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心理特质实用13篇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1

一、创业心理品质的涵义及内容

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特征,它与人固有的气质、性格密切相关,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是创业基本素质结构中的调节系统。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者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取得创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创业心理品质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要有坚定的创业信念。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于创业者来说,信心就是创业的动力,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充分表现出创业的欲望和冲动。坚定的自信是成功最大的源泉。坚定的创业信念使创业者处于一种积极的创业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引领、拓展创业者的创业潜能,进而帮助创业者取得事业上的成就。

其次要有坚韧顽强的创业意志。要想取得创业的成功,创业者必须具备追求成功的强烈的创业意识。创业意志是创业主体自觉地确定创业目的,并根据创业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困难险阻,以实现预定创业目的的心理过程,具有自觉性、坚毅性、果断性、自制力等特征。创业意志的目的是对创业活动的调节,表现为一方面发动或强化为达到创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另一方面制止或削弱与预定创业目的相矛盾的行动。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是创业成功的脊梁。

最后要有独特的创业个性。创业个性是创业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经常的、稳定的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是创业个体独特精神风貌的体现。创业个性影响着创业者的认知、态度、情感、行为、需要、兴趣、爱好、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使创业者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具特色的创业心理品质。独特的创业个性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守护神,其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敢做敢为的责任意识、独立自主的做事风格、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独挡一面的决策观念等都是创业者独特个性特质的具体体现。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

1.缺乏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缺乏主要表现为缺乏独立性和合作性的心理品质。独立性的实质在于创业者必须走出依附于他人的第一步,能够独立思考和善于独立地处理问题,充满自信,拥有自己的主张和抉择,较少受他人影响和支配,能努力开辟新途径、开拓新局面,具有创新和创造的进步意识。对创业者来说,发挥自己的独立特性,注重塑造领袖精神,是打造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初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很多大学生往往是对于新鲜事物喜欢人云亦云,看法和见解都深受外界的影响和制约,很难创新性的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合作性则要求创业者能够换位思考、积极主动地与他人配合完成任务。要善于与各种人打交道,积极主动地与人合作和互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通过交流及时获取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实现资源和技能的有机整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但目前多数学生尤其是新生代大学生往往习惯于只考虑自身的立场和利益,忽视与人合作的作用,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

2.心理适应能力差

心理适应能力是心理品质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心理适应能力差主要表现为缺乏适应性和敢为性的心理品质。适应性要求创业者必须以极强的洞察力灵活应对市场进行调整,即当外部环境变化时,能拥有适应调整、灵活转换的心理品质。而目前大学生多数还不具备较强的适应性,面对各方面压力时还不能够冷静的分析和对待。敢为性是敢于对抗恐惧的主观愿望,是一种不畏惧任何艰难困苦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不屈服命运摆布的心理气势。但敢为不等同于冲动鲁莽和无知冒进,它是建立在对主客观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的进取。而目前多数大学生却比较因循守旧,做事希望风险越小越好,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敢闯敢做的精神明显不足。

3.创业意志缺乏

创业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多种障碍与困难,进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缺乏创业意志主要表现为缺乏克制性和坚韧性的心理品质。克制性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心理品质,它可以使人善于排除各种干扰,高度克制盲目冲动,积极有效地控制和调节消极负面情绪,坚决采取理智行动。很多学生独立比较晚,对于自己的欲望和行为约束力还很薄弱,在创业过程中易冲动,还不善于调解和控制自身情绪。坚韧性是一种对困难和挫折的巨大心理承受力,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极为可贵的心理品质。创业要经历在不断地犯错误和失败中跌打滚爬的过程。创业者的坚韧品质包括自我调节,处理各种压力的素质。而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却缺乏恒心和毅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能做到锲而不舍地奋斗、长期不懈的努力,这样很难实现创业的成功。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模式构建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2

1 国外学者对创业者特质的研究

近年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硝烟弥漫的同时,全球经济低迷,失业问题突出,由此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这一时期,创业在扩大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上做出了贡献。事实表明,民营企业在创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业的开展成功当然少不了包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及组织资本等各种资源的整合。创业者作为人力资本是创业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而创业者自身素质特征又影响创业的业绩。因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始以新的视角研究创业者素质特征。这些研究大多围绕创业者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其实,国外学者早就开始了对创业者素质特征的研究,他们对创业相关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和挖掘。纵观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及专家都倾向于运用各种素质特征对创业者进行界定,将其概念化。国外学者主要从心理学和行为学这两个方面对创业者的特质进行研究。

1.1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创业者特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研究的侧重点为创业者内心活动规律。这就是对国外专家学者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创业者特质的诠释。

在国外学者和专家关于对创业者特质的论证中, McClelland(1961)提出的成就需求理论和Rotter(1966)提出的控制源理论早期引用最多。McClelland围绕创业者和非创业者的显著特质问题,把成就需求作为两者的主要区别,他的主要观点是创业者设定以有很强的成就需求为目标,并通过自己和团队的不懈努力去实现目标,从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Rotter的控制源理论分内控制源和外控制源,主要是讲一个人的自我感知及生活中对事件控制能力,人对自己控制生活中的事物能力的感知直接影响其生活态度、工作中的行为特征和对重大事件的理解。内控制源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能够影响事物的结果,而外控制源的人认为事物的结果是取决于运气和他人的能力,而不是他们控制的。

Tibbits(1979)认为,创业者在创业刚开始时期,其个性特质一般包含创新性及较强的行动意愿。

Casson(1982)发表的观点大致为,创业者要想达到成功,应具备如下特质:风险承担力、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创新性、企业管理技能和团结协作精神。

Horwitz研究认为,创业开创新业务时,成就需要、风险取向和控制源等都是创业者最重要的特质,还研究了高精力水平和韧性、控制权、自主需要、成就需要、自主取向和行为规范度度、个体自我控制和自我实现需要。

Gartner在论证创业精神和创业者特质相互之间的关系时,认为解析创业精神不能有单纯的物质观,不能忽视人的模仿能力和情景因素,因许多特质从属于行为。

Schere认为一个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特质比较明显的区别是他的忍耐力,对模糊事件的忍耐力。

J.Robert.Baum认为创业韧劲和创业激情,是创业者特质的两个方面体现,创业者特质直接影响动机,间接影响新创企业绩效。在研究创业者绩效、动机与特质的关系中,应以社会认知理论和目标理论为基础。

1.2 从行为学的角度研究创业者特质

从行为学的角度研究创业者特质主要指从行为学的角度,研究创业者在具体环境中的行为规律,从中得出结论,侧重于创业者的外在行为研究。

Dary1G.Mitton(1997)认为进行创业研究最好的手段就是研究创业者本身。他结合自己的创业亲历,并经过长期跟踪调查创业者典范,得出创业者拥有的共同点:① 他们一直追求着巨大和持久的改变;②是事业蓝图的描绘家;③喜欢竞争;④善于系统的思考和行为;⑤愿意接受挑战;⑥行动果断;⑦善于不断的积累经验。

据德国经济“创业协会”对世界八十名创业成功者跟踪调查表明,专家们分析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广博的知识、崇高的理想、健康的身体、观念化能力、自信、紧迫感、迎接挑战、控制欲望、脚踏实地、情绪稳定、客观的人际关系态度等。

CraigS·Galbraith,DonaldR.Latham(1996)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现代的勉强创业者(无法找到工作或被解雇而创业的人)。选择的三组样本为:①从大公司失去工作,到其它公司又找到工作的人30位;②传统的自发创业者30位;③从大的公司失去工作而刚刚创业的人30位。从中发现,他们同时拥有着新创企业家和传统创业者的许多特征。同比来看,勉强创业者有着更高的对成就感的需要,但有着相似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性,因失去工作,勉强创业者比别人更希望证明自己。

Groves,McGuire,Drost and Kwong(2007)认为,成功的创业者有非线性的思维、积极主动性人格特质;创业感知可行性、创业者的教育与经历与创业动机正相关;个人喜好确定性、避免不确定性以及集体主义、权力等与创业负相关。

2 国内学者对创业者特质的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的林嵩(2009)把创业者特质集中在创新偏好、风险偏好和成就偏好这三个方面。他通过分析史玉柱特质和创业过程,总结为:①创业者的个性特质通过创业行动的规划和实施,对创业绩效实施影响;②创业者的个性特质对创业行动有重要的推动作用;③创业战略对于创业成长具备直接的影响作用;④伴随创业活动的推进,创业者的个体特质对战略的影响也在弱化;⑤创业者需要积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构建合理的战略方案,促进创业成长。

姜红玲,王重鸣,倪宁(2006)在探索中国背景下创业特质结构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中发现中西方的创业特质均存在内控性和创新性,但其差别也比较大。在研究中,稳健性指创业者在重大决策时表现出善于把握时机和思考周密,分析利弊,而冒险性则指能承受的压力,这一区别可能由于民族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中庸思想,不愿冒险和冒进。此研究结果对高科技企业中高管人员的选拔任用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郑健仕(2004)调查了浙江省3937家民营科技新创企业,在此基础之上对创业者特质进行研究,认为创业者的特质是指不同时代、环境或同一时代、环境中创业者群体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能力水平及素质特征。具有这些特质的人才能够成为出色的新创企业家。

吉林大学的刘振华(2007)运用目标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等知识,把创业者特质分为控制源、成就需求、风险倾向三个维度,研究了这三个维度对新创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中,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分析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采用SPSSn.5软件对数据进行可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模型假设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

田毕飞(2011)通过对1980—2010年国内外有关特质研究的文章进行的全面检索,结果表明创业者涉及的人格特质有成就动机、冷静、模糊容忍能力、创新导向、自主、抗压能力、风险承担倾向等多达51 种,认为创业者的性格特质会影响创业机会识别方式的选择。

杨建东,李强,曾勇(2010)实证考察研究了创业者个人特质及其社会资本对吸引风险投资参与可能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对于吸引风险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者社会关系网络强和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更加可能吸引风险投资的参与,而创业者人数越多,越不利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

3 结语

综合国内外关于创业者特质的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创业者在心理上、行为上、创业动机上、个人教育经历、个人工作经历方面以及个人社会关系等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有的、异于非创业者的特质。这些特质使得创业者具备了在经营企业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市场、政府关系、融资、技术等各种资源以及有效整合资源的能力,从而成功经营企业并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1-0063-06

