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实用13篇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1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分析

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非物质文化似乎正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中国非物质文化更是如此,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作为非物质文化“存活繁衍”的“土壤”即中国社会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值得欣慰的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却遇到了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第一,重承用,轻创新。上文提到,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土壤已经不复存在,要完全恢复其本来面貌是不切实际的,然而,我们在继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却只注重外在形式,不注重其内在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创新,只得其势而不得其意。最终的结果就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遇到重重阻碍,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生活等需要。

第二,重保护,轻扬弃。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证其自身文化精髓的同时,有必要去其糟粕,甚至可以抛弃其古老的形式,而赋予其以现代化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是神秘的、古老的,而应该是大众的,民族的,满足现代人生活的。

第三,重利益,轻文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生活品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更多时候作为获得经济利益的销售噱头存在,然而,人们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与理解可以说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必将流失。

1.2 “南京云锦”的概述与现状

南京云锦是一种富含传统科技和文化特征的织锦,在几千年的丝绸发展史上,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位于中国三大名锦之首。云锦的名字是以该类丝织物的色彩、花纹绚烂如云霞而来。它始于元朝,盛行于明,流行于清,是当时皇家御用贡品和赏赐礼品,其传承至今的云锦织造工艺,是我国古代纺织技术的活化石;云锦图案艺术及配色规律,集中了我国传统图案的精华;云锦的“妆花”工艺无法以机器代替,其制作方法由师徒口头相传,至今已属罕见,因此,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世纪初,由于连年的战乱与社会的更迭,云锦丝织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加上后来发动的内战,云锦的生产几乎断绝,到解放前夕全市云锦织造机仅存150台左右,能生产的只有四台而已。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政府的保护与恢复中,南京云锦开始逐渐恢复生气,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云锦这一古老的工艺蓬勃发展,2006年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特许商品”,2009年9月30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半个世纪以来,南京云锦的科研人员经过努力,把濒临消亡的南京云锦织造工艺逐渐恢复,并搜集整理了云锦图案和画稿,恢复了失传品种“双面锦”、“凹凸锦”、“妆花纱”等,复制了汉代的“素纱禅衣”、宋代“童子戏桃绫”、明代“妆花纱龙袍”等珍贵文物,为云锦的保护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可见,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于其保护与研究是成功的,然而如何使它们真正成为民族的、大众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非物质文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文通过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思路

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份子,我认为,为了其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题材内容形式的丰富与扩充,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的审美观念以及现代审美的意识;第二,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才能体现社会的新要求与新时代的美;第三,产品形式的创新,打破传统服饰、礼品、室内装饰品等的局限,创造面向未来的产品形式;第四,继承传统工艺并引入新技术,才能满足生产与销售需要;第五,加强云锦产业化,将其商业销售摆到与其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中,走向世界,只有这样,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成为大众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如何实现上述五点思路,本文将在下文进行讨论与研究。

2 南京云锦的古今文化内涵

2.1 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南京云锦

无规矩不成方圆。礼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古代封建皇权的行为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等级社会,这深深影响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南京云锦作为皇家御用之物,与其他封建社会的产物一样,是等级制度的典型代表,帝王自命“天子”,受命于天,驾临人世,统治众生,在服饰上大量采用“龙”的形象,象征皇权。云锦图案中尤以代表“天子”的龙的表现形式最引人注目,同时配以日、月、星辰等传统图案,均具有皇权的象征意象。除皇权以外,各级官员按不同品级其官服图案各有不同,一品至九品所用禽兽图案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作为赏赐的赐服,配以特殊的图案。综上可见,传统云锦是社会等级的象征,是区分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是封建宗法等级制的物质表现。

云锦还是中国古代吉祥文化的表现,做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其核心主题,即福禄寿喜财,按照题材,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文字类、器物组合等等。表现手法有象征、寓意、谐音等等。例如:石榴、葡萄等多子植物,象征多子多孙,生生不息;鸳鸯、并蒂莲(一蒂开双花的荷花)等等寓意夫妻恩爱;玉兰、海棠、牡丹三者的组合谐音“玉堂宝贵”等类似表达方式也在云锦图案中非常普遍。此外,将各种表现方式综合运用的方式也很常见。

最后,云锦与其他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一样,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与思维方式的体现。第一,云锦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和谐与圆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云锦图案力求完整、和谐、圆满,不求矛盾、残缺、突兀,图案线条弯曲柔和,图案表达细至微毫,线条生生不息,构图完满,图案取材于自然,体现了中国人拥抱自然、亲和自然的艺术造物法则。第二,云锦与其他服饰色彩的运用一样,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观”,中国古代色彩制度按照“五行相生”为法则,五行分别对应五种颜色,即金木水火土对应白青黑赤黄,其中“以土为尊”,黄色也在隋代起成为皇帝专用色。第三,南京云锦的手工制作过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其部分复杂的制作过程无法分段成具体的步骤,缺少现代文明的逻辑性与数字精确性,更是无法用机器代替,必须靠制作者心眼手的协调一体与艺术直觉来完成。

2.2 新时期南京云锦的新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已经发生了更本的改变,在封建社会中,云锦为满足皇家及其皇权统治的需要而存在,在其华丽外表的背后,是无数高超艺人脑力与体力的辛勤劳动与汗水,当封建皇权统治被彻底之后,其华丽的外表以及其封建文化的内涵,已经成为次要方面,而在现代社会中,南京云锦更多的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高超的技艺,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更是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风采。此外,南京云锦在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中,二者相互融合、吸纳,衍生出更多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新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民族气质。

云锦在现代社会中更多地的作为纯观赏性的高级艺术礼品的产品形式出现,通过艺术的高度与工艺的难度上吸引群众;云锦还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诞生出了云锦西服、礼服等等,走入了人民生活之中;作为室内陈设与装饰,如地毯、壁挂、床上用品等等,也是现代云锦的发展方向之一。

3 南京云锦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

3.1 南京云锦文化内涵与品牌化

品牌化的根本是创造差别使自己与众不同。所谓品牌,也就是产品的牌子。它是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用作一个企业产品或产品系列的标志,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品牌化其实是对某一类或一系列产品的认知标准化、宣传标准化。以达到市场突出和市场区别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发展方式就是通过商业化运作促进其发展。为此云锦南京云锦必须加强品牌化意识,制定品牌战略,通过深度挖掘云锦艺术的文化内涵,创造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销售品牌,这样才有利于云锦文化深入人心,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云锦的发展以及云锦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其中品牌文化是品牌化的核心内容,而南京云锦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使得品牌文化成为其市场竞争的重点,为此,要充分利用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优势,把握民族传统与时尚潮流的关系,将现代文化理念应用到其品牌文化中,打造全新的文化品牌,同时营造出符合其品牌文化的销售氛围与经营文化。

3.2 云锦文化内涵与文化设计

传统文化也需要设计,为了使云锦文化内涵得到更好地表达与传承,同时又符合现代人对于流行化与个性化的审美生活需求,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其图案题材等等进行再设计,提高综合设计水平。从艺术的角度讲,可以从色彩、构图、肌理方面借鉴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创新设计,给云锦产品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艺术效果;从科技角度讲,借鉴例如人体工程学、色彩心理学等现代科学原理与手段,全面改良产品的外形、色彩、面料等等,使其功能性更强,同时引进新的科技,一方面扩大使用人群,另一方面更好的展现云锦的文化内涵,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3.3 南京云锦的商业创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使得类似南京云锦已经初步产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仅仅靠部分政府部门或部分人的研究与保护是不可行的,必须打造其特有的文化艺术品牌,并且对其商业运作予以创新,融入特色消费品市场,通过竞争博得更多人的关注,进而有利于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

1)将南京云锦定位于奢侈品市场。南京云锦在元明清一直是皇室御用的高档生活用品,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工艺,复杂的制作过程,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中国独特的奢侈品品牌而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

2)大力发展南京云锦“网络营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贸易沟通只需要网络即可达成,南京云锦的销售也是如此。

3)建设以“云锦文化”为主题的各种公共空间,例如酒店、商场、公园、游乐场、广场、步行街等,真正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云锦文化,在视觉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下,让云锦文化得以普及,从而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去。

3.4 南京云锦与现代纤维艺术的融合

纤维艺术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使用天然纤维、人工纤维、化学纤维、有机合成纤维,通过各种技法构成软体或者综合材料构成体。现代纤维艺术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门类之一。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源于传统纤维艺术,中国的传统纤维艺术尤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南京云锦正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在古代中国,云锦大多作为一种服饰文化而出现,随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我认为,南京云锦可由单一的创作思路向多元化复合型模式发展,结合周围生态环境、建筑空间等等,运用现代设计思想和审美理念,配合以现代装饰手法,如声光科技等等,创造出具有现代文化的云锦艺术品。这种传统文化技艺与造型的蜕变,也是文化内涵的蜕变,必须始终贯穿云锦艺术制作的全过程,融入现代结构与材料,将旧有的观念转化为全然不同的造型、构图及表达方式的现念。例如,借鉴西方纤维艺术的创新经验,打破平面式的纤维艺术范畴,创造云锦造型艺术的“软雕塑”;将云锦艺术移植到现代建筑环境中,演绎为一种独特的室内装饰风格,这也符合西方纤维艺术与建筑环境和谐共存的学术思潮;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引入云锦文化,将云锦艺术部分系统化、程序化,使得云锦艺术文化更加普及。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挖掘、开创新的文化内涵,只有引导南京云锦艺术与生活环境的同化并将纤维艺术与环境意识同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才能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才能保持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4 结语

南京云锦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们灿若云霞,华贵美丽,传承着古老的华夏文明,走到今天进入了21世纪日新月异的时代。通过对南京云锦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得天独厚的先天发展优势,国家政府以及部分群体个人也大力保护与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我们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相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与消费观念。我相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能凭借其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发挥其璀璨的光芒,开拓出一片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宝林.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J].学海,2003(02).

