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实用13篇

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篇1

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将文化艺术分为经营性(以盈利为目标)和非经营性(以非盈利的文化艺术建设为目标)两大部类,在建立市场性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对位性互补的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当代文化发展的合理架构。金元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认为,我国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首先理顺下面几个关系:(1)文化遗产“救亡图存”与复兴光大的关系;(2)大规模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3)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当代利用的关系;(4)文化遗产保护宏观整体规划与分档次、分阶段、分地区的具体策略实施的关系。金元浦认为,结合国情,我国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应采取政府保护、法律保护、市场保护与社会支持等多重因素综合运作的方式。(1)加快政府保护方式的改革。改革和完善政府保护方式是文化艺术保护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这种保护首先是逐步建立文化艺术的宏观调控机制,主要运用政策的倾斜来实施文化保护,并协助立法机关建立和完善文化保护的法律、法令和法规。其次是逐步加大国家文化资金的实际投入与监督实施,保证文化艺术在国家投资预算中的实际增长。其三,政府保护方式还应包含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濒危艺术的特殊支持、对高雅艺术的大力资助,以及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扩充与维修。(2)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方式。当代艺术保护中依靠法律形式进行保护成为各国注意的焦点,法律方式保证了当代艺术保护的法律地位与运作程序,也保证了艺术保护的公众意识与社会责任。其根本意义是通过减免税收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以达到文化艺术总投入的实际增长。(3)迅速建立市场保护体制。文化艺术的市场保护包含两大方面;其一,为努力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一批大型文化产业,依靠市场方式,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大与积累来改变我国过去文化保护中单一的输血模式,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其二,对于那些不能以产业形式发展的文化艺术则必须通过市场寻求企业资助的道路。从企业赞助保护方式来说,要想使其发展起来,必须保证企业投资能获得相应的回报。(4)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全民保护。当代艺术保护中的社会支持和全民保护具有最广泛最强大的力量。当代社会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现代传媒营造保护文化艺术的社会氛围与社会舆论,培育了一代代懂得艺术的文化大众,这是保护艺术的最深厚的社会基础与心理根源。

发展文化产业亟需改革文化体制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抓紧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国有文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国有文化部门)进行战略性的改组。因为国有文化部门占有了我国文化资源,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的绝大部分,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搞好国有文化部门的改组、改制和改造,实现国有文化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产品生产机制的转变,是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齐勇锋研究员(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指出,国有文化部门在进行战略性改组过程中应坚持“6个有利于”原则:(1)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保障国家的文化和信息安全;(2)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建立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本的管理、监督与运营体制,使国有资本在保值增值的同时,布局更加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3)有利于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4)有利于促进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转换经营机制,调动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其生机与活力;(5)有利于在国有文化部门改革中,调动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确保出资人、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害;(6)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改组、改制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稳定。

具体到传媒体制,孟建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通过对美国文化体制的介绍给人以很大启发。他说,1996年2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1996年电信法》,彻底打通电信业、传媒业、娱乐业等行业壁垒,大大放宽了媒体经营范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媒体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石破天惊的变革:并购、联合、重组。经过近5年的实践,这种变革的巨大成功已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在机构重组、产业关联、资金融合、技术平台等方面形成了新兴的实力巨大的娱乐传讯业,并很快跃居美国出口榜首。美国的一系列政策大有可借鉴之处,如我国至今还将电视业与电信业割裂开来的做法,就根本无法实现战略上的大整合。尹鸿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指出,中国传媒业的改革,不是建立形式上的集团,而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因此,中国传媒改革的根本不是改革规模,而是改革体制,拆除纵向与横向的行政垄断的篱笆,分离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业自主经营权力,将传媒的行政管理体系转化为与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公平规范、竞争有序、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市场运作机制。

发展文化产业需实现理论创新

现今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饭后茶余的调料、愉悦人生的奢侈品,它更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缪其浩研究员(上海图书馆)认为,文化要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角,必须实现“3个破壁”:(1)文化精神破壁。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源泉,是发展的原动力。源于人的创造力的创新才是附加值最高的。因此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中,文化产业和其它行业中的创意部分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文化产业破壁。文化产业不仅自身要做大做强,还要与其他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但是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上条块的分隔,以及某些政策的限制,这种良性互动的实际发展还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预期,正在成为一个严重阻碍文化产业成长的瓶颈。(3)文化队伍破壁。目前承担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重任的文化队伍出现严重的知识偏门和缺失。必须以更宽容的姿态重新定义文化人,在更宽广的视野里召集文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拥有一支适应新世纪使命的文化队伍。就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陈少锋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有自己的见解。他指出,管理知识的匮乏以及与管理相关的商业意识、商业伦理、职业化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等,是思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所面对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突出问题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而非管理类出身的人员所占比重过大,整体人群文化知识层次较低,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等等。陈少锋认为,对其他产业的经理人实施有关文化产业的培训,或者对现有文化产业领域从业人员进行商业管理的教育,是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一项重大的工程。李康化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则从发展文化产业的全局出发提出了“5个创新”:(1)理论制度创新。突破在文化产业制度改革上的路径依赖和政策瓶颈,以放松管制和透明化的政策供给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以制度创新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和克服由于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而可能导致的政策性衰退。(2)要素市场创新。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放宽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金融资本市场准入的尺度,消除在这一领域内的歧视性政策,使民营民间文化产业和资本享有充分的国民待遇。(3)产业链条创新。进一步完善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整体配套,特别是加强文化产业的“上游”基础和“下游”通道。(4)产业结构创新。形成新的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已经构成现代社会互为依存、以高技术和高文化为共同特征的支柱产业群,信息产业的发展极大改变了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带动了其产业结构的提升,但其下一阶段的发展必定是以文化产业为前提和发展动力。(5)社会结构创新。构建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文化行业制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同发展的新体制。

文化产业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沈殿忠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指出,任何一种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两条线索,即横向线索与纵向线索。横向线索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纵向线索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中国文化产业的横向发展线索与纵向发展线索都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公平的状态;一种是不公平的状态。讲文化资源开发或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平,主要讲规则的公平。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含义,不单纯是实现横向公平或纵向公平,而是要实现两种公平的统一。实现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的统一,关键在于把握一种分寸。这个分寸不仅是一个质的规定,同时也有量的规定。在这个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把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人们利益的损害降到可以接受的降低程度,或把利益的满足提升到可以实现的最高的程度。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一种生态伦理,那么文化发展战略强调的就是一种全球社会伦理。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文化发展战略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身与心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毛少莹(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认为,文化发展战略应有以下基本特征:(1)重视公平超过重视效率,控制贫富分化,寻求均衡发展。(2)全面注重不同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精神性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物质性的不可再生能源;以“文化资本”替代“经济资本”;以精神消费填补物质消费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3)以慢节奏的“休闲娱乐型(精神消费型)社会”替代快节奏“工作消费型(物质浪费型)社会”。(4)确立更合理的发展指标,将社会文化发展纳入社会水平的衡量之中;将人类对幸福、快乐的追求——而非仅是对物质财富的病态拥有——恢复到自然健康的人性基础上;致力于保护精神健康,以价值理性管理人类社会,走人与自然、身与心的和谐发展之路。

文化产业应走高新技术之路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确定了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及相关的文化、技术等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这使得愈来愈从尖端部门走向日常生活的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力。黄健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认为,引导高新技术进入文化产业,在提升文化产业的品质、产品的品质方面,在市场融资方面,都将产生重大的效应,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人们也将看到文化产业的运作理念与其它产业运作理念的不同。因为随着科技与文化大发展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文化要求、审美要求也将愈来愈高标准。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而生产、服务的新兴产业,其运作理念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生产、服务上,而是必须要实现产业的管理重心由常规的生产管理向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的知识管理方向转变,整个产业的经营目标必须实现由以往的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方向转变,以保持整个产业发展的创新性与发展活力。柳士发(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指出,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这些新兴文化的特点在于,利用网络特性拓展传播内容,不满意于简单复制传统媒体,而是走上了自主发展的新路。文化产业一旦与信息数字化、现代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势必如虎添翼。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在文化上网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不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巨大的数字文化鸿沟。据统计,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流量中,我国所占比例不到1%。因此,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的同时,我们要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数字文化工程既要着力于公共文化建设,又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立起照顾职能管理、社会公益服务和文化市场运营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国家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传媒产业需实施“走出去”战略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有内需的拉动,而且也要有外需的拉动。然而,中国存在着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根据国家版权局2001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版权贸易的输入输出比为10:1,在文化电子产品贸易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至今尚未拥有自己的核心标准和主打产品。而在一些西方主要国家中,以版权贸易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贸易,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战略转变,不仅是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克服贸易逆差的迫切需要。作为文化产业的排头兵,传媒产业如何利用本土资源,保持中国传媒的国内主体地位和提高国际影响力?尹鸿认为,对于目前的中国传媒介来说,走向国际市场至少具有4个有利条件:(1)从经济上看,媒介的低成本使中国传媒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2)从文化上看,全球化环境下的东方文化提供了一种参照性的“还乡”意义而逐渐被西方人关注,中国传媒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化优势;(3)从地域和文化的传统上看,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语地区,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大中华文化地区,以及世界各国的华人群落等构成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的接受中国传媒的文化交流空间,中国传媒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4)从西方传媒来看,近年来由于片面地走上数字虚拟化、大制作、单纯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道路,传媒的人文地位和社会公益品质都明显下降,为其他国家传媒文化的乘虚而入带来了契机。面对这些显在的和潜在的优势,中国传媒目前需要作5方面的努力,来开拓中国传媒的国际空间:(1)组建经过所有制改造的具有国际营销实力的国际性的传媒制作发行机构,形成规模适当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专业化、流水线化的国际性传媒企业;(2)积极从国外和国内一流大学以及其他企业吸收一批能够从事跨国经营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3)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生产一批按照国际市场需要制作的媒介产品,创造“中国制造”的媒介品牌;(4)要求国产的传媒产品在制作技术和艺术标准上而不是制作规模上与国际传媒产品接轨;(5)积极推进传媒的横向整合,开发多种媒体的媒介产品,实现整合营销。

