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的界定实用13篇

科研课题的界定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1

博士研究生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不同的培养单位都设计了相应的培养模式。在博士生教育阶段,国内外学者对课堂教学是否必要,课堂教学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如何等问题存在相互矛盾的观点。例如英国的教育模式提倡以博士生自学为主,美国则比较注重博士生的课堂教学,我国不同的培养单位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我校的博士生教育模式对课堂教育要求较高,除开设必修课外还开设了相当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目前所有博士生培养单位一般都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学术型人才培养,而博士生毕业需要提交具有创新性研究的学位论文,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从事专业前沿研究工作,在培养周期内存在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争时间问题。因此如何设计好博士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使博士生能深切感受到课堂教学对于专业知识的系统深入理解以及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每一个承担博士生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需要周密谋划的工作。以下根据作者主讲我校博士研究生《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课程教学实践,谈一谈开展博士生课堂教学工作的体会。

1 结合博士生选课动机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是我校为大气科学专业博士生开设的一门理论课程,旨在引导博士生应用物理学定律和数学方法研究边界层大气运动的动力过程,从动力学理论和数值计算两个方面探究边界层大气运动规律,并利用理论模型研究边界层大气对下垫面状况的响应。该门课程是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动力气象学》、《高等大气动力学》等课程的后续课程,目标在于拓展博士生的科学视野,增强博士生的独立科研能力。该课程侧重大气边界层基础理论扩展,借助数学推导和数值方法开展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机理和应用研究。因此要求选修该课程的博士生必须具备很好的大气动力学、大气数值模拟等相关理论知识基础。

博士生选修该门课程的动机是开展教学工作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博士生普遍反映选修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对大气边界层理论了解的不多,而大气运动状况受边界层影响很大,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将要涉及到大气边界层科学的有关问题,因此需要对该研究方向的前沿科学研究有深入了解;再者,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希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提高理论水平开发创新潜能有所帮助。博士生感到想学什么?在哪方面希望得到训练?这既是博士生的学习目标,也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工作的目标。为此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使博士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系统掌握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的核心理论框架和前沿研究状况,提高大气边界层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技巧,以及运用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博士生的综合分析、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注重课程设计在达到教学目标上的作用

课程设计是教学准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是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对课程设计最简单和概括化的理解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克莱因认为课程设计“是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因此课程设计是实现教学理念的具体规划,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对于博士生课程的设计首先应关注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创新内在潜质存在于人的主体性当中,《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原则是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除考虑大气边界层理论发展的继承性外,选择理论发展的一个前沿主导方向为突破口,以大气边界层通量廓线参数解析解以及大气边界层简化方程理论解为主线,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所选择的课程内容理论性强,相关研究工作需要采用灵活的数学技巧,并不可避免地使用多种假定,因而每一个命题都存在可质疑之处,这为激发博士生的科学批判精神提供了机会。

3 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博士生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既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深入理解,又通过课程学习领悟前沿创新科学研究思路的萌发过程,从而激发博士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因此博士生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机开发学生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研究性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独立研究能力,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探究性、自主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主要特征。根据《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Seminar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教学主体、以学术交流互动为特征、以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为动力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具体教学内容分为主题教学和专题研讨两部分。主题教学部分是教师全面介绍学科发展脉络,并根据学科发展的进程和突破,将学科发展进行阶段性划分,而在每一个阶段又可根据研究方法、具体应用等细分为若干讨论主题,将讨论主题分派给学生,为专题研讨做准备;专题研讨部分是学生成为专题研讨中某一主题的主讲报告人。按照这个思路开展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采用研究性教学对于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思维潜能,拓展理论应用思路收到很好效果,学生普遍感到思路豁然开朗,从原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甚至提不出研究课题的状况,转变为感到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了多种选择。

创新能力最终需要通过科研成果体现出来,对博士生来说体现创新思维和创新研究成果的高水平科研论文撰写能力仍然需要进行强化训练,特别是英文专业论文的写作。利用课堂教学适时进行专业论文写作训练也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结合课程教学提高论文撰写能力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深入系统掌握能力,审视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的专业论文,以审稿人的身份对所发表的论文从严把关,从论文的创意、逻辑性、研究方法手段、结论的提炼以及论文主题的表述方式,甚至论文的格式和标点符号等每一个细节上,发现论文的闪光点,揭露论文有可能存在的瑕疵。这样不仅可以深化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训练学生对专业文章的写作和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将提高博士生专业论文写作能力训练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2

比如我们省级课题里有一个课题名称叫“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的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职业学校学生,研究的问题就是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

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课题名称要规范。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

第三,课题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定好了课题名称,下一步就是行动,行动的第一步,是做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也叫课题研究方案,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能,则可以马上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做”。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工作计划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准绳,“言而无文,其行不远”,有了开题报告,它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所以说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立题与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即研究课题的可实施性,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如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研究者的学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等等是否具备。它建构于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设计、扎实的功底等,一句话,就是要从若干方面说明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去完成。

五、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论、整合文献知识等,以分段或标题陈述的形式确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采用分——总的方法,对课题中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抽取出本质属性分别给予概括,最终形成对整个研究课题名称的科学界定。

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策略研究》这个课题中,对课题的界定为: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和知识,积极探索与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学校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为职业学校进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

创新精神是指人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因循守旧而积极求新的精神,是驱动外显创新行为的内隐动力。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没有创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因此人类的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与灵魂。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运用理论知识、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撑性理论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支撑行动,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研究的保证。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再通俗一点讲,作文生活化、数学生活化研究需要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生本教育”的研究需以发展心理学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教学设计的研究需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为理论依据。

六、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相对于目的而言,研究目标是分解了的、比较具体的。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策略研究》这个课题中,研究者就设立了这四个目标: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是课题研究目标的落脚点,研究内容要与课题相吻合,与目标相照应,具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要努力从课题的内涵和外延上去寻找,紧密围绕课题的界定去选择研究内容。它要求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也可以在课题大框架下设立子课题。

例: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从调查问卷入手,归纳、整理学生的不健康心理,有针对性地研究。

(1)职高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分类;

(2)新时期职高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

(3)探索并实践职高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4)确定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目标和策略;

(5)构建职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框架和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6)制定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手段或操作规律,它具体反映“用什么办法做”。研究的方法服从于研究的目的,也受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制约。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要根据各时段研究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写明怎样使用这种方法和用这种方法做什么。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比较法、解剖麻雀法等。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

这一部分是课题方案设计的主体,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目标任务如何得到研究落实,在这部分应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

九、课题研究的过程

研究过程即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时间设定,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要有详尽的研究内容安排、具体的目标落实,从而保证研究过程的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例:《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中的研究过程设计

十、完成本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3

一、世界经济史的课程特性

经济史是一门伴随经济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介于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在课程设置上,经济史分为中国经济史与世界经济史两个分支,中国经济史主要以中国经济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侧重于探求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世界经济史则以世界各国、各地区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与地区人们经济活动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从地理范围上看,世界经济史即包括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也包括对中国以外其他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所以世界经济史具有和经济史一样的学科特性。

首先,世界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的源泉。世界经济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研究经济组织、经济制度和经济部门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历史过程,研究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而经济学理论恰恰也是以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人、组织和社会行为的学科。世界经济史为经济学理论提供了大量历史事实,经济学理论就是从这些历史事实中凝练和抽象出来的。世界经济史通过为经济理论提供大量证实与证伪素材,推动着经济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正如希克思所言:“为了不致使逻辑进程与最明显的事实发生冲突,我们应当回过头来看看历史纪录”。

其次,世界经济史注重时序性与规律性研究。世界经济史与历史学的相似之处更多地体现在研究方法的趋同性,二者的考察对象都是以往经济、社会状况以经济发展轨迹,在叙述方法上都有用“史料说话”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都重视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从而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指导当前的人类活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测。但二者的研究任务却不相同,世界经济史的研究任务在于通过对史料的发掘,以证实和证伪的方法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历史学的研究任务则在于客观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探求事物发展规律。

再次,世界经济史是一种分析方法。熊彼特说过:“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多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方法的欠缺倒是次要的”。由此看来,“历史感”和“历史经验”是经济学者研究经济学必备的基础。而所谓的“历史感”和“历史经验”其实就是思考和分析经济问题的历史自觉性,具体而言就是在历史中求解现实经济问题时,做到“以史为鉴”,在运用经济理论工具分析经济问题时,做到“史论结合”,在归纳总结经济问题,探寻经济规律时,做到“论从史出”。

