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实用13篇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1

摘要:本文先是对英译的审美性及语言文化中的英译是一种实践的再创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然后结合实际情况,从英语思维的培养、翻译的再创造、跨文化语言环境的培养三个方面探索了语言文化学习中的英译培养策略。

关键词:英译、培养、文化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来临,民族文化交流频繁,语言文化的学习应从英译角度出发,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综合把握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应用于实践,在二者的比较中达到统一,娴熟地运用到对外交流中。 1 英译的审美性 审美主要是心理活动,它关注人的心灵,是现实人生的提升,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务“虚”活动。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审美对象会有不同的感觉。休谟曾明确指出,和痛感构成美和丑的真正本质,“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黑格尔也曾多次说过,审美是人从外部事物中观赏到自己性格的复现。此外,西方美学还认为,美是客观化的;直觉即表现,美则是“成功的表现”。 2 语言文化中的英译是一种实践的再创造 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翻译理论上众多学者倡导要忠实于原文,但是在具体的翻译实践过程中,译文则由译者要从各个角度出发,综合把握各方面知识来定。曾有学者撰文指出,原文的文体特征应该在译文中得到体现。小说《呼啸山庄(WutheringHeights )》中谈到:父亲调侃女儿的一句玩笑话:“Why can’t you notalways be a good lass, Cathy?”在社会上有着众多的译本,翻译也门类众多,但是如果只是结合文化来讲,有译为“汝女难成淑女,焉哉,凯茜”,[1]译文用了文言词语和句法,却将原文的玩笑译成了父亲对女儿的责备,这种仅仅试图在语言表层上再现文体特征的译法背离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笔者建议翻译为“焉何爱女难系也,凯茜”,可同时保留调侃语气和文体特征。 上面简单的事例可以说明,“忠实”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层级性概念,至于译者能够做到哪一个级别或层次,如上例的语气层、文体表层和文体深层,还要看译者个人的生活经验、语言驾驭能力、文化洞察力等等。客观地说,因翻译实践的复杂性而拒斥理论的反对之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翻译理论研究在方法论方面的不足。以往的此类研究多为个别具体案例的粗线条分析,尤其是字词句的翻译技巧,多为印象式的评论和情绪化的倡导,分析解释能力不足,前瞻预测能力有限,无视实践的广博与深度,确实有待改进。 3 语言文化学习中的英译培养 3.1 英语思维的培养 美国学者R.Kaplan 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英语的话语结构呈直线型,即每段只叙述一个概念,不掺杂任何与此概念无关的内容,段落常以一个能点明该段中心思想的主题句开始,紧接着是一连串的扩展句,帮助主题句展开,并为后段叙述另一个概念铺平文路,每个句子都起着承上启下的双关作用。整个段落似有一种流动感,一种在前一句的句义基础上向更高更深方向持续发展而不复返的感觉。R.Kaplan 还发现包括汉语在内的东方语言的结构呈螺旋型,往往绕着主题展开讨论,即以开始———发展———反复的形式叙述,并从各种间接角度来说明问题,常使英语族人读来不知所云,难得要领。 3.2 翻译的再创造 在翻译中,译者时常百般求灵感而不得。鲁迅说:“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创作时候可以回避,翻译上却不成,也还得想,到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面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傅雷说:“传神云云,谈何容易!年岁经验愈增,对原作体会愈增,而传神愈感不足。领悟为一事,用中文表达又为一事。”在这样的状态中,译者就是创作者,他在思考过程中同样能突发奇想,获得绝佳的译文。许渊冲用“powder the face”和“face the powder”来传译“不爱红装爱武装”,用“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 sick heart”翻译“春蚕到死丝方尽”;朱生豪用“生存还是毁灭”来翻译“Tobe, or not to be”等等,都是翻译文化过渡性的例证。[2] 3.3 跨文化语言环境的培养 翻译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自古以来,随着各地人们交流的日益加强,翻译的活动广泛地开展着。环顾世界各地,拥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异域文化如民俗风情、生活习惯、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间艺术、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及社会文化等,有可能与自己的文化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因此在语言的跨文化交际中,要培养自己尊重和理解的交际意识。[3]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待英语翻译有助于减少由于不懂文化差异和文化特性而引起的交际失误和误解。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使得英语翻译可以为各个文化领域的人理解。译者必须研究英语的语言特点,考虑两个主要因素,即文化因素和文体因素,还要不断积累中文和英文的语言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2] 于洪颖.从心智形式到内部形式:对音译外来词的语言创造理解.南昌大学学报,2008(2):37~39. [3] 林传铭.认知隐喻思维与英语词汇教学[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4] 何红,赵欣.音译词的文化透视.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5~28.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2

意大利拥有长期的移民历史(北非人的移入和意大利人向北美的移出),所以意大利语言学界对“外语”学习的研究也格外关注。如今,意大利语言学家将语言习得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即“获得”(acquisizione)和“习得 ”(apprendimento)。第一种方式强调语言学习者暴露于语言应用文化环境并受其影响,不自觉的对其他个体进行模仿,从而学会语言;第二种方式则是语言学习者自觉的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有组织的教学当中,从而学会语言。意大利语言学家指出,只有这两种方式共同应用,才能融入所学语言的环境,摆脱“母语”(madrlingua)的思维方式对“外语”(linguastraniera)的影响,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由于学生学习环境的局限,真正做到以“获得”这种方式学习语言是不可能的,所以为弥补这个缺陷,只能以主动的方式去学习、认识所学语言存在的文化,从而达到学习并熟练应用一门外语的目的。

2.文化认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2.1文化认识对语言被动接受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外语如孩童学习母语一样,最先发展的是语言的被动接受能力,即“听”、“读”。这个阶段主要考验的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但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接触的单词、语法、句式十分熟悉,但不能明白所接触内容的含义。此时,与其说是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不足,不如说是学生对语言所存在的文化认识的不够。

例如在点餐时,顾客要求“Ulla diavola,per favore”(请来一份辣火腿披萨)。Diavola在意大利语中为“魔鬼”的阴性形式,由于在意大利文化中,恶魔的图像常与红色一同出现,而食辣会使脸色变红,所以在餐饮语言中,diavola就与辛辣食物联系到了一起。

意大利的历史源远流长、宗教氛围浓重,许多俗语与典故都与历史事件、神话故事或宗教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用Uovo diColombo(哥伦布之蛋)比喻看似困难,实则容易的问题;用Filo d’Ariana(阿里阿德涅之线)比喻使人走出复杂问题或情况的线索、建议,用L’antico serpente(古蛇)比喻撒旦等,学生如不了解文化背景是完全无法从字面意思理解的。

2.2文化认识对语言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在语言被动能力发展的一定的阶段之

后,语言的主动创造能力,即“说”、“写”,开始形成并发展,这时学生已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化到了主动传递信息的阶段。此时对文化背景的认识与了解,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的与他人交流、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与不愉快。

非常典型的例子,低年级学生练习对话,场景为两人在街上偶遇相互打招呼,就有学生照中国人的习惯问到“Hai mangiato?”(你吃了吗?)这在中国只是一个简单的打招呼,而在意大利人看来则是对他共同进餐的邀请。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根据简单的问“Come stai\sta?”(你\您好吗?)或者“Ciao!”(嗨!)即可。

对文化的了解也能够使学生在交流中更多的运用俗语、典故,使自己的语言更“意大利化”,表现出自己良好的语言素养。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3

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变化,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英语是当今文化交流的主要语言,尤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历史背景及艺术特征是人类语言的宝贵财富。

英语与世界的融合主要是通过被三次语言入侵及后来两大英语国全方位的扩张形成的。三次文化入侵分别是公元6世纪末基督教会(Christian church)及拉丁语的传入――第一次文化入侵。第二次文化入侵:从公元793年开始,北欧的维京人(Viking)开始入侵不列颠岛,英语的词尾变化逐渐消失。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Normandy)公爵入侵不列颠岛,使得法语对英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这是英语受到的第三次文化入侵。

英语语言的历史发展和其特征具有美学艺术(Aesthetics art)的魅力。其文学与艺术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古代、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新古典主义时期(Neoclassicism time)、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 time)、20世纪初期、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和现代及当代的文学与艺术。早在中世纪的杰弗瑞•乔叟(1340-1400;Geoffrey Chaucer)到文艺复兴的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时期,英语就已经奠定了其文艺和艺术语言(Art language)在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与作用。所以,英语在近、现代社会完全扮演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语的角色和联合国主要的官方语言(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 and United Nation official language)。更为重要的是,英语语言文化的历史地位是在世界及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中吸取了其他先进语言的艺术精华而发展和确立的。这也使得它能够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通用语。

二、英语及语言艺术

英国人历来以绅士风度闻名于世。言行举止得体、温文尔雅,语言谈吐文明优雅而有感染力则为一名绅士所必备的条件。这要求人们在平时讲究语言谈吐和言行举止,注意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应用,包括言辞措词的修饰与表达,以增强语言的艺术表达及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在英语的艺术美中,修辞是一门生成的艺术,修辞是通过包括言语在内的符号传递,有意识地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影响他人决策与行为并打动他人取得预期效果的言语交际。这种能够引起共鸣的修辞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如高级英语中的一些句子就是很好的证明:(1)We shall fight him by land, we shall fight him by sea, we shall fight him in the air, until,with God’s help, we have rid the earth of his shadow and liberated its peoples from his yoke.这个句子的表现力非常强。三个排比句气势恢宏,显示了丘吉尔打败纳粹的坚强决心。而后面两个暗喻,将希特勒的影响比作阴影,纳粹的压迫比作牛轭,恰当而生动。(2)Ship in the Desert.“沙漠之州”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题目,船停泊在沙漠中是人们很少见过的景象,因此能够有效地唤起读者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3) You pass from the heat and glare of a big, open square into a cool, dark cavern which extends 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 losing itself in the shadow distance. 作者用heat, glare与cool, dark 形成对比写出了中东集市的特点,绘出了一种从外向内的动态美。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发现与挖掘语言的美学价值,甚至在各种艺术创作中也尝试并充斥着这种美学价值观念。英语的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也由此相应发展了起来。这正是英语语言美学艺术及其美学价值(Aesthetic value)的集中体现。而英国语言的全球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大英帝国之后又是美国的雄霸世界,随之而来的就是英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入侵及思想文化的加速传播,以至英语文化成了世界文化近几百年来沟通与交流最重要的主流文化。英语的语言艺术和语言美也体现在高级英语中的一些句子上面。

(1)Then as you penetrate deeper into the bazaar, the noise of the entrance fades away, and you come to the muted cloth-market.