中国广告业增量空间巨大

与会代表不仅从宏观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把脉,而且对具体行业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黄升民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系)指出,在新的世纪,中国广告业有着不同寻常的表现:两极分化、业务分流、竞争激化、资本参与、创意衰退、政策多歧、媒介滑坡。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字,2001年全国广告经营额为794亿元,增长率为11.4%。值得注意的是,4大媒体之中,报纸、电视和杂志的广告增长率都低于平均水平。但对于中国广告业的前景,专家们还是充满信心。喻国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指出,从1981年1.81亿元的经营额起步,到2001年达到了794.9亿元,年均增速40.2%,经历了21年增长的内地广告市场,它的“饱和”时代还远未到来,它的经营额还有3倍左右的增量空间。他预测,今后8年,中国内地广告业的发展速度至少不低于12%,到2003年,市场经营额有望突破1000亿大关,到2007-2008年,可能超过2000亿,到2010年估计达到2609亿元,3倍于2001年的水平。在未来的巨大增量空间里,报刊广告的增势将超过目前处在强势的电视广告。尽管在1983-2001年,电视广告经营额的增速在同行中最为迅猛,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1.7%,但近年来,电视广告经营额的增速明显放慢,1997-2001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降至14.8%,低于报纸广告的15.6%、杂志广告的17.2%和广播广告的16.6%。专家们预测,报刊广告的年平均增长率在2010年前将保持在13-14%左右。到2010年,报刊广告经营额总量将从2001年的182.6亿元达到587亿元,其中报纸广告经营额约547亿元,杂志广告经营额约40亿元。喻国明还指出中国报刊广告业未来发展的机会点:(1)从时间上看,9月、12月、4月和8月是报刊广告投放最多的月份;(2)从地区上看,中南、华东以及华北地区是报刊广告投放量最为密集的地区;(3)从城市看,北京是报刊广告投放最多的城市,占整个报刊广告投放总量的1/4,广州、上海、深圳也是报刊广告投放量最为集中的城市,上述4个城市的报刊广告经营额占全国报刊广告经营额的“半壁江山”(51%)。从增长率上看,深圳、大连、南京、广州、青岛以及哈尔滨是报刊广告增量幅度最大的“明日之星”城市;(4)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医药、计算机广告是报刊广告的三大支柱型行业,这3大行业广告的投放量占报刊广告总额的36.7%。从未来发展的潜质上看,金融保险、机动车、房地产则具有最大的增量空间。

文化产业管理篇2

但这种主要由政府委托艺术委员会执行的拨款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艺术发展的需要和经济变化的现实。80年代以来政府力求改变过去文化艺术事业过分依赖中央财政的作法,倡导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企业共同负担。但由于"大英帝国"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文化贵族主义影响,企业对资助文化艺术态度冷漠,尤其是政府对企业的资助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使企业资助无利可图。为改变这种情况,提高企业支持文化艺术事业的积极性,英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刺激企业资助艺术的计划》。该计划1984年获得国会通过。财政部每年为它另外拨款。该计划对"资助"作了具体说明。它规定:企业或私人无偿地向艺术活动出资属于"捐赠",企业为了经营目的借助艺术活动提高知名度、招待客户和职工,做广告宣传等属于"资助"。政府高度评价为了文化艺术无偿捐赠的企业和个人,也鼓励企业把"资助"作为其经营策略的一部分。为保护企业投入文化的积极性,政府决定采取"陪同投入制"。即:如果一企业决定资助文化工业,政府便陪同企业资助同一项活动。政府特别鼓励"新投入",即当企业第一次资助时,政府"陪同"投入的比例是1:1,也就是说,企业出1英镑,政府也出1英镑。对于企业第二次资助,政府则对企业多出上次资助的部分实行1:2的比例投入。这一政策一方面调动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该文化艺术项目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相应降低投入的风险。1984年以来,英国企业资助文化艺术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资助文化的事务交由"企业资助艺术协会"执行,这一协会负责制定资助办法,接受研究申请,直至具体拨款事宜。对提出申请的文化艺术组织和活动由"协会"的专家委员会研究审定其是否符合获得资助的条件。

法国政府通过文化部对其文化艺术事业进行管理和指导,主要采取国家财政拨款方式,辅之以行政和立法手段。1993年,法国的文化预算为128.96亿法郎,占国家经费预算的0.93%;1994年的文化预算比上年增长了4.3%,为134.55亿法郎,占国家预算的0.95%。1995年文化预算的数额与1994年基本持平,为134.49亿法郎。1995年法国新政府更加重视发展本国文化事业。希拉克总统宣布,国家今后每年拨出的文化经费将不少于国家经费预算的1%。根据这一决定,法国1996年的文化预算增加到155.42亿法郎,比上年增加了15.8%,占国民预算的1%。1997年法国的文化预算为151亿法郎,仍占国民预算的1%。虽然绝对数额有所下降,但因几处大型文化基础工程已经完工,实际费用并未减少。近年来,法国经济形势严峻,财政赤字巨大,失业率高居不下,社会问题丛生,但他们并没有采取牺牲或削减文化投资的方式来孤立发展经济,而是选择了通过增加文化投资,以文化的发展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文化投资的绝对数额在逐年增加,在国家经费预算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并已稳定在1%。文化投资的增加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增加了就业数量,更重要的是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大地增加了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减少了社会内部各种排斥力量的冲突。法国政府十分重视对本民族文化遗产与艺术资源的保护、崇扬,猛烈抨击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与电子殖民主义,采取了限制美国文化产品进口,补贴本国文化产品等多种方式。95年法国政府规定,所有法国电台播放的音乐节目中至少应有40%为法国音乐。否则便以违法论处。巴黎法院就曾以播放节目中没有足够的本国产品而对本国收视率最高的法国电视一台作出罚款4500万法郎的判决。概括起来,法国政府的主要作法是:1.设立文化工业信贷,将文化工业特别是本国电影产业等列为重要的工业部类,除增加政府贷款和拨款资助外,还运用文化产业信贷方式,鼓励银行和财政机构投资;2.分散文化权力,调动地方文化机构及文化组织的积极性,对其予以经济资助,指导帮助其建立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发展中心等核心工程;3.建立文化合同制。除对地方重点文物机构给予经常性的财力支援外,还通过协议(合同)形式,对地方重要文化建设项目予以投资;4.提供固定的经济补贴,对一些国家文化机构、团体以及与国家有合同关系的文化团体,每年给予固定补贴,金额逐年增长。同时设立文化部专项预算,如"资助剧作家项目"等,来促进文化艺术发展;5.成为专门的基金会,对属于重要的文化遗产又在文化市场中难以生存的文化团体,成立相应的专门基金会来挽救和扶持;6.对重点文化工作进行重点投资保护,如对卢浮宫、印象派艺术博物馆等中央直属重点工程,不惜耗巨资予以修缮或扩建。法国文化部设立了一个文化遗产司,96年的预算就高达20多亿法郎,用于保护整修1.3万个历史建筑和维修2.4万个有历史价值的建筑。

此外法国政府亦越来越认识到对文化艺术的企业和个人赞助的重要性。对之从行政和立法予以确定和支持。法国也设立了全国性的文化资助委员会。此委员会由企业家、艺术家(文化专家)与政界代表组成,负责协调企业和私人资助事宜,评估企业的赞助能力等。法国政府还成立了一个文化遗产基金会,与法国民间6000多家以保护地方历史遗迹为使命的协会保持密切联系,筹集资金,争取社会广泛支持,保护法兰西民族文化遗产。这个基金会的初始资金为5000万法郎,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企业赞助,三分之一为私人捐助。各大公司和企业也专门设立了文化资助委员会,隶属公司或企业基金会管辖,由各公司委任优秀的文化科技人士组成,负责审定资助项目和对象,每个企业都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进行规划,确定资助对象。如资金雄厚的埃尔夫石油公司面向音乐、造型艺术与文物保护;法国航空公司注意发掘、支持有才华的音乐家、美术家的新秀及各大艺术节;法国电务公司则把资助的重点放在歌剧上,其他如巴黎国民银行、法国煤气公司、托塔石油公司、雷诺汽车公司集团等都有各具特色的资助方针。

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艺术保护方式侧重于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杠杆来鼓励各州、各企业、各集团以及全社会对文化艺术进行保护。美国三分之二的非盈利文化机构是通过国家对企业和个人向文化机构捐赠减免税法律而获得资助的。1917年美国联邦税法就明文规定对非盈利文化团体和机构,公共电视台、广播电台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对以非盈利的、促进文化、教育、科学、宗教、慈善事业为目的的团体免征赋税,个人和企业对上述非盈利团体的捐赠可享受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美国不设文化部,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自大萧条以后第一部支持文化艺术事业的法规,由总统签署成为法律,此法律即《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依据此法,美国创立了其历史上第一个致力于艺术与人文事业的机构:国家艺术基金会与国家人文基金会,并设立了联邦艺术与人文事业委员会,由联邦政府中工作性质与文化发展有关的部门的首脑组成。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的宗旨是为发展美国文化艺术服务,保护美国丰富的文化遗产,鼓励国家最优秀的艺术人才发挥创造才能。这一立法,保证了美国每年拿出相应比例的资金投入文化艺术。其使用直接面对文化艺术事业而不是耗费于庞大的文化行政机构的运行之中;基金首先用于集团赞助。国家艺术人文基金会每年向各州及联邦各地区艺术委员会拨款一次,占年总基金额的20%,1991年这一比例增加到了15%,1995年又增长到35%。其次,其余款项直接用于向各个艺术人文领域内的个人及团体有关项目提供直接资助,也用于优秀艺术成就的奖励。

有意义的是,美国人文艺术委员会的投入只占人文艺术整体投入的一小部分。美国联邦政府对艺术的年投入约11亿美元,而州、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赞助高达50亿美元以上。这是由于政府在政策上采取了"杠杆方式",以"资金匹配"来要求和鼓励各州、各地方以及企业拿出更多的资金来赞助和支持文化艺术事业。这种"资金匹配"对于各地来说,就是要求各洲、各地方拨出相应的地方财政来与联邦政府的资金配套,如美国国家交响乐团每年得到的艺术委员会拨款只占总费用的10%,其余款项需由地方、企业及全社会予以资助。因此,美国艺术团体的一些演出节目单上总是密密麻麻地印满赞助者的名字,其赞助数额既有高达几十万、上百万美元者,也有仅赞助25美元的小额赞助人。而对于各艺术团体或艺术家来说,如欲获得政府补贴,必先从企业或其他途径筹集到政府资助三倍以上数额的资金。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会规定对任何具体项目的资助总额都不超过所需经费的50%。显然这种资金匹配方式一是调动了各州、各地方以至全社会资助艺术事业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各艺术团体、艺术家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多方考察,既确认该项目的社会意义与艺术意义,又提高了项目的可实施度,避免了无效投入。这种方式从制度上突出了私人保护的重要性。美国政府艺术保护方式除少部分直接资助外其主体仍是间接资助。这种间接资助,除前述《基金法》及《版权法》、《志愿人员保护法》等法律外,还有一些法令法规。如美国不将州的法令、一些市政当局的条令规定在新的建筑项目中,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艺术,这些法规或条令要求在新的政府建筑工程中,建筑费用的1%以上必须用于建筑的艺术方面。还有许多州规定,修理州政府所属的建筑物,使用州政府资金修建任何建筑物,在公有土地上修建建筑物,其建筑设计和选址方案都须经州艺术委员会批准。这就大大改善了整个地区的文化艺术风貌。另如,组织艺术品的公开展览等类活动均可享受企业赞助法律或法令允许的税收优惠。这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形成一种十分有效实用的艺术保护机制。

上述两类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的欧洲方式和以法律结合鼓励社会赞助为主的美国方式。不管哪一种方式,当代文化艺术保护都日益趋向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努力寻求企业、市场和全体国民的文化资助,以达到文化艺术事业总投入的逐年实际增长,这种方式似乎已成为各国研究者的共识。

