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实用13篇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1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这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的作用,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法是解答本题最快捷的方法。答案为D。

2.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

解析: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特质(包括精神追求、精神文明等)的统一,从本质上说城市环境属于物质范畴,故③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可排除B、D。雕塑是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作为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城市环境)的反映和产物,故雕塑风格依赖城市环境,①错误,A可排除。答案为C。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快捷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学会并熟练运用。

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解析:材料中的“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及“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体现的是中医药创新(文化创新)问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体现的是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体现的是现代传媒的作用。

根据材料的上述信息,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有: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的传承,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把《文化生活》的知识与材料信息有机结合,就可组织出答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答案的方式上,北京卷、全国卷多要求知识与材料信息的有机融合,而不能生搬硬套理论,因此,答案不是知识的简单复述和再现。这是与地方卷特别是山东卷的重大区别,这一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切记并做好针对性训练!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4.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解析:“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这种类型的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是:①提出正确态度是什么,②阐明持这样态度的理由。

设问的有效信息包括:“《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正确态度”。

材料中给出的“上述挑战”是“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性问题,所以,“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也就是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这样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尊重文化不是要将某种文化“束之高阁”,而是要“兼收并蓄”,实现文化的融合。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挑战,实质上是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这是解释应有的正确态度的原因的思维角度。据此可以组织起这样的答案:“文化对经济有重要的反作用,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尊重,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吸收、借鉴、融合,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无法在东道国顺利地开展经济活动”。因为试题分数的限制,参考答案对这一点没有作出要求。

参考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解析:首先,解读设问信息:“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这是调动知识的范围),“谈谈对……的认识”(这种试题的解答思路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是对外文化交流),更应‘走进去’(是对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即融合当地文化,能够为其他文化接纳和欣赏)”。

材料给出的有效信息是:①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②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特别是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这个案例。从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走进去”的角度上说,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两点启示:要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创新必须借鉴、融合当地文化(这是“走进去”的真正内涵,也是“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两点启示),中国的文化产品就不能被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这里也在告诉我们“走出去”“走进去”的意义: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在这样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整合这些有效信息,用《文化生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比较准确的答案。参考答案中的①②属于“为什么”(其中②中包含“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③④是解决“怎么样”或“怎么办”的问题。

参考答案: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所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考情分析】

1.从近三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的整体情况看,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有遍地开花的特点,近三年高考试卷涉及了本专题的每一个考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甚至“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这些一向被认为“偏冷”的考点,出现在2012年的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非选择题中(第39题)。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考点复习时首先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全面、系统。

2.本专题的考点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四个,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就这四大考点而言,近三年的高考考查还是有所侧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这些考点上。山东省教学内容的调整中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框题删除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个考点在山东卷中没有出现过。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知识点的复习可以根据各地命题的特点有所侧重,不必平均用力。

3.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尤其是对重要知识点的考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知识点的考查综合化,换句话说,就是考生解答高考试题往往需要使用知识体系而不是单一的考点知识。如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9题第1问。二是对单一知识点考查的深化。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4问,参考答案中“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对尊重文化多样性内涵,特别是对“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一内容的深化理解。因此,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要深化理解。

【考点精讲】

基于对近三年高考考情的分析和对考点的理解,我们把本专题考点整合为如下四个: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载体):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①正确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因:第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第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第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含义:文化是民族的,是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是说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②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决定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

考点拓展:

(1)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国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3)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讲的。所谓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而文化多元化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多元化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区别。

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例如电视和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②联系。

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人的精神活动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所以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文化传播手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电视、互联网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利用电视、互联网信息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手机是文化传播手段,而利用手机传递短信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文化的继承。

①文化继承的对象: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的继承、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第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继承的正确方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辩证分析(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批判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古为今用。

(2)文化的发展。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二,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特别说明:山东省的教学内容调整中删除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部分内容,山东的考生可根据实际加以取舍。

考点拓展: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理论的根本意义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根本的是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次,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发展。

4.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这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新题速递】

1.2012年6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新闻会上表示,十七大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单个的项目性保护逐步走向系统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假如请你为文化遗产保护制订宣传标语,你觉得可以做出的选择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②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③依法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④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已经有了完备的制度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散布谣言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传播的速度就越快,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①大众应避免盲从,要有理性判断②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息扩散③个人应尽快传播,自由行使权利④政府应及时信息,使谣言止于公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的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香港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倡议:减少一点谋术文化,增加一点大爱文化;减少一些民粹文化,增加一些理性文化;减少一点复古文化,增加一点创新文化。文化做这样的“减加法”,有助于

①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②改造腐朽文化③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变迁④改变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状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②认为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任何差异都不能改变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认同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6.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现代媒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④文化通过创新能更好地掌握群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7.2012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熊建的文章《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阅读文章节选,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节选一: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

牛女传说浓缩了中国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全部理想,因而备受欢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有四大因素:责任、忠贞、含蓄、隽永。

由牛郎织女组成的家庭,相信一定是稳固的。因为他们二人都不会把爱情和婚姻当儿戏,这跟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是一致的,在当前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与世界主流价值观也是一致的。西方社会经过一度的“去家庭化”,拨乱反正之后也在向“重责任、固家庭”的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1)结合节选一,谈一谈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节选二: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但却一直处于“自悲”之中。

即便外国文学大师,也看不明白我们的爱情。虽然七夕节提供了破译中国人爱情密码的绝佳蓝本,但是很少有西方人愿意花费心思和精力来搞清楚。如果说牛郎织女故事缺乏足够的情节,那么,中国爱情最经典的表述——《红楼梦》则提供了更多、更充实的爱情故事,但这对西方人来说更加难以理解。

第一位发表红学论文的西方人——德国人郭实腊(1803年~1851年)更不靠谱,他甚至以为贾宝玉是女孩,说书中的小姐们“喜鹊般谈论着无聊之事……毫无顾忌地发表对奢侈品的个人看法”。

文化是软实力,伴随硬实力的盈缩而变化。18世纪,西方社会还对中国充满敬意,在后来的交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伴随国家地位跌入谷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中也赢得了尊重。1000年前,中国俯视世界;100年前,中国仰视世界;今天,中国平视世界。

但中国崛起之快,许多人还不适应,往往用老黄历看待中国,也因此对中国的进步抱有偏见。我们坚信,那种陈旧过时的中国观迟早会改变,那种随意误读、解构中国爱情悲剧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2)结合节选二,说明怎样才能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

8.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作为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重点活动之一,第27届德国石荷州音乐节中国主题系列活动7月14日晚在德国北部城市基尔拉开帷幕。石荷州音乐节,是德国也是欧洲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音乐盛会之一。并非音乐节“传统项目”的京剧,今年首次进入音乐节的舞台就光芒四射,“东方戏剧”《野猪林》在德国著名的塔利亚剧场演出,征服了这里口味挑剔的观众,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分析指出:这些年,京剧一直在“走出去”,但大多动静寥寥。综观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在国外演出的巨大反响,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迪:京剧“走出去”必须依靠品牌剧目,张扬传统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剧目必须融合人类情感,讲述现代视野的动人故事,适合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习惯;同时,要有优秀的演员,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以及良好的演出平台和专业的市场运作。

结合《野猪林》演出成功给我们的“启迪”,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京剧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答案:

1.A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只是“已初步形成”,故④错。

2.B重要事件不一定是负面的事件,故②“防止消息扩散”的观点不正确。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个人对事件的了解不一定正确、完整,况且事件的性质也不确定,故③“个人应尽快传播”的观点不科学。

3.B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①错。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④错。

4.A对待腐朽文化应该是剔除而不是改造,故②错误。文化的多元化不是文化发展的方向(参考本文“考点拓展”部分),也不是我国文化的现状,故④错。

5.D世界文化的统一性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文化的共性和相互依存性,显然①不符合题意。从整体上说,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但这不等于任何具体的差异都不可改变,因为在文化的交流中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故②错误。

6.C现代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故③错误。大众传媒的宣传只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还是自身经营的改善,故①错。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2

1 继承优秀战斗文化

1.1 传统武德文化中构建的战斗文化

战争既是物质力量的对抗,更是精神力量的较量。中华民族历来是重视文武兼修的民族,在悠久传统军事文化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德治伦理为本、以“仁”为核心,包括“义战”和“人和”两大原则在内的武德文化。在武德文化中“义战”原则主要是指爱国爱族、诛暴伐乱、上兵伐谋、善俘安降、兵不血刃、先德后武、和睦邻邦等等。“人和”原则主要包括和军爱卒、爱民保民、恤民安民、上下诚信、爱兵如子、赏信罚必、赏罚严明、师出以律、令行禁止、任贤使能、正心宽度、尚谦明恩、同甘共苦等等。