[2]阙碧芬.南京云锦设计口诀的探讨与其创新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2004(04).

[3]“云锦织造”今何在・[N].邯郸日报,2010619.

[4]南京云锦保护的30年坎坷沉浮[N].中国文化报,201141.

[5]任!.南京云锦的历史进程及文化内涵[D].南京师范大学.

[6]周雷.南京云锦营销环境分析与价值开发建议[D].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7]耿红路.南京云锦产业化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8]郭晓燕.传统云锦工艺的现状分析和设计开发[D].江南大学.

[9]许慧宏.论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D].福建农林大学.[10]周海燕.论南京云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东南大学.[11]闵光辉.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12]卞戎戎.云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2

在屏边这片广阔而神秘的土地上,生活着苗、汉、彝、壮、瑶等17个民族,总人口15.3万人,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18%,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生产性文化、生活性文化、观念性文化等多种多样文化。屏边的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山地带,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塑造出了一系列与山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性文化模式,刀耕火种盛行千年不衰。围绕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苗族早已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各自的生产性文化体系,伴随着耕种过程,一系列农耕礼仪为特征、反映民族神缘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随之展开。

处于不同生存环境中的屏边苗族,为了生存,还以其特有的方式来顺应和利用客观的外部环境,在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特有的生活性文化,同时衍生出相应的人生礼仪。例如:“苗族鸡生”、“纺麻”、“织布”、“手工刺绣”、“蜡画”、“民歌民谣”、“花山节”、“苗族服饰”等等,时代在前进,人类在进步,这些生活性文化也常处于流变之中。受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屏边的苗族生活中,观念性文化也有所不同,其中,就有较大差异。规范性文化与人们的行为紧密联系着,常常从人们的行为方式中表现或折射出来。道德作为一种规范性文化,是一定的民族群体所认同和接受的人际行为准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苗族人民通过相互交流、交融、其文化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精神也不断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许多与中华民族一致的伦理倾向和道德品质,如讲礼仪、重情感、重承诺、疾恶如仇、尊老爱幼、以群为重等。这些规范性文化中包含着的道德传统,是苗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坚实基础和不可或缺的材料。

2.屏边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1理性地对待苗族生活性文化事象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每一个文化事象都有它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然而,随着历史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有的文化事象被淘汰了,有的自行消失了,有的至今还保留着。屏边的苗族也有许多至今还保留并仍起作用的民族文化事象,这需要我们去理性地分析对待,不能采取“一刀切”或“一锅煮”方式,应分清情况,分别对待处理。有的苗族文化事象无先进或落后之分,不会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相冲突,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如苗族服饰、苗族歌舞等。对于这些文化事象,可以无须干涉,任其发展,或者略加引导,使之在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丰富苗族群众的生活方面发挥作用。有的文化事象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如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供男子上学,不让女孩子上学;迷信,不信科学,生病不到医院就治,而要搞迷信医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创新意识不强等等。对这些文化事象,我们应该通过教育提高群众的认识能力,教其扬长避短加以改造,使之化害为利。有的文化事象与现代方式基本一致,如苗族人民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讲诚信、以群为重,尊老爱幼,以重情感为基础的自由婚恋等。对这类文化事象,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让它们成为苗族进步,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托。社会不断进步,屏边苗族人民的生活条件也不断地得到改善,传统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着。

2.2批评性地传承屏边苗族规范性文化

面对屏边县苗族传统的规范性文化,我们要用现代文明的精神加以检验,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以取舍、改造、传承发展。民族习惯法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于民族社会中的“法律”,在现阶段,一些苗族习惯法在屏边县的苗族社会的一定范围内仍发挥着作用。对待这些民族习惯法,我们不能用“一刀切”,应加以区别对待,只要与国家法律政策不相冲突的就保留,让它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也要主动运用国家法律来指导和引导它们的演变和发展。苗族禁忌习俗中,既有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有迷信与偏见的沉积。我们要用现代的眼光看待苗族禁忌,破除那些毫无道理的迷信的、愚昧的禁忌,保留那些有一定科学性的,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禁忌。各民族的传统理论道德思想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的遗产,采取“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对的,阻碍人和社会发展的旧的社会理论道德,我们应该摒弃,对那些属于社会公德层次的道德,我们要直接保留略加以改造,让它们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砖石。

3.小结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3

一、国产动画本土化的历史及现状

现在缺少中国文化特征的动画形象是我国动画产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像白雪公主、奥特曼、变形金刚、机器猫等等这些深受我国青少年喜爱的动画形象基本都是产自国外,我们每一个动画工作者应当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正是由于国产动画中十分缺少这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面这将使我们许多不愿看到的后果不断的显现。随着全球化的经济正在不断的推进,科学技术上的现代化也正变得越来越迅捷,面对这种难以预测的情况,身为国产动画行业的技术人员,我们更有责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挖掘和传扬,塑造出具有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动画形象。

近些年来,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正在不断的涌现出来,像《大闹天宫》等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文化风格的作品在被不断的创作出来,这些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语言审美。风格造型等等,大多是参照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识形态而来。在立足传统、注重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等方面,当时的动画制作者对这些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随着美国和日本等动画强国的崛起,我国的动画对于自己的定位越来越迷失了方向,最终导致连自己的传统都放弃了,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观众群体和市场。从表面上这好像市场的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但问题的本质还是在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缺失造成的,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对本土文化的教育缺失。

二、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对国产动画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是越来越激烈,人们对于和平、人文情怀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希望更好地把科学与情感精神结合到一起。而且由于人们物质的不断丰富,使得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正变得越来越高。我们需要用科学技术提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把人们也精神生活也提高一个层次,不能把积攒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丢在了脑后,我们要维护好文化生态关系。

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尝试去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某些极具代表性的东西。随着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好像取代了动画,实在不然,文化原创和艺术原创才是动画的生命和灵魂。为更好的保护动画的原创性,我们可以从我国本土的文化艺术符号中获得新的思想和创意,并以此作为市场的主导方向,引导观众,从而构建出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的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作为华夏后裔,我们有责任利用好丰富而宝贵的传统艺术资源使动画事业得到发展,从而使我们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针对于动画方面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然而真正优秀的动画作品依然很少,至于那些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动漫作品就更少了。尽管存在这动画技术和市场等局限因素存在,但本质上还是在于动画的造型问题上,这也就是对于传统文化利用的问题。社会各界和动画创作者对我国的动画造型艺术的研究和探索仍然是比较匮乏的,对于剧本的解读、形象的塑造、造型语言等研究不够透彻,缺乏对动画艺术的认知,还远远达不到足够的艺术水准。

三、本土文化对于国产动画的发展起到的作用

在许多人看来,创作具有本土特色、民族特色、中国风格的动画艺术形象是一种落后和陈旧的表现,偏离了世界潮流发展的轨道,在当今动画艺术创作领域普遍存在着这种文化态度显然是极其错误而的。在20世纪中叶,我国有部门专门研究传统艺术,特别是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比如年画、刺绣、皮影、剪纸等,研究的切入角度主要在于艺术造型语言。

我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艺术造型语言,我们应当对其深入研究,用传统文化塑造动画形象,把传统的文化符号转化成受当代人喜爱的动画形象。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了几千年,艺术语言比较恒定,且观众基础非常好。我们应当利用现代的科学手段重新解读传统的形式,并让其在市场之中融合,可以从中获得社会的认可和经济的回报。

如果在动画创作中我们只是照搬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题材和表现形式,那么不可能创作出与时代接轨的作品。如果我们把中国水墨画、剪纸、皮影等照搬到动画形象中,那会使得我们进入模仿抄袭的怪圈。作为创作者,我们应当对这些传统文化加以提炼进行再创作,创作出具有现代的意义的动画。

四、总结:

传统文化当中有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这为我们创作现代的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对于创作动画形象也是一样的,它在很多方面指导着我们。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应当深刻深刻思考我们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我们既要把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好,同时也需要利用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转化成动画的艺术形式,丰富今天的文化生活。我们要挖掘民族本土文化,将其转化成动画资源,同时将动画教育体系和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完善,作为一项文化系统工程去发展动画艺术。

参考文献: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4

(一)中国酒文化的形成

1.在物质层面。根据张崇琛(2000)[5]、冯恩学(2015)[6]等学者的研究以及对吉林省大安酒厂遗址的考古,中国白酒(蒸馏酒)的商业性生产始于辽金时期。在此之前,中国生产的酒类主要是黄酒(发酵酒)。也就是说,中国酒文化在早期是黄酒文化,然后才是白酒文化。此外,不同时期的制酒原料、酒具也反映了当时物质层面的酒文化。

2.在精神层面。中国古代文人往往借酒起兴助兴、抒发情怀、激发灵感、释放潜能,逐渐形成了借酒促诗、借酒生词、借酒颂歌、借酒激赋、借酒疾书、借酒成画的文人酒文化。在朝堂宴会、接风洗尘、饯别送行、自饮独酌、亲友相聚、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场合,表达酒情、酒态、酒具、酒味、酒场、酒令、酒艺、酒制、酒境的诗词歌赋和书画艺术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流传至今的五万余首唐诗中六千多首与酒有关[7];《宋词三百首》中126首与酒有关;杜甫诗文中与酒有关的约占21%,李白的约占16%,白居易的约占25%[8]。