美国政府将其国内的文化机构大致分为营利性文化机构和非营利性文化机构两类。其中,那些反映美国传统文化,能对大众起到服务和教育功能,而自身营利能力又较弱的文化机构大都被归人非营利性机构。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在美国全部文化机构中占有很大比重,具有较大影响。例如,成立于1942年的全美交响乐团联盟中的成员,几乎均属非营利性机构,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美国五大交响乐团,再如,全美歌剧院协会200多家歌剧院团体会员近95%为非营利性机构。

对于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美国政府比照慈善机构对待,在税收方面给予较大的优惠政策。根据美国国内税收法501(C)(3)款的规定,具备以下条件的即为非营利性机构:1、以提供公共或慈善服务为宗旨,2、无股权所有人、受益人;3、机构盈利全部用于今后的公共服务或慈善工作。而一旦被批准为非营利性机构,将主要享受到两方面的税收优惠。

首先,该机构可以接受社会捐赠,而捐赠者可以将捐赠物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1999年美国国内税收局最后一个有完整数据可查的年度统计表明,当年共有3550万纳税人向包括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在内的各种非营利性和慈善机构捐款、捐物,折合1258亿美元,其中现金捐助为883亿美元。这些捐助者均可享受税收优惠。例如:一位年度应纳税收入(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0的纳税人,向非营利性机构捐赠$2,000,则此$2,000可从他的应纳税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收入成为$48,000,他可以少缴纳$540的所得税($2000乘当年规定的他的应纳税率27%).这种税收政策,极大地鼓励丁美国企业和国民向各种非营利性文化机构捐赠的积极性,也使社会捐赠成为这些文化机构的支柱经费来源。仅以在全美200多家歌剧院中经费预算排名居中的衣阿华州德梅茵大都会歌剧院为例,据了解,其2003年经费为100万美元,其中45%来自演出门票、广告等剧院的各种收入,55%来自政府支持和社会捐赠。而在这55%中,政府支持的款项只占10%,也就是说,该团50万美元的经费来自社会捐赠。长期以来,歌剧院已拥有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捐赠者,使这些捐赠成为了剧院的一项支柱性经费来源。

同时,美国实行商品价外税。文化机构申请成为非营利性机构时可以同时申请豁免纳税的特殊优惠。这样,他们一方面可以豁免支付购买商品时的消费税,另一方面还可以豁免支付地产税,即他们在对本机构所属的地产进行交易时的应纳税额。这种纳税豁免减轻了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的经费负担,有利于其不断壮大发展。

另外,美国政府对进口乐0S等文化机构必需的高价值商品的关税扶植也值得一提。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公布的2003年关税安排第92章的规定,大部分价值昂贵的乐器,如三角钢琴、小提琴等,只有2%一6%的关税,对有特殊协定的,进口关税全部免除。这种扶植是着眼于减轻文化机构,特别是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的经济负担,帮助其提高专业水准和服务社会能力,也是与其政府对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的扶持政策一脉相承的。

本章要讨论的是,未来十年,在发达经济和成熟的民主社会中,要使其民众的期望和潜能得到实现,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政策。本章所涉及的范围十分之广,从岛屿国家到大陆国家,从塑造过去400年政治现实的文化到那些自诩具有前历史根基的社会文化。它类似于对待欧洲,在欧洲,已经有一个多世纪几乎没有设定什么边界了,加拿大的广阔空间,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它们具有欧洲殖民传统,在这些国家中,欧洲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地方(讽刺性)的建立了更为稳固的基础。

就欧洲国家本身而言,它们普遍接受这样一种观点:政府应该为文化活动提供支持。但是,在政府支持如何运作这一点上,欧洲国家却有极为不同的传统。在慷慨程度上、在政府认为符合条件的行为以及由哪一级政府对之进行管理等方面,欧洲国家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有国家、地区和地方的文化管理机构、艺术委员会、电影委员会、公共和私人的广播公司、宽带网络、执行委员会、外交促进机构、半官方基金会和基金等。当有些市民以文化为职业谋取生活来源时,他们并不是传统的…………。.然而,较之于其他任何职业领域的负担而言,艺术家所具有的官僚管理或监督层更多,而获得的公共投资却更少。

伟大的威尔士作家雷蒙德•威廉斯曾经指出,文化是“英语中最为复杂的两三个词汇之一”。在此,我还认为,文化也是英语中最令人激动的词汇之一。它涉及到如此之多的激情。它包含着如此之多的对我的自由和归属意识来说占有中心地位的东西,以至于它不能像健康或税收那样运行。当文化纵时,它甚至可以成为战争的导火线。然而,文化中也内在地包含着和解的意义。文化能够保护自尊,并作为无知的野蛮的托辞。文化能为社会提供杰出文明的展示,也能将之表现得无比原始。它能被作为我们自豪的中心加以对待,为后代留下我们对这个世界进行修修补补的每一个印记,或者,它也可以是社会用自我意识的琐事来娱乐自身的短暂之物。为政府提供一幅可持续文化政策的地图,就是为之提供一幅具有等高线、充满疑难路标和特征的图表计划,它与看起来与与这些国家以前所作的二维图表计划有着很大的不同。

或许是由于每一个国家都将文化看作是标示其独特性的方式(没有人希望自己和邻居相同,即使真是这样的时候也不愿承认),因此,将公共财政用之于文化活动的机制也像世界的碎裂本质所表明的个体一样的不同。然而,从广义上来讲,这种体制可以分为三类:法国-德国模式,旧的共和国和北美模式,美国模式。如同其在许多公共事务中一样,美国看起来也追求一种在很大程度上不被别国所认可的方式,这些国家是美国政治、语言和宗教方面的自然的联盟。然而,看起来相同的是,在未来的半个世纪中,共同特征将会出现,它由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公共财政稀缺以及美国文化组织中对更多稳定性和更大可获得性的需要作为支持。美国也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它要求美国发展某种程度的政府平等,以便在政府间能有更多的建设性的讨论——正如最近德国所作的那样。

法-德模式是一种国家财政直接来自于政府的模式。在德国、比利时和西班牙,强调的重点在于地方和城市机构,同时,联邦政府负担相对较小的部分。在法国、意大利、土耳其、中欧、丹麦、瑞典和挪威,中央政府是最有影响的来源,大都市和地方扮演着强有力但却是第二位的角色。这两个传统都反映了以前国家都从宫廷和城市获取保护,对文化的支持也被看作是国家的责任,如同国防和外交一样是必须的。实际上,文化是作为展示性外交得到支持,同时也作为一种令个体和公众得到满足的方式而得到支持。

由于各种原因(其中之一或许是,在君主立体中,公众在反对贵族化的行动方面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加拿大、英联邦、爱尔兰、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有一些采用这些国家的政府模式的较小国家——都发展了一种体制,它在政治控制和文化组织之间插入了一层半独立的管理机构。芬兰——或许是为了采用一种与以前的帝国统治者不同的方式——也采用了一种将政府赶得更远的方式。

所有这些方式都同时既有长处又有不足。创造一种以税收为基础的、可以被成功地用于所有国家的、自由同时又能不受政治干预的文化支持模式,是极费脑筋的事情。然而,也没有什么比这更不现实了。所有的国家都正在认识到,实际上,没有多少东西比自己文化的呈现和传承更具政治性。在建立资助机制之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美国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他试图将文化从联邦政府的责任清单中清楚出去,并对国家艺术资助委员会和国家人文资助委员会(二者都由国会提供资助并经常受到国会的攻击)提出警告。实际上,宗教、社会清教徒的(sociallypuritanical)或其他的国会利益的每一次攻击都是一个例子,说明了为什么体制在传统上都分为两部分,二者之间互相几乎根本不能互相了解。

尽管各个国家看起来要将基本的体制维持下去,但是,在基金筹集方式、组织结构和跨国合作的新型论坛等方面,它们之间也互相借鉴。将好的想法在各国之间互相分享是必然的。欧盟的发展和及其联合国家的过程,欧洲委员会在文化能源(culturalenergy)方面的(暂时)复兴,1998年在加拿大政府的帮助下发起的文化部长非正式网络,等等,这些都意味着文化方面的政府官员们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但是,在这种同化等值方面能走多远也有限制。西方的文化管理顾问们痛苦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在苏联解体之后侵入东欧,他们当中的每一个都到处游说,说从自己国家带来的东西能够解决这些国家中存在的问题。他们错了。实际上,支持文化的方式与本国政府的期许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些方法不可能在没有灾难性的管理失败和对文化组织的野蛮掠夺的危险的情况下被转移。

所有国家都需要保持那些在自己理解范围内运作和留存下来的体制。如果他们要满足市民的期望,应对国际主义的挑战,以及当地图边界线在文化中作用不大的时候对文化进行强调,他们也需要改革。

正在出现的政策

不管执行机制如何,文化政策都在获得新的重要性,这些重要性有着相同的因素。这些对于因为经济和政治体制共享而产生的社会压力的回应,因而引申出可以比较的回应。当然,每一国家所强调的重要性会有所不同,但是,某些共同的基础却是显而易见的。文化在本质上更容易与霸权组织相认同,因此,它经常被看作是地方控制的主要领域之一。其主要的经济结构是在极小范围内的(广播媒介例外),它涉及到极少战略的重要性,并且他在本质上符合那些地方群众和政治家的野心。对于美国“思考全球化,行为地方化”的格言来说,没有什么地方比文化领域更为适用了。因此,对于像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这样的在地方层次上来处理文化问题的国家来说,也都正在重新强调自己的许诺(同时,也羞答答地派出有能力的联邦官员参加国际会议)。

有些国家甚至不情愿地放下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法国、英国(在这里,我们是从严格的地理的意义上使用这一词汇,英联邦的其他成员国不包括其中)在近年来也采取了重要的举措,将作出决定的权力转移给个人——即使他们是在中央政府的操纵下工作。这将使地方政府的文化管理更为专业化。它也将必然导致新型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并不一定要与传统的民族国家进行合作。利益集团希望加强……那些有着强有力的电影政策或双语文化的国家。

正如在文化部门工作的人们正力图在服务组织的多层次中构建网络一样(详见下文),地方官员也开始寻求普遍的方法,以解决那些可能是全国范围内都面临的问题。这可能首先发生在一个十分表面化的层次——EuropeanNetworkofCitiesofDiscovery的形成以及威尔士、新南威尔士和卡塔伦亚之间的合作都是1990年代以来的例子——但是,对交换和互相合作来说,在未来的几年中,肯定会出现很多机会。联合出版和新的产业投机,音乐节的共同生产,共同的培训和教育方法等等,在这些领域中,经济规模必须适合中型的政治组织而不是作为国家进行运作(小型国家或不到300万人口的国家在此我们不作讨论)。