武德文化中构建的以“义战”和“人和”为中心的战斗文化对于我军今天的建设依然起着巨大的知道作用。 “内秀文德,外治武备”,在发展我军强大的军事物质基础力量的同时,积极吸取中华武德精髓,创造促进战斗力生成的战斗文化。

1.2 社会主流文化中蕴含的战斗文化

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和以“英勇善战”为核心的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国主流的价值观文化,也是我军战斗文化的重要支撑点。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意志,激励军队战斗力最强有力的支柱。继承和发扬社会主流文化中的战斗文化,要将其同信息系统条件下体系作战的时代特征和战争特点结合起来,紧贴形式任务,围绕我军历史使命形成我军特有的战斗文化。

1.3 我军优良传统中传承的战斗文化

在我军八十多年的革命战争和实践中,形成了体现我军性质宗旨的优良传统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是我军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很强的时代价值, 加强优良传统的教育,对于丰富发展我军战斗文化,提高其在促进战斗力生成的过程中总用具有重要意义。

2 聚焦战斗文化创新

战斗文化在时代的不断演进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战斗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拓展战斗文化新的内容,探究战斗文化新的建设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力于战斗文化的创新。

2.1 旁征博引,丰富战斗文化建设内容

2.1.1 大胆借鉴世界优秀文化

我们应当以科学的眼光看到世界文化当中涉及战斗文化的部分,如科学理性精神、法制精神、制度文化、契约文化等等,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战斗文化建设的例子,在例如西点军校文化精神、骑士精神以及武士道精神等一系列文化中,汲取其中关于责任、荣誉的一些内容,把我军的战斗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2.1.2 依托实践培育战斗文化

军事实践活动是部队战斗文化的“源头活水”,牢牢把握住这个环节,是战斗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在军事训练中,要注重激发官兵艰苦拼搏、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立标兵,树典型,建设有本单位特色的、时刻瞄准打赢打胜的战斗文化。在军营环境建设上,要善于用标语、雕像等形式,突出政治环境建设,营造催人奋进的军营思想文化环境,提醒官兵时刻不忘战争,时刻准备打仗,促进官兵在训练生活中常怀忧患意识,爱军精武意识。

2.1.3 吸纳社会文化建设成果

探索战斗文化创新道路,要善于向社会文化建设成果“取经”,借鉴地方文化传媒手段,借鉴社会文化建设的技术条件,推进军民共建,促进战斗文化军民融合式创新。同时也要引入社会信息,引导官兵关注世界局势,关注军事冲突,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促使官兵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战斗精神,明晰国防重任,以火热的激情投入军事训练中去。

2.2 多点多面,拓宽战斗文化创新途径

2.2.1 战斗文化平台创新

(1)升级传统传播媒介

部队应逐步创造条件,设立专门的电台、电视台,开展更多受国内外观众喜爱的军事栏目和节目。要有计划地拍摄一些反映部队现代生活、反映现代军人风貌的影视作品。同时利用漫画创作,DV竞赛,摄影展等新形式,时时紧扣战争,处处瞄准打赢,常常着眼精兵,发展战斗文化,培育官兵价值观念和凝聚力。

(2)积极建设网络传播媒介

网络作为突飞猛进的新兴媒体,已成为时代的新宠。军队面对信息化的冲击,更应该积极探索网络战斗文化建设的新方式,开拓新局面,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启发官兵学习学网络、用网络,把训练、生活反映在网上、传播在网上,构建起网络战斗文化的新平台,帮助官兵树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新的对抗意识、打仗意识。

2.2.2 战斗文化制度创新

制度因素在战斗文化创新中处于关键环节。部队要注重在战斗文化创新建设工作上,革旧更新,形成科学体制,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尤其在人才建设制度上,要做好人才的培训与升级工作,提高文化骨干的战斗文化创新建设的能力;在奖励机制上,注重战斗文化方面的引导鼓励,提供战斗文化创新的外在动力。

2.2.3 战斗文化理论创新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3

郑宪宏(浙江省经济合作交流办副主任):目前,遍布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浙商已近700万人,如果这些人现在全都挤在浙江本土,那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不仅不能发展壮大,还会产生更多的矛盾和不正当竞争,对浙江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大家都在一个锅里找饭吃,能吃好能长大吗?浙江本土的发展空间已经容纳不下了,最好的出路就是向外走,吸收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阳光雨露。这种发展思维、发展文化就是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这既是浙商对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贡献,也是对浙江、对国家的贡献。

现在河北的浙商有36万多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当然得益于河北的阳光雨露。营养充足了,土壤环境好了,地瓜结得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丝瓜也就长得一串一串的。

要明确定位,清楚我是谁

赵勇强(河北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郭广昌先生在和克林顿对话时有一句话:要清楚我是谁。人嘛,做事要专一。我清楚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就是中国商业地产的一个小小的建设者。我们的万象天城,就建在河北省艺术中心旁边,为的是展示一种浙江文化。对于这座商城,我们不但注重它的建筑风格,它的互动性、观赏性和综合性,也注重从传统百货到购物中心的转变,让它的功能更加齐全,以更好地方便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做事不能贪多,要清楚我是谁。

反哺回归,互动双赢

章鹏飞(山东浙江商会会长):浙江省政府把“反哺回归”作为今年的头号工程,意义重大。山东和浙江两省互补性非常强。比如说资源、能源、市场、空间都比较大,有许多事情可做。我们商会牵头在做的是,把浙江的工业园区、制造园区等一些需要转型升级的产业带到山东去,与山东进行合作,我们也请山东省政府把税收、资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与我们浙江来分享,山东省政府已拿出10平方公里与我们合作。这件事我们已经做成了,这就是互动双赢、共同发展。

高仕东(山西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我在山西做煤炭,山西的煤炭生意大都是浙江人在做。山西的资源很丰富,利用山西资源发展家乡,这是我们应当积极去努力做的事情,也确实有许多事情可作可为。

王忠明(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商业竞争对市场的一个反应:哪里有钱挣往哪里去,这是规律,是规则。反哺回归不是简单的回归,如果你条件好了,资金政策到位了,你的转型升级为他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舞台,他自然会回来。无利可图,无钱可赚,谁干?企业为你做了奉献,最后它垮掉了,政府管吗?浙商基本上都是民企,不是国企。反哺回归是互利双赢,我们浙商如果为了奉献而奉献,那是另一个精神层面上的事情。企业赚钱了,发展了,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

要发挥好商会(协会)的作用

连良桂(天津浙江商会会长):现在天津的浙商有21万人,浙江省政府过去在天津是有办事处的,后来撤销了。现在同天津的经济合作主要由商会牵头做,政府的一些意志、决策,由商会来落实。天津和浙江两地政府赋予了我们商会两个职能,商会设立了“两办”,一个是浙江产品市场拓展办公室,负责浙江产品在天津的销售;一个是浙商回归和引进工作联络办公室,负责与天津的经济合作、经济交流、招商引资。从实际效果看,这样更有利于经济合作。

要注意互联网

和专业化商业网络

郭广昌(上海复星科技集团董事长):互联网的出现是颠覆性的,它无形中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法。比如销售,我们再用传统的做法去开拓市场,肯定是事倍功半。网络能提供更多、更快、更前沿的市场信息、技术资讯、产业信号和商机。网络信息让我们成了“顺风耳”“千里眼”,要注意利用网络渠道,要利用好发挥好网络的力量。

要发展就一定要走出去

田宁(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茅威涛(浙江小百花艺术团团长)、王忠明(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林开月(内蒙古浙江商会会长)、郭广昌: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都有浙商的身影。浙商的发展证明,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一定要走出去。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在那么一个拥挤的地方不走出去发展行吗?不仅仅是浙商,中国的各个商界都应该走出去。

要在一个群体里战胜别人,必须要有全球眼光。复星科技集团开始从几个产业进入,目前已在全国拥有了自己的几个产业基地。在河北,与“摩络丹”进行了成功合作。这几年,复星集团也与世界几家著名的大企业进行了合作,让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促使我们必须要有全球化的眼光,该引进的引进,该合作的合作,该兼并的兼并,与时俱进,全面挺进。

转型升级是机遇,也要注意风险

周成建(上海浙江商会会长)、张伟强(浙江建龙集团董事长)、李建华(浙江万事利集团总裁)、朱仁华(浙江传媒集团董事长)、赵勇强: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潮流,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是,转型不等于转产、转行。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清醒,不要头脑发热,不要盲目跟风,对此,我们是有过惨痛教训的。

