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论文实用13篇

文化意识论文
文化意识论文篇1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基于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人与人的关系而提出的具有远瞻性的一个高位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观点,一种自觉接受、主动追求和自觉践行的理性态度,而且是一种批判、扬弃、超越和创新的实践过程。费先生指出:“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势。”将这一概念引申到舞蹈艺术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笔者提出了“舞蹈文化意识”说。

“舞蹈文化意识”由三个词语复合而成,对其概念界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首先,关于“文化”和“意识”的概念就见仁见智,无比宽泛。不少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文艺家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没有一个公认的,让人满意的说法,笔者比较认同《文化现象学》中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意识”本身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涉及到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科学家并不能给予其一个确切定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一般有两种用法:一是作动词用,指“意识到”的活动,亦即认识活动;一是作名词用,指与物质相对立的活动的结果,如知识、思想、观念等等。其次,对于“文化意识”这个“文化”下位概念的界说也是相见殊异,可以说:它是区域文化主体对自己的文化生产、文化生活、文化环境、文化精神的有意掌握;是特定区域文化主体对文化的学习、掌握、传播、发展等文化活动,在心理和行为上所具有的自觉性、目的性和主动性。

综上而言,为了更完整、更规范的阐述“舞蹈文化意识”概念,遂把它归纳为一个体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舞蹈文化认知、舞蹈文化情感、舞蹈文化意志。舞蹈文化认知,即舞蹈工作者对所要研究或者创作表现的文化对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从现实生活到理论层面的把握。所谓舞蹈文化情感,不仅仅是对舞蹈作品的情感掌握和表达,它还包括对舞蹈艺术的情感,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以及对不同舞蹈风格类型的情感把握等等。意志,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舞蹈文化意志,其实是舞蹈文化培养、教育、学习的有意识活动发展到自觉地认同、应用的文化无意识过程。

二、舞蹈演员之灵魂――舞蹈文化意识

舞蹈演员在舞蹈作品的创作和传达过程中既是舞蹈美的创造者,又是舞蹈形象赖以生存显现的物质材料,同时又是让观众获得美感享受的审美对象,是舞蹈美在传达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建国初期,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需要,我们培养了第一批专业舞蹈演员,65年的发展,几代舞蹈人的努力,我国已经构建了科学、系统的舞蹈演员培养体系,演员基本能力、技巧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金无足赤,当前舞蹈演员的培养、教育和艺术实践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迎合观众审美趣味,自舞蹈教育源头至演员自我发展过程都片面注重对身体的训练和技术的开发;一些演员的表演有“形”无“神”,难以把握不同舞蹈的风格特征、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舞蹈演员个性缺失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很多一线舞蹈演员、教师提出建议,但相对比较单一,未能站在理论高度全面把握和指引。笔者以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概念为基础,提出“舞蹈文化意识”说,以舞蹈演员为主体进行分析论证,希望对舞蹈演员的培养工作尽一分绵薄之力。

(一)舞蹈文化认知

1.认知民族

各民族舞蹈作为我国舞蹈艺术的重要根基,是培养舞蹈演员的必修课程,当然,演员的学习也成为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一个必要途径。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的不同分布,皆因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的差异而形成无比丰富的各民族舞蹈,其蕴含的社会、文化、历史价值也非单一人体动作所能函括。因而,从传承民族文化角度或从自身发展需要而言,舞蹈演员对于各民族文化的全面认知工作重之又重。

以汉族春节“社火”活动中的“秧歌”为例:至清代中后期,“秧歌”已是广布于所有汉族地区年节时的歌舞形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秧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差异。如“陕北秧歌”,由于陕西北部地势高耸,沟壑纵横,雨少地贫,交通闭塞,传统文化也因而得以保存,直到上世纪40年代前,它都是民众在年节中举行祭祀,祈神娱神的主要活动形式。1942年“新秧歌运动”后,将陕北地区早期的祭祀性秧歌彻底改造成具有革命特质的“解放秧歌”和群众喜爱的新式“二人场子”,并随解放大军的足迹推广全国,成为各地群众的喜庆、健身之舞。“陕北秧歌”在舞蹈动作上豪迈粗犷、潇洒大方,充分体现了陕北人民淳朴憨厚、开朗乐观的性格,而同是农耕文化影响下的“东北秧歌”却带有更多诙谐、幽默、泼辣的特色。简言之,若对一个民族缺乏基本认知,谈何正确把握舞蹈风格特色。

2.认知作品

舞蹈作品是艺术舞蹈成果呈现和传播发展的主要方式,且舞蹈演员既是舞蹈作品的创造者,又是创造工具和创造成果,因此对舞蹈作品创作内容、创作形式、创作背景的全面认知于舞蹈演员至关重要。

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沈培艺,尤其擅长精微细腻地刻画人物,被国际同行誉为“用心灵塑造人物的世界一流舞蹈家”,试问她是如何掌握完美的演绎作品、创造典型人物的本领?

2006年初,沈培艺接到来自日本的30分钟独舞演出的邀请,对于年届40岁的舞蹈演员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挑战,经过缜密思考,沈培艺决定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人物形象,以李清照的四首词:《点绛唇》、《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声声慢》为主题进行创作,一开始,她便确立了以尊重这四首词含义的准确表达为原则,绝不靠他人或自己的以往经验,进而发掘主人公独特的表达方式。历时四个月的创作,沈培艺对作品和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充分的理解,她告诉观众:“窥视李清照的世界,是需要勇气的,我明了,这将是一次多么不轻松的心灵之旅!而此刻,我的灵魂体已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优秀作品、经典人物的创造绝非一蹴而就,当代舞蹈演员应以古今中外表演艺术家为鉴,足踏实地、孜孜不倦为舞蹈表演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3.认知理论

首先,是对舞蹈理论的认知。众所周知,舞蹈理论的构建源自舞蹈艺术实践活动,其反之于舞蹈实践的指导、优化、促进等作用显而易见。科学的舞蹈理论必然可以提高舞蹈演员的文化艺术修养;克服舞蹈表演的无知性、盲目性;使舞蹈演员在表演技能、技术技能有质的飞跃。例如:传统“口传身授”式的舞蹈技能训练,一般凭借教师的记忆和经验完成,如此导致了演员训练周期长,肌肉拉伤、劳损,技能掌握不稳定等弊端现象比比皆是。而科学理论指引下的技能训练体系,将前人优秀的、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演员训练障碍,提高训练效率。

其次,是舞蹈演员的文化修养。古人云:“工夫在诗外”,也即是说:你要写诗,或者说你要写出神来之笔、情真意切的好诗来,首先要感知生活、博古通今,从诗之外触类旁通。自古以来,一切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以博览博学为先,而后登峰造极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可谓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古、今、中、外无所不通,故而能够在京剧艺术的创造中兼容并蓄,广采博取,将京剧艺术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享誉世界。近些年来,对于舞蹈演员的文化修养问题愈加受到重视,演员的培养层次也不断提高,但“重技术,轻文化”的情况依然普遍,演员文化修养程度差异较大,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重大深远,又迫在眉睫,需要舞蹈理论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

(二)舞蹈文化情感

上文描述过:舞蹈文化情感,是对舞蹈作品的情感掌握和表达,是对舞蹈艺术的情感,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情感,对社会生活的情感……这些情感从何而来?――“置身其中,感触领悟”。舞蹈演员应将自己置身于舞蹈作品之中,置身于人物心灵之中,置身于民族文化之中,置身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之中,去感触,去发现,最终将自己领悟到的点点滴滴融汇于舞蹈之中。

我国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编导家贾作光,在内蒙古草原上度过了他最灿烂的年华,牧民们亲切地称他“玛奈(我们的)贾作光”,他是蒙古族艺术舞蹈的奠基人。还记得贾作光创作表演的民族舞蹈经典《雁舞》:湛蓝的天幕下,伴着蒙古族《牧歌》苍辽的旋律,化身大雁的舞者,时而轻落泉边梳理羽毛,时而舒展双翼、搏击长空,那柔顺的双臂、轻健的脚步,将大雁描绘到了极致。更令人惊叹的是贾作光充满激情的表演,仿佛那只大雁就是他的化身!

