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格局实用13篇

经济发展格局
经济发展格局篇1

(一)发展阶段

1.1980-1990年:起步和成长期(0-25万人次)。1980年第一次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是旅游起步的标志。当年接待境外旅客1059人次。1984年第二次工作座谈会后,中央加大了对的投资力度,继续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限于当时“先国际、后国内”的政策,旅游发展初期主要针对境外市场。1987年接待量达6万人次[1]。

2.1991-2005年:快速发展期(25-200万人次)。第三、四次工作座谈会将旅游业作为工作重点,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国以项目和导游相结合,极大提升了旅游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2004年接待量突破100万。2005年中央强调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农牧民增收和相关产业发展。旅游进一步受到重视,被提升到促进稳定的高度。2000-2005年,接待游客数平均每年增长23.7%,旅游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2.9%,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3.2006年-现在:井喷式发展期(200-600万人次)。2006年青藏铁路和林芝机场相继开通,旅游的出入性和舒适性大大提高;加上“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产业发展政策和旅游业龙头产业地位的确立,旅游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当年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39.5%,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43.2%,旅游业开始成为全区支柱产业。2007年,提出“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旅游业提质增效、呈现井喷式发展,当年接待量突破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50亿元,比1980年分别增长800和2200倍。旅游进入飞速发展期。

(二)经济社会效益

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社会效益突出。截至2007年,全区有各类旅游企业1212家,拥有固定资产达46.8亿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84万人。全区8700户农牧民参与旅游经营,创造非农就业岗位3.48万个,年收入达2.2亿元,人均增收6383元。

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逐步提高。2006年、2007年、2009年分别为9.6%、14.2%、12.7%。拉萨2009年的相关比重超过20%。2009年全区农牧民纯收入比2000年增长1.85倍,旅游富民效应初显。

二、旅游业发展格局的实证研究

接待量、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指标。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是接待量的因变量,易受游客自身条件(经济条件、职业、年龄等)、主观选择(消费偏好、性格等)和不同旅游地实际情况(旅游业成熟度、物件水平等)的影响,波动范围较大,统计分析的稳定性较差,适用于某一区域的旅游收入纵向上的比较(考虑CPI变化),不适合同一时段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鉴于此,选择变化相对稳定的游客接待量为基础数据。

(一)及下辖7地市2000-2009年旅游接

待量分析

从旅游接待量上看,拉萨旅游发展遥遥领先于其它地区,运行轨迹几乎与旅游接待总量完全一致,对整体旅游业发展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二)拉萨对旅游业贡献度的检验

首先采用SPSSV11.5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加以验证。相关分析表明,拉萨与的年旅游接待量在0.01水平上相关性显著,达到0.989。足见拉萨对全区旅游业的贡献率之高。

再用聚类分析检验,下辖7地市的旅游发展被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为拉萨,第二档为林芝、日喀则、山南;第三档为昌都、那曲、阿里(见图3)。聚类分析验证了拉萨旅游业具备区域旅游增长极的特征。旅游业发展因此呈现出“拉萨为中心、周边的林芝、日喀则、山南和昌都、那曲、阿里等6个地区受其辐射和带动”的“核心-边缘”发展格局。

三、旅游业发展空间格局的“核心-边缘”结构

弗里德曼(Friedmann.J.R,1966)在其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中试图通过“核心-边缘”理论阐明一个区域由孤立到发展不平衡、再由极不平衡发展成互相关联、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之后又将该理论从空间经济扩展至社会生活各个层面[4]。“核心-边缘”理论主要被用来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核心-边缘理论[5-6],也适用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

无论从经济总量、旅游资源丰度、服务设施数量及档次、与周边地区通达性和通勤频率,还是与周边6地区基于行政和经济联系的人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因素看,拉萨都具备强大的经济外溢功能。鉴于目前进藏游客在拉萨市的旅游消费量和在周边6地区的消费量相差较大,仍以拉萨市和周边6地区2000-2009年旅游接待量为基础数据进行拉萨对周边地区旅游辐射效应的分析和验证。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拉萨与周边的林芝、日喀则、山南、昌都、那曲、阿里等6地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985,0.988,0.935,0.918,0.727(在0.01水平上相关性显著;拉萨与阿里相关性在0.05水平上显著)。表明旅游业的“核心-边缘”效应开始出现。拉萨与周边地区表现为总体较显著的旅游辐射效应,但这种联动性并不均衡。其中山南、日喀则、林芝较好,昌都和那曲稍差,阿里不明显。周边6地区在旅游发展总量上与拉萨的差距较大,且从2003年以来呈逐渐扩大的态势(见图2)。

拉萨对周边6地区的旅游经济辐射效应的空间差异明显,大致以拉萨为界分为北和藏东南两大片区。西北片区的阿里、那曲、昌都受拉萨旅游经济拉动相对较弱,而东南片区的日喀则、山南、林芝受到旅游经济拉动相对较强。这与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和行政区纵深固然有关,但目前藏东南片区与拉萨相对便捷的交通成为影响核心-边缘效应的主要因素。相对便捷的交通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精品旅游资源,藏东南旅游经济走廊正在形成和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经过30年发展,旅游业的“核心-边缘”空间格局已经形成,表现出一定的“核心-边缘”效应———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和带动周边6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然而,定性定量分析表明旅游业的地域发展极不均衡,拉萨旅游接待量占全区比例高达60%左右(见图4)。拉萨作为的旅游经济中心,在发挥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同时,也呈现出严重的单极化发展态势。单极化为主的发展方式在客观上造成“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不经济后果,从而大幅降低了旅游业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

2003年“非典”和2008年“3.14”事件让旅游业的这种缺乏抵御旅游安全风险的弱项暴露无遗。图2和图4均显示:2003年和拉萨旅游业明显减速,接待量几乎与2002年持平;2008年和拉萨旅游接待量锐减近50%。在旅游危机事件影响下,整体旅游业发展和拉萨旅游业表现出异常显著的“旅游共振”现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发展特征让旅游业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蝴蝶效应”危机。

此外,单极化发展在形成“核心区域”旅游经济呈极化效应的同时,也让“边缘地区”旅游发展呈边缘化,旅游经济发展不足或滞后。以2006年以来旅游发展增速最快的林芝地区为例,其区域知名性景区仅有3处,其余中小景点“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密集分布于八一镇和拉萨之间的318国道两侧,‘拉萨-林芝旅游廊道’初步形成”[7]。虽然林芝地区受拉萨市辐射效应相对明显,但与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全藏最佳的生态环境相比,林芝旅游发展总量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仍显不足,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旅游业发展建议

参照弗里德曼所持的“核心-边缘”理论观点,旅游业同样要经历“孤立—不均衡—严重不均衡—互相关联、平衡发展”等阶段,目前正处于互相关联的不均衡的过渡阶段。为此,提出相关建议:

1.分时段、分地域对拉萨市旅游客流进行适度控制,缓解拉萨的旅游承载压力,最大限度地缓和全球各地涌入的大量游客与拉萨市的旅游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强化拉萨市与周围6地区的旅游合作机制,量入为出地做好相关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更好地承接拉萨市旅游经济的溢出效应。

经济发展格局篇2

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工业企业,把优化结构、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延长产业链条作为主要手段,逐步壮大企业规模。一是煤炭企业必须扶强。煤炭产业,未来的竞争必然日趋激烈,为此必须加大对煤炭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是帮助海岗精煤公司拓展鹤岗至鲅鱼圈海陆联运通道,鼓励和支持公司继续开拓市场,壮大经营规模,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二是替代产业必须做大。支持鹤峰粮食机械公司迅速推出产品,占领市场;帮助世达农机公司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尽快启动新厂建设,年内达到年产100台整机的生产规模;汇丰纸业公司、金山纸业公司要在现有基础上,拓展市场、延长产业链,成为全省再生造纸业的骨干企业;同时,全力支持海宇米业、天维米业、比优特食品基地、人和生物质发电公司等非煤企业的发展,加快构筑我区工业化新格局。

二、加快商业业态提档升级速度,努力构建现代服务业新格局

紧紧围绕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区的目标,引领和带动全市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一要加快商业品牌化发展步伐。要不遗余力地推进两个已开工大型商贸项目的建设,争取年内完成大润发超市的主体设施建设,红星美凯龙建材家居生活广场投入运营,同时争取大商年内落户并开工建设。继续运作引进沃尔玛、庆客隆、家乐福等国内外大型知名商业企业,以此引领和带动本地商业上层次,实现工农区商业发展的品牌化。二要加快推进“西部开发”战略。要以水泥厂、禾友农药公司整体搬迁为契机,对西解放路东南两侧现代商业格局进行高标准规划,同时争取资金,改善基础条件,引进商家投资建设,力争 “十二五”计划实施期间在工农区西部建立起鹤岗又一新型商业圈。三要加快发展物流产业。加强对物流产业的规划建设,支持鹤铁经贸公司发挥优势,年内完成煤炭、粮食、化工产品、散货等四大物流基地的规划及部分基地的建设工作,实现集团经营;同时,加大对以煤炭经销业为重点的物流企业引进、落户、支持的工作力度,争取年内再落3~5户,扩大我区在全市煤炭经销格局中的比重。