我们的一些传统产业还是很有优势的,关键是要在升级上多做一些文章,在提高企业的文化理念、科技进步、产品的科技含量上多下点儿功夫。浙江有十几家网络上市公司,这虽然是引领潮流的,但也有一个不断升级的问题,互联网、网络科技发展很快,不注意升级就会被淘汰。

企业转型,成本太高,风险太大,搞不好就会死亡,一定要想好了看好了再做,一定要慎重。

文化的力量

郭向东(重庆浙江商会会长):浙商这些年发展比较快,有它的文化背景,有它的文化力量在做支撑。浙商的文化力量体现在哪里?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浙商。我们浙商就是敢想,因为思想活跃了经济才会活跃,思想创新了经济才能创新,思想发展了经济才会发展。二是合作浙商。浙商原来是很不团结的,合作意识很差。那是因为最早时候浙商是个体起家,所以他们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存在不少“过河拆桥”“窝里斗”的现象。现在不一样了,温州商人这些年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抱团打天下。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浙商都想做大做强。怎么办?就是要跟比自己更强的人合作。浙商发展壮大的原因就是愿意跟有本事的人去合作,而不是跟比自己本事差的人去合作,当然也不是政府搞的那些“拉郎配”“捆绑式”的合作。所以说这叫做合作浙商,抱团取暖,与强手合作,这是一种文化进步。三是责任浙商。现在浙江流行一句话,叫做“企业家的力量在于责任和担当”。浙商是勇担责任,敢于担当的。正是这种浙商文化的千年传承、不断发展,才使浙商在最终冲刺的时候,一定是第一的。

浙商的文化坚守

周成建: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地去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是广大浙商的坚守。但是这种坚守不能是盲目的。现在的市场每天都在变化,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且还会发生更多变化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坚守和坚持不是原地不动,不是硬撑硬扛,和市场对着干,而是去创造,去创新,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造,我们浙商才能不断成长。

辜胜阻(民建中央副主席):关于浙商文化的坚守,可以有以下三点:一是守诚。这也是所有经商的人都应该做到的。经商办企业缺乏诚恳、诚实,靠欺骗欺诈,靠一些歪门邪道,可能一时得逞,但绝不会长久。二是守信。就是坚守信用和信誉。比如说温州的民间借贷,过去多年一直大都是口头承诺,不打字据借条,不讲利息,凭的什么?是信誉,是品德,凭的是人熟和相互之间的了解。自从出现了民间借贷的信用危机之后,其负面影响很大,人们很受伤。现在,这种“亲缘温州”“熟人温州”也在发生变化,正在逐步向“规则温州”转变。随着国家在温州进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启动,民间资本有了一个合理的平台,民间资本的流动也就更为秩序,更为规范,守信也会进一步规范化、秩序化。三是守业。坚守自己的主业也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文化。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4

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物,在中国主要是指城市社会行政管理的基层单元或各成片商住小区。

社区文化则是在特定的社区内,人们或传承或创造而形成的风俗习惯、审美方式、道德情操等精神生活,也包括社区内图书馆、文化室、人文景观等系列物质总和。由此可以看出:从空间上来说,社区文化包含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风貌。从时间上来说,社区文化则包括居民长期以来对传统习俗、民族风情的保留与传承,还有居民聚居到一定时间后,相互融合,创造出与时俱进的艺术财富。

二社区文化的历史演变

(1)原始社会以物质文化为主

在远古的游牧社会中,部落逐水草而居,并无固定的住地。那时的游牧部落只是具有生活共同体性质的一种社会群体,并不是今天所说的社区。此时的原始文化主要是物质文化,从制造各种工具、使用和发明火、采猎生活到动植物的驯化。

(2)自然崇拜是文化最初的表现形式

耕种的兴起,促使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劳动效率也大大提高,满足基本生活之余,还能提供剩余的价值,剩余价值的出现,导致财产集中在人手中的不均衡,于是出现了财产私有制,直接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出现。村落这样一种原始社区也随之成型。此时,文明出现。在文明初期,人类最初自然知识的贫乏与蒙昧,精神文化比例很小,仍以物质文化为主,且文化文明一般都与自然崇拜(此时还没形成宗教)有关,以村落、部落为结构,逐渐形成属于自己村落、部落的图腾、祭祀等类似宗教形式与活动。

(3)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广大村落社区之间出现了城镇社区。文化的形式越加丰富多样,思想观念的形成,如佛教、基督教等,文化传播载体的出现,如文字、语言的产生,还有各种艺术形式的创造,如舞蹈、书画等,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都是以地域为根基,同种文化形式在不同地域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在人的长期交往中,逐步传播、融合、流传。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城镇社区的都市化、现代化,城市社区的数量不断增多,其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城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人类第三次文明浪潮――信息革命的来临,城市群、经济圈等大都会社区已渐渐形成。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率平均在80%以上,而中国2009年的城市化率达到46.59%。城市的飞速发展,也形成了庞大的社区体系,社区逐渐形成了中国市民联系最紧密的团体。如今的社区文化更是在中国丰富传统文化的沉淀下,赋予了时代的积极意义。

三传统文化丰富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从黄帝时代算起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历经数个朝代,多次民族大融合。中华文明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包含了物质文化与精华文化的总和。

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让炎黄民族有自己的精神依托,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刻独有的价值取向,为华夏民族历经磨难依然却依然腾飞于世界东方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1)传统文化丰富社区文化

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已渐渐被人所忽视,有的已经濒临消失或者甚至毁灭。如今,在强调社区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保留、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基层土壤。以社区为核心,提高人们群众的文化水平,对传统文化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以社区为平台,利用社区凝聚优势,将本地传统民俗文化完整的保留、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例如广东的岭南客家文化,北京独特的胡同文化,也具有很有很强的民族性,例如藏族、蒙古族,他们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赋予了他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传统文化都以社区为载体,在一定范围内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以固定的模式来表现。经过历史的沉淀,它们已经被代代相传的人们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内涵,它们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追求,对自我愿望的诉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也成为了现代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了社区文化,不断增强社区文化力,为社区形象的塑造提供内在的支撑。

比如广东深圳吃“大盆菜”的传统。盆菜起源自宋代,由宋帝m年间留传,南宋末年,宋帝为逃离金兵追赶,落难到如今的香港元朗,当地村民得知皇帝驾临。匆忙之间没有食器,只能拿大盆将所有食材堆置盆中,炊熟食用,这也成就了盆菜一向把最贵重的食材摆在最上层的方式。 春节期间,深圳下沙、上沙、沙嘴、沙尾、新洲、石厦等许多社区都开展“大盆菜”民间文化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只要是发诸人们的内心,其意味就将更加深长,并浸润开去,成为某种可以流传的东西,也成为一个地方本土人气的一种汇聚力量,也是传统文化对社区文化的丰富。

(2)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延伸,也是一种艺术的传承。传统文化在丰富社区文化的同时,也以社区文化为依托,依靠社区的物质基础、组织等优势为传统艺术的传承提供了条件。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种保护需要从基层做起,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以广东岭南客家文化为例,?开丁节是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渔二村的一个传统民间节令。渔二村的居民均是祖籍广东海丰的移民,过开丁节则是源于潮汕、海陆丰的旧俗,从元代流传至今。按当时民俗,家里添男丁后要到宗族祠堂点一盏灯,俗称挂灯、上灯。还要邀请同宗长辈家长,亲朋好友到家中吃开丁茶(当地又称菜茶),以祝贺添丁。后来,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三过开丁节,吃开丁茶的习俗。渔二村的先辈100多年前移民至蛇口以后,早年生活艰辛,更希望多子多孙,家丁兴旺。同时,过开丁节也成了人在他乡相聚祝福,增强团结的好办法,因此,这一习俗便沿袭至今。现在,每逢开丁节,在外地深圳海外的老渔二人都会赶来庆祝,热闹非凡。如今,开丁节这一传统节日文化,已成为渔二社区的独有的社区文化组成部分。

四 社区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社区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内容,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社区文化,必然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解读。

还是以开丁节为例。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开丁节”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是相抵触的。蛇口街道渔二社区的居民大部分是来自广东海陆丰的渔民和部分具有香港深圳双重户籍的流动渔民。其传统的生育观念很强,认为多子多福,生了男孩才可以传后,生了女孩就会断香火,以前存在着非要生个“男丁”才罢休的习俗。

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每逢“开丁节”,村民都不让计生工作者参与,很多人认为“开丁”是要人丁兴旺,而计划生育明摆着是不让他们“开丁”。因此,违反计划生育、超生现象非常普遍。