二、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现状

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长期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必修课。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制度经济学传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有意识地以新经济史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中外历史中的制度(变迁)案例,并与中国当前的制度变革进行比较、印证,世界经济史开始成为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少数高校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部分高校将其纳入经济学专业选修课,还有部分高校并未开设该课程。

通过上述资料显示,在少数重点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基本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多数作为必修课程。在综合类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基地班,在教学方案设置中,也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而在地方财经类院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开设的则寥寥无几,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设置中一度被边缘化了。当然,由于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情况并未通过网络公开,为此只能通过不完全统计得出上述结论。

三、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原因

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何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国内多数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为何没有将其列为必修课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求原因。

首先,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侧重于理论逻辑培养的理念导致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应有重视。自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几百年间,经济学理论先后演化出古典学派、边际学派、新古典学派、数理经济学、制度学派、福利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芝加哥学派等多个经济学流派,各学派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上各有所长,共同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繁荣与发展,与经济学理论的多样性相适应,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许多经济学理论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经济学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课,为此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则更侧重于对上述经济学理论课程的传授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经济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此外受到总学分和学时的限制,经济学专业课的门数也存在界限。总体而言,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各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及运用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培养,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理论源泉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大多数高校并未将世界经济史列入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次,对世界经济史的课程定位影响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如前所述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长期以来作为历史学专业必修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渐作为经济学专业课来开设,所以提到世界经济史,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未认识到其在经济学理论学习过程中应发挥的证实与证伪功能,而仅将其列入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不仅如此很多财经类高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通识课程,意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仅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再次,世界经济史课程师资培养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史教学。从教师知识结构上,讲授世界经济史课程要求教师既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同时又具备历史学人文素养,并将二者融会贯通,授课时既能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问题,又能自如发掘经济史素材,让学生逻辑分析经济问题的同时又能以史为鉴,然而同时具备两种知识结构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数较少。

此外,世界经济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影响其对经济学功能的发挥。就目前来看,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授课,但是课件内容以文字和授课大纲为主,视频和音乐运用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觉枯燥、乏味,自然将世界经济史等同于高中时期的历史课程,重视程度也随之减弱。

四、加强世界经济史课程地位的建议

首先,正确定位世界经济史课程,加强对其重视程度。世界经济史不是一门历史课,而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强调历史与经济学理论相统一,培养学生以史的方法和视角,运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问题,通过世界经济史的教学,实现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头脑中衔接历史与未来,而不是单纯学习各种经济学理论。因此应该重视世界经济史课程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将对世界经济史的学习作为经济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

其次,培育世界经济史教学队伍,增强教学能力。世界经济史课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同时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和历史学人文素养,因此要求本科高校重视该课程教师队伍培育,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科研项目及精品课程申报等途径,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和成熟。

第三,开展专题教学,选择注重历史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目前大多数世界经济史教材均采用编年体例来设计内容,而这种设计与历史教材雷同,使学生感觉乏味,按这种方式编排教学内容,容易疏离世界经济史与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以专题形式来讲授世界经济史的相关内容更符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容易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相结构,对能适当对现实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手段,如果偏重于史实的介绍,很容易变成史料堆砌,如果偏重于理论和方法讲授,又容易枯燥乏味,因此有机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对于世界经济史教学非常重要。其中全面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思考的多媒体教学、对经济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研讨式教学以及让学生直接参与的研究型教学是世界经济史教学值得尝试和实践的几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马世力.世界经济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2]侯燕.关于经济史教学中的若干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180-182

[3]希克思.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

[4]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1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4

1.优先考虑引进并培养世界史人才。根据北京大学高贷先生的调查统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世界史从业者大都达到或超过中国史从业者。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耶鲁大学历史系、加州伯克利大学历史学系、伊利诺伊斯厄巴那分校、南加州大学和纽约大学历史学系,从事本国史的教学人员只占三分之一左右(有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其余教师都研究外国历史。韩国主要大学的历史系中,西洋史和东洋史合起来占到三分之二比例。俄罗斯历史学教师中约有50%从事世界史。[3]相比之下,在我国大学,从事世界史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在整个历史学从业人员中所占份额太少,一般来说,只占到1/8到1/7。这也意味着,在未来5-10年时间内,各高校历史系如要建立起同一级学科地位相称、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世界史学科,必须新补足占全系师资1/3到2/5的世界史教师。而目前中国高校每年所培养的世界史博士只相当于中国史的1/6到1/5,因而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这要求各高校必须不拘一格,用更优惠的政策吸引世界史及其相关专业的人才。相信很快全国有远见的高校都会花大力气搜罗世界史人才,争夺人才的竞争会趋于激烈。如果已有一定世界史研究水平的高校不尽早采取行动,很可能会在未来的世界史学科竞争中败下阵来。同时,为提高世界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应在科研经费投入、出国留学等方面向其倾斜,使之多同国外大学进行交流,以开阔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和学术层次。

2.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师资力量。由于新引进的人才,特别是年轻博士一般需要经过多年时间才能积累起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所以,有条件的高校也可尝试整合校内资源,即跨学科、跨院系地发掘世界史师资力量,如在国际关系、政治、外语等院系和学科中从事与世界史相关的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邀请这些人员开设与他们研究领域相衔接的世界史课程。同时,在课题申请和攻关方面,应尽可能充分地利用这些力量,通过成立相关的专业研究所,如美国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所、日本研究所、中东问题研究所等形式构建历史系世界史师资与外系准世界史师资的合作机制。上述方法是解决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应急之举,在短期内有助于高校世界史专业获得又好又快发展;跨院系和跨学科的整合也有可能产生长远的优化效应,但这一效应取决于上述整合能否在实质层面长久地进行下去,并要求与世界史相关的师资力量进行学科教学和研究方法向世界史方向的适当转型。当然,从世界史力量较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聘请教授和学者来充实本校的世界史师资也不失为快捷高效之举。不过这种方法不能只流于形式,比如,聘个兼职教授,但一年只是做一两次的讲座。最好所聘兼职人员能在校开设专业课程,每年授课数月,并亲自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

二、调整和优化世界史课程结构

基于世界史过去作为二级学科的地位,高校历史系本科生专业课程中几乎三分之二以上都是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课程比例一般不超过1/6,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对世界史感兴趣的学生不能够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久而久之会冲淡他们对世界史学习和钻研的热情。另外,在这样一种课程结构下培养出来的历史系本科生,一般来说其视野受到很大的局限,在观察和研究问题时缺乏开放性思维和世界性眼光。他们走上教学岗位,会对中学历史教育导向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世界史课程不仅是历史系本科生应该广泛、深入学习的课程,更应该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非历史学专业的文科生及理工科学生也都应该了解一定的世界史知识特别是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从上述理念出发,世界史的课程调整和优化应着眼以下两点:

1.在历史系本科生教学中,大幅度增加世界史课程,健全课程方向。根据调整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国历史被划分成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而且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其他几个二级学科,实际教学与研究的内容也都属于中国史范畴,这就使得世界史的学科配置与中国史相比,处在十分不合理的1:7的状况。[3]为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增加世界史必修课的比例,除原有的通史课,即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等专业基础课外,像这些年发展得较为成熟的世界史方向课如西方文化史、英国史、美国史、国际关系史等可增列为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次,近些年在西方国家史学研究领域勃兴、揭示历史学宏观理论和发展动态的前沿课程,如历史社会学、世界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欧洲社会史、欧洲经济史等可增列为专业必修课。除此之外,应广泛开设世界史专业选修课,以满足本科生对特定世界史方向的兴趣,选修课以区域史和若干国别史为主,如东亚史、南亚史、拉丁美洲史、欧洲史、非洲史、中东史、法国史、德国史、日本史、意大利史、西班牙史、犹太-以色列史等,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专业优势来决定开设哪些课程。同时,一些与世界史专业联系很紧密,同时跨越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又非常贴近当代世界状况和现实需要的课程也可以有选择地开设,如现代化比较研究、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国际关系理论、国际组织研究、世界风俗史、世界宗教史等。当然,上述选修课的开设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师资力量,不是所有学校在短时间都可开设,需要逐步发展,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切实、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2.开设世界史公选课,以满足非历史专业学生对世界史知识的需求,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世界史教育是高校非历史专业人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在非历史专业中并不开设世界史课程。即便有高校开设,世界史也只是一门注重知识传授,轻视学生素质培养的课程。对世界史的忽略及狭隘的专业教育,使高校学生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爱国情感不深厚,爱国主义精神难以形成。其二,保守狭隘,目光短浅,对人类文明及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不了解,难以同世界上其他文明共容、共处,相互学习。缺乏现代公民意识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其三,知识面窄,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不能迁移,较难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4]可见,非历史专业通过世界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还存在相当的真空,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强调历史专业世界史教学的狭隘观念,要在素质教育的视野和理念下重新审视世界史的教育功能、加强世界史的教学和改革。[5]具体地说,世界史的教学和改革应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并恰当地定位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深刻地认识文明的多元性,树立兼容并包的心态和世界主义精神;通过学习西方历史和文化,更好地学习对中国现代化具有借鉴价值和激励意义的科学精神、民主与法制观念,更多地认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提升自己的审美和文化鉴赏能力。如何让历史系之外的学生学到世界史知识呢?对于在历史系本科生中开设的有些世界史课程,如专业选修课完全可以向外系放开选课,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对某一个方向感兴趣的同学都能加入到学习世界史的行列中来。但是,在历史系开设的很多本科生课程并不适合外系没有专业背景的同学来学习,因为其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比如,在历史系本科生中广泛开设的世界史断代课程,即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等课程,是按照循序渐进、层层铺垫的原则开设的,而且课时量相当大,一般要经过四五个学期的学习才能完成,而且因为老师针对的是专业学生,所以讲得比较深。另外,因为这些课程是历史系所有本科生必选的基础课,所以外系同学可以获得的闲置选课空间非常有限。实际上,外系学生也没有选这类课程的必要。非历史系学生更多地希望从宽泛意义上和实用的角度来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世界史知识。这样,高校世界史学科在一级学科的背景下必须同时承担一定的公共教学的任务,即深入研究如何针对非历史专业同学开设更为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世界史方向全校公选课程。建议课程包括以下几门:世界通史、欧洲史、当代美国、世界文化史、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现代国际关系史等。