三、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增强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经济发展格局篇3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存在产业分工协作问题,但是综合的发展还是拥有很强的互补性,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沿河与沿路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明显,针对丝绸之路的经济带发展格局新情况,通过提出合理建议,可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格局模式可以划分为三个梯度,三大板块产业分工互补性明显,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突出。这些特点都要求丝绸之路未来发展需要更加关注和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经济带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梯度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划分,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梯度,丝绸之路的东部地区与亚太经济圈相互影响,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洲发达国家相互连接,中间部分的中亚地区、南亚地区之间属于经济发展缓慢地带,所以存在明显的中部、西部和东部之间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的中国以及印度都属于新型经济发展主体,发展力量较强,国家规模较大,改革开放速度较快,中东部地区的石油国家属于资源型国家,但是中东部国家依然处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所以属于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迟缓[1]。在西部板块,大部分都是欧盟发达国家,欧盟中大多数成员国已经发展并进入了后工业发展时期,经济的主要增长模式也转变成为了技术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总体的国家经济总量庞大,但是因为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所以相对增长速度受限。

三、三大板块产业分工互补性明显

上述分析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存在三个不同的梯度,东、中、西三大板块之间的分工协调性不强,互补性明显。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部分国家属于制造业强国,产业发展体系完整,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资源丰富,实现了产品的全球化出口,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带动了中国的整体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开发海外产品市场;西方欧洲国家应该关注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动制造业创新发展,但是自然资源有限,需要开发发展空间;中部地区以及中亚等地主要是依靠石油输出,应该实现产业体系化发展。所以存在明显的三大发展板块产业的分工合作互补[2]。虽然东南亚地区以及南亚的部分国家的经济产业发展进步较快,但是中部部分国家的制造业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依然处于资源输出型、高能耗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集中地点,进而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发展的重点区域。

四、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突出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已经逐步呈现出了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特点,整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西北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德国、英国以及俄罗斯的国家城市化发展在75%以上,处于现代城市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中东部地区,东欧以及北非等国家的城市化处于55%~75%左右,该部分地区依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尼泊尔以及柬埔寨等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3]。从整体上划分可以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水平西北部明显优于东南部地区,但是城市的各区域人口数量统计呈现出东南高于西北的状况。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突出。

五、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区域一体化建议

(一)优化欧亚发展空间新格局

应该加强丝绸之路核心与边缘的合作共赢,实现欧亚发展空间的新格局建立。应该以大国的辐射效应为主要发展依托,塑造起亚欧经济以及资源的统一发展格局,利用欧盟以及中国和俄罗斯三大经济发展主要力量为支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步与发展,实现各国之间发展互利共赢,实现区域内部的国家经济发展优势互补,突出各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优势,通过自有贸易经济投资和资源共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较小经济发展差距。

(二)构建跨越大陆板块的交通经济带

应该不断优化丝绸之路交通经济带的组织模式,以主要城市为交通经济带节点,实现跨越大陆板块的经济交通带的构建,同时还应该开拓交通经济带发展的新路径,实现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条件全面改善,实现沿线的能源管道以及信息平台建设水平的有效提高,形成一个沟通共享水平较高,便捷合理的经济发展网络。从而可以在经济交通网络构建的带动下,实现区域内部的原材料、生产产品以及各类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共享水平提高,增加区域内部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互联共通,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力,开启新的中亚经济发展模式。

(三)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

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的过程中,应该塑造区域内部市场,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流通,在经济发展条件较为完善的国家建立起贸易自由发展区域,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快速进步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的发展主要以市场发展为依托,实现了贸易影响力的有效提升,带动了经济交流的进步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广泛涉及到三个大洲的几十个国家,所以在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来自各区域机制的阻碍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所以,应该注意避免因为经济带建设带来人口大规模迁移,避免造成整体社会经济的波动,应该制定科学的发展方案。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格局模式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欧洲地区与东亚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中亚和中东地区的经济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划分较为明显,所以应该优化欧亚发展空间新格局,构建跨越大陆板块的交通经济带,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格局篇4

一、研究范围及方法

首都经济圈位于我国北方最大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环渤海经济圈的心脏地带,其范围大致与2001年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大北京”地区规划的基本思路相当,即首都经济圈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石家庄、保定、沧州、廊坊、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8个地级市,由于经济和地理的联系,现在基本上已形成以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其他八个地级市为骨架、通过各种交通物流网络连结在一起的经济圈。

首都经济圈分属一省两市,包括北京市16区2县、天津市15区3县以及河北省上述八个地级市所辖的29个区、71个县、17个县级市以及6个自治县,总面积约18,5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7500万人(2005年)。

本文选取1980年、2005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统计数据,并使用数字化的县域界限,经过互相与统计数据的比较,考虑到城市中心区的统计数据往往不太全面,故将北京市10个区、天津市13个区、河北省各地级市29个区合并处理,各区均为市区统一数据,因此本文中首都经济圈包含117个县域。由于各城市的地理范围较小,故这种处理在空间上不会产生较大的偏差。由于1980年各县域统计标准与2005年并不一致,因此1980年人均GDP采用的是用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修正的数据,如果两个年份市辖各区统计数据比较齐全,则与市区分别处理。另外经过两个年份数字地图的对比,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导致的县域界限的变化不大,因此基于2005年行政区划的县际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格局分析基本可行。

二、首都经济翻县际经济时空格局

(一)分布特点

2005年首都经济圈县际经济空间格局总体上为高低交错分布(图1)。其分布大致有如下特征:

首都经济圈低于平均水平的县域个数远多于高于平均水平的县域个数,县域平均发展水平有所提升。在117个统计县域中,2005年首都经济圈高于区域人均GDP的县域为16个,除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省各地级市市区外还包括个别发达地市所辖县域。县域人均GDP与区域人均GDP的比值的算术平均值为0.64,高于这一数值的县域为44个,而1980年仅有11个县域高于平均水平(图2),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中心区、部分郊区及河北省各地级市市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乡差异大,城市市区人口多,人均GDP高,将区域人均GDP的均值拉高,导致绝大部分县域人均GDP达不到区域人均GDP均值。与1980年相比,县域平均发展水平有所提升,直接表现为低发展水平的县域数目减少而中高发展水平的县域数目增多。

县域之间发展差异有所缩小但经济发展差异仍较显著,发展状况较为复杂。2005年首都经济圈县域之间人均GDP最高与最低值相差约14倍。除北京、天津二直辖市市区及其郊区、县人均GDP较高外,其他地区发展状况较为复杂,如唐山市各县市区人均GDP普遍较高,一些县域如迁西、迁安等县市甚至超过大部分地级市市区。而1980年首都经济圈县际经济呈明显的多中心环状格局。县域之间人均GDP最高与最低值相差约20倍。这一现象在区域内几乎所有地区表现明显。

区域发展呈东南高、西北低态势,低发展水平的县域在西北部山区连片分布。2005年首都经济圈人均GDP较高的县域集中分布在京津唐地区及其周边廊坊、沧州以及石家庄市,而人均GDP较低的低发展水平县仍在石家庄、保定的西部太行山区以及张家口、承德燕山山区以及坝上高原地区连片分布。另外一些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在区域东部、南部呈岛状分布。

(二)发展特点

由于各个县域发展快慢不一(如图3),总体上看各地发展速度有如下特点。

1、县际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发展速度快于区域平均水平,而部分地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县际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其中低于平均发展速度的县域共36个,大部分为城市中心区及边远县,以冀西北较为集中。

2、发展速度相当的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发展速度较快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的远郊区、县以及唐山、石家庄、秦皇岛、沧州、廊坊等地级市所辖的区、县、市,而其他地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城市中心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具有矿产优势的县域发展速度居于区域前列。

3、多中心空心环状格局明显。由于城市中心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城市郊区、县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导致区域县际发展速度呈多中心空心环状格局,中心发展速度较慢,中心边缘发展速度快,向外则依次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城市边缘区县接收城市产业扩散比较强烈,反映出区域经济由城市中心区在向周边地区扩散。

三、类型简析

根据1980年各县域人均GDP与首都经济圈区域人均GDP和2005年各县域人均GDP与首都经济圈区域人均GDP的比较,以1980年人均GDP不低于区域均值1/2为基础较好,低于区域均值1/3为基础较差,处于二者之间的则为基础一般;将1980~2005年增长高于县域人均GDP增长倍数的平均值(40.02倍)为增长较快,反之则为增长较慢,由此可将区域117个县域分为以下六种类型(如图4)。

(一)基础较好增长较快型

属于这种类型的县域较少,包括北京市怀柔区、顺义区,唐山市滦南县、乐亭县、唐海县,廊坊霸州市、三河市,石家庄鹿泉市、栾贼县共9个县域。这类县域主要分布于距离较发达大城市较近的地域,原有基础较好,又接受大城市辐射,发展较快。

(二)基础较好增长较慢型

属于这种类型的县域27个,大致处于城市中心区及近郊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绝大多数地级市的城市中心区及近郊区。另外还包括距离石家庄、沧州、廊坊等地级市较远的部分县市。这类县域一般原有基础较好,但或者缺乏增长动力,或者远离发展中心,所以发展较慢。