进入二十一世纪,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在渔二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到各居民家中座谈,互诉心声,了解他们的心理想法,渐进地向居民传递新生育政策。 “开丁节”不再是生男丁的家庭的节日,而成为远近皆知的狂欢节。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解读。

任何传统文化,在代代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才能发挥出更持久的生命力。如今,社区文化要以和谐为主题,构建和谐社区,必要保持文化的先进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社区文化时,推陈出新,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谢晶仁著. 社区文化建设新论.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7-8-1版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5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经过实践的环节。

(2)文化的力量具有双重性,既可起促进作用,又会起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发展不总是同步的。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①国内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国际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的态度和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文化θ说挠跋炀哂星币颇化的特点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

①潜移默化

文化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侧重于影响的过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润物细无声”等。

②深远持久

强调时间(“纵”)的影响,经年累月所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侧重于影响的效果,如“乡音难改”。

4.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区别

表现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比如对于文学、艺术、自然、政治等方面的兴趣、爱好,属于精神追求范畴。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获得途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感染力和感召力震撼人心一增强精神力量―物质力量。

侧重点只停留在主观领域。体现在人的具体行动中。

联系人们通过学习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③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2)文化遗产

(1)含义

文化遗产,从概念上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2)地位和意义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透视文化多样性

(1)世界文化是多样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同时,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主要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表现出来,但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来体现。

民族文化世界文化

表F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原因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

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结论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共性与个陛、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我们必须看到,在世界文化呈现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立性应得到充分的关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要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才能更具生命力。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使人类的精神领域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错误倾向割裂文化的共性和个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而看不到普遍规律;二是只看到民族文化的共性,却抹杀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4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2)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①正确的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坚持的原则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化的区别

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

区别

基本内涵人类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从性质上泛指各种文化,既包含优秀的文化,又包含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社会作用对人类社会来说,正是有了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对待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既要大力维护和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又要坚决克服和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5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不能把教育仅仅理解为学校教育,这里的教育含义更为广泛,凡是增进人们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3)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①含义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②标志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③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作用

大众传媒具有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的优点,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同时,也应看到旧的传媒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4)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①文化交流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②做法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二、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含义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强调点时间上的v向比较,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空间上的横向比较,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区别

含义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指某一民族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民族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

侧重点传统文化更多的是指过去遗留或流传下来的文化内容,侧重于过去的文化新着、表现着民族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内民族文化更多的是指至今仍存在、并不断发展更容,侧重于当今的文化

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历史性,继承性民族文化主要特点是具有地域性

参照物与现代文化相对与外来文化相对

性质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性质呈现为中性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正面肯定的

指向传统文化的内涵,包含风俗、礼仪、信仰、习惯等,主要是一种道德与宗教的价值,也具有政治与教育的含义民族文化的内涵,包含风俗等的层面,但更多指文化精神和价值系统,尤其是往往被赋予了现代的特殊价值,因而更多具有政治与教育的含义稳定程度传统文化是历史留下仍保存在今天的,具有固定性而民族文化往往是在旧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与变化,是发展变化的

联系①都是指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的、固有的、能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表现出民族国家面貌特色的文化部分,都具有民族性,都是反映一个民族的特点的文化。②民族文化本身渗透着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三、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4)文化创新的作用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①必要性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基本内涵

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R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6

摘 要:

作为一种文化组织,大学与文化相生相融、相得益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责。以2011年主席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契机,整个社会对文化建设以及大学在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的关注迅速升温。在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当代大学的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当代大学实践新使命的内涵与要求、困惑与阻力、方向与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关键词:大学新使命;文化自觉;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2-0026-05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

新使命”的时代意义

随着学者们对大学作为文化组织属性的认识,以及文化因素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社会竞争中的价值日益凸显,高等教育学界早在多年前就有要将“引领文化”、“守望社会良知”作为大学第四职能的学术讨论。因此,不少与会专家首先对本次会议主题“大学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新”提出了质疑。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老先生就明确提出: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个使命不仅仅是现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该是大学应有的使命和永恒的使命。然而,正如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指出的: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第四功能,它肯定不是新的,因为文化传承实际上已经蕴含在育人和社会服务工作中。但是学者需要研究的是,为什么在20世纪,我们会提出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它的意义何在?庞教授的这一问题关怀正是此次论坛召开的背景和动力,也是代表们集中的热议话题。

代表们对大学承担这一新使命的时代背景的分析可以用两个“相背离”来概括。一是时下社会上发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等事件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背离。楼宇烈老先生引用了《中国经济在增长,文化认同感却在消失》、《走向世界,中国人不能迷失自我》、《崛起的中国面临身份危机》、《警惕“铜臭味”污染中国社会》等大量的外媒报道,呼吁要警惕我们的社会变成经济机器,人成为经济动物,并指出文化建设的重点应当是国民整体素质的养成和提升。二是大学时下的功利化和庸俗化与其文化担当的使命相背离。论坛主席李政道先生在大会的书面致辞中说:当前国家正在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大学延续着一个民族的道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根脉,此刻更应该走在前面、勇于担当。然而让他深感担忧的是,目前却出现了一些高校盲目求大、单纯求快的现象。因此展开一场对大学使命再认识、再深化的讨论非常必要。

在当代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激励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越来越重要的时代背景下,大学作为文化重镇,直面中国文化现状,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认为一方面可以使大学回归大学的本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成为培育杰出人才的基地,反省自我,清源正本,以先进的大学文化为自身定位引领发展;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处于深刻质变的时代,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的守望者、创造者和引领者之一,应以足够的坚持和敏感,唤起社会深刻的文化自觉,以优秀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为基础,构建当代文化的价值体系,最终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铺就厚实的文化底蕴。

二、当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质

文化传承与创新一直是我国学界讨论的话题。中国社科院张建军研究员认为,我国关于大学与国学研究院经历了两次大讨论,而这两次大讨论的本质都是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认识和再认识。一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复、梁启超、胡适、王国维等大学者对中学与西学体与用的争论,并以清华国学院的成立告一段落,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儒学的回潮、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引起的中西文化争论及当下的国学热。《科学时报》社社长陈鹏也指出,如何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文化的再造与创新,已经成为这个社会和有责任的中国人很久以来思考的问题,并在许多的场合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我国学人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持续思考与20世纪的两次大讨论,正说明文化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那么,在当下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定内涵是什么呢?对此,专家们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比如,楼宇烈老先生提出,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在中国这样一个环境,我们虽然讲的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但更应当注重和强调的是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为民族文化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紧密相关。北京大学章启群教授则旗帜鲜明地提出,现在的很多社会问题,其根源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源于思想问题,而思想的问题在于缺失思想。因此,当下中国需要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沂研究员认为,我们现实社会中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信仰的失落,重建信仰是重新建构我们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方向和最根本的途径。北京大学韩水法教授则从语言承载着思想和文化的视角,提出汉语要成为一种学术语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新。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无疑是当下文化传承与创新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专家们关注的核心。秦伯益院士通过对比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指出不发展文化盛世是不能实现和持久的。他认为我国对GDP的追求让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造成了各种社会矛盾。一部科技兴衰的历史反映着民主进程史,中国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主要是原始创新),为此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南京理工大学刘魁教授则借鉴社会学的自反性现代化理论,指出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来说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在进行科技创新时,需要将之与文化创新和价值观创新有机融合在一起,关注创新行为的伦理指向,从而提高科技创新的品质,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创新。

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两个令我们深思的话题。一个是张建军研究员提出的,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学讨论相比,当前的国学热我们是在弘扬、而不是研究,缺乏一种反思的精神。我们现在要警惕盲目的乐观和膨胀的文化自信,同时还要注意文化中心主义的重新抬头。另一个话题则是由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提出的,即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否支持创新、包容创新。他举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以色列总统曾对他说起自己小时候妈妈每天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今天有任何问题挑战你的老师了吗?”而他自己每天问孩子的问题则是:“今天你听老师的话了吗?”由此,他认为中国需要另一种形式的文化革新,使年轻人里面有一批能够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信念,不为社会世俗的观念所动的人。

三、当代大学实践新使命的内涵与要求

高等教育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1]蔡元培校长也有句名言:“大学者,高深学问者也。”中外教育家的论述都界定了大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机构,文化是其存续的内在规定。而我国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不是沦为政治的工具,就是甘做经济的附庸,失去了文化身份的自觉。对此,陈鹏先生的提醒振聋发聩:如何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实现大学精神的重塑,并最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跨越和学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中国大学必须面对、求答并解决的重大时代问题。

