“勤工俭学”的贫困大学生们,相信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不仅把工作很好地完成。他们甚至把工作做得更出色,这些懂得感恩的大学生们感激学校给他们通过劳动获得力量,他们会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勇于探索,更好地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更好地报效社会,报效祖国,同时让他们通过劳动树立敬业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并通过劳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2.5 利用宣传工作,获取社会资助或用人单位自助

加大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和措施宣传力度,让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和措施家喻户晓。对于勤工俭学不仅仅是一个筹款求学的问题,更是一个大学生通过服务社会,认识现实增长才干,培养自强意识的过程。例如2002年由《广州日报》和广州市招生办牵线,由知名企业单位集团和鼎湖山泉共同出资50万元资助100名考上大学的贫困生,这一举动在广州教育界引起很大轰动效应。而对于用人单位是教育事业直接受益者,理应以多种形式回报高等教育事业,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各自宗旨和意愿,在高等院校设立各类奖学金,特困补贴和勤工俭学基金等。扩大资助面,也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岗位或把双方的技术合作,人才培养,定向就业等与助困工作结合,形成用人单位资助教育,同时又得到相应补偿机制,不仅可以保障部分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也可以为用人单位在资助期间发现和考察人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通过以上资助,要鼓励贫困生自建网站,内容和平时社会招聘人一样或内容更新鲜,比如个人简介、特长、家庭情况、需要些什么样的岗位等,依托学校的支持为后盾,通过网站,墙报专栏,和办理勤工俭学专刊等多种措施,为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总之,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因而在资助策略方面应采取个体式与团体式介入相结合的策略,用感召的力量服务和沟通达到资助和教育的目标。在介入的过程中,采取整合式,开发式的方法动员社会支持和社会参与,实施平等的助人原则。只有这样的介入,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经济资助中体现人文关怀;体现国家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巨大努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创新的精神来改革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使资助工作制度化,规模化,专业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小鲁.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上讲话.扩招后的学生教育与管理.中山大学出版,2002,12:1-10.

[2] 刘艳.论勤工俭学中贫困大学生权益的维护,学生工作创新与发展[C]//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2004,9:266-269.

[3] 尹霞.高校贫困生的现状与资助工作机制创新的探讨[M].中山大学出版,2004,9:253-258.

[4] 李伟德.高职院校资助体系的构建[M].中山大学出版,2004,9:274-278.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6

一、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12年之前,我国经济一直以年均约10%的速度增长。在长期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劳动者要素等生产要素约束,经济增速势必放缓。[1]2012年之后,我国经济以年均7%左右的速度发展,进入了改革30多年来的低速增长阶段。根据奥肯定律(Okun’s Law),在3%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基础上, GDP增长率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奥肯定律不仅是对上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间长期内在关系的一种表述,后来也为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张车伟(2015)按照过去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估算,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考虑到服务业快速发展拉升了就业弹性,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150万人就业。这意味着经济增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使就业需求和岗位损失130万-150万个。[2]那么,在以“低速增长、结构优化、创新驱动”为特征的新常态下,劳动市场的就业压力也将成为一种“就业新常态”。

从劳动需求看,新常态下的劳动需求明显下降。从劳动供给看,却有增无减。表现在:(1)返乡农民工和新入职的大学生需要重新就业。在经济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没有多少技能的农民工和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仅2008年上半年,因经济不景气而致使约6.5%的农民工返乡。如果按照1.3亿农民工计算,返乡人数大约有845万人。目前,经济调整时期,新入职的大学生和农民工又面临着被裁员的困境,他们终将再次投入劳动力市场,重新就业。(2)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每年都有大量城镇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3)即将进入劳动市场的大学毕业生。自199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00万以来,这个数字一直在持续增加,2015年高达749万。在劳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并不占优势。其自身原因主要是缺乏经验和必要的工作技能。除此之外,相比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本,在求职过程中没有外力相助,屡屡碰壁,可谓“就业难”中“难上加难”的难题。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仅有33.7%。在就业大学生中包含很多就业于劳动保障较差的小型私营企业的农村大学生。如此严峻的供求矛盾,无疑将使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下农村教育需求的变化