1 问题提出及文献回顾

创业因推动经济增长与创造就业机会而备受社会关注。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鼓励创业、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国内外新创企业的失败率非常高。以德国近10年的事实为例,每年新创企业约10万家,而当年存活下来的企业不到10%,即每年有90%的新创企业被市场淘汰。同样,我国每年新创企业的失败率也高达70%以上,新创企业平均寿命不足3年,对于服务行业的新创企业而言,5年内的失败率更是高达95%。探究新企业失败的原因,除了市场、资金、管理等诸多因素外,创业者本身缺乏相应的素质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近年来,旅游小企业不断增加,在解决社会隐性失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创业者中止或退出创业活动的比例也很高。现实的困惑使人们思考:旅游行业的创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使新企业生存与发展下去呢?目前,学术界还很难对此做出肯定的答复。为了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明确、容易理解与操作,笔者把旅游行业成功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称为创业胜任素质(entrepreneurialcompetency),其结构与内容就是创业胜任素质特征。虽然国内外也有少量关于创业者胜任素质的研究,但是对旅游行业的创业者并不适用,正像赵曙明指出的,不同行业或人群针对某种岗位的胜任素质并不相同,无法找到一个适合所有行业的胜任素质特征模型。为此,他还专门对交通运输、轻工、金融等行业的管理者胜任素质进行了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胜任素质特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初步探索我国旅游行业创业者胜任素质的具体内容与结构,希望能帮助那些想在旅游行业创业的人们(特别是大学生)明确创业基本素质要求,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实现创业梦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创业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创业教育,在创业研究中所占比例最大;二是创业倾向,包括创业意识、意愿、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三是创业的宏观环境,包括创业政策、保障体系等;四是创业者特征,包括创业者能力、人格特质等。关于创业者胜任素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较少,不过创业者胜任素质一词来自管理者胜任素质,而关于管理者胜任素质的研究却很多。麦克勒兰德(McClelland)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用评价胜任素质(Competency,有时也译为胜任力)来取代传统智力测量,这便是胜任素质研究的开端。胜任素质是指组织中绩效优异的管理者(或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而创业者胜任素质则指创业者所拥有的胜任创业活动的特殊要求并与其相匹配的一切能力和素质。就笔者能检索到的国内外文献而言,关于创业者胜任素质的研究不到20项,实证研究只有5项。张文辉的实证研究表明,创业者的胜任力包括行为力、心理力、思维力、资本力和公德力5个维度,且行为力和心理力为核心的创业力;资本力、思维力、公德力为创业者的辅助创业力。木志荣的描述性研究认为,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可分为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两个维度。创业素质包括社会经验与人际能力、创业激情与创造力、团队意识与风险承受力、心理素质与知识结构;创业技能包括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洞察和营销能力、管理技能等。宋焱琼借鉴斯彭斯(Spenser)的经理人胜任素质模型,提出了酒店职业经理人胜任素质特征:团队领导与人际技能、职业操守、自信心、分析与创新能力、个性影响力、信息收集能力、服务意识、竞争意识、目标导向和学习能力。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国内的相关研究很少,且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研究结论相差较大。

同样,国外的相关研究也不多。库马诺(Kumara)研究了印度在校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创业胜任指数(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Index,ECI)与自主就业意愿指数(Self-Employment IntentionsIndex,SEI),并把这两项指数都高的学生定义为未来的创业者,研究显示,该指数预测效度较高。虽然该研究的对象不是真正的创业者,但是对本文的创业胜任素质指标选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艾第恩等(Eeden,etal)研究了美国、荷兰与南非三国创业者的16类个人特征,并指出创业胜任素质具有文化差异性。总之,目前关于创业者胜任素质特征的研究较少,针对旅游业创业胜任素质特征的研究还没有。

2 研究方法

2.1创业者胜任素质项目收集程序

要研究创业者胜任素质特征首先遇到的是胜任素质内容(项目)的收集问题。由于笔者对旅游行业创业者胜任素质的内容与结构并无先前的研究证据,因此采用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讨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比较恰当。为此要解决3个问题:一是样本的选取(访谈对象);二是访谈过程(资料收集);三是资料分析(获得具体项目)。

根据陈向明的建议,样本选取由目标性抽样确定,即按照研究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目的提供最大信息的研究对象,具体到本研究就是选取能代表旅游行业成功创业者的样本。因为质性研究强调通过访谈对象获取深度而丰富的信息,所以在预测阶段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定量研究那样使用概率抽样方法。本研究确定访谈对象时只是限定了几个人口因素(家庭背景、年龄、受教育水平),先后访谈了20人(与小组讨论样本10人合计30人,见表1)。个人访谈及小组讨论均由笔者主持,第二作者及3名研究生协助。访谈前列好访谈提纲,并力求问题简明扼要。主要问题有3个:①请简要介绍您的成功创业经历;②作为创业者,您认为自己的哪些素质使您在旅游行业中创业成功?③请举一个您认为成功的旅游行业创业者,并说明他(她)具备的素质。第一个是介绍性问题;第二个是探测性问题,切入主题;第三个是验证性问题,验证或补充第二个问题。在访谈开始前,向访谈对象说明什么是创业胜任素质及本研究的目的,明确指出保护访谈内容的隐私性。对于第一个问题,受访者都能对答如流,用时较多,调研人员就控制了时间。对第二个问题,大多数

受访者要有思考的时间,个别受访者答不上来,一时尴尬,调研人员会进行提示。例如,请谈谈您的心理素质、自己突出的能力,或者讲述一下您认为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这样也能挖掘创业者的胜任素质。第三个问题是希望通过受访者对别人的评价来检验创业素质的一致性或多样性。如果回答不了,调研人员还有引导问题。例如,请介绍您认识的创业者同事,或曾经听过的旅游行业成功人士的故事,并列出他们的个人素质。对每位创业者的个人访谈时间约为60分钟。

此外,笔者还进行了焦点小组讨论(共10人),为了便于组织,小组成员主要选择在旅游行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小组讨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检验深度访谈的样本是否达到了理论饱和度;二是希望在焦点小组讨论中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小组讨论用时约120分钟,结果发现,访谈样本在理论上基本是饱和的,小组讨论只提炼出一个新的项目:操作技能强,因为讨论时有3位创业者同时提到。

访谈与讨论全部结束后,笔者对材料进行了整理,由于录音可能对受访者产生心理压力,所以没有录音,而由研究生和笔者共同整理材料,并转入质性分析软件NVIV08,O。经过频次分析,得到35个创业者胜任素质项目,由于一些项目虽然关键词完全不同(NVIVO无法设置所有近意联想),但意义相近,笔者就再次进行了人工合并与删除,最后得到26个项目(见表2)

2.2旅游行业创业者胜任素质问卷设计

得到旅游行业创业者胜任素质项目后,质性研究基本结束,下面进入定量研究阶段。首先进行创业者胜任素质问卷的设计。根据徐淑英的观点,笔者将以上26个项目――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请3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教授和2位旅游管理专业的博士对项目进行独立归类,要求每个项目只能归于一类,对于意见不同者,要求阐明理由,直到意见统一为止。经过3轮的反复归类及研究者的解释,最后26个项目归为四大类(见表3):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其中,经济资本是指创业者所拥有的有形资产(如项目、物质条件)或融资渠道,包括有具体的创业项目等3个项目。人力资本也称智力资本,是指个体通过接受教育或经验积累而获得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包括服务意识强等11个项目。社会资本指个体人际交往、工作接触的关系网络,也就是个体所认识的资源,包括人际关系网络广泛等5个项目。心理资本则是个性特征,它反映了个体的自我观点或自尊感,支配个人的动机和对风险的态度,包括面对挫折坚忍不拔等7个项目。通常认为,经济资本是个人所占有的;人力资本是个体所知道的;社会资本是个人所认识的;心理资本则是个性所倾向的。通过项目分类就形成了旅游行业创业者胜任素质问卷的基本内容。

根据以上形成的26个项目的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设计,其中,“1=很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然后在有旅游行业创业成功者中展开调查。为了扩大样本数,调查的对象包括在住宿、餐饮、旅行社、酒吧、旅游商品销售等部门创业3年以上的创业者,请他们根据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对问卷中的项目进行评判。由于创业者样本较难寻找,所以本研究采用滚雪球方式共发放问卷170份,共回收162份,回收率为95%,然后随机编号,采用奇数法把样本一分为二,分别用作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所以样本分别称为探索性样本与验证性样本,其人口统计因素见表1。

3 研究结果

3.1调查对象的描述性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3组样本中,男性创业者比例都高于女性,这是国内外所有创业者的共同性别特征。从年龄上看,30岁以上的创业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这说明,在旅游行业的创业者多数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先就业,再创业。从学历层次上看,专科学历的创业者最多,这与以往的研究成果相似,即学历越高,创业的比例越小。创业企业的平均成立年限也不长,都在8年以下,说明旅游行业的创业活动也是近年来才兴起的。

3.2创业者胜任素质维度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以上将创业者胜任素质归纳为4个维度除得到专家初步认可外,也能得到数据的支持吗?下面首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就是根据四维度结构的初步判断,利用LISREL和探索性样本测量各项目在四维度上的负荷和问卷信度(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四维度的问卷信度达到了要求,都大于0.5,但是个别项目(13,“操作技能强”和19,“有稳定的客户群体”)由于在维度上的载荷较低(小于0.4)而被删去,最后量表保留了24个项目。在此基础上,使用LISREL再对修正后的问卷结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修正后的问卷(24个项目)的拟合指数都好于修正前的测量表(26个项目),且各项目载荷系数都大于0.5,问卷信度也更好,这说明各测量项目具有区分效度。所以说,创业胜任素质四维度模型也初步得到了数据的支持。

3.3创业胜任素质结构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下面再使用验证性样本对以上24个指标形成的四维度创业胜任素质模型(M1)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几个竞争模型。M2:单维模型(把四维度的所有项目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维度);M3:三维模型(把四维模型中的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合并为一个维度,其他两个维度不变);M4:三维模型(把四维模型中的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合并为一个维度,其他两个维度不变);M5:三维模型(四维模型中的人力资本与心理资本合并为一个维度,其他两个维度不变)。这里没有使用经济资本与其他资本合并形成竞争模型,原因是经济资本与其他3种资本有明显的区分效度。用M1与其他4个模型进行比较,来判断哪一个模型最佳。此外,本研究还进行了二阶因子(即4个维度同属一个高阶因子)模型的检验。6个模型的拟合结果见表5,该表最后一行为四维度在二阶因子上的路径系数。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4个竞争模型中,M1的拟合指数除了df、X2/df两个指标比M2、M3、M4、及M5这4个模型的稍差(但也达到了标准)外,其他指数都优于后4个模型。这表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变量有较高的聚合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与区分效度(discriminatevalidity),创业胜任素质四维模型是适当的。从表6还可以看出,二阶因子的拟合指数略优于一阶模型(M1),虽然二阶因子的X2值大于一阶因子1.89,但是却增加了7个自由度,且其他指数都优于一阶因子模型,按照简约原则,取二阶因子模型,证明了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四维度的一阶因子共同构成二阶因子模型――创业力胜任素质特征模型。由二阶因子模型路径系数还可知,对创

业胜任素质影响由大到小的资本依次是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

4 研究结论与讨论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4

所谓创业心理素质是指在人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稳固地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本研究通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进行了探讨,将其划分为以下四个纬度: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人格特质及创业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这一主题,运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对策”这一分析框架,分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现状特点,找出这些特点的成因,并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建议。