句子中动词penetrate十分生动,包含了要刺破隔膜,即穿过人群才能走到市场深处的意思。

(2)The very act of stepping on this soil,in breathing this air of Hiroshima, was for me a far greater adventure than any trip reportorial assignment I’d previously taken.

这个句子用词非常谨慎细致。Soil是个有情感味的单词,比country, land更能表达作者心中的感受。

(3)In what conceivable way dose our car concern you?

公爵夫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对Ogilvie进行尖锐地反击,加强了语气的同时更凸显了她的严厉及其对对方的厌恶。

(4)I knew more about retreating than the man that invented retreating.

这句话马克・吐温说得极为幽默,具有讽刺的意味。众说周知没人发明撤退,撤退是一军队用语,指畏惧对方或考虑到战略的需要而后腿,这里充分说明了当时马克・吐温所在的军队是一支纪律松懈和腐败的部队,所以马克・吐温选择了离开。

三、英语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对英语学习与文化交流的影响

由于英语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及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使得英语思想文化演变成了人类近现代和当代的主流思想及文化。人类只要还有对美的向往、愿望与追求,就永远不会失去对生活的追求与勇气。通过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欣赏、学习与交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营造英语学习的最佳环境,提高学习者的自身语言意识、语感与情感交流以及审美观(Aesthetic standard)、思想情操 (Thought sentiment)、道德观念(Morality),拉近各民族与国家间的距离,更使得我们在追求民族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在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竞争中能走在世界与时代的最前沿并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名真正的世界公民。这也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下边以一首中国古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英文对照来反映英语艺术语言的音美、形美、意美特征。

登高The Height Climbed

风急天高猿啸哀,The wind is swift, the sky is high, and gibbons sadly sigh;

渚清沙白鸟飞回。The isle is clear, the sand is white, and birds to and fro fly.

天边落木萧萧下,The boundless falling leaves are rustling down and down;

不尽长江滚滚来。The endless Youngtze waves are rolling on and on.

万里悲秋常作客,Many miles from dear ones grieve me oft in fall as stranger;

百年多病独登台。Many years of illness see me here a lonely climber.

艰难苦恨繁霜鬓,Hard and troubled times have made my temples frost white;

潦倒新停浊酒杯。A poor and anguished heart has stopped my drinking of wine.

这首诗语言简洁洗练、节拍紧凑、音韵和谐。译诗几乎都是选用单音节、快节奏的单词,构成两行七音步抑扬格的诗句。除句尾押韵外,还有行内的sky, high, white都和sigh, fly同的。此外,第一行的头的“s”(swift, sky, sadly, sigh)都能产生优美的音响效果。而且像wind和swift,sadly和sigh连用,以及fro和fly的连用本身就能传达出一种特别的语境效果,使人由声音产生联想,似乎身临其境,感受到那急速的风声,那哀叹的猿声。(郑诗鼎P185)在“poor”和“anguished”一起用来修饰“heart”的句子中,使人联想到精神上的痛苦和身体上的疾病导致了诗人心力交瘁。总之从诗中可以看出英语言的艺术美的特征。

故而,学习或是欣赏英语的语言文化,促进并提高、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这恰是思想开放与先进的表现。世上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强盛都是在开放思想与沟通交流中走向世界甚至引领世界的。英语如果没有被多次的文化入侵(Cultural invasion),并依托先进而强大的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为动力基础,在发展中实现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不会有今天的历史地位。

四、英语艺术语言及语言文化与学习动机的激发

由于英语的世界语言主导地位,导致全世界范围的英语学习热潮。连创建“疯狂英语”的李阳也不禁惊呼“整个亚洲都是英语学习的海洋!”但同时他也提醒英语学习者:“英语首先是一项技能(English is a skill.)。第二,英语只不过是一种工具(English is just a tool.)。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个工具去学习、交流、谈判、推销,我们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三,英语很简单,类似中国的拼音。(English is easy, just like Chinese pinyin.)第四,英语不是外语(English is no longer a foreign language.),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用来交流的国际语言。中国人应该把它当作第二母语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语。第五,英语能让中国人更加聪明、更加有智慧和气质。

所以,英语学习无论是教还是学,关键是寓乐于教与学中。在学中享受对美与追求的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的乐趣。故而,教与学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严肃教学氛围,而是应该开放思想,大胆尝试,让学生去欣赏并享受艺术语言的快乐氛围与魅力。不必只为教而教,更不应该只教而不育;学生也不须只为学而学,而应乐在其(学)中,学而乐得其所。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已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它的艺术特征是语言学习中的宝贵财富,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艺术特点,指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从中获取语言隐含的文化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李赋宁,《英语史》[M].商务印书馆,1998.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4

性别文化主要指的是反映男女两性特征、需求、行为、关系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知识能力、风俗习惯、制度规范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及表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性别文化方面的发展,其规律主要是由平等到不平等再回归平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可以直接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语言与文化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文化可以影响语言的内部结构以及语言所包括的含义,而同样的,语言的结构特征也会影响文化的变化。在一个语言系统中,最能够反映出语言对文化产生影响力的就是语言的词汇系统,因为词汇在语言系统中发展速度最快,最不稳定的,它的发展可以说与社会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是一个社会时代性特征最直接的反映。在汉语里面,性别文化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并且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

2.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探讨

在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研究方面,有学者认为,语言与大的文化是一种从属关系,而与小文化的关系则是一种并列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语言又是文化重要的载体,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

2.1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对语言而言,影响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语言虽然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它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达形式之一,又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笔者认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1 人的价值观念

人类学家认为,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之一。西方人强调个人价值,强调自我意识,为人处事、言语行为也比较追求个性,因此,其在语言的表达上比较直接,而中国人则比较强调集体利益,个体意识比较弱,不追求个性突出,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显得比较含蓄。

2.1.2 人的社会心态

由于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的思维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对待同一件事情的心态上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在禁忌和隐私方面,东西方人在态度上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英美人见面很少问及家庭情况,他们视个人年龄、收入、财产等为隐私。中国人见面交谈毫不避讳地谈论这些问题。还有一些关于年龄上的避讳,反映在语言的表达上就是,比如西方人忌讳使用“old”、“aged”等程度的词,在表达一些年老的人时,西方人不是直接称为“the old man”,而表达为“the advanced in age”(上了年纪的人)。可见人的社会心态也会直接影响着语言。

2.2 语言对文化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中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指出的那样:“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而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也认为:“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语言的独特就在于作为文化的承载和表达手段,把文化的其他要素融会于自身之中,使文化中的各个要素,各个层面都能在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也就是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外现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支撑,它不仅可以使文化与民族文化自身相结合,同时还可以全面地反映文化中的各个要素。此外,大量的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随时间推移也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性别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语言对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是反映人类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通过人类的语言,可以了解人类不同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形态,以汉语的称呼语为例,我们就可以知道汉语中的很多称呼语都反映出了当时传统社会中男女关系的不平等,比如,妻子称丈夫为“良人、官人、老爷、外人、外子、相公”,但是女性一般自称为“贱妾、奴、奴家、妾”等。

3.性别文化在汉语中的反映探讨

性别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主要是对于人类两性差异的思考;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社会中都存在,具有亚文化特征;游离于政治文化、教育文化等主体文化之外,具有隐蔽性;主要隐藏在各种法律规章制度中。在汉语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

3.1称谓语

众所周知,我国的古代社会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在男女的称谓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漂亮的女子常被别人称为 “妖精”“”“祸水”等。夫妻之间妻子被称为“糟糠”“屋里的”;丈夫则是“当家的”“掌柜的”。而妻子则常常自称为“妾”“贱妾”等;在外人面前,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这些称呼上的语言无不体现出女性地位的低下,而妻子称丈夫为“良人、官人、老爷、外人、外子、相公”等,反映出男性地位的高大。

3.2姓氏和名字

在汉语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女子没有为自己命名的权力,在出嫁之后要将自己的姓放在丈夫姓的后面以示对丈夫的服从,另外,有一些女子在出嫁之前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只有姓氏。在现代,我们也可以发现,男孩子取名字与女孩子取名字之间的差异,女性的名字一般多与“美丽、善良、柔美”等靠拢,而男性的名字则多与“力量、权力”等体现男性性格特征的词靠近。

3.3 俗语、谚语及成语等

俗语、谚语及成语是文化的结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语言,代代广泛流传。其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性别文化。汉语中,有很多反映女性地位的谚语和俗语,比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头发长见识短”、“红颜祸水”、“养儿防老、养女赔钱”、“女大不中留、留了结冤仇”等。可见,在古代,我国的女子一直是处于一个从属的地位,基本上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真实写照。而在关于男子的谚语、俗语方面,比如:“男儿膝下有黄金、男儿志在四方、男子汉大丈夫、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等,这些都鲜明地体现出古代社会崇高的男子形象。

3.4 汉字的语义上

在汉语里,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某些词语用在不同性别上所呈现出的语义色彩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就是某些用在男性身上的具有贬义色彩的词用在女性身上却不具备贬义色彩甚至还有可能带上褒义色彩。比如,“假小子”,本来“小子”一词就存在对男性的蔑视之意,但是“假小子”用在女性身上却含有对女子的肯定之意,带有很强的褒义色彩。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语言与文化之间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性别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普遍性、亚文化特征,同时还具有隐蔽性,是社会文化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汉语中有重要的反映。本文主要对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并对性别文化在汉语中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5