(三)基础适中增长较快型

属于这种类型的县域20个,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的远郊区、县以和河北省唐山、石家庄、沧州、廊坊所辖部分县、市。这类县域地理位置较优越,而且受到政策指导,经济发展较快。

(四)基础适中增长较慢型

属于这一类型的县域13个,主要在张家口市东南部连片分布。这类县域地理位置一般,但由于远离区域增长极,所以发展速度较慢。

(五)基础较差增长较快型

属于这种类型的县域17个,主要包括天津市北部宝坻、蓟县二远郊区县、石家庄北部三县市、沧州和保定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部分县域。这类县域原有基础较差,但近来受到区域内部城市产业扩散等因素影响,发展较快。

(六)基础较差增长较慢型

属于这种类型的县域数目最多,共31个,在保定市、张家口市西北部、承德市大部呈连片分布。这类县域不仅原有基础较差,而且距离区域中心增长极较远,发展速度较慢。

经济发展格局篇5

世界经济格局是在一定的经济力量对比及其相互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经济结构或框架。战后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战后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两极”格局,即以美国为一极和苏联为一极。但苏联的解体使存在了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彻底崩溃,并使世界经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多个世界经济大国并存的格局。因此,从本质上讲,这个时期的美国霸权不是决策型的霸权,即以命令式或独裁式的方法对其它国家拥有绝对的无条件的指挥权,而是博弈型的霸权,即建立在与列强博弈或讨价还价基础上的霸权。

而此次发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至少遭到三大冲击, 美国霸权受到进一步的挑战和钳制:

第一,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强化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美国的经济力量在多极化进程中相对削弱,使美国妄图独霸世界的妄想遭到破灭,迫使美国不得不接受在G20框架下考虑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

第二,美国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都遭到了重创,危机前世界依靠美国经济失衡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架构被打破。此次危机是全球经济长期失衡的总爆发。

第三,美国的软实力受损,以美国模式为榜样的经济发展观念发生了动摇,美国模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毫无疑问,虽然此次金融危机使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但还不能根本撼动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超级大国地位。这是因为:

第一,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经济体。2009年美国的GDP总量为14.8万亿美元,比同期世界第二、第三和第四国家经济体(分别为日本、中国和德国)的总和还要多。

第二,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贸易体。2008年美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5万亿美元,同期德国、中国、日本和法国分别为2.7、2.6、1.5和1.3万亿美元。

第三,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金融体。美国目前拥有的金融资产大约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量的1/3左右。

第四,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科技创新大国。在目前世界最好的10所大学中,美国占了8所,美国每年吸收世界技术移民的50%以上,美国一直是世界制造业最发达国家,目前美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占世界制造业附加值的22.3%,大于欧元区的21.6%,日本的12.8%和中国的10.1%。

必须指出,虽然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但美国有善于转嫁危机的娴熟技术。在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多次大小不一的经济危机,但每次美国都能通过转嫁危机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的损失,而使伙伴或对手遭到重创。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断然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80年代中期通过迫使日本签订“广场协议”有效地转移了当时面临的经济危机。而目前美国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同时迫使中国等其它国家货币升值,无非也是为了达到转嫁自身经济危机的目的。

因此,笔者非常同意英国经济学家查尔斯・格兰特的观点。他认为,尽管很多欧洲人和亚洲人预见了一个更加虚弱的美国,尤其是它的资本主义模式因这场危机而饱受指责,但在世界权力变迁中,至少在今后若干年内,美国仍然是胜出者。

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她越来越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关中国各种各样的言论也随之脱颖而出。类似“北京共识论”、“中国模式论”、“中美共治论”、“中国独秀论”、“中国责任论”、“中国”、“中国崩溃论”、“中国造危险论”和“中国掏空论”不绝于耳,其中既有“捧杀性”言论,也有“指责性”言论。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对中国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从根本上说是出于对中国发展的担心、怀疑和嫉妒。

其实,从世界经济发展史考察,几乎所有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都曾经遭到过各种各样的指责和议论。当年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都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挨骂”是大国崛起的伴生物,当然也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关键的是如何对待这种“挨骂”。笔者认为,不要被这些言论牵着鼻子走,合理定位中国的发展,化消极国际影响为积极国际影响,是对这种言论的最好回应。

合理定位中国的发展,就是要摒弃夜郎自大的心态和“骄傲的民族主义”,清醒认识到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一)综合竞争力的差距

尽管中国的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与中国人口在世界中所占比重极不相称。在目前的世界GDP总量中,占世界人口不足5%的美国占有了世界GDP总量的30%以上,而占世界人口22%以上的中国只占有了世界GDP总量的8%左右。特别是中国的综合竞争力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例如,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标准,2008―2010年中国的竞争力排名位居17―20位;根据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的标准,2007―2009年中国的竞争力排名位居30―34位。虽然竞争力排名的高低本身可以不必太过于看重,但其中一些指标所反映的问题还是应该引起重视。例如,在影响竞争力排名的因素中,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指标,如企业效率、社会责任、经理信誉、海外形象,中国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金融系统,公民道德操守、社会价值观,政府管理效率和官员廉政等却在排名中一直很靠后,从而影响了中国竞争力排名的整体提升。这特别应该引起重视。

(二)经济增长质量的差距

1978―2009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9%,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度是建立在粗放型扩张模式之上的。经济增速越高,资源消耗越大,环境压力越重,社会矛盾越突出。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的8%,但消耗了世界32%的钢材,30%的煤炭,13%的电能和新增石油需求量的31%。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同样生产一美元的产值,中国的投入成本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4倍和印度的2.5倍。

在资源消耗的同时,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越来越严峻。土地、空气和水资源都遭到了程度不同的严重污染,社会不断增多。多年来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源、人口和环境红利”正在逐渐减少。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虽然承接了大量的来自亚太地区的加工贸易出口,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专利,只能得到极为低廉的加工费,中国只能为人做嫁衣裳,成为过路财神。

(三)科技创新的差距

现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显现了“队伍庞大,投入增加,成果显著,合作增强”的特点。根据中国科技部2007年的中国科技实力研究报告的资料,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 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73.6万人,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研发支出约1 023亿美元,已超过德国的718.6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研发支出国。据英国著名的《新科学家》杂志发表的汤姆森路透集团的材料,2009年中国科学数量超过了12万篇,仅次于美国的35万篇,为世界第二。中国的专利总量有望在2011年超过日本,于2012年超过美国。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其中的97个国家签订了103个政府间合作协定,多边和双边科技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创新主要还存在几大差距:

1.R&D总量迅速增长,但人均经费投入过低

研究开发(R&D)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方式和经济集约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2007年中国R&D经费总额为487.9亿美元,从2002年开始已连续六年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R&D/GDP增长缓慢,与美国、日本以及老欧盟国家总体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中国的R&D/GDP达到1.44%,而同期它们分别为2.68%、3.44%和1.9%,其中瑞典为3.6%,芬兰为3.47%,德国为2.54%,法国为2.08%。也远低于以色列(4.68%)、韩国(3.47%)、OECD国家总体(2.29%)和我国的台湾地区(2.63%)。

从R&D人员人均拥有的R&D经费来看,绝大多数发达国家R&D人员人均R&D经费在10―20万美元之间,而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人均10万美元以下。中国R&D人员人均R&D经费支出额2007年为2.81万美元,约为德国和日本的1/6、英国的1/5、法国和韩国的1/4。

2.R&D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这主要表现为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和高技术产业的R&D偏低。2007年仅为22.9亿美元,排在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韩国之后,仅为美国的3.6%,日本的1/8、法国的1/5,意大利的2/5和韩国的1/2。而在全国R&D经费支出总额中的比重只有4.70%,发达国家一般为20%左右,即使相对占比较低的日本(10%)和俄罗斯(15%)也差距很大。

从R&D经费的来源看,虽然我国企业已经成为R&D活动的主体,2007年企业资金占全国R&D经费的70.4%,具备了与市场经济国家相似的比例特征,但来自企业的R&D资金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外资在华企业R&D经费占比不断提高,从2003年的23.2%增长到2007年的29.1%;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占比偏低,2007年只占25.8%,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水平(一般都在30%以上),其中英国、美国和法国超过了40%,韩国高达53.8%,中国台湾甚至达到了72.3%。以致绝大多数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3.装备制造业相对落后,制约了制造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国是世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业中心,但不是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制造业中心。装备制造业是资本品的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高新技术设备的制造业,是真正的朝阳产业。一般包括航空航天、计算机集成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大型科学仪器、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大型医疗设备等。虽然我们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等手段使装备制造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许多设备的制造还没有掌握系统设计与核心技术,不得不主要依赖购买国外产品。有资料证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以致经常受制于发达国家。由于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落后,中国的对外投资能力非常弱小。2009年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上升到175亿美元,但不到中国接受外国投资总额的5%。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还不及荷兰。中国仍然是“用数百万双鞋子换取一架波音飞机的制造低附加值产品的世界工厂”。

(四)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与30年前相比,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与中国GDP增长呈同步。目前中国的人均GDP仍只有3 743美元,位居世界的100之后,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13,日本的1/11。有7亿多人的年均纯收入只有750美元,年均消费不足600美元,按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以上的贫困人口,这些人不仅缺少必要的教育和医疗条件,甚至缺少基本的生存条件。