3.在制度层面。中国酒文化体现了所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例如,西周酒文化有“五礼”: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吉礼”用酒主要是为了实现心愿、趋利避害、追求回报。“嘉礼”用酒主要是为了人际沟通和联络感情,包括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赈幡之礼、贺庆之礼等。“宾礼”用酒主要是为了接待宾客,包括朝、宗、觐、遇、会、同、问、视等,其器具摆放、饮酒秩序等都要遵从严格的等级规范。“军礼”用酒主要是为了鼓舞士气、宣扬国威君威。“凶礼”期间虽然要减膳少饮、停止娱乐,但也要以酒祝寿归天、祭神祀祖、敬仰先人。随着中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传统的酒礼酒德逐渐消解,但新的酒礼酒德尚未确立,地方酒制也各有圭臬,制度层面的酒文化仍处于混杂多元状态。

4.在行为层面。中国的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的酿制技艺,中国领先全球的陶瓷酒具烧制技艺(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在于烧制温度、使用原料、坚硬程度、透明度和釉料),各个地域和民族丰富多彩的酒事活动等,都形成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

(二)中国酒文化的特色

与西方国家的主要酒种——葡萄酒、啤酒及其玻璃酒具相区别的是中国主要酒种是白酒和黄酒,其传统酒具大多为青铜器、漆器、陶器和瓷器,其制作和包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传统美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是中国酒文化的物质特色。与西方国家的酒神精神、法治精神相区别的是中国传统酒文化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放荡不羁和创作才华,并与儒学同体同构,中国的现代酒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中国酒文化的精神特色。与西方国家对酒类问题较为完善的综合治理相区别的是中国的传统酒文化以儒家“礼治”为基础,并被统治者赋予了树立权威、明确等级仪式化的功能,而中国的现代酒礼酒德和相关法制尚处于建设阶段,这是中国酒文化的制度特色。与西方国家看重酒类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相区别的是中国酒文化体现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即更看重酒事活动中主宾的身份和地位、遵循的酒礼与酒德、场面的奢华与气派、气氛的和谐与热烈、关系的融洽与拉近等,这是中国酒文化的行为特色。

(三)中国酒文化的趋向

影响中国酒文化趋向的两大现实语境:一是全球化,二是现代化。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酒文化的发展趋向,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中外酒文化之间的关系。一些外国酒文化在其强势经济的裹挟下流入中国,并在文化软实力占优的情况下与中国酒文化相交融。中国酒文化若因此淡化甚至丢掉自己的民族传统,就会变成羸弱、无根、忘本的文化;若自我陶醉、故步自封,也会与现实渐行渐远。中国酒文化唯有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为内在要求,以中外互补、求同存异、融合创新为发展路径,才能彰显自身特色、增强国际认同、提高国际地位、促进国际传播、开拓国际市场、繁荣国际贸易。

在现代化语境下,中国酒文化的发展趋向,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首先,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保存,而是包含创新的延续。有关部门应研究中国酒文化的发展脉络和传承机制,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传承水平和传承积极性,保护传统酒镇、酒村、酒区、酒肆、酒坊、酒窖等文化空间及其传承体系,对酒文化既要进行传统表达,又要涵养现代生机,尤其要借助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现代管理增强其传承的动力和活力。在此基础上,应以新思维、新科技、新材料、新方法来开发利用酒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以现代精神文明改造传统酒礼酒德,以现代社会治理改变酒风酒俗,以更高标准创造新的酒文化。

二、酒驾治理

中国机动车驾驶的普及性和民众饮酒的普遍性,使得酒驾(包括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成为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尽管2011年2月25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车定为犯罪,2011年4月25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修正案(二)》再次明确了酒驾的责任归咎,但仍有不少人不顾法律威慑,不顾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抱着侥幸心理实施酒驾。2014年,中国发生酒驾交通事故5669起,导致8000多人伤亡,而且,机动车违法统计排序中酒驾违法位列第二。酒驾在中国难以遏制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当代酒礼酒德建设乏力以及酒驾治理手段欠缺,所以,应从加强酒礼酒德建设和完善酒驾治理手段着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酒驾治理体系。

(一)加强酒礼酒德建设

禁酒文化是一些西方国家治理酒驾的基础,而当今中国受传统酒礼酒德的影响,很多国人仍然鼓励多饮、赞扬能饮、夸耀善饮,而且以酒事活动作为人际应酬的介质和工具,认为“无酒不成席”“酒桌上好办事”,酒产业的商业话语也赋予饮酒以各种美好的象征,许多地方仍流行劝酒、拼酒和变花样逼酒,这就意味着中国在短期内难以形成以禁酒为主题的酒礼酒德,也难以复制西方国家以禁酒文化为基础的酒驾治理。

在此情况下,我国应借助各方力量,以交通安全建设并强化当代酒礼酒德,以媒介广泛传播和相关活动组织者让大众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当代酒礼酒德,逐渐形成驾驶员自觉自律、他人劝诫监督的社会氛围,进而形成酒驾治理的基础。这就需要政府带头组织整治酒风和治理酒驾的相关活动,需要交通部门向全社会进行科普和案例教育,让大众了解饮酒对驾驶员生理的影响和酒驾事故的惨痛教训,需要文化和媒体机构创作、传播理性饮酒或禁止饮酒的宣传内容,或梳理传统酒文化中有利于酒驾治理的文本,如《酒戒》《酒诰》《酒训》《酒箴》,并将其改编为新的版本,需要酒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禁止酒驾的公益广告,需要餐饮企业推行安全、健康、文明的餐饮文化,提供醒酒、代驾、代呼出租车、张贴醒目标语等安全服务,需要监督机构向警方及时通告拒绝接受安全服务且试图酒后驾车的人员状况,并将其列入不良行为名单。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形成他律与自律、限制与自由、责任与权利、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当代酒礼酒德,才能以此为基础提升酒驾治理效果。

(二)完善酒驾治理手段

1.在法律手段上。中国应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将酒驾治理与所有涉酒问题的法律治理联系起来,加强涉酒立法,明确执法主体,丰富惩处手段,加大惩处力度,建立有序衔接、体系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执法队伍。相对于道德建设的本土性和根植性,法制建设具有通用性和移植性特征,因此,借鉴或移植其他国家富有成效的法律,应是中国治理酒驾的重要路径。

2.在行政手段上。政府应从源头入手,让酒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履行预防酒驾的社会责任,要求其龙头企业带头预防酒驾的公益广告并明确广告播放的内容和次数,同时加大对酒类广告违法的处罚力度。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政府可施行酒类产品销售许可证制度,并要求企业在酒类产品包装上印制交通安全警示语。针对乡镇农村酒驾治理薄弱以及摩托车、农用车酒驾多发的问题,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应专门开展生动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组织村民集体学习并相互监督,同时加强对乡镇农村酒驾的查处力度。

3.在传播手段上。应组织传媒机构制作、传播相关的宣传内容,并面向社会公众开办针对涉酒问题的讨论专栏。通过该专栏的自由讨论、平等沟通和参与者互动,既可围绕酒驾协调各方价值观,并达成群体共识,又可深化对其他涉酒问题的认知,进而有利于发动更多部门和民众参与监督管理,有利于推动相关非政府组织成立并发挥作用,有利于建设新的酒礼酒德,有利于酒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交融和价值和谐。

三、饮酒保健

随着中国城乡居民保健意识的显著提高,饮酒保健得到了普遍认同,保健酒文化也就成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类型。保健酒文化在物质层面有保健酒、中药酒、酿制或调配工具,在精神层面有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养生保健理论、企业和产品声誉,在制度层面有医药管理制度、酒业管理制度,在行为层面有生产的规范操作、产品的合理使用,等等。对于饮酒保健,主要应从关注其功效和市场问题入手。

(一)保健酒的功效

按照中医药理论,酒能浸出并保存中药材的有益成分,能使药力外达肌表、内通血脉,能促进药物成分吸收,能提升药材的药力和疗效,所以,中国自古就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资料显示,适量饮酒者的健康水平普遍高于一般人群[9]。那么,饮酒到何种程度才算适量?这不仅要参考医学上的指标,还要考虑个体的健康状况和饮酒状态等。

按照功效,中国的保健酒可划分为两大类:对症类和补益类。前者对特定人群或特定身体部位、生理系统的病症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因而药材选配严格、用药禁忌明确,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中一些可作为药品在药店销售;后者适用性强、安全性高、消费面广,通常具有延缓衰老、补气养血、美容养颜、滋阴壮阳、养护脏器、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一般是作为饮品、食品在商业网点销售。

(二)保健酒的市场

1.为了迅速扩大市场,一些保健酒厂在营销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在质量管理和消费者服务上没有下足功夫,其结果是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2.为了牟取不当利益,一些保健酒厂夸大其产品的功能和疗效,在专利和非遗的申报上弄虚作假,聘请明星或专家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其结果是被媒体曝光或被工商查处,这不但败坏了其自身信誉,也影响了整个保健酒市场。

3.为了以品质、诚信、创新、品牌来开拓市场,一些保健酒厂注重质量管理并将工艺流程公开展示,详细说明如何生成动植物浸提物、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酯类、多酚类等有益成分以及如何滤除杂醇类、醛类、酮类等有害成分,或者以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获得知识产权保护、以保密配方获得商业机密保护、以老字号获得商标保护、以传统技艺和传统知识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以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老字号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来打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

将来,保健酒厂若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还应在产品细分、突出特色、体现差异、电子商务、餐饮配套、物流配送、酒类会展等方面进行精耕细作并寻求突破。