许多地区有着自己的语言,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要在联邦/国家的文化政策之外进行运作的原因。21世纪,世界上的语言应该繁荣多样。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传播的时代,人们的读写能力和信息接受会得到巨大提高。然而,21世纪也是一个多种语言消亡的时代,殖民主义、到处找工作的需要、大量移民和人口迁移等等都会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冲击。语言经常是被那些经常说这种语言的下一代所消灭;那些在教孩子们语言方面失败的父母们觉得,在一个全新的世界中——欧洲的主要语言和亚洲皇权都是需要知道的,旧的语言可能会是一种不利的因素。统治权力将语言从孩子们身上清除出去之后,就没有什么剩下的东西可学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恰恰是那些权力极大地推动了多元文化主义的进程——法国、英联邦、西班牙、荷兰,在这些国家中,仅仅在50年前,在今天的充满激情的国家官员还极力要消灭少数民族的语言。

正如同时代的官员们对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判断失误一样,他们也没有能够理解:语言的多样性恰恰是人类表达的储存地。一旦我们开始经常应付不是我们第一语言的节奏和情感时,表达就会受到限制。美国英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多数的美国人来是从上一代的成人移民那里学习英语的。在美国,英语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外语,要使这些人理解,英语就必须在一般的流通中减少词汇量,它也借鉴了德语语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美国移民使用德语),并且创造了少量的复合短语,将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副词、对介词进行简化等。它将语言理性化,使它像“downsizing”(一个词就能完美地表现某一意思)一样是逻辑的和非感情的,正如通用公司的汽车工厂里所做的那样。

这一情绪现在转向了另外的方式,正在出现的文化政策是濒危语言的重新展示、平行推动和扩展使用。在美国和加拿大,这涉及到本土的美国语言——美国法语和西班牙语;在新西兰是毛利语;在欧洲,是巴斯克语、盖尔语、凯尔特语、和斯洛文尼亚语。就像那些保护民族服装和home-curedskins的人一样,对某些保护语言的尝试来说,也必然存在着某种人类学的评价方式,也有将使用较少的语言也有委托给博物馆的因素;带着充满尊敬的好奇心为之鼓掌欢呼,但是,他们却又并不经常去那里参观。但这至少比将之消灭要好的多,它也为那些急于寻找某些东西以加强自己的身份认同的下一代提供了机会,激发他们重新点燃热情并寻求新鲜的表达方式。

然而,语言政策并不一定仅仅包括在本土语言和方言方面的更新兴趣。在所有的主要国家,都有一种处理移民愿望的需要,这些移民——不管他们是殖民主义、政治迫害还是经济萧条的结果——都搬迁到新的栖息地。在英联邦的某些城市中,移民构成了城市人口的大多数。在地中海地区,非洲对南欧的影响已经和欧洲对北美的影响差不多大。地中海作为一个大的湖泊的真实地位已经越来越明显。

对大多数人来说,对少数语言的保护或斗争不过是一种与地方团结一致的姿态,在过去的三个世纪中,这一点往往被巨大的皇权国家所压制(接下来是忽略)。当然,也存在着一些著名的例外,在那里,一个处于从属地位的语言团体被置于在地理上隔绝的位置;例如,加拿大和路易斯安纳的说法语的人,或者西印度群岛的说荷兰语的人。对西方国家所有的移民团体而言,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在德国的土耳其人、在英联邦的旁遮普人、在澳大利亚的希腊人等等,他们都觉得有必要作出巨大的努力,以维护语言作为文化遗产的神圣性。

许多文化行为的目标就是要用一个共同目标将一群人粘合在一起,而这一目标又构建了他们的独特性。有时,这一点是内视的(inward-looking);除了评价性的旁观以外,外来者的参与是不受欢迎的。然而,一旦这一行为找到一个市场,目标就会改变,达到并使得尽量多的人们(无论他们的自己的文化立场是什么)享受它就变得十分重要。一旦这一点与业务扩张的商业逻辑联合起来,有吸引力、结构良好并易于获取的文化产品就会遍布其他的所有领域,而那些易于接受商业宣传的文化则为之让出地方。这就是全球化。如果一个人有幸成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文化的生产者(或者仅仅是足够狡猾来确保这一点),那么,文化产品的全球传播就会带来自信和财富。加利福尼亚电影、英国电视和戏剧、法国葡萄酒、澳大利亚啤酒、德国音乐和意大利歌剧都具有了获取全球性的成功的措施,它强调原初国家的世界感。

对那些获得了全球普遍性的类型来讲,这一过程很明显是有利的。然而,对那些与这些类型相似却不那么成功的类型来讲,全球竞争就是一种灾难,特别是当贸易壁垒被清除或者全球化产品的经营者寻求有可能创造竞争对手的非法的特别帮助——官方的推动或补贴——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利用统一国家来说明问题),加利福尼亚戏剧、英国艺术音乐、法国电影、澳大利亚绘画、当代德国文学和意大利橄榄油生产也感觉到了全球化的威胁——恰如统治性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所作的那样。

然而,如果文化成功的信号是它的表现被世界各地的许多人所获得并享用,那么,目标就不能限定在全球,而是要向最大程度的文化多样性敞开。只有最保守和顽固的文化才将排外性作为美德。实际上,新的出版和传播方式使得地方性文化得以大规模播撒变得更加容易。威尔士的电影生产、切罗基人的网站等等,我们现在都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这一点即使在1970年代也是难以想象的。

全球化是一个机会,但这也有一个前提条件:立法框架必须认识到,某些文化和类型将需要财政支持,而这种支持在自由贸易逻辑的完全商品化操作的情况下是不能被接受的。在未来的和平中,采取可行的、能够被接受的文化行动是一个潜在的重要因素。如果文化作为消费娱乐产品被迫去仅仅为了其自身价值而竞争,那么,统治的规则就会产生重要的愤恨情绪。将文化竞争变成对国家主义进行诋毁的面具就过于简单了。必须要有有效的市场导向的推动、合理的公共财政和法律支持的结合。目的不是要敌视某种文化产品(好莱坞电影就是一个引起无数反对意见的例子),而是要为了有利于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而采取措施,因此,如果仅仅依靠私人的资金筹集,公共的方面就有可能根本无法达到。

抵达公众——不管是地方的还是国家的——是所有文化行为中的专业努力的共同目标。因此,接近(access)必须居于政治战略的中心位置。所有人都能接近已经成为英联邦、澳大利亚和北美等国政府的主导性的文化政策。对大多数党派来说,这是一个认识到是谁投票赋予民主政府以权力的政治现实(不再是少数的有钱的经纪人)。但是,它还有不那么愤世嫉俗的一面,一种拓宽当代文化参与基础的尝试,超越高等教育和富裕阶层并给那些没有包含在“高雅文化”传统之中的人们这样一种意识:他们的行为也是重要的。在德国和受德国影响较大的国家里,带有返还津贴的低票价、社会包容的专家压力(thepeerpressureofsocialinclusion)已经使得正式文化成为市民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一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同时,在许多国家中也存在着一种充满矛盾的转向,从国家教育中系统的文化教育转向对文化的大体轮廓的描述。音乐已经几乎从美国的学校中消失了。美术、戏剧和文学正在成为专业课程。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中,过去艺术在正式课程中所占的份量虽然不大,却也保证了它是学校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现在却存在着认为文化教育可有可无的趋势。尽管在大学中开设艺术课的要求有所增加,但是人们却普遍认为,学校层面上开设的数学、科学、主要的外语课程等要比艺术课和小语种课程——尽管事实证明这些领域对孩子们的心智机敏、自信和行为的稳定性也有着重要作用——重要得多。

有一个简单的规则(只有美国除外),操纵着为什么接近必须成为文化政策中越来越重要的方面。在一个选民们越来越不愿意接受高额直接税收的借口时,政府认识到,如果每一个人都为文化服务做出贡献,那么他们就能期望那些服务不仅能够实现,而且可以看到它反映大多数人的趣味和利益,同时也使少数民族(毕竟,每一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是少数民族)意识到他们的利益也有公正的位置。在美国,对直接税收的恐惧加上个人慈善事业的传统,意味着公共机构所扮演的角色更加微不足道。组成美国文化政策合作现实的基金会依然追求与西欧政府在指导自己的机构时没有多少区别的行为。

知识的接近也需要通过物质的获取来实现,在此,那些传统上在税收之外为文化提供支持的政府发现,他们处在哲学倾向和财政倾向之间的尴尬境地。在哲学上,他们意识到,弱势群体——比如残疾人——有普通的权力,却有着特殊的和昂贵的需要。即使普通大众对表演和建筑遗产的接近程度已经超过了人们所预期的临界点,对那些作出承诺要让大众和精英阶层拥有平等机会的政党来说,接近的比例仍然会低得令人恼怒。

同样,尽管大多数人现在居住在城镇或者郊区,但乡村也是一个有价值的文化财富的宝库。不列颠群岛和北欧的乡村地区靠文化为生的人的比例,也比平均比例要高,这部分是由于爱好,部分是由于其他工作形式的减缩以及将重要但多余的建筑用作文化资源的趋势。

但是,在乡村中的文化供应与城镇有所不同。建造一座剧院、举办音乐会或音乐节、确保小型社区拥有图书馆等这些还不够——尽管不能提供或维持它们会导致极大的愤怒和政治麻烦。在农村,景色本身的保持以及由此产生的传统实践——打猎、牧羊犬的训练、竞相开垦、葡萄采摘节、仪式中对肉的准备以及对地方精神的敬畏等——对一个文明的文化健康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对主要由农村人口选举出来的政府——他们通常认为这些农村事务是最为奇怪和粗野的——来说,要制定一项照顾到辖区内文化整体的政策是十分困难的。

文化环境是一个有用的概念。它包括文化遗产和行动的总体性,强调了与针对自然世界的工作的平行。这一术语可以为所有的文化政策提供一个任务。对任何的公共服务来说,刺激和保护文化环境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目标。将文化活动用作发展的方式正在成为促进农村重建的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少工作形式能够代替农业,它作为一种工作形式既能维持生存又不对环境进行严重破坏或者用安排不当的郊区来代替农村社区。

文化被用作和文化本身无关的经济和社会的目的,这一点不仅仅发生在农村。不管它是通过安全、一种高的生活质量(与世界上其他的部分相关,甚至是与1945年相关)和本身不能带来满足的社会流动性的逐渐的启蒙;还是因为政治家们涉及出建设性的观念,文化都是被用作实现一系列政治益处的方式。由于重工业、农业和制造业的下降,人们希望文化产业会给出新的出路。艺术将会为创造性研究、人才(观念经营)原材料以及文化产业的高科技、发行和管理提供全球市场,提供新的职业、多样化的商业和个人成功。

这些之中没有一个是不成熟或者是不好的。值得赞美的成就是,公共行为的每一个领域都成为文化上自觉的。文化被用来使铁路培训变得更为生动活泼,传播社会责任意识,整合移民的生活方式,复兴濒临灭亡的城市,抓住失业者或退休的人。然而,这一“工具化”过程是从文化对社会工程(socialengineering)政策所作的贡献而非其自身进行评价。存在着这样一种危险:文化用最多的篇幅和时段来传播符合政治家利益的东西,这样做有可能产生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危险,对此,我将在以下的部分进行论述。