New Missions of Universities: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 Summary of the Second China's Innovation Forum

Chen Yal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7

一、物质文化

新校区可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选址,积淀高校的厚重历史。即使无法做到所有的经典重现,也可将老校区的优良传统文化移植到新校区中,例如,校训、校史、校徽、校歌。校训、校徽要标注在校门和主要建筑物等显著位置。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活动等学校重大活动中,要悬挂校旗,全员佩戴校徽,齐唱校歌,这也是新校区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

新校区可以建设校史馆,建造纪念雕塑,以学校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命名校园道路、建筑物等。在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场所,设置宣传牌,介绍校史校情。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校庆等学校重大活动多在新校区举办,增强新校区师生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传承不等于守旧,也不是拿来主义,应当根据新校区的学科和学生特点凸显自己的特色。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应纳入学校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宏观战略研究,进行超前的规划布局,创新办学定位。

创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自身的特色,如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学生特点等,又要体现时代特征,建设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每个校区都需要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和特色文化景观。例如,山东大学的“小树林文化论坛”就是依托各校区的小树林,将其打造成山大学子共同的精神家园。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是个长期的过程。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鼓励校友捐赠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发动师生参与校史的编纂工作,师生联动参与校园命名、绿化工作等。

二、精神文化

新校区精神文化的传承,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进老校区的优秀文化成果,鼓励新校区的学生走出校区、走出学校,在交流中学习、融合。

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大师讲座、社团活动等)在多校区同时开展,或在各校区轮流举办,或向新校区倾斜,让不同校区的学生都感受到作为学校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新校区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主题活动,打造属于本校区的品牌活动,增强新校区的魅力。

精神文化传承的主体是师生。如何解决教师下课就走、老生无法传帮带这一问题?完善新校区功能规划、住宿、交通、饮食等保障制度,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教师公寓,使往返交通方便,吸引教师在新校区办公、科研和生活。老生融入新校区的校园管理和文化活动,能增强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交流互动,如高年级学生兼职辅导员,提倡不同年级学生组队参加比赛等。

加强新老校区之间文化交流的同时,必须加强与外校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新校区利用毗邻大学城、高新科技园区等地缘优势,进一步开展与社会的合作,创办学生实践基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辐射、带动新校区周边环境,形成良性互动。

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的作用,实现学校信息不同校区同步全覆盖,使之成为广大师生参与学校重大事件的平台,增强主人翁意识。校园课程网络的建设,应打破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品牌校园文化活动要实现校内网络共享,扩大活动的受益群体。老生加入低年级学生的QQ群、微信群等平台,虽不在同一个校区,可随时深入交流。

三、制度文化

新校区大多传承老校区的制度文化,采纳老校区已有的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但师生观念上的差异,使得老校区制度的落地需要一个过程。组织新校区师生学习制度,在实践中领会,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有利于推动制度传承。但新校区完全照搬照抄不能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必须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和办学宗旨、符合新校区实际的制度文化。

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加强与周边村镇、社区、学校、企业的联系合作;完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安全保卫人员,明确安保人员的职责与管理体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新校区内教学、科研、文体活动、生活场所的管理和使用,要与老校区的管理相统一,同时又能满足新校区师生的需要;创新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探讨新校区的部门设置和人员安排,延伸老校区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部门的职能,做到明确权限,协调合作,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8

一、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高职高专校园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涵盖校园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风、校风、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明与行为准则,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等内容。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客观需要,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心素质,对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具有明显的教育导向作用。

近年来,文化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职高专是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最重要的场所之一,高职高专学生在学校中不仅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和思想,完善自我,而且可以提高品格情操和审美情趣,尤其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更可以引导教师在遵守学校总体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确定更明确的教学方向,促进教学管理活动的不断改善,最终实现高职高专的办学目标,让学生在享受更多校园快乐时光的同时,以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走向社会,未来积极地向社会传递中国的优秀文化。

(二)可以传播更多的优秀文化。

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而言,优秀的文化可以在高职高专学生之间相互传播和渗透,甚至会对一个班级、学校、社区乃至社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近年来,随着高职高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高专已经成为传播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更是不容忽视。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生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变得更遵纪守法、诚信友爱、公正正义,在各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生活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变得更快乐,从而使学生乃至周围的人都与时俱进、积极向上,传播更多的优秀文化。

(三)能够增进高职高专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高职高专在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之间的和谐、稳定与团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优秀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可以使学生之间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形成共同的文化精神,减少彼此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因此,高职高专在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时,要凸显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个性和品位,引导学生对文化建设目标的认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活动中,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弘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群体意识,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源构成比较复杂,常常是来源于社会的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基础、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自觉接受高职高专先进文化的熏陶,自觉投入高职高专的各项教学管理活动当中,建立和谐、规范的校园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的建设,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优秀文化的弘扬、提倡和彰显,可以使每个高职高专学生都自觉遵守学校的制度规范,这对高职高专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显然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构建原则

高职高专院校要想逐步营造优秀、和谐的文化建设氛围,并发挥应有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和职能,就必须结合我国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着眼于高职高专院校的长远发展,坚持正确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原则。

(一)全面性与个人化的协调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必须确保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全面性,如校史文化、校园文化、校外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化、社团文化、公寓文化、校园安全文化等都要有所涉及。同时,高职高专为提高自身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优势,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区位优势,加强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高专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此外,高职高专院校还必须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使学生的专业特长、志趣爱好、文化才智、专业特长等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有效的开发,从而使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变得更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与学校、个体与集体、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系统、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在前期建设和长期积淀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传承和创新。因此,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进行长期、科学的规划,做到常抓不懈、分步实施,确保文化传承与创新长效机制的建立,增强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恒久性和有效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接受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受益者,而且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参与者。因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调动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够为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学生的风采展现和精神支柱,只有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才能确保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开放性的原则。

人类共处地球村,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共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不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共存,在共存中发展,在发展中共繁荣。一个民族文化要存在、发展和繁荣,就必须“相互交流,博采众长”。因此,在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必须坚持开放性和原则,积极汲取校内文化与校外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中的精华,增进彼此间沟通和交流。

三、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标。

任何优秀文化在建设过程中,都需要确立自身的核心目标和内涵,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子目标与总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向和质量。首先,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要贴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并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其次,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要贴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生活实际,重点突出“学”与“乐”、“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在让广大学生享受高职高专办学成果的基础上,切实体会到校园文化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体验到更多的成功与快乐。再次,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要坚持“学”与“为”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在切实体验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在“和谐”的氛围中保持个人热情和进取有为的精神,自觉投入高职高专的各类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增强学生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和长期性。

(二)完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高专院校综合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内容,更是一个大学文化精神的主要体现,是全体师生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建立完善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制度、会议制度、班级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同时,要坚持以校风、校训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如高职高专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校园艺术节等形式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进行鲜活、生动的展现,加深学生对校风与校训的认知与理解。此外,在各类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扭转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的错误观念,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特点的人文教育新模式,如通过读书会、演讲会、举办人文讲座等形式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

(三)重视个性化文化创新与建设,建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为了不断提高高职高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个性化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建设,增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个性化、先进化和科学化。首先,相关部门要结合高职高专的实际和时代特点,精心创造健康向上、和谐稳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环境,逐步确立和彰显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形成浓郁的学术格调和文化氛围。其次,高职高专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使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个性特征逐渐显现出来,逐渐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优势,将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同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四)加强同社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近年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高专教育中主要的办学模式,具体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结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产学合作等多方面。高职高专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样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高职高专教育与办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仅仅依靠学校自身力量是不足的。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当进一步开拓和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多加强同企业等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与社会文化的有效对接和融合,并将其贯彻于学校合作办学的各个环节。例如,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将其企业文化引入到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对未来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达到高职高专学生顺利就业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得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变得更有意义。

总之,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基本功能之一,是高职高专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优势品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各个学校的领导应当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给予高度的重视,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职责和权利,并加强对社会力量的整合,促进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系统、高效的开展,进而使高职高专在教书育人中发挥更大的职能和作用。同时,在构建文化强国的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要充分发展自身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职能,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及时纠正高职高专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偏差,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这样才能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和社会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志亮,王金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职业精神”特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2]石芬芳,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07).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9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17-04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人类的历史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高等教育则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教育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又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它既执行文化的社会遗传功能,又执行文化的时代变革功能。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

1.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高校是培育新知识、孕育新思想、产生新观念的摇篮和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高校应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对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理论研究,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切实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高校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可以加快培养更多高层次、高质量的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此同时,高校要切实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推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代表国家标准、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文化成果,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社会进步的根本。中国百年沧桑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其在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建设现代新文化方面,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2]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已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大学文化软实力就是大学的竞争力,高校通过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更多受大学文化熏陶、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使培养出来的青年大学生不仅有智商而且要有智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高校竞争力。