四、改良酒风

酒风直接体现了行为文化,并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紧密关联。正常的餐饮娱乐,人们往往以饮酒放松自我、增加趣味、增进感情、消除隔膜。正当的人际交往,人们有时以赠送酒类礼品表达情谊、和谐关系。但更引人关注的是中国的不良酒风,如公款吃喝、借酒事活动进行公关和贿赂、借各种名目滥办酒席、借大操大办收取礼金、为了攀比和“面子”铺张浪费等。虽然有的不良酒风得到了遏制,但有的仍在变相发展甚至加剧蔓延。中国高档礼品酒市场大于自饮酒市场的事实,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良酒风的严重性。不良酒风不仅浪费大量公款、加重家庭负担,更使得一些人饱受“酒精考验”进而健康受损,更会损害中国的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恶化干群关系和人际关系。改良酒风应是中国酒文化建设中的政策性任务,其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严格监管公务接待用酒

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类似规定,对公务接待用酒进行更加具体、更加严格的监管。例如,新疆、安徽等地在规定中要求政府、国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接待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任何酒类,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要饮酒的,必须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在国家和地方“禁酒令”渐趋严格的情况下,公职人员的不良酒风明显扭转,但还有一些公职人员将酒席转移到食堂、会所、民宅、农家乐等隐秘场所,并通过地方政府预算中的“其他支出”、黑市发票等报销费用。对此,应改革公务接待制度和报销制度,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和预算约束功能,要求党政机关定期向社会公布“三公”消费,实现公务接待预算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进而杜绝隐蔽吃喝、暗箱操作、隐性开支、做假账等不良行为。

(二)以专项政策改良地方酒风

在这一方面,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贵州省普定县出台了《关于禁止国家公职人员违规操办酒席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引领淳朴民风规范酒席办理工作的意见》,并由主要县领导牵头成立了“规范城乡酒席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了“四五六”工作法,即组建四支队伍(宣传队、互助队、纠风队和巡查队),明确五个内容(酒席的范围、规格、流程、标准和主体),强化六个环节(责任分解、村民自治、宣传引导、台账管理、公开曝光和督促检查)。该县将酒风改良与星级文明户评比挂钩,滥办酒席者不仅失去评选星级文明户的资格,而且要受到处罚。该县实施以上政策之后,公职人员违规操办酒席的事件基本杜绝,民间以各种名目滥办酒席的现象也显著减少,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谋求发展。

以此为参考,各地政府应以切实有效的专项政策改良酒风,使地方形成正当消费、理性消费、节俭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透明消费的酒文化。为了遏制酒类产品的特权消费、求人消费、炫耀消费和奢侈消费,避免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形象受到不良影响,政府应制止地方酒厂为其产品贴上“部门专供、领导专用、帝王御用、国宴等级”等标签,并没收贴有此类标签的产品。

五、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可分为物质文化的融合(设施、设备、人员层面)、精神文化的融合(企业精神、理念、知识、科技、品牌层面)、行为文化的融合(管理行为、业务行为层面)、制度文化的融合(行业制度、企业制度层面)。目前,酒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文化、互联网文化的融合已成常态,并有利于形成新的业态、动力源和增长极。

(一)酒文化与旅游文化融合

该类融合使得酒文化具有了旅游价值和旅游功能,由此也产生了新的旅游类型——酒文化旅游。根据酒文化的类型,酒文化旅游可分为白酒文化旅游、葡萄酒文化旅游、啤酒文化旅游、黄酒文化旅游等;根据发展的侧重,酒文化旅游可分为生态旅游、工业旅游、节庆旅游、遗产旅游和养生旅游。名酒生产企业是酒文化旅游的主要发起者。例如,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绵竹剑南春、古蔺郎酒等名企推出了宜宾五粮液酒史博物馆、中国宜宾酒圣节、泸州老窖陈列馆、泸州1573老窖窖池、剑南春酒史博物馆和酒坊遗址、郎酒厂天宝洞和地宝洞等酒文化旅游产品。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也发起或支持酒文化旅游,如泸州市建设“中国酒城历史文化旅游区”并将酒文化旅游确定为该市旅游的主打类型、宜宾市打造“中国白酒之都”、青岛市政府将“青岛国际啤酒节”打造为国际著名的酒文化旅游品牌和亚洲最大的啤酒旅游盛会。

(二)酒文化与创意文化融合

该类融合使得创意设计、创意开发成为酒文化创新的核心动力,使得创意产品成为酒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例如,对酒类产品的造型、包装、展销、广告、衍生品以及酒厂的建筑、内外部环境、品牌形象、网站等进行创意设计,对与酒相关的诗词歌赋、文物古迹、名人名事、民俗文化、工艺美术、工业景观、农业产品等进行创意开发,推出既保留酒文化韵味和内涵又满足消费者审美、实用、便利、安全、舒适、时尚等需求的高附加值创意产品。

(三)酒文化与互联网文化融合

该类融合使得与酒相关的企业网站、电子商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不断涌现,酒类产品的生产、仓储、运输、销售、消费环节逐渐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向自学习、自适应、自协调、自进化并且不断创新的“智慧型组织”方面转变,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开始以互联网思维发展酒产业。例如,从业人员以大数据分析市场,面向不同的消费者及其“痛点”进行产品的精准开发和精准营销,企业以020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以C2B模式保障消费者的参与权、定价权、选择权、评价权进而实现企业与消费者双赢,以交互式网络平台将消费者转化为编外员工和企业“粉丝”,以网络营销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营销法则,以全球化网络体系将产品生产和企业经营模块化,以小众市场和分散市场开发实现“长尾”经济效应。

六、结语

本文对中国酒文化的五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尤其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角度对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以期有利于酒文化自觉、酒驾治理、大众健康、酒风改良和产业融合,有利于中国酒产业探寻发展路径和优化发展环境。由于以上问题涉及众多领域且相互关联,所以其实践者应打破不同地方、部门、行业、企业之间的壁垒,建立跨领域的决策、管理和协调机制,建立相关机构和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注重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中国酒文化的软实力,进而使其在世界酒文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全根.酒文化是中华饮食文明的奇葩[J].中华文化论坛,2009,(4):110-113.

[2]万伟成.中华酒文化的内涵、形态及其趋势特征初探[J].酿酒科技,2007,(9):70-74.

[3]姜娜.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参与——日本酒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及其借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5-59.

[4]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8-18.

[5]张崇琛.酒香五千年——酒的起源、演变与展望[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2):27-29.

[6]冯恩学.中国烧酒起源新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163-176.

[7]王玉成,邢慧斌.唐代诗酒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87.

[8]周全霞.试论中国古代的雅文化与酒[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3-86.

[9]汪建国.科学饮酒,有益健康,预防治病[J].中国酿造,2010,(1):180-185.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重视信息化技术的教学,要求在校学生必须获得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在信息化技术被重视的同时,很多人似乎忘记了珠算的存在与传承的重要性。很多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的财经类专业将珠算从基础课转为选修课,社会中的鉴定工作减少,有些地方已不存在,珠算类比赛被取代。笔者拟从人们对珠算文化理解偏颇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有何意义,如何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重视高职院校珠算课程的教育与教学。

一、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珠算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一)珠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珠算等共计510项。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加、减、乘、除等运算。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这一伟大创造,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珠算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届会议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知这一消息,作为一名在高职院校从事珠算知识普及教学的教师,我感到欢欣和鼓舞。申遗成功意味着珠算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珠算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化时代有了新的价值取向。

二、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的意义

珠算课程既是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基础课,又是一门专项计算技能课,开设珠算课是大学生加强专业与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必修课程,所以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开设珠算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珠算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是珠算人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结果,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对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民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职院校开展珠算教学活动,既是教学、技能培养和就业的需要,还能以此活动为载体,传承与弘扬珠算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习动力。高职院校等有关部门当责无旁贷,将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二)发挥珠算教育在育人中的作用

珠算课程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包括珠算加减、珠算乘除等训练模块,通过技能训练,以动手操作为基础,调动手、眼、脑协同参与,这种多元化的综合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提高技能学习的信心、积极性,而且可以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动作协调、连贯,做事认真严谨,反应敏捷,快速高效,准确无误,培养韧性和持久性。调查反馈结果显示,珠算技能训练不但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好途径,而且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好方法。

(三)传承与弘扬珠算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珠算教育事业,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部门从1950年起在学校广开珠算课,财经、商业院校和一般中等专业院校也都开设珠算课程。但是,由于珠算教师缺乏专业训练,或缺乏珠算教师,一般教学效果都不够理想。80年代职业教育大发展,凡开设财会、统计及管理专业的学校均开设了珠算课,这些学校为了使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狠抓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珠算在内。同时,为适应社会对珠算的迫切需求,广泛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不拘形式的珠算教育,专门教授珠算的珠算培训中心、训练班也应运而生。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的理论及文化内涵被忽略和淡化,珠算运算技能逐渐被替代。珠算课程在各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中处于可有可无地位,有些学校把珠算课程列为选修课,甚至不列入教学计划之中;社会中的珠算鉴定工作也越来越少,有些地方甚至不复存在;珠算比赛活动被珠心算所取代,参与对象是儿童,而面向社会或高职院校的珠算比赛基本被冷却。很多人认为,在信息化时代,珠算的计算功能完全被计算机所取代,算盘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少,认为珠算没有存在的必要。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那就是大部分人只看到了珠算的计算功能,认为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工具,不了解珠算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没有从珠算教育和文化传承角度重新认识珠算存在的意义。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高职院校珠算课程的教学探索

(一)充分认识珠算独特的优势

珠算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珠算和计算机原理一致,算法程序相当,方法技巧相似,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仍不失其先进性。珠算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珠算技能可以提高运算速度。珠算使抽象的数字计算在算盘上得到形象的再现,如果训练得当,它的运算速度可以远远超过计算机,速度快,准确高效,灵活方便。除此之外,珠算还具有启智、益智等功能。