文化是社会现象的体现,各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要靠语言来传承,文化因素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文化渗透的内容和目标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就语言内容教学目标而言,通常涉及的领域和范畴包括生活领域、教育领域、经济领域、科技领域、娱乐领域、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等等。一切与人类关注的问题都可以包括进去。文化教育是英语教学的必要因素,它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精髓,准确运用语言。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了多方面的,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以语言知识的教学为中心,体现英语教学的特点,同时又要兼顾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文化理解力的培养,既要以学生的英语水平与理解接受能力为基础,又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

三、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中对文化渗透的意识不够强

在英语教学中,许多老师本身对跨文化理解不到位,接触英美文化不够多,因此,学生从老师的教学中能够汲取的文化知识就非常有限。目前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还是以讲单词、讲句子和语法为主,教学方法和模式没有改变,对外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对外国文化的讲授方法比较简单而且不能深入和扩展。

2、学生对跨文化学习的认识不足

只强调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的结构主义教学,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用这种方法学习语言的学生可能很会做专测语法形式、结构的试题,但必然缺乏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应试学习是当今学生学习的一大观念问题,从上学初始,老师和家长都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从中学开始就为考重点高中、考大学而学习,考上大学后,又有各类职业证书的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的学习关注点在拿证书,为考证书而学习。证书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学生为考试而学,因此,学习造成了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虽然学生在四六级考试中也涉及到了阅读与写作,但是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词汇、语法和句型的掌握上,很少去关注外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涉及到英语国家历史、人物、经济、地理、文学作品等方面,学生几乎答不上来,知识面窄,不理解文化的学习对语言的学习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语言学习只停留在文字本身而没有涉及到文化内涵。

四、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策略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使用语言,就不得不关注语言的语用性。过去的外语教学只注重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或正确性,教学以语言的形式为主。以语用学为指导的外语教学则注重语言的功能及语言使用的适当性和得体性,要避免“语言准确”而“语用不准确”的现象就必须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在英语教学中就必须有文化的参透。

语言习得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由J.Schumann创立的文化移入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现代外语学习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移入。Schumann在阐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时指出:“外语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移入将决定他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在文化中学语言,将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建议采用的策略是:

1、英语教学目标中要增加文化性、社会意念项目,特别是那些与学生本族语所依存的社会文化差异大的,例如文化行为和文化心理项目。文化行为项目又为分介入性文化行为项目和非介入必文化行为项目。属人际关系的介入性文化项目,如称呼、招呼、问候、寒暄、介绍、邀请、拒绝、拜访、约守、帮忙、送礼、告别等,是中西文化差异较大的区域,不能只教语言形式和用法,而应同时介绍语用规则和文化习俗。

2、注重文化心理方面文化差异性。如社会价值观、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竞争与顺从、等级与平等;伦理价值观以及文化信念和民族心理,如颜色、数字、手势、动植物、物品的文化联想等。

3、在课程内容上增加目标语文化、中国文化和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如思维差异,中西文化受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具有诸多差异性。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因而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而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又如教育差异,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一系列教育环节上。教师通过所教教材内容渗透不同领域的文化差异性比较,使学生能更多地了解,从而更加正解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

4、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阅读、翻译、比较、对比、注释、讨论、案例分析、观察、调查、采访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掌握相关或必要的文化知识、语言功能和交际策略,如跨文化语用、思维、心理、判断、推论等交际知识和技能;又如跨文化谈判、经营、贸易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等。

五、结语

文化渗透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除了英语课堂上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文化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收听英文广播,欣赏英文电影,浏览英文网站等多种方式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6

一、引言

文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已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层面。一般来讲,语言与文化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反映着某种文化,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毫无疑问,如果学习外语的学生只机械记忆一大堆词汇和语法规则,而对所学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不了解,同时也缺乏一种跨文化意识,那么他是无法正确理解和得体地运用这种语言的。

二、跨文化意识的概念

根据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通常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一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识;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显著文化特征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1]。这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本领。所谓“移情”就是设身处地的考虑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入”对方的心境,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文化融入”是在部分认识异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当他或她接触异文化时,应根据所具备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调动自己对异文化的敏感性,也就是语言学习者必须注意要理解和运用目标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其文化内涵,这样才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

正如许多专家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就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它涉及了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说到底,语言和文化二者之间是一种鱼和水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属于文化的范畴,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同时语言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文化。

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选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同时还要了解他们的心灵之语,也就是他们的社会文化。

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每一个语言现象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比如词汇学习中除了记忆词汇的基本意义外,还应包括其情感意义、地域色彩等,教学中应该注意讲解文化背景知识,并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的理解。同时,跨文化意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意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运用语言。而且,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

虽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

近年来,虽然不少教材在编排上融进了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即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也灌注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意图。但是在“外语教学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和“必须以跨文化意识组织外语教学”这两个问题上,还远远未形成共识。甚至到目前仍有一种极端的说法:“语言课只能讲语言知识,外国文化是文化课的任务”。全然不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对外国语言中所包含的异民族性、世界观等深层文化缺乏认识。

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言输入多、文化输入少,课堂知识输入多、课外知识输入少,抽象理论分析多、具体感悟少,对语言能力重视多、对实际交际能力重视少。大学英语的教学成了英语应试教育的练兵场,为了四、六级的过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导致学生把语法学习和词汇学习当作学习英语语言的全部。由于应试教育是为考试展开教学活动的,它注重强化的是训练式教学,因此,分数便成了衡量学生外语水平的标准,这个理念限制了教学手段,使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外语教学受制于应试教育。学生的语言使用不得体,这是跨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了解文化差异出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仅仅是表层结构的错误,而文化错误则意味着交际出现障碍。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7

英语作为国际语(English as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IL)是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进行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设置最为广泛的一门外语课程。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全球化” 作为文化交流发展的新趋势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当代表征,而“文化全球化”之中的“文化渗透”作为后冷战时期的一种新动向则需要人们“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此进行冷静的反省[1]。跨文化交流被称做“软权力”战略,“吸引”和“说服”着异域或异邦文化[2],“跨文化交流实践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框架结构引动, 而又受到这一框架制约的”,因此,“提高中国受众对跨文化信息包含的误导意图应有的警惕性、批判精神、批判能力、尤其是应对能力”显得十分重要[3]。近年来,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语言交际研究与教育借鉴批判性话语分析,逐渐突破语言文化的“表征主义交际观”转向语言交际的“社会行为”特征[4],表现出对霸权文化渗透、关注语言隐匿信息、注重社会批判反思的趋势。与此相应,培养外语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其批判性文化意识在外语教育领域开始成为新主张。外语课程的社会文化批判教育是紧密结合语言本身又超越语言表象、促进语言学习者透视语言内容和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校学科课程教育的目标系统构成出发,以教育性价值取向为焦点,以学校教育提升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为论证逻辑基点,以学校教育和语言现象的社会批判研究以及语言教育领域的语言意识运动为理论基底,阐释全球化多元文化政治脉络中的学校英语课程应注重培养语言学习者的批判性语言意识,以体现英语课程独特的批判性教育价值诉求。

一、从“教学性目标”到“教育性目标”:学校学科课程的教育价值取向进阶

课程因其反映教育内容、体现价值取向、影响学生成长而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载体。学校教育课程类型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综合课程,学校教育主要借助学科课程的教学得以实现。在学校教育框架中,学科课程的目标体系设计并非惟学科是从,而是聚焦学科本体的教学性目标和超越学科且体现学科特色的教育性目标的整合。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角度而言,学科课程应注重基于学科且超越学科的教育性目标的设计。当下,语言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更强调较为上位的教育性价值。

(一)普通教育学的观点

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与任务是教学且主要以学科课程为平台。学科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内容,比如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它们不仅是学科课程界域划分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科课程自身教学性目标的基本指向。因此,学科课程的教学性目标属于本体性目标或学科性目标。基于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的考虑,学校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充满个性的社会化的人,学校教育具有“使……成为人”的“成人”教育性价值取向[5]。既然任何课程都被视为学校教育的有机构成,那么服务学校教育宗旨就是所有课程应承担的教育。因此,学科课程不仅具有教学性目标,还应具有教育性目标,且二者并非对立矛盾而是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近代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 F. Herbart)的教育性教学思想所言:既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6]。教育是目的,教学是手段。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教学与教育应该互相依存。“但是,理论上,教学与教育是有区别的,教育必须被视为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而教学则包括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充实、丰富学生。”[7] 学生的发展并非局限于知识与技能,因此,教育性目标高于教学性目标。

综上所述,学校任何学科课程均应具有教学性目标和教育性目标:前者关注学科传递,后者关注人的发展;前者是学科课程的个性目标,后者是所有学科课程的共性目标,但后者必须基于前者,故学科课程的教育性目标具有学科特性。如何体认和挖掘具有学科课程特色的教育性目标是学科课程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语言教育学的观点

语言课程目标设计曾先后受到传统语言学关注语法、结构语言学聚焦形式分析、交际语言教学重视语言技能的影响,目标定位侧重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性目标),缺乏教育性的目标取向,即语言课程重“制器”轻“育人”, 重“实用”轻“人文”,其结果导致学生思维训练缺失、思想内涵肤浅、人文素养不够、主体意识欠缺。外语教学陷入纯工具性认识的窠臼,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及其文化的批判意识和能力。