(二)问卷编制

参照相关问卷设计文献,从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人格特质、创业相关知识等五个维度编制《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共52道题目。

(三)样本选择

此次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的问卷发放范围涵盖了重庆的不同层次的5所高校的650名大学生, 学科包括文、 理、工、 艺, 对不同的学历阶段、学科和年级进行了控制性的问卷发放,力争使调查具有代表性, 并客观的反映当前大学生的创业心理。问卷发放 750 份,回收有效问卷 650 份,回收有效率为 86.67%。

(四)数据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通过五点计分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

1、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比较分析

大学生创业动机指大学生创业者由于个体内在或外在的需要在创业之前所表现出来的目标或愿景,它驱动着个体的创业行为,并影响着创业行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动机中成就导向的均值为7.47,远远高于生活导向的均值11.32,他们创业以成就导向为主,与一般创业者持有一些相似特点。这与张美凤学者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他认为两者在创业动机上普遍持积极态度,并且创业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创业绩效。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能够客观的认识自主创业,并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其中以“创业是为了挑战自我,锻炼能力”、“创业是为了赚很多钱”作为自身创业动机的人数较多。同时,较少人赞同“创业是为了使自己当老板”,这可能与我国的“官本位”、“重工轻商”的传统有关,也说明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亟待提升。

2、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比较分析

美国学者Jimnons. J.A.认为,创业企业家创业时首先遭遇失败,之后他们在“做中学”,经历错误的学习方式的尝试,从而具备创业企业家的能力。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人际能力等。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较强的创业能力是学习能力(A=15.72)、应变能力(A=12.86)、合作能力(A=11.67),其次是创新能力(A=11.43)、领导能力(A=11.21),人际能力最差(A=10.74)。在各因素的频数分析中,大学生“利用书籍、网络获取创业信息”、“与创业者交流”的学习能力较高;同时大学生创业能力中“团队创业”、“别人认为我值得信赖”的得分较高;另外大学生“洞察市场变化”、“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以及“灵活应对政府政策”的得分也非常高。

3、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的比较分析

人格被认为是每个人从自身中选出来的愿意公诸于众的一面。而后,人格又被引申出了包括气质、兴趣等的含义。特质指持久的品质或特征,这些品质或特征使个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本文认为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是指大学生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并影响其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总和,同时借鉴西方研究中的“大五”人格结构,设置出包括责任性、相容性、开放性、外向性、情绪性在内的五大因子。

由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中得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责任性(A=11.34)、相容性(A=10.39)、开放性(A=10.08)、外向性(A=8.92)、情绪性(A=6.08)。在各因素的频数分析中,大学生在选择“比较赞同”的选项上人数较多的是“勇于承受失败与挫折”、“做事情前有所准备”、“能体会别人的感受”、“有丰富的想象力”等。

4、大学生创业相关知识的比较分析

大学生创业的“理论知识”均值为6.34,得分较高,之后依次是实际操作3.25分,法律知识3.06分。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特点分析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通过“不同性别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t检验”得出,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各因素中,男生的领导能力(t=1.77)、责任性(t=1.91)、人际能力(t=2.13)、相容性(t=1.16)远远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情绪性(t=-0.40)、合作能力(t=-3.62)、应变能力(t=-2.82)、学习能力(t=-1.56)远远高于男生,而在创业动机、外向性、开放性等方面,两者的差异均不明显。

同时,大学创业者中男性有过创业经历的百分比为16.5%,高于女生中的13.3%的创业者人数;而且,通过进一步追问“未来是否有创业打算”时,数据显示男生有创业打算的人(76.7%)远远多于女生(58.7%)。

2、不同籍贯的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由“不同籍贯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F检验”得出,不同籍贯的大学生在创业能力(p=0.02)、创业人格特质(p=0.02)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创业动机与创业相关知识上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同时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不同籍贯的大学生与创业能力各因子的差异性也有所不同,他们在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三者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而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这三面得分都比较高。另外,在创业人格特质的各因子中,他们在开放性和相容性表现出显著差异,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这两方面得分也是最高的。

同时,通过对“大学生将来有无创业打算”的调查,表明60.7%的村镇学生未来有创业打算,远远高出39.3%的城市学生。

3、不同学历的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表13显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创业心理素质中的创业动机(p=0.004)、创业能力(p=0.002)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而他们的创业人格特质以及创业相关知识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在学历程度上,专科生有创业打算的人数所占百分比相对于本科生来说较高;在年级差异上,二、三年级未来打算创业的人数占到61.9%,远远高于一年级和四年级的人数。这与 phan 在创业心理倾向模型中提到的正规教育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创业倾向的观点是相契合的。

三、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产生性别差异的原因

男女生在创业能力及创业人格特质中体现出的不同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与男女生所特有的性格差异有关,男生固有稳重、宽容等的特点。女性在交际方面也比男性戒备心理更强,而男性则比女性更加理智处世;第二,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有关,男生成人以后要慢慢担负起成家立业的责任,因此责任心远远高于女生;第三,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更倾向于喜欢稳定安逸的生活,因此,有创业打算的人数远低于男生。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产生籍贯差别的原因

不同籍贯的大学生,在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两方面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可能源于他们的生活环境的不同。环境影响他们人格的形成,城市的大学生生活的环境相对比较开放,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的机会较多,接受先进文化的途径较多,从而在领导能力、合作能力、开放性等方面表现出特有的优势。

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大学生会选择创业的人数远远高于城市的大学生人数。这可能是因为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他们选择创业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时想改变家庭经济状况,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在学历上产生差异的原因

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创业动机和创业能力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与大专院校学生的学历在就业中面临的巨大压力有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他们希望自己能通过自主创业脱颖而出。

大学生创业集中在二、三年级的大学生之中,原因是大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大学,处于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在探索自我理想的定位中充实自己;而大四的学生即将踏入社会,对创业为自身职业生涯带来的风险性有明确的认识,因此更多的选择稳定的工作。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创业教育,激发创业动机

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教育应渗透在下列环节中:首先,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创业意识;其次,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业动机;再次,营造鼓励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各种能力都是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形成的。高校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创业模拟赛或者实质性的创业政策,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比如组织户外拓展和校内企业沙盘模拟大赛、建立创业基地等。

(三)构建良好氛围,塑造创业人格

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对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生活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式以及健康的心态;其次学校要塑造大学生完美的人格,家庭和学校都要注意不同性别的学生的人格培养方式。

(四)改善教育模式,形成创业知识体系

通过改善大学教育的模式,为大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而服务:第一,以创业计划竞赛为契机,开展创业教育;第二,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独立空间各种市场信息,同时向校外学生的创业创意,帮助学生吸引投资商;第三,设置相关课程加入创业教育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时椿,常建坤.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106.

[2]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6):88-911.

[3] 李娟.贵阳市大学生创业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8.

[4] 张美凤.关于大学生创业特征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53-54.

[5] Jimnons.J.A.Entrepreneurial Behavior[J].Glenview IL:Scott Forsman,1999:25-27.

[6] 理查德·格里格著.心理学与生活[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88.

[7]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154.

[8] 李军红,蔡丹,王美艳.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5(9):13.

[9] 姚德明,彭晶.关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1(9):77-80.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5

近年来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大,在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失业率也有所上升,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师范生作为大学生群体里具有职业色彩的特殊人群,曾经是制度的宠儿,现在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和深化,师范生创业也不再是一件新鲜事。如何培养师范生的创业能力?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笔者认为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同时强调所^的个体发展。首先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喜好,对事物的热情程度不同,因此个性特征即是尊重个体的最好表现,也是培养师范生优秀创业品质的最佳切入点。良好的创业品质塑造优秀人格,也是支撑创业人生的保证。

1 我们眼中的积极心理学

首先,人们对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的力量就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心理学研究者针对不同的文化及地域特点,归纳总结出积极心理的品质中的6种品质,如下: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精神卓越。另外,积极心理学中还有24种优秀的品质,如下:好奇心、喜好学习、创造力、放开的思想、智慧和知识、独特视角、勇敢、坚持不懈、真实性、人次善良慷慨、爱与被爱的能力、精神、公平、领导能力、自我控制、谨慎小心、适度和谦虚、欣赏美和完美、感激感恩、希望乐观、心灵上的有目标和信仰、宽恕和怜悯、风趣和幽默,最后一点就是热情;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美德,这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也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最终使人类走向幸福。

2 师范生创业的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应多管齐下,除了国家出台宏观政策予以支持以外,还应大力鼓励大学生创业。

师范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带有鲜明职业色彩的群体,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包分配制度,到21世纪后的考编入岗,再到近年来全国教师资格证的国家统一考试,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同台竞技,打破了以往只有师范生可以自然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天然优势。师范生面临着教师资格证,地方教师招聘考试的双重考核,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形下,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不如独辟蹊径开创广大的教育市场,走师范生创新创业的路径。然而目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浮躁心态,心理问题较为突出,比如对创业期望值过高、眼光不够长远、急功近利、期待短期回报、盲目乐观、抗压能力差等问题屡见不鲜,大大阻碍了师范生的创业质量和创业前景。大学生创业光有热情不够,创业心理的成熟决定了创业路途的方向,一定程度上来看创业成功与否是一场心理素质的比拼和较量。如果能在大学生在学期间,就重视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塑造,创业心理的养成,这将使大学生终生受益,支撑创业人生的持续发展。

3 师范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组成要素

创业心理品质就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意识特征,是一种综合心理素质。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也应从这三个维度重点着手,结合积极心理学实现美德的优势,判断力、乐观、毅力和创造性都应是创业心理品质的重要构成。

(1)判断力品质――在认知上给予创业的方向。判断力,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普遍规律和范畴用于个别事物的决定判断力,第二种是反省判断力。决定判断力具有构成性,而反省判断力则具有调节,即调节人类心灵的诸种能力。判断力是通过选择和抉择的形式将其价值观付诸在事件上的性格体现能力。市场商机风云万变,具有良好的市场判断力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判断力强的大学生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创业潜力。判断力决定投资的方向与努力的目标,判断力的成熟是一个创业者心理品质的重要维度。研究表明,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创业环境中,判断力强的人容易抓住最佳时机,果断做出决定。反之,判断力差的人表现出焦虑、依赖、犹豫不决,容易错失时机,或者盲目草率造成损失。因此,良好的判断力是经验的累积同时也是积极心理品质的一种表现。

(2)乐观品质――在情绪情感上给予创业的激励。乐观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进化的重要特征,是个体在应对未来时形成的一种能力;乐观的人相信事情总是会有好转的时候,具有生存下来的强烈信念;悲观则是把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归因为内在的稳定的因素从而带来内心自卑无能的消极体验 [2]。在无论什么情况下,即使再差也保持良好心态,如果在创业过程中,身处逆境,甚至在生活中遭受种种挫折,保持积极心态,保持积极正面的情绪状态,显得尤为重要。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可以化解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把它们转化为动力,避免因悲观失望而带来的更多不良后果。创业过程充满失败的风险,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就是一把一把的利剑,披荆斩棘才能勇敢前行。