文化产业管理篇3

其次,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它代表着当代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未来发展的方向。

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总是在先进文化的开启和引导下向前发展的,在特定历史时期,先进的文化对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甚至具有某种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历史上,每一种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都是在吸纳先进文化(先进的社会观念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之后蓬勃兴起的。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类开始迎接第三代生产力。这就是电子时代的智能生产力。作为当代世界的先进生产力,第三代生产力建立了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科学技术交融一体的崭新关系。它强调我们在进入小康社会后,经济中的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文化产业管理篇4

在明确了文化的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讨论下一个问题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在自发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阶段,必然形成产业而且需要引导,需要从管理的概念上,总体上把握它的事态。说到管理是一个成熟的概念,在知识百科中,管理定义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在市场经济的流通的过程,必定是以商品的形式,通过流通、消费实现最终的价值的。艺术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纯粹的商业行为,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需要来自行政体制、道德约束上的监管,在此基础之上诞生了文化产业管理的概念。进入商业运作过程的艺术品和艺术服务,它们可能是从一开始创造就带有商业动机或意图的,也可能是在以后被投入艺术市场才带上商业性,流通的终端是为顾客服务,获取报酬的商业。那么,所谓文化产业,即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企业行为和活动,包括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报业、网络业、娱乐业、广告业、咨询业、策划业等行业,而文化产业管理,简单的讲是以一种适应工业化社会大生产的理念形成的管理模式,把现代企业经济的管理理念植入到文化经济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核心的三个元素:艺术生产(艺术创造)、艺术市场、文化管理。

我们都知道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内推行了很多年,有成功,有失败,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们还是看到一些成功的例子。中国木偶艺术剧团经营管理案例就比较典型,这个北京市文化局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在尝试着实行剧团总经理负责制的改革中,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在市场定位上分析木偶剧的受众人群,锁定在儿童群体。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的观剧需求,充分挖掘木偶艺术资源。国内开发专门为低幼儿演出的“小星星剧场” ,创作《春天的童话》、《美人鱼》、《七彩湖》、《太空动物园》、《亨特・格蕾特》、《天鹅湖》等一批大型新剧目。还到市内及郊区县举办的游园活动和庙会上去演出,为农村儿童演出。创建国外演出基地,抓住国外对传统艺术的好奇,倡导国际交流,走出去扩展国外市场。从2000年起,该团就同韩国演出商建立了合作关系,选送大型木偶剧到韩国巡演,组织演员按照翻译成韩语的台词录音对口型排戏。“韩本”的《木偶奇遇记》等剧目先后在韩国50多个城市与小观众见面,像在国内一样受到热烈的欢迎。这种坚持在艺术创作、生产和艺术生产的延伸上挖掘潜力,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改革,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剧团的演出收入从改革前的2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0多万元,每年演出场次达到1000场上下。2002年,中国木偶剧院经营收入达500万元以上,剧团与剧院共创收700余万元。所以说,文化管理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还是有所差异的,它是在艺术生产过程中依据自身规律和发展的特征按照现代管理理论和模式而进行的,它要对艺术生产、艺术供求,艺术销售等原理、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篇5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只有全面加强文化艺术的管理才能有条不紊地推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自古以来,只有进行管理活动才能够保证各项事情能够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因此开展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否则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管理本身对于生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文化艺术管理与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对文化艺术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但是其他的管理活动往往是以获利为目标。当然,文化艺术产品要想营利就需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在进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只有进行管理才能够保证对设备资金等进行有效的运用,保证文化产业发展具备一定的效果。为了实现文化艺术产品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加强管理,尤其是要采取科学的途径,借助一些资本的力量进行市场化的运作。艺术管理是以现代管理观念与管理理论为依托,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所设计的新型理念。艺术管理的关键是,管理者如何把一个很好的艺术品介绍给观众。“它不是一般管理问题,管理者首先要对艺术品创作、生产传播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2文化艺术管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文化产业管理篇6

一、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

1.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大部分文化产品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属性表现为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同一种文化产品,对于立场、观点、情趣不同的消费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文化产品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任何政府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总是积极宣传合乎自身利益的文化产品,而努力抵制与之相对的文化产品。

2.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可能造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离和倒挂,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调控。大多数文化产品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因此文化产业的效益主要表现在社会效益。一般的商品在竞争中自然会向价廉物美的方向发展,而精神产品在竞争中则不免走向通俗化、甚至庸俗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扶持高尚、积极的文化产品,同时,抑制和禁止文化垃圾。

3.市场机制无法调节公益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需要政府进行相应的扶持。市场机制是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但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无法调节公益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于是需要政府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指导,扶持公益性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包括通过财政投入,保护文化资源,扶持公益部门,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兴办民营文化产业等。

二、政府文化管理的体制创新

1.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又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政府要加强文化经济政策研究和文化经济立法工作,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对文化产业运行实施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其文化管理职能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面主要是制定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和具体的方针、政策;制定文化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等方案。中观层面主要是汇集和传播文化经济信息,调节文化产品的供求和结构平衡等。微观层面主要是通过微观规章制度,赋予微观主体独立的经营地位,引导和规范经营主体的行为;按规定范围任免文化工作干部等。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次上的管理,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这样既保证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又能确保政府的间接宏观调控。

2.政府管理的对象――企业化经营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企事业单位要逐步走向产业化经营,以社会效益为前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文化企事业单位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文化市场购进或引入各种生产要素,组织文化生产经营活动,并且销售的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五是拥有个人收入分配权。文化产品的特殊性,使文化企事业单位不可能象工商企业那样全面卷入市场关系,全方位地追逐产值和利润的极大化。

3.政府管理的手段――经济杠杆、文化法规、专项基金和行政干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实行基础性的市场调节和协调性政府调节结合的间接调控体系。

三、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政府主动变革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

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管理体制和教育体制、行政体制一样,主要由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的。在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下,政府是文化资源配置的唯一主体,并且主要通过行政性的计划手段来实现,这样管理体制的文化部门往往是只讲社会效益、不计经济效益,长期下去将难以维继。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则强调微观经济主体是文化资源配置的主体,并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达到目的,政府的职能定位在于完善法制,规范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等。

文化产业管理篇7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韩剧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市场受欢迎的程度。“韩剧热”的现象值得深思,我们应该探讨一下韩剧发展起来的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因,以及它对全球影像工业格局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影像工业的影响。当然,学术界和媒体都已有不少学者和专家对于“韩剧热”的现象进行了深入思考,笔者认为“韩剧”的成功得益于完善的“文化机制”,这种文化机制包含四个层面:

一、完善的制作制度。

从工业技术角度讲,韩国的影像工业技术已经相当完善发达,韩国电影人才济济,导演和演员均来自专业学校,非常具有职业专业精神。例如《大长今》中关于饮食和医术,编剧都是通过查阅大量的史料来确定的,虽然其中不免有些穿帮镜头,如满汉全席在明朝出现,明朝使节身着黄袍等,但他们在史料搜集方面确实是下了很大工夫的,参考了很多关于饮食和医学的著作,如宫廷料理的配方和烹调方法就是根据韩国第三十八号无形文化遗产为基础的,其中的药膳和菜谱也符合中医药理。从制作水平和投入资金看,“韩剧”画面精美,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渗透着浓厚的唯美主义情调。“韩剧”的音乐选择,每一段音乐都是为特定的剧情量身定做。《大长今》在后期的色彩校正上花费了整整半年的时间。韩剧的投资也不算低,如《大长今》的投资每集达到140万人民币。当然,从技术、资金到个人,都说明“韩剧”制作的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二、有效的文化政策。

前面说的是“韩剧热”的技术原因,“韩剧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扶持,国家政策对于文化工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韩国受到重创。金融危机使得韩国政府和精英人士意识到,光靠机械工业还不足以立国,因此韩国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国”方针,把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提出要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危机之后,韩国致力于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目标放在影像工业上,当年即成立了“文化产业基金会”,并且将原《电影法》中有关电影拍摄的审批审查制度改为“申报制”。其实早在1988年,韩国政府就制定了两项政策:一是逐步放开电检制度,允许影像人士随意拍电影和电视剧;二是加大对进口电影的限制,外国影视片不能随便进入韩国市场。中国的《还珠格格》曾经在韩国热播,但随即韩国政府就做出了停播决定,韩国精英认为,他们国家只有4000万人口,如果文化市场完全放开,将很难和中国、日本这样的大国抗衡,所以要限制海外影像工业,保护民族文化产业。2000年,韩国还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在法律上规定鼓励和建设文化产业,这些政策促进和刺激了韩国影像工业的发展。

三、多样化的电视类型。

由于实施了比较宽松的影视环境,韩国的影视工业得到了飞跃发展,电视类型也丰富多彩,新加坡学者赵慕媛在《韩国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票房的艰难挺进》一文中就说,韩国影视业的文化类型相当丰富,这多样的类型给了观众无数的选择。而相比之下,中国影视业的类型很不成熟,显得十分单调。

四、浓郁的东方文化特色。

韩剧很强调文化因素。许多人观众声明喜欢《大长今》,就是因为《大长今》提供了富有特色的韩国饮食和医药文化,《大长今》的播放还引起了人们到韩国旅游的热潮。另外,靠俊男靓女来吸引眼球,确实也是韩剧占领中国市场的一种文化策略,韩国影星不是美女就是俊男,这是迎合消费社会的心理,把身体作为一种独特的消费品去展示。当然,韩剧也不是光靠外形,不是只做花瓶,韩国演员很敬业,在演技上很认真,女演员则表现出了东方女性的含蓄、内敛和敦厚的气质,这也是韩剧获得多方认同,尤其是获得中国老人认同的主要原因。

虽然韩国已步入现代消费社会,但以儒家文明为基石的道德和文化规范仍然是其社会与家庭结构的主体,把文化传统融入现代社会,使得韩国社会既能迅速地现代化,同时也不失其独特性。因此韩剧给人的感觉,渗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识,却又很容易被现代都市人所接受。当然,张扬文化传统也是“韩剧”建构现代消费社会的一种策略,在以电视媒介为主的消费社会中,“传统”、“历史”本身是被作为一种消费和美学对象展现给观众的。韩国人其实很“狡猾”,他们为了把韩国的影像工业推向海外,很注重文化策略,近年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中国市场越来越大,所以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获得利润,韩国采取了“文化接近性”的策略,通过展示中国文化因素来吸引中国文化圈的观众,《大长今》许多地方都突出了对汉文化的景仰,这之中有历史原因,但也是一种文化策略。总而言之,合理的文化政策和文化策略、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敬业精神,是“韩剧”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现在文化工业的利润甚至超过了汽车工业。