三、对世界通史教学的几点想法

相比中国史而言,世界史的教学难度较大、学习门槛较高。这主要是由世界史的学科特点决定的,世界史上下五千年、横跨四大洋五大洲,涉及多种语言、种族、民族、国家、地区、文化和文明,头绪纷繁复杂,许多问题需要兼用宏观和微观思维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求得解答。世界史教师通常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钻研,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学习世界史的学生也须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才能清晰地认知某些问题。世界通史课是世界史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世界通史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世界历史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其他世界历史课程的理解。结合目前世界通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以下方面作出改进:

1.教学时间及教师的安排。世界通史教学应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并一直延续到大学四年级。目前高校的世界通史课一般安排在大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地区史、国别史的基础薄弱,并且缺乏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素养。[6]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将世界通史课移到第二学年进行。第一学年主要讲授世界地区国别史、世界史学理论与方法、各类专门史课程。待学生有较好的基础后,再在第二学年开设世界通史课,并以断代讲授的方式一直延续到第四学年。经验较丰富的老教师一般来说驾驭整体的世界史能力较强,承担世界通史教学任务比较合适。但是,很多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年轻教师不得不担当重任。在这一情况下最好按照每个老师的研究专长进一步细分通史课程,从而减轻年轻老师的课时量,这样,他们才有更多的精力来备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般来说,一门通史断代史课(如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等)有两到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共同担当较为合适。当然,他们之间事先要就教学思路、计划、内容等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协商。此外,每一个从事通史教学的老师至少应在教学岗位上连续坚守5年以上,这样才可能在通史教学上做到游刃有余。应尽可能给予每位青年教师从事通史教学的机会,这样可使他们不局限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具有更宏观的世界历史视野,同时,这也是培养通史教学后备力量的需要。当然,青年教师在接手通史教学任务之前,应积极地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讲通史课,并主动向他们求教。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5

开题报告格式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内容撰写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1、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立论依据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3、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条件分析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开题报告课题来源怎么写

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所以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一个课题名称起的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影响课题的形象与质量。那么课题名称该怎么起呢?

第一、课题名称要准确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比如有一个课题名称叫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的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职业学校学生,研究的问题就是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

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课题名称要规范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

第三、课题名称要简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定好了课题名称,下一步就是行动,行动的第一步,是做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怎么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也叫课题研究方案,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工作计划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准绳,言而无文,其行不远,有了开题报告,它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所以说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即研究课题的可实施性,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如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研究者的学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等等是否具备。它建构于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设计、扎实的功底等,一句话,就是要从若干方面说明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去完成。

五、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论、整合文献知识等,以分段或标题陈述的形式确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对课题中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抽取出本质属性分别给予概括,最终形成对整个研究课题名称的科学界定。

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策略研究》这个课题中,对课题的界定为: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和知识,积极探索与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学校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为职业学校进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

创新精神是指人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因循守旧而积极求新的精神,是驱动外显创新行为的内隐动力。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没有创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因此人类的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与灵魂。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运用理论知识、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撑性理论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支撑行动,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研究的保证。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

六、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相对于目的而言,研究目标是分解了的、比较具体的。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是课题研究目标的落脚点,研究内容要与课题相吻合,与目标相照应,具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要努力从课题的内涵和外延上去寻找,紧密围绕课题的界定去选择研究内容。它要求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也可以在课题大框架下设立子课题。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手段或操作规律,它具体反映用什么办法做。研究的方法服从于研究的目的,也受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制约。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要根据各时段研究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写明怎样使用这种方法和用这种方法做什么。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比较法、解剖麻雀法等。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这一部分是课题方案设计的主体,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目标任务如何得到研究落实,在这部分应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

九、课题研究的过程

研究过程即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时间设定,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要有详尽的研究内容安排、具体的目标落实,从而保证研究过程的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6

开题报告格式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内容撰写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1、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立论依据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3、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条件分析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开题报告课题来源怎么写

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所以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一个课题名称起的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影响课题的形象与质量。那么课题名称该怎么起呢?

第一、课题名称要准确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比如有一个课题名称叫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的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职业学校学生,研究的问题就是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

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课题名称要规范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

第三、课题名称要简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定好了课题名称,下一步就是行动,行动的第一步,是做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怎么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也叫课题研究方案,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工作计划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准绳,言而无文,其行不远,有了开题报告,它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所以说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即研究课题的可实施性,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如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研究者的学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等等是否具备。它建构于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设计、扎实的功底等,一句话,就是要从若干方面说明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去完成。

五、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界定即定义,课题界定,即对课题的诠释,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说明。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论、整合文献知识等,以分段或标题陈述的形式确定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对课题中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抽取出本质属性分别给予概括,最终形成对整个研究课题名称的科学界定。

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策略研究》这个课题中,对课题的界定为: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和知识,积极探索与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学校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为职业学校进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

创新精神是指人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因循守旧而积极求新的精神,是驱动外显创新行为的内隐动力。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没有创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因此人类的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与灵魂。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运用理论知识、操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撑性理论也就是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支撑行动,科学的理论是科学研究的保证。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进行教育模式创新实验研究,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依据。

六、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相对于目的而言,研究目标是分解了的、比较具体的。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是课题研究目标的落脚点,研究内容要与课题相吻合,与目标相照应,具体回答研究什么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要努力从课题的内涵和外延上去寻找,紧密围绕课题的界定去选择研究内容。它要求把课题所提出的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小问题,也可以在课题大框架下设立子课题。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手段或操作规律,它具体反映用什么办法做。研究的方法服从于研究的目的,也受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制约。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要根据各时段研究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写明怎样使用这种方法和用这种方法做什么。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比较法、解剖麻雀法等。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这一部分是课题方案设计的主体,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目标任务如何得到研究落实,在这部分应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

九、课题研究的过程

研究过程即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时间设定,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要有详尽的研究内容安排、具体的目标落实,从而保证研究过程的环环紧扣,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7

一、探究式科学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究式科学教育便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核心议题。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究式科学教育以其强调儿童主体的地位、主动发展,重视幼儿的动手操作与探索发现等方法,开始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流方向。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中,探究式科学教育被认为是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素。为了顺应世界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于2001年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的倡导下,正式启动了“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实验项目,将国外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介绍到国内,在幼儿园中进行了基于“做中学”的探究式科学教育。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我国幼儿园科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幼儿的手脑,进而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时,它强调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要求幼儿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来理解科学的本质。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它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且有助于科学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如今,探究式科学教育已走过几十年的历程,但未来我国幼儿科学课程改革任重道远。在我国这样辽阔的大地上,如何将探究式科学教育的理念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实践体系是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研究