(3)毅力品质――在意志上给予创业的坚韧性。毅力就是有明确的目标,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活动为基础的一种品质。离开了大学,踏入了社会,一切都显得陌生,无从下手,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很多都是不可预期的,甚至是极具挑战的。意志力是特指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调动各种力量达到目标的品质。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抗挫折能力。具有坚强意志力的大学生,能够自觉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对目标的执着追求是成功的重要品质。然而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容易放弃和妥协,遇到困难就躲避,直到创业成本的流失和创业机会的丧失。大学生所追求的并不是创业成功,而是学习创业的精神,了解创业过程的艰难,积累各种各样的关系,培养坚毅的品质将十分重要。

(4)创造性品质――在人格特质上做好创业的准备。创造性品质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称为创造力。创造性品质是创业主体对待创业活动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进取、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等特点。创造性是大学生创业过程得以顺利开展和提升的基础,更是创造优良绩效的前提条件。具有创造性的创业项目,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革新,不断开拓新的局面。

4 师范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

4.1 判断力的培养与增强

业过程中良好的判断力是前提,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创业判断能力,为创业初期做好铺垫。创业意识的培养应渗透到大学四年。大学一年级应注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业观,学会设立适合自己的创业目标和期望值;大学二年级应着重加强校园的创业氛围营造上,促使大学生争相创业、互相学习创业经验;大三或者大四的大学生重点在于把创业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校的产学研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点拓展大学生创业生根落地,让大学生真正在创业大海中练游泳,求生存,积累自己创业的宝贵经验,为今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4.2 乐观品质的培养

乐观心态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遇到困难和挫折之后,教师应尽量帮助学生归因到努力维度上,这次做得不够好下次就可以更努力。但是如果学生自主归因到自己的能力或者运气维度上,容易造成学生的自卑心理或者投机取巧的心理。因此树立正确的归因观念是培养大学生乐观品质的重要一环。第二,学校和家庭氛围的营造也十分重要,我们难以想象悲观的家长和老师如何教育出乐观的孩子和学生。因此学校和家庭的乐观品质具有传导作用,要在氛围上营造乐观向上,积极有为的精神力量。另外,学校应密切创业成功者尤其本校毕业的创业者与后来者之间的联系,传帮带的形式鼓励创业大学生树立榜样,树立信心,这种替代性强化的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励自己努力和奋进。

4.3 毅力品质的培养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测的困难和挫折,这些都会使大学生的创业意志力面临很大的挑战。所以,对毅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引导学生确定目标与愿望,明确创业动机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其次,要为学生创造一切有利的创业资源,人力资源、政策支持、经济援助等都会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大学生渡过暂时的创业难关。同时,在校期间的创业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校园中经历的创业困境将为今后真正的创业积累宝贵的经验。

4.4 创造性品质的培养

创造性品质的心理成分包括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远距离联想能力和与创造性相关的人格品质,因此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中的创造性就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培养大学生的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尤其是重点培养发散思维。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课程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种品质。二是培养大学生远距离联想能力,开发大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创业协会中的创业沙龙,可以定期组织想象力沙龙活动,帮助大学生开拓思维,开阔想象力。创造性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努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林英,李健.心理资本研究的兴起及内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22).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6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素质;领导者素质;创业教育;创业意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18-03

大学生创业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根据2010年9月教育部的就业统计显示,2010年大学生毕业生中有10.9万人选择自主创业,人数是2009年的近10倍。然而,我国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几率只有2%~3%。

“创业”一词对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调查显示,91%的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自己独立办企业、开公司,即辛格(Singh)认为的创业是创建新企业的过程。事实上,创业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创业不仅可以是个人创办一个企业,也可以是团队创办企业;二是在一个单位内部负责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也叫创业,通常叫做企业内创业。美国学者吉福德平肖第三将企业内创业的人定义为“在大组织中从事创业活动的人”,也叫做内企业家。本文中的“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创建新企业的过程。

随着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势必给大学创业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如何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是当前大学教育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从大学生创业素质与领导者素质比较的角度,对大学创业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大学生创业素质和领导者素质理论综述

(一)大学生创业素质

大学生创业素质是大学生具有的创业方面的基本品质,是大学生在后天环境影响和创业教育训练下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结构。大学生创业素质研究在国内外从理论到实践都还处在发展阶段,有待完善。以下介绍国内外有关创业素质研究的几种主要观点。

国外关于创业素质的主要观点 美国百森商学院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管理学专家威廉.D.拜格雷夫把优秀的创业者的基本禀赋归纳为10个方面:理想、果断、实干、决心、奉献、热爱、周详、命运、金钱和分享等;基甸·D·马克曼(Gideon D Markman)和罗伯特·A·巴伦(Robert A Baron)提出了独特的个人——创业适合度模型,指出自我感知能力、识别机会能力、坚定不移的意志、丰富的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出众的社会技能等是影响创业者的关键因素。

国内关于创业素质的主要观点 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在其著作《创业与人生设计》中提到,创业素质分为个性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五种素质。学者胡旭微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结构包括把握机会的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用人能力、学习能力、风险能力等。杨桂芳等人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等素质。余可发等人认为,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五个方面的素质: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学习与创新能力、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对企业运作与市场开发知识的掌握能力。苏益南人等认为,大学生创业素质可归结为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心理素质包括创业欲望、自信心、意志力、自我控制和冒险精神;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能力素质包括识别机会能力、整合资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陈艳等人认为,创业素质可划分为四项:一是创业意念,包括欲望、决心、热情、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业的理念等;二是创业能力,包括组织与管理能力、高效率工作的能力、交际能力、应急能力、创新能力、洞察力、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及优秀的思维能力等;三是创业特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责任感等;四是创业知识技能,包括对创业有关的政策法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在上述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大学生创业者素质从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进归纳总结,如表1所示。

(二)领导者素质

所谓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在一定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在领导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用的本质要素。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在管理学界提出了不少的观点,下面简述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领导者素质观点。

国外关于领导者素质的主要观点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约翰·科特教授对领导者素质进行研究,他在对多家企业的经理进行调查之后认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6个方面的素质:行业知识和企业知识;在公司和行业中拥有人际关系、信誉和工作记录;基本的技能,主要包括社交技能、概念技能和专业技能;要拥有个人价值观;要拥有进取精神;保持充沛的精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安德鲁·利迈克尔·梅纳德在对100多家企业研究之后,提出领导者应具备7种能力,即洞察力、首创精神、感召力、参与、应变能力、个性和言必行等。

国内关于领导者素质的主要观点 2004年,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写的《管理考试辅导教材》一书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应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方面符合一些基本条件。领导者心理素质应具备乐观和稳定的情绪、成熟的心理、坚强的毅力和意志,正确处理员工的人际关系,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实时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领导者业务素质包括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和基本理论,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程序和各项专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分析、判断与概括的能力,决策管理能力,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沟通、协调组织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领导者身体素质包括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根据上述的国内外领导者素质理论,笔者从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如表2所示。

两种素质的差异性与关联性

(一)两种素质内容上的差异

比较表1和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素质内容与领导者素质内容都包括相同的四个方面,即心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要求中可以看出代表大学生创业素质特征的要素是“创业意愿”。创业意愿是实施创业行为的一个先决因素,实施给定行为的意愿决定于一个人对此行为的态度。显然,创业意愿决定着创业行为是否发生。虽然在领导心理素质要求中强调的“强烈的事业心”也可能包括“创业意愿”,但这并不代表其一定会通过创建新企业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事业。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毕业后究竟选择就业还是创业,创业意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决定着其成就事业的途径不同。因此,“创业意愿”是大学生创业素质中的一个重要要素。

(二)素质形成时间要求的差异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成功的企业会有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基于此,对一个成功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其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而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在大学毕业时并不一定具备良好的领导者素质,因为其领导者素质可以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而大学生创业素质要求其领导者素质在大学学习期间培养形成。

大学学习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树立和形成的时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者素质?良好的领导者素质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训练培养。

基于以上观点,大学生领导者素质的培养要求在校期间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训练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者素质,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目前,对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而言,遇到的问题就是学习期间实践活动过少。

(三)两种素质之间的关联性

从两种素质形成的时间差异可知,大学生创业素质应包含领导者素质。对大学生而言,如果在大学学习期间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素质,就同时具备了良好的领导者素质;如果在大学学习期间形成了良好的领导者素质,且具有创业意愿,那就具备了良好的创业素质。

关于大学创业教育的两点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培养

要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笔者认为,高校教育的重心应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识别具备创业品质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引导性培养,以加强其创业意愿;其二,提供校内及校外实习平台,丰富学生的个人经历,这不仅能提高学生改变外部环境的特质,同时能促进学生创业能力及创业知识的不断增长;其三,创业教育可适当减少课堂式知识讲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将创业培养重心放在高成就动机的学生身上。

(二)大学生领导素质培养

大学创业教育要加强实践教学活动,通常包括各种实验、实训、实习、创业实践等活动。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适应性、创新性、合作性及竞争意识等,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并形成创业所需的各种能力,这对大学生领导者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因而,大学创业教育应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培养大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领导者素质,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Singh R.Acomment on Developing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the Study of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Exploit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1):10-12.

[2]赵观石.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六个认识误区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37-40.

[3]安德鲁·利迈克尔·梅纳德.完美的领导者[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4]Gideon D Markman,Robert A Baron.Person-entrepreneurship Fit:Why Some People are More Successful as Entrepreneurs than Other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3(13):281-301.

[5]胡旭微.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26-29.

[6]杨桂芳,龚成开.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J].人才开发,2008(8):27-28.

[7]余可发.大学生创业素质结构维度及其综合评价[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3):78-82.

[8]苏益南,朱永跃,陈永清.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60-62.

[9]陈艳,雷育胜,曹然然.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6(4):80-83.