“韩剧”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世界,尤其是亚洲影像工业的传统格局,传统的亚洲影像中心如香港、印度和日本都在衰退。在韩国,好莱坞大片的市场占有率也下跌到三分之一,本土电影则上升至二分之一;在中国,韩国的电视剧、电影,大有超越日本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地位之势,“哈韩”逐渐取代“哈日”,正是韩剧的冲击,引发了中国影像的危机和广泛的思考。面对汹涌“韩流”,中国影像人士忧心忡忡,张国立甚至对韩剧及其观众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把“韩剧迷”冠之以“汉奸”的称谓。

“韩剧热”确实值得思考,无论怎么论争,喜欢韩剧也好,批评韩剧也好,中国绝大部分观众都喜欢看“韩剧”。新浪网曾做过一个调查,有87%的中国人爱看韩国电视剧,只有不到13%的人喜欢中国的电视剧。这说明,中国的影像工业确实存在问题。有人把中国影像工业的问题主要归为经济因素,认为中国拍不出这么好的电影和电视剧是因为钱不够,所以比不上好莱坞和韩国电视剧。有导演声称如果给足了钱肯定会拍出好片子。经济在影像工业中虽有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因素。中国是不可能跟好莱坞拼金钱,韩国、日本也拼不过美国。韩剧其实基本上都是室内剧,很少有特技镜头和大场面制作,没有花太多钱,《大长今》的成本每集140万人民币,在韩国已经够多了,但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总投入是3亿人民币,比70多集的《大长今》奢侈的多,张艺谋《英雄》的投资也不低。前面说了,韩剧的发达既有资金原因,也有制作技术、影像制度、专业精神和文化策略的缘故。这就是说,韩剧的发达是其影像工业整体结构都合理、完善的结果。而在这点上,中国远远比不上,比如从影像制作上来说,韩国电视剧的拍摄方式是边播边拍,编剧也是边拍边写,编剧可以通过看网络上的视听留言,还有一些媒体的报道来适应观众的需求。有的电视剧甚至在网上采取观众投票的方式,调查观众希望主人公结局怎样,然后做出选择,有很强的观众意识。但中国相反,导演“决定一切”,导演看中了剧本就拍,根本不考虑观众反映。所以大量中国电视剧是脱离现实与观众需求的作品。从演员的演技看,韩国演员整体上要比中国演员演技好,像《看了又看》,100多集的剧集中没有一处接吻镜头,这就需要演员的演技要好,真正地投入到剧情中。只有真正投入到剧情里面,才不至于靠“脱”、接吻等镜头来吸引观众。韩剧的表演艺术风格很少歇斯底里的爆发,表演非常注意“度”,不过分的“做”。

除了技术、剧情和演技外,前面我们讲了,“韩剧”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文化机制”的完善。相比之下中国电视剧的制作缺乏完善的文化机制,与韩剧相比较,我国电视剧体现了相应的四个方面不足:

首先,制作工业的不完善。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电视剧制作都是由政府电视台承担,没有一套完善的制作计划和流程。20世纪90年代之后,市场机制开始建立,民营影视公司也多起来,电视剧制作才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但是许多民营公司资金不足,基础还很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制作体系,缺乏强大的人才参与制作,这大大影响了电视剧的水平。

其次,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国影视审查制度相当严格,中国2004年拍摄400多部电影,能公映的影片据说还不到一半,很多好作品通不过审查,还没经过市场检验就先被审查机构给审查掉了,这大大限制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导演拍电影、电视时,首先想的是这个题材能不能拍,是否触犯了政治?哪有精力再考虑创新和发展。为了不违反“禁忌”,要么拍一些无关紧的影视作品,要么以戏说方式调侃历史和现实,久而久之,导致了中国电视剧的“恶俗化”趋向。虽然有不少中国导演热衷于历史题材,但许多中国历史剧既不了解过去,也不了解现在,纯粹是胡编乱诌。

再次,单调的电视文化类型。由于缺少开放的制度和完善的文化工业体系,我国电视剧类型单一。尽管这几年发展了一些新的类型片,譬如侦探片、惊悚片、言情片、悬疑片等,但绝大部分电视剧仍然是按照传统的类型划分拍摄,乡村剧、战争剧、历史剧、文艺片是几种最常见的类型,单调的类型已经很难满足都市观众的多元文化口味。

最后,缺乏深层的文化内涵。前面我们说了,尽管韩剧倡导多样化的类型,使其适合现代观众的口味,但是“韩剧”非常注重电视剧自身的文化特色。这点我们在下面将进一步讨论。

韩国影像工业在中国和亚洲的快速发展,确实给了中国影像业有很多启示。其实中国是电影、电视剧生产大国,单从电视剧产量来看。2001年以来,每年批准立项的电视剧都在1500部以上,在这1500部的电视剧里,肯定有许多优秀作品,但是在生产了这么多电视剧情况下,韩剧还是“入侵”,并且形成了一股强大潮流,这说明韩剧的成功有它的独特之处,当然,“韩剧热”并不排除许多观众的跟从心理。我们也不要“谈韩色变”,更不能像张国立那样把“韩剧热”上升到“文化帝国主义”。韩剧确实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像市场构成了威胁,但韩剧并非十全十美。像《人鱼小姐》等剧,情节冗长,节奏缓慢拖沓,《大长今》达到了70集,也很冗长。

但是,韩国影像工业的成功,还是值得反思。前面说过,韩国影像文化的发达不仅表现在技术、剧情和表演上,更重要的一点是韩国为了发展自己的影像文化,针对1998年的经济危机,采取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强调了保持韩国和东方特色,逐渐从全面西化认同中摆脱出来,回归了东方文化认同上。同时采取开放韩国国内市场、限制国外影像业进入韩国的措施,达到培育韩国的民族影像工业的目的,并把影像市场的目标投向“文化接近性”的中国、日本和东南亚的身上,韩国对自己在亚洲和全球影像市场的位置定位相当准确,所以坚实的文化根基、合理的文化政策和文化策略,使得韩国影像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其实在全球影像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日本也调整了自己的“文化政策”。作为亚洲大国,“明治维新”后日本采取了“脱亚人欧”的做法,逐渐脱离亚洲,全面西化,使得日本迅速发展,并取代中国,称雄亚洲。但二战之后,日本的全球野心受到遏止,美国和西方也对日本实行军事压制。所以日本在全面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不得不重新面临亚洲,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经济和贸易竞争,使得日本越来越意识到“亚洲的重要”,正如日本首相村山富士所指出:“就如同戈尔巴乔夫宣称苏联的家在欧洲,所以很自然地,亚洲才是日本的家,而非美洲或欧洲。”亚洲日益增长的影像工业,也使得日本想在这个市场占有一定份额。针对日本曾经有的殖民历史,为了不引起曾被日本殖民过的亚洲国家的反感,改变日本历史上的坏形象,日本也选择了“文化接近性”的文化策略,利用日本同中国、韩国文化的接近性,将流行音乐和动画片等一些不含过多日本色彩的文化工业输入到这些国家;并且又发展了一种叫“观念贸易”的文化策略,所谓的观念贸易就是日本输出产品和技术,当地提供明星和演员的影像贸易模式,实际目的自然是推销他们的产品,但这样又不会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感。通过这样的举措,日本的影像工业在亚洲,实际上依然占据着重要份额,1992年到1993年,世界动画市场上有58%的动画片是日本的,像日本学者指出的那样,这意味着日本是有意图、有策略地出口,而不是很盲目。但回头看看中国的影像工业却很容易发现,中国对影像工业的定位是模糊的,这种模糊说明中国还没有找到发展影像业的“文化根基”。

日本早稻田大学依田熹家说:鸦片战争后,中国最大的不幸就在于失去了亚洲文化大国的地位。“现在,中国的最大课题就是恢复亚洲文化大国的地位。”他说二战日本失败后,各种产业都丧失了,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首先被提出的课题就是建设文化大国”。他认为文化的普及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不是相反。他批评目前的中国只强调经济,而忽视了文化,以前亚洲国家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但现在中国正失去这个位置。他认为这对于中国而言是很危险的,这些都说明,中国只有走“文化立国”的道路,才能重新恢复它在亚洲的影响力。而影像工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特性”,但在中国却普遍缺乏文化因素。中国的影像整体上缺少基本的文化理念,没有明确的“文化意识”,导致了传统的伦理秩序已经被破坏,而新的关系却没有固定的现象。

文化产业管理篇8

一、文化产业管理的概念

文化产业管理,属于管理学类专业,设立于2004年。文管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而设立的专业。其分为普通文科类和艺术类两种,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管专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音乐文管则是对文管的又一细分。它着重培养音乐性管理人才,主攻音乐传媒方向,把普遍的管理理论与行业结合起来,这样的管理就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了行业管理的水平。

二、文化产业管理的就业方向

1.策划导演方向

策划导演要保证演出的完整,对演出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排演初期,策划导演应当熟悉导演计划,与导演共同研究具体安排,并支配各艺术部门的工作,保证计划落实。如果是音乐剧或是歌舞剧,策划导演这一职位就更适合音乐方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既可以很好的理解剧本帮助演员定位角色,又可以科学的管理这个团队的其他部门。虽然有些剧团中策划导演工作由导演监管。但是舞台管理工作繁重,它要负责支配各个部门的工作。比如具体预算、督促布景、道具、服装、灯光等各个部门的工作,依照排演日程规定,限期完成制作任务等。由此看来,舞台管理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不可代替的。如果说导演是上演剧本并赋予剧本以生命,那么策划导演就是在一旁注视着他,以努力使这个演出能够继续下去。随着戏剧接近于开幕演出我们可以说剧团就从导演手里传递到策划的手中,而一个具有艺术鉴赏能力的策划似乎更占得一筹的优势。

2.未来就业之电子音乐制作

电子音乐,广义而言,只要是使用电子设备所创造的音乐,都可属之。任何以电子合成器、效果器、电脑音乐软件、鼓机等“乐器”所产生的电子声响,都可合理地称为电子音乐。对于中国而言电子音乐是一个新兴的音乐形式,虽然国内已有像尚雯婕这样的优秀的电子音乐人,但是我在这里想要讨论的是初音家族那样的电子音乐制作团队。这个团队隶属于雅马哈公司,主要负责语音合成软件的开发和二次元虚拟人物的形象设计。他们将人声经过语音合成的软件处理之后再配上二次元虚拟的人物演唱。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制作团队,但在国外,像推出初音家族的雅马哈公司却赚了个盆满钵满。2010年举办过一场名为“初音之日”的3D影像演唱会, 2500张演唱会门票被瞬抢一空,演唱日当晚更有超过3万名忠实拥簇者通过付费网络观看。当然我在这里不是说让我们去照搬初音家族那样的制作团队,但是初音家族那样的商业营销模式确实可以对我们音乐文管生的未来就业方向给予一点启示。如今网络已成为了年轻人的主流媒体,利用好网民这一新兴的力量,终将是我们未来的大方向。

3.酒吧管理

酒吧里几乎每天都会有商业表演。音乐文管可以作为一名策划人员加入其中,这与之前所说的策划导演有些许相似。不同的是酒吧管理的没有策划导演那样严肃,酒吧管理更注重的是打造自己酒吧的独特文化来吸引顾客。这一就业方向对文管毕业生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的要求较高。并且具有相当音乐素养的文化产业管理毕业生将给酒吧行业注入新的血液,一扫人们对酒吧表演低俗的印象,真正提高酒吧的文化底蕴。使酒吧运营真正上升到文化层面。其实,不仅仅是酒吧管理,文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在此还可以推广到KTV的管理,婚庆策划等。

三、结论

音乐方向的文化产业管理未来就业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但是不同的就业方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比方说,策划导演就对求职学生的管理策划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要求较高。而电子音乐制作则对学生的音乐专业要求较高。酒吧KTV的管理则对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管理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就业道路要早作打算,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自身情况选择未来就业方向,切不可浑浑噩噩的度过这安逸的四年大学生活。要知道,虽然未来就业方向很多,但是就业难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劳伦斯・斯特恩.《舞台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文化产业管理篇9

[1]聂伟.从上海展示到上海创意——“后世博”时代上海影视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升级[J].艺术百家,2011(2):50-56,66.