(五)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还很小

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也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但在世界经济三大组织中的话语权还很小。例如基于GDP、经济生存能力和国际储备来分配的IMF成员份额,一直向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倾斜,虽然近几年中国在IMF份额中的比重有所提高,目前已占6.19%,位居世界第三,但美国仍然拥有超过15%的一票否决权。

三、“一超多强”格局下中国的发展思考

(一)正视国际环境,处理好大国关系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增长影响力,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中国的一些周边国家的“关注”、“猜忌”和“怀疑”。虽然这些国家的绝对力量不一定变弱,但中国的变强使它们在心理上和现实上都还一时难以接受。特别是西方一些权威机构关于中国在2020年将超过美国的预测,更深深刺痛了“老子天下第一”的美国神经。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利益碰撞在今后将成为“常态”,中国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外部世界的“硬约束”和“软约束”。所谓的“硬约束”是指通过裸的经济措施来限制中国的发展,例如提高关税、逼迫人民币升值、限制某些产品的进出口等。而“软约束”则以媒体为先导,寻找一些貌似合理的理由,甚至以一定的民意为基础,炮制“中国制造威胁”、“财富基金入侵”、“人权”、“产品质量”、“达尔富尔”等问题牵制中国,以达到分散中国发展经济的注意力,增加经济运行成本的目的。

面对来自外部世界的“硬约束”和“软约束”,我们要特别理智地处理好与各大国的关系,包括中美、中欧、中日和中俄关系,而核心是中美关系。由于两种对立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差异,中美关系要建立全方位的互信至少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但不能建立互信不等于不能建立互惠。中美两国在世界经济中形成的高度结构性依赖关系,即中国需要美国的市场,美国也需要中国的产品和资金,为两国建立长期的互惠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美关系可以有矛盾、冲突和摩擦,但这并不影响两国“分享全球化利益”。虽然由于综合实力的差距,这种分享不是对等的,但也是“双赢的”。和则两利,斗则两伤,是维系中美经济关系的关键词。

(二)正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软肋,实现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中国经济不可持续性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政府与居民,资本与劳动,少数人与多数人,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差距已超越社会大多数人可容忍的限度,而且这个趋势并没有有效地得到遏制。社会各种矛盾也更加突出。

只有以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为基础,让全社会公平合理地分享改革成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才能真正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全方位的改革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科学、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问题,虽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主要的症结在于我们体制改革的不到位,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有效涉及,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领域的改革还严重滞后。

笔者认为,中国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来解决。不打破改革的障碍机制,只会使改革半途而废。在当前,我们要特别注意推进全方位的改革。在经济领域,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深化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改革,增强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力和能力。通过深化行政、财税、金融、资源和价格等领域的改革,注意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真正使全社会各阶层公平享有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把全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广大人民群众可容忍的限度内;在政治领域,要使政府从被动转型向主动转型跨越,实现从经济型政府和自我运转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通过政府运行的内外部监督机制,强化对“公权私化”的监督,使政府真正成为人民的政府,使政府官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在社会领域,要防止“改革陷阱”,割断利益集团对改革的扭曲,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诉求机制,使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形成良性平等的博弈,实现从“刚性维稳”向“韧性维稳”和“柔性维稳”的转变。要倡导理性、宽容、温和、扶贫济困的社会氛围,让陷入困境者不至于因忍无可忍而绝望,甚至采取极端措施;在文化领域,特别要强化塑造中国的软实力,营造和谐文化的氛围。一国的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中表现为吸引他国作为盟友和伙伴的隐性资源,在国内社会中表现为凝聚社会各阶层,建立粘性力量。一国的软实力包括意识形态、政治价值和文化的感召力,是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互信的基础。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气度的国家,中国必须以营造和谐文化为基础,对外输出中国和谐文化,宣传中国和谐文化,对内要防止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重塑社会信仰、社会诚信体系和评价标准,使中国不仅在硬实力上,而且在软实力上让世界刮目相看。

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中多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随之更加突出。但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外部压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的发展经验表明,一国在人均GDP3 000―4 000美元上下时,是各类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处理好了,就会进入不断发展的良性轨道,处理不好,就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出现社会经济的“拉美化”现象。只有紧紧抓住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良好契机,不断解放思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十二・五”计划以坚持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力,顺应了中国内外发展的基本趋向。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C・弗雷德・伯格斯坦.美国与世界经济:未来十年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 丁骋骋.金融体系结构差异与国际收支失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 顾静,李雪飞.美国对外投资收益与经济霸权[J].现代国际关系,2008(7).

[4] 田素华.美国经济失衡调整与中国的对策[J].改革,2006(8).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S].2010.

[6]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S].2010.

唐朱昌教授简介

经济发展格局篇6

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工作是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同时,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具体任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矿产资源基地开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部分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均等化公共服务、人才开发与科技创新等。其区域开发的方式主要是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

东北地区发展的关键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经济的再度辉煌。其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包括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先进装备、精品钢材、石化、汽车、船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实现资源型城市与地区经济的成功转型;加强区域内东部铁路通道和跨省区公路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统一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和东北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等。

中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显著差距,在增长速度上低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区域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具体任务包括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加强山西、河南、安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发展矿山机械、汽车、农业机械、机车车辆、输变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以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干线铁路和公路、内河港口、区域性机场;加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

东部地区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四个率先”,即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区域发展的具体任务包括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轮驱动下的区域经济格局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全面领先于全国以及其他三大区域。

从具体经济指标看,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区域高低排序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其中,东部和东北两大区域均超过全国人均GDP水平,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9.3%和113.8%:中部和西部分别仅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75.6%和66.5%,分别仅相当于东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44.6%和39.3%。

从出口贸易指标看,2005年全国出口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9.2%,中部、西部、东北三大区域所占份额分别仅为3.2%、3.4%和4.2%。结合进口额考察四大地带的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则可以显示出其各自的区域经济外向程度。2005年中国外贸依存度达到63.6%,东部地区则高达95.2%,中部地区为9.1%,西部地区为11.0%,东北地区为27.3%。这说明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已经能有效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而其他三大区域的开放度偏低,出口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看,只有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三大区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相互间差距较小。其中,东北地区较高的人均生产总值与最低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形成鲜明对比。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2005年四大区域高低排序分别是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前两地均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中部和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仅相当于全国的90.8%和84.1%。由此说明,中国的“三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仍然突出地集中在中部和西部两大区域。

四轮驱动格局下的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增长表面上是经济总量的增加过程,实质则是结构转换和调整的过程,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决定资源配置的效率。产业结构是资源配置、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对资源配置的优劣、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高低起着根本的制约。区域产业结构从部门分类组成方面反映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演进,具有较强的非独立完整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程度,决定着特定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与财富增加的程度,关系到该区域在宏观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发展位次与未来的发展希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必将伴随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极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断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中国四大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产业结构也表现出不同的层次、特点,由此表明的区域工业化率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距。

第一,四大区域产业结构差异。2005年,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7.9:51.6:40.5,中部地区为16.7:46.8:36.5,西部地区为17.7:42.8:39.5,东北地区为12.8:49.6:37.6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东部地区最低,东北次之,西部地区最高;第二产业比重

东部地区最高,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第三产业比重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

这样一种区域产业结构格局,反映了各区域正处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东部地区基本上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后期阶段的过渡时期,第一产业比重还将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呈相对稳定状态,第三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略低于全国,突出地表现在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上。该区域偏低的第三产业比重还反映了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市场化、专业化程度较低,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西部地区在四大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层次最低,农业社会的特征显著,其较高的第三产业比重并非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逻辑结果,而是由于较低的第二产业比重以及扭曲的体制、特殊的区域需求等因素所导致的。例如,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构成中,传统的三大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所占比重高,而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则鲜明地反映了其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区域特点,第一产业比重略高于全国,但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国高2.1个百分点。其偏低的第三产业比重一是由于长期重工业主导发展所导致的产业结构畸形所致,二是由于传统的国有经济下体制的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体制问题所致。较低的第三产业比重所表现的第三产业不发达或发展滞后,严重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不利于社会经济活动中交易成本的降低,不利于区域发展环境的改善。

第二,四大区域工业化阶段差异。按照工业化率标准,2005年中国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东部地区则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阶段:中部地区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西部地区则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且离工业化中期阶段尚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东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则显著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并略低于东部地区。

可见,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四大区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需要采取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发展政策选择:主体功能区下的空间开发新结构

在中国区域经济四轮驱动整体格局下,进入“十一五”时期后,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从区域功能定位的角度进行区域划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革命性创新。由此,中国的国土空间被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优化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国家对优化开发区域在产业政策上引导其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在土地政策方面对其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人口管理政策方面鼓励在该区域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对优化开发区域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方面则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

对于优化开发区域的具体区划,中央尚未进行,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从理论上讲,东部沿海地带的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属于优化开发地区,特别是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但也不排除其他地区也存在着局部的优化开发区。如西部的云南、四川等省份在各自的“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对自身的优化开发区进行了区域界定。

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其区域发展的任务是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扩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国家在投资政策上对重点开发区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政策上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土地政策上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在人口管理政策上鼓励在重点开发区域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在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上对重点开发区域实行综合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东北、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重点开发地带与重点开发区域基本上属于重点开发区域。但与优化开发区域一样,其实际的地域划分也是相对的。