(二)改革珠算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选用合适的珠算教学方法。珠算教学有两种教学方式:一是注入式,二是启发式。所谓注入式,就是教师上课时按教材内容逐章逐节讲解、举例、演算,最后布置作业下课。整个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任何课程都不适宜,尤其是珠算教学。另一种是启发式教学,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分析,运用比较、分类、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思维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例如:教师在讲授乘法定位时,先在教学算盘上演算125×40=5000,演算后,算盘上只有一档有一个上珠靠梁,空挡表示零,于是提出问题:积数有几个零?怎样才能避免多写零或漏写零?这样就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集中到所提问题上。之后再讲定位方法和定位的重要性,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抓紧基本功训练。任何一门技术都有其基本功内容,珠算也不例外。要想学好一门技术,必须从抓基本功锻炼着手。珠算的基本功主要有:指法、口诀、记数、看数、运算等内容。

3.精讲多练。所谓精讲,就是教师以简练而又生动的讲授把教材内容阐述清楚。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和难点,配备相应的练习题,准备一些课堂的小比赛,让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

(三)定期组织珠算技能鉴定与比赛,加大表彰和宣传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珠算的科学和实用价值以及由此形成的知识系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高度评价。当前,在不断探索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珠算又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才开拓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站在传承、弘扬与发展的角度,各高职院校要树立大珠算观,通过珠算的宣传,借助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要求,恢复珠算课程和普及珠算教学,加大珠算师资培训,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扩大了财经类专业必修课的学习、训练和鉴定,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珠算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的对接,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职院校将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国珠算文化的主阵地之一,发挥出自身在传承与弘扬中国珠算文化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参考文献:

[1]赵慧.珠算教育漫谈[J].考试周刊,2014,(45).

[2]王丽.论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珠算教育[J].珠算与珠心算,2014,(4).

[3]潘群.媒体组合在职校珠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思――教法新探,2014,(18).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6

作为庐剧的发源地―合肥,为了保护和传承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05年下半年以来,由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普查工作。经过普查,登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8项。截止2013年我市共有其中 “庐剧”、“巢湖民歌”“纸笺加工技艺”、“洋蛇灯”4项入选部级 “非遗” 名录保护项目;“火笔画”等11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犟驴”等71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以及“包家花船”等90项县区级“非遗”名录项目;全市共有86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部级4人、省级11人,市级26人,县区级45人,同时,建立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以及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资料档案。其涵盖了生产生活习俗、岁时节日、手工技艺、歌舞曲艺、游艺竞技等各个方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它值得我们珍惜、呵护。但是经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部分项目甚至面临濒危的现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使其较之有形的文化遗产在识别、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也使其在历史变革与时代冲击时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的这种困难性和其本身的这种脆弱性,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才显得更加的迫切。

三、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口口相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技艺、民俗、传说因老人的离逝而失传,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不足,过度开发、破坏、毁灭文化资源原貌,致使出现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存、因人而亡的局面,最终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逝与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缺乏管理人员及研究队伍致使难以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如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及其弟子刘凯为代表的合肥“火笔画”最具合肥地方特色,是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手工工艺,在题材、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并形成独自的流派,但是当今社会在不断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至各方面,文化生活也呈多元化发展;一些民间艺人、技艺已不再受现代年青人的追捧,由于传承人缺失等多种因素,许多像“火笔画”这样极具历史价值的民间美术及其制作技艺目前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境地,亟待国家和社会加大力度抢救和保护。加之专项经费不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记录、整理和保护,甚至一些已经记录和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面临损毁和再次流失的危险。

四、结合合肥地域特色,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1)普查与保护同步推进,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基层普查队伍。合肥市每年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培训班,以基层文化干部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班为平台,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培训,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专业工作人员和骨干;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人员和“三老”(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的作用。按照“三不漏”(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门类)的要求,各县(区)及乡镇成立普查工作领导组,建立县、乡镇级普查网络,聘请的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等担任义务普查员,走村串户地访问调查,搜集第一手普查资料并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项目档案;

合肥市把普查与保护工作并举,如我市“庐剧”入选国家“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市庐剧院在重新修订《合肥市庐剧艺术保护和发展条例》的基础上,制定出《“庐剧”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成立了“安徽省庐剧研究会”;组织编撰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合肥卷》一书,全面介绍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畅通保护与传承的渠道。传承人作为传递非物质文化的关键,以活着的传统、活着的文化形式生活在民间。由于大部分传承人年岁已高或社会活动能力有限,处于社会底层,往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链中最需要加以保护的脆弱部分。我们通过采取政府津贴或补贴的方式资助传承人,以命名的方式吸引传承人,以完善的政策措施保护传承人。

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架构,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发挥社区、中小学、高等院校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与安徽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修课或选修课,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综合素质课程;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从小孩子开始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确保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传承民间手工技艺。如每年暑期合肥市文化馆与媒体联办了“民间绝活免费培训班”; 免费向群众开放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厅以及剪纸、铁字展室等既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又提高了人们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3)将流行元素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去,让其焕发生机和活力。作为民间艺术实践者和传承人,为了推动一种文化遗产的前进甚至延长其生命力,大胆地尝试让流行元素加入到了古老的文化遗产中,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如糖画艺人张云萍将近年来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流氓兔等动画形象融入糖画制作中去,深受小朋友和青年人的喜爱。尽管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生的难度比较大,但只要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进,让更多的文化,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濒于灭亡之际,重新为大众认可和热爱也是大有可能的。

(4)充分利用文化馆(站)优势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向公众开放,组织开展、指导、辅导、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承担部分政府的责任,保护好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其社会功能发挥的体现之一。因此,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利用文化站人才队伍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站)是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有着大量的人才资源,在群众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合肥市文化馆不断培训老员工,引进高学历人才,使其工作人员具备各种专业才能,文化水平较高,而且文化馆内还有一大批资深的艺术骨干、专家学者等,在工作中能承担起自己专业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职责,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人力和智力的支持。

其次,利用文化馆(站)的阵地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市在市、区(县)文化馆均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肥市文化馆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剪纸传习所”、“面塑传习所”等,发挥文化馆(站)具有适应群众活动的场地及设施,具有开展培训、交流、展示活动的阵地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不久我们将搬进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合肥市文化馆新馆),新馆开设一个近两千平方米的“民间、民俗文化展厅”,常年免费为群众提供一个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地。

(5)突出地域特色,树立形象,打造品牌。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合肥市每年都在明教寺、包公祠、李府、三国新城遗址等多处文物旅游景点安排一系列图文声像的宣传活动;同时,为了动态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合肥市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推荐传承人到境外表演,如选送我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纸笺加工技艺”刘靖、“火笔画”传承人刘凯赴澳门参加“浓墨艳彩展风华安徽省、河北省春节习俗展”,将我市最具地域风格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现场技艺展示的方式,向澳门民众展现出安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7

跨境民族研究目前还没有较多的文献积累和高层次研究论文,迄今为止知网收录的有关跨境民族研究论文只有170多篇,且大多是关于中国西南跨境民族的研究,东北跨境民族问题研究基本空缺,较大规模的跨境民族研究会议也只在21世纪初举行过两次。代表性论著方面:方铁、张锦鹏在《论西南边疆跨境民族的特点和历史传统》(2004)中,提出西南边疆跨境民族众多,本民族文化保持相对完整,并对中华民族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葛公尚2006年9月出版专著《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主要讨论时代背景与跨界民族发展问题;张兴堂2008年2期撰文《论跨界民族与我国国家安全》认为,加强跨界民族研究,是关系到我国国家安全的大问题。关于跨境民族文化问题,学界较多的是对西南跨境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关注,而东北跨境民族的研究和阐释还多为空白。魏道俊、黄江在《跨境民族问题与边疆安全刍议》(2011)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多跨境民族的国家,拥有漫长的边境线,深入探讨跨境民族问题,对维护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11年3月9日广西新闻网访问周光大教授,以《重视跨境民族发展推进和谐边境建设》为题,指出深入研究广西与东南亚的跨国民族关系,为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边境,是党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精神的体现;2012年6月19日云南网发表《河口县推进中越跨境民族文化建设繁荣边境文化》,关注中越文化交流,认为跨境的民族可以在文化方面实现水融。具体到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学术成果,目前极少见到。

当前关于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及其作用。曹能秀、王凌(2007)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井祥贵(2011)提出,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民族教育肩负着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双重使命,找到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平衡点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少数民族及其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二是从政策角度探讨民族文化传承。汪春燕(2006)认为,以民族政策与文化传承关系为切入点,可以显见出民族文化政策对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所起的重要作用;温开照(2007)强调,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具体要通过寻找文化与经济的契合点促使文化发展,同时加强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与宣传来进行;[赵鹏程、徐琴(2005)提出,在认清建设少数民族文化的必要性的前提下,应遵循保护、创新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建设少数民族文化。三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产业化开发。王欣欣、袁美(2010)提出,需要运用城市化视野去认识和理解对河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唐德彪和卢家鑫(2008)分别论述了民族文化资源化问题、原生态民族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的均衡关系,以及社会发展与旅游开发产生的民族文化变迁因素;张晓宇(2011)认为,要加强旅游业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注重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以特色文化造就和哺育民族的生态环境,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学界在跨境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尽管已经积累了一定成果,但是关注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尤其是跨境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还甚少。

三、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在一个几近空白的领域里展开研究,首先要做的工作应该是文献调研、搜集与整理。因此,系统地总结东北跨境民族文化收集、整理及研究成果,形成文献资料汇编是推进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规划和提出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内容与路线。因此,推进该领域研究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是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由文献搜集和实地考察、调研搜集到的所有的关于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的资料和信息将作为分析对比和进一步实施的基础,在现状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其次,要实现通过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创建新的民族文化载体和创新性产业园区;设计并规划东北跨境民族文化新载体和创新性民族文化产业园区,为跨境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操作性平台,以及形成比较科学系统的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理论体系,开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新领域。在具体研究上,应该分别推进东北跨境民族文化成果集成与文献资料汇编、东北跨境民族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与载体创新工程和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理论建设,以及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五方面研究,通过这五个方面研究的互相支持和整合,最终形成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研究成果。