上世纪40年代,贾作光一身扎眼“洋装”来到内蒙古解放区,不久就自编自演了带有西班牙风情的《牧马舞》,牧民们看后哈哈大笑,几乎是嘲讽的看完了这个头戴草帽,扭着屁股的所谓牧马舞。面对自己非常喜爱的舞蹈不被人们接受,贾作光一度认为这些牧民不懂艺术,不懂舞蹈,可自欺欺人也无助于解决问题,这让他陷入了痛苦的反思中。在吴晓邦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主动接触牧民,学习骑马、摔跤、挤牛奶,和牧民们一起放马、套马、打猎,深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情感。火热的草原生发了他卓群的才华,也成为他永不枯竭的表演创作源泉,草原生活的点滴都融入他的舞蹈当中,《雁舞》、《马刀舞》、《鄂伦春舞》、《哈库买》等一大批作品出炉,成为民族舞蹈永恒的经典。作为蒙古族舞蹈的开拓者,贾作光的作品和表演成了蒙古族舞蹈发展史上的一座金色里程碑,是他对人民、对生活、对舞蹈别样的情感和自觉,造就了舞坛奇迹――贾作光。

(三)舞蹈文化意志

舞蹈文化意志建立在对舞蹈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把握的基础之上,从认知到认同,从感受到自觉。对于舞蹈演员来讲,就是给予不同民族、不同种类舞蹈充分的认知、认可;通过切身的感受文化、理解文化,进而自觉的表现文化,践行文化内涵,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付出努力。

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宛如传递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轻盈而动人的身影流露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她纯净柔美的舞蹈,是在自然原始的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杨丽萍的舞蹈永远源于自然,源于山野,源于她的故乡。有人说,杨丽萍的舞蹈带着一种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总是力图还原自然,还原民族自身。杨丽萍却说:“这并不是刻意的 ,是自然而然就肩负了的。我们要把民间文化里最纯粹、最精华的挖掘出来,而不仅是泛泛的搜罗。歌舞是一门艺术,搬到舞台上就要有艺术的标准,作品的深度和文化的符号,这些都不失去的话,可能会是一种很好的传承。”现代化的不断侵袭,民族传统文化的迅速流失让她痛心和惋惜,这也正是她创作《云南映像》的重要原因。杨丽萍的舞蹈非常纯净,离现实很远,却离我们的心灵很近,正是这种高度的舞蹈文化意志造就了她的传奇,也给了我们最强烈的心灵震撼。

三、结语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起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热烈反响。会议要求:文艺要热爱人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创作无愧于民族、时代的优秀作品;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担好“灵魂工程师”的光荣使命。面对新的契机,新的要求,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全面提高自我,为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倾心努力。“舞蹈文化意识”为舞蹈工作者的提高指引了一条可行道路,对其进行完善和系统化成为当务之急。坚信在广大舞蹈艺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携手共进下,必将迎来舞蹈的“艺术春天”。

参考文献:

[1]张冉.文化自觉的概念界说与本质特征[J].人民论坛,2012,(02).

[2]陈明彬.文化意识的颠覆与重构[D].成都:四川大学,2006年.

[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4]张炳玉.高台教化与为人师表─―谈谈演员的修养问题[J].当代戏剧,2001,(03).

文化意识论文篇2

我们的文化有着灿烂的历史,我们需要继承历史,但是,承袭不能代替创造,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然而,打破传统常常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眼泪,许多辛酸,许多依依不舍。这里我们可以从汉语言的形式革新角度做一个历史回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创造性文化意识在各种力量的拉扯中表现出的沉重。

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代汉语在本世纪初停止了它的繁衍,从它的母体内裂变出的现代汉语开始蓬勃地生长。纵观汉文明历史长河,汉语言一直处于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之中,但是现在我们可以说古代汉语已经静止了,它失去了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形成的语言断层。对于已经失去的东西我们所能做的便是频频回顾,因怀念而生发眷念,因眷念而生发热爱。如今我们凝视着汉文化的踪迹,读着汉民族几千年的沧桑,我们似乎顿生汉文化依旧生机勃勃的意识。但是我们其实是站在断层这边遥望已逝的美好,不断地回顾给我们带来的是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我们没有理由抛弃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但是,我们又明显地感觉到古文化与今文化的隔膜。这种矛盾的文化心理导致我们在民族文化传统面前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我们的祖先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确实存在着不利于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因素,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抛弃旧有的语言形式,那是为了用新的语言形式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去适应与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需要,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进步。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中有两个重要观点:其一,语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假如语文的功用确实以这两点最为重要,那么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工具,我们当以其实际应用价值为追求目标。既然古代汉语已经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而掌握古代汉语知识也不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古汉语的良好习惯,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教学文言文呢?

但是,旧有的语言形式里面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艰辛才得以形成的历史积淀,它闪烁着一个文明古国的光辉和智慧。我们担心一旦抛弃了文言文教学,我们不仅会失去旧有的语言形式,我们还会失去比这更为重要的可贵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我们采用了现代文教学与文言文教学共同发展的策略。现代文教学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的语文使用的良好习惯,让语文成为学生认识生活,改造社会的基础工具;而文言文教学则帮助学生了解汉民族文化,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思想情操,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这样做其实用价值在于:其一,利用语文的工具性,认识社会,推动民族的进步,关键是重视创造;其二,了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意识,提高民族自信力,关键是重视民族精神蕴藉。

有了这种明确的意识,我们就应当将语文这种工具转化为激发学生创造的能力。也许我们可以把新文化运动理解为一种有意识的文化逆转意识,它是为了将几千年的封建意识进行一次彻底的洗涤,以换取民族文化意识的觉悟。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语言的形式更新只不过是一种外在的变化而已,要彻底地改变一个民族的落后意识,并非仅仅能依靠这种方法去实现。更新语言的旧有形式最多不过表明了文化主将们对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决心,而至关重要的我觉得还是改变我们这个民族滞后的思维意识。可惜的是我们看到的现代语文仍然以承袭型思维为主体向前缓慢推进,新意识、新思想在各种力量的拉扯中显得步履维艰。已经意识到应当拥有的东西却无法拥有,已经意识到应当抛弃的东西却无法抛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族的悲哀。

语文教学改革至今,许多有识之士都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作为自己的教育思想。但是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很多语文教师的意识仍然处在一种非自觉的状态,固有的传统教学思想以一定的历史磁性对他们形成巨大的引力。他们除了偶尔抬头对新思想表示一点羡慕或几份唾弃而外,便只顾低头拉车,他们对自己已走的道路已经习以为常。这种思维意识的代代承袭,必然的结果是带给我们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历史负担。

谈到这里,我想从文化意识的角度对语文高考说两句。可以这么说,语文高考试卷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向世人展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意识趋向。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高考尽管在艰难的道路上摸索着前进,但是向各民族先进的文化意识学习的决心已经一次次显露在我们面前。阅读和写作可以说是语文高考的主体。如果我们撇开试卷的命题形式从内容上来窥视汉文化意识的趋向,我们不难发现语文高考命题显示的文化意识是进步的。

从近年来的试卷分析,阅读基本已经定格为三种形态,那就是文言文、科技说明文以及社科类论文(或文学性散文)。从文言文到现代文阅读,我们尽管感觉到汉文化的语言断层,但是我们欣喜地发现,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正说明了我们的民族文化的根仍然扎在自己的土壤中,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意识在这里仍然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从现代文阅读的两个部分——社科类论文(或文学性散文)和科技说明文那里,我们又可以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的自主精神、追求创造的精神,以及“师夷之长,补己之短”的决心。在这里文化意识的趋内和趋外,继承和创新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写作命题更显示了一个进步民族所应具备的文化意识特征,那就是主体的精神意识和创造意识。从《尝试》到《战胜脆弱》,从《近墨者未必黑》到《鸟的评说》,从两幅漫画的比较评判,到三则材料的综合提炼,无不渗透着命题者对考生主体精神和创造意识的挖掘。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语文高考在追求创造的主体文化意识背后,似乎还隐藏着许多非创造性的模仿,这种模仿会使我们对各民族文化意识的学习步入形式主义的泥潭,而阻碍民族文化意识中主体精神和创造意识的发挥。也许作为一种学习,模仿是最初的手段,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但是从今后语文高考发展的方向考虑,我们有必要将这个问题提出来思考、探讨,这有利于我们对创造性民族文化意识的追求。

1998年2月4日,给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批示时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文化意识论文篇3

一、齐、鲁文化的基因

辛弃疾出生地历城(今山东济南),春秋战国属齐国西部领地,距齐都营丘(今山东淄博)、鲁都曲阜都较近。历城地区在齐鲁文化交叉辐射下,成为儒学文化的中心地域。从小生活、求学于这里的辛弃疾,他的文化性格、学术观点、心理特质和人品素质受到齐鲁文化的深层影响。辛弃疾出生时,历城已在金人控制之下,但其祖父辛赞从未放松过对孙子辛弃疾的爱国传统教育,而且正是在故土遭异族践踏后的沉痛和失落感,强化了老人的民族文化意识,故尔其对辛弃疾从小用传统文化进行熏陶与激励,对辛弃疾成年后文化性格的养成及定型,起了关键的作用。辛弃疾幼小时植下的齐鲁文化的基因,一直影响到他后来文学创作的主要倾向。

齐文化与鲁文化虽都是儒学文化的渊源,细较则有区别。齐,乃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开国功臣姜尚的封地。姜尚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文韬武略,智慧超群,传说他著《六韬》六卷,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姜尚崇尚武略、积极进取,具有兼收并容、招降纳叛的襟度,勤政爱民、身体力行的作风以及顺历史潮流而动的革新意识。他为齐国文化的尚武崇勇精神,兵战意识以及开放、务实、灵活变通的文化传统开启了先河。齐曾一度成为战国七雄之首。齐国以独有的文化集结,与楚文化交相辉映,展示了华夏文明初始期的卓越风采。

辛弃疾刚成年,以一介书生,毅然举义兵抗金,征战齐鲁,气吞貔貅。他单骑追杀叛徒义端和尚的事实,他率五十骑闯入屯兵五万的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的壮举,无不显示出词人卓绝的军事家的胆魄气度及指挥才能。这正是齐文化勇武精神在他这个文化个体的具体实践。后来词人闲居时,对好友、爱国志士陈亮谈及少年征战之举,曾赋词一首,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二、宋代文化的色彩