针对上世纪90年代我国幼儿园课程过于学科化、远离幼儿生活的倾向,《纲要》着重强调幼儿园课程应“回归生活”,倡导从知识世界向幼儿的生活世界的回归。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研究将课程设计的基点转向了幼儿的实际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科学教育内容偏多、偏难、偏深的不良倾向,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带来了一阵新风。然而,反观现实,我们也不能忽视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对教育生活化的误解。如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的对立,有的幼儿教师因为一味追寻生活中的教育,而对系统化的教学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或者把原本真实的生活变成导演下的场景化生活,导致背离教育生活化的初衷。诚然,学科逻辑与幼儿生活本是课程设计的两个极端,那么如何在两者之中找到结合点和平衡点是课程研究者和课程设计者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三、STS教育

STS即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英文缩写。STS教育倡导从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来看待科学,以整体的、社会的、人文的价值观来看待科学,培养兼具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1]它强调科学知识的应用,强调科学要为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幸福谋福祉。STS教育研究对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除了科学探究活动之外,还应包括技术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并认识到,“科学”就存在于对自己周围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中;“技术”是对科学的运用,在设计、制作活动中解决“怎样做”的问题;“社会”则具体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所触及的范围。[2]此外,STS教育也会启发教师思考科学教育与幼儿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渗透到幼儿的科学教育中。但是,我们应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开展STS教育,怎样将STS 教育与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幼儿园其他课程领域有机结合,以形成幼儿园综合性的课程,将成为我国幼教界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四、科学教育与其他领域渗透、融合研究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8

研究型教学,就是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对课程主题研究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理论和学科方法,并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国内外公认的能有效促进课堂互动、进而提高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之一,其特点是“由问题导入”,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讨论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达到教学的目的。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入国内并逐步得到推广。与传统模式相比,研究型教学的优越性是不容质疑的,如能把握得当,将能极大地提升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但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对研究型教学也必须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辩证理解和灵活运用,否则会使研究型教学本身流于形式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优势。以笔者长期任教的《世界近代史》为例,本人认为,要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成绩,有赖于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做好一系列的协调工作。

一、教学资源的统筹调配

研究型教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培养具有团队协作习惯与能力、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通过华中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第2学期史学基地班必修、第3学期师范生必修)多年来的研究型教学实验,课程组认为,做好本科低年级研究型教学、切实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首先应做好基础性教学资源的统筹与调配工作。

研究型教学与传统以教师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学生从课题设计、资源搜集、文献分析到论证、表现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全面的要求,而这一切工作的基础保障包括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完成与否和完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研究型教学的发展方向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1.课堂规模的重新设计。研究型教学课堂的基本出发点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一个以上主题任务的论证、文献准备、分析和写作、报告过程;同时,力争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所有其他各组主题报告的辩论。由于课堂的学时有限,必须要对现有班级规模进行重新设计。从《世界近代史》课程和国内外其他研究型教学经验来看,文科基础理论必修课课堂规模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30~40人较为理想,这样能够兼顾教师理论教学和课堂研讨的需要。如果是文科专业选修课,则课堂规模应该进一步压缩,以15~20人的规模最为合适。过大的规模难以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机会,也会给个别主动性欠缺的同学提供“搭便车”的条件。从以往实践来看,60人以上课堂的研究型教学,将会出现大量学生只完成本组任务、而很少甚至从不参与他组活动的情况,这对大学教学改革的负面影响将是长远的。

2.文献资源的保障。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现代高等教育对包括传统纸本、电子数据等在内的文献资源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研究型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更是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可借阅基本参考书,能够让师生方便、迅速地查找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部分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除少数“985”高校外,国内多数高校在文献资源保障方面远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科研所需。主要表现在:基础性参考书单本存量过少,严重影响大批量学生同时借阅的需求与动力;专著等研究型文献过少,难以满足一门课程完整的教学需求;与此同时,国内高校图书馆近年来虽然引进了大量中外文数据库,但受传统的经费分配制度影响,大量外文数据库。如Springer、Sage等这样一些国外应用面极广、查询极为便利的数据库,各高校并未紧密结合各自专业特点整库购买。这一情况长期存在且并未因近年来高校办学经费的大幅增长而显著改善,不仅对教师的科研、也将对研究型教学的开展带来长期的、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通过教学框架的重设与实施重构师生关系

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程教与学由过去的线性关系结构变成一个多元化的网状关系结构。教师身份由传统的“讲授者”变为“指导者”、由知识传授的“权威”变为问题探求的共同参与者。这种平等的关系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如何通过良好的课程设置重构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以《世界近代史》为例,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基础理论课,《世界近代史》的时间跨度长,前后历时四百年左右;知识范围广,涉及史实、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多个领域,理论性非常强,稍欠把握则会使整个研究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研究型课堂的框架设定上,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不能忽略教师在理论教学和议题设定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具体而言,《世界近代史》教学框架的设定应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在教学层次上,研究型教学可根据学生层次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对大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研究型课堂学习还主要是方法的学习,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和质疑精神的传播。在《世界近代史》课堂学习中,学生提前对课程选题作充分准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小组协作撰写发言稿,最后在课堂上宣读并接受提问;每次研讨结束,教师除了对讨论涉及的理论观点、重难点问题做出及时的总结之外,还应对本次研讨活动的全过程做出适当的点评,并由此对后续的研讨设计、学生的分工等问题进行不断的修正。在这一层次,小组协作尤为重要,正如德国教育家洪堡所言:“人的精神活动只有通过协作才能有所进展”。[1]

对于低年级的基础理论课而言,研究型课堂教学应侧重于讨论和研究学科的重要文献,研究文献作者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大量的文本分析学习和掌握《世界近代史》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下一个阶段的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在研究议题的设置上,目前流行的PBL教学观念认为,应坚持从学生的旨趣出发,但笔者则认为不应一味地追求学生的主体性,而应将其与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培养的方向结合起来,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设定一些具有可行性、适合本课程特点的课堂议程,然后予以贯彻。从整个《世界近代史》的学习来看,引入、推广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在公共教育的开始就应该接受这种教育,很明显这是不可能,也是不正确的……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过早地引入这种独立研究的方法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1]这一观点对本科一、二年级文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尤其重要。

因此,在《世界近代史》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对一些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把握的基础问题,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其间析出若干可供思辨的小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诱导、培养学生的学理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学生可在中、短期资料分析中自行获取的知识和观点,则大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独立研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在集体的讨论和辩论中探寻真知。同时,这种讨论和辩论也不是简单的成果展示,而应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启发成为新问题的起点。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加大研究与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这样更符合国内大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特征。

第三,教学效果的评定上,《世界近代史》研究型教学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基本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其考核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别。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该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小组协作、课堂的语言表达、课程论文的研究质量以及期末的闭卷考试等多个环节。所有这些环节,都不是一次客观性考试能够决定的学业评价,而是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宗旨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测评的考核体系。因此,设计合理的评价表格与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我们仍可借鉴传统考试方式,对研究型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给定适当的得分比重,并分别设定评分细则,以使得新的考核尽可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总结

总之,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之下,我们实施、推广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在于发展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使之迅速适应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9

1. 开题论证形式主要为专家指导型

本轮课题开题论证有以下三种主要形式:一是“专家指导型”,这种形式占课题总数的60%以上;二是“自我论证型”,这种形式主要集中在高校;三是“会议交流型”,采用这种开题形式的单位有湖南一师和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2.课题所在单位非常重视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作为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的管理单位,对本中心的立项课题严格要求,进行集中开题论证,为全省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研究作出了表率。湖南一师有四个教师教育专项课题,为保证这些立项课题的研究质量,该校组织这些课题进行了集中开题,并为每个课题配备了指导教师。邵东县进修学校的课题《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与实效性的调查研究》被列为重点课题,邵东县教育局非常重视这项课题研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联合教研、仪电、进修、电大等部门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使研究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为了《湖南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衡东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亲临现场,指导课题开题论证工作。

3.论证后的课题名称更为确切

在不改变研究方向、不改变研究目标、不调整重大研究内容的的前提下,有些课题名称出现了更改,是这次课题开题论证的最大亮点。由于2008年度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的承担单位大多未进行过正规的省级课题研究,所以出现有些课题的名称太长不简明,或名称中有标点符号,或容易产生歧义,或研究内容和课题名称不一致等情况。在本次开题论证中,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据统计,86个立项课题中有32个课题通过开题论证对课题名称进行了修改,但均未改变研究方向。

有些课题名称比较冗长,经过论证修改后变得精炼、明确。如《少数民族地区薄弱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提升校本培训与成长模式研究》这一名称比较长,读起来不顺口,在本次论证中该课题组将名称更改为《民族地区中学青年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可以说,这一更改比原来提升了两个档次。