劳动力市场“就业难”现象的普遍存在,会直接引起劳动者就业机会的减少和收入水平的下降;如果这一困境长期得不到解除,就必然会引起低收入人群教育需求的下降和分化。

1、大学生就业难对农村教育需求的影响

农村家庭的收入普遍较低,对即将工作的子女的预期收入和实际收入都很敏感。当子女的就业状况和收入状况都长期低于预期时,有些人就逐渐改变了对教育的预期和偏好,进而影响对教育的需求。

首先,大学生收入下降。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除了少数人通过考研、出国等方式避开就业低谷期外,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别无选择,还是涌入了劳动力市场。经济学的供求规律告诉我们,在劳动力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必然下降。据社会各方对大学生实际就业工资调查,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大致在1800―2500元,基本相当于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

其次,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能力下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的近50%以上来自于工资性收入,打工收入已经成为大多数农村家庭的主要货币收入来源。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挤出的失业者首先是没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工。失去工作之后的农民,自然也就失去了这部分工资收入。这样,随着家庭主要货币收入来源的中断,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支付能力也急剧下降,子女的学费尤其是高等教育费用立刻成为低收入家庭的主要经济负担。

最后,农村家庭的教育需求下降。本来在长期的儒家文化熏陶下,我国老百姓有着“崇尚教育”的传统美德,每个家长都希望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成才。即使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有些家长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子女完成学业。但是,当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这种热情长期遭遇劳动力市场的冷遇时,当大学生从事较低技能的简单劳动时,知识的形象受到损害,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在降低,对高昂的高等教育费用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产生了怀疑,“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辍学、弃考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甚至在初中阶段就过早地加入了劳动力队伍,有些学生自愿放弃高考去打工。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应届高中生有834万,而应届生高考报名人数为750万,说明2009年我国有近百万应届高中生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3]

2、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农村教育需求的变化

(1)高等教育的分化。如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讲求“名牌效应”。“211”、“985”等名牌高校及其更高学历是求职者选取理想职业的通行证,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很看重学生就读学校的声誉和排名位次。但是,名牌高校往往与受教育者基础教育甚至学前教育的投入和享受的教育资源质量有关(当然,不排除个别学生凭借自身天赋拥有以上条件),农村的教育劣势最终会在高考时显现出来;高学历意味着家庭的教育投资年限更长,投资总量更大。

可是在农村,较低的教育质量和家庭经济压力常常使农村学生在义务和非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分流,有的高中毕业去打工,有的初中毕业甚至没毕业就外出打工,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不仅如此,家庭经济条件往往限制了农村学生的专业选择和院校选择,农村学生往往选择“冷门”专业或者知名度不高的地方院校,以尽可能降低学费和交通费等支出。近年来相关媒体报道的许多数据都说明了农村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分化现象,同时也说明了城乡学生高等教育的差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重点大学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降趋势。1999年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2000年清华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同时,在非重点的地方院校和初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农村学生所占比重明显增加。相关研究结果显示,2003年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的高校在校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占到63.3%,高于2001年7.9个百分点。[4] 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户籍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2%,父母为农民、工人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80%。

(2)初中等职业教育的分流。尽管我国有“崇尚教育”的传统美德,每个农村家长都有着强烈的教育投资愿望,希望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进入城市,过上美好生活。但是,在家庭收入急剧下降,尤其是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形下,不少农村家庭改变了教育投资方向,他们希望子女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即使打工,也要做一名技术工人,而不能像自己那样一无所长。更何况,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还有一定的生活补贴(每人每年5000元)。这种政府补贴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因此,在考大学和上技校之间,农村有些家章和孩子更愿意接受职业技术培训。

三、改变教育预期、刺激农村教育需求的措施

虽然农村教育需求变化的主要症结在于大学生就业困境,经济新常态下这种困难有可能在短期内加剧。但是从长期看,经过时间的发酵,大学生的知识必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知识的价值终将显现出来。而且,辩证的看,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的要求,又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相对于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他们拥有的知识终将改变他们的就业环境。因此,改变农村教育需求的主要渠道应该尽快从改变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入手,重塑人们对教育和知识的信心,刺激农村教育需求健康发展。