[10]Kolvereid L.Prediction of Employment Status Choice Intentions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6,21,(1):47-57.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7

一、创业胜任力的定义研究

胜任力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Taylor所提出的“时间―动作研究”。Mc Celland(1973)认为,胜任力与工作中的显著绩效相关,体现为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的集合。Lyle.M.Spencer(1993)在Mc Celland的研究基础上新加入一个层面――自我概念。Green(1999)认为,胜任力是完成工作目标所需要的工作习惯和个人技能,因此,胜任力模型(Competence Mode)可以用冰山模型来描述,即包括行为和特质。水面上的部分(知识和技能),即基准性胜任力(Threshold Competence)特征,这是岗位胜任的最基本素质;水面下的部分(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即鉴别性胜任力(Differentiating Competence)特征,这是绩效优异者的关键因素,能与普通绩效区别开来。Man和Lau(2000)从中小型企业竞争力出发,通过调查和访谈众多香港中小型服务业的管理者和所有者,认为创业胜任力是在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项优异特质之和,包括技能、知识和性格特征等。

根据林颖在2010年提出的观点,我国胜任力研究经历三个阶段:1998―2002年的奠基阶段,主要学者代表有王重鸣、时勘等,主要以介绍西方胜任力的相关研究为主;2003―2004年扩大阶段,如个体层面的胜任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组织竞争力视觉下的研究、建模及模型构建方法研究等;2005年以来的深化阶段。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集中于以下三方面:一是创业教育模式、教育机制、体系,如岳锋利(2005)提出目标、方式、作用的三维模型,席升阳(2004)提出了“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二是创业意识、动机、能力的培养,如吴剑平、于源溟、明辉等就提出了创业实践的重要性;三是高校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刘帮成、唐宁玉、陶祁(2003)指出,应该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来界定创业胜任力更恰当,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于创业胜任力的研究最后落脚点都是个人和组织创业胜任力相互协调的综合层面。

二、创业胜任力特征维度

在对创业胜任力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逐步将研究视角转向胜任力的特征维度,开始从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角度研究创业者的特质,尤其是高绩效者的核心要素,包括创业者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试图通过对创业者的心理活动和功能表现来解释创业绩效。这些文献提及了创业成功者的共性,如创新意识、风险承担意识、自我控制力、成就驱动等。Kirzner(1979)首先提出创业者心理认知特征的一个维度“洞察力”,认为创业者要有非常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Shave和Scott(1991)强调了创业者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性。Woodward(1988)认为,创业者个人的社会网络可以成为创业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在创业过程中及时获取相应资源帮助企业成长,是创业导向和创业绩效的中间变量。Shane(2000)认为,创业过程中的创造力和机会识别能力的基础是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能力。Sternberg(1999)提出了创业胜任力的三方面,即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已有文献看,国外对创业研究的焦点聚焦在创业主体、创业过程、创业环境以及它们三个要素的交集区域四个层面,创业主体可以包括个体、群体、组织、行业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分别从能力胜任、心理胜任和社会胜任三个维度对创业胜任力进行了讨论。能力胜任是指完成创业目标所需的能力,这是创业胜任力的核心要素;心理胜任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面对压力所需的心理资本;社会胜任维度则主要关注在特定创业环境中创业主体的行为表现以及创业主体所拥有的以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来展现的社会胜任力。但是,这三种能力都是通过定性描述,边界模糊甚至存在交叉,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仅依靠其中一种能力是无法取得创业成功的,不同的组合方式和作用结构也会影响创业绩效的高低,所以很难将这三种能力准确地区分。

托马斯归纳提炼出了创业胜任力特征的六维结构模型,即概念胜任力、组织胜任力、关系胜任力、机会胜任力、战略胜任力和承诺胜任力。这是目前适用最广泛的创业胜任力特征模型,在不同创业环境的实证研究中都得到了验证。六维度模型在国内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普遍认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验证、补充。冯华和杜红(2005)在六维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两个维度,提出了创业胜任力的八维模型,并把这些胜任维度划分为创业竞争力、创业执行力和创业素质持续改进能力三个创业行为范畴,指出创业胜任力对创业绩效产生直接影响。

三、创业胜任力研究评述

目前,现有的这些创业胜任力模型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学者韦雪艳曾对创业教育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类,发现82.5%仍然是描述性方法,14.6%采用探索性方法,而深入探讨变量之间关系的因果关系的验证性分析极少。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是评价的两种不同技术量度,这二者各有优劣,只有将二者科学地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定量方法研究的不足,这就使得当前该领域研究缺乏强有力的实践支撑,影响了研究的有效性及指导性。

现有这些研究更多是从创业主体的能力胜任和心理胜任出发,探讨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体现为各项胜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却忽视了创业环境和创业过程的相关性。创业环境也是影响创业胜任力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在创业周期里会影响创业胜任力维度的作用力,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中也会影响其他创业胜任力的发展。

同时,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创业胜任力模型和特征维度,具有较大的共性,在较大范围内都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创业的具体行为在不同的环境、周期、行业下所具备的创业胜任力是不完全相同的,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因此,目前的研究缺乏对具体环境、行业、创业阶段以及特定创业人群的胜任力研究,这也是后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参考文献:

[1] 冯华,杜红.创业胜任力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18-19.

[2] 胡文静.创业胜任力特征的研究进展及其趋势[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59-62.

[3] 张菡.创业团队胜任力研究述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30-31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8

十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并将在“十二五”发展期间得到真实的体现。[1]《2012年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核心、以服务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为突破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创新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创意产业人才,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研究表明,孵化器是兼备创新人才培养和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鉴于此,本研究以创意产业人才的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为例,研究高职院校创意产业人才孵化器机制下创意产业人才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的培养和提升,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一、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概述

高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源头之一,承担着培养创新产业人才、创新知识文化、服务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高校创意产业孵化器也是高校培养人才和社会技术进步的共同结果。创意产业孵化器是一种实际基地或虚拟服务的空间,通过整合创意资源,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与办公等方面共享设施,为创意学生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咨询,对有条件的创意学生提供融资、市场推广等创意企业的创业支持和推动。它具有培训、孵化、研发、展示等多功能,能充分利用大学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创意资源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重要平台。

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除了具有孵化器共有功能外,还具备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发展的自身功能。

1.培育服务功能

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是集成高职院校和社会资源的咨询服务机构,由专门创意产业孵化器管理人员为创意大学生提供培养、咨询和创意相关服务。

2.创意创业投资和融资

创意产业创业企业一般都缺乏必要的资金,创意大学生更缺乏必要的创业条件和创业经验,从而影响创业的成功。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恰好提供创意产业创业所需的必备条件。为创意大学生创业提供信息,并协助完成创业相关手续和审核,并为创意创业提供银行贷款、创业基金支持或进行风险投资。

3.创意和创新功能

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为创意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创意环境和条件,为创意产品的生成提供人文支持,特别是创意产品的研发、制作等。因此,创意产业孵化器更能促进创意产品的生成和创意大学生创意发挥。

二、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概述

按照英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华·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类从社会中获取的各种能力与习惯”。[2]文化经过传承创新的延续形成包括艺术、建筑、民俗等一切文化创意资源。但并非文化创意资源就可以进行产业化经营。而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在文化创意资源产业化过程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创意强调创新,是一种从无到有或重新改造已有的过程,而创意走向市场或产业化是一种经济的活动,而创意团队领导者扮演的就是经济活动的推动者,是嫁接文化创意与可见市场的桥梁作用,[2]这种媒合力就是一种管理和领导的特质。总之,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要素对于如何开掘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成为文化品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作用。

创意团队领导者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领导能力是文化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创意产生、创意制作,还是产品市场营销、商业决策,创意团队领导者在其中扮演着创意工作者、市场营销者、产品管理者、商业推动者、企业利润守护者等诸多身份。因此,创意团队领导者的特质构成应该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除了具备一般的创意的天赋以外,良好的人格、较强的管理能力、敏锐的商业头脑、人脉资源等也是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的重要构成。鉴于本文的研究群体和以往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大学生应具备的创意团队领导者的特质应包含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优良的人格魅力,并且能显著区分一般个人或它团队的领导者特质。因此,本研究界定的大学生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包含专业技能类领导力特质、企业管理类领导力特质、人格魅力类领导力特质三个类别,见下表。

1.专业技能类领导力特质

创意不是凭空想象,创意是在一定实践和学习基础上产生的,创意产业更是要与各专业领域密切相联。那么,就要求创意团队的领导者除具备创意的天赋和兴趣外,还要有深厚的专业背景、技能、行业经验和见解。因此,优秀的创意团队领导者要包含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鉴别力等专业技能型的领导者特质。

2.经营管理类领导力特质

创意资源的产业化离不开创意团队的商业市场运作,而创意团队领导者的经营管理领导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创意团队领导者应具备必备的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对文化创意市场的判断力和洞察力,经营管理团队的领导力和经营力等。只有创意团队领导者具备良好的经营管理领导力特质,才能管理好团队,经营好产品,才能将创意资源真正转化为创意品牌或创意产业化,实现创意产品走向创意产业市场。

3.人格魅力类领导力特质

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力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驾驭市场经济,管理好自己的企业或团队。同样,创意团队的领导者具备好的人格魅力对于实现团队良好管理和经营具有强的推动作用。人格魅力是由一个人的气质、才学、经验和品行等诸多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一种凝聚力和感召力。人格魅力类领导力特质通过领导者运用亲和力和感召力,使被领导者或下属心甘情愿为实现既定目标努力奋斗。

三 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下的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培养机制

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无论是对于创意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与成才,还是创意资源产业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高职院校作为创意大学生学习和提升的最重要场所,在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类创意团队领导力特质方面能为创意大学生提供有效支持和服务,但在经营管理类、人格魅力类方面的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方面的培养显得力不从心。尽管一些高职院校不断通过参加学术比赛、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创意大学生领导者特质的培养,但都不能系统性、全面性的加强创意大学生的领导力特质培养。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从孵化器角度,研究孵化器培养模式下的创意团队领导者特质培养,提出一下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培养机制。

1.专业与产业结合,教学与需求结合,打造孵化器创新教学机制。

国家大文化产业的繁荣,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意产业是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对象,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和新内容。创意产业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创造技能,培养和提升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社会需求的创意产业人才显得非常有必要。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创意点多的特性。因此,高职院校结合创意专业特性和需求整合创意专业,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创造力培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遇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创造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培养更多的创意产业人才。

2.高校与企业结合、资源互补,建立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机制。

科研是高职院校创意教育和结合社会力量的动力和桥梁,以科研或校企合作项目带动高职院校与校外企业联合,打破常规学校教育方式,积极吸纳多方社会资源,为高职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而且一些企业自身要求参与高校产、学、研的愿望也非常迫切。构建高职院校专业与校外对口企业的联合,通过科研项目联动,打造创意产业人才孵化器或创意研发基地,依靠校内自身的人才和研究资源,正好社会各方资源,弥补高校产业资源和设备技术的匮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有意义的实践和学习的机会,也为学校创意产业孵化器的发展添彩。

3.以创意竞赛和比赛为导向,激发潜力,打造孵化器创新研发机制。

高职院校创意的比赛较多,而现今好多学校疲于应付,未能形成一定的团队和竞赛机制。打造高职院校创意产业孵化器,发挥其功效,借助孵化器自有的功能和优势,为学生参加创意竞赛和比赛创造更好的条件。将赛事导入孵化器运营中,围绕开展研发性教学,并以设计开发出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创新产品为目的。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开发适应行业发展的新作品和方案,巧借学生渴望获取专业认同的心理,激发学生的专业求知欲与科研主动性,引导学生以科研小组为单位对课题的意义以及相关经济环境、技术要求、审美趣味、市场需求、艺术品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开发突破现状的设计概念。进而综合性运用艺术和技术力量围绕设计概念展开创造性地执行。