有些课题名称有歧义,经过论证修改后变得更加明朗。如《加强校本培训、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研究》从课题名称上看是研究两个问题――加强校本培训和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而实际上课题组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来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也就是说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只是“加强校本培训研究”的基本目标,完全可以不出现在课题名称之中。经过充分论证后,该课题名称变更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有效性策略研究》。

有些课题名称太大,可能不符合研究单位的实际,经论证修改后可行性更强。如《整体构建农村中学德育体系的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的范围十分大,是一所初级中学难以完成的,可行性不强。经开题论证后,课题名称更改为《整体提高农村中学生德育素养的实践研究》,这样更改后研究范围与学校实际更为吻合,更易操作。

有些课题名称与课题界定、研究目标和内容存在不一致,经过论证修改后课题更为顺畅。如《教师培训模式与实效性的调查研究》课题存在课题名称与课题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不完全吻合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课题名称过大,而研究内容集中在教师网络培训。该课题组经过精心论证,将课题名称变更为《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4.论证后的课题界定更加明确

一个好的课题界定,不仅可以将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作一个准确的定位(或明确的限制),解决某些概念问题的歧义;还关系到课题名称的修改,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内容的具体化。但由于很多课题组缺乏课题研究的基本知识,不知道该界定什么,该怎样界定,导致在课题界定上要么未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要么界定不准确。经过本轮开题论证后,很多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有了长足的进步。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起初并未对课题进行界定,导致核心概念不明确。经过专家开题论证后,课题组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继续教育”、“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模式”进行了清晰界定,使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更为清晰。

5.论证后的研究预期目标定位更加准确

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具体的,不是空话、套话。它是课题研究实现的既定目标,是课题研究“长、宽、高”的具体体现,是课题研究任务完成的原则要求。课题研究目标不明确,研究过程就会“雾里看花”;研究目标过于繁杂,则会使人找不到目标;研究目标缺乏层次性,课题研究就会杂乱无章。坦率地说,很多课题组缺乏研究目标意识,导致研究目标空洞无物或杂乱无章。经过本轮开题论证后,很多课题的研究目标定位更为准确。

如《县域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研究》,该课题原先确立了四大研究目标:促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方案,在原有校本培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有效的网络校本培训模式……开题论证中,专家指出这样的研究目标泛化、不集中,把简单的目标弄成了复杂的问题。课题组经讨论后确定了以下目标:探索建立一种有效的、适合县级远程培训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强、专业化水准高的教师队伍。很明显,这样的研究目标更准确、实在。

6.论证后的研究内容更加切合主题

研究内容是课题主题、研究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的具体体现,是课题组成员分工要进行研究的子课题,是将来研究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依据。通过本轮开题论证,很多课题解决了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课题界定不一致的情况,解决了研究内容太杂、太多而又表述不清的现象,使课题研究内容进一步突出主题、紧扣研究目标,使表述更为清楚、完备和科学,效果很好。如《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初始确定的研究内容为: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包括哪些方面;校本培训有哪些主要内容;校本培训有哪些主要的方式方法……这样的研究内容极可能导致低效研究、重复研究。经过开题论证后,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修改为:校本培训内容选择有效策略;校本培训方法选择有效策略;校本培训组织与实施有效策略……这样更改后研究的内容就不是别人已经研究无数遍的东西,而是当前的紧迫问题――“有效性”问题。应该来说,这样的论证是很有成就和价值的。

7.论证后的实施步骤和人员分工更加科学

开题论证前,很多课题的实施步骤和人员分工都是粗线条的。通过本轮论证,各课题组研究的实施步骤、人员分工不再是应付式的“轻描淡写”,而是主持人的思路、思想的具体体现,课题研究的每一件事由谁负责、由谁完成,每个课题组成员每一步做什么,怎么做,有内容,有要求,有活动安排,真正能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如《中学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研究》原先的实施步骤只有四句话,只指明了哪个时间段属于什么研究阶段,至于这一阶段要完成哪些研究任务都没有;成员分工也只有哪件事由哪些人完成,细节的分工没有。经过专家指正后,该课题的实施步骤和研究分工就比较科学了:每个阶段要完成哪些研究任务一目了然,每个课题组成员看到这个实施方案都知道每个阶段要做的具体事情以及自己该完成的任务。

再如,《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农村高中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课题主持人制订了课题组考核方案,从加分、扣分、考核结果应用等几个方面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规范,明确“课题结题时成员排名按考核分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排名”,使课题研究实现了精致化管理。

当然,教师教育专项课题的开题论证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个别课题开题论证书内容东拼西凑,成了申报书的“翻版”。有些课题开题论证的重点不突出,根本未触及课题开题论证的核心:核心概念是否定位准确;研究目标是否适度;研究内容是否紧扣主题和目标,是否逻辑严密、表述准确;课题研究是否有条理和分工明确。

二、教师教育专项课题开题论证的启示

1. 开题论证十分必要,最好采取专家论证形式

课题的开题论证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败。开题论证不是一次简单的课题研究会议,而是一次隆重的课题科学论证。开题论证不仅是一种形式,其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本轮开题论证中,专家参与课题开题论证的,论证效果普遍比较好,而有些课题采取自我论证,虽然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但并未充分暴露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以后的课题管理中,建议立项课题要尽可能采取专家开题论证形式。

2.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培训和研讨,提高研究效率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10

一、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

(一)模块加专题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不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采用“模块”加“专题”的课程结构,建立起注重基础与综合、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的历史课程体系。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六个选修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及相应的学习内容。每一“模块”由6~9个围绕一定主题、具有相近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学习专题组成,在内容上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综合性和时代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内容特征

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再像过去强制地把某一历史阶段的内容划为必修或选修,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历史学科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确定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仅继续重视政治史内容,而且加强了思想文化史、文明史、社会生活史、科技史和教育史的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内容,如“人类起源之谜”这一内容,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又离不开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包含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动物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同时,高中历史新课程增加了不少与时代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与社会进步和学生经验相联系的课程内容。而六个选修模块课程的设置,旨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三)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突出变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地不断推进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成为时代的需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来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缺陷,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梭伦改革”、“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玛雅文明的消失”等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方面,增加了“·阿里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内容。在高中历史必修模块总共25个专题中,世界史有11个专题,占44%;选修模块总共41个专题中,世界史有28个专题,占68.3%;在必修和选修总共66个专题中,世界史有39个专题,占总专题数的59%。在高中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现行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与中学历史课程体系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文件构建的,该文件规定师范历史专业的主要课程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训诂学、史源学、史学论文写作、历史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这种课程设置强调历史学科本位,一些如史源学、训诂学等极具专业性的课程,在地方高师院校只是培养方案里的摆设而已。近年来,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其课程体系仍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先行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江苏省,有专家在对南京等地部分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师生以及新近参加工作的在职中学历史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基本上不太了解、不甚关心;中学历史新课程知识在高校的教学中仅仅涉及少数内容;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都认为高校的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需求”。江苏这样教育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由于观念、体制、师资等方面的因素,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并未随着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其所培养的学生自然无法迅速适应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中国史和世界史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 大学历史学专业本国史和外国史的比例应均衡发展,且外国史的比例应适当增加。据北京大学高岱教授的调研统计,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历史学系,从事外国史的教学人员占2/3左右,而且在这些大学中,外国史还是所有非史学专业大学生必修的通选课;韩国、日本主要大学的历史系,从事外国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也占到2/3;俄罗斯主要大学历史系约有50%的教师从事世界史教学研究。[6]而我国世界史学科在整个历史学科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3。尤其在地方高师院校,在一个30~40人左右的历史系,只设一个世界史教研室,只有3~5人从事世界史教学,基本上只能完成几门世界通史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程。可以说,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课程体系是不完整的。从前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师范历史专业主要课程也可以看出世界史在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地位。这既不能适应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三)历史专业教育课程不足

在我国,一般师范院校都较为重视普通教育理论和技能,而忽视专业教育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高师类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少,比例低,教育实践时间短。[7]目前,在高师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教育类的课程主要由“老三样”(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组成,且主要是公共教育理论课程,针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严重不足。

三、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新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8]结合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和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需要构建新型的历史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是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指挥棒。近年来,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在调整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味地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过分强调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忽视了师范性特点,脱离了地方师范院校实际。而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早在本世纪初就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等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了“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深厚的历史科学知识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的中学历史工作者”[9]的培养目标。一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业都把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工作者”,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历史教育专业更应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基础教育,为中学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的综合素质高的合格的历史教师,其课程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其课程设置要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服务并引领地方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构建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