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发展需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开发,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十一五”规划对全国范围内限制开发区的区划比较明确,已经初步确定了部分限制开发区,共22个,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区。具体区域为:

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区、秦巴生物多样区、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新疆阿尔泰山地森林生态功能区、青海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新疆塔里木河荒漠生态功能区、新疆阿尔金草原荒漠生态功能区、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苏北沿海湿地生态功能区、四川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川滇干热河谷生态功能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防治区、内蒙古科尔沁沙漠化防治区、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区、毛乌素沙漠化防治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大别山土壤侵蚀防治区、桂黔滇等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

经济发展格局篇7

二是应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发展的差距在基础设施方面尤为明显,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要针对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各种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着眼强化城乡设施衔接、互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特别要增加对农村道路、水、电、通信和垃圾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提高上述设施的质量和服务功能,并与城市有关设施统筹考虑,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经济发展格局篇8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通过经济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互通有无的一种“桥梁”,他对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今天,我国提出并建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了欧洲、亚洲和非洲以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局势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是我国顺应时展、符合国际发展态势的结果。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了沿路国家的经济合作,增强了共同抵抗经济危机的能力,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伟大构想。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

1.经济发展格局呈现两端高中间低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部与欧洲相连,具有发达的经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与亚洲相连,处于发展中的经济发展迅猛,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地区地处南亚和中亚之间,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公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1]。因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中、西部呈现出巨大的经济差异。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包含有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处于发展中的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大面积步入工业化时代,经济的增长快速而持久。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 包含西方欧洲国家,在工业转型基本完成以后,呈现出技术促进增长的现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部的国家,工业化水平较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和西部相比,具有较大距离[2]。

2.经济发展格局互补性强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格局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国家,是世界制造工厂,拥有完善的制造体系,无论是财力、人力,还是制造技术,都是数据全球中间地位,具有大量的丰富资源。世界范围内包括半导体、服装等等都是从东部国家出口向全世界[3]。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国家,因为发展历史悠久,科学技术先进,工业化程度较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经占据制造、研究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高端领域,但是其发展的领域有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部国家主要是以石油出口为主经济来源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单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经济合作的重中之重。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1.核心-边缘发展模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是利用发达国家的经济带动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用带动效应,将亚欧非的资源、经济多方面统一协调发展,调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在发展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应该和其他具有实力的国家一道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不断深入,应该和俄罗斯以及欧盟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带头人,带领其他国家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完成国家之间的经济战略无缝对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合作共赢,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共同助推经济结构的优化,平衡国际上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4]。

2.交通经济带模式

逐渐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路国家铁路和公路的物质条件,不断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能源管道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等,通过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效率和便捷。交通经济带模式的建立,能够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资源优势和复杂的博弈关系实现重新布局,增加了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化了国家之间的合作[5]。

3.经济共同体模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共同体模式的大枣,能够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区域共同市场。区域内的各个国家之间加强了经济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利于沿线国家之间政治修好,解除矛盾,建立贸易出口,为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合作得到了不断的加深,不断助推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形成良好的经济市场。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共同体模式的建立具有长远目标,即:增加与外联系。加强与北美、欧盟构建合作关系,加强东亚经济合作,提高东亚一体化经济水平,不断深化同巴基斯坦等G20国家的合作。

三、结语

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其沿线东、中、西部国家产业分布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有核心-边缘的合作模式,加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共赢。交通经济带模式,加强了沿线国家的交通技术设施建设,为经济合作提供了基础。经济共同体模式,打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的共同市场,强化了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合作,实现经济共同体的打造。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共同体模式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亚欧非空间新格局,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可持续发展,带动沿线国家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董锁成,黄永斌,李泽红,等.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J].资源科学,2014,10(12):2451-2458.

[2]刘育红.“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经济发展格局篇9

2结果与分析

2.1区位商计算结果

首先采用式计算"兰州-西宁"各州市2010年各产业区位商,计算结果。

2.2产业集聚状态分析

"兰州-西宁"各州市的优势产业和产业集聚状态呈现如下特征。

(1)作为省会城市,兰州和西宁第一产业相对较弱,第二、三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兰州作为西北地区枢纽和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人才、物质、资金、贸易、科技等在此汇聚,在科研技术、工业、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方面明显具有优势。西宁在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集聚现象。可以看出,兰州与西宁的优势产业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区别。

(2)白银、武威、定西、临夏第一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中,临夏的林业区位商高达6.6,林业产值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10.25%,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同时白银的林业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武威、定西、临夏的农业区位商均超过2,产业优势和集聚效应非常明显;牧业区位商均高于1.5,也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兰州与白银的工业区位商值较大,工业在两地具有优势。

(3)海东、海北、黄南和海南州牧业的比较优势明显。2010年青海全省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0.39%,其中海北、黄南、海南州牧业产值分别占本地农林牧渔总产值的64%、71%、62%,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集聚效应明显。西宁虽然牧业的区位商较低,比较优势不明显,但从牧业产值方面看仍处于青海省内各地区之首。同时海东地区农业和林业区位商均高于1.5,产值均位于全省之首,发展优势非常明显。

(4)武威、定西、临夏、海北、黄南、海南州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区位商均大于1.5,集聚比较明显,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林业集聚较明显的区域是白银、定西、海东、海南州,区位商也都大于1.5;建筑业集聚较明显的区域是海北、海南州;此外,海东地区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从产值看,农林牧渔业和林业普遍较低,建筑业海南州较高而海北州较低。

为了分析优势产业和产业集聚状态的变化,对2006年各产业区位商进行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只选取了9个与前面相同的指标,但不会影响分析)。比较2010年与2006年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三种变化:一是"兰州-西宁"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大部分得以保持,并且产业集聚特征更加明显;二是大多数2006年比较落后的地区如定西、临夏、海东、海北、黄南、海南州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优势产业数量增加,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三是两个省会城市的优势产业变化较大,兰州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比较优势逐渐弱化,而工业和住宿餐饮业的比较优势呈现出来;西宁比较优势产业数量减少,第二产业的优势丧失。总体而言,通过区位商值分析知道,兰州的优势产业集中在第二、三产业,西宁的优势产业集中在第三产业,相对而言兰州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其他地区除白银市以外的地区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发展均显不足,三次产业结构畸形。

2.3各地重要农产品、工业产品分布状况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各地区各类农产品、工业产品在该地区所有农产品或工业产品产量的比重,以及占全省同类产品产量的比重,筛选出各地重要的农产品、工业产品。

(1)农产品区域分布特征。甘肃境内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肉类、鲜蛋和水产品为主,如兰州、白银、武威以蔬菜、水果、鲜蛋为主,同时武威的粮食和油料生产占甘肃全省的比重较高;定西以马铃薯和中药材为主;兰州、白银境内的黄河,临夏境内的大夏河,定西境内洮河、渭河、燕子河等使得这些区域的水产品得以发展。青海境内主要以肉类和动物毛、绒为主,其中海北州的特色农产品如青稞、蜂蜜等较为突出,海东地区农产品较为丰富。重要农产品分布与地区的饮食习惯、传统生产方式和气候状况高度一致。

(2)工业产品区域分布特征。一是工业产品的分布区域与自然资源的分布区域高度一致,工业产品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很重;二是工业产品主要是以自然资源为加工对象的初级产品,且偏重于重工业产品,轻工业发展不足。同时,工业产品生产分布形成了三大类:一是"兰州-白银-海北"区域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的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产品生产加工,以及"西宁-海东地区-海南州"区域的金属产品生产加工;二是"武威-海东-临夏"区域以粮食为原料的酒类产品生产;三是"临夏-海东-海南州"区域以动物及其附属物为原料的乳制品和动物毛绒产品生产加工;四是"西宁-定西-兰州区域"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中成药生产;五是"兰州-西宁-海东"区域的非资源依赖性生产,如平板玻璃、多晶硅、塑料制品、变压器等产品生产。

总体看来,"兰州-西宁"各地州市农林牧渔业、轻重工业都处于较低水平,产品多以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第一、二产业发展较为传统、落后。农产品、工业产品生产分布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同时整体竞争力较弱。

3讨论

区位商法是一个常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各行业专业化程度的方法,焦世禄等(2008)采用该方法对"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城市行业2004年区位商进行测算,由此对城市区域进行职能划分:兰州属综合型中心城市,西宁、白银为工业型城市,定西、临夏为主导职能不突出城市[3]。虽然该研究提出构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产业分布新格局,但研究方法是一种规范分析方法,缺乏实证分析基础。刘辉等(2009)应用不平衡指数、全局空间关联指数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对兰州-西宁城市化空间格局进行研究,方法虽为实证分析方法,但是研究未涉及区域产业布局[4]。文中研究目的是通过计算区位商值探寻"兰州-西宁"各州市各行业的比较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发展的空间优化与布局,是基于实证分析的全面的产业集聚与分工研究。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由于计算区位商时以甘肃、青海两省为总体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可能与以全国为总体时的值偏高,虽然在两省之内地区之间比较优势产业可行,但放在全国大范围内比较就会出现偏差,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修正;另一方面文中主要分析各地区各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对地区总体专业化水平和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总体差异的分析,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4结论