1、加强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由于农村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不足,大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求职知识和技巧。因此,学校和政府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助。首先,学校应该对毕业生进行较系统地就业指导,一方面帮助他们调整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务实就业观;另一方面,传授学生必要的面试技巧,最好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用人单位特点进行实际训练,增加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能力。其次,政府应该建立高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2、强化劳动市场的流动机制

在西方,教育被认为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动力机制。[6]也许年轻人的初次就业存在困难,收入低,待遇差;但是只要他能努力学习(通过正规学校教育和“干中学”),他就有可能通过多次的职业转换,最终找到理想的工作,实现自己收入和社会阶层的提升。这就是通常讲的“爬梯子”原理。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学毕业生初始就业不理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辈子没有机会改变这种现状。所谓“先就业再择业”的潜在条件,就是要给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打破一切人才录用的人为限制,建立灵活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只有这样,青年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才能随着自己的努力和经济状况的好转而改变,人们才能重新恢复对教育的信心和期望。

3、加大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

众所周知,创业,不仅需要技术,也需要资金、项目和经营经验。然而这些条件对于初出校门的农村大学生,基本不具备。尽管国家和学校已经在注册手续、创业基金等方面予以了很大支持,但是,实际经营经验、风险这些创业难题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可否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在农村大学生创业指导方面予以技术指导、对其创业风险予以分担。比如,在毕业实习期间,加强校企联合,实行企业导师制,形成具有职业体验、技能训练和就业指导功能的综合性校外平台,为学生创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鼓励学校后勤部门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可能的设施服务,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预演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元春.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新内涵[OL/].人民论坛网,2015.01.15.

[2] 张车伟.新常态下就业面临的挑战[J].社会观察,2015.1.

[3] 李琼.“高考弃考现象”有待深入研究[N].长江日报,2009.06.04.

[4] 邱瑞贤.农村娃上大学比重下降隐情何在[N].广州日报,2009.01.23.

[5] 方烨. 蔡P:如何防止没有就业的增长[N].经济参考报,2009.04.29.

[6] Deng and Treiman. The Impact of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rend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7(2)391-428.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7

  (一)开展走进基层慰问活动。

  我街计生办在春节前夕,积极开展走进基层慰问活动,召开座谈会,向一年来辛勤工作计生主任们进行了慰问,大家畅所欲言,总结一年来取得成绩及对今后计生工作提出意见及建议,对今后做好计生工作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座谈会受到了很好效果。

  各社区计生协会召开由协会会员、楼门长、志愿者参加新年茶话会,对一年来协会工作给予肯定,并感谢协会会员对计划生育工作支持,大家纷纷表示在新一年里,将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做好人口计生基础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使我街计划生育工作搞得更好,并对协会会员进行了慰问,并送上慰问品,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怀,增强了协会凝聚力,拉近了我们与协会会员距离,对协会工作起了促进作用。

  (二)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慰问困难家庭活动

  我街各社区计生协会充分利用春节有利时机,结合 “真情助困进万家”活动,与民政、妇联等部门紧密配合,入户走访社区计生困难家庭、单亲困难家庭,外来务工流动人口等,送去了党和政府温暖。共慰问困难家庭700余户,其中计划生育伤残家庭2户、单亲家庭150余户、低保边缘户320余户、新生儿独生子女家庭50余户,送去了米、面、油,吊钱、福字、对联、计划生育宣传品、儿童小围嘴等,并带去区政府对困难家庭关怀及慰问。

  春节慰问工作总结3

  春节来临之际,按照地委和自治区总工会《关于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的通知》要求,哈密地区工会于1月13日至21日开展迎新春劳动模范及困难职工座谈会及走访慰问活动,现将慰问情况总结如下:

  一、慰问活动开展情况

  1、春节前夕,由地委、自治区总工会领导亲自带队,地区工会领导陪同走访慰问10户困难职工和困难劳模。

  2、1月21日地区工会召开困难职工及劳模座谈会。来自11家企事业单位的53名困难职工和来自各行各业的30名自治区级以上劳模相聚在这里,以座谈形式感恩社会、畅谈梦想、展望未来,共同表达对祖国的感恩、对梦想的期盼、对前景的憧憬。座谈会由地区工会党组书记劳尉然主持,地区工会主任李梅彩向困难职工和劳模介绍了哈密地区上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和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并鼓励劳模和困难职工要顺势而上,继续当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时代进步的先锋队,秉承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幸福的传统美德,自立自强、树立信心、爱岗敬业、争做贡献,共同为建设最美哈密増光添彩、再创佳绩。

  这次座谈会共慰问困难职工53名、劳模30名,共发放慰问金及特殊困难帮扶金12.5万元。

  3、两县一市总工会分别在春节前夕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二、慰问人员及慰问金发放情况

  (1)本次全地区共走访慰问400名困难劳模及职工,其中:地直55户(劳模2户)、哈密市125户(劳模25户)、巴里坤县176户(劳模48户)、伊吾县44户(劳模0户)。将发放慰问金27.4万元,其中:地直6.1万元、哈密市7万元、巴里坤县10.7万元、伊吾县3.6万元。

  春节慰问工作总结3

  

  20xx年春节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局、镇党委重要指示,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和困难教师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春节期间,我校把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困难教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学校自接到县教育局、镇党委要求后,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认真安排,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对于发扬我党关心爱护老干部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排出离退休教师、特困教职工名单,并成立走访慰问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做好组织慰问的具体工作。

  二、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我校离退休教师虽只有两人,但居住分散,针对以上情况,校领导对慰问小组明确分工,利用春节前几天时间对他们进行慰问。

  第一小组由校长带队到沈庄村对教师进行慰问,向他传递了上级领导和校领导的温暖关怀,组织对他以前所作的贡献是肯定的,对他的付出表示真诚的谢意,同时简单的向他介绍了我校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真诚的希望他对我校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

  第二小组由副校长带队对峰山村沈志民教师进行慰问,送上微薄的礼品和温暖的关怀,了解实际困难,能当时给予解决的当场解决,当场不能解决的带回经校委会讨论寻求方法解决,确实不能解决的要给予情况说明,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的的心坎里。

  第三小组由后勤主任带队对在岗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对他们一年来克服家庭困难、辛勤工作表示肯定,对他们的努力付出表示感谢,学校会尽全力帮助他们,真诚的希望他们照顾好家庭,理解党和学校的温暖,继续努力工作。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8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原因。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就工业化进程而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完全转到依靠人力资源素质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资本经济增长的影响往往大于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造成企业注重劳动力价格而忽视劳动力素质,甚至企业在减员增效过程中,为了减少支出,出现减技术工用普通工,减高工资用低工资现象。"先培训后就业"和"持证上岗"喊了多年却难以真正执行、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从经济结构上来说。我国是典型的先进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供给相对于劳动需求具有无限倾向。无限劳动力供给是由于工业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引起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结果。同时,人口过剩,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机构改革,也是形成无限劳动供给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现象的长期存在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苛刻的外部环境。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影响,很多家庭往往把读书当作子女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并不是把教育当作一种就业的手段。中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有一技或数技之长的技术型劳动者、无法满足这种读书出人头地的心理需求,这就是很多学生即使上不了高中也不愿上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原因。就当前社会用工情况而言,部分企业用工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得大学本专科生干一些职专生也能干的工作。这种"高才低就"现象不仅给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而且对整个劳动力市场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2、不合理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结构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教育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教育资源不足本身并不是主要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当。在我国这种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教育结构环境下,一旦整个教育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必然处于不利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教育结构应是在普九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等教育,是注重学术教育,是质重于量的。职业教育应侧重技能教育,使之成为多数人就业的手段。从社会全面发展角度来看,培养人才应注重大部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而不是仅仅把有限资金完全用来为培养高级学术人才做准备。