首先,课程体系要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色。在构建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时,必须保证能使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大序、框架和规律有基础性认识。因此,可在保证基本教学课时的前提下,将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两门通史教学时间从三年压缩到两年。同时增加系列的专门史课程,即开设中外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以及宗教史、文明史、环境史、科技史、教育史等主要专门史课程,凸显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系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较为全面系统的感受和认识。其次,课程体系要纳入其它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历史学科是包罗万象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0]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构建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时,有必要纳入人文地理学、考古和文博、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内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的原则,既注重专业学习的科学化,又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一些本专业教师无法开设但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非常重要的课程,如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等,可通过学校平台,与其他院系协调,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第三,课程体系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一是要增加部分与中学历史新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相关的必修与选修课,如近代以来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价、探索历史的奥秘等。二是要增加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地方史、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第四,课程体系要突出历史专业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强化历史教育专业的师范特色。除传统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外,应增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历史教育学、历史课件制作、史学名着研读、史料分析、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加强历史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历史专业学生所必要的专业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

(三)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与教学

2011年,世界史升为一级学科,如何完善世界史学科体系成为一个迫切问题,作为地方性的高师院校,更是任务艰巨。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学科很难像综合性大学一样覆盖世界史的七个二级学科,但可以逐步朝这一方向努力。高中世界史的比例已接近60%,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走在了地方高师院校的前面,作为为中学培养师资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至少应努力适应这一变革,在课程体系上作出调整。具体而言,首先必须保证世界通史系列课程结构,逐步确立和完善外国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几门主要的专门史课程,以及与高中新课改直接相关的专题史,如世界改革史、世界文化遗产等课程,其次是建立一些拓展学生视野、适应时展的世界史专题,如世界科技史、世界现代化研究、经济全球化研究、国际关系史、恐怖主义研究等课程。此外,可开设周边国家史、亚洲史等课程,侧重研究与中国有关的经济、文化、边疆政策等内容。因此,无论是世界史一级学科发展的需要,还是高中历史课程改 革的需要,地方高师院校都应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总之,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对接是一个急迫的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只有教学内容等同步改革,才能真正构建起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

注释:

朱汉国.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03(1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3.

朱煜.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86.

[6]徐轶杰,朱涓.世界历史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世界历史,2008(4):155-156.

[7]王泽龙,曹慧英.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7,158.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11

全校公选课;硕士研究生;表面物理化学;分类教学

200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开始在一级学科进行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改革试点工作[1,2]。2009年,哈工大化工学科开始实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确定了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其中“表面物理化学”既是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课程,也是应用型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同时由于表面、界面科学在化学、化工学科和其他交叉学科研究中作为共性的基础理论支撑作用,“表面物理化学”在研究生院统一协调下确定为全校公选课,除化学、化工学科外,还服务于其他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那么,“表面物理化学”成为全校公选课后,针对各种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研究生分类培养的需要,如何确定课程内容体系?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学?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些问题则成为“表面物理化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关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基于“表面物理化学”课程特点,从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出发,进行了全校公选课“表面物理化学”分类教学改革和实践。

1“表面物理化学”分类教学内容体系的确立

表面科学因其学科交叉特色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各理工科类高校一般都为研究生(材料、化学、化工学科居多)开设了表面科学类课程。从课程内容看,主要是讲授表面科学基本原理及应用和表面科学分析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对表面科学不同应用领域(如催化、纳米材料等)进行深入介绍。各个学校讲授的内容侧重各不相同,课程名称也不一致。我校化工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为化学、化工学科研究生开设了“表面物理化学”课程,在长期的课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

1.1分类教学的必要性

研究生分类培养是教育发展过程的必然选择[3,4],它涉及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其中也包括课程内容体系的确定及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虽然2009年制定的培养方案中“表面物理化学”作为全校公选课,供化学、化工学科以及其他交叉学科的研究生选修。但是,在开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为各类学生集中上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表面物理化学原理的讲授以强化基础,还注重将基本原理与能源、材料、生物、环境等国际热门领域和学术前沿相结合,启发学生的科研思路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设立讨论课、自学报告和课程作业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如学术型研究生在讨论课中要求讲述表面物理化学在当今学术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应用型研究生要求讲述表面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具体运用,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则要求讲述表面物理化学基本原理与本学科的交叉实例。在自学报告和课程作业方面也根据学生类型的不同而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分类培养的要求。然而,从前期的教学实践效果看,该课程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1)这种统一集中上课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学追求全面性与不同类型研究生学习需求不同的矛盾,使得分类培养的针对性不强。(2)从学生反馈来看,学术型研究生认为表面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学习过于简单,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由于化学基础薄弱而认为理论介绍难度过大,内容偏多。这一问题还导致学生成绩分布不合理,交叉学科学生选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表面物理化学”课程切实的分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适应分类教学的“表面物理化学”课程内容体系的确立

“表面物理化学”分类教学要依据研究生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结构,统筹考虑本科已有的基础和不同授课对象的需求。在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新形势下,“表面物理化学”课程作为全校公选课,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满足化学、化工学科学术型和应用型这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又要满足非化工学科研究生选修本课程的新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满足学术型研究生对表面/界面科学知识的深度和系统性的需求,又要满足应用型研究生将表/界面科学知识有效运用于工程实际的需求,还要使得其他交叉学科研究生能够建立界面观点、掌握表/界面基本原理并能运用于自身的科研工作中。此外,本课程还要为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奠定理论基础。化工学科目前有9大具体研究方向(表面与界面化学,高分子复合与改性,化学电源,金属电沉积与化学沉积,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工程,生物合成与分离工程,生物分子工程,新能源化工),涉及到能源、材料、生物、环境四大国际热门领域和学术前沿。这些领域都需要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材料、能源、生命中的相界面物理化学变化规律,这里涉及界面的共性知识和理论是本课程重要的内容体系。因此,本课程以表面/界面的物理化学原理和规律为基础,以界面科学及应用新进展为前沿,以拓展科研思路与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目标,把各具体学科研究方向要求的知识结构细化为知识点,用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协调界面物理化学原理、规律、应用及前沿进展的内容,进行分类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本课程从化工学科9大研究方向中,凝练出3个共性的表面科学知识和理论方向,即表面热力学基础、固体表面与界面以及表面活性剂。在此基础上,针对化学、化工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的需要,重点介绍固/液界面的电化学热力学与电结晶过程中成核与长大的影响因素及润湿规律等;针对化学、化工学科的应用型研究生及食品、航天、材料等交叉学科的研究生,重点讲授固体表面态和键合、表面层结构性质及表面改性技术,以及润湿现象的应用等内容。基于上述思路,修改了化工学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取消了原来的“固体表面与键合”课程,将其有关内容纳入“表面物理化学II”,作为应用型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及非化学、化工学科研究生的全校公选课;原“表面物理化学”改为“表面物理化学I”,作为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课。

2“表面物理化学”课程分类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在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中,首要考虑的是学术型和应用型这两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不同及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学习需求。“表面物理化学I”是针对化学、化工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开设,重点在于基本理论的深度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演绎法,从解释表面现象开始,深入到基本原理的推导过程和基本规律的理论分析,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表面科学的学术前沿与表面科学基本理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学术前沿中表面科学问题的认识深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兴趣和科学思维习惯。“表面物理化学II”是针对化学、化工学科的应用型研究生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开设的。其教学过程中偏重于采用归纳法,从各类表面现象及工程实际应用入手,在物理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介绍表面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注重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实践的结合,加强培养学生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发现表面科学问题和运用表面科学原理的能力,突出表面科学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创新和实践创新。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考虑研究生原本科阶段的表面化学以及物理化学课程的知识基础。我校化工学科为本科生开设了表面化学类课程“应用表面化学与技术”,化学学科开设了“表面化学”,还有服务于全校本科生的创新研修课“应用表面化学基础”。但是化学、化工学科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有相当一定比例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学过表面化学类课程,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学习过此类课程的人数更少。为解决这一类研究生表面化学基础薄弱的问题,我们建议有条件的学生选修相关的表面化学类本科生课程。另外,由于本课程对本科生的物理化学知识要求较高,因此针对没有物理化学基础的学生(主要是来自交叉学科的研究生),要求课外自学由授课教师指定的相关内容,或利用绪论课适当补讲相关内容。再次,通过累加式考核的导向作用,细化各项考核的要求,加强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表面物理化学I”针对学术型研究生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学术前沿知识要求高的特点,确定考核内容如下:闭卷考试,占60分,考核基本理论和原理等;讨论课每名学生以PPT方式讲述与本人课程相关的表面科学前沿问题,占20分;以理论推导和讨论为主的开卷考试,占10分;以教材为蓝本自学其中的第二章固体表面的自学报告,占10分。“表面物理化学II”针对应用型研究生和交叉学科研究生注重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特点,采用如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占50分,考核基本理论和原理等;讨论课每名学生以PPT方式讲述表面科学问题或表面分析方法在工程实际的应用,占20分;作业占20分,包括运用表面基本原理对某一表面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和综述某一固体材料表面或界面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两个方面;随堂开卷测验2次,共10分。