"兰州-西宁"作为西北地区的中心地带,大部分地区属高原亚高原、半干旱寒冷气候区,自然资源、风土人情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资源特色优势明显。虽然一直以来该地区总体发展较为缓慢,但是借助国家的总体规划和各地政府的规划,合理引导"兰州-西宁"产业集聚与分工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兰州-西宁"产业集聚与分工总体构想是依托黄河、陇海兰新铁路、包兰青铁路、京藏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康临高速公路等轴线,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和地域经济特长,形成"兰州-西宁""两横一纵"(图1)(黄河沿线、京藏高速或包兰青铁路沿线为两横,即沿黄农牧业及旅游业经济带和沿包兰青工业经济带;连霍高速公路为一纵,即连霍甘青段农副业及旅游业经济带)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根据前面对产业集聚特征和农、工业产品区域分布状态的分析,"兰州-西宁"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集聚与分工具体思路如下:

(1)兰州、西宁作为区域中心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利用产业优势兰州大力发展科研技术、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住宿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西宁大力发展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等第三产业。两地区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优势,通过发展服务业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平台和便利。

(2)打造沿黄农牧业及旅游业经济带。沿黄地区(包括海南州、黄南、海东、临夏、白银)农牧业发展传统和农牧业发展的便利条件使得农产品特色、旅游特色明显,因此在沿黄地区发展以乳制品、动物毛绒制品、肉类产品及水产品为主的生产加工业和沿黄旅游业,大力发展白银的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并形成产业集聚态势,打造沿黄农牧业品牌和旅游品牌。

(3)大力发展沿京藏线或包兰青铁路矿产、金属产品生产带。充分利用京藏线或包兰青铁路沿线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方面形成海北、海南州、西宁、兰州、白银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采加工业带。另一方面形成兰州、海东、西宁以非资源依赖性产品如平板玻璃、多晶硅、塑料制品、变压器等产品生产区。

(4)联手建设西宁-武威-兰州-定西中药材、中成药种植生产区,形成武威、定西各具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区,以及西宁、兰州、定西中成药生产区[5]。

经济发展格局篇10

为何说“一带一路”是时代的要求?这要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谈起。当今时代的大势是和平与发展,也就是说,追求和平,实现发展是各国人民最大的诉求。我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其中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强大了要干什么,如何干。世界以往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国必争,强国必霸。尽管中国一再宣称,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是,许多国家仍然不太相信。人们担心,一旦中国采取扩张型战略,与美国争夺影响力,世界就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发生大国争端,进而引发大的战争。中国倡导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可以破除人们对中国的战略疑虑,从实际发展中看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诚意。

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群体崛起。如何维护发展的大势,为发展中国家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时代的要求。从本身的发展需要出发,中国将会继续把发展放在首位。但与此同时,鉴于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也是理应承担的责任。“一带一路”作为推动发展合作的大平台,可以把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我国的投入和带动,动员各方的积极性,打造新的发展空间,创建新的发展引擎。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国与相关国家一起规划,一起建设。长期以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融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长项目工程的建设融资非常困难。现行的国际金融机构能力有限,私人金融机构投资意愿不强,因此,基础设施的发展滞后,发展的综合环境改善缓慢。通过“一带一路”,创建合作性融资机构和其他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可以破解融资瓶颈,中国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我国倡导成立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发展银行,宣布出资成立丝路基金等等,目的就是如此。

“一带一路”是大战略设计,是一个推动合作的战略,是开放的,包容的。只有以开放的思维与合作的理念来认识“一带一路”,才可以理解和认识它的时代要求的含义。“一带一路”建设既基于我国本身的发展,也基于地区和世界的发展,因此,不能把它作为短期行为的项目来对待。

从我国发展的大战略来考虑,“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实现发展的地区均衡的战略,也是对外关系结构均衡的战略。我国开放发展从沿海地区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沿海地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但是,这也导致两个大的不均衡:一是国内发展的东西部发展不均衡,西部发展大大落后;二是对外关系的不均衡,东重西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则为西部的发展打开新的拓展空间,二则为发展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西部向来是我国的重要地区,发展西部地区,加强与中亚、西亚国家的关系,建设通往中亚、西亚及至欧洲的经济发展带,对于我国的整体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我国的大国战略来考虑,“一路”,即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倡导和建设新时代的海洋新秩序。西方大国崛起后所奉行的是基于控制海洋的“海权论”。我国要做海洋大国,是不是也要走海洋争霸,海洋霸权的老路呢?“一路”战略倡议就是一个清晰的回答:中国要推动建设的是基于海上航行开放自由、海上共同安全和海洋资源共同开发的新秩序,构建开放与合作发展的沿海经济带。“一路”战略下的内容不仅仅是打通航海通道,而且还要推进沿海路的发展合作,与海上相关国家共同打造沿海发展经济带,通过港口连接,港口经济,为沿海经济创建新的发展空间。

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认识,“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设计指导思想超越了自贸区和多边贸易体制,要推进综合发展环境的构建,也突破了以我为主的利益观,强调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一带一路”的合作项目不是通过谈判,而是通过协商,是新型的发展合作方式。

“一带一路”是一种跨区域的开放性框架,以周边地区为起点和重点,但并不完全限于此。作为一项大战略,可以有更大的延伸和拓展空间。从亚洲到欧洲、非洲,也可以延伸到更广的区域,从东南亚沿海到印度洋、南太平洋和东太平洋。

经济发展格局篇11

对于经济的发展,在很多发达国家的眼中,都是非常具有研究性的。虽然我国的经济大量的吸入了先进的文化,科技的理念,并运用其中的有利之处,更好的研究经济发展。通过一些经济的划分领域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关的战略方针。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规分

1.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时候,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还停留在基本建立的状态下。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经济体制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却始终停留在陈旧的观念中,没有与时俱进,因此,在这一方面开始进行大量的改革,将经济的体制由总分一,改变紧急的发展形势。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导致整体的发展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体制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发展的领域,所以,必须要寻找新的方案,解决这样的问题,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

2.中国经济发展的次要阶段。对于我国的发展经济,始终都是存在着地域性差异。特别是在社会整体的发展上,穷的越穷,富的越富,所以,在改革的最基本阶段,应该从最低端的农民开始,对于他们所生活的地区,以及当地的经济,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主要是将经济的体制更贴近于现代化,将我国的发展尽量由较强的地区引向较弱的地区,将市场的经济发展进行全面的改革,提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力度,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更好的维护民主的利益,尽量的引入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经济发展观念。

3.中国经济的尾端发展阶段。我国对于西部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视的。东西两部的发展一直都非常的悬殊,由于东部的经济以及地域占有先天优势,进而发展迅速,很快的建立了最新的发展体制,而西部由于地势贫瘠且经济萧条,所以整体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为了更好的实现经济体制的演变,就必须要进行平衡发展。但是对于划分的标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规范标准,所以依然要继续进行深入的探析,弥补不足之处。对于经济的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以后,虽然仍然处于许多漏洞,但是已经初步建立了体制,虽然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也需要不断的进行革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才能建立更好的经济制度。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格局演变的划分

1.经济革新的第一步

对于现在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一定的改进,改进传统理念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制定新的经济制度,其中主要是对经济的复苏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对其中的理念进行一定的探知。对于传统的经济体制,主要的缺陷在于经济的比例失调,并且没有正规的销售市场,且无正规的管理制度,所以,必须要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将农村的发展引向外界,更好的加快经济复苏的脚步。

2.济体制的初次建立

对于现在的许多国家企业,都开始对公司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加强民用有限公司的发展,更多的吸引海外投资者,进行全面的开放,打开国际市场,并且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体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公司的制度进行改革,并重新规划经济市场,解决其中所遇到的难题,让企业融入更多先进的概念,推崇人文主义,进行人性化管理。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阶段

由于不断的发展,社会已经处于全面小康的状态,当建立基本的经济体制之后,需要的是进行不断的创新,并以此作为原动力,在公众的眼前,进行全面的公开,保证公平性,建立更为完善的管理法规,更好的补充管理制度的缺陷。而在思想方面,更要开放思想,也要守住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而主要的环境建设上,必须要懂得珍惜环境,以保护原生态为发展的概念,建立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更好的建立和谐社会,并且在生产上,要懂得方式方法,注意其中的格局演变,更要懂得合理的分配。而在地域方面,要建立一定的发展平衡性,减少两地的差异,更要合理的排布经济的发展结构,将每一个地区的发展更好的带动起来,减少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更好的改变人们对物质上的追求,要懂得生活上的满足,建立自己的精神领域。

4.完善经济体制

对于初期建立的经济体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所以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主要是在经济市场方面,特别是有些相关机构使用自己的权利对行业实施封闭式管理,导致了经济的萧条,所以,必须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将行业的市场进行开放,提高对基层人员的管理力度,尽快的解决其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好财产的保护,并保证收益的合理分配。对于发展企业,不单单要重要发展的速度,更加要注意使用的技术,要平衡社会的收入,减少贫富之间的差距。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发展国家相比,它缺乏实践性,并且管理的制度也不完善。所以,必须要注意经济体制的改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更好的创建新型的经济体制。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是国家振兴的必要之路,根据经济的发展历史,要懂得利用传统的文化,结合现在的思想观念,进行全面的改革建设,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市场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德吉央宗.探究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全国流通经济,2017,(04):57-58.