另外,在研究方法方面,拟主要采用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获取东北跨境民族文化生态的数据信息、文献资料和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各跨境民族文化资源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展开研究和分析,按照产业竞争力原理、不均衡的要素结构是不利于竞争力系统的持续发展和提升等理论方法,采用竞争力均衡度分析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和量化评价,以此作为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和条件;然后运用战略学、民族学、旅游学、文化地理学、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化创意产业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或体系,以及其他与文化传承相关的理论,对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的原则、目标、体系和空间布局及各方面的关系协调进行分层次和分类别的研究,同时进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具体方法上,将运用文献查阅、搜集和整理,田野调查,统计样本和数据挖掘,以及文化产业战略设计等方法。通过上述的研究设计和构思,可以实现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创新与突破。目前,在跨境民族问题处理和文化传承实践方面,国家还没有较大区域的可资借鉴的成功先例,只提出一定的操作原则,即要求尊重相关国家的,维持现有政治疆界,妥善处理两国跨境民族间以及两国间的政治、文化关系,建立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建立相关的科学研究机构,维护边疆稳定和文化安全。同时,学术界目前还极少跨境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研究成果,缺少理论方面的借鉴和启发。因此,该课题的研究面临着许多需要突破与创新的内容和领域。按照既有的研究原则,即将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的战略建立在深入、较全面的文献调研和现状调查及相关数据和相关情况的分析比较基础上提出,在保护和传承东北少数民族既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以及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应该通过新的民族文化载体建构和创新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来实现。在这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或领域里,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既是一个理论创新的学术空间,也是一个实践战略课题。通过整合与发掘东北跨境民族文化资源,利用新学科理论和知识方法创制新民族文化载体,建构创新性文化产业园区,从而实现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在学科建设方面则是创建跨境民族文化学。

四、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

研究的平台建构在操作层面,要实现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目标,科学的方式是搭建独立的研究平台。该平台可以借助2011年教育部号召的“协同创新中心”模式进行构建,称之为: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从国家发展和战略的层面看,构建该中心首先对于国家发展具有意义。2005年,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趋于活跃,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冲突和内乱。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相当活跃,它们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加强东北跨境民族研究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不容迟缓。由于跨境民族与国境线相连,鉴于这样的特点,跨境民族问题具有更强烈的国际性和政治性。因此,我国边疆跨界民族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民族关系。它常常与国家关系联系在一起,甚至有的跨境民族关系本身就是国家关系的一部分。从总体上看,我国与周边国家间的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有很多都包含着跨境民族的因素。因而,加强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并因此构建较大的研究平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梳理我国周边安全中的跨境民族元素构成,这对于保持和维护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为我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对开拓我国周边文化外交新思路意义重大。此外,构建该中心也具有丰富民族理论体系的意义。冷战结束后,跨境民族问题已成为影响世界局势和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东北跨境民族地区正在成为新的国际热点。没有科学的跨境民族理论做指导,不利于对东北跨境民族现象进行分析和解决东北跨境民族问题。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构建高层次科研平台,认真研究东北跨境民族和跨境民族问题,形成比较科学系统的跨境民族理论体系,对于开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新领域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具有很大意义。在具体的平台构建中,应坚持研究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的原则。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8

摘 要:按照大力推进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在深入分析文化传承创新现实困惑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以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价值体系为切入点,提出实现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战略、策略与行动科学对接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2-0022-0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整体部署。总书记对高等院校提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向高等教育赋予了重要历史使命。大学作为一个既是有深厚文化底蕴、承担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学习型组织,又是在传承基础上吸纳全球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创新功能的学习型组织,如何将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作为实施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战略的新课题,并在与相关策略和行动的科学对接上具体化,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 现实困惑:消除文化传承

与创新之间的鸿沟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不难看出,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基于空间与时间的动态结构。

就空间而言,不同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大学文化传承,应以传播基于本民族精神的文化和知识财富为内容,潜藏着民族传统和历史演替的“与时俱进”内涵。如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灵魂,大学教育应将“八德”作为文化传承的核心知识点,转换成“学会做人”的具体行动;将《易经》中“不易、变易、简易”的思辨模式,转换成“学会思维”的具体行动;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彰显中华文明的“器”群,转换成“学会学习”的具体行动。中华传统文化对强化杨叔子先生提出的实现大学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功能有重要意义。

就时间而言,鉴于历史原因,特别是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昔日的文化传承,曾盲目排斥西方资本主义发轫、发展时期的西方文化和科技革命的成果,使我国科技、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世界潮流,究其根本原因是不能“与时俱进”地系统吸收诸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性,提倡人性”的人文创新精神,不能适时将文化作为一种潜性动力,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所致。社会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教育对基于不同文化成果吸收的传承。

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存在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大学社会功能认识差异所产生的具体行动上。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当属1088年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而我国官办最早的大学是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堂与波罗尼亚大学800多年的时间差距,形成了基于历史沉积的,对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认知的差异。其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总量与质量的差距。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建立缩小差距实现相对赶超的体制和机制。

但是,在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和相对赶超的过程中,存在着如下的一些基于历史的现实困惑:一是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古代私塾教化与科举制度,已在东、西方文化之间人为地设置了一条无形的鸿沟。如曾将西方文化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创新出的科学技术成果称之为异端学说,这在一定意义上隔裂了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家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二是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曾将诸多被称之为“华夏之根”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打入冷宫,隔裂了本民族、本地域文化的链式传承与创新。如俞吾金在《文化传承创新:从自发走向自觉》中指出,“有人主张把所有的线装书扔进厕所里,也有人主张把汉字拉丁化”。中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打倒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口号,不仅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陷入了灭顶之灾,而且封杀了建国17年来基于跨地域、跨民族的文化传承、文化交流的创新成果,导致出现难以“与世俱进”的局面。这与全球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上世纪掀起的“八十年代‘孙子’热”,“九十年代‘三国’火”和“21世纪‘易经’兴”,融东西方文化一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趋势形成了鲜明对照。

如何建立融家族荣誉感与民族自尊心于一体,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相结合的体制和机制,激发大学生融家族与民族荣誉感于一体的自我、自主学习精神,如何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优秀成果,建立不同民族与国家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学文化融合机制,用填平鸿沟的主动性,消除现实困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科学制度提供支持。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正是在文化创新发展制度的建设上,优化了文化发展的大环境。这对进一步发挥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提供了机遇。不仅会使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走出旧体制僵化的羁绊,而且会从体制与机制的结合上,快速消除大学发展中现存的研究开发急功近利、教学内容形式趋同、师生之间伦理淡薄,教学管理衙门作风和行政管理的官本位。

二、 战略视阈:构建文化传承

与创新的价值体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中国高校发展中一道艰深难解的命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则要构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观,认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新使命,将构建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体系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新使命,要以“发展是硬道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理论为依据,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以追求文化传承创新行动的效率和收益为目的,确立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走向,优化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互动促进机制,在用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引领科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战略与策略的科学对接变成具体行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价值体系构建首先要在提升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效率与质量上具体化。这对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科技人才培养效率会产生潜在的促进力。在高等教育阶段,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一种看不见的隐性“力量”,对人才成长产生的显性促进作用,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产生文化力的价值内涵。

价值体系构建要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文化力予以重视。纵观我国宋朝文化与技术成果和西方文艺复兴与科技革命同步发展的史例,任何一个科学技术创新活跃、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都需要基于文化传承创新的激荡和引领。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大学不仅是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场所,也是运用作为文化力组成的教育力对各级各类创新人才培育的关键环节,实施文化力、教育力与科技力集成策略,运用潜移默化的、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力,使学生成为追求真、善、美,成为具有民族使命感的复兴中华的人才。

大学文化价值体系构建的收益最终要体现在合格人才的培养上。科学人才的培养,无疑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杰出自然科学人才的培养也要有宽厚的人文知识做基础,爱因斯坦、玻尔、普朗克、钱学森、李四光、袁隆平等,都有较高的音乐艺术修养。近年来,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正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刻的改革,但是文化传承创新绝不仅是将《论语》、《弟子规》等古文在大学生中单纯诵读的“知识教育”,而是要体现在可持续地而不是一次性地建设有独特品位、高雅格调、厚重氛围校园文化系统的行动中,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场”作为策略,使文化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促进大学生成才的看不见的“影响力”,成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环境建设中的“软实力”。从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时、事事、处处影响一所大学全体职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要通过深度挖掘基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行动准则,用集“家族、校族、省族和民族”利益于一体、荣誉至上的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行为规范,激发大学师生共同自主、自觉、自省的学习动力,以此消除以单纯知识拓展替代文化素质教育的倾向,构建东、西方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的“文化场”和“文化智慧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导向具体化,用可持续优化文化传承创新的体制与机制,实现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三、策略行动:实现文化传承与

创新的科学对接

文化既是以本民族的固有形式而实现的传承,又是以多民族的借鉴融合而实现的创新。总书记把文化的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第四大职能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的一大贡献。为此,要通过战略、策略与行动的科学对接,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策略调整的重要内容,变成每一所大学的具体行动。

第一,要充分认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第四职能纳入教育和文化发展规划修订的内容予以重视,实现国家规划与省(市)规划的科学对接;纳入教育与文化发展年度计划,实现规划与年度计划的科学对接;纳入每所大学的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实现国家宏观规划、省(市)中观规划与大学微观规划的科学对接,实现规划、计划和行动的科学对接;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职能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决策的议事日程。只有将对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认识转换成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才能将文化传承与创新落在实处,才能用文化促进力优化大学发展环境,才能激发师生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用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动性,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将树立正确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的自觉性和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变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人才的具体行动。