参考文献

1 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2):4~6

2 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向勇.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素质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7~62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9

自1999年中国大学开始扩招以来,高校学生人数急剧攀升,除了对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高校软件硬件方面的直接冲击外,也带来了一个很重要、很迫切的民生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革,大学生“包分配”的就业制度逐渐演变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逐渐散去,大学生同样要在人才市场中搏杀,才能谋得一份职业,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却一直在低位徘徊,出现“生多岗少”的窘境。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用工荒”始终存在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状态。如果大学生就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那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国家、政府、社会、高校一方面努力整合各方资源、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大学生合理就业。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不仅解决了创业者自身的就业问题,并且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有利的。这与我国倡导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上输送了大批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尽管政府、高职院校非常重视高职生的创业教育,也纷纷启动了创业行动教育计划,提供政策扶持,搭建创业平台,但是高职生真正参与创业的比例明显偏低,创业规模小,创业成功率低是高职生创业的一大窘境。高职生创业比例的高低将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重大影响。高职生进行创业活动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其中,创业心理素质是重要因素。创业心理素质引导高职生由潜在创业者变为现实创业者,并且帮助创业者在整个创业活动过程中调整状态、克服困难、坚定意志,直达创业成功的彼岸。因此,研究高职生的创业心理素质不仅必要,而且必需。

二、创业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

国外大量心理学家的系列研究成果表明,成功创业者一般具备下面几方面心理特质:成就需要、内控倾向、风险偏好、自信。创业心理素质对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结合创业活动实践,创业心理素质可以提炼为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行为和创业意志。

1.创业意识。个体从事任何行动都受到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等个性特征的支配和推动。个体的创业行为也不例外,个体不可能无缘无故就产生创业行为,那是因为个体有了创业的兴趣和需要,进而产生了创业的动机,最终导致创业行为的发生。创业意识是创业活动的“启动器”“发动机”,推动、激励个体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维持、调整其创业行为,确保其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积极心理因素。创业意识可以让创业者长期保持一种比较高昂的创业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创业者的创业潜能,力助创业者取得创业事业上的成功。

2.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为顺利完成创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是保证创业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它是以创业者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经过分析、综合、总结、提炼、内化等心理过程的作用,并在创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心理功能。创业能力作为一种高度概括化、综合化的高级技能,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市场驾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创业能力对创业活动的成效产生了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决定着创业活动能否做大、做强。

3.创业行为。创业者拥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具备很强的创业能力,也有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扶持,如果没有创业行为的发生,整个创业活动将只是美好的“愿景”。可以这样说,创业行为是整个创业活动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创业行为是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外界资源整合的创业过程。简而言之,就是选择创业方向、挑选公司名称、搭建组织结构、评估预算报告、租赁经营场所、募集创业资金、完成公司登记、进行市场营销、招聘和培训员工等一系列活动。

4.创业意志。创业意志是创业者自觉地确定创业目的,并根据创业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困难险阻,以实现预定创业目的的心理过程,具有自觉性、坚毅性、果断性、自制力等特征。创业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创业期间可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重重困难和险阻,如人才欠缺、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等问题都会对创业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创业者没有坚韧的创业意志来面对和应对创业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创业活动很可能功亏一篑。坚强的创业意志让创业者始终保持一颗坚强的心,引领其创业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三、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创业者的创业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了其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和顺利推进,从根本上影响了创业活动的成败。为此,需要国家、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切实把高职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好、塑造好。

1.提升高职生自信心。客观来讲,高职生大多是高考的“失意者”,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失败者”。正是由于他们在学业上的“失败”,让高职生内心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感。但是这种自卑感对高职生却是致命的伤害,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迁移、泛化的作用,让学生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为此,学校要借助心理咨询中心、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成功人士等各方有利资源,通过报告、讲座和谈话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试,让学生逐渐明白和懂得高考的失利并不能完全把自己否定,很多时候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道挫折,一种磨难,世界为你关上一道门,也会你开启一扇窗,进入高职院校是人生履历上新的一页、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利用在校的这几年把各种知识与技能学会、学懂、学通、学透,同样也可以闯出一番天地,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只有学生信心上来了,他们才有动力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随着新知识、新技能的不断积累和历练,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创业意识、创业理念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影响和灌输。让学生明白创业对他们并不遥远,也可以说很近。

2.提供创业政策扶持。深圳特区由贫穷落后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而针对深圳特区又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深圳特区的成功无疑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政策扶持在教育领域同样适合。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台鼓励学生创业的政策,与资金雄厚、经验丰富、人脉广泛的社会创业精英相比较而言,进行创业活动的大学生是“弱势群体”,如果没有特别的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活动大多数将以失败而告终。正是由于大学生创业活动将遇到的种种困难,需要得到特别的关心与呵护,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国家层面的优惠政策主要有: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注册资金(本)可以分期到位;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2年;各商业银行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2~5万元的小额贷款;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2年等。地方政府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也出台了更加灵活、更加细化,更贴近实际的优惠政策,如上海市政府规定,上海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

3.给予创业实践平台。光有创业理论,没有创业实践,一切都是空谈。学校应该想方设法鼓励、引导、支持大学生投身于创业实践,学校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开辟创业园、创业街作为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创业的“演练场”。在大学生创业园里,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强项等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从开办一个饭店、奶茶店、精品店等最简单、低层次、低附加值的创业项目开始,逐渐向管理咨询、广告设计、软件开发等高端创业项目推进。只有大学生进行了创业实践活动,他们才能熟悉了解:查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户注资(银行)验资(会计事务所)申请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税务登记证(税务机关)整个注册公司基本流程。营销策划,资金募集,广告宣传,财务预决算,员工招募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创业者去面对与解决。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碰到很多挫折和困难,甚至于失败,他们只有经历过种种打击之后,才能成长、发展、成熟、壮大,等他们离开学校这棵大树的庇荫时,同样也能够适应,甚至可以说游刃有余,这样的创业实践活动才是有效,值得去尝试与努力。国内高校中温州大学城创业园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4.营造创业氛围。学校的氛围很重要,如果一所学校学术氛围很浓,那么学生更多的是投身于学习和科学研究当中;如果一所学校商业气息浓厚,那么学生更多的是投身于商业活动当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什么样的学校,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不可否认,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学生个体,但是环境的影响同样非常重要,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富有激情,充满活力,很有冲劲,很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校通过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和创业氛围,让大学生明白他们不仅可以成为岗位的竞争者,更可以成为岗位的创造者,大学生去创业并不是找不到工作,是“失意者”,而是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是“成功者”。

5.获取创业知识。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创业知识的储备必不可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创业者,他必须掌握丰富的创业知识,这就要求这些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大学图书馆、学生社团、媒体资讯、与商界成功人士交流等方式与渠道,获取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广告策划知识、人际交往的处事原则与方法、专业技术知识等各种创业知识,进而逐步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10

Zhang Min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 ERP sand table simulation is the common mode in enterprise education. We built up an evaluation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though the basic enterprise behavior in simulation to make enterprise education more pertinent. And then it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cores on the evaluating indexes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of colleague students in Wuhan and Wenzhou by using sequence research and T-test. This method will make enterprise education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Key words: ERP sand table simulation; enterprise educati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evaluation model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人们意识到创业及其相关内容是可以被传授的[1],创业教育项目能改变受教育者的创业意向[2]。创业是一种行为,创业动机、创业机会和创业技能都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创业教育强调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形成自我就业意识,并在毕业时具有发展的眼光、创业的胆识、开放的观念、较强的组织与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3]。目前,各地高校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通过创业实训课程和创业情景模拟训练,结合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特别是创业素质的系统教育。

但是,创业意识受到创业环境、个体特质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存在对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承认创业意识的差距,识别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差异并进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课程的设计和创新技能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1 ERP沙盘模拟课程对创业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近十年来,国内高校纷纷引入ERP沙盘模拟作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这种体验式、参与式、对抗式的教学方式,在强化理论知识运用的同时,加强了管理实践技能的训练;轮岗机制、监控机制乃至评分机制的有机结合,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无论是机会识别、战略规划、融资投资策略、商务谈判还是团队管理,情景式的创业教育平台帮助参与者体会创业的心路历程,在不断反思中培养创新精神并激发创造性思维。这种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常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4]。ERP沙盘模拟在帮助学生建立创业教育所需知识体系的同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确保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5]。ERP沙盘模拟教学对进一步培育大学生企业家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包括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契约精神和学习精神[6]。

在ERP沙盘模拟实训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担当哪个角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反映出不同的决策行为,有的呈现出风险偏好,有的呈现出风险规避;有的言辞激烈,有的冷静异常。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下,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融入到创业和运营管理过程中来,大家也深刻体会到不同角色胜任力对经营成败所起到的决定性影响。近年来,国内关于ERP沙盘模拟实训的教研文献非常多,但一般集中于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以及课程内容改革的探讨,忽视了实训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行为与其创业素质之间的对应关系,放弃了ERP沙盘实训所提供评价学生创业素质高低的机会。正是借助这一真实、具有工作表现要求的环境,通过观察ERP沙盘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典型行为,建立基于典型创业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模型,对学生的创业素质进行客观评判。

2 基于ERP沙盘实操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模型

2.1 模型的建立

MeClelland认为,成功创业者一般具备下面6个心理特质:成就动机,内控倾向,风险承担倾向,不确定性容忍,自信和创新意识[7]。而那些拥有创业心理特征人员比不具备创业心理特征人员具有更高的实施创业行为的倾向。这说明可以通过观察创业者行为倾向来判断其创业心理特征。Markman和Baron提出了个人创业适合度模型,指出具有自我感知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坚定不移的意志、丰富的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出众的社会技能,是影响创业者创业适合度的关键因素[8]。姚晓芳建立了科技型创业者素质评价模型,从基本素质、思想素质、一般能力素质以及核心能力素质4个方面对科技型创业者进行评价[9]。为了更好地量化创业者综合素质,Chandler和Hanks第一次采用创业胜任力来评价创业者所应具备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核心能力,创业胜任力的强烈程度直接影响到创业绩效[10]。Thomas提出可以通过机会、关系、概念、组织、战略、承诺等胜任行为特征测度创业胜任力[11]。张炜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了情绪因素和学习要素,并认为创业胜任力体现在一系列焦点行为当中[12]。由于创业者经验、教育经历、家庭背景等因素会影响创业者的个性特质、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并且在创业过程中可以通过创业者的实际行为来观察和识别,Siegfried就曾提出通过创造一个真实、具有工作表现要求的环境,来检验被测人员在真实世界中的多种能力[13]。由于胜任力特征是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结合ERP沙盘模拟具体场景和实际任务来设计适当的评价指标及其对应的典型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采用McClelland提出的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参与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学生进行访谈[7],请参与者描述实训过程的主要经过,访谈问题如下:

(1)你是如何做决策的?是否经常产生新想法和新策略?

(2)你是如何处理团队成员和竞争者之间的关系?