刘炜:论英语课程的批判性语言意识培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国际语言教育界在对待语言课程的目标问题上强调更为上位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性目标[8]60-61,形成了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多元目标系统设计思想:全面的语言课程应区分学生接受教学之后能够做事情的“结果性目标”(product objectives)与注重学生学习经历与体验的“过程性目标”(process objectives)[9];语言课程除了指向语言知识与技能获得的“结果性目标”或“语言结果”(language outcomes)之外,还应反映学习者中心、社会重建主义、文化多元主义等价值,因此,“过程性目标” 超越了语言取向,指向学习者的个人、社会、文化、政治需求与权利、思维技能、学会学习、语言与文化等“非语言结果”(nonlanguage outcomes)[10]。针对英语课程,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一些外语教育学者注意到了仅仅关注语言及其使用的“英语教学”与注重基于本学科课程的学习者培训与人文教育的“英语教育”存在区别[8]59。2000年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确立了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五维目标与内容标准体系;大学英语课程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英语专业课程回归人文学科、加强人文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英语学习的价值取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前者指向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后者关涉语言学习的思想性、内容性。语言课程既要体现个体获得语言之后为自己和社会服务的工具性价值取向,同时又应强调如何将语言学习过程视为基于语言的个体的认知、情感、文化、行为全面发展的人文性价值的追求过程。因此,英语课程目标不能停滞于学习语言及其使用的教学性目标,而应高度重视更为上位的教育性目标,着力提升和促进学习者语言人文素养。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后现代主义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中的教育与语言审思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融合了多种社会批判理论的后现代主义成为在欧美等西方世界兴起与发展,并在全球范围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泛文化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关注人的存在,彰显人的主体性,崇尚批判工具理性,审视和批判传统理性,揭示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因而具有批判性、反思性、否定性的思维方式[11]。后现代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关于学校教育与语言现象的透视对于普通教育与语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重要启示:“批判性思维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学校应大力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12]

(一)教育的批判研究及其教育蕴含

学校教育及其课程的社会批判理论包括批判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文化学等。这些理论主张对学校教育及其课程进行社会性批判与反思,引导学习者形成对教育及其课程的质疑、反思、重建的批判性学习意识,注重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作为教育哲学的分支,“批判教育学”被Giroux称之为旨在帮助学习者形成自由意识、识认权威倾向、将知识、权力以及采取建构行为的能力予以关联的一种教育运动[13]。Shor将“批判教育学”界定为[14]:

对任何行为、实践、客体、过程、组织、经验、文本、知识、政策、媒体或话语的思考、阅读、写作和言谈的习惯要深入表层意思、第一印象、主流神话、官方声音、陈词滥调、公认智慧、纯粹意见,理解深层意义、根本缘由、社会语境、意识形态和个人后果。

批判教育学作为一种对教育的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将学校教育活动问题化, 并对教育知识及其传授过程进行批判性分析, 展示学校教育是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工具。批判教育学“强调批判性,尤其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影响教育实践的特殊的价值观进行批判”[15],倡导教育过程应始终贯穿批判性的思想,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树立批判意识,因为教育旨在培养人的批判精神并使其成为能动的、具有独立意识、有社会责任感的政治主体和社会公民。

在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中,教育是社会文化政治传播活动,其内容的选择、组织与传递与社会、文化、政治因素不无关联。教育政治学认为,教育与政治二者关系密切、互为渗透,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教育内容或教育知识可以反映政治[16]。反映教育内容或教育知识的“课程”被教育文化学和教育社会学视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17]、“教育中的特殊社会文化”[18]和“社会文本”[19]。作为教育活动的集中体现,课程内容的社会性体现在内容的社会控制、社会差异、社会文化阐释、话语策略等维度[20]。阿普尔(M. W. Apple)关于课程的社会文化政治观指出,课程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本形态,课程表征和映现一定阶级或利益集团的控制权利、价值观念、文化霸权等,因此,课程不是纯粹客观的、也不是价值无涉的,课程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课程具有深刻的政治意蕴,课程作为政治文本的理解可以引起人们对学校教育的反思与批判[21]。

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对此,英国教育学者巴罗 (R. C. Barrow) 强调[22]:

我们在对我们的年轻人进行社会化时不让他们变得毫无批判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我们传递文化传统,并且开始使他们初步了解社会的一切方式和信念,但我们需要培养他们以一种批判的、理性的和自主的方式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教育的含义则是以人的心智既倾向于又能够对文化传承过程中所提供的一切信念和假设做出理性反思这样一种方式,去培养人的心智。

英国课程学者L. Stenhouse也指出,学校教育过程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着眼于动作技能获得的“训练”(training);着眼于知识信息获得的“教学”(instruction) ;着眼于以知识体系为支持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获得的“引导”(induction),而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23]。由此可见,对教育及其课程只认同、顺服而不反思和不批判,从根本上说就不是或不符合教育的本义,因为教育要促使学习者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走向独立自主的教育反思与重构境界。

(二)语言的批判研究及其教育蕴含

基于价值是需求满足的基本属性的考虑,人们把语言作为符号工具而加以使用,这一符号工具又被用以传递思想与内容,因此,语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价值负载统一体。工具性是语言的外在价值,人文性是语言的内在价值。体认人文性是看清语言本质、透视语言现象的关键。语言的人文性审视对外语课程教育培养语言学习者关于语言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语言意识具有启发。

“自20世纪以来,哲学家、文论家和语言学家越来越不满足于只把语言视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语言与权力的关系以及语言对社会化过程和个人生活的干预作用。”[24] “语言与客观世界之间并不是简单的镜像关系,语言不是规约的集合体,而是社会和社会主体的全息图。一方面,语言生动体现着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中的不同立场、观点,社会关系以及相互间的权势关系;另一方面,语言积极地构建社会关系,打造语言使用者的身份。”[25]38 “当我们以‘意识形态’的眼光审视语言时,我们不无吃惊地发现,语言并非如传统语言学告诉我们的那样是一套‘清白’的符号系统,它原来在各个层面上充斥着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看待世界的视角” [26]75, 比如语言系统的词汇、语法、语篇等层面都存在意识形态指涉问题。语言不仅是意识形态的重要栖息地,其本身也是意识形态,比如人们在语言使用中总是有意无意地通过语言选择、声调变换、词汇使用等手段来暗示社会地位、权利关系等。语言作为人与社会的认知媒介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过滤器的作用,在认知表征上留下了种种印迹。因此,作为一种认知体现形式,语言与权力、身份、意识形态等社会性思想认知范畴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语言不可能与形塑它的社会语境截然分离。语言形式不可能与其在语境中的交际使用方式各自独立地予以考虑。而且,语境交际的个体行为和形成语境适切性规约的社会力量也不可能分别加以考虑。”[27]217语言使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体现了社会结构、社会范畴与社会关系。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政治等关系性认识超越了语言符号本体论,使人们得以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中透视语言符号的人文性。基于社会批判理论视野,语言学领域中的批评语言学、政治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都对语言符号中的意识形态指涉的揭示均有所贡献,成为语言社会批判的重要分析框架和有力工具。

语言的批判研究对于学校语言课程教育具有重要启发。就学校教育而言,任何教学或教育都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语言教学或语言教育,语言课程因语言的“目的-手段”(endsmeans)二重性更具特殊性,因此,“我们有必要意识到什么时候关于学习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关于语言的问题,有必要对教育过程中的语言维度进行基于理论的研究”[28]。“学习语言”(learning language)不能满足于学会使用语言,还必须要“了解语言”(learning about language)――把语言作为客体对象加以认知、获得关于语言是如何运作的知识。语言知识不仅涉及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内部系统,而且还牵涉语言与社会的种种思想认知范畴。语言分析的社会批判路径揭示出日常语言使用与现实社会中的控制、权力、意识形态等范畴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意味着语言课程要培养学习者关于语言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能力,学会透视看似清澈的语言现象,建构超越语言表层、字面意义的批判性语言意识,对语言及其使用予以深度分析与理解。语言学习者只有认清语言本真面目才能理性驾驭语言,而外语学习尤其应重视对目标语的社会思想性的深刻体认。语言教育领域的语言意识运动对通过“了解语言”来促进“学习语言”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从“一般性语言意识”到“批判性语言意识”:语言教育领域的语言意识运动进阶

语言意识(Language Awareness)的经典界定是指“个体对语言本质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敏感程度和清醒觉知” (a person’s sensitivity to and conscious awareness of the nature of language and its role in human life)[29]。这一界定包含了如下两个方面:聚焦语言符号具有哪些特征的“一般性语言意识”和关注语言符号传递什么信息的“批判性语言意识”。 语言教育领域的语言意识运动经历了从“一般性语言意识”到“批判性语言意识”的发展,前者是对语言自然属性的了解,体现了语言课程的教学性价值取向,后者是对语言社会属性的了解,体现了语言课程的教育性价值取向。

学校教育领域的语言意识运动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英国,最早是由E. Hawkins教授倡导,其主要目的在于挑战学生就语言质疑、激发学生对其他语言的好奇和兴趣、给予学生学习语言所需的内在认知工具。根据Hawkins,学生有必要反思语言并从中获得关于语言是何种现象的一定认识;语言意识对于多民族、多语言的社会非常有用,语言意识可以让学生挖掘自身语言潜力,把隐含语言知识变成清晰语言知识从而促进有效的语言学习[30]。英国诺丁汉大学Carter教授认为,语言意识不仅注重语言本身,同时也强调对语言反思的认知价值;语言意识是指人对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外在知识的强化了的有意感知和敏感性度,这种意识体现在对语言学习、语言教学和语言使用中;语言意识与语言学习的关联体现为“反思性(reflective)――有效性(effective)”:语言学习中关于语言的反思性越强,语言学习的效果越好[31]。进入20世纪90年代,《语言意识》杂志和“语言意识协会”在英国相继创办和成立,为语言意识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学术话语交流平台,也促进了国际语言意识运动的深入发展。