第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核心知识点链接的研究,开发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新手段与新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创新传承内容、传承模式、传承机制的基础上,向传承全过程赋予新内涵。通过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知识接口,优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环境、模式与渠道。在处理好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引领的关系的基础上,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于一体,将传承、吸收、引领和创新科学对接的成果,用于提高高等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教学收益的全过程。当前,要强化人文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的作用认识,在消除重“理”轻“文”上有规划、有办法、有行动。将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为人之道”和“做事之法”的工具,纳入理工类大学教学的知识体系。要用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有效广泛传承,作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核心要素,尽可能多地发现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对接的案例,创新二者结合的新理论,将发挥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建立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共进的基础上。

第三,优化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体制与机制。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见成效。就一所大学文化的内部机制创新来说,一要建立健全基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平衡的民主管理机制,合理配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以学术权力效用有效发挥为重点,可持续地优化大学学术自由的环境;二要向师德建设注入新内容,建立教师知识与技能持续更新的激励机制,用校长、院长可持续学习新知识、践行文化传承创新的行动,激励教师持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用教师可持续学习新文化、新知识、新技能的行动,激发学生“以学为本”的职业操守,将校风、学风的改善建立在团队全员学习的基础上,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行动的全员科学对接,影响学生求学态度和为民族振兴发奋向上、为民族争光的精神。

第四,优化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环境。要深入研究制约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制定相关激励机制。一要制定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分级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办法和奖励办法;二要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劣纳入大学评估与评价。按照分级分类指标,对做出突出成绩者,无论是民办大学还是公办大学,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大学,要在加强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对在实施文化传承创新中走出新路子、迈出新步子、做出新贡献的院校,要通过设立“文化传承创新”专项奖励制度予以表彰鼓励。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绝不仅是“985”、“211”大学的“专利”,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大学,对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要制定相关条款加大对量大面广的弱势大学的支持,鼓励这些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上做出新成绩,从而在更广范围内,将总书记提出的“大学文化传承”战略落在实处。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Combination of Strategies, Tactics and Specific Measures

MIAO Yuning, WANG Fenghua, ZHANG Xiaoxue

(Business College,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31)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9

一、“通变”理论中继承与发展内涵

六朝时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文坛上形式主义风气严重,过度地追求言语的对仗和辞藻的华丽,而且浮糜之风愈演愈烈;到齐梁时期发展到了极致,后世称为“六朝遗风”。刘勰生于这个时代,对文坛的不良风气感触很深,他认为当时的文风已经严重偏离了文学创作的规律,舍本逐末,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扭转,至此提出了“通变”说。

“通变”理论中的“通”,首先指文学外在的创作规律不变,如风格多样化、人文社会题材、文辞的流畅优美等。在刘勰看来,这四者是文学之“体”,文之体要“有常”。其次指文学创作内在规律的“有常”性,如“序志述时,其揆一也”,即文学通过文字艺术来表达情感、反映观点、映射现实社会,在这一点上要坚持创作原则,不能改变。“通变”中的“变”,指的是文学的外在形式不应是单一的,而应该与时俱进,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文明传承、表达的载体,要实现多样化、不拘一格。在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上,应避免空洞无物,而应做到形式与情感、观念与主张的统一。因其“不变”性,所以要做到对传统文学创作理念的传承;因其“应变”,所以要大胆进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通变”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是继承与创新的融合。

二、“通变”理论复古学说辨析

自刘勰所处的时代,就有人将其“通变”理论批驳为文学创作的“复古”。从《通变》的整体理论来研究刘勰对“竞今疏古”的批判,也许更为全面而客观。刘勰《通变》:“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这传达出了一体两面的思想,文章在体裁上要借鉴传统,但在形式和言辞上又要敢于创新。而“望今制奇,参古定法”,亦指要靠创新彰显文采,但在规律上要遵循传统。由此可知,刘勰反对“疏古”,但也不赞成“泥古”,要把参古与创新联结在一起。所谓的参古,指传承古代探索和积累的文学经验和规律,这是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但不是一成不变地模仿、拘泥于传统。另外,针对刘勰的“还宗经诰”说,有人认为就是倡导复古。对此,也不应妄下定论,而应客观考察其时代特征及思想本质。刘勰认为,当时文风过于夸饰、讲究形式,而真正的美是质朴、自然、不加修饰、顺应天道,而天道应是“至简”的。古代的经典之作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而当时的文风则偏离了质朴自然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还宗经诰”正是针对时弊的一剂良药。刘勰提出来的另一个理论是“欲变今必先法古”,这也给复古说提供了口实,但综合其学说体系,其本意也不在复古。

刘勰曾说,历史名家如司马相如、枚乘等人的文章,之所以成为传世典范,最重要的是他们传承了传统的“不变之文”,同时又能够明了“常变之理”,这才是“通变”的真正含义。由此可见,“还宗经诰”并不是“借古非今”,而是主张传承传统的优秀文风,改善当时的文风,具有很强的时代针对性,也具有传于后世的普遍价值。当然,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思想来讲,刘勰无疑也具有时代局限性。如“厚古薄今”论,他认为古代的经典是文学发展的极致,越往后越偏离文学真理,文学发展在本质上仍要沿袭传统的规律,其“弥近弥淡”说就有所偏颇。但是,衡量古代文学理论家,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判断,其不可避免地受理论环境、传统的约束,而且这种思想也不能代表刘勰思想的主旋律。

三、“通变”理论中传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在我国文学理论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文学创作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并且体现出辩证统一的思想。在研究历代文学创作特点的基础上,他提出文学创作“日新其业”,从历史观的角度诠释了文学发展的宏观规律。他将“名理有常”与“资于故实”、“通变无方”与“酌于新声”、“凭情会通”与“负气适变”、“质”与“文”“雅”与“俗”相提并论,表达出传承与发展是文学发展规律的一体两面,体现出可贵、朴实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关于对文学传统的传承,刘勰认为,在文学创作规律中有恒定不变的因素,在文体上“名理相因”“文体有常”,基本的文体及其特点相对稳定,如四言诗强调雅润,五言诗要清丽,赋则要义雅词丽等。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对此不能有所混淆,如颂体与诗赋在形式上虽然接近,但颂体的内容以褒义为主,要遵循辞彩和雅正,但不可过于艳丽和浮糜。他还举例,《西巡颂》和《北征颂》赞美过度,有损体制;《上林颂》和《文成颂》则过于追求辞藻,也不符合雅正的要求。古代文章的文体很多,但各有其特征与要求,不可模糊了界限,要使它们在各自的空间内得以发展。

与其传承理念相比,“通变”理念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创新与发展。刘勰认为,“言辞气力”就不需墨守成规,而要勇于创新。如在诗歌创作中,虽然有“诗言志”的要求,但是作者才之庸俊、气之刚柔、学之浅深、习之雅郑、性情所铄,所以他们用于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形式也必然有所不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辞采、文气也各有所不同。这是文学创作发展变化的原因,也是文学作品个性化魅力之所在。从历史视角来衡量文学创作的发展,刘勰认为,创新也是重要因素。他主张在文辞气力方面要创新,不仅要“采故实于前代”,还要“观通变于当今”;不仅要“刚柔以立本”,还要“变通以趋时”;不仅要“立本有体”,还应“意或偏长”。

在刘勰的“通变”理论中,“通”与“变”并不孤立,更不对立,而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发展,通过发展来传承优秀传统,其“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等论说,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四、结语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通变”理论,针对当时文坛盛行的浮糜之风,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是重要内容。虽然刘勰的理论有时代局限性,但其相关理论的提出有一定的针对性,不是一味复古,而是更侧重于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在“通变”理论中,继承与发展并不对立,也不是孤立的发展,而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这使“通变”理论有了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1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FDY017)、2013年度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构建”(项目编号:XC213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57-02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再到“十”报告指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是摆在各行各业面前的重大问题。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承和创新的地方,更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场所,有没有文化自觉,能否树立文化自觉是高校发挥文化功能的重要前提。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同质性,构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及文化功能界说

1.文化自觉的内涵和维度。“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最初由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尽管后来又有一些学者分别从“认识论”“反思论”“基因论”等角度将“文化自觉”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其中不免有合理成分,但是笔者更加支持和认同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解。这是因为,从19世纪末至今,对文化的争论无非是关于“古今中外”的问题,面对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如何做出取舍,如何既避免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又避免全盘西化,如何辩证地对待自身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提升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是问题的核心。费孝通先生仅用简单的“文化自觉”四个字给出了答案。据此,笔者认为文化自觉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认识和把握,即对文化价值的认知,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对文化建设历史责任的担当。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质性,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促进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文化,它是一种文化形态,其过程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也是一种以文化形态、方式、方法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体现着文化性质,具体包括文化继承性、文化超越性、文化民族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继承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文化继承所具有的应然性和必然性。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在任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向教育对象灌输的教育内容自然而然带着过去文化的印记,任何以文化虚无主义的观点脱离文化历史,割裂文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失败。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超越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超越时空、阶级、派别的局限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创造。只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一切世代、一切阶级、一切文化流派的文化思想都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超越和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民族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民族风格和特征。因为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而正是这种民族文化铸就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灵魂。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会选择能够适应民族土壤的文化精神来教育民众。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文化的方法促进人的文化选择的传承、创新,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文化能丰富人的境界,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激励人的精神,促进文化主体的知、情、意、行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和主体人格形成、稳定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创建一个陶冶人们心理的‘文化场’,以文化传承、文化渲染、文化渗透、文化自觉等方式表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使社会准则和思想品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质,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使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文化的选择、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创新来实现对人的教育。”②