宋代是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全面繁盛的时代。相对来说,宋代文化体系是一个比较开放的体系。宋人学术一个突出特点,是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在宋代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终于在南宋朱熹手中得以集大成。

稼轩在一定程度表现出的对宋学的文化认同,反映在词的创作上,一方面是大量引用《论语》、《孟子》、《诗经》、《春秋》、《易传》等中的成句入词,感叹“功名本是真儒事”而慷慨郁勃;另方面则是在词中尽量回避剪红刻翠、柳欹花的女儿腔、妮子态。从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以女性为中心的审美情趣,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情趣中心的一大转移,就人文的角度观照,这也是文学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它正是市民文学的觉醒和起步,必然启导戏剧文学、小说文学发展和兴盛时期的到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家,当然不允许刺激感官、偎红依翠、儿女缠绵的北宋词风漫延。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趋向理学的稼轩,在词的创作中就尽量避免吟风弄月和香囊脂粉,即使写《祝英台近》这类题材,也极有分寸,温柔敦厚为本,绝不越雷池半步。稼轩词昂藏的男性阳刚之气,稼轩词与北宋文人词迥然异趣的风格,都体现出这种特性。

理学是重思辨的,宋代文人大抵长于思辨。稼轩词另一突出特点,便是思辨色彩十分浓郁。毛晋曾比较苏、辛词的不同特色道:“宋人谓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善评也。”“议论为诗”,是宋诗的特点;“以诗为词”,是苏轼词的个性。辛幼安乃东坡之流亚,而“议论为词”则又青出于蓝。稼轩词之好议论,固然与其齐鲁文化渊源有关,亦与宋士大夫文人崇尚清议、好品评时政的时代文化特征相契合。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词人,好议论,也是其职业特点之一。但议论中的哲理意识和睿智的思辨色彩,则首先得力于理学的熏染,其次是稼轩对老庄哲学和佛教哲学的偏爱。

宋学本身就是兼采众说,综罗百代学术而成。朱熹虽然口头说要与庄老、禅宗划清界限,事实上他正是吸收佛学和老庄哲学的思维成果,“融会贯通,使之成为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稼轩引朱熹为知己,却更好称老庄、谈禅佛。他的“议论为词”,很大成分系这种内容。

三、文化性格的矛盾

从宋代词史的发展脉络寻绎,稼轩词中这类颓放啸傲的格调,是南渡后朱敦儒等词作风格的继响。比稼轩稍早出,以气节名世的范成大、杨万里等诗歌创作成就杰出,然而词作亦常常表现出一种萧散淡泊的出尘之趣,同样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扭曲,在志节名士心灵投下阴影。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互补机制的作用,在社会遭异族践踏的大变动的扰攘时局中,人们有对恶势力的抗争,也有在抗争中受朝廷权奸掣肘后的失落,有奋其智能为民族而战的豪情,也有正义和理想在冷酷现实的礁崖上粉碎后的伤心与颓唐。在豪杰之士的失落与颓唐中,往往潜在于文化积累中的老庄超脱达观与佛学禅退的文化意识会露出头角,为缓和与化解郁结于心的痛楚而蠕动于作者的意识之中,并形诸笔墨。这种文化性格的矛盾冲突,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机制所决定的。中国文学史上各阶段都有一批正直文人陷在这一文化性格的两难处境中挣扎,未能获得终极超脱,决非辛弃疾一人而然。但是,这种文化性格的矛盾冲突在辛弃疾笔下表现得最大量、最深沉、最执著;在辛弃疾心灵中扭结得最痛苦、最复杂、最崇高。这一种纯形而上的文化性格矛盾冲突的痛苦,炼就了辛稼轩一颗千回百折、沉郁顿挫的词心,锻淬出稼轩词独具个性的凌利剑刃上的锋芒。

文化意识论文篇4

口译活动是一个从理解、分析到传达的特殊交际过程,是一种积极、复杂且具有创造性的语言传达活动。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准确且迅速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其传递的话语信息通过声音、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综合形式得以完成。与通过文字来传达语言意义的笔译相比,口译具有较高的灵活度。这也由口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即口译速度快,现场性、时限性、独立性较强。面对不可预测的交谈话题,文化背景信息,口译员不得不具有较高度即席应变能力,还要不断培养应对交际过程中相关文化因素的跨文化意识,把握文化差异,使受众有效地领会来自另一文化领域的信息。国际著名口译学专家daniel gile就曾指出:“译员是‘演员’”,译员必须象演员一样艺术性地把从原语中接受到的信息,在讲台(舞台)上传递给听众。面对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信息,要有效、准确地完成日译过程,译员既需要加强自身语言基本功和知识面的提升,又要切实把握中西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灵活艺术地采用口译策略,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二、文化意识对口译者的影响

跨文化意识对口译人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口译员来说,跨文化意识是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质量;同时,它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外语学习者是否适合从事口译工作,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的重要准绳。掌握了语言技能的口译者如具备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就可以准确把握翻译尺度,跨越不同文化间的障碍,尽可能地在不同文化间取得文化对等,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过程中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而且,增强跨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口译员的社会文化能力(包括语用能力和文化创造力两部分)。然而,口译绝非简单的语际信息传输,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极强的心智活动。如果译员只注意语言形式的对等而忽略了转达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会造成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在口译过程中,交际失利或受阻,除了语言障碍(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的障碍)方面的问题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文化障碍造成的。在跨语言交际中,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体态表情等是文化差异的外部表现形式,在这种形式的背后隐含着更深层的差异,包括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认知差异等。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

为了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中的桥梁作用,日译者要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在口译过程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培养跨文化意识。

(一)坚持“文化溶入”的原则

“文化溶入”是在充分认识异文化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口译者具备“移情”的本领,即设身处地体味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人对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最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核心特点,有利于提高口译者的跨文化适应性。要提高自己的移情本领,首先,口译者要承认并尊重母语文化与异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克服民族中心意识,抛弃有关性别、民族和文化等方面错误甚至歧视性的态度和看法。其次,基于“移情”转瞬即逝、因时而异、因境不同的特点,口译工作者要一直关注跨文化交际中异文化使用者及其现实的交际场景,注意对方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理解对方自然的情感反应。而且,口译者要提高对异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的敏感度,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来解释、评价异文化中他人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另外,口译者要了解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和交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观察分析问题,真正达到“移情”。

(二)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文化意识论文篇5

一、鬼文化的影响

什么是鬼?“鬼”泛指人死后与躯体相脱离而存在的各种魂灵。所谓鬼文化,是指把这种围绕“魂灵”问题而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古籍、典章、礼仪、风俗等的统称。

秦汉以来,社会上出现一种“泰山治鬼说”,认为人死后魂归泰山,而魄归于蒿里或梁父。两汉时期,这种说法更广为流传,言人死之后“名系泰山录”与生人“生死异籍”,户籍要被迁往冥界,从此由泰山府君管辖,而泰山就是冥界的最高官署所在,它在冥界的地位就好像汉代的都城长安,这种意识在汉代镇墓文中有明确的表述:

生人属西长安,死人属东泰山。

生属长安,死属泰山。死生异处,不得相防(妨)。

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在临死前曾唱道:“蒿里召兮郭门阅”。《三国志》中有“但恐至泰山治鬼,不得治生人”之句。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出有西汉初年的竹简一枚,录简上文字如下:

十三年五月庚辰,江陵丞敢告地下丞,市阳五大夫燧,自言与大奴良等廿八人、大婢益等十八人、轺车二乘、牛车一辆、驷马四匹、聊马二匹、骑马四匹,可令吏以从事,敢告主。

这是一个“告地文书”,也就是死者向地下官吏祷告的文书,表明死者需要在地下世界继续生存,文书中“地下丞”是指地下阴间管理死者的官吏,“主”则指阴间的君主,类似的告地文书在江陵凤凰山十号墓、江陵毛家园一号墓、江苏邗江胡杨五号墓中均有发现。

由上述可知汉代人们对鬼神的敬畏。韩国河先生认为,汉墓之中镇墓文就是为解除死者魂灵的问题,以防止作祟生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代人们对待鬼神的态度之严肃。从鬼神观念的产生到鬼文化的形成,这期间既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也有其重要的认识论、心理学依据,事实上,鬼文化是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反映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诸多取向。两汉时期这种对鬼神敬畏的浓厚鬼文化意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亦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这种现象正反映了秦汉以来古人传统的人生观念、灵魂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发展脉络,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宗教心理、生命意识等在各方面的渐趋成熟。

二、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对鬼神的存在持疏远的态度,孔子认为人应当“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开始极力推崇“忠孝仁义”的做人原则,并因此而对丧葬等活动给予高度的重视。儒家之所以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其目的当然不完全在于事鬼神,而是以此为手段来增强人们的忠孝仁义观念,藉以巩固尊尊卑卑的等级秩序,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然而尽管如此,儒家思想还是在当时的丧葬文化意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比如汉代厚葬之风的盛行,从而导致墓葬形制的宅第化和陪葬品的生活化,当然这种真实的模仿,也不仅仅是厚葬的结果,同时与时人的灵魂观、生死观、等级观等密切相关,但究其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汉人对儒家孝悌思想的尊崇。儒家学说要求人们无违孝悌之道,关于‘无违’的标准,孔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虽然孔子并不提倡厚葬,但儒家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却被充分的发挥,最终成为厚葬的理论依据。汉代尊崇儒术,又以孝立国,对于亡者的‘孝’最终就被汉人落实在丧葬典礼之上,因此‘生不极养,死乃崇丧。’的厚葬之风的盛行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随着宗法制度的日益巩固,儒家对丧葬的讲究更是到了繁文缛节、甚至不近人情的地步。历代有关丧葬之礼的阐释、著书不可胜数,对于孝子贤孙在丧葬中表现出来的惊人的推崇更是大书特书。《礼记》一书便是对丧葬活动进行完整归纳的代表作之一。