基于语言研究关于语言的社会文化批判,语言教育领域关于语言意识的认识逐渐分离出“一般性语言意识”和“批判性语言意识”:前者关注语言本身,聚焦基于意义的语言形式特征;后者超越语言,重视语言的社会实践功能,强调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表现样态总是根植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脉络之中,而这种脉络是现存社会关系重演和角逐以及各种不同利益得以满足的场域。“批判性语言意识”将种族、身份、性别、年龄、权利、控制、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与语言使用密切关联,旨在帮助语言学习者形成实践性而非抽象性语言能力。语言教育应使学习者既要着眼语言的自然属性,更要重视语言的社会属性。前者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后者是语言的内在本质。“语言教育不能只强调语言技能的训练和[一般]语言意识的培养,还要引导学习者透过酷似透明的语言符号解读其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内涵的社会本质,领悟话语与社会之间的建构与被建构的关系。”[25]37针对外语课程,Timothy 等认为,外语教育工作者应从社会视角去思考外语教学,批判性教学法对于外语教育至关重要,外语师生都应具备批判性语言意识,由此反思语言中的社会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等诸多要素[32]。

四、批判性语言意识培养:英语课程独特的批判性教育价值诉求

语言意识是一种语言思维活动,语言意识培养的实质是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批判性语言意识培养作为一般性语言意识的重要补充,则是文化全球化境域中跨文化语言交流着眼语言的社会性认知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学校教育的学科课程如何避免沦为空心课程、如何避免培养唯语的单向度的人值得高度警醒。因此,批判性语言意识培养对于提升英语教育水平至关重要,更是英语教育应对全球化进程中西方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霸权渗透的当务之急。

针对英语作为国际语的多元政治与文化色彩特征,澳大利亚学者Pennycook挑战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和应用语言学的政治无涉观,强调任何学科都应从其得以支撑的特权利益和其产生的历史语脉中加以评价,任何具有普遍性的宣称都值得批判性地重估;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进行教授的,语言可被视为政治斗争的轨迹[33]。Pennycook借用“中心与边缘”概念指出,来自发达国家的英语媒体渗透到发展中国家的媒体,这种单向信息流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家、文化认同、政治独立等产生磨蚀作用,因此,学校作为课程信息传递的中立场所的观点受到质疑,教育机构应被视为不同价值交锋的文化政治竞技场,教学是政治参与的过程,课程应建立在学生的社会相关性主题基础之上[34]。

在语言课程中提升或唤醒学习者的批判性语言意识有利于培养其客观看待语言现象、批判性和分析性地审视语言及其使用的能力,是学校教育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语言课程中的独特着力点。在当今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博弈进程中,外语教育不可能将语言形式与内容割裂,不可能把外语单纯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传授。因此,超越语言、透视语言是外语课程教育目标从教学性迈向教育性较高层次的体现。学校英语课程的目标体系设计应体现教学性与教育性的融合,特别应强调结合本学科课程内容领域指向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批判性语言意识培养,以此体现其独特的学科课程的批判性教育价值取向。注重培养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批判性语言意识是外语课程从唯语的语言教学走向以人为本、促进“成人”和体现人文性的语言教育的理性价值诉求和应然发展路向。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批判性语言意识要根深蒂固,必须有赖于语言学习的信念和态度发生改变,从去语境化的、明晰的语法取向路径转向包容语言使用的政治文化维度的路径”[35],而“批判性语言意识的目标与范围则有赖于对学习者赋权增能,即通过向学习者提供批判性分析框架以帮助他们反思自身语言经历与实践、反思在所属机构以及所处更为宽泛的社会中的他语实践”[27] 217。批判性语言意识培养是批判性跨文化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指向,其核心关键在于训练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内容及其传递方式的敏锐深刻的批判性思维。因此,“英语教学不应停留在语言层面而忽略批判性思维” [36]的培养。

五、结语

社会心理语言学将社会人作为新的语言研究参照系,认为语言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工具和重要载体,而外语或第二语言是更高层次社会化的内容;在学校教育上,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具有相当的特殊性[37]。外语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爱国公民,这种更为高级的语言社会化过程关注外语的社会性、思想性、文化性就显得尤为重要。Kulsiri指出,学校英语教学的作用既是作为国际交流工具,更是作为增强能力和社会发展的手段;语言课程发展不仅要促进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升,更要培养具有批判性文化素养的语言学习者[38]。外语课程作为文科教育的有机组成,是基本的文化素养教育,也是立德成人教育的重要渠道。英语作为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课程,应该体现文科教育的人文价值追求。思维训练对于文科课程而言意义重大。因此,从结合学科课程教育特点的角度来说,在英语学习者获得基础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之后,培养其批判性语言意识和能力应成为英语课程超越语言的批判性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注重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实质上是文化意识论的进一步延伸,是语言学习进入中、高级阶段的必经之路。”[26]76

参考文献

[1]隋岩. 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交流[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3):38-42.

[2]刘向达.略谈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交流[J]. 理论导报,2012(7):36.

[3]刘亚猛. 跨文化“交流失迷”及其因应之道[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5-89.

[4]纪玉华. 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育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D]. 厦门: 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10-15.

[5]夏中义. 精神成人[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9):92-93.

[6]赫尔巴特,J. F.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 李其龙,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3-14.

[7]贾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55.

[8]刘炜. 关于学校外语学科课程教学的教育性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09(6).

[9]Nunan,D. Syllabus Desig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70-71.

[10]Richards,J. C.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133-137.

[11]韩秋红,史巍.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社会价值[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2):47-49.

[12]刘叶涛. 批判性思维及其社会文化功能[J]. 学术论坛,2009(9):30-33.

[13]Giroux, H. Lessons From Paulo Freire [EB/OL].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10-10-27) [2011-01-29]./article/LessonsFromPauloFreire/124910/.

[14]Shor, I. Empowering education: Critical teaching for social change [M]. Portsmouth, NH:Heinemann,1992: 129.

[15]钟玲. 后殖民主义与批判教育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批判精神[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9-12.

[16]成有信, 等. 教育政治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2000: 113;265.

[17]郑金洲. 教育文化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88.

[18]吴康宁. 教育社会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305.

[19]谢维和. 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7:337.

[20]吴康宁. 课程社会学研究[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150-278.

[21]阿普尔, M. W. 意识形态与课程[M]. 黄忠敬, 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0.

[22]巴罗, R. C. 文化繁衍与教育[J]. 黄向阳, 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l):21-28.

[23]Stenhouse, L.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M]. London: Heineman, 1975: 82.

[24]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

[25]谷小娟,张迈曾. 语言意识与批评语言意识:外语教学再思考 [J]. 中国外语,2006(3).

[26]董宏乐. 语言系统中的意识形态与外语教学[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1(春季号).

[27]Clark, R.& Ivanic,R. The Politics of Writing[M]. London: Routledge,1997.

[28]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nd Education[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269.

[29]Donmall, B. G. Language Awareness:NCLE Papers and Reports 6 [R]. London:CILT, 1985:7.

[30]Hawkins, E. Awareness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4-5.

[31]Carter, R. Language Awareness [J]. ELT Journal,2003,57(1): 64-65.

[32]Timothy, G., et al. Th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or in Society: Towards a Critical Pedagogy[M].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138.

[33]Pennycook, A. Critical Applied Linguistic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 London:Routledge, 2001:i-xv.

[34]Pennycook, A.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M]. London:Longman, 1994:32;297-300.

[35]Farías, M. 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J/OL]. Literatura y Lingüítica,2005(16): 211-222[2011-01-28]. scielo.cl/scielo.php?pid=s0716-58112005000100012&script=sci_arttext.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8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1.3文化教育是语言交流的关键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这里的内涵就是指这种语言的文化成分比如英文谚语中有“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习语,汉语是用最简洁的四个单词“殊途同归”来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目标”,但英语中这个习语的意思来源于西方人对他们文化根基一古罗马圣地的崇拜。所以要是不了解英语的文化历史,难以真正弄明白这个习语的确切含义。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本身便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通过语言的教学,向学生传递着异文化圈中的异文化模式,使学生得以全面了解异域文化,并按照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积极地对之扬弃,从而实现我们民族主流文化的创新,这便是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涵。

其一,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是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新奇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难以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与第二个层次类似,区别只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认为可以接受;第四,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导人应通过对比来认识与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逐步建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这些文化现象不再显得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

其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当成乐事,是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最快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障碍。而在教学中导人相关文化知识,则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与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导人与英语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而应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文化目标,如角色表演、情景对话、电影及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对英美文化理解得多么宽广,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3、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过程,交流双方都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是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中国“人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更加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教师应培养学生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西方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加深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辨、分析能力,从而也加深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训练他们使用英语中介语,宣传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使他们不仅了解本国的文化,还乐于接触、学习其它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表面的细节,在日常生活、商业交往、国际事务中能真正尊重西方人的文化,也向他们传递中国的文化,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往来,才能跨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由:即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合性原则等。

(1)实用性原则:指文化导人要注重与日常交流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流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2)阶段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3)适合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人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地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上几个原则,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循序渐进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1文化教学的内容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曾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艺术等文化知识;交流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教学。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9

语言与文化之间密切相关,每一种语言都有属于自身的文化,不了解其文化就不可能充分理解这种语言,也就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是“文化知识得以交流、协商、论证乃至变迁的象征性媒介”,而“以文化为基础的社会活动、社会环境及社会行为则是语言传授及学习过程中最强有力的影响因素。”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也不例外。Heath提出:“所有的语言学习都是文化学习。”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并且是跨文化的交际,因此会涉及不同的习俗文化,包括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等。这里所指的文化,并不单纯是狭义上所指的文学、音乐、美术等,而是广义上的: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所以在跨文化的交往中,没有这些深入认识,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各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进行交往,必然会导致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所以,外语教学不是纯语言教学,而是一种文化教学。文化知识对于成功的语言学习非常必要。因此,教语言必须教文化。