[2]王劭君,周彬,鲍蔚,等.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链及其技术路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79.

[3]周蓓.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版权问题——以影视产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4(15):139,142.

[4]项仲平,邵清风,吴敏,等.文化创意产业与浙江影视业创新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4):63-69,129.

[5]李晶侠.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助力——访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连生[J].当代电视,2006(8):17-19.

[6]韩天应.无锡影视文化创意园区发展之转型研究——以华莱坞电影产业园为例[J].江南论坛,2016(2):10-12.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戴琰琦.基于实物期权的企业商标价值评估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

[2]高志英.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评估相关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09(06).

[3]郭静.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评估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4.

[4]韩娟娟.基于实物期权法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D].南京财经大学,2011.

[5]李先瑞.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评估问题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10(02).

[6]刘翔,曹裕.两型社会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

[7]张京成,沈晓平,张彦军.中外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3.

[8]孙红玲.中国“两型社会”建设及“两型产业”发展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社科学论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尚光一.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中的文学产业发展——以严歌苓作品产业开发为例[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5-18.

[2]田川流.创意时代的文学创意[N].文艺报,2009-08-18(3).

[3]冯岭.让文学成为影视发展的推手[N].文艺报,2012-12-11(3).

[4]殷俊.动漫产业与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策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55-158.

[5]新湖期货研究所.浅谈我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N].证券导报,2012,(6).

[6]韩熙,孙净芳.现代玻璃艺术与玻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学术论坛,2014,(12).

文化产业管理篇10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没有普遍的模式可循,且每个学校发展情况不同,导致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1.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归属不明,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从文化产业管理的院系归属来看,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与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对文化产业管理均有涉足,这样就造成以文化产业学科的特性和专业特点难以达成共识,各高校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有着不同的观点。由于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很多,许多产业门类都属于文化产业,这就导致每个院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定位都不一样,人才培养目标也存在较大差异。

2.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文化产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培养的应该是复合型人才。目前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多依靠高校原有的自身专业,如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专业,这些专业有深厚的学科基础,可以为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传统的学科偏重理论而轻视实践教学,这样就会导致文化产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笔者曾在北京的文化产业公司实习,从公司对市场的把握来看,公司对文化产业的敏锐性要远远高于学校,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公司在其商业模式的选择上、经营管理上也是经常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变动。从师资来看,由于文化产业管理是新设专业,专业设置之初,师资力量就不足。有过文化产业从业经历或者文化产业专业的硕士、博士并不多,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来教授课程。

3.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实践环节较少

传统学科如文学、历史学等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该是侧重于实践的专业,因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对的对象是文化产业,面向的是市场,学生必须实时了解文化产业市场信息。而由于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不对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很难找到适合的企业进行实习。这样就会面临诸多问题,学校不是企业,学校自身搞产学研一体化面临着资金、人才等现实问题;另一种途径就是学校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但一般情况下高校又较难找到合适的企业。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还面临着其它的一些问题,如与传统专业学科的整合问题、教学科研资源共享问题以及教师成长等问题。当然,即使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传统学科,其发展目前仍有诸多问题。文化产业管理坐为新兴专业,其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多一些,那么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的建设路程中,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关系重大。

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对策

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建设。

1.注重学科建设,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必须要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确立一个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的文化产业人才。如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造就有社会主义觉悟、热爱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本学科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化建设者”。文化产业特色培养方向以“文史基础,创意灵感,操作技能,管理智慧”为教育理念,注重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构建开放而灵活的知识架构,形成求实创新的学识学品,使受教育者成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富有开拓精神、具有发展潜质的人才。”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范围较宽泛,导致培养口径较宽,因而文化产业管理要明确培养定位,立足于本校特色专业基础,可以通过区分行业属性,走专业细分化发展之路,这样培养目标就会精准。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细分上已走出了探索之路。如山东大学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下开设了会展、演艺管理等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文化经纪人和制片管理两个方向。

2.完善课程体系,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非常重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文化产业管理要培养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此理念下,高校要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处理好传统学科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又要处理好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高校更要推进专业课师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可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引进文化产业专业师资;另一方面可以搭建校际之间的教学、科研交流平台。就河南而言,目前已有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等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校际之间可以进行文化产业管理的教学、科研沟通交流工作。其次也可以聘请具有文化产业丰富实践经验的业界精英作为兼职教师,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或开设专业课程,让学生学习来自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

文化产业管理篇11

从2004年教育部批准中国传媒大学等4所高校开办该专业以来,到现在已有近百所大学争先恐后的开设了该专业。然而该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基础薄弱、办学经验不足,致使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笔者将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为题,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解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形成一系列文章,供各位同行参考。本文仅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建设问题进行探析,不成熟之处,还望各位同行能给予批评指正。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市场对该类人才的急需,加快了各高校专业设置的步伐和招生数量的扩大。然而,由于历史上没有设置过相应专业,导致该专业师资储备严重不足。目前,该专业的在岗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其他相关院系中调配过来的,专业师资的人数少,水平低成为该专业师资现状的突出表现。具体来说,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创办时间不长。虽然近几年来,一批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补充到了教学队伍中,但是从整体上,真正属于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并不多,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艺术学等其他相关专业调配过来的。这些教师在自己原有的学科领域内理论功底雄厚,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研究成果丰硕,但当他们从原有学科领域内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领域内后却难以得心应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文化产业缺乏深刻了解,对文化产业的运作规律不是很清楚,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致。

(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文化产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行业,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懂得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为文化产业培养管理人才的专业,其最大的一个专业特色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践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的从业经验。但是,由于目前现有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师较少涉入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领域,普遍缺乏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导致这些教师在理论传授时往往讲得头头是道,但在联系实践进行案例教学时,却只能泛泛而言,不能触及问题的实质。

(三)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从在其他相关专业调配过来的教师由于受“抱残守缺”思想的影响,面对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的态势,适应新形势的主动性不强,固守着以前的专业领域,对新知识兴趣不足,惰于知识的更新与补充,不能积极地吸收文化产业领域内的行业动态,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的对策建议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成才的引路人,专业建设的主力军。鉴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加强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机制创新为主线,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现有教师进修深造,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就目前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与相应师资短缺之间的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为此,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岗位研究和教学任务研究,加快教师从原有专业向目前岗位主动转型,应成为解决当下教师短缺的主要路径。各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教师主动转型,争做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专家,同时要创设多种平台,根据课程模块组建专业教研室、课程小组等组织机构,通过专题研究和集体备课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通过委托培养、双向交流等途径鼓励在岗教师到国内外名校、研究机构进修学习,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资培养训练。

(二)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绝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过来,本身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和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产学研结合,即通过专业理论教师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实践型专家共同做文化产业相关课题,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师对文化产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解决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熟知文化企、事业单位需求人才的技能特点,同时把自己对文化产业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自己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另外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不懂地方可以通过科研得到更深入的了解,既可以使教师自身素质、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又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带动、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有关文化产业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既能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外聘专家教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为补充校内师资不足、实践型教师匮乏等问题,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需要,要积极聘请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机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类社会文化团体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文化素养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专业研讨、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活动,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纲.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

[2]王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依据、内容与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0).

文化产业管理篇12

交叉学科处境尴尬,培养的人才往往全能之无能。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就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来说,其对于文化产业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也各有不同。我国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范围领域,也在一直调整和补充中。具体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上,尽管不同的高校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文化产业培养的是既要懂文化,又要懂经营和管理,甚至还要有一定艺术才能以及创意策划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者费振华也曾撰文指出,纷繁的文化产业,让部分高校难以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他们针对这些主干产业,开设了涉及多个行业的多门相关课程,力求做到面面俱到,培养具有宽广知识覆盖面的综合性人才。

(二)人才培养的现实误区

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很多专业都非常强调个体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强调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但是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说,人人都是英雄却是一个很大的现实误区。道理非常简单:一个文化创意项目、一套演出策划方案、一条旅游线路规划等,都不可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许多高校都采取由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的方式,只是这样的“合作”,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学科背景完全相同的不同成员的“集体劳动”,离真正的合作还有一些距离。

(三)有产业无文化的普遍现状

除了以上提及的问题之外,目前在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中,还存在着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极大忽视和缺失的现象。赖声川先生在自己的著作《赖声川的创意学》中,提到“其实不只是创意教育,综观现代教育体系,似乎都从明信片的右边出发,令人讶异地遗忘了左边。现代教育体系并不负责左边‘智慧’教育,在这‘不负责’中隐藏着一种共识:智慧无法或不该被教导”。很多高校深谙文化知识对于整个产业的源头作用,表面上也会在课程设置上做出强调和倾斜,开设一些诸如《文化史》《艺术史》《艺术鉴赏》之类的课程,但课程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课外也没有进行专门的巩固和强化,领导不重视,导致学生对此类课程的轻视和排斥,多米诺骨牌的最末端,就是学生作品中核心要素的缺失。

二、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出现了“艺术管理”以及相关专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不管是在学科建设、理论构建以及高校招生、人才培养方面,这些先进的国家都积累了大量经验,有非常多的思路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高迎刚在《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一文中对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的特点,做了系统归纳。从师资构成来说,欧美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师一般都有丰富的艺术管理从业经历;从对学生的入学要求来说,欧美国家的学校提供的主要是艺术管理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一部分学校提供学士学位,很少有学校提供博士学位;从专业培养目标来说,艺术和管理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却是按照具体的就业方向进行有目的的专业化、细分化培养,满足不同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从课程设置来说,本科生主要偏向经营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类的学习,而研究生阶段,则需要学生在入学前有艺术学习经历的基础上,专注于将艺术和管理融合在一起的能力培养。

三、国外人才培养经验对当下中国的启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管是从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还是课程体系调整,都存在较大差距,而这些方面又与人才培养和最终成型关系深远。笔者非常赞同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研究生培养,只有在有了一定文化素养和基本技能之后,文化产业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实现。而就本科生的培养来说,则更需要调整思路,转变现有的培养模式,从学生个体的能力和需求出发,不强求成为各个专业的通才,有意识地将专业细分,侧重学生纯粹能力的培养,然后再自上而下进行资源整合,强调不同专业背景人才的共同协调协作能力,方能在目前混沌的状态中找寻到一条清晰的思路。