这些都对丧葬活动向制度化、规范化、义理化方向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当时人们的丧葬文化意识带上了浓厚的伦理至上的儒家色彩,由此而构成了古代人们丧葬文化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宗教文化的影响

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对社会群体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以及文化风俗之教化的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韩国河先生认为,不管是原始宗教还是人为宗教,都和丧葬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丧葬发展的每一步都烙有宗教的痕迹,或者说反映出了宗教的发展历程,倒不如说共同的形而上学哲学造成了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韩国河先生将秦汉魏晋时期丧葬制度的宗教性表述为四点:祖先崇拜的持久性、神鬼思想的发展、原始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介入。原始道教是汉代形成的我国传统宗教,而佛教是汉代传人我国的外来宗教,二者作为新型思想对社会生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汉代墓葬中经常可以发现道教的相关资料。“例如,一九三五年春问,同蒲路开工时出土一个瓦盆,全文为:‘熹平二年十二月乙巳朔,十六日庚申,天帝使者告张氏之家三丘五墓、墓左墓右、中央墓主、冢丞冢令、主冢司令、魂门亭长、冢中游击等;敢告移丘亟墓柏、地下二千石、东冢侯、西冢伯、地下击值卿、耗里伍长等;今日吉良,非用他故,但以死人张叔敬,薄命蚤死,当来下归丘墓。黄神生五狱,主生人录;召魂召魄、主死人籍。生人筑高台,死人归,深自狸,眉须以(已)落,下为土灰。今故上复除之药,欲令后世无有死者。上党人参九枚、欲持代生人,铅人、持代死人。黄豆瓜子、死人持给地下赋。立制牡厉,辟除土咎,欲令祸殃不行。传到约敕地吏,勿复烦扰张氏之家。急急如律令。’与之内容相类似的镇墓文还有,河南灵宝张湾汉墓出土七件,潼关吊桥汉代杨氏墓地出土九件,陕西户县汉墓出土两件,陕西刘家渠汉墓出土两件,等等。这些镇墓券中都记有‘召魂召魄,欲令后世无有死者……’等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葬礼迷信色彩浓厚。他们企图通过上‘复除之药’、‘上党人参’、‘铅人’等来辟除祸殃,代替生者不死,并保佑死者在地狱平安无事。在这些镇墓券中,还有‘天帝使者’或‘天帝神师’的称谓,这些都是太平道的自称。说明这些镇墓文都是太平道方士所书。太平道方士参与了选择冢地活动,说明当时的丧礼受原始道教影响很深。”

文化意识论文篇6

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贯彻十精神,与时俱进,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发挥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激发文化自觉精神和文化创造活力,积极地高效地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王韶华主持完成甘肃省社科项目《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智慧实践研究》。

项目研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时期文化建设的需要,深刻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现实意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丰富的精神生活,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的精神和文化创造活力为时代重任,不断地深入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实践创新,积极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因此,开展“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智慧实践研究”,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

首先,文化自觉理论是当代思想领域的显学,突出的体现了科学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的精神。在十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我们要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思想价值。而且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大胆吸收一切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促使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共促共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所以说,“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智慧实践研究”是当代文化建设紧迫的课题。

其次,强调文化自觉意识,就是引导人民积极地能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充分地发挥文化智慧实践的作用。我们要融学理研究、生活实践于一体,在文化底蕴与思想品味上求‘智’,于世间百态和精神心性中寻‘慧’,弘扬主流人文价值观,切实关照社会现实,为缔造美好人生提供借鉴,为推进社会发展寻求答案。积极地寻找并运用古今中外人类思维、活动的智慧结晶,解读现实、服务当下、启迪未来。因此,“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智慧实践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可行性。

再次,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求伦理道德、审美价值和人生态度的文化自觉,表现智慧的心理结构和智慧的精神力量。一方面,文化自觉就是对自身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文化智慧是长久历史文明的结果,科学地进行探究,把握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长处和弱点,从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和创新。另一方面,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形成自觉人格,因为文化自觉最终需要文化灵魂的自觉,用人文思想性的视角看天下、观自身,以启迪智慧、激发智慧,努力地进行文化智慧实践。因此,“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智慧实践研究”是提高我们文化素养的需要,也是文化担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需求。

文化自觉是人类基于意识的文明进步觉悟;文化智慧是人们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的深层积淀。今天,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所以,开展“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智慧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适应时展的新的理论视野的认知价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进行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经济、科技和教育的腾飞,需要全民族的“文化智慧”。由此可见,“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智慧实践”项目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新的趋势,我们要以崭新的理论视野,研究中国和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认知和创造世界,从而获得丰硕的成果。

文化意识论文篇7

一、文化的内涵和跨文化意识

荷兰心理学家GeertHofstede认为文化是区分不同社会或群体成员的一种心理聚合程序(collectiveprogrammingofthemind)。文化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它在一群人中分享并用来区分不同的群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种群体现象是可以习得的,持久的,也是有活力的。他不是个体行为,也没有好与坏之分。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涵盖了群体成员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对其成员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有一定的定向作用。价值观决定“好”和“坏”的定义。准则是成员间相互认可的对“好”与“坏”的理解。他们代表着可以接受的行为和在一定场合下对群体成员的期望。文化塑造人类行为,支配着人们的行动。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人类生活的任何一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改变而变化。也就是说,文化决定了人的存在:表达自我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规模和建设城市的方式、运输系统的组织和运行,以及经济—政府的关系和他们发挥作用的方式。人们的文化背景以深刻的和最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时,他们各自的价值观、世界观决定了他们的行为的差异。在商务交际中很容易会产生疑惑、误解甚至是冒犯对方。自己也会失去获取有用信息的机会、时间和个人努力,最终失去商务合作的机会。

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商务活动的主要表现

第一个方面是对时间的理解。西方人把时间看作是线性的monochronotic。“第二个方面是在谈判的风格上,西方人谈判很直接,喜欢就事论事,往往谈判一开始就将自己的条件、要求和盘托出,然后再与对方讨价还价,也会认真核对细节。权距指数用来衡量人们对权利不平等分配的容忍度。指数高的社会强调机遇平等。不确定性规避指数反映社会成员对模棱两可或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该指数较高的文化往往难以忍受不确定性,因而个人对新思想或新行为持怀疑态度,人们往往借助于信念和习俗,以避免这种不确定性。个体主义指数反映人们为促进自我利益的行为取向。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人目标服从于群体目标。环境因素让人们崇尚和谐的社会关系,强调“天人合一”理念。而在个体主义文化中,消费者认为个人目标更重要。强调个人奋斗,让人们崇尚对抗、竞争。人们直言快语,注重逻辑推理。刚性气质指数反应性别角色的划分程度。该指数较高的文化,往往呈现出男性占有主导地位,女性处于被支配的地位。Hofstede的研究虽然有局限性如:研究人员构成单一,研究对象只限于计算机行业,但给跨国企业的管理提供了理论框架,对现代企业的运作和管理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对营销的影响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的,而把握营销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市场营销活动成败的关键。跨国企业的营销受地域文化差异的制约,受价值观、交流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观对时间、物质财富和风险持不同的理解和态度,也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方式。西方人强调自我,追求生活质量。东方人讲究节俭,更多地为下一代考虑。沟通方式(语言和非语言)也是影响营销的因素之一。语言是文化差异最显著的特征,跨国企业的合作不能离开语言的交流。处在不同语系的语言有各自的符号和特点。西方语言一般讲究形式,注重形合;而东方语言注重意义的连贯也称“意合”。想要顺利交流就必须克服语言文字的障碍,理解语言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在推销产品到目标国时应在商品包装印有不同国家的文字。日本生产的相机说明书上印有英、法、日、中文简体字和繁体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四、跨文化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组合理论指出,营销策略主要有产品,价格,促销,分销等构成。其中产品特色,售后服务,品牌商标,产品包装,分销环境,人员推广,公共关系等都体现着文化的内涵。营销人员可以按照目标国的文化特点或习俗来确定营销目标并选择适合的营销策略。

首先,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应对新产品的开发、品牌、包装进行系统的规划。

定价策略也是营销中关键的一环,产品价格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跨文化营销中的产品定价涉及到很多因素,如定价目标、成本因素、市场需求和政府对价格的调控政策。

分销包括直接分销渠道和间接分销渠道。在不同国度进行分销时,根据不同国家中间商的性质、经营范围以及选择此种经销商的优劣来确定直接还是间接分销。跨文化促销形式主要有广告、人员推销、销售推销和公共关系四种。这些是最基本的跨文化营销策略,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供给的增长远大于需求的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焦点集中于对顾客的争夺和追求市场竞争的优势上。企业要应对日见复杂的商业问题,就应以创造客户价值为基点,坚持消费者导向的营销理念。从市场需求、商务谈判、产品定价、销售及佣金的确定着手,营销者应对文化差异保持敏感性和适应性,根据当地的文化因素特点,不断调整和改变营销策略,努力创新营销模式来适应市场的需求。