3、近年来,在中等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下,盲目放开管理,无限制补充低水准生源,导致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现象更为严重,造成大量的无效教育,从而使得职业教育发展更为艰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和专业结构应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所决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相适应,并不是高水平人才资源越多越好。目前"高才低就"现象就是教育资源无效配置的一种表现。一方面我国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企业中经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工人的比例很低。另一方面却又出现中职生就业普通困难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等职业教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很多受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所具备的技能并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教育具有间接性、滞后性和长期性特点,现在的专业、课程设置、招生数量要适应三、四年后的市场需求。而很少有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市场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和预测。更为严重的是,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各自为政,缺乏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使得各学校之间专业设置交叉重复,招生恶性竞争。特别是近年来,在利益驱动下,各校一窝蜂地开办经济类课程、计算机专业等热门学科,导致低层次人才重复培养,从而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4、教育质量下滑,招生困难与就业困难互为因果、相互推进,使得中等职业教育雪上加霜。就业多少的本身就是社会对目前教育质量的一个总体评价。其主要原因:一是职业学校招生因难制约了学生素质,加上对教学缺乏强有力的约束相激励机制,造成毕业生质量滑坡;二是大多数学校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技能放在首位,没有突破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其三是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使得教育质量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其四是社会力量办学缺乏必要的办学条件和质量约束。

二、中等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给自己正确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目标,以企业为课堂。以市场作为检验唯一标准,根据社会的需要组织教学,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新体系。

1、中等职业教育要成为失业和下岗职工的培训基地。从经济角度看,失业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上的损失。从社会角度看,失业会影响社会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要把制约经济发展的失业人员转变为新型的人力资源。解决失业问题不仅仅是从创造就业岗位入手,更重要的是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从培养失业者技能入手,实行"开放式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性失业(劳动技能不适应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所产生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永久的市场。我们应学习德国的经验.把失业救济与转业、转岗结合起来,失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否则不能给予失业救济与补贴。

中等职业教育要面向农村大市场。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把几亿农民培养成懂技术、懂经济的现代化农民,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大市场。农村教育在大力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应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加强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农民上农业学校不举行入学考试,不受年龄限制,不受时间限制,在市场规律指导下,以培养实际农用技术为主。农业实用技术教育有很大的外在效应。因此,政府应把农科类职业学校当作公益事业来办。

2.、中等职业教育内容要以具体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德国职业教育采用双轨制,把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联系起来,其中以企业的操作技术为主。学生在三年的职业技术教育中,以企业学徒身份学习操作技能,在职业学校或培训中心以学生身份学习技术理论,一般学生每周四天在企业进行实际技能培养,一天在学校学习理论课。在学徒期间企业发给部分工资。德国经验对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有很大借鉴意义。

职业教育应把社会引进课堂。香港职业教育一大特色是请知名的商界人士参与策划及组织教学工作,课程的设置总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科专业的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注重操作技巧,使教育与训练结合起来,学生一毕业就是熟练的技工或技术员。香港的人才培训突破了普通教育模式,不图形式,不图"文凭""学历",从实际需要出发,讲求培训实效,真正做到学用一致。大陆中等职业教育应学习香港经验,把社会引进课堂,和市场全面接轨。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1、根据国外经验,我国应制定法规对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就业前一律实行强制性2-3年职业培训,没有经过岗前培训一律不得就业。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另一方面延续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缓解目前十分严重的就业问题。

2、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应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学校要在详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培养方向、数量、质量和时间。实行职业学校办学准入制度,从办学条件、生源情况、师资条件、市场行情等确定准入条件。对不符合条件的学校一律实行关、停、并、转。

3、地方政府应增加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教育具有很强的外在性,完全把教育推向市场,市场就不能对教育起很好的配置作用。中等职业教育本身兼有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双重性,学生为获得个人收益应交纳一定学费,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社会收益受益者,也应承担一定的教育成本。因此,职业教育虽非义务教育,但应受到政府的鼓励和投入。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9

1.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供小于求,未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无理想选择 2.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办学困境,未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3.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可缓解就业压力,积累人力资本

农村初中毕业生大多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回乡务农,或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已有1.5亿富余劳动力,城市也有大量下岗工人,如果创造条件让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可推迟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暂时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积累人力资本。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失业高峰期,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这既是解决失业的治标之策,也是提高未来劳动力竞争能力的治本之计。