四、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之路

(一)系统论的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系统的思想来源已久,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对于系统论的研究以及该理论给其他各个领域带来的观照,从没有中断过。系统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目的性三大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系统论要求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考察。其核心观点即在于强调万事万物的整体性,并强调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认为整体是部分的整体,而部分也是整体的部分,二者密不可分。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不能独立存在,并且自身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文化产业管理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具备个体与整体的特点。诚如上文分析,不论是在企事业单位,还是文化传播公司,能胜任文化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专业人才,都不可能是单个的个体而应该是集体合力。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经验,笔者认为都违背了系统论的观点,人才培养的策略不是过于注重个体能力的伸展,就是面面俱到式的整齐划一,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在充分发展个人、实现个人专才的同时,能够通过自上而下的牵引,将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个体融入到整体中来,各自在具体的领域发挥优势,同时齐力实现整体的最大化目标。从现实经验出发,一个优秀的创意项目,从前期的构思阶段开始,就应该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出点子者”“分析点子者”“点子推广者”,乃至于“点子执笔者”和“包装包装者”等共同合力打造。比如“出点子者”,应该是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对社会、对人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能够准确判断出什么有价值而什么没有价值的“文化型”人才;“分析点子者”,则是具有比较扎实的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能力,能熟练运用各种调查方式取得第一手数据资料,对前者的“点子”进行科学验证的“科学型”人才;“点子推广者”,则是具备熟练的市场学、经济学、营销学等相关知识,对经过评估的“点子”进行切实有效的推广的“操作型”人才;“点子执笔者”,是具有较厚实的写作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作家型”人才;而“包装包装者”的不可或缺,是因为一份完美的策划案,离不开会熟练使用各种文档编辑、图片美化,甚至于视频包装的“技术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可以重合,但绝不可能只由一个人、或者一种人完全胜任。

2.文化产业管理系统化人才培养思路。从学生个体的能力以及专业培养的目标出发,笔者认为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需要将个性化培养以及整体性协作结合起来,一方面重视个体专业特长的塑造和养成,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个体的“专业”和整体的“复合”,培养出能够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队伍。首先在个体培养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对每个学生的培养计划都是一致的,在专业课程类别上,也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对于此,笔者建议可以在课程类别中将“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限选课”。此类课程不同于专业课和选修课,一方面不具有专业课程的强制性,同时也缺少选修课程的自由性。为了多渠道培养专业型人才,学校可以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归类,提炼出诸如“文化素养”“科学分析”“传播推广”“文案写作”以及“艺术技能”“多媒体设计”等方面的培养方向,同时在限选课中分模块设置可以培养学生诸种能力养成的课程,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模块进行学习,以期在共同的专业背景下,学习形成不同的专业特长,从一般的“通才”向具体的“专才”转化。从整体“复合”方面,要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做出调整,对于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可以以课堂授课的方式为主,辅以课外实践的方式;但是对于专业限选类课程来说,则需要在基本掌握了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脱离课堂,进行大量的训练和实践。对于这部分的授课和学习,可以参考研究生导师培养的制度,为每个模块配备一位专职导师,除课堂授课外,主要负责下达任务给学生,同时做好指导、督促、评价等工作,通过大规模的实战经验,让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每个模块的具体专业素养。在培养学生形成不同的专业特长的同时,可以以学院或系所为单位、成立工作室制度,制订工作计划,并按照项目化培养的方式,将具体任务细分,由不同专业素养的学生分别完成“出点子”“分析点子”“点子推广”,乃至于“点子执笔”和“点子包装”等全部流程的工作,每类学生只负责单项流程的任务,但是在各自的流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充分发挥特长,合力完成最后的工作目标。

文化产业管理篇13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按文化产业国家统计局颁布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两个部分10个大类,第一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分为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七类,第二部分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分为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三类。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解释:简称文管,属于管理学类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而设立的专业,以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目标。文管专业分普通文科类和艺术类两种,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

以上解释来自于百度百科,从两者的对比来看,文化产业涵盖范围广阔,几乎包括了目前高校专业设置的学科范围,这是否对目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定位有启示与引导的作用呢?

二、国内各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建设简况

自2004年,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来,经过10年的发展,据2013年教育部招生网站公布的数据统计除青海、宁夏、海南三省(自治区)外,全国各省已有123所高校建立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新疆艺术学院2013年无招生计划显示)。在11种高校类型的统计中,开设了该专业的前三类院校有师范类院校37所,占30%,其次是综合类院校27所,占22%,艺术类院校18所,占15%。

就近几年发展特点来看,西南、西北地区发展速度较快,目前陕西7所、四川6所、贵州5所、云南4所、甘肃2所、新疆1所,这27所高校占全国总数的22%;办学类型中以学院60所最多,占50%,大学42所,占34%,独立学院20所,占16%。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问题的出现:教育质量的下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等。[1]

就各高校的专业建设情况来看各有侧重,东部沿海地区的起步早、发展较成熟。各高校利用本校传统优势设立不同的专业定位,山东大学还设有本专业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点。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在2013年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总结,在《2013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总评榜》中推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十所院校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研究十大领军院校。

三、如何定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

首先是关注国家、地区经济政策导向,为专业建设的决策提供政策导向。进行行业考察,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就业趋势、五至十年发展前景进行评估,掌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在3-4年后毕业时的就业基本状况。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也造成了某些行业发展成熟度的不均衡,这就给各地高校专业建设的差异(即特色发展)提供了空间。

其次,对兄弟院校同类专业建设进行考察学习,加强沟通与交流,吸取经验,找出差异,才能突出自身特色,拓展专业建设的发展空间。目前众多院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不够鲜明,能相互学习的还算不错,但创新较少,更有甚者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对学生的培养缺乏激情与责任,只要招生广告做得大,能招进大量考生就是目标,至于教学方面的投入更是“节约”有方。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为了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能够持久的发展下去,需要认真分析和考察同类院校该专业设置的特点及优势,融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自身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色,不断修订,以实现持续发展。

第三,结合本校传统优势专业,与现有合作企业进行深入的人才需求探讨,通过资源整合,合理的运用高校现有资源,使新专业建设不是白手起家,而是站在高校现有成熟的学科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对院系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特色专业。

以电子科大成都学院为例, 2011年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即是前期进行了深入的行业调研,以各方面信息反馈并结合对自身优势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申报的该专业。当年全国已有99所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在对新兴产业发展与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新趋势(尤其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后,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进行的专业细分。设立了三个专业方向:传媒管理、数字出版与会展管理。准确定位地区发展的人才需求,为该专业发展打通生命线。同时借助动画优势专业的办学条件、艺术师资、专业人才合作优势等打造适合在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发展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四、建设方式

1、明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对新专业的定位明确后,最重要的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理清教学思路。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在有限的学分(课时)中合理分配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并配备相应的师资。

在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具有现代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在视觉艺术领域能进行有效管理、科学运营,为创意产业提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为突出专业特色,提高策划、应用与管理能力,主干课程以文化导论、美术、动画、游戏类型研究,以及创意策划、营销策划、媒介经营管理为主,实践类课程突出与行业的接轨,画廊、艺术馆所、会展场馆、影视机构与动漫企业等合作单位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机会。

2、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团队。以成熟的教师团队为主导,作好基础教学工作;培养青年教师,引进对口专业教师,推进师资的复合化,缩短新专业建设的磨合期,加强协作,集中力量进行学科建设,将“结构合理、具有合作精神和实干精神、精干高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 [3] 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方向,要在高年级阶段积极引进行业中的资深人士参与教学,为学生的能力训练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持。

在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合作企业不单进校开展招聘、技术交流等宣讲活动,也派出骨干人员担任高年级行业专业课程,并对学生团队专业活动进行指导,企业文化与行业规范在日常教学中更多的被学生了解;有潜质与实力的学生被激发与发现。企业骨干参与高校专业教学促进了企业对实习生的选拔,推进了对口就业的准确定位。

3、强化资源整合,加入专业人员的管理,推动专业建设。

新专业并不意味着所有设备、资源都需要全新的,各专业之间是相互融合和关联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可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融合新资源,做到资源整合,最大限度挖掘和开发资源利用率。对现有硬件设备,如专业机房、实验实践场所要进行充分的利用,按需投入对软硬件的升级,必要的专业资料采购与实验室建设应该以专业人员为主导,建立专业管理人员,结合专业发展和教学需求逐步建设,对管理规章制度与人员配备要及时到位。

有的院校对新专业的建设急于投入,往往以建设一个观赏性良好的新实验室为目标。有的高校对自己家底也不清楚,居然还出现过价值不菲的新进设备入库时,发现有一套一模一样的设备还没有拆封。对硬件投入不惜成本,重视专家挂名的广告效应,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推敲、教学人员的配备,不能脚踏实地的进行专业建设,是造成将来危机四伏的根源。现有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实验室利用率不高,设备的闲置与重复购置而造成的浪费在众多高校中并不鲜见。因此合理的利用好现有资源,才能控制新专业的建设成本。

4、推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体系建设

专业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修订细节:完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教学方式,促进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在专业方向建设走向成熟的同时,申请设立对应的一级学科专业,从而为新专业的申报打下基础。

专业人才培养的纵向建设: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的体系建设,落实到行业门类的专业方向,可以从专科、本科按行业需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制,打通学生学历提升的需求,进而推动研究生层次的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的横向建设:专业建设并不是独立的,传统专业与新专业的互补与互通,组成一个专业网络,各专业之间资源共享与师资共建,实现互助互利与共同发展。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的是专科不是本科的简化版,是一个针对性更强,需要更明确的专业定位。因为专科的培养周期更短,学生管理与培养的难度比本科生更高,对教学内容的设置应结合专业定位梳理课程结构,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层次的培养,有条件的可以本校申报,也可以与其它有资格的高校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或进行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发,这些方式方法都可以进一步探讨。

五、重视专业建设的成效检验,更好的促进专业发展。

办学的成果不能只是汇报、总结来体现,新专业建设的成功与否,还要以实习比例、单位反馈(对学生的评价)、就业质量(对口就业比例)等为参照。学生的口耳相传、形成社会口碑,社会认可度、美誉度的高低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新专业的报考意愿、招生质量。

高校首先要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注重教学成效与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实习就业,进而促进招生就业工作,出口畅、入口才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产学研”相结合是的被广大高校倡导的,而不同类型的院校应正视自身建设的特点,选择重点。在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占到30%的师范类院校以及独立学院的发展跟进,如何避免同质化,办出特色,办出优势是需要认真研究与规划的问题。

教育部2014年工作重点中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 “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在国家政策方针指引下,应用技术型专业注重能力培养,更要坚持教书育人的教育本质。高等院校在着力于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同时,应关注与各方开展互动的成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模式才能形成一个能够持续、良好发展的生态圈。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