大学英语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学习,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其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而且要进行文化教学,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培养跨文化意识。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教育部,2005)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在突出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所以,在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中加入丰富适当的英语文化知识更符合大学英语学习的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上通用的语言,英语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育中的显得尤为必要。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落后于语言能力。此外,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发展不均衡。通过调查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尚不平衡,对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态度有待调整,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理解不全面,以及对文化习得途径的掌握不彻底,等等。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对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的忽视。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教学思想仍存在误区,还没有完全真正地重视语言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习与实践严重脱节。课堂上往往偏重于语言知识的教学,认为大学生学习英语,只是学习语言系统成分的正确用法,结果只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的文化教学,不愿把时间花在文化教学上,文化教学也就从根本上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致使大学生学到只是纯正的无文化内容的英语。有的教师甚至把英语当做一门知识课来教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只顾讲解语言点或语法,对文化教学视而不见,把语言与文化人为地割裂了。

(二)有些大学英语教材不适合文化意识培养上教学的要求。

现行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为目的,将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贯穿其中。这类教材是以词汇和阅读为重点的一些教程,而没有覆盖文化教学的内容,这就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因此,课文的内容显得教条、乏味,不能和当今英语国家的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不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要求。结果是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对于英语语言背后深层的英语文化内涵缺乏深入的了解。

(三)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误导。

目前大学英语水平的测评主要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些英语测试中几乎不涉及对大学生英语文化知识方面的考查,从而导致一些大学英语教师长期偏重于语言的外在形式,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差异。各类英语水平的测试直接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很少加强英语文化教学。

(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

在长期的各类等级考试的备考过程中,不少学生过分依赖地依赖教师,习惯被动接受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此外不少学生不会自主地安排学习的时间,积极性不高,很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而是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背单词、短语、句型和大量做模拟题上,从而间接导致了文化意识的薄弱。

三、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文化的认知过程。广大学者和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意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方面的改革刻不容缓。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需要实施课内和课外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合理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课内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包括文化讲座、电子信息呈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文化探究等,课外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包括文学阅读、报纸浏览、录像观看、网络查询和跨文化交流等。同时在实施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应着重解决四个问题: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材的编写,教师对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和自身的文化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注重文化意识的教学,解决问题,因时制宜地采用适当的文化意识培养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使他们有能力在今后的对外交流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胡玮.中国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

[2]雷买利.论母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与教学中的地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03).

[3]林木森.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忽视文化差异[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10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自有交流以来,关于英语汉语的对比就层出不穷。早期两种语言的比较多着重于语音及结构上的比较。从结构上来看,意合和形和是汉英最主要的区别。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文化语言学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只有把文化和语言结合以来,剖析造成此种差异的文化根基才能真正了解语言。翻译决不能仅仅着眼于语言的转换,而是要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文化涵义。(陈安定,2000)吕叔湘指出:往往人们很容易找到事物之间的异同,然而,要追究造成它们异同的原因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本文将不仅仅从语篇的角度指出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更会从文化角度阐释差异的文化原因。

二、意合与形合涵义

王力在《中国语法论》一书中率先提出意合和形合两个概念:“汉语里连接成分不是必须,多用意合法表达意义;而英语主要靠连接成分显示其意义,因此多用行合法。”。连淑能指出,“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汉语是综合性语言,不用连词而靠句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意义,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形散神聚,重意合。而英语是分析性语言,靠句词显性的连接词体现意义,重形合。

三、语言与思维文化关系

国外的学者也注意到这些差异,如奈达(Nida,1982:16)指出,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莫过于形合和意合。由于语言和文化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想要探究一种语言,不能不谈到文化。在人类语言研究历史上,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是第一个从语言的文化视角研究语言的。他认为,没一个民族都有带有自己特色的习俗文化,不同的习俗文化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形式。(申小龙1992)维柯的观点在当时虽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却开辟了研究语言文化关系的先河,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德国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是继维柯之后又一个对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做出系统研究的学者。他认为语言是人们思维不断重复活动的结果,语言是思维表达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不同的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通过语言展现出来,所以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体现,民族的语言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是民族的语言。”(姚小平,1999)在洪堡特看来,一个民族和文化的精神特征决定了这个民族所操持的语言。受洪堡特思想的影响,鲍阿斯,美国人类学家奠基者,进一步研究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他认为语言所透视出来的差异主要源于文化的差异。尽管表达形式不同,但认为思维文化影响语言这点是相通的。可见,文化和思维包含并影响着语言,而语言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合和形合是汉英两种语言的外在体现,文化则是导致此种差异的最根本的原因。那么文化是如何影响语言的,接下来本文将对此做一个全面的阐述。

四、意合与形合的思维文化阐释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这是两种语言形式表达上的差别,更是两个民族思维文化差异的展现。中国受道教影响,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应的中国文化求全、求圆满,重“心领神会”反映在语言上,则重意合。而西方主张“人物分立”,重在形式论证,崇尚个体思维,并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反映在语言上,则重形合。吴森教授在指出中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西方文化有三大支柱:科学、法律、和宗教。中国的文化有两大基石,一为道德,一为艺术。中西方最显著的差异在于:中国文化是偏艺术的,要有整体的美得视觉体现,而西方文化是偏科学的,逻辑性外显。科学的精神目的是在于寻求真理,通常是借着抽象的符号,利用分析的方法,对事物作理智的了解,从而发现真理。相反,艺术的精神的目的是欣赏和创造,一般是借着具体的意象,传神活现,的来表达一己的感觉或价值判断,从而带来视觉的享受。下面本文将从语篇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思维的差异:

从初始语篇看,整篇语段主谓不是特别明显,没有显性的连接词联接上下文,但是却丝毫不影响理解读者理解语篇的意思。对《儒林外史》熟悉的读者会发现,语篇的意义体现在字里行间,高度依赖上下文。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悟性”、“了悟”。而目的语篇几乎每句话都有显性的主谓宾,整齐完整,句法的语法意义受到语言形式的限制,体现了英语是分析性语言这一特点。这是结构上的差异。从文化上分析,充分体现了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基本分歧,即,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就如吴森教授所言,初始语篇整体来看,仿佛一个艺术品,看似毫无关系,实则形散神聚,并且给人一种整体的美感。西方人则重分析,重形式逻辑,总是把细微之处,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也符合西方的科学精神,试图借助抽象符号阐述事物。

原语篇表面上看只是几种事物的堆积,找不出主语谓语宾语,然后细细品味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境的画面。各个景物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副令人伤感的暮秋黄昏图。这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模糊整体的思维观。这种思维观注重事物内涵的横向联系,语言通常表述为非逻辑化,但是语言内部却表现为极强的逻辑性关联性,意义需要靠读者的悟性拿捏,这符合汉民族的思维特点。

目的语篇为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译,译文几乎把原文的意味译出来了,从形式上可以看出风格与原文极不相同。译文将原文的内隐意义通过形式的连接外显出来,主谓机制突出。这体现了西方民族分析性的思维特征。

五、结语

汉英语篇的差异,是汉民族和西方民族文化思维差异的具体体现。思维支配文化,并反映到语言中。汉语重意合,形散而神聚,以意统形。英语重形合,语言形式规范完整,以形制意,这是两种语言最显著的差别之一。因此要了解两种语言语篇,分析其文化思维差异是必要的。不管是学生考试,还是做翻译,都应该考虑思维差异并用此分析语篇结构。只有在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又能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才能更深刻了解语言。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Traslating Meaning[M].San Dimas California: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1982.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11

教科文组织自成立以来,先后出台了的《反对教育歧视公约》(Convention againstDiscrimination in Education,1960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草案)》(2005年)、《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2003年)、《多语并存世界里的教育》(2003年)、《普及网络空间及促进并使用多种语言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Promotion and Use of Multilingualism and Universal Access to Cyberspace,2003年)等文件,对语言权利、语言教育、语言活力、语言濒危、语言多样性、语言遗产等语言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语言学研究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这些文件中的大部分条款、建议已经或正在成为各国制定语言政策、开展语言研究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参考。

我国的相关研究,或侧重于介绍有关语言权利的国际规约,如《国外语言立法概述》列举了1996年以前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涉及语言权利的规约,《联合国及诸区域法规文件中的语言条款选摘》列举了1985年以前的联合国各种规约中有关语言权利的条款;或侧重于讨论教科文组织近年关于保护濒危语言和维护语言多样性的公约、倡议等,如《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评估》对《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内容、重要现实意义、指标体系存在的瑕疵等进行了探讨。

本文对教科文组织自成立以来制定的涉及语言权利、濒危语言、语言多样性三个方面的规约的情况进行概括,试图为我国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对语言规划问题的探讨提供参考。

一、语言权利

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很大程度上讲,各项基本权利(言论、教育、参与文化生活、从科学进展中受益)的切实享受都会受到语言因素的制约。因此,适当的语言政策会为行使这些权利提供一种重要的媒介。”该组织通过的一系列宣言、纲领等文件,如《反对教育歧视公约》、《关于发展成人教育建议书》(1976年)、《关于种族与种族偏见问题宣言》(1978年)、《和平、人权和民主教育及综合行动纲领》(1995年)、《实施以语言多样化为基础的世界语言政策》(1999年)等,均涉及语言使用权利或语言教育权利问题。

教科文组织主要有两个文件的内容涉及语言使用权利。《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法》(1945年)第一条明确指出:“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反对教育歧视公约》第一条明确阐述了“教育歧视”的定义:“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出生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特惠,其目的或效果为取消或损害教育上的待遇平等”。该公约第五条针对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指出:“少数民族的成员有权进行他们自己的教育活动,包括……使用或教授他们自己的语言在内。但是,行使这种权力的方式,不得妨碍这些少数民族的成员了解整个社会的文化和语言以及参加相关的文化活动,也不得危害国家。”。

教科文组织就语言教育权利问题制定的所有文件,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和立场。本文将其归纳为母语教育、双语/多语教育、跨文化教育三个方面。

(一)母语教育

教科文组织支持母语教育,因为以母语教学有益于提高第一语言的使用能力、其他科目的成绩。关于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教材资料、师资培训,相关规约的内容如下:

1.母语教育对初期教育和扫盲至关重要,应“尽量将母语教学延长到以后的教育阶段”。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应当首先用其母语接受正规教育”;“盲首先应当用其母语学习读写,然后如果愿意并有能力,可以学习第二语言”;如果某一地区的居民使用几种语言,应当采取措施“按不同母语分组开展教学”;“如果说不同语言的人不可避免地合在一起上课,应当用对多数学生来说使用难度最小的语言进行教学,还应向那些不会使用教学语言的学生提供特别帮助”;“对于少数种族,成人教育活动应能使他们……用母语教育自己的子女,发展自己的文化和学习母语以外的其它语言”;“应采取措施,使(外裔居民群体)的子女学习本国语言”。

2.1953年制定的《本国语在教育中的使用》指出:“只有向青少年和成人及在校儿童为他们的娱乐和学习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读写能力才能保持下去”。1992年,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教育会议又强调,应当鼓励用母语编写教材和学习资料以及其他阅读材料。

3.1996年,政府间教师地位问题特别会议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整个教育计划的编制,在每个阶段均应包括及早进行培训和再培训的规定,以便为有关国家培训出数量充足的,既熟悉人民生活又能用母语教学的合格教师”。

(二)双语或多语教育

“教科文组织支持在各级教育中开展双语或多语教育,以促进社会平等和男女平等,因为这是多语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该组织还鼓励国际交流,推动语言教学的网络开发。具体内容如下:

1.2001年召开的国际教育会议建议:“(应当鼓励)首先用母语,然后(如果母语有别于官方语言或民族语言)用本国的官方语言(或民族语言),以及用一门或几门外国语进行交流、发表意见和掌握听说能力。”在此之前,教科文组织就曾在有关文件中提出:应“及早掌握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开设“学习第二语言的课程”,应当逐步增加第二语言教学的分量,并在学生尚未熟练掌握这一语言之前不得将其作为教学语言;“在中学至少进行一门第三语言的跨学科强化教育,以便学生毕业时能够使用三种语言,这是二十一世纪一般人应具备的使用语言能力”。

2.应当鼓励开展中、小学教师的国际交流,“让他们前往别的国家的学校用自己的语言授课,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一门语言”。

3.应当制定“强有力的国家政策,以推动网络空间中的语言教学,(还应加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帮助他们开发免费使用的电子形式的语言教材,还应当强调提高这一方面的人员素质”。

(三)跨文化教育

教科文组织支持语言作为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增进各个群体之间的了解,确保对基本人权的尊重。具体内容如下:

1.应当充分尊重“处于少数地位的人和土著人民的教育权利”。教科文组织语言问题规约提出:落实“用母语学习的权利”.和“充分利用有关文化所特有的交流和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单用母语,还要用民族语言或官方语言及普遍通用的交流语言进行教学,这样,少数民族和土著人民就有参与并为整个社会贡献力量的机会”。

2.教育应“培养对文化多样性积极意义的认识”,为此,应当改革课程设置,“鼓励实事求是地从正面将少数民族(或土著人民)的历史、文化、语言和特性等列入课程内容”;“应当加强语言教学的文化内容,以加深对别的文化的了解”;“语言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语言练习,而应是了解别的生活的方式、文学和习俗的机会”。

二、濒危语言

教科文组织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且文化和语言多样性有助于丰富和提高人类的生活,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会对人类构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该组织将促进并资助语言学研究机构对尚未研究或尚无充分文献记载的濒危语言进行描述视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直接参与并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与濒危语言研究、抢救和保护相关的工作。

教科文组织于1987年举办语言学专家会议,就濒危语言问题展开讨论。教科文组织在1993年将其下属的哲学与人文科学国际委员会提出的“濒危语言项目,”(即《濒危语言红皮书》)列为直接管理项目,从而为这项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996年出版了《世界处在消亡危险中的语言地图集》,2001年对其加以更新;从2000年起将每年的2月21日确定为“世界母语日”;2003年,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向该组织保护濒危语言规划项目国际专家会议提交报告《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会议通过了《行动计划建议书》。

教科文组织关于濒危语言问题的报告和倡导,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濒危语言的概况、语言族群和语言专家的作用、语言濒危状况的评估、行动建议。

(一)濒危语言的概况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就濒危语言的定义和相关数据、语言濒危产生的原因及引起的后果、语言抢录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阐释和分析:

1.濒危语言的定义和相关数据:“一旦某种语言的使用者不再使用该语言,或使用该语言进行交际的场合越来越少,或者不再将其代代相传,那么这种语言就面临濒危。……目前世界上大约97%的人口使用着大约4%的语言,反过来就是,全世界约96%的语言由仅仅3%的人口在使用。……全世界6000多种语言中至少有半数语言,其使用人口正在减少。我们估计,到21世纪末,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约90%的语言可能被强势语言取代。”

2.语言濒危产生的原因及引起的后果:“语言濒危极可能因外部力量所致,如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和教育的逼迫等;也可能由内部因素引发,如语言族群对母语的消极态度。内部压力往往有其外部根源,二者都阻碍了语言和文化传统的代际传承。许多土著民族把自己的弱势社会地位与其文化相联系,进而认为自己的语言没有保留价值,于是抛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一起摆脱歧视,过上稳定的生活,增强在社会中的流动性,以及融入全球市场经济。”“每种语言的消亡必将导致其独特的文化、历史与生态知识的消失,这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每一种语言都独特地表达了人类对世界的体验……每消亡一种语言,我们对人类语言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方式、人类史前史以及保持世界多样性生态系统等方面的证据都会有所减少。最重要的是,使用这些语言的人们会体验到,随着自己语言的消亡,他们原有的种群和文化认同也将丧失。”

3.濒危语言抢录工作的作用:“丰富了人类的智慧财富”,“展现了一种对于现有知识而言可能是全新的文化视野”,“记录过程常常帮助该语言使用者重新激活其语言和文化知识。”

(二)语言族群、语言专家的作用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指出,在对濒危语言的扶植和抢录工作中,语言族群、语言专家的作用不可低估。语言族群作为母语的使用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语言专家既是濒危语言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指导者,又是政策制定者、政府与语言族群之间重要的协调者。

1.语言族群的作用。“保持还是遗弃自己的语言完全取决于母语的使用者,而不是其外部成员。如果语言族群请求帮助强化其面临威胁的语言,语言专家应当向他们提供有用的专业技能,并与这些语言族群携手工作。”“在少数民族语言族群内,人们对母语的未来前景持有各种看法。一些濒危语言的使用者开始认为,自己的母语既落后又不实用。这种消极观点往往与来自某一强势语言族群的社会经济压力直接相关。不过,也有一些濒危语言的使用者全心致力于其语言的稳定和恢复,试图去直接抗击对其母语的各种威胁。这些语言族群可通过建立诸如各种日托中心、学校,或者至少以班级形式来营造直说母语的语言环境。”“在少数民族语言族群中,越来越多的人对研究工作也提出了要求:1.要求对指导研究的条款和条件享有支配权;2.要求有权享有并在未来有权使用研究成果。”

2.语言专家的作用。语言专家应该对濒危语言的数据材料进行收集、标注和分析,并积极参与教育计划。具体包括:“基本的语言学与教学训练。为语言教师提供基本的语言学、语言教学方法和技能、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训练。”“在培养读写能力和培训本地人语言记录技能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当地设立研究中心,培训濒危语言使用者去研究、记录和整理自己的母语材料。读写能力的培养对于这些语言的教学至关重要。”“支持和改进国家的语言政策。国家的语言政策必须支持语言多样性,其中包括濒危语言。更多的社会科学家、人文学者以及濒危语言使用者本身,都应当积极参与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支持和改进教育政策。……所谓的母语教育通常并不是指少数民族语言族群的祖语(濒危语言)教育,而是指把这些语言作为教学科目来看待。……我们赞同在正规教育中使用地区性语言(通常称作“母语”),但是这种教育不能以牺牲少数民族语言为代价(《海牙少数民族教育权的若干建议(1996年)》)。大量研究表明,双语能力的获得根本不会削弱一个人的官话能力。”“改善生活条件,尊重濒危语言族群的各项人权。语言记录者虽然不能直接参与经济与社会发展,但却可以帮助政府关注被忽视群体。……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帮助这些族群提出语言权和其他人权要求,成为政府和语言族群的重要的中间协调人……”

(三)对语言濒危状况的评估

“单独使用任何单一指标都无法评估一种语言的活力和记录该语言的必要性。语言族群 复杂多样,即使评估一种语言确切的使用人数也非易事。”因此,《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共设定了9项指标以描述一种语言的总体社会面貌,如表1。其中,用以评估语言活力(语言濒危状况)的6项指标是主要指标;有2项指标用以评估语言态度,1项指标用以评估记录的紧迫性。 除了第(2)项以外,每一项指标都具体分为6个级次。其中第(1)项“代际语言传承”的级次如表2。

就语言活力指标、语言态度与语言政策、记录的紧迫性,该报告还有相关说明。

1.语言活力方面:“任何一项指标都不应该单独使用。因为某种语言按照某项指标衡量,其安全层级排位较高,而依照其他指标则可能需要给予刻不容缓的关注。”

2.语言态度与语言政策方面:“非强势语言的保持、推广或弃用可能受制于强势语言的文化,不论这种强势文化是区域性的还是全国性的。一个国家的语言意识形态可以激发少数民族动员整个族群来维护自己的语言,也可能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语言。语言态度可能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它既能促进语言的发展,也可以导致语言的消亡。”“一个国家的政府,可能有明确的语言使用政策来管理其境内的多种语言。一种极端的情形是,指定一种语言作为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而无视其他所有语言;另一种极端则是,全国所有语言都享有同等的官方地位。但是,同等的法定地位并不能保证一种语言的持续使用和长久的生命力。”“在许多情况下,族群成员之所以放弃自己的语言,是因为他们认为别无选择,或因为他们对自己所作‘选择’的长远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面临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要么‘坚持使用自己的母语和保持群体特性而找不到工作’,要么‘放弃母语以获得更好的生活际遇’)。事实上,保持和使用两种语言会获得更好的生活机遇。”