(3)在运营过程中,令你感触最深的事件是什么?你是如何处理的?

(4)在运营过程中,你意识到的主要机会和风险分别是什么?

在分析访谈记录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成果,从ERP沙盘模拟过程中参与者的典型行为入手,建立基于典型创新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基于典型行为的创业胜任力评价体系

作为探索性研究,选取了武汉和温州两所高校商学院中参与ERP沙盘实训的学生作为分析对象,在实训过程中,特别强调岗位轮换以帮助他们获得完整的实训体验。在实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及时获取学生的心理感受,要求其根据问卷进行自我评价。问卷采用Likert5级量表记录调查对象从很好到很差的评价,以5~1进行记分。正式开始问卷前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预调查,并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分析,问卷中各变量的Cronbach系数均在0.7以上,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此外,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不断提炼指标及措辞,量表的内容效度能够得到保证。

2.2 研究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判断,在沙盘实训过程中,武汉和温州两地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创业道德和创业能力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创业心理方面差异显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两地的创业环境、创业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有所不同。尽管武汉市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些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各大高校也相继开办了创业学院或者创业特色班,学生的创业心理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整。但创业环境对心理深层次影响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冒险精神、自信心、情绪控制程度以及对财富的渴望程度,都需要逐步得到锻炼。相比之下,温州独特的创业文化、城市精神早已深入人心,加之务实的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丰富多彩的创业课堂以及各项政策的扶持,温州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创业心理已日趋成熟。

表2 一级指标总得分及差异检验

在对创业能力的6项指标分析后发现(见表3),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两地大学生中呈现出较大差异,而执行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则差异并不显著。武汉高校资源密集,学习资源相对丰富,学生比较善于通过独立的学习来获取和更新理论知识;而温州经济发展较快,对市场机会能够敏锐察觉,只有通过快速决策并利用现有资源积极组织团队,才能抓住商机。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学者们提出的创业能力受到创业意识、创业环境影响的论断。

表3 二级指标得分及差异检验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创业环境,武汉的大学生必须加强创业心理教育,强化挫折教育,多参与社会实战,培养自信心和自控力;而温州的大学生在创业技能中更应该突出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基本决策理论和创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并不断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进而对市场机遇进行准确判断和理智投资,最终形成独特的创业核心能力。

3 结束语

ERP沙盘模拟实训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为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提供了平台。依托ERP沙盘实训,通过模拟真实的创业环境,提出了一个基于实际操作行为的创业胜任力模型,旨在对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或其他方法对每一名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创业胜任力评分,以帮助大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创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也为进一步实施创业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分析工具,最终实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Fiet J O. The theoretical side of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6:1-24.

[2] Peterman N E & Kennedy J.Enterprise education: Influenc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ntrepreneurship[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3,28:129-144.

[3] 刘动菊.开展创业教育,构建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67-70.

[4] 张竞元,赵越,王东娣.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与对抗课程“四阶段”教学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365-368.

[5] 郑祖起.ERP沙盘模拟与创业教育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4):132-133.

[6] 傅前瞻,陈拥军.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ERP 沙盘模拟教学的视角[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1):36-38.

[7] McClelland D C.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Creative.Behavior,1987,21(1):18-21.

[8] Markman G D,Baron R A. Person-entrepreneurship fit: why some people are more successful as entrepreneurs than other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3,13:281-301.

[9] 姚晓芳,龙丹.合肥、深圳两地科技型创业者素质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96-101.

[10] Chandler G N,Hanks S H,Market attractiveness,resource based capabilities,venture strategies,and venture performa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9:331-349.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11

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简单的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1]。目前,我国虽然有一些学者对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但很少有学者提及不同创业阶段培养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创业的不同阶段,探讨不同创业阶段高职生心理素质培育模型。

1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心理现状

一些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通常侧重于创业理论教育、创业实践训练,对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较少涉足。当前高职生的创业心理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缺乏理性认识,信念不坚定

绝大多数高职生之所以未进入创业天地,主要是缺乏对创业的理性认识,并且过分地依赖学校或是自己家庭的关系网,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高职毕业生实际进行创业的不到2%。有的人存在畏难心理,害怕失败而不敢创业;有的人存在无助心理,缺乏创业经验,不知道如何去创业;有的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被迫创业,因此创业信念不坚定,创业方向不明确。

1.2 缺乏坚韧意志,挫折商较低

挫折商(Adversity Quotient)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当前很多高职生意志力比较薄弱,思想单纯,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却往往处于理想化状态。在创业初期就只想着成功,甚至想要一步登天,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信,认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一旦愿望落空,或者遭受打击,就会丧失积极性,半途而废。

1.3 缺乏包容能力,合作意识不够

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对共同行为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是合作行为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创业需要合作伙伴,因此,合作意识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包容性,不知如何与他人友好合作。高职生虽有创新精神但缺少经验,因此创业过程中需要创业团队中的每个人发挥特长,彼此包容对方不足,与客户和顾客打好交道,与公众媒体打好交道,与外界销售商打好交道,才有助于创业的发展。

2 创业心理素质研究的作用

创业心理素质研究方法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创业行为进行研究,由此,对创业教育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新的理论视野的开拓。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个人获得成功、成就、升迁等原因,85%取决于这个人的心态,仅有15%是由人的专门技术所决定的。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提出:“这一时代最重大的发现,是我们可以因改变心态而改变生活。”高职生成功创业,离不开自身良好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研究和讨论如何培育高职生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加强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是时展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国家出台了大量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学生创业机制逐渐确立和完善,为大学生主动立足市场、独立自主创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但从目前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来看,许多高职生不敢创业、不会创业。因此,加强创业心理辅导就成了高职生创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2.2 创业心理素质是高职生创业过程中的内在调控器

创业需要动机和兴趣。强烈的需要引导人去创业,浓厚的兴趣吸引人去创业;创业热情和毅力是创业过程的推进器,创业人格则是创业成功的守护神。当代大学生虽然聪明灵活,但依赖性强;虽然有理想有抱负,但却缺乏创业的心理准备,特别是抗挫折能力不强,意志力比较薄弱,开拓进取意识不足:大学生只有努力提高创业心理素质,才能正确调控创业过程,把创业行为引向正确的轨道,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2.3 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高职生顺利就业、创业的需要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12

自1999年中国大学开始扩招以来,高校学生人数急剧攀升,除了对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高校软件硬件方面的直接冲击外,也带来了一个很重要、很迫切的民生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革,大学生“包分配”的就业制度逐渐演变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逐渐散去,大学生同样要在人才市场中搏杀,才能谋得一份职业,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却一直在低位徘徊,出现“生多岗少”的窘境。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用工荒”始终存在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状态。如果大学生就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那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国家、政府、社会、高校一方面努力整合各方资源、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大学生合理就业。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不仅解决了创业者自身的就业问题,并且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有利的。这与我国倡导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上输送了大批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尽管政府、高职院校非常重视高职生的创业教育,也纷纷启动了创业行动教育计划,提供政策扶持,搭建创业平台,但是高职生真正参与创业的比例明显偏低,创业规模小,创业成功率低是高职生创业的一大窘境。高职生创业比例的高低将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重大影响。高职生进行创业活动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其中,创业心理素质是重要因素。创业心理素质引导高职生由潜在创业者变为现实创业者,并且帮助创业者在整个创业活动过程中调整状态、克服困难、坚定意志,直达创业成功的彼岸。因此,研究高职生的创业心理素质不仅必要,而且必需。

二、创业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

国外大量心理学家的系列研究成果表明,成功创业者一般具备下面几方面心理特质:成就需要、内控倾向、风险偏好、自信。创业心理素质对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结合创业活动实践,创业心理素质可以提炼为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行为和创业意志。

1.创业意识。个体从事任何行动都受到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等个性特征的支配和推动。个体的创业行为也不例外,个体不可能无缘无故就产生创业行为,那是因为个体有了创业的兴趣和需要,进而产生了创业的动机,最终导致创业行为的发生。创业意识是创业活动的“启动器”“发动机”,推动、激励个体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维持、调整其创业行为,确保其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积极心理因素。创业意识可以让创业者长期保持一种比较高昂的创业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创业者的创业潜能,力助创业者取得创业事业上的成功。

2.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为顺利完成创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是保证创业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它是以创业者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经过分析、综合、总结、提炼、内化等心理过程的作用,并在创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心理功能。创业能力作为一种高度概括化、综合化的高级技能,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市场驾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创业能力对创业活动的成效产生了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决定着创业活动能否做大、做强。

3.创业行为。创业者拥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具备很强的创业能力,也有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扶持,如果没有创业行为的发生,整个创业活动将只是美好的“愿景”。可以这样说,创业行为是整个创业活动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创业行为是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外界资源整合的创业过程。简而言之,就是选择创业方向、挑选公司名称、搭建组织结构、评估预算报告、租赁经营场所、募集创业资金、完成公司登记、进行市场营销、招聘和培训员工等一系列活动。

4.创业意志。创业意志是创业者自觉地确定创业目的,并根据创业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困难险阻,以实现预定创业目的的心理过程,具有自觉性、坚毅性、果断性、自制力等特征。创业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创业期间可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重重困难和险阻,如人才欠缺、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等问题都会对创业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创业者没有坚韧的创业意志来面对和应对创业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创业活动很可能功亏一篑。坚强的创业意志让创业者始终保持一颗坚强的心,引领其创业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三、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创业者的创业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了其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和顺利推进,从根本上影响了创业活动的成败。为此,需要国家、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切实把高职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好、塑造好。

1.提升高职生自信心。客观来讲,高职生大多是高考的“失意者”,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失败者”。正是由于他们在学业上的“失败”,让高职生内心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感。但是这种自卑感对高职生却是致命的伤害,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迁移、泛化的作用,让学生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为此,学校要借助心理咨询中心、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成功人士等各方有利资源,通过报告、讲座和谈话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试,让学生逐渐明白和懂得高考的失利并不能完全把自己否定,很多时候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道挫折,一种磨难,世界为你关上一道门,也会你开启一扇窗,进入高职院校是人生履历上新的一页、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利用在校的这几年把各种知识与技能学会、学懂、学通、学透,同样也可以闯出一番天地,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只有学生信心上来了,他们才有动力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随着新知识、新技能的不断积累和历练,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创业意识、创业理念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影响和灌输。让学生明白创业对他们并不遥远,也可以说很近。

2.提供创业政策扶持。深圳特区由贫穷落后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而针对深圳特区又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深圳特区的成功无疑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政策扶持在教育领域同样适合。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台鼓励学生创业的政策,与资金雄厚、经验丰富、人脉广泛的社会创业精英相比较而言,进行创业活动的大学生是“弱势群体”,如果没有特别的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活动大多数将以失败而告终。正是由于大学生创业活动将遇到的种种困难,需要得到特别的关心与呵护,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国家层面的优惠政策主要有: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注册资金(本)可以分期到位;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2年;各商业银行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2~5万元的小额贷款;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2年等。地方政府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也出台了更加灵活、更加细化,更贴近实际的优惠政策,如上海市政府规定,上海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