理解一种文化的复杂行为就像是学习一种外国语。他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去尝试和练习。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商务人员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和交际技巧来避免交流中的误解,以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销要以文化观念为前提,运用跨文化营销策略来提高营销能力,以文兴商,通过新闻广告,传统节庆,人文历史等文化促销,借助于文化特有的魅力扩大企业和产品影响,从而达到增强营销功能的目的。

文化意识论文篇8

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文学从另一个层次来讲,实际上是人类智慧行为的一种现象。文学研究就是文学怎样达到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为建设人类的幸福生活作出贡献。如果只翻来覆去地讲文学反映了生活,而不去深入地探究文学是如何通过作家的创造性心灵去折射生活,则是相当粗糙的。文学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独立自足的领域中运行。它必然受到社会其他方面的因素对它的渗透和影响,产生互动的关系。读者看了文学作品就能认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个民族,认识那时候人们的心灵,就是因为文学跟这些东西渗透。这些东西就是文化。

深入探求作品的审美价值,就必然提出文化的问题、文化意识的问题。因为考察文学作品,它为什么发生变化,为什么恰恰沿着这条道路来变的,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为什么采取这么一种特定的形式,这很多的问题,都受世界各国的文化系统的制约和影响,有自己的文化背景。而在冥冥中支配着人们观察、思考问题的方向的文化意识、文化观念属于人们的无意识的心理层面。普通人没有这种文化意识,比如说看到中国人打招呼:“你到哪里去?”很多人熟视无睹,从不对它进行反思。文学研究工作者要把潜伏在无意识中的、人们想当然的文化观念拉到意识的层面上加以认真的审视。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人之所以对这类干预私人事务的提问熟视无睹,同他们在无意识的心理层面上很少认可自己或他人的主体性和人格上的独立性密切相关。有些人在意识的层面上把主体性喊得震天响,但在无意识的层面上却不自觉地、顽固地否定自己或他人的主体性。这是人体无条件地依附于群体的一种表现。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的半自然经济基础太厚实,个人被牢牢地束缚于群体之中,无法独立出来。

文学研究总是与文化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乐黛云认为:“二十世纪,文学研究完成了从外缘研究转向文学本体研究,又从文学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这样两次重要的。显然,在新的世纪,文学与文化的相因相成将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

二、文化观念可以扩展文学的功能

提倡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学还可以扩展对文学功能的理解。

文学现象在文化的背景中产生,又反映了一定的文化观念。鲁迅作为一个文化巨人,在作品中就贯穿着他的文化意识。比如在他后期的杂文《说“面子”》中,车夫在街上脱下衣服捉虱子,并没有丢脸,只有阔家少爷在街上捉虱子是丢脸的,那么是不是车夫没有脸呢?不是,只是这时候没有丢。只有车夫回家去给老婆踢了一脚,躺在地上哭了起来才算丢脸。而这条“丢脸”律也适合于高等人家。他讲这个例子,显然是把人分成阶层,有车夫的下层阶级,有阔家少爷的上层阶级,但他所揭示的“面子”问题,是一种民族的普遍心理。在《说“面子”》中鲁迅说,中国人讲面子是很好的,但太圆活了,所以跟“不要脸”就混在一起了。这就不只是阶级论问题,而是涉及文化的深层次问题。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了深刻的批判,旨在重建民族新文化。

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新的东西。比如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确实如实地反映了某种游览者的行为,比较一般的分析就是太阳下山了,黄河向海流去,要看得更远,需再上一层楼,仅反映了这么一种层次。但是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用更深一层的角度来看,它还揭示了一种理想和实际之间的关系。

三、文化背景对文学研究的深层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同组成社会的人群息息相关,同人群的社会变迁步趋相续;这些正是文化赖以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季羡林先生认为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学现象本身是多层次的、多类型的,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进行多层次的研究。深层次地进行文学研究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的考察。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和“五四”文学运动都是在一种文化启蒙运动的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兴起的。“五四”文学运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文学参与历史的能力,文学的政治指标不断上升,从为人生的文学到革命文学。国内战争期间的文学,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文学成为政治的工具。到了“”时期,文学基本上失去了自我,成为运动、口号的宣传稿。1980年第四届文代会不再提“文学为政治服务”,而提“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学开始返回自身。文学在冲破之后,一切都要从头来,它需要探索自己的内在机能方面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这种文学发展的趋势又是和具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有紧密联系的。“”后,文学向现实主义复归,兴起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热潮,新时期小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敢于正视民族生活现实的一种文学。八十年代又掀起了文化热,文坛上出现了寻根文学等现代主义先锋文学,探索语言革新和艺术创新。随着变幻莫测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对人们观念的渗透,文化价值观念也急遽变化。当前的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早已不再是政治斗争或政治运动,而是商品经济和市场制约和调节作用。后工业社会的各种高科技的渗入,使得人们的传统时空观念极大地改变了,在当今这个资讯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王宁在《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中指出,伴随着新时期文学的结束,以文化代码和文学自身的动作规律为依据的“后新时期文学”已经开始。后新时期文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主流的权威话语已失势,单一的文学主潮已不复存在,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可以说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或者说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以激进的实验为使命的先锋派文学依然在继续自己的艺术探索,但其中大多数作家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向滚滚而来的商业大潮妥协,或试图在冷酷的市场规律和纯真的高雅之夹缝中求得活动的空间;而以描写日常生活真实为己任的新写实文学仍然致力于弘扬一种“平民意识”,力求以“贴近生活的原生态”为原则描写平民生活。

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史可以考察文化的时代差异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投影,而在文化的空间性上依然可以看出其对文学研究产生的深层作用。中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也使各地的文学呈现不同的气象。

在寻根文学中,贾平凹写出了商州系列。商州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其气象比关中灵秀却不及江汉潇洒,比安康―汉中厚朴却不及中原通达。总体看来,又兼有四方气脉,自然形象别具气韵。商州的通道作用,沟通着古代两大文化体系:秦文化和楚文化,形成其独有的文化特质――丰富的包容性、古拙的浑朴性、进取的开拓性,商州的文化特质经过贾平凹心理图式的变形和折光,使他商州系列小说走向浑朴,走向神秘,在艺术上具有开放和进取性。以《商州初录》、《商州世事》、《商州》为代表的那批作品奠定了他的美学风格的基本格调,表现为透露着文化生命意识的犷野隽丽。

四、结语

用文化意识进行文学研究,是将文学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理解,不是将文化仅仅作背景或一般的前提,而是在系统论原则的启示下,在文化整体系统中把握文学的本质和功能。对文学进行文化研究,是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盛行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新批评等过于重视文学的“内部化研究”的一种反拨,是文学研究接民意识和大众生活的尝试和努力。

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以文化意识观照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走向深入的一种有益的探索。首先,它带来了文学研究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比如对经典作家曹禺的戏剧研究,以往较多用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价值标准判断曹禺戏剧的思想意义与局限性,当曹禺研究被有的学者纳入到西方基督教文化视野后,曹禺创作的人性主题得到了深刻的发现,也使曹禺剧作在文化视野中得到了更贴近其思想蕴涵的揭示。其次,文化视角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精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重评陈独秀、胡适,到九十年代中期人文主义传统的讨论,以及新世纪的“底层文学”研究,皆是由文化视野引出的热门话题。最后,文化研究在更大的语境中拆解文本,进入深层次文学史成因和过程的清理和阐释。比如对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中知识分子写作的考察,以及对晚清出版及稿费制度的研究,无不使我们对文学写作背后的历史语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崔志远.乡土文学与地缘文化[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

文化意识论文篇9

一、确认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辞海》云:“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具有地区差异,因此具有传播文化和道德观念,传承文化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社会标记,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性,而文化也影响语言和语言的使用。不同语言从表面看是形式的不同,即语言规律性、稳定性和脱离语境而单独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不同;就其本质来说,还是语言功能的不同,即其表现的交际意义的不同,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这种差异。因而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掌握这种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单纯学习语言,是不能保证有效、无误的沟通和理解的。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融语言与文化及人文精神为一体,应该对英语语言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引导学生文化概念的形成,引导学生形成鉴别不同文化的能力。“这种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就是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alAwarenessorInterculturalAwareness),也称文化敏感性,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因素的了解和敏感程度,是跨文化交际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1.注重英美民族文化的导入