3.记录的紧迫性方面:“文字材料,包括转写、翻译和注释的自然语言的视听记录材料,都十分重要。这类资料对于帮助语言族群成员确定具体任务,帮助语言学家与语言族群成员合作设计研究项目,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行动建议

教科文组织保护濒危语言规划项目国际专家会议通过的《行动计划建议书》,可以归纳为两点,即分别向教科文组织各成员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以下建议。

1.向教科文组织各成员国提议。一是“调查和描写已发现处于濒危的语言”;二是“积极推进对各自国家濒危语言的认定”;三是“鼓励对濒危语言进行记录立档创造各种条件”;四是“创造各种条件,为主动使用及利用这些语言提供便利,特别要明确所有相关语言在教育体系、媒体及网络空间的正当地位,遵从每个语言群体的意愿,尊重其对语言人权的诉求”;五是“培养语言群体对本族语言与文化的自豪感,确保国家之内所有语言地位平等”;六是“开发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把它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七是“在条件允许和得到国际组织援助的地方……向濒危语言的记录、复兴和促进等计划提供资金”。

2.向教科文组织提议。一是建立财政和行政管理制度:“对濒危语言的记录立档项目提供资助,特别是:新材料的记录、收集和出版;现存档案的保护;教科文组织《处在消亡危险中的世界语言地图集》的更新”;“设立强化和恢复濒危语言的项目,尤其是确保语言世代传承的语言培训计划”;“制作和传播面向语言族群的语言记录、语言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培训教材,开展和推广有关濒危语言的创造性工作”。二是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教科文组织的作用:“通过媒体、艺术及公共活动来增强公众对世界语言问题的认识”、;“建立一个国际网络,连接各有关组织和团体;提供有关取得成功实践的濒危语言立档、研究、教学培训计划及教材、资金来源以及参考资料方面的信息”;“通过以下方式,支持地区中心站就符合当地实际的有关项目和资源进行规划、实施和评估:培养地方工作人员从事濒危语言工作的能力;发展包括培训师资和培养后代学习母语在内的教育事业;促进不同土著群体和各机构之间的信息与经验交流”;“为探索全球化与语言灭绝的关系以及寻求在全球范围内系统的解决办法,政策制定者、专家以及非政府组织应展开合作”。

三、语言多样性

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前提下,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当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为加强各国、各民族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重视,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该宣言附有《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2002年举行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为主题的文化部长圆桌会议,并发表《第三届文化部长圆桌会议伊斯坦布尔宣言》;2003年和2005年,分别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草案)》。

本文将教科文组织的相关主张、建议,分成保护语言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以及保护行动建议两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保护语言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据估计,世界上共有6000-7000种语言,一个国家内双语或多语并存的现象在世界上属于常态而且十分普遍。据此,教科文组织认为,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生态多样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依存的。……每个人都应当能够用其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每个人都有权接受充分尊重其文化特性的优质教育和培训;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参加其选择的文化生活和从事自己所特有的文化活动,但必须在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的范围内。”“在保障思想通过文字和图像自由交流的同时,务必使所有的文化都能表现自己和宣传自己。言论自由,传媒的多元化,语言多元化,平等享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和科学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知识,以及所有文化都有利用表达和传播手段的机会等,均是文化多样性的可靠保证。”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强调:“保护区生物学应该与保护区语言学并行发展。研究者不但要探究这种并行发展,而且要研究世界多样性和语言、文化多样性之间的联系,也要研究这种多样性在各个层面上确实的原因和后果。这种联系本身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表明,生命多样性包含着自然、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

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有效实施,《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提出20个具体目标。其中有关语言多样性的目标有7条:“保护人类的语言遗产,鼓励用尽可能多的语言来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提倡在尊重母语的情况下,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实现各级教育中的语言多样化,鼓励自由学习多种语言”;“在必要时,将传统的教学方法纳入到教学工作中,以保存和充分利用有关文化所特有的交流和传授知识的方法”;“促进‘数码扫盲’,将信息与传播新技术作为教学计划中的学科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的 教学手段,提高掌握这些新技术的能力”;“促进网络空间的语言多样化,鼓励通过全球网络普遍地利用所有的公有信息”;“鼓励世界传媒和全球信息网络制作、保护和传播多样化的内容,并为此加强公共广播和电视机构在开发高质量视听产品方面的作用,尤其要支持建立一些有利于更好地传播这些产品的合作机制”;“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特别是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战略,反对文化物品和文化服务方面的非法买卖”。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以及保护行动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之一,其中包含语言遗产。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及作用。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包括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等,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具体定义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国际人权文件,满足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以及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的阐述,本文归纳为四点:(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和主要动力,与文化多样性一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和平的保证。(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之间具有内在的依存关系。(3)各群体尤其是土著群体、各团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保护、保养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具有传递特性、价值观和意义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和服务具备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性质,故不应被视为仅具商业价值的商品。

2.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威胁的原因及保护行动的建议。教科文组织认为,信息和传播技术飞速发展所推动的全球化,为加强各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但同时也给文化多样性带来了挑战。各种冲突、过度商业化、不受控制的城镇化以及乡村的衰落,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脆弱,面临消亡或被边缘化的危险。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缺乏保护这种遗产的资金,而这一点尤为突出。

鉴于此,《第三届文化部长圆桌会议伊斯坦布尔宣言》(2003年)指出,各成员国政府和教科文组织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能够生存并传播。其倡导的行动要点如下:

(二)同意制定认定、保护、宣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尤其是信息和教育方面的政策……

(三)在各国政策框架内和合适的层次上,努力鼓励研究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制遗产清单和登记档案,制定法规条例和建立适当的保护机制……

(四)认为在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享有人和从业人员开展密切合作的框架内,向所有相关政府机构,即政府、地方和地区团体、科学机构、教育机构、民间社团、公共和私营部门及媒体等展开咨询湃促使其参与,是合适的而且必要的;

(五)赞同和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宣布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计划;

(六)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建立新的国际合作形式,如建立财产确认机制、最佳实践名录和网络创作方式,动用各种资源和促进共享非物质表现形式国家之间的磋商;

(七)秉着国际团结的精神,尽力给予阿富汗这类国家以及遭受贫困、冲突和危机的地区以特别关注,并在必要时加大援助力度……

(九)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成员国通报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等其他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情况,这类信息有利于成员国进一步制定各自国家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12

母语是指一个人从咿呀学语、从第一次表达想法开始就使用的语言。在大多数情况下。母语是一个人使用最流畅的语言。在认知方面,母语是所有儿童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在文化方面,母语则是历史和身份的最根本的表达途径。

一个国家里最弱势的群体往往是母语与官方语言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会在教育、医疗卫生、收入、公民待遇、居住环境、法律服务等众多方面遇到问题。奉行语言同化的政策会导致社会分化,而充分考虑到母语多样性的政策则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团结。

联合国“国际语言年”提出了“语言至关重要”的口号,号召会员国政府及政府间发展组织在工作中充分考虑语言的问题,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语言政策。语言对于在2015年前实现消除极度饥饿与贫穷的八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语言对于全民教育运动所强调的扫盲和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对多样性的开放程度和对其他文化的包容程度。这种态度正是构建全纳型社会的重要条件。其重要性还体现在民族冲突中推进和平和互相谅解。的确,语言在人类社会的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世界各地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儿童在学校教育早期阶段使用母语学习,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显示出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然而,在很多国家,儿童仍然不得不在教室里用他们听不懂的语言接受教育。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儿童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使用非母语的学校语言学习。然而只有不到15%的儿童可以做到这一点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大部分儿童则无法做到。所以,尽管这些儿童身在学校,却因为语言的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对于母语为少数民族语言的儿童来说,在幼年时用自己的母语学习不应成为一种奢望,而是获取教育机会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且,第一语言的语言基础决定了儿童学习第二语言及更多语言的能力。因此,用母语学习也是促进儿童更好地学习官方语言的有效途径。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例接近8.5%,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语言多样性。中国的语言政策体现了其对母语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确保每一个语言群体都享有使用其第一语言或母语并同时掌握官方语言的权利。中国政府将“语言多元化”作为实现以文化为基础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策略。这一点已在中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语言在文化中的重要性篇13

一、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的一门古老学科,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对我国的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社会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

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1.教育理念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只限于知识的单向传输,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学发展的需求以及多元化时代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实现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信息化与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地结合,自觉地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2.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好的文笔、活跃的思维、高雅的气质以及丰富的内涵,可以胜任多样化的工作,比如编辑、创作、文学评论以及发展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等,就业面相当广泛。因此,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应用到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机遇转变为优势。

3.有利于知识和价值体系的构建

教育的宗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深刻影响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人们的精神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避免了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加强了本科教育与人文教育。

三、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

1.缺乏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动力

从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实施了信息化,但是仍旧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且一些学校也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加强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办学经费的限制,再加上缺乏政府对其的高度关注,所以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建设只是形成一种低层次的结合,并没有实现其根本效益,进而这种形式下的结合缺乏有效的动力,难以实现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紧密依存、互助互利、有机融合,从而制约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建设。

2.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建设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从某种角度上讲,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这也是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来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完善教育的过程。为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发展。但是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并未达到以上这些要求,进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3.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存在很大的冲突,由于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的高度不协调,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学习,进而无法遵循教学规律的发展,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四、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有效策略

1.构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在当前这个知识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作为入手点,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构建汉语言文学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育课程改革,拓宽获取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强化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管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管理上的柔性化,让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多,注重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比如当下的工学合作教育,这样可经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空白”艺术在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自主安排、自由选择,加快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高效化、自主化、信息化、研究化,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3.优化师资力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校要注重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资力度,聘用一些应用型的教师,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发展,面向全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既懂专业理论又拥有较强应用能力的人才,从而使人才的发展更贴近社会需求。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