3.给予创业实践平台。光有创业理论,没有创业实践,一切都是空谈。学校应该想方设法鼓励、引导、支持大学生投身于创业实践,学校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开辟创业园、创业街作为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创业的“演练场”。在大学生创业园里,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强项等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从开办一个饭店、奶茶店、精品店等最简单、低层次、低附加值的创业项目开始,逐渐向管理咨询、广告设计、软件开发等高端创业项目推进。只有大学生进行了创业实践活动,他们才能熟悉了解:查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户注资(银行)验资(会计事务所)申请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税务登记证(税务机关)整个注册公司基本流程。营销策划,资金募集,广告宣传,财务预决算,员工招募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创业者去面对与解决。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碰到很多挫折和困难,甚至于失败,他们只有经历过种种打击之后,才能成长、发展、成熟、壮大,等他们离开学校这棵大树的庇荫时,同样也能够适应,甚至可以说游刃有余,这样的创业实践活动才是有效,值得去尝试与努力。国内高校中温州大学城创业园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4.营造创业氛围。学校的氛围很重要,如果一所学校学术氛围很浓,那么学生更多的是投身于学习和科学研究当中;如果一所学校商业气息浓厚,那么学生更多的是投身于商业活动当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什么样的学校,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不可否认,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学生个体,但是环境的影响同样非常重要,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富有激情,充满活力,很有冲劲,很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校通过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和创业氛围,让大学生明白他们不仅可以成为岗位的竞争者,更可以成为岗位的创造者,大学生去创业并不是找不到工作,是“失意者”,而是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是“成功者”。

5.获取创业知识。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创业知识的储备必不可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创业者,他必须掌握丰富的创业知识,这就要求这些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大学图书馆、学生社团、媒体资讯、与商界成功人士交流等方式与渠道,获取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广告策划知识、人际交往的处事原则与方法、专业技术知识等各种创业知识,进而逐步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创业者的心理特质篇13

“创业者”就是自主创业,在追求个人富足和自身价值实现的同时,创造社会财富和吸纳劳动力,切实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群体。大学生创业者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1)大学生创业者既是创新者,又是继承者。大学生创业者不论是创建新企业,还是在原有企业中采用新战略、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引进新技术或运用新资源,都是不同程度的创新活动,因而创业者首先是创新者,要具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同时,任何创新活动都不能脱离实际,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原有条件、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去进行;其次,创业活动也是创业者本人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观念的反映,因此创业具有传承性,创业者也是继承者。

(2)大学生创业者既是实践者,又是宣传者。创业是创建或运营经济实体,固而具有实践性。其生产的产品可以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产品,但都应具有满足社会和人某种需要的特性,否则,创业就是无价值的和无意义的,也就不能称之为“创业”。另一方面,创业既然是从事生产实践活动,他的行为就是一个模范、榜样。而创业过程是生产实践活动和宣传活动的统一体,创业者也就成为实践者和宣传者的统一体。

(3)大学生创业者既是管理者,又是参与者。创业者通常在企业中居于管理者的位置,从事企业的日常经营与战略决策。但同时,创业者又是普通的创业团队成员,具有普通劳动者的需要和特征。如希望通过诚实劳动获得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博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承认与尊重,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等。

2 大学生创业者的分类

2.1 按照大学生创业者的人格特质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麦纳(John B.Miner)对100位事业有成的创业者经过长达7年的跟踪调研,发现这些创业者存在共同的人格特质,约翰·麦纳根据特质的不同,将创业者分为四种类型:成就上瘾型、推销高手型、超级主管型和创意无限型。

(1)成就上瘾型创业者。这类创业者的人格特质主要表现,必须拥有成就;渴望回馈;喜欢拟定计划和设计目标;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对组织忠诚;相信以己之力可以改变生活;相信工作上应该由自己制定目标,不能受制于他人。对认定的事业表现出执着而不放弃的决心,坚持到底,不达目的不死心,是目标非常确定的上瘾者。

(2)推销高手型创业者。这类创业者的人格特质主要表现,善于观察和体恤他人的感受;喜欢帮助他人;相信社会互动很重要;需要与他人发展良好的关系;有良好的交际能力;有强烈的合作意识,相信销售对执行公司经营战略十分重要。

(3)超级主管型创业者。这类创业者的人格特质主要表现在很讲信用、很负责任,他们的能力、力量来自于贯彻目标的决心,期望成为企业中的领导人物;具有决断力;对集体持肯定态度;喜欢与他人竞争;期望享有权力;渴望能够出人头地。

(4)创意无限型创业者。这类创业者的人格特质主要表现为热爱创新,富有创意;相信新产品的研发对企业经营战略的执行十分重要;聪明过人;希望避免风险。有创意有主张,绝对与众不同,鹤立鸡群,有着强烈的冒险性及好奇心。

2.2 按照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内容分类

(1)生产型创业者。生产型创业者是指通过创办企业推出产品的创业者,是以生产技术为主体,通常这种产品科技含量较高。比如,爱多的创业就是以生产VCD产品打开家电市场的。

(2)管理型创业者。管理型创业者就是指那些综合能力较强的创业者,他们对专业知识本来十分精通,而且对企业管理、运作、市场、财务等十分熟悉,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带动企业前进。

(3)市场型创业者。市场型创业者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市场,善于把握市场变化机会。在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涌现出大批的市场型创业者。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就有一句名言:“三只眼晴看世界”。其意思就是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只要一只眼,即盯住政府就可以了;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则需要有两只眼,一只盯住市场,另一只盯住员工;而转型期的企业则需要具备第三只眼,也就是说盯住市场和员工之外,还要盯住政府出台的政策。

(4)科技型创业者。科技型创业者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关联,以高科技为依托创办企业。20世纪80年代之后,为了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办企业的措施。如今的许多知名科技企业的前身就是原来的“校办企业”和科研机构创办的“所办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以及联想集团等。

(5)金融型创业者。金融型创业者实际上是一种风险投资家,他们向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专业特长和管理经验。他们不仅参与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规划的制定,而且还参与企业的营销战略制定、资本运营以及人力资源管理。

3 大学生创业者的能力特征分析

3.1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对未知世界、未知领域的探索性活动。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是人才脱颖而出的摇篮。中科大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把创新人才的素质归结为六点: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好奇心和兴趣,直觉或洞察力,勤奋刻苦,集中注意力,被社会接受的素质(包括诚实、责任感和自信心)。

创新的实质是通过科学研究、生产活动和管理实践,创造新的理念、产品或服务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论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创新的成果都要靠人来完成。创新能力是创业人才的核心。在创业者的创业过程中,无论是发现新的创意、捕捉新的机遇、寻找新的市场,还是撰写一份有潜质的创业计划,以至于创业融资、创办公司和企业运作、管理和控制,都包含着创新的内容。所以,作为一个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必须具备市场、技术、管理和控制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又来源于创造性思维,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一定具有独立性、求异性、想象性、新颖性、灵感性、敏锐性等人格特质。因此,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主要包括: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创业能力是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的主要操作系统,因此是创业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2 策划能力

“狭路相逢,智者胜,胜在策划。”作为创新思维、创造市场竞争奇迹的技术手段,作为科学的思维方法,作为企业竞争中最有力的新武器——策划,对每一位创业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根据外部环境和掌握的创业机会,进行富有创意的策划,对创建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创业者发挥策划能力必须注意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创业者必须弄清策划项目的价值所在、所涉及的范围和有关的限制因素,创建企业市场服务的定位;第二,确定由谁负责该项目的策划负责人、策划团队;第三,创业者必须考虑策划的时机。创业者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发展壮大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竞争实力有多强;才能充分衡量自己把握的新武器在市场竞争时的真正威力;才能不断地去补充和完善自己;才能真正地为别的企业进行量体裁衣的策划方案制定。它主要体现在制定战略、确定目标、拟定计划、组织指挥和调配人员中作出果断的科学的决定。领导者决策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领导活动的绩效,它是衡量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3 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创业者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创建新的企业中组织显得十分重要,组织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组织能力是指领导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实现组织制定的目标,运用一定方法和技巧,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系统、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民族、性别、年龄等均不相同的人组织在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之中,使大家朝着一个共同方向和目标去努力、去奋斗。组织能力包括合理选择下属的能力、粘合能力、架构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激励下属的能力、授权能力、应变能力和合理分配资源(人力、财力、物力)的能力等。组织能力包括三个层级:个人能力、项目/团队能力、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公司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其包括:核心流程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组织文化能力。任何组织必须建立基于能力的管理,不断增强个人、团队、组织的能力,通过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管理,形成公司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3.4 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在字典的意思,就是“指导和统率的能力”。同志说:“从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看,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到国际市场的大海中去游泳,并且要奋力地去游,力争上游,不断提高我们搏风击浪的本领。”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领导能力通常通过如下几个方面体现:①活力,巨大的个人能量,对于行动有强烈的偏爱,干劲十足。意味着不屈服于逆境,不惧怕变化,不断学习,积极挑战新事物的充满活力的人才;②鼓动力,激励和激发他人、员工的能力。能够活跃周围的人,善于表达和沟通自己的构想与主意;③锐力,竞争精神、自发的驱动力、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主张。坚定的意志与注意力,还要有清除那些碍手碍脚的人的勇气;④实施力,提交结果,能够将构想和结果联系起来。不仅仅是口头说说就完了,将构想变成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并能够直接参与和领导计划的实施。

3.5 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每一个创业者必备的重要能力,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培养、积累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与组织能力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激励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幽默的能力、演讲的能力、倾听的能力等。创业者不仅要善于激励团队,还要善于自我激励。要让团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去工作,就要把员工的“要我去做”变成“我要去做”,实现这种转变的最佳方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优秀的创业者都有很好的演讲能力,特别是那些著名的创业者、企业家,无一例外是演讲的高手。演讲的作用在于让他人明白自己的观点,并鼓动他人认同这些观点。从这点出发,任何一名创业者都应该学会利用演讲表达自己。管理不仅是对自身的管理约束,更是对创业团队的管理,管理能力高对形成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非常重要。

3.6 公关能力

创业面临的是高度竞争的压力,成功与否的条件之一在于自身的公关能力。也就是说,本身的知识结构与公关能力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而且是否有能力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势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关键因素。正是由于在自身力量的积累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对于决心创业的人来说,如何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并在这种支持下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因素,就成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公关交际能力对于创业成功非常重要,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善于获得和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有时候这种支持的重要性甚至超过经济上的支持。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招聘单位特别看中应聘者社会活动能力的原因所在。善于与别人进行互利互惠的合作,实际上也是公关交际能力强的表现,对于立志商业上成功的人来说,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非常重要。

大学生创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者各项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内涵、分类和能力特征的分析研究,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创业教育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罗天虎.创业学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