4.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才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技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农村劳动力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左右。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业科技人员极为短缺,致使绝大部分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无法推广,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为粗放型,生产效率低,传统农业仍是主体。另一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由从事农业向从事其他产业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近年来,许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素质低,多从事临时性和随机性很强的职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欲望和其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那些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农村人口有较强的迁移欲望。由于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他们的迁移行为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育的功能。基于农村的劳动力现状,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实用人才,应是改变农村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的困难

1.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未受到政府的重视

从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来看,高中阶段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太低。1986—1998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以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高校大规模扩招上。农村的部分地区为了“普九”验收合格,已经负债累累,在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自然不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2.由于经济困难,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阶段教育的动力不足 3.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差 三、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对策

1.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

中国地域广大,不但城乡间发展不平衡,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可加快普及高中的速度,但要注意初中毕业生的质量;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如果生源质量能够保证,可考虑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

2.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

有了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才能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农村高中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收费标准,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来源。

3.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

我国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了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建议对农村贫困高中生实施类似的政策,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勤工俭学不太适用于学习紧张的普通高中生,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奖、贷、助、减、免”的资助政策也可以逐步在高中实施,其中助学贷款更为可行。通过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

4.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力提高教师素质

应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出发,建设高中师资队伍。在数量上,除了扩大本科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外,还应针对农村的实际,通过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的待遇等途径,吸引大学生来农村任教,防止教师流失。此外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社会各行业中招聘合格的人员,也可有效地缓解教师短缺的局面。在质量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本科生,另一方面,要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率。

5.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

在农村普通高中供给小于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应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首先,要努力办好公办普通高中,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这是扩大教育供给的主渠道。其次,大力发展民办普通高中,制定宽松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再次,探索“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办学形式,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10

渭源县属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人口34.3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08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7万余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8%,而通过各种技能培训的人数只占农村劳动力的4%左右。渭源县素有“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和“中国党参之乡"的美称,但丰富的自然资源缺乏科学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深加工,只能廉价出售,大批剩余劳动力只好外出靠体力打工,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较多,作者结合本县实际,总结出以下几点:

(1)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比较年轻、基础薄弱。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推向了市场经济的前台,这大大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但对基础差、规模小、效益低、缺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之各级财政投入相对偏少,尤其是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社会投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差距仍然很大。

(2)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首先要获得社会的认同。现实的情况是,农村职业教育一直未获得其应有的地位。长期以来,许多人已经习惯将普通教育视为“正统教育”,而将职业教育看作“二等教育”。认为“读职教无用”,不愿意就读职业学校,一部分人就读职业学校也是迫不得已。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逼迫更多学习成绩中下的初中毕业生也拼命挤乘高中“快车”。

(3)专业师资匮乏,师生比与国家要求有一定差距。而机械加工、电子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焊接技术等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匮乏,更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贫困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长期以技术为目标,只传技术不讲如何适应市场,导致学生即便有了技术也难以就业的情况出现。

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和意见

正对以上困难和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应确立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多方搜集就业信息,广泛开辟就业渠道,妥善安置就业。这样既可使职业教育与党和政府现阶段在贫困地区的工作重点及目标相吻合,克服了过去“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局限性,也符合贫困地区人们的期望,同时可对渴望致富的城乡青年及其家长产生较大的感召力。作为学校就要围绕致富做文章,首先要围绕致富确定专业设置,只要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能使致富,先要学技术,从而自觉地参与和投入。

(2)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拓宽招生范围。职业教育的发展客观上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要与经济建设一盘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离开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则寸步难行。因而,通过宣传使人们对职业教育形成共识十分重要。招生宣传方面可以采取春、秋两季定期和常年不定期招生等办法,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具体办法是:①成立学校信息中心,加强职教信息报送及网络、媒体宣传工作,利用县广播电视台招生广告,手机短信等扩大招生宣传。②利用各校家长会及各乡镇文化节、庙会等宣传职教招生工作。③深入各校初三毕业班级,宣讲职教招生政策及国家资助政策。④对教职工定招生指标,带任务下乡招生,深入农户家中,上门宣传职教政策,落实学校招生任务。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大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三农和产业综合开发的能力,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对接。实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校校联合、顶岗实习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贫困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和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做好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条渠道。提高专业教师的操作和动手能力,注意聘请有实际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业教育师,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效性通过从工科类本科毕业生中选配,从行业、企业中选聘,从现有教师中转型培养,三管齐下,加快专业课教师补充步伐。大幅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三、有关政策问题