3.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

创建现代大学文化,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精神中,结合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举措,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而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不仅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各种新思想和新文化产生的摇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4]高校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将传承、创新和交流统一起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文化有机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生的思想,帮助师生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扎根于师生心灵深处。

4.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命题,也是我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的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高等教育是社会文明的载体、科学发展的动力、社会和谐的基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其主要职责和使命之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等教育责无旁贷。[5]高校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和传承文化创新的薪火,高校在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是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一个基本职能,创新文化精神是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高校通过培养突出人才、传承优秀文化和创新文化精神进一步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

二、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树立四种意识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6]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牢固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强意识和文化自醒意识。哲学上形容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作为时展的一种产物,具有鲜明的意识性和时代性。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所树立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强意识和文化自醒意识具有紧密的联系。文化自醒意识是对高校文化传承重要性的一种警醒,能够自觉的面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压力和挑战,从而坚定高校文化发展的特质和方向,遵循其发展的规律,形成具有独具特色的高校文化发展理念。文化自醒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提,要将其升华到一定的境界和效果就必须不断推进高校文化的前进,而前进的动力则源自于文化自信意识的支撑,文化自信意识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进则后而稳,退则理而深”,高校文化涵养的丰润升华,文化理论体系的塑形转化必将带动文化自强意识的不断演进,从而促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更加深入发展。

1.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从哲学角度考虑,文化自觉意识培养要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要具体到我国文化建设的国情的认识上来,要发现优势,也要发现劣势和缺陷。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要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深刻认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创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以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厚重人文精神、广博专业素质、崇高道德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有效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2.文化自信意识

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意识的培养的对象不是部分或者局部人,而是整个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已经形成,这就为文化自信意识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世界形势瞬息万变,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充斥在高校的每个角落,要求我们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去审视、去研判。面对当前新的形势,高校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既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先进文化,并将自己的先进文化进行宣扬和推广,也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蓄。

3.文化自强意识

随着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文化影响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集体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而且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某一层面看,文化力的强弱也反映了一个整体的多方面因素。文化自强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是秉承文化兼收并蓄传统的历史使命,是文化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是凝聚人心,增强团结的有力保障。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强的必要方式和有效途径,通过高校文化建设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可以不断加强对学生文化自强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坚定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意识,从而对于弘扬优秀文化精神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4.文化自醒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阶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何种文化,其本质性的、深刻的内涵是哲学,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存思想与方法的各方面体现。目前,我国正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出现多层次、多方位、多品种的现象。高校文化是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和沉淀孕育形成的,是不断发展的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校文化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文化自醒,与时代相适应,与社会相融合,与实际相匹配。

三、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探析

1.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意识,切实提高新媒体信息素养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以网络为平台,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也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开辟了媒体传播途径。目前以Web2.0、P2P、SNS、微博客等网络新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媒体资源丰富、信息传播迅捷,日益成为广大高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7]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各种不良信息也通过新媒体混杂而入,一些低级、媚俗的信息、图片和视频以及国内外大肆向青年学生传播国家、民族的仇恨思想,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在没有过滤的情况下,就直接传播到青年大学生当中,这就必将在青年大学生对民族认同感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要实现高校文化传承的创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就要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对不良信息的无障碍传播,分析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切实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自觉意识,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的行为规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传入,培养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2.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信意识,全面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文化交流活跃,文化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根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道德境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理想追求。这些精神追求都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高校要积极主动地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各项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为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的文化人才作贡献。文化的广泛交流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相互交融充满着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着力提高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养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国外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同时高校还应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强化对全体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他国文化,使他们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信意识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各个层面来充分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化建设领域所实现的新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同时,高校还需要发挥其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当代中国文化标志性事物的研究和宣传,以中国的价值自信支撑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争锋中凸显文化自信,从而彰显传统文化永久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

3.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强意识,努力强化四个高度认同

2009年8月2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宣传新疆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8]“四个认同”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对“四个认同”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对大学生开展“四个认同”教育过程,是统一思想、改造思想的完整过程,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是知行一致的要求。任何民族的繁荣、任何国家的富强,都离不开爱国主义的巨大力量,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人民的重要精神纽带和鼓舞人们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9]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强意识,就是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坚持传承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增强认同感,使青年大学生自觉将文化传承创新内化为他们成长成才的动力源泉;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勇于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引入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教育,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以高度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传承创新的自强意识;就是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重点教育、激发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自由发展,从而实现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

4.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文化自醒是文化自觉的前提,增强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重点在于发挥大学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事业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又在集成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文化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10]。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效果,对于活跃校园氛围,实现文化有效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处于当前国民教育的高端层面,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伴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校已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了中心,与社会的交流范围越来越广,交流层次越来越深入,高校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逐步深入。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格魅力的提升,在育人的过程中,注重育人理念的提炼、育人内容的设计、育人载体的优化,将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融合,使学生在对校园文化认同的同时能够形成自我认同,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追求,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更好的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文化传承的自醒意识,就是要在高校文化传播过程中,积极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使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用,打造文化传播育人环境,突出文化传承本质理念,在文化自醒意识中实现校园文化在育人功能上的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 君,肖 祥.制度创新:广西文化力提升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1(07):155-157.

[2] 曹国永.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J].高校理论战线,2011(03):39-41.

[3] 何慧星.大学文化的当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2(01):20-22.

[4] 陆 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5):8-11.

[5] 冯 刚.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1(5):192-194.

[6]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4(01).

[7] 张 瑞,邱 杰.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执行力提升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26-128.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10

一、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传承之路

(一)原汁原味的非遗生存环境消失

只有在具备生存环境和活态族群这两个先决条件下,才能称为原汁原味的非遗传承,才能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按照历史流变的规律以其该有的姿态延续文脉。因此,满足非遗传承原汁原味的先决条件是维持其赖以生存的农耕经济的纯粹性和封闭的村寨环境的独立性,以确保非遗传承土壤不会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成为现代信息和大众传媒的接收地和交流场所。然而,伴随着非遗传承保护的不断深入,任何形式的中介作用,包括政府行为、调查者和研究者行为、商业行为等,都作为一种人为介入的形式不断渗透到原生态的封闭环境中。非遗赖以生存的环境、族群、个人因外界信息的不断渗入而受到干扰,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和改变着其原生性。国家发起非遗保护的初衷源自于其濒临灭绝的困境,是一种保护、抢救手段。同时,介入性的保护措施势必造成对非遗原生性的干涉,政府强力的行政主导和商业利益的驱动在一定程度上使非遗母体的纯粹性变得模糊和难以界定。因此,非遗传承保护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循环圈,即各种形式的介入性保护措施,同时也是对其纯粹性进行消解的过程。纯粹的原汁原味的传承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笔者提出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传承之路这一概念,是对这一矛盾的正视,也是对非遗保护中传承与发展这一目的的强调,更是对非遗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积极回应。

(二)保持非遗原汁原味的传承方法

第一,要提高公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特别是培养当地百姓的自觉和自信,使其积极参与到非遗的日常生活应用中,从而建立起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自觉意识的可持续发展的非遗传承群体。同时,加大对传承人群的保护和培养力度,给予传承人必要的生活保障,改善其生活状态,以保障传承人尽快走出生存与坚守之间的困境。非遗项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说唱艺术“莲花落”被认为是门“要饭”的技艺,传承这样的艺术形式被当做“不务正业”,普通群众瞧不起,传承人也不愿意学,造成了这种寓教于乐、淳化民风的方言说唱艺术濒临灭绝。鉴于此,政府可以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社会名誉,这样既能鼓励身怀绝技的传承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非遗的传承之中,又能激励和促进非遗的多样性发展。当然,在鼓励政策和保障机制的推行过程中,难免有部分传承人受利益驱使或商业影响,在传承过程中有粗制滥造、应付公事等消极行为。因此,适时、适度地推出相关监督管理政策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行政手段。2016年,为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鼓励传承人群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由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即是一个覆盖面广泛的培训模式和范例。第二,专家的介入和倡导也是最大限度保持非遗原汁原味的方法。在偏远落后的农耕社会和村寨环境中,老艺人、老工匠虽有精妙技艺,但由于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加之语言差异,导致非遗传承的障碍和局限。专家的介入可以弥补非遗因口传心授而无完备文字资料记载的缺陷,可通过充分搜集和整理非遗技艺最核心的文化资源,为其建立详实可靠的档案,从而将非遗传承落实到具体、科学的方式、方法上。同时,专家介入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保留民俗精华的基础上,对非遗传承的工艺、工具进行科学分析和改良,赋予其新的形式和时代内涵,以此更加有效地保持技艺的本真性,从而达到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二、适度地创新发展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和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提倡保护非遗的同时,强调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要保持创造力和活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要求传承人群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因此,把握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事物客观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流程来看,如果一味地注重对非遗本身稳定性的延续,以及对非遗样式一成不变地保存,而忽略唯物辩证法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就会割断非遗传承的文脉,使非遗传承偏离其宗。因此,要正视非遗的历史流变性,正视其在不同阶段的传承和变化。那么,今天的非遗传承如何既不辱其传承使命,又能保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价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提出:“要分清传承与创新的界限,要创新就不能叫非遗,而只能叫‘非遗创新’。因此,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应‘两条腿走路’,传承和创新都要重视,但不能彼此混淆,否则就乱了。”