3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服务于两类研究生人才培养

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授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也是拓展科研思路与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有效途径。表面物理化学内容的学科交叉特色突出,使得该课程具有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本课程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利用界面化学涉及面广的特点,引导学术型研究生从界面的物理化学原理和规律走向学术前沿、应用型研究生将表面化学基本理论应用到工程实际,使“表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有效地服务于研究生的分类培养。

3.1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本课程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课程组,建立了适合于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课程组的授课教师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将自己与表面科学相关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之中,启发学生的科研思路、培养科研兴趣;课程组成员的部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与课程内容对应的实验项目,纳入学院的研究生实验平台[5]之中,建立学院层面的“表面物理化学”课程实践环节;此外,课程组教师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上,服务于科研方向与表面科学密切相关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与表面科学相关的内容进行把关和理论指导,反馈于科研工作。

3.2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强化应用型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针对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2009年起教育部即宣布研究生培养将从过去的学术型为主转变为应用型为主,现在应用型研究生招生比例逐年增加[6]。为提高我校化学、化工学科应用型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化工学科在研究生院的支持下建立了校内外实践基地[7],并与“表面物理化学II”有机结合起来,工程实践活动成为课程的生动实例。如在课程组成员参与建立的“化工学科应用型研究生校内实践基地”,研究生可以在生产线上进行锂离子电池制造各个环节的实践活动,包括材料合成、电极制备、电池组装及电池性能检测,全面系统地掌握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技术,培养化工学科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其对产品设计、产品制造的系统观、全局观,特别是使学生体会到了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在电池制备中的理论指导作用,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再如在化工学科的“上海山富数码喷绘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校外实践基地”,研究生可以进行从胶水、涂料、涂布、贴合、分切,到产品包装的一条龙生产实践,使应用型研究生能真实了解企业生产和研发的基本过程,又深刻体会到界面问题的重要性。

4“表面物理化学”课程分类教学实践效果

全校公选课“表面物理化学”课程的分类教学在我校研究生院支持下正式实施以来,本课程的学生成绩分布更趋合理,学生选课情况和学习兴趣都呈现了良性的发展态势。从学习效果看,此前本课程闭卷考核中成绩优秀的学生都集中在化学、化工学科,并以学术型研究生居多;现在由于分类教学中基于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了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使得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各出现一定比例的优秀生,特别是来自交叉学科的研究生成绩也出现了优秀。其二,分类教学实施后,选“表面物理化学II”课的交叉学科研究生从航天、食品、材料学院又增加了机械、电子和能源等学院,表明分类教学法的实施符合交叉学科研究生对表面化学类课程的学习需求。因此,可以预期“表面物理化学”全校公选课会吸引更多的交叉学科研究生选课,选课波及面也会进一步加大。其三,由于课程学习内容与各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更为一致,从而使得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课间学生找老师讨论问题的现象明显增多,既有对课堂上课程学习内容的讨论,也有把自己课题方向中与表面科学相关的问题与授课教师交流。学生反馈结果表明,选修此课的研究生对“表面物理化学”分类教学普遍认可。另外,我院应用型研究生在培养上增加了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实践与考核环节,从学生对校内外实践基地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中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表面科学问题与具体的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将在“表面物理化学”课程中学习的知识原理直接运用到具体实践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讨论课上,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将自己将要进行的硕士研究课题中的表面物理化学问题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直接交流,这样授课教师可以直接进行理论指导,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

5结束语

我国高校研究生阶段人才培养的全校公选课一般为英语、数学或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而理论性较强的“表面物理化学”课程如何发挥其全校公选课的作用、有效地服务于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是“表面物理化学”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哈工大化工学院“表面物理化学”课程组在我校研究生院和化工学院的支持下,对“表面物理化学”分类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要真正实现从原来单一地服务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到服务于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研究生的分类培养,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作者:姚忠平 姜兆华 黄玉东 岳会敏 安茂忠 韩晓军 尹鸽平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丁雪梅,甄良,宋平,杨连茂,魏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No.2,1.

[2]丁雪梅,甄良,宋平.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No.5,1.

[3]阮平章.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No.8,21.

[4]吴爱祥.中国高等教育,2013,No.18,58.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12

第一种境界:走近综合实践活动――笛中闻新柳,春色未曾看。

我们研究的主题是学习与行动。综合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我们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在行动中研究。通过“课例研究”来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实施过程:确立课题、制订方案、体验活动、阶段交流、总结交流。

1、确立课题。确立课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它必须真正出自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常,可以先设定一个共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由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设定自己的课题。例如:自然、社会、思想品德、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设定的共同课题为“鸟类探秘”,在对主题进行讲解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这一主题下自主定题,出现了鸵鸟与蜂鸟、鸟为何会飞、鸟类的繁衍、鹦鹉八哥为什么会说话、濒临灭绝的鸟、鸟与人类的关系、鸟在各行业中的能手等课题。也可以一开始就由学生自主设计课题,即只要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什么课题完全是学生的自由。学生设定的课题有:白色污染的危害、谈谈南京的地产小吃、为什么下岗等,从中我们感受到孩子们的思维是五彩的,他们的探索意识也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我们给予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带着这种好奇心、探索心去发现,必能形成巨大的学习动力,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养成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习惯。

2、制订课题方案。在求知欲、好奇心驱使下的研究性学习,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可以预测问题的解决出路,预想调查的途径和方法,这就需要在研究之前制订研究方案。如以下方案:

学生在制订方案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体会了协作的优势,对于培养相互间的合作精神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调查搜集资料。在课题调查阶段,以问题为纲,即问题贯穿调查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更是学生理解吸收知识的前提。正如教育家施瓦布指出的: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学生自己确立的课题,融入了他们自身的情感。如在调查课题鸟类的繁衍时,学生从鸟是怎样繁衍的这一问题出发,逐一调查了鸟的求偶方式-鸟产卵-鸟卵-鸟卵孵化-哺育雏鸟,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始终维持着学生对问题的情感态度,这是研究性学习持续、有效开展下去的保证。

4、归纳处理资料。研究性学习是开放的、非标准答案的,通过学生的调查、研究、搜集、分析,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一结论并不是直接承袭前人,也不一定要求完全科学化,只要学生能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应予以肯定。当然,这一环节是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结论的展现方式也有很多种:办小报、辩论会、搞展览、写调查报告……通过展示成果,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得失,反思整个活动过程,积累学习策略,并引发新的思考,以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熟练化和知识的结构化。

第二种境界: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既是行动者,又是反思者,反思研究中的得与失,总结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一是生活实践式,二是活动整合式,三是学科延伸式。

1、生活实践式。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新课程开辟“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打破了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了一座桥梁。比如,《一杯牛奶的故事》是自主开发的课程,其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世界。围绕“一杯牛奶的故事”这一活动主题,学生分成“奶牛产奶”、“牛奶加工”、“牛奶销售”、“送奶工人”、“喝奶情况调查”、“牛奶知识小组”6个研究小组进行研究,他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亲身经历、体验和感受生活。《一杯牛奶的故事》虽是生活中的“小”题材,但探究的空间很大,涉及自然、文化、科技等,它就像一滴水,折射出生活的多姿多彩。就像一扇门,打开了学生认识社会的通道。

2、活动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调查”、“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教师更多的是提供帮助、指导,甚至协作研究,与学生一同发展。我们把学校的传统活动及特色活动加以整合,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少先队开展的特色活动――“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各个方面开展实践活动,从中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每个孩子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3、学科延伸式。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和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如学习四年级数学“统计”一课,学生以“了解我们自己”为研究课题,自主选择统计策略,自我进行统计活动。孩子们亲身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从收集数据到整理数据、绘制图表,最后到分析数据。在活动中孩子们学到了鲜活的数学知识,又在活动中解决了问题,体验了生活,发展了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再如语文教师结合《海底世界》的教学,开展了“海洋鱼家族”和“淡水鱼家族”的研究;英语教师开展了“做一个世界人”的专题活动;数学教师开展了“人民币的研究”;班主任结合思品课,组织学生开展“走近老人”的专题活动,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第三种境界:走出综合实践活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要让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再上新台阶。必须跳出课程