(1)确立政府投资主体。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机遇,认真落实国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资源,将劳动就业、农牧、教育、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整合使用,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职业教育发展基金,落实城市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联合办学,拓宽职业教育投资渠道。财政部门要将职业学校学费纳入年度预算管理,确保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2)推行优惠扶贫政策。认真落实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助学金制度,认真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工程。充分利用中央职业教育贫困生助学专项经费和省级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助学专项资金,对就读职业学校的贫困学生提供补助,并制定相关的政策给予帮扶。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经费资助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各职业学校要建立学费减收和免收制度,每年安排不低于事业收入5%的经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并优先组织贫困家庭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和创业实践;建立助学贷款或延期支付学费制度,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吸引更多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11

劳有所得就是要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解决就业困难,使所有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实现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都能按照他们的贡献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这反映出党中央对社会“就业难”问题的关注,对社会贫富差距日渐拉大这一严峻问题的正面重视。我们国家一方面面临失业的问题,另一方面面临着由于人口老龄化引起的劳动成本急剧增加的社会现实。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的政府有更长远的眼光,调整经济结构,加大技术升级方面的投入,从根本上改善就业环境,加强对就业者的技术支持,加强职业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普通劳动者队伍。逐步加强在社会分配方面的思路创新,通过法律约束是社会分配日趋合理。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12

一、当前师范院校勤工助学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师范院校以其学费较低、补贴设置有倾斜、就业去向相对稳定的优势吸引了许多寒门学子,因此,师范院校贫困生比例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位置,显著特征是贫困学生人数多、贫困程度深,且随着我国各高校实现了大规模扩招,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社会背景下,现阶段的师范院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特别在勤工助学资助方面,由于许多师范院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使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完善。

勤工助学工作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学校的科学管理和相应的管理机制,以及经费上的保障。但目前许多师范院校由于对勤工助学工作重视力度不够,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完善,比如没有专门或专业化的勤工助学的管理机构和专门的指导老师来指导助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勤工助学岗位层次低、数量少,管理技术含量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勤工岗位信息渠道不够通畅,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岗位需求,找工作存在困难。与此同时,校外的勤工助学的各类不正规的组织良莠不齐,导致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岗位性质单一,层次不高,岗位数量严重不足。

当前,师范院校勤工助学工作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岗位不足、经费不充裕与贫困生人数急剧增加之间的矛盾。通过教育部的统计,师范院校相对其他高等院校贫困生比率会高出很多,普遍达到30%以上,有些地方师范院校贫困生的比例达到60%[1]。贫困生数量大、比例高,且绝大部分贫困生有勤工俭学的意愿,大大地加重了师范院校的勤工助学的压力,然而师范校在勤工助学工作很多方面是沿袭传统的做法,原有工作岗位层次不高、大多停留在单一的劳动服务型上,如打扫卫生、收发报纸信件、图书馆助理、行政机关助理等,而随着学校的扩招,学校提供的原有勤工岗位数量不增加,造成岗位供不应求的现象。例如,学生为求得一份家教的工作,通宵在该校勤工助学中心排队的现象不少见,学生因求职心切被骗到外地从事传销活动或参与直销活动的现象也不罕见,这些现象折射出学校勤工助学岗位与贫困生需求之间存在突出的矛盾。

(三)缺乏系统化指导培训,育人功能不够突出。

现阶段,师范院校在勤工助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更多是侧重于济困而忽略育人功能的发挥。许多师范院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多停留在劳务型上或是一味地追求为贫困生提供工作岗位,甚至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的情况,没有进行系统的全程培训和指导,让学生参与的岗位更多的是临时性的,没有深层次地挖掘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忽略对大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意志的磨炼和思想价值观等的方面引导,且贫困生素质参差不齐,岗位适应能力较弱,这些都影响着用人单位对他们的接纳程度,容易造成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等心理问题;由于缺乏系统化的全程培训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得不到实践锻炼,就业技能得不到提高,容易造成他们未来的就业信心不足,同时有些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思想动机不纯、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以挣钱为目的,通过勤工助学吃喝玩耍,形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懒散工作生活习性。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树立,因此,缺乏系统化的培训和指导,制约了勤工助学工作育人功能的发挥,严重影响了勤工助学工作的实施和资助效果。