经济发展格局篇12

区域旅游时空分异的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此很多学者将研究视角从单个旅游区转向旅游区域,探讨旅游目的地区域时空分异问题[1]。20世纪60年代后,国外学者Hills研究了旅游空间核心―边缘理论模型[2];Weaver应用核心―边缘理论模型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安提瓜和巴布达群岛进行了实证研究[3];Anselin指出空间依赖的存在打破了大多数古典统计分析中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将古典统计方法应用于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时,通常不能获取这些数据的空间依赖性,会引起各种问题[4]。旅游业因具有显著关联带动作用,成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5-6]。国内的旅游地理学者陈传康较早地开始对区域旅游进行研究;保继刚等[7]利用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异、过程、结构等方面;吴必虎等[8]利用最近邻点指数计算了中国世界遗产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中国世界遗产地属于凝聚分布;陆林等[9]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为研究材料,分析了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水平及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汪德根等[10]利用二阶段嵌套泰尔系数分解方法,对2000~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和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省内地(市)间差异、省间差异、地带差异变化特征及其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并以省内地(市)间差异为视角,分析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陈|[11]基于协调度理论及其用于旅游的常见模型,建立省域旅游业多年发展协调度分析模型,利用1996-2010年全国旅游统计数据,从旅游供应、需求与支持三个方面分析了全国省域旅游业的协调变化。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不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的实证研究。

对新疆区域旅游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甚少。唐伟等[12]对旅游资源的丰度、组合状况以及整体优势度等方面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阐述了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和旅游业的区域发展重点;韩春鲜[13]借用标准差分析了2000-2006年新疆15个地州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水平;孙浩捷,汪宇明[14]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为例,梳理区域旅游资源类型,并分析了竞争型旅游资源类型和旅游资源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旅游资源的空间区域整合开发方案;王亚奇等[15]从客源地和目的地的角度出发,结合旅游流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空间属性,从旅游流的流量分布、旅游流流向空间结构和旅游流流源空间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王松茂等[16]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对新疆14个地州市2001-2010年的旅游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及变化做了研究;李东,杨兆萍等[17]借助经济模型讨论了区域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和旅游经济联系隶属度。总之,对新疆区域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地域分布、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旅游区域划分等领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新疆区域旅游进行全面研究甚少,特别是对新疆去旅游时空格局演变的原因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由各省辖市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与全省国内、入境旅游收入的平均值的比值来反映,这个值可以称之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值。

式中,T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值;Xi为地区i旅游收入;n为某一区域包含的城市个数,T=1表示该市旅游发展水平与全省旅游发展水平持平;T2为高度发达型;1.5T≤2为发达型;1T≤1.5为较发达型;0.5T≤1为欠发达型;T≤0.5为落后型。

2. 首位度。首位度通常衡量地区规模分布状况,在此反映旅游规模分布的集中度。

式中:S为首位度;P1和P2分别为旅游规模最大和第二大地区或城市,S≤2表示结构正常、集中适当;S2则存在着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

(二)数据来源

计算所涉及的新疆各地州(市)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旅行社数量、星级宾馆(涉外宾馆)数量、A级景区数量等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2014年各年度《新疆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官方网站统计信息。

(三)研究区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国内与、青海、甘肃等省区相邻,周边依次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截至2014年末,新疆总人口2298.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约占63%。目前,全区辖有14个地州市,其中包括5个自治州、6个地区和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3个地级市;有68个县、24个县级市、12个市辖区,其中包括6个民族自治县、8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33个边境县(市);有868个乡镇,其中包括42个民族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有14个师、176个农牧团场,总人口约270万人。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各民族迁徙融合的走廊,是“一体多元”文化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地区,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到2015年末全自治区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处。近年来,新疆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旅游经济发展迅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环境持续优化,服务品质快步提升,旅游业对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不断攀升。2013年,全自治区接待入境游客达到147.9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58502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637.43亿元,旅游总收入673亿元,占全自治区GDP总量的8.05%,旅游业已成为全自治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二、新疆区域旅游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分析

(一)旅游经济格局演变的总体分析

新疆旅游业的发展起步于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兴起,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扩大,旅游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30多年来,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点状模式、点轴模式、网状模式演化阶段(图1)。

1.起步阶段的点状模式变化(1978-2000年)。1978-2000年,新疆景区、景点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天山天池风景区和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旅游节点呈点状分布,且较分散,天山天池、喀纳斯等高等级景区形成了旅游节点。城市到各个旅游节点的通达性很差,旅游人数很少,区内交通网络还未形成,旅游节点间相互独立(图1a)。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伊犁州直辖地区、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是新疆区域内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乌鲁木齐市全疆的交通枢纽,起到集散作用,天山天池风景区、喀纳斯风景区、葡萄沟风景区分别是昌吉州、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的主要吸引物,旅游业发展比较分散。

2.发展阶段的点轴模式变化(2001-2007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出游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各地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在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也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因此,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广度得到了扩大,旅游供给和需求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一阶段,新疆旅游业的开展范围已经涉及到了南北疆许多区域,其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演变为点轴发展模式(图1b)。乌鲁木齐市作为这一时期新疆旅游业的中心节点,扩散作用进一步加强,并向石河子市、库尔勒市等周边区域辐射。随着伊宁市、阿勒泰市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旅游产业要素不断积聚,形成了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各旅游地之间的旅游产品开始有了初步的互动。

3.快速发展阶段的网状发展模式变化(2008年至今)。2008年以后,新疆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升级、旅游主导产业地位的确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以及成为人们的日常需求。强度的旅游市场需求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和旅游企业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旅游管理和服务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和发展,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新疆旅游业快速发展。这一阶段新疆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可以称为网状发展模式(图1c)。包括乌鲁木齐市、昌吉市、阜康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地区在内,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都市旅游区已经成型;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新疆交通进一步完善,城际列车、兰新高铁的陆续开通,带动了周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二)时空格局演变的区域差异分析

1.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梯度演变。由于新疆各地区旅游资源分布、交通状况、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旅游业呈现地域性差异,区域旅游旅游经济的发展变化特征可以由各地州(市)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与全自治区国内、入境旅游收入的平均值的比值来反映。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州(市)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入境旅游空间差异更是大于国内旅游。乌鲁木齐的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远高于全自治区平均水平。2001年,乌鲁木齐的国内旅游收入是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7.49倍,最高的乌鲁木齐相当于最低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57.45倍;乌鲁木齐的入境旅游收入是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11.54倍。2007年,乌鲁木齐的国内旅游收入是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6.37倍,最高的乌鲁木齐相当于最低的克州的60.53倍;乌鲁木齐的入境旅游收入是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9.81倍,最高的乌鲁木齐相当于最低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的5293.5倍。2013年,乌鲁木齐的国内旅游收入是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6.12倍,最高的乌鲁木齐相当于最低的克州的123.81倍;乌鲁木齐和伊犁州直辖县市的入境旅游收入分别是是全自治区平均水平的5.39和6.14倍,最高的伊犁州直辖县市相当于最低的石河子市的4790倍。

按照设定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划分标准,对2001-2013年新疆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划分为5个梯度(表3),绘制三个年份国内旅游发展格局图;对2001-2013年新疆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划分为5个梯度(表4),绘制三个年份入境旅游发展格局图。目前新疆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州(市)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2.旅游区域演变。由于区位条件、交通设施、旅游资源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新疆旅游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从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两方面分别计算其首位度(表5)。结果可以看出呈明显的首位分布,特别是国内旅游呈现出典型的首位分布。从时间上来看,国内旅游收入的首位度经历了由2001年的7.61降低点2007年的4.03,又再上升到2013年的4.41,表明区域旅游发展集中度先有所减缓,然后又有所加强。2001-2013年乌鲁木齐市一直是国内旅游的首位城市。国内旅游首位度在4.03-7.61幅度内波动,上升下降交替进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首位度值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国内旅游发展集中趋势平稳。

入境旅游首位度总体上大幅度降低,由2001年的7.88下降到2013年的1.14,表明区域旅游发展集中度有所减缓,2001年到2010年首位城市一直是乌鲁木齐市,2011年和2013年首位城市变成伊犁州直辖县市,乌鲁木齐市位居第二,出现竞争态势。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疆区域内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的演化比较复杂,国内旅游大致经历了降升降的演变,入境旅游基本上呈现大幅度下降,近年来,首位城市主要在乌鲁木齐和伊犁州直辖县市之间展开竞争。

3. 旅游产业要素演变。旅游产业是由旅游服务业及与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所共同构成的综合性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旅游产业主要包括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旅游景区(景点)业、旅游商品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娱乐业等主要行业,其中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旅游景区(景点)业是构成旅游产业的核心,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旅行社、星级宾馆能够清晰地看出新疆旅游产业要素的演变趋势。从时间上来看,全自治区旅行社由2001年的83家增加到2009年的275家、2013年的326家;星级宾馆(涉外宾馆)由2001年的176家上升到2009年的453家,又降低到2013年的432家。截至2015年年末,全疆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84家,其中,3A级90家、4A级61家、5A级9家,初步形成新疆旅游目的地精品集群格局。