(一)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创新发展之路

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本身就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生产力”,有着明确的生产目的和实用性。传统技艺只有在动态的生产过程中才能得以继承和保存。非遗作为人类创造力的载体来自于生活,有着强大的使用价值和明显的功利性特征。因此,在尊重传统、立足当下的基础上,为了让非遗重新走进生活,可以通过适当的创新手段将传统技艺导入现代生活中,采用“生产性保护”的手段,继续发挥其经世致用的生产能力,使之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马文辉曾提出:“我们要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非遗传承人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意提升,然后再进入市场。”生产性保护要求以服务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对传统技艺进行适当的转换和创新。在实践中,为防止生产性保护质变为产业化开发,应提倡手工制作式的重复生产,反对以数量、规模化取胜,要求以“为日常生活需要而生产”取代“为赢利目的而生产”。因此,这种生产方式规模较小且比较灵活,无需高精尖的技术投资,只需利用当地天然的原材料和本土的生产技艺进行生产制作。这种小规模、物美价廉的生产方式,不仅可以聚集当地松散的劳动生产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人口的就业问题,并且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要明确生产目标,针对现代社会的消费人群从原有的生产目标中转化出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要确保手工技艺真正融入当代物质财富的创造中,从而使非遗项目达到生产性自救的目的。非遗只有服务于日常生活,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二)非遗设计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非遗设计文化创新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理解,而是将非遗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正视非遗存在的时代语境以体现其时代特征。通过对非遗文化精髓的提炼,从审美内容、象征寓意、文脉传承、教化意义等层面进行适当的创新设计,既可以是观念上的创新,也可以是形式上的创新。通过提炼产品的民族文化特色来体现非遗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凸显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再现传统文化底蕴,满足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的精神或物质需要,以达到提高社会效益和教化公众的目的,从而使非遗无形的文化价值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良好的保留和传承。在非遗设计文化的创新上,如刺绣、云锦、髹饰、雕镌、织染、烧造等,较多采用生硬的“拿来主义”,忽视了非遗的人文取向和人文内涵,为获得短期经济利益而肢解民俗、迎合市场。在艺术形式的创造上,随意嫁接大量传统的、流行的、外来的元素,进行生硬的删减和随意的拼凑,丧失了非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消解了能够体现非遗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元素。因此,设计师必须在考虑当代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从艺术、技术、使用等层面创造性地展开设计,使民族文化特色和现代设计手段相融合。在艺术上,注重多层次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强化产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情趣;在技术上,将现代科学知识融入非遗的研究开发,以严谨的科学数据弥补一般经验传承上存在的不足;在非遗使用上,既要培养本土消费市场,又要扩大使用人群,开拓海外市场。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农耕社会快速消亡、封闭的村寨环境遭到破坏的今天,追求原汁原味的非遗传承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因此,在农耕经济向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唯有通过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协调发展,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才能保障非遗在当代社会得以活态保存和常态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其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京生.中国现代民间手工蜡染工艺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吕品田主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专题[EB/OL].

[3]王逍.人类学视野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式保护[A].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11

一、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一)个别地区认识不足

经过调查不难发现,一些地区范围群众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是有些专业人士对其认识也不是十分准确。在土家族的生活范围内,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重视,对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二)民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

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经济、文化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所造成的,这使得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已经逐渐失去原来的生存环境和民族特色,这是必须引起社会重视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年轻人中,很多人对外来的文化有着盲目崇拜的心理,因此对本民族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甚至抱有轻视的态度。例如土家族的民族服饰,当代的土家族年轻人很少穿戴民族服饰,大部分都是穿着现代化的服装,这对土家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十分不利。

(三)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存在问题

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受到来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压力,很多民族文化一旦得到开发,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当地的经济提供发展的动力,带领人民发家致富。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原因,很多资源不能够得到开发,使得很多土家族地区失去了致富的机会。有些地区虽然对文化资源进行了开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的误区。例如为了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民俗文化进行随意改编的行为大量存在,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没有得到传承,还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

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措施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我国历史资源的保护方面都有着促进作用,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的一件事,因此,在文化的保护方面,首先要使群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得到提高。这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可以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高。

(二)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长效工作机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各级政府部门会起到重要的领导作用,因此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坚持政府的领导作用,对政府的工作机制进行不断的调节和完善,例如建立民族文化研究所等机构,对土家族的文化遗产进行集中的研究和发展;其次要加强立法方面的工作,对我国已有的文化保护相关的法案进行完善,使文化保护工作更加合法化、规范化。

(三)迅速组织人力、财力对文化遗产进行传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城过程中,要不断借鉴外国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做到取长补短,促进我国遗产传承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韩国与日本的先进经验。还要根据联合国的一些相关规定,规范遗产传承的活动,对遗产进行准确的分类和定义,并且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到土家族生活范围内,对其文化进行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建立相应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档案,力使传承工作更加专业化。除此之外,对土家族的民间艺人,可以进行适当的经济支持,使其生活得到保证,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文化传承的工作中。

三、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措施

(一)在创新的载体中引入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的民间文学主要包括民歌、神话传说等方面,在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其创新性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之前,土家族的传说主要是以口述的方式传承下来的,但是在当代媒体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如果还是坚持之前的传承方式,其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在被群众广泛接受的载体中引入土家族的民间文学,从而达到扩大其影响力的目的。

(二)在创新产品中体验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工技艺类文化遗产普遍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也是最能吸引年轻人兴趣与注意力的一种文化遗产,使年轻人在体验中加强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了解,可以有效地提高其传承效率。例如在制作工艺简单的艺术品方面,可以让消费者参与半成品的制作,使工艺品留有消费者的个人印记,可以提高其销售量,促进其经济效益。在土家族服饰、首饰等较为复杂的遗产上,可以提供试穿等服务,让更多的人了解土家族服饰的美好之处,是一项宣传土家族文化的有效措施。

(三)在数字媒体中再现民族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蹈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优美的舞姿能够吸引很多的游客驻足观看,但传统的传承方式使得土家族舞蹈只能在有限的区域内被欣赏与熟知,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科学技术可以远距离分享的特点,使传统的舞蹈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使其得到更加广泛的宣传与传承。

总而言之,土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是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要措施,更是促进土家族生活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不断加大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杨程.生态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斗争与适应性变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1).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12

社会要健康发展,除了经济力量的推动之外,还必须要有其他的力量,尤其是文化力量。孔子曾说要“富而后教”,这是因为他看到单靠经济的发展一个社会不必然幸福和进步,反而还会有危机。社会的下沉源于文化无力,即所谓的“礼崩乐坏”,或者虽然有着表面的礼乐形式,但内心却无法认同,只能作虚假的应酬。霍韬晦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并非由其生理、种族、肤色、血缘界定,而是由其文化界定。民族亦然,一个民族能够不死,所谓‘存亡国,继绝世’靠的绝对是其文化的力量”。中国人如果看自己的文化,不能仅停留在“入境问禁,入乡随俗”的层面上,更要深入“人的性情”,把文化立根于生命,这才能看到文化之源、文化生长的根据地。文化若外在于人,则这个文化必然会失去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同志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也对民族文化作了阐述:“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往往沉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可见,“文化”,尤其是深植于一个民族人民性情、生命中的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社会的进步和一个民族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内涵――高校应传承何种文化?