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篇13

有一股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拼劲”和勇气。她在工作中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展现了新时代母亲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

建所之初,上级决定以该所为试点开展“创建”工作。面对场所设施简陋,基础薄弱的困难,毅然向上级立下军令状,决心用2年时间建成省级现代化文明劳改所。定下目标后,她牵头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以“创建”带动全面工作向前发展的思路,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准则,并以身作则投入创建工作。她带队组织骨干民警到省外参观学习,大胆借鉴、引入成功经验,主持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她深入基层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亲自参与建章立制,设计制作规范的上墙图表、标示牌等具体工作。为筹集资金,她多方奔走,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映该所存在的困难,争取上级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援助。经过她的努力,该所的实际困难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加大了场所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场所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新建了劳改人员宿舍、教学楼、习艺楼、帮教中心及家属会见厅;安装了场所监控设施、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场所收容规模由最初设计收容800人逐渐发展到实际收容2000人的规模。年月,该所建成了省级现代化文明劳改所。

建所时,女子所设施简陋,无固定生产项目,原有果茶园老化,农业生产萧条,加工生产项目单一且效益低,场所基础薄弱,加上仅有在职民警60人,可以说,女子所是白手起家,缺人、缺财、缺物。面对困难,没有胆怯、没有退却。她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女人,决心迎难而上,摆脱困境,改变建所初期的落后面貌。于是,她与所领导班子成员形成共识,确立了“以室内加工业为主,逐步向第二产业发展”的目标。为引进生产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她组织人员到省外实地考察,选择适合女劳改人员生产的项目,与厂方洽谈、协商,签订合同。在她的努力下,该所先后引进了鞋帮、玩具、电子原件等加工项目。为发展劳改所经济,她立足实际,加强生产经营内部管理,先后建立了20余项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了产品质量,赢得了客户信赖,稳定了生产项目。为增强发展后劲,她加强财务管理,厉行节约,增收节支,加大生产设备投资力度,改善生产环境和条件,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建所以来,该所产值逐年增长,劳改生产得以健康、稳定发展。

时刻想着群众利益,始终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作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建所初期,由于收容人数增加,场所拥挤,生活垃圾排放量大,场所环境受到污染。为此,她多方奔走,向有关部门寻求支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在场所内安装输水管道,修建储水塔,进行排污治理,改善场所环境,解决了场所居民饮用水困难和排污问题。建所以来,坚持从优待警,为民警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她多方奔走,积极寻求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想尽办法解决场所民警职工的实际困难。在她的努力下,民警职工看病就医、子女就学及居住条件等逐步改善。她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修建了入所公路,开通了交通车,为民警职工及场所居民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解决民警职工的福利待遇,她多次向当地政府反映民警职工的实际困难,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使民警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得到了兑现。她勤政务实,忘我工作,心系劳改所的发展和群众利益,在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为群众办了一桩桩实事、好事,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

提倡人性化管理,坚持用真情和爱心去教育、感化劳改人员。她经常深入到劳改人员中做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她利用自己曾从事医务工作的临床经验,经常为戒毒劳改人员进行救治。面临流行疾病的时候,她不分昼夜地和民警们一起对患病人员进行医治,保证了患病人员得到及时治疗。每逢节假日,她坚守在工作岗位和民警们一起组织劳改人员开展有益的文娱活动。在对“”类劳改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中,她以春风化雨般的情怀促使劳改人员幡然醒悟,重新做人。她奉献爱心,以德育人,用慈母之情感化劳改人员,关心和爱护年轻民警;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和组织的信任。她重视抓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制度,为确保场所安全持续稳定,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贡献。年以来,该所连续七年实现了“四无”劳改所,多次受到部局、省局的表彰。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