众所周知,英语承载了英美民族文化,英语学习理应强调英美文化的导入。在大学里,不少学校已经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有《英美国家概况》、《美国社会与文化》和《英美文学选读》等课程,对学生理解英美文化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使用语言。而学习者在自学过程中,也应主动发现,逐步积累,慢慢去熟悉了解一种不同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教师在英语课教学中积极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weather''''’这个词时,英语论文可有意识的举这样的例子:“weatherthestorm”(战胜暴风雨),“whileitisfineweather,mendyoursail”(修帆趁天晴),这些都是英语中的习语,学生会觉得比较有兴趣去学习和记忆,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些习语都是和海洋及航海有关的,而且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海洋及航海有关的习语,这样就会启发学生联想已有的地理知识,顿悟原来英国是个岛国,所以英语才有这个特点。如此一来,学生无论对英国、英语还是“weather”这个词,都会留下深刻印象,既学到了语言知识,又加深了对英国国家概况的了解,为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讲解翻译时,遇到“像头蠢猪”这样的话语,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做,相信很多同学会翻译成“asstupidasadonkey”,事实证明也正是如此。从字面看,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pig在中国人心中是好吃懒做、愚笨的代表,所以有“笨的跟猪一样”、“猪脑子”等等说法表示对猪的蔑视,然而,事实上很多美国人对pig偏爱有加,甚至以pig做宠物,认为它们聪明、温顺、通人性,所以英语中往往用“asstupidasadonkey”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学生经历了把donkey和pig搞混的笑话,就避免了在以后的实践中可能出现的这类尴尬。还有“Heworkslikeadog"这样的英语句子,如果学生不知道英美人士对狗钟爱有加,就会把这句话译成“他像狗一样工作”,在我们中国人听起来非常不雅,也不知是褒义还是贬义,其实这句话是对一个人工作的极大肯定。由此可见,正确的运用一门语言必须要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在平时上课时,教师可逐步向学生介绍一些日常交际中的习惯,比如在英美国家,每日与熟人见面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寒暄,通常点头打招呼,做告别等,这被认为是最简便、礼貌的致意动作。在听报告时,中国人喜欢低头倾听,而英美人士会注视对方鼻子以上的部分,这是在表示礼貌和倾听。人们常说“出国问禁,入乡随俗”,这都是跨文化意识的体现,了解了这些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轻松应对,做到礼貌得体。2.重视英语变体

虽然英语承载了英美民族文化,但随着英语全球化发展,它都带有了本土文化特点,出现众多英语变体,发展成_门体现多民族文化的语言。例如黑人英语(BlackEnglish)墨西哥英语(ChicagoEnglish)和亚洲美国英语(Asian-Americandialects)。还有社会结构引起的语言的层次变体,不同社会阶层和集团在语言使用上是有差异的,比如ain’t是居住在美国南部的黑人的方言,如果在纽约等大都市里听到这种语言,我们就会知道说这种语言的人大都处于社会底层,遭受歧视。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留学生论文英语学习是国际通用语的学习,学习者应该具备在汉语文化和汉文化之外的文化现象间进行交际的能力。大学英语教材中所选文章和题材涉猎广泛,其中不乏有英语变体的出现,尤其是黑人英语(BlackEnglish),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遇到这些变体时要特别提及指出,并向学生简单介绍英语中存在的各种变体,鼓励学生去接触不同变体的英语,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比如推荐给学生难度适宜的不同民族的英语原著,建议学生去听不同英语国家的音乐,看他们的影视作品等等,这样在以英语为媒介的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才能使学生从容面对文化差异,顺利进行交际。

3.合理处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家弗里斯提出,交际化外语教学的各门课程都应该建立在本族语和外族语比较的基础上,只有强调异域文化才能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懂得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掌握异域文化,也只有将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深入的对比和探讨,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认知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被渗透异域文化的同时,不能忘了对汉语文化的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工作总结不仅要结合自己所用教材内容及学生兴趣特点进行适时适量的异域文化知识扩充,还应进行文化间对比与分析,与汉语文化知识及表述方式进行比较,留给学生辨证思考的空间,不至于盲目全盘接受或否定。通过比较,让学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并不是一方完全遵守另一方的文化习俗,相反,不管是在群体间还是个体间,跨文化交际总是两种文化接触,冲突,协调的动态过程”。我们没有必要放弃自身文化去附和另一方文化习俗,而是在相互理解协调的情况下,达成谅解,尊重彼此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有效吸收外来文明,并努力把中国推向世界。

文化意识论文篇10

引言

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指出,文化存在于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公开的文化层主要指已暴露的物质文化,包括服装、道路、建筑物、街道、村庄等。而文化所隐蔽之物大大甚于其揭示之物。美国符号学家迪利在20世纪80年代把文化看作是“后语言结构”,包括绘画、建筑、民俗、文学、仪式、音乐、电影、其他等等(Deely,1986:xii)。对表层文化的研究是必要的,它也是深层研究文化必不可少的一步,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体现在民族思想观念等十分隐蔽的领域,在众多研究目标中,文学宝库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顾嘉祖(2002)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学文本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对象。浏览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文化意识与英美文学研究

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性格、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而在语言学习者所学的众多科目中,英美文学属于有着一定难度和深度的课程。如果对西方文化一窍不通,那么英美文学的学习势必枯燥、晦涩难懂,这样作品的美感和作家的独到就无从领会。因此英美文学的学习与文化学习相得益彰。英美文学和英语文化的学习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与英语文化的体现

英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等,战后英国文学浮现出从写实到试验和多元的走势。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文学文本以外的各种现实、历史、政治、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呈现着反映。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不再是英国文学的分支,美国作家在创作风格和体裁上找到自我,进入20世纪更是日趋成熟,战后历经50年代新老交替,60年代的实验学说,70年代到该世纪末的多元发展阶段,形成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点和特征。文学的发展趋势鲜明地反映出社会的变迁、文化的沉淀。

(二)英美文学的认知功效、艺术价值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关系紧密

文学作品隐含对生命的思考、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英美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西方人对其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文学名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的艺术技巧,孕育着学生的审美意识,还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能有所提高,有助于养成高尚的人格。同时英美文学是英语使用者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较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样,有的高雅、通俗,有的含蓄、明快,有的婉约、粗犷。这些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文学作品里得到了详尽的发挥。研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领略和感受英语富有音乐性的语调和简单而又意义深远的词汇。

(三)英美文学作品的剖析有助于了解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习英美文学就要开展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剖析,这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懂得外国文化,增加我们的知识,启发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作品和创作方法。与此同时,更能品味异域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了文化差异才能消除交际障碍,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融入世纪多元化发展,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潮流中,从而促进了处于不同文化之中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语言学习者蜕变为语言使用者,实现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我国现阶段高校英美文学的学多还依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文学史+选读”的模式。文学教学以外部研究为主,教师往往罗列文学史实,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授。这使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独特性认识不够,处于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家作品往往处于“千文一面”的尴尬境遇。这种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使文学课成为各种史料和纯理论的简单堆砌,使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失去生机。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会有多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力的锻炼。

另外,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大多是讲授式,也就是以“教”为中心,教师是主体,承担所有的解释责任,从作家生平、创作背景、作品内涵、人物分析、意象等。这种教学使学生不能主动地与作品交流,而作品的生命力是读者和作者共同赋予的,如果读者不去更多地接触作品,只是聆听和记忆作品及其相关内容,那么再好的作品也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力,难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批评能力。

再者,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过多注重文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文学所折射出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不是很在意学生是否在一定的文化意识基础上研习英美文学作品。这样原本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就有些单薄且略显晦涩。

针对上述英美文学课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新时期的文学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改进方法:

首先,利用随机通达教学模式(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进行“多角度切入”学习。随机通达教学是让学者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相同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使用这一模式的英美文学教学可避免抽象地谈文艺理论,对同一文学作品的多角度意义探讨可以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

其次,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这样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又不忽视师者的指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要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建构空间。然而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又不客观,因此课堂上教师应侧重欣赏作品的方法讲解。课堂上教师重视作品阅读与分析,更多、更具体地向学生示范各种理解策略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适当介入到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中,适时刺激学生的好奇感,使其主动去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理智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另外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课堂,恰当地使用英文原版电影,让学生可以直观地领略西方文化,形象地欣赏文学作品。

最后在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上,应尽量减少甚至放弃传统的闭卷考试,用不同的题型考核学生对不同文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应多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读后感。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学生若能主动参与到文本意义的寻找、创造过程中,势必养成敏锐的感受力,掌握分析方法。学生的英语水平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结语

英美文学的研究应包含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两个目的,从文学的性质上看,利用英美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英美文学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英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英美文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习者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这就要求英美文学的学习者要不断地强化文化意识,才能成功地进行语言的学习和使用,而且在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能更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免受交际障碍的干扰,因此,英美文学的研究要有文化意识并逐步展开、深入。

【参考文献】

[1]Deely,J&B.Williams,F.Kruse(ed).Frontiers in Semiotics[C].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6.

[2]Hall,Edward,T.The silent Language[M].Doubleday:Anchor Press,1973.