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文化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形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和文化功能保证了文化自觉的实现。文化自觉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命之一就是通过继承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因此,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应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文化传承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相互融合。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的历史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同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地方。而理性批判和合理继承、创新是文化自觉的根本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代的东西当下化,传统的东西现代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整合、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和创新发展,这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根本体现。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积极回应。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高校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补给却缺乏系统性、制度化,这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认知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越发淡薄、民族文化自信心不足等现实问题,更不要谈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了。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内容是对此困境的积极回应。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如孔子“仁爱”思想中的“恭、宽、信、敏、惠”“孝、悌、忠、恕”,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墨家“兼爱”,道家“无欲”“不争”等思想,《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教育著作在价值追求、人才培养、道德养成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多的契合点。同时,又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来源于人民、来源于实践,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易于被群众所接受。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对其进行分析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和广为熟知的民族语言,把反映当今时代生活和实践的思想内容融入这些概念和形式中。一句话,就是要用旧瓶来装新酒,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实现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增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创新,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为主渠道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了解和认知是前提。目前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专门教材和必修课程。1982年新加坡教育部便组织编写了《儒家伦理》教材,获得很好的社会效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功范例,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不仅有效地利用了传统教育资源,也能使当代大学生在学校中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寻找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认知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认识源自实践而高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和提高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仅来自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来自于大学生课外的素质拓展活动。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沙龙、演讲比赛、国学讲坛、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迹,欣赏传统书法、音乐、手工艺作品等传统文化实体,使广大学生在领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报等传统媒体,以及校园网、QQ群、人人网、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融入校园文化,让学生浸润在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3.以队伍培养为关键,有效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否有效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学生传承与创新,教师是关键。“要给学生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首先要培养一支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作为人才保障。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科高学历人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科化、现代化转化的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勇于探索和钻研,通过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符合时展、满足大学生需求的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来教育凝聚一代青年,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化创新的能力,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智力源泉。

[注释]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11

传统戏曲及其声乐演唱形式在各地区、各时期的流变,使古代声乐演唱技法和理念被传承了下来。现代民族声乐在许多方面,都传承了传统声乐的演唱技法、特点和审美理念。明代的四大声腔,为传统戏曲和声乐演唱的代表性唱腔。这都是有别于西方声乐艺术的重要标志。声腔艺术的代代相承,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对传统声乐演唱技法和理念的学习,传承它的优秀成果,使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有创新依据。

二、传承与创新

我国民族声乐要想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就必须有创新精神。创新,首先要有选择、有吸收、有继承,这样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式。丁亚平说:“喻示了特定民族的艺术家在时空上与一种精神结构和一种文化组合。艺术家的差异不仅显示为一种民族语言上的不同,而且,其全部主观功能往往都起源于一种前结构,也即一种不断发展、变化且得到维持和强化的群体精神结构。”(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347页)这说明各民族把共同认可的经验作为一种文化趋势,这是艺术家很难超越的精神结构。多年来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受外来音乐影响和主流音乐的冲击,其个性化逐渐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族声乐对传统声乐的传承和创新。民族声乐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既要传承也要创新。对外来声乐艺术是兼收并蓄和勇于吸收、善于交融,使传统声乐与现代声乐相结合。因此,我们要不断以新的视野、新的高度认知世界,不断向国外先进声乐学习,以求丰富、更新与发展自己。只要不断地传承传统和开拓创新,就会为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开辟一番新天地。

三、传承与发展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12

[8]张雪梅. 民族地区高校民间文化传承人培养模式探讨[J]. 凯里学院学报,2011(4):151-155.

[10]王佩.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人才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13(2):9-12.

[11]逯长春.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价值、课程与模式[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90-93.

[13]王屹,李春春.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探索[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1.119.301.414.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篇13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17-04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人类的历史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高等教育则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教育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又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它既执行文化的社会遗传功能,又执行文化的时代变革功能。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

1.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高校是培育新知识、孕育新思想、产生新观念的摇篮和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高校应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对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理论研究,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切实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高校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可以加快培养更多高层次、高质量的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此同时,高校要切实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推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代表国家标准、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文化成果,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社会进步的根本。中国百年沧桑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其在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建设现代新文化方面,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2]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已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大学文化软实力就是大学的竞争力,高校通过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更多受大学文化熏陶、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使培养出来的青年大学生不仅有智商而且要有智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高校竞争力。

3.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

创建现代大学文化,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精神中,结合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举措,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而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不仅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各种新思想和新文化产生的摇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4]高校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将传承、创新和交流统一起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文化有机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生的思想,帮助师生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扎根于师生心灵深处。

4.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命题,也是我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的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高等教育是社会文明的载体、科学发展的动力、社会和谐的基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其主要职责和使命之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等教育责无旁贷。[5]高校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和传承文化创新的薪火,高校在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是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一个基本职能,创新文化精神是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高校通过培养突出人才、传承优秀文化和创新文化精神进一步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

二、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树立四种意识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6]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牢固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强意识和文化自醒意识。哲学上形容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作为时展的一种产物,具有鲜明的意识性和时代性。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所树立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强意识和文化自醒意识具有紧密的联系。文化自醒意识是对高校文化传承重要性的一种警醒,能够自觉的面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压力和挑战,从而坚定高校文化发展的特质和方向,遵循其发展的规律,形成具有独具特色的高校文化发展理念。文化自醒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提,要将其升华到一定的境界和效果就必须不断推进高校文化的前进,而前进的动力则源自于文化自信意识的支撑,文化自信意识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进则后而稳,退则理而深”,高校文化涵养的丰润升华,文化理论体系的塑形转化必将带动文化自强意识的不断演进,从而促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更加深入发展。

1.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从哲学角度考虑,文化自觉意识培养要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要具体到我国文化建设的国情的认识上来,要发现优势,也要发现劣势和缺陷。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要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深刻认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创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以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厚重人文精神、广博专业素质、崇高道德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有效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2.文化自信意识

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意识的培养的对象不是部分或者局部人,而是整个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已经形成,这就为文化自信意识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世界形势瞬息万变,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充斥在高校的每个角落,要求我们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去审视、去研判。面对当前新的形势,高校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既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先进文化,并将自己的先进文化进行宣扬和推广,也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蓄。

3.文化自强意识

随着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文化影响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集体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而且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某一层面看,文化力的强弱也反映了一个整体的多方面因素。文化自强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是秉承文化兼收并蓄传统的历史使命,是文化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是凝聚人心,增强团结的有力保障。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强的必要方式和有效途径,通过高校文化建设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可以不断加强对学生文化自强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坚定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意识,从而对于弘扬优秀文化精神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4.文化自醒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阶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何种文化,其本质性的、深刻的内涵是哲学,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存思想与方法的各方面体现。目前,我国正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出现多层次、多方位、多品种的现象。高校文化是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和沉淀孕育形成的,是不断发展的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校文化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文化自醒,与时代相适应,与社会相融合,与实际相匹配。

三、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探析

1.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意识,切实提高新媒体信息素养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以网络为平台,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也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开辟了媒体传播途径。目前以Web2.0、P2P、SNS、微博客等网络新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媒体资源丰富、信息传播迅捷,日益成为广大高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7]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各种不良信息也通过新媒体混杂而入,一些低级、媚俗的信息、图片和视频以及国内外大肆向青年学生传播国家、民族的仇恨思想,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在没有过滤的情况下,就直接传播到青年大学生当中,这就必将在青年大学生对民族认同感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要实现高校文化传承的创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就要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对不良信息的无障碍传播,分析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切实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自觉意识,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的行为规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传入,培养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2.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信意识,全面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文化交流活跃,文化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根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道德境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理想追求。这些精神追求都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高校要积极主动地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各项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为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的文化人才作贡献。文化的广泛交流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相互交融充满着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着力提高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养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国外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同时高校还应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强化对全体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他国文化,使他们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信意识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各个层面来充分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化建设领域所实现的新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同时,高校还需要发挥其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当代中国文化标志性事物的研究和宣传,以中国的价值自信支撑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争锋中凸显文化自信,从而彰显传统文化永久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

3.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强意识,努力强化四个高度认同

2009年8月2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宣传新疆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8]“四个认同”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对“四个认同”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对大学生开展“四个认同”教育过程,是统一思想、改造思想的完整过程,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是知行一致的要求。任何民族的繁荣、任何国家的富强,都离不开爱国主义的巨大力量,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人民的重要精神纽带和鼓舞人们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9]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强意识,就是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坚持传承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增强认同感,使青年大学生自觉将文化传承创新内化为他们成长成才的动力源泉;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勇于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引入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教育,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以高度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传承创新的自强意识;就是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重点教育、激发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自由发展,从而实现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

4.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文化自醒是文化自觉的前提,增强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重点在于发挥大学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事业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又在集成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文化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10]。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效果,对于活跃校园氛围,实现文化有效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处于当前国民教育的高端层面,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伴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校已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了中心,与社会的交流范围越来越广,交流层次越来越深入,高校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逐步深入。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格魅力的提升,在育人的过程中,注重育人理念的提炼、育人内容的设计、育人载体的优化,将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融合,使学生在对校园文化认同的同时能够形成自我认同,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追求,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更好的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文化传承的自醒意识,就是要在高校文化传播过程中,积极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使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用,打造文化传播育人环境,突出文化传承本质理念,在文化自醒意识中实现校园文化在育人功能上的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 君,肖 祥.制度创新:广西文化力提升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1(07):155-157.

[2] 曹国永.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J].高校理论战线,2011(03):39-41.

[3] 何慧星.大学文化的当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2(01):20-22.

[4] 陆 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5):8-11.

[5] 冯 刚.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1(5):192-194.

[6]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4(01).

[7] 张 瑞,邱 杰.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执行力提升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26-128.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