三、新疆区域旅游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者的观赏对象和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先决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情况是旅游收入差异格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发展早期特别明显。新疆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伊犁州直辖县市、巴州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石河子、克拉玛依、和田地区等地旅游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二)旅游政策

新疆旅游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得益于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和陆续出台的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政策。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旅游业发展打造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法律保证,从多方面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1993年8月,中国科学院和新疆有关方面的专家,按照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科委联合发文推荐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全疆16个地州市的38个县市进行了旅游资源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于1994年10月完成了《新疆旅游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并通过了专家评审。1999年,为配合西部大开发,与国家旅游局共同研制出台了《新疆旅游业发展战略纲要》。全疆各地州都已制定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规划。

(三)交通网络

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桥梁,是旅游的通道和媒介,是构成完整的旅游功能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旅游流的流向、流量和流速以及旅游地开发的顺序,并深刻地影响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时空发育过程。新疆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空间网络一体化结构。

(四)旅游市场需求

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旅游市场需求从产品类型上来看,从早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从地域上看,从集中于重点景区和旅游城市向乡村扩散,乡村旅游备受青睐。喀纳斯、天池、吐鲁番等重点景区和旅游城市继续受到游客的喜爱。

(五)产业发展战略调整

由于旅游业牵涉面广,产业关联度强,各地在发展旅游业时常常实行政府主导战略,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对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影响至关重要。面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和市场经济作用下旅游产业的需求,新疆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不仅决定了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前景,还决定了旅游发展硬件和软件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与旅游收入差异变动密切相关。近年来具有旅游资源禀赋优势的阿勒泰地区、伊犁州直辖县市等地旅游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通过建设世界遗产地天山天池等景区吸引游客,另一方面通过促进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文化产业、会展业等的融合,积极发展大旅游产业,不断提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四、结束语

以新疆各地州(市)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为基础数据,从时间变化和空间演变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差异,结果表明,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点状模式、点轴模式、网状模式演化阶段。新疆旅游经济发展均衡,不同地州(市)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国际旅游空间差异更是大于国内旅游。地处北疆的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伊犁州直辖县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新疆各地州(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首位分布特征,特别是国内旅游呈现出典型的首位分布。从时间角度上看旅游产业要素,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星级饭店增长迅速;从空间角度来看,旅游景区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伊犁州直辖县市、吐鲁番地区等地,旅行社和星级饭店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等地。影响新疆区域旅游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有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政策、交通网络、旅游市场需求、区域产业发展战略调整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

针对以上结论,对于新疆旅游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大力改善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旅游合作,简化旅游入出境手续;进一步完善旅游投资配套政策,通过财政手段对重要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进行支持并实施引导,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坚持导向性投资与社会筹资相结合,多渠道解决新疆旅游业资金投入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文海,孙建平,余菲菲. 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J]. 地理研究. 2015(09): 1795-1806.

[2]Hills T L, Lundgren J. The impact of tourism in the Caribbean: A methodological stud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7, 4(5): 248-267.

[3]Weaver D B. Peripheries of the periphery: Tourism in Tobago and Barbud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 25(2): 292-313.

[4]Anselin L.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J]. Geographical analysis, 1995, 27(2): 93-115.

[5]Dwyer L, Forsyth P, Spurr R, et al. Tourism's contribution to a state economy: a multi-regional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J]. Tourism Economics, 2003, 9(4): 431-448.

[6]Thrane C, Farstad E. Domestic tourism expenditures: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length of stay and travel party size[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1): 46-52.

[7]保继刚,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8]吴必虎, 唐俊雅, 黄安民等.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 地理学报, 1997, 52(2): 97-103.

[9]陆林,余凤龙.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2005,03:406-410.

[10]汪德根,陈田.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 地理科学,2011,05:528-536.

[11]陈|. 区域旅游发展协调度的时空差异研究[J]. 地理研究. 2014(03): 558-568.

[12]唐伟,李疲李晓东. 新疆主要旅游资源的地州际比较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01): 93-97.

[13]韩春鲜. 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影响研究[J]. 生态经济. 2009(10): 62-66.

[14]孙浩捷,汪宇明. 新疆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以伊犁河谷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09): 195-200.

[15]王亚奇,杨涵. 新疆地区国内旅游流空间结构分析研究[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8(4): 487-490.

[16]王松茂,方良彦,邓峰. 新疆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J]. 商业研究. 2013(6): 195-199.

[17]李东,杨兆萍,时卉,等. 新疆区域旅游关联与景区系统分形结构的关系[J]. 干旱区地理. 2014(05): 1074-1082.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Regional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around XinJiang in China

ZHANG Shufang1; HAN Chunxian2

(1.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经济发展格局篇13

区域的自然条件、人文社会和经济基础是影响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主要因素。根据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策略,来保证城市区域经济稳定、快速地发展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要素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发展高度成熟的标志,其本质上是某一区域内人类经济活动和聚集的中心。城市是区域内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中心城市、城镇体系和所在的整个区域构成了“城市区域”,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地域单元。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城市区域称之为“城市圈”,若干个“城市圈”组成“城市带”或“都市密集区”。

1.城市区域自然条件

城市的建立离不开人口,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人口的支持,同世界各地一样,我国的人口也多集中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良好的区域,俯视全国,我国人口在国土空间上的分布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以大兴安岭-横断山脉为界,将全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半部分高原、荒漠广布,人口稀疏,城市较少;东半部分平原、丘陵众多,农牧业发达,人口密集。

研究表明,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与自然条件存在着强烈的相关性,除此之外,各自然因素中的海拔高度、地貌、土地资源、植被还直接影响GDP。因此自然条件越好的区域,农业、工业发展程度越好,越适合人类的生产生活,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越快。

2.区域人文社会条件

研究表明,制约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文社会条件主要是人力资本、人均收入、资本形成、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制度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比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发现,在决定经济发展的各种主要人文社会条件上沿海地区的优势都遥遥领先于内陆地区,而且这种优势差距没有缩小的迹象。在影响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人文社会条件中,科学技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其它人文社会条件发挥作用程度的大小、产生效益的高低,都与与科技创新有直接的关系,科技创新影响并制约其它动力功能的实现。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科技创新并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单一要素,它必须与其它人文社会条件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推进经济发展的合力,发挥出各人文社会条件的最大功效。

3.城市区域产业基础

我国地大物博,各区域的优势基础产业也不相同,东南沿海地区在绝大多数工业行业上都具有优势,其中化纤制造业所占全国份额超过70%,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份额超过65%,纺织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的份额超过60%,造纸业的份额也超过50%,其他产业所占份额多在40%-50%之间。

内陆地区的行业优势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业,但是其份额还没有达到40%,其他较沿海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有: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等。因此,地区的产业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环境,也是划分城市经济区域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分布

目前,我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人口正沿着乡村-小城镇-小城市-大中城市-大都市的路径逐步发展,在全国将形成若干大的区域经济带、城市群和城市圈。

根据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可将我国东部的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分成三大经济区域,以及组成这三大经济区域的次一级的九个经济区域,即:1.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南方经济区域(其大部分相当于“泛珠三角”经济区,也可以称之为“泛珠江”经济区),次一级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闽台经济区与北部湾经济区;2.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长江(流域)经济区域,次一级为长三角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华中经济区)及长江上游经济区(主体为“成渝经济区”);3.以环渤海经济区为核心的我国北方经济区域,次一级为大环渤海经济区(包括京津冀经济区、辽东半岛经济区、胶东半岛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等)、东北经济区(以哈大齐和长吉为核心)与西北经济区(以西安、兰州为核心)。这三大经济区域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运行过程也有一定差异,已形成各自不同的经济结构。

三、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改革策略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呈现,沿海地区优于内陆地区,南方地区优于北方地区的特点,所以针对不同区域的发展形势需要不同的改革策略。

1.南方区域经济

根据南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环境,应继续着力于以下几点:

(1)注重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开发、重视教育、发展科技。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的升级转型。

(2)加强区内及区际经济联系,增强经济核心区的辐射能力。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经济技术合作,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的。

(3)推进产业结构与技术升级,大力发展电子计算机、生物制药、海洋工程、宇航工业、信息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4)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中国与东盟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努力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和火车头。

2.长江区域经济

该区域今后应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外来投资等方面进一步着力强化。同时,加快区域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用现代技术装备加工业,及时转换加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3.北方区域经济

相比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北方经济发展主要受制于,市场体系不健全,人民商品经济意识观念薄弱等问题。针对北方经济面临的实际问题,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包括劳务市场、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生产资料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增强人民市场意识和商品经济观念,鼓励投资创业,加快资本积累。同时加大同俄罗斯等远东地区以及东北亚地区的联系,积极引进先进的工业技术,增强本地区经济发展实力。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仍是首要问题,针对各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量身定制适合的改革策略,利用南方经济区域的地理优势、长江经济区域的资源优势、北方经济区域的政治文化优势,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园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机制研究[J].东北师范学,2015,(12):23-24.

[2]年猛,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2):89-96.

[3]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J].科学发展,

2012(7):64-78.

[4]姚鹏,孙久文,鞠晓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回顾、现状与展望[J].区域经济评论,2015(5):147-15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