文化意识论文篇11

着力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是支撑民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这一点在民营企业主中,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主中未必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可以说相当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主还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更不用说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提高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于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实乃当务之急,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起步之举。笔者认为,重要的是以下三个基本点的认同。

首先,是对企业文化生成定位的认同。所谓生成定位是指要弄清企业文化是怎样生成(或产生)及其发源于何处的问题。中小民营企业主应明确地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实体是共生的,如影随形,与生俱来,不是企业的身外物,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什么东西。

其次,是对企业文化功能定位的认同。所谓功能定位就是认识企业文化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或解什么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企业员工可以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满足感,并进一步寄托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及物质的追求。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及升华员工与企业甘苦与共的精神境界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又是企业主实现自己价值追求的利器。企业主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是获取利润,而这恰恰是企业文化在凝聚人心和激发员工活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有助于企业主实现这一价值追求。至于企业主更高的价值追求,如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或者创建民族品牌等等,就更要靠企业文化在激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了。

第三,是对企业文化发展定位的认同。所谓发展定位,就是认清企业文化的前景问题。建设企业文化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权益之计,还是支撑企业永立不败之地的根本对策?中小民营企业主一定要认识到,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实际上取决于企业主自身对企业文化功能的坚定信念。我们如果从总体上思考,可以认为企业文化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立业之基和活力之源及灵魂之所依。作为立业之基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凝聚功能来实现。作为活力之源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导向功能来实现。作为灵魂之所依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其价值功能来实现。它们都被一个基本的文化精神所决定,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当代,科学发展观是渗透于各种企业文化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在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实际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我们对企业文化发展定位的认识,实际上也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念。

2提升三种意识升华一种精神

中小民营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无疑为企业文化起步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思想认识基础。但同时还必须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本企业的兴衰,同时这还是一种社会责任。中国民营企业质量论坛2005年钓鱼台宣言明确要求:“树立诚信经营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公平竞争,依法纳税,严格自律,树企业良好形象,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虚心接受公众监督。”这就将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摆在了中小民营企业主的面前。毫无疑问,中小民营企业主应当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来推进本企业的文化建设。

《2006-2020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本论文由整理提供(2005年12月17日)制定的“以人为本,铸造和谐;诚信为基,创新为魂;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积极引导,逐步推进”的32字指导方针,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操作指明了基本的要领。落实这一指导方针,关键在于中小民营企业主身体力行的操作。可以说,中小民营企业主认同企业文化、强化责任意识、遵循指导方针,最后都必须落实到自己的具体操作上来。

从操作层面上说,中小民营企业主可以遵循这样的实际步骤:提升三种意识,升华一种精神。这大致上也反映了一家中小民营企业从初创到走向成熟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演进轨迹。

首先,提升老板意识。中小民营企业的创业者最初形成的就是老板意识,如此才实现了他们向老板这一角色的转变。老板意识的核心是成功或成就感。这也是老板们普遍的心态。但是,中小民营企业主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则难有大的作为。因为老板意识的最大局限,就是蕴含其中的霸气和土气。霸气者,就是唯我独尊的傲气,“我是老板,我怕谁!”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这就势必失去对企业员工的亲和力,造成两者之间的思想屏障。所谓土气,主要是囿于本土观念,坐井观天,往往缺失科学的理性。因此,需要将老板意识加以提升。

其次,要将老板意识提升到经理意识上来。经理意识的核心是责任意识。作为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必须要对企业的发展和对员工的自我发展负责,以及对企业与环境的协调负责,实际上担当着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可见,提升到经理意识,是对小打小闹的老板意识的升华,是对老板专业管理能力的挑战。

>但是,经理意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精于理事,而疏于宏观思维;多着眼于现实,而缺少远见和浩然大气。因此,不能停留在经理意识阶段,还要加以提升。

第三,将经理意识提升到企业家意识上来。所谓企业家意识:一是专业意识,是经理意识的升华;二是宏观意识,能以小见大,以现状预测远景;三是学习意识,企业家不仅自身学习能力超强,且能引领员工创建学习型企业;四是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应成为民营企业家始终不渝的追求,激励员工创新则成为其天职;五是亲和意识,民营企业家要有由素养、品性、风范和魅力聚合而成的亲和力,这是为员工所折服的个性魅力,也是员工甘愿与企业风雨同舟的感情基础。如此,中小民营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还必须将企业家意识升华为独具个性特色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指以企业家个性魅力为基础而形成的,独具本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与氛围,并融入了民族和国家意志的一种精神。是该企业无可代替的无形资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构建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元素:一是由企业家个体素质、品位涵养、德性操守、学识能力、气质风范及对环境的影响力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个性魅力,它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和基质;二是由前者促成的、独具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由其形成并体现于员工身上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融于企业文化之中的民族和国家的意志,这是企业家精神最高的价值追求和体现,例如,创造民族品牌,正是民族和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

我们强调中小民营企业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定要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这是否意味着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呢?我们认为,虽然不能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但是,没有企业主个性的彰显,不具有企业家个人魅力的企业文化,是缺乏生命力的。这样的企业文化难于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民营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家个人魅力的化身。”一位研究海尔企业的专家也说过:“海尔文化实际上就是张瑞敏本人人格和智慧的外化。”无数事实表明:成功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优秀企业家个性和人格魅力的凝聚。

3狠下修身功夫

首先,立志。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中小民营企业主应有做一个优秀民营企业家的追求,否则,难于成就大事业。并且,志当成高远,因为修身养德,明志才能致远。“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因此,民营企业家要做强做大自己的企业,那就要以修身为本,以立志为修身之始。

其次,谋断。科学决策,多谋善断是民营企业家成就大事业的必要条件。这就要靠广博的知识积累、新奇的创造意识、善于听取各种意见、明晰的认识和主见,以及果敢的魄力和气质。这一切都可以在民营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积累。“谋贵众,断贵独”,应是民营企业家终身可鉴的古训。

第三,精业。精通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有关的专业知识,是中小民营企业主走向成功的基础。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家必须刻苦学习,学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学习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学习有关的科技知识;尤其是学习如何立足于社会,做一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社会和人文知识、精于谋事、善于待人,且具有人格魅力并能以其亲和力和凝聚力来影响他人的人。可见,“精业”是对民营企业家全方位的素养要求。“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的古训值得民营企业家终身铭记。

第四,用人。知人善任是中小民营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用人问题上,民营企业家首先要克服一些思想障碍和偏见。因担心外人不可靠,就将三亲六眷安排在企业的关键岗位而不虑其力所不及;因担心大权旁落,就一切自己说了算。如此等等,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民营企业又岂能长期兴旺?可见,民营企业家对发现和培养企业人才负有首要责任。要善于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吸取养料,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如“天地之性人为贵”;“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等)、求贤若渴的意识(如“大人之务,在于众贤”;“贤者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等)和善于使用人才的谋略(如“智者取其谋”;“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等),以及正确处理相互关系的方法(如“和为贵”;“贵明不贵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

第五,奖罚。奖罚既是用人的一种手段,也是对中小民营企业起重要作用的经济政策措施。如何运用奖与罚即激励的手段来提高民营企业的营运效率,也是需要民营企业家下一番工夫的。古人云:“天下治者,奖罚而已”。也可以说,企业盛者,奖罚而已。而要使奖罚收到实效,就需要从有关古训中吸取养料,如奖罚要严明(“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奖罚要得当(“赏当其劳,罚当其事”;“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以无罪”)及赏罚不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等。

第六,人生品位。人生品位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而具体的体现,也是影响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家应有自己人生品位的追求。其实,民营企业家的谋断决策、用人理事、创新经营和待人接物,乃至情趣爱好等方面,无不反映出人生品位的追求。因此,人生品位的修炼无处不在,事事可求。中小民营企业家牢记以下古训,定会大有裨益。如:“以情恕人,以理律己”;“气象要高矿,不可梳狂。心思要缜密,不可锁屑。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超级秘书网

4结语

中小民营企业的长盛不衰和可持续发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需要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支撑。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关键就在于民营企业家德与行的终身修炼。我国杰出的民营企业家也必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安娜.中小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战略[J].商场现代化,2006(2)

2胡秀俊,朱鹏.影响和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内部问题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3)

文化意识论文篇12

文化意识的形成根源于文化的存在,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那么公民的文化意识也是社会的文化形态在公民头脑中的反映,它根源于社会存在。一直以来,学者对于公民的文化意识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概念,笔者认为公民的文化意识是公民在接触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一种观念形态,是人类在长期的文化生活实践中经验的总结与智慧的积淀,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调节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语言、道德观念等方面的作用。

在社会系统中,文化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形态是大众文化。公民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要依赖于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它承担着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责任。媒体的导向功能对于公民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大众传媒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味地迎合少数受众不健康的情趣,热衷于追求庸俗、离奇的东西,表现出严重的商业化倾向,这种粗制滥造的文化缺乏个性和独创性。另外,媒介帝国主义的侵蚀以及文化霸权主义的横行都严重地影响了公民文化意识的健康发展,新闻媒体也面临更大的挑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公民的文化意识,为此,新闻媒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正确判断舆论导向的价值取向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新闻媒体发挥正确舆论导向功能所依据的标准,他指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造成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这五条价值标准是新闻媒体宣传工作的基点,也是提高公民文化意识必须依据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和检验新闻宣传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五条标准也有利于新闻媒体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为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有利于公民文化意识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坚持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阵地

江泽民同志指出:“毛主席过去讲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政治家办报,巩固主流文化阵地,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意识形态领域的各个方面。坚持政治家办报、巩固主流文化阵地,就必须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有机地统一起来,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如实地反映人民的心声。坚持政治家办报,在严格把握新闻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还应该实行企业家管理,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应该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而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刊登低俗的新闻,传播庸俗的文化,影响正确的公民文化意识的培养。

提倡新闻家办报,提升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

公民文化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媒体高质量的新闻作品的感染和熏陶,对于媒体来说,提升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实为坚持正确的新闻舆沦导向、提高公民文化意识的明智之举。