本身,考虑课程整合。因此,从2005年开始,我们研究的主题是课程整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每一个活动都需要对活动主题进行设计,每一次的主题设计都需要对活动要素和领域进行思考。而主题确定是主题设计线索,包括以学生实践发展为核心,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逻辑线索进行。为促进各班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低、中、高年段目标的基础上,教师与同学们通过论证,明确学期班级研究主题。

一是整合指定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这四个领域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实践或活动的方式。“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是我校“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该课题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和活动主题设计的研究为主,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以“探索・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

二是整合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指定的四大领域,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除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队会、学校传统活动、特色活动等。因此,学校在活动领域上作了更大范围的拓展:在江心洲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学生去参加农家劳动,吃农家饭。另外,在活动的普及上做文章:2005年,我们启动了“智慧工程”,大胆地将国际象棋引进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确定了在综合实践教育引领下开展国际象棋活动的思路。创设师生喜欢国际象棋、愿意研究国际象棋的氛围,我校成为“全国棋类教学研究实验基地”学校。

三是整合指定领域与学科领域。我们校本教研的主题是“本色与特色的和谐发展”。简单地说,“本色”指学科特点,“特色”指综合实践。我校先后承办了南京市“本色与特色和谐发展”课堂教学研讨会,研究数学、语文、综合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如吴娟老师根据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请你当导游”,设计了一堂基于语文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奇异的动植物等。执教者在上该课前一个月就让学生以此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课上便引导学生讨论:要想向别人介绍南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呢?学生们谈了他们眼中的南京特色,归纳出南京的“特产”、“风景名胜”、“民间传说”几个课题。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研究课题,最终确定课题小组。分组确定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现有的研究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展开研究活动。

如“特产组”的同学们买了桂花鸭、雨花茶来品尝,去观察雨花石,还跑到云锦研究所去参观。“民间传说组”的同学经过研究,把目标锁定在网络、图书馆和社区的老年人,听他们说莫愁女、大脚马娘娘的故事……

现实生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源头活水。学生学习语文的出发点和归宿,乃至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生活。因而,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入学生的语文学习之中,真正地使语文教学活了起来。用综合实践给语文学习添味,把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等同起来,让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跟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2004年、2005年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分别在我校召开现场会、研讨会,肯定了我校作为“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基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引领作用。南京电视台“教育视窗”栏目以“探课改之路,悟课改之真谛”对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专题介绍。我们坚持走“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之路,引领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用科研引导学校各项工作,为学校的发展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在探索中我们认识到:

科研课题的界定篇13

基于以上原因,中外学者认为只有中国可以把以上三方面融会贯通起来写出一部《中国会计通史》,而这是目前其它一些国家所不具备的条件。加之有中外会计界的支持,并且可以上世纪八十年代郭道扬教授所编著的《中国会计史稿》(上、下册)作为基础,故项目评审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完全可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重大立项的研究构成及其最终成果

《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分为三个分支课题:“中国会计通史”研究;“中国会计史教程”研究;“会计史比较研究”。以上三方面,以“中国会计通史”研究为中心成果,以会计史教材系统建设为服务于会计教育改革的落脚点,从总体上形成中国会计通史研究与会计史比较研究的体系。这个重大项目的最终成果体现为三部著作:

(1)《中国会计通史》。该书将由郭道扬教授著,它将全面系统研究中国会计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科学预测我国会计发展的大趋势。预期研究成果《中国会计通史》作为具有填补空白意义与价值的通史,其研究所涵盖的时间,上至以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为研究起点的中国会计的史前时代,下截止于2009年12月31日以前的当代中国会计发展史,其历史时空跨度约为20~30万年之久。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全书将突出对新中国60年的会计史研究,而60年中又将以会计改革三十年的历史成就作为研究重点。

(2)《中国会计史教程》。该书将由曹大宽博士主持,其核心成员均为博士,其研究目标在于改革会计学课程设置体系,为推进我国会计史教学服务。预期研究成果《中国会计史教程》在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审查,并通过教育部认可后,可直接作为会计专业的教科书,以通过教学提高学员对会计的认识水平及其科研能力,以及对会计学、审计学与财务管理学中的前沿性问题的研究能力。

(3)《会计史比较研究》。该书将由许家林博士主持,其核心成员均为博士,其研究格局系通过设计系列研究专题,最终形成会计史比较研究的专题体系。预期研究成果《会计史比较研究》一书,在于通过教学引导硕士、博士与博士后研究会计、审计与财务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有助于其写好学位论文与研究报告,以提高中国高端会计人才的科研素质及其创作水平,为实现中国会计研究走向全球化服务。

“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是一个具有一定研究规模与难度的系统工程,其研究价值不仅体现在治学修史方面,而且体现在为当代中国会计改革服务方面。课题研究所确定的总体目标在于,通过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所展开的会计史研究,培养善于把历史、现实与未来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人才,以及通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研究培养出一批中青年会计史研究人才、教育人才,以开创中国会计史科学研究与教育的新时代,进一步树立与提高中国会计科学研究与会计教育的国际地位。

三、研究创新及其特色

填补“中国会计通史”研究空白的立足点在于创新,在创新中研究中国会计通史乃至比较研究中外会计史中的重要问题,使研究解决历史问题与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密切结合起来。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的基本特色在于:

(1)通过考证与论证,阐明中国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产生的历史起点,明确最初它与中国史前人类及其社会生存、发展密切关联的这个重大历史问题。同时,通过研究彻底改变以往在会计起源问题研究中的模糊认识,纠正世界范围以往放弃对这一重要问题研究的错误做法,将以可以信赖的研究结论,确定中国起源之际的会计思想与行为,在解决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问题方面作出重大历史性贡献,并就此阐明中华原始会计文化对世界会计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从而显示中国会计史研究在全球范围的领先地位。

(2)以考古成果为依据,本研究将致力于解决中国原始会计文化与夏商会计文化的连接问题,并将其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中所要解决的一个具体问题对待。通过考证研究两个不同时期在会计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确定会计文化对接目标,寻找对接的会计文化承续性历史渊源关系,使解决会计文化对接问题成为《中国会计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突破点与创新性研究点。

(3)通过研究明确中国会计的历史成就在世界会计通史中所应当占有的重要地位,尤其是通过战国至唐宋时期会计史的研究,明确中国在会计组织制度、会计法律制度,以及在会计方法技术体系建设中在推动世界会计科学与文化发展方面的重大历史贡献,并以史实充分证明中国会计的历史成就显示在“世界会计通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与价值。

(4)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古为今用”与古今研究一体化原则,一方面首次系统研究中国旧式金融机构的会计,明确其在会计发展方面的特殊性与具有特别意义的贡献,另一方面,将以中国近代银行会计史的研究作为过渡,系统研究新中国银行会计乃至资本市场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从而融中国古代、近代与现代商业及金融会计史乃至财务管理史研究为一体,并切实把握其历史演进规律,阐明发展的大趋势。

(5)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会计、审计与财务管理发展史,首次阐明、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会计思想及其重要指导性作用,并把近三十年来的会计改革与发展成就,通过历史性总结与评价公诸于世,确定当代中国会计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先进地位与作用,以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同时,课题研究充分体现薄古厚今的精神,把弘扬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会计改革成就放在研究最突出的位置之上。

(6)通过对三个分支课题的设计,把“中国会计通史研究”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会计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以此显示会计史系统研究为会计教育改革、为各层次会计人才培养服务的精神。三个分支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为一个科学的研究成果体系,其中《中国会计通史》是具有填补空白与全面创新价值的专著,该书的出版将产生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中国会计史教程》为中国第一部用于会计本科教学的教科书,而《会计史比较研究》则既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用于会计高学位教育与博士后研究的专题教材,其研究创新格局将是前所未有的。

(7)在总体上,本课题研究创新还集中体现在把历史、现时和未来三方面有机结合为一体的思想与做法,尤其是 “中国会计通史研究”,始终坚持写史重在写规律的原则,既有分阶段对历史运行规律的总结,也有从总体上对历史运行规律的揭示,并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中国会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体现治史致用的精神。

(8)对中国古今与中外会计史重要问题的分析与比较研究,既具有跨学科研究特色,也具有融合性研究特色及其比较会计史研究的特色;通过纵横方位的比较研究,既突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也通过所作出的科学结论确立中华会计文化在世界会计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