1提升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就要求新闻媒体要唱响主旋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是中华儿女创造的,经过不断的积累形成的艰苦奋斗、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五部分“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新闻媒体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   2提升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还要勇于改造落后的文化,批判腐朽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带有迷信、愚昧、无知、颓废等落后色彩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严重腐蚀着人们的心灵,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消除这种腐朽的文化,让先进文化占据公民思想文化领域的制高点。对于那些否定社会主义文化,宣传色情暴力、颓废情绪的东西,坚决予以抵制和取缔,防止任其泛滥。如台独和藏独分子的分裂活动,新闻媒体必须旗帜鲜明,坚决予以抵制。

3.提升新闻作品的文化品位离不开新闻传播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新闻作品的采写报道都是依靠新闻传播者来完成的,因此新闻传播者的自身素质、文化积淀、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方面也影响着新闻作品的文化内涵。我们迫切要求我们的新闻传播者能够具备深厚的政治素养、广博的知识素养、精湛的业务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成为文化精英。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修养,对于提升新闻作品的文化内涵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报人如梁启超、邵飘萍、范长江、邹韬奋等都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发展,堪称一个时代的文化楷模。

新闻媒体要在宣传内容上适应文化发展的需求,使公民树立“文化人”的观念

文化意识论文篇13

(一)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而文化则体现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成分,同时也是创造文化的工具。语言充当和反映文化的需要。因此,语言学习是文化学习的承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联系。1964年,美国语言学家Lado指出:“如果没有很好的掌握一种文化的背景,就不能很好的学习这门语言。”

(二)在很多方面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极其不同。21世纪,伴随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跨文化交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希望我们的学生有效的掌握英语,英语教学必须伴随其文化教学,这一观点已受到英语教师﹑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的广泛认可。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传授学生英语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目前,大学英语改革已提到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提高文化意识教育。文化意识即意识一种文化群体成员的行为习惯﹑意念﹑观点及价值观等,它同时也意味着对该群体成员的行为和信仰原因的理解。

二、文化教学的原则

文化和语言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中所必需的部分,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牛津大学的语言学者R.L&ScarcellaR.C总结了文化意识学习需要的五个阶段:(1)有条件的情况下了解一些外国文化。(2)理解一些简单的外国文化现象和典型。(3)理解文化的一些特征,有文化冲突的意识,开始明白个人的文化优越感。(4)从智力上﹑知识上对文化的更多掌握,但不是出于个人感情方面的。(5)从知识上和感情上对文化的真正心领神会和尊重,能够感人所感。

从以上的总结不难看出,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为此,作者建议英语文化教学的四个原则,即认知原则、比较原则、同化原则和宽容原则。

(一)认知原则

认知原则强调的是了解和理解而不是行为表现。我们所说的认知原则,首先是指关于英语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其次可能会进一步涉及到某些能力的培养,诸如观察力、识别力、对社会文化现象和英语文化以及其源文化的调查能力。

语言学家Vallette(1977)总结了文化教学的五种类型:(1)文化意识,(2)掌握礼节,(3)理解日常生活,(4)理解文化价值,(5)对目标文化的分析。不难看出除了第二种类型,Vallette所强调的这几方面和本文所谈到的认知原则极为相似。

Hammerly(1982)总结了10个目标,大多数都主要强调对目标文化知识教学的认知目标,对目标文化的特征认识以及学习者自己的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差异认识。(1)词汇和短语的文化内涵知识。(2)在一般情况下如何表现的知识。(3)对第二文化兴趣和理解的培养。(4)理解跨文化差异。(5)理解不同文化间的情形和差异。(6)文化项目的研究。(7)对第二文化综合观点的培养。(8)对第二文化陈述评价的能力。(9)对第二文化及其民众的感情培养。(10)对第二文化的学术研究。

认知原则适合于文化意识教学,文化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像历史﹑地理和诗歌等学科的教学。从严格意义上讲,文化教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反过来讲,它是构成语言教学的完整的一部分。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交际能力,这也意味着对社会和文化多方面知识的理解,即文化能力会融入到交际能力中。因此在语言教学当中,在讲授语言的同时应给予学生文化内涵的知识。

(二)比较原则

比较让我们对不同的文化概念有更深的理解,也帮助我们解释不同的文化行为,避免根据我们自己的标准来解决别人的文化行为,或者把我们的文化带入其他文化情形当中。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区分其差异并提高辨别可接受文化与不可接受文化的能力,这样能预防不加批评的接受目标文化。通过比较也能够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为什么许多外语学习者经常犯实用错误,那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把握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缺乏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在关注相似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差异性;在和外国人交流时,往往产生误解,这就是由于他们用自己的文化模式代替了别人的文化模式。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必须集中在以下四个对比方面:词汇方面不同的文化内涵,习惯用语方面不同的文化背景,句法方面不同的语法运用,演讲方面不同的语言风格。然而在这几方面中,尤其应该重视外语教学中词汇和短语的文化内涵,因为它们反映了文化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许国璋教授曾经总结过文化背景中文化负载的三种模式:(1)文化负载小于外国文化背景。(2)文化负荷大于外国文化背景。(3)文化负载在某些方式上会大于或小于文化背景。在语言研究中,良好的外语词汇总是需要这样的比较。

由于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看法,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考方式和社会规范、文化冲击或文化冲突是无可避免的。如果我们密切注意不同文化的差异,时刻不忘对比他们,就能加深对对方的了解和消除互相的误会。只有这样做,才能减少甚至避免由于文化的冲突而引起的暴力行为和武装冲突。

(三)同化原则

创造力,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任何民族生存的必须资产。创造,在某些方面即文化创造,是从其他文化中取其精华以完美自己。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太多差异。一方面,这些差异使得我们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沟通相当困难;但在另一方面,两种文化越是不同,我们越是要相互学习和借鉴。在课堂教学时,帮助学生理解目标文化并能对其进行解释是不够的,最重要的在于利用有用的文化为我们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同化原则。

Schumann(1978)划分了三种接近目标文化的典型策略:同化、保存和采用。在采用方面,舒曼认为每个语言学习者都试图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采用和利用目标文化的某些部分。虽然舒曼使用不同的描述,但他所表达的意思都一样,它仅仅是一个事情的不同描述而已。

当我们强调文化教学中的同化原则时,我们应该对机械吸收外国的东西引起重视。目前对向外来者学习有两个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移栽一切,不论它是否适合我们的条件。这种观点并不好;另一种是学习适合我们情况的东西,那就是要吸收有益经验。这种态度是我们应该采取的。

(四)宽容原则

《当代英文朗文辞典》(1995)对“宽容”一词的定义如下:宽容一词来自于拉丁语,即“愿意接受或允许喜欢或不喜欢的行为﹑信仰﹑风俗等,没有反对。”在跨文化交际中,最优和最理想的交流目标是谋求和谐的关系。文化宽容的特点主要体现为“文化默契”。现代教育是多元的,因此,宽容应基于差异和多样性。所以,我们强调培养宽容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学生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沟通时,他们的文化宽容意识。

我们所提到的文化宽容,即我们必须摆脱文化歧视。文化歧视是种族优越感,文化典型和文化偏见的大杂烩。种族优越感既包括对自己文化优越感的态度,也包括对外来文化的敌视和否定。文化典型是指对特定文化的固定看法和形象认同。随着全球化的进步,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可能会生活在一个寻求不同价值观和不同社会规则的环境里;我们也可能遇到大量的外国人并且融入他们。为了应付不断的和不可避免的共处,在面对外国文化时,我们必须表现出宽容。

在培养学生文化宽容时,对他们来讲首先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对不同的文化要持客观的态度,同时要对其有尽可能多的了解。第二,他们需要知道文化差异并进一步学习研究它。那就是说,如果能够意识到文化差异并正视它,那么你就迈进了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大门。第三,克服对不同文化的消极看法,尽可能采取积极公正的态度。

在当今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情况下,每一种文化都无一例外地面临发展和完善的问题。只有通过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世界文化才会多彩和繁荣。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孤立主义处境危险,必将受到反对,因为前者以自己的文化模式为中心,而后者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发扬文化宽容和不同文化间的互相理解,将对构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改善文化生态和避免文化冲突甚至武装冲突大有裨益。

三、结语

跨文化知识的传播,社会文化知识弥补了最关键的语言交际能力。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为了避免交际障碍,一个语言学习者至少必须具备两种能力:其一是他拥有的语言能力,他的表达是否有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另一个是,他能找到出错的地方并知道如何提供补救措施。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教学,除了单纯的语言教学之外必须有系统地教导。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应重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其教学原则加强自身文化学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文化差异教学,并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提高学生文化创造力,以便于成功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

参考文献:

[1]Allen,E.D.andValette,R.M.ClassroomTechniques:ForeignLanguagesandEnglishasaSecondLanguage[M].NewYork:HarcourtBraceJovanovich,1977.

[2]Barry,TomalinandSusan,StempIeski.CulturalAwarenes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

[3]Byram,Michael,andVeronicaEsarte-Sarries.InvestigatingCulturalStudiesinForeignLanguageTeaching.Clevedon:MultilingualMattersLTD,1991.

[4]Kramsch,C.ContextandCultureinLanguageTeaching[M].5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9.

[5]Lado,R.LinguisticacrossCultures.AnnArbor[M].The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57.

[6]顾嘉祖,陆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