“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它不能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的,它需要传承。文化的传承,简要来说就是教育者对文化的传授和受教育者对文化的继承。文化学上,指老一代人向新一代人传授文化和新一代人从上一代人身上接受文化传承的过程;社会学上,称之为社会化过程;教育学上,则体现为教育过程。尽管不同国家、民族、阶级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但是,文化的代代相传则是一切教育的基本要义,在古代,教育是两代人直接的口手相授、言传身教;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渐渐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它也从此担任起了文化传承的主要角色。而其中,作为高深文化中心和高级文化人才荟萃之地的高校,其在文化传承功能上的体现尤为明显。那么高校究竟应当传承一种怎样的文化呢?笔者认为,从历史角度来看,它们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它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对于我国而言,它就是以孔子儒学及其“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文化和以提倡出世、精神修炼的佛教文化为补充的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也是最能体现中西方文化基本差异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地渗入在政治、伦理、礼仪、习俗、以及教育、哲学等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并最终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色;同时,由于儒家是一种道德伦理型的文化,因此这种文化的实质就是教育性的,儒家的教育可以说就是这种教育性文化的载体。道家文化,虽然在历史上曾经势过儒家,但学界普遍认为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文化总体上属于隐逸文化:以崇尚消极恬静的人生哲学,以自然无为之道为其学说核心,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提倡“贵柔”、“知足”、“无功”、“无名”等品德。佛教文化在中国初兴于东汉,在隋唐以后被广吸收而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宋朝时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完全为中国传统文化所融化,形成了宋明理学,即新儒家学说。佛教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有着深远的影响。

2、西方理念引入后的我国近代文化、教育。20世纪是中国的文化、教育发生革命性变革的世纪,中国的文化在自身的传统土壤中,进行着历史性的重构。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把自己置身于当今的历史潮流中,面向世界,认为“中国教育必须取法西洋”(1917年),并强调学习西洋并不是一味地抄袭,而是学习其教育的真精神:“乃自动的而非他动的,乃启发的而非灌输的,乃实用的而非虚文的,乃社会的而非私人的,乃直观的而非幻想的,乃世俗的而非神圣的,乃全身的而非单独脑部的,乃推理的而非记忆的,乃科学的而非历史的”。主张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引入中国文化,把科学和民主的教育纳入中国的教育当中。其中,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在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就是最好的例证,开启了我国近代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变的历程。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要创新就必须要有研究、有探索、有思考。教育,对文化的意义不仅仅是单纯的传递和继承,还在于不断地创新。高校,作为一个文化教育组织,是汇集、存储、研究、传播、教化创新社会先进文化的机构,具有社会文化的“集散地”和“提升机”的职能,是社会文化螺旋式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的一个关节点。i高校传承创新的文化应是流经大学,并在其中得到创新和提升的社会文化,它本质上应当是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最新最高成果。那么,中国当代的高校究竟能够通过哪些途径来传承这些文化呢?

三、途径――高校对文化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

作为国家唯一一所艺术设计示范性高职院校,同时又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高素质、有创意、懂材料、会制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紧盯上海建设“设计之都”和创意产业产业发展的契机,目前已逐步形成以生产线实训工厂和各类工作室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今天的上海工艺美院,一方面有重点地保护、开发创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寻求传统工艺为当代生活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努力;另一方面,正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直接对接国际一流企业,并用这种新的体制引导教师们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加速改革和转型。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将学院对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具体途径分为以下三大类:

1、以手工艺研究院为代表的“直接型”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传承)

传统的工艺美术,它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统合,常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活化石”。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它不仅属于艺术品,而且在我们中国人上万年的生活历程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还有一部分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存在。在当代以科技文化为主的情势下,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遭遇了许多的困难,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的工艺美术已成为当下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研究中心(手工艺艺术研究院)自2010年成立以来,有效集聚了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师和能工巧匠,开始有重点地保护、开发创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并定期组织进行工艺美术技能的理论研究和工艺传承。民间特艺工作室的成立,是研究院的一大亮点。木雕、银饰、家具等十个工作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已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尤其在银饰、瓷刻、木雕、砚刻、草编等多个工艺方面制作了一批工艺精、造型好的作品。大型瓷刻作品八十七神仙卷、银饰壶、荷花茶海、木雕葡萄盘、明式案几等体现了一定工艺水平的作品,在校内外展览中得到好评。

自2012年2月起,为更好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落实学院发展工艺美术职业教育的改革,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保护和传承,学院手工艺艺术研究院还启动了工艺大师传承研究班(简称大师班),成为研究院的又一特色。研究班由部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带教传艺”,开展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学习。研究班的设立,也是美院探索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工艺高端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探索我国艺术类高职教育新途径做出了贡献。2012年12月,“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由杭州五名部级工艺美术大师赵锡祥(萧山花边)、王文瑛(机绣)、嵇锡贵(陶瓷)、陈水琴(手绣)、朱炳仁(铜雕)率先招徒,每人带3名徒弟,力争通过5-8年时间培养出工艺美术行业的高端人才。来自美院大师班的学员油志超和赵一菲最终以第一名和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入选其中,有幸成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陈水琴大师的关门弟子。

工艺美术研究中心主任陆君玖表示:在研究院“不是单纯地讨论工艺美术,而是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创新与当前工艺美术教学相结合,如何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更好的把工艺美术传承下去”。

研究院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这保护、传承传统工艺美术的途径。希望让美院学生在学习现代设计的同时,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技艺特色,培养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中国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体现和展示中国工艺特色。这既有利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播,又对创新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2、以当代工艺美术品创作为代表的“革新型”文化传承与创新(创新理念)

此处要论述的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工艺美术基础上的“革新型”传承。它不同于前面所提的“非遗”类项目,在这里,虽然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子可见,但创新却是它的要求,只是这种创新不能从零开始,一定要在吸取传统精华元素的前提下,而与时代风貌相结合。

艺术形式和题材内容的创新。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陆晔认为:现今的一些工艺美术礼品、装饰品,尤其是旅游产品,其设计和销售,创新理念和市场观念是非常落后的。许多产品,或者几十年一个老面孔,或者是定位不准,或者是粗制滥造。如果工艺美术能像服装行业做到的“人要衣妆”一样,礼品要送工艺品,装饰要挂工艺品,收藏要留工艺品,服饰要配工艺品,游玩要带工艺品,形式和内同能做到不断创新,那么我们工艺品的销售就要大翻几番了。

3、以数码艺术学院为代表的“创新型”文化传承与创新(无传统影子,融合世界优秀文化、先进文化)

工艺美院新的专业形态,如今正在颠覆传统的教学版图,重新创新并构建教学空间。基于工作流程的项目任务引领,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都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所谓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机械区隔,使彼此卷入复杂的交融和互动之中。工作室教学在课堂与职业情景的交叉地带应运而生,为学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和视界,也极大地拓展了专业建设的空间。校企合作的通路宽广,以工作室为背景的培养模式在四个二级学院的所有专业普遍施行,蔚为大观。下面,让我们以数码艺术学院为例来看:

在全球,艺术与科技高度融合,多学科交叉,使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边界日趋模糊,人才规格的多样化浮出水面。数码艺术学院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文素养、专业认知的依赖途径,以不间断的社会调研结果为参照,糅合行业用人、学生发展和社会建设三方需求,不断摸索、逐步完善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大平台多元多向创新教学体系。企业合作由“点”的布局转向系统集成和“质”的提升,使专业教学对接企业和岗位多元需求,开了校企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新生面。三种形态的工作室更是各有千秋:

“真题项目工作室”完全依照真实项目设置,同步引入企业的能力标准;既是专业教学训练机构,也是教学科研机构。主要功能是把真题项目科学转化为教学项目,同时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仅2011年,采用真题项目的工作室就有:AVID数字影视工作室、天地软件游戏动画工作室、保罗.斯蒂德游戏工作室、摩意空间动画工作室等;完成的项目成果包括:建党90周年献礼片《红军东征》后期特效(部分)、绍兴博物馆大型4D数字动画《越魂》、美国社区网站FACSBOKES全部三转二游戏图形制作、美国动画片《天河》部分镜头制作等。

“虚拟项目工作室”的项目其实也源自真题,不过是在能力分解的基础上,有一个模拟实验的试错机制,由此形成了以2011版教学计划为标志的专业教学执行规范。依照“四步六点教学法”,科学地帮助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有序生成。

2011年末,数码艺术学院三年级学生在未经专门辅导的情况下参加多项国际性专业资质认证,一次通过率超过95%。足以佐证融汇于日常教学的虚拟的项目教学,同样可以达到先进的行业标准。

“特训工作室”是数码艺术学院为高年级学生直接对接特定企业的具体用人要求而建立的。针对数码艺术中小企业居多,技术更新快、岗位差异大的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引入具体的专业岗位能力标准,开展定向的特别训练,“特训工作室”通过学院如实介绍企业背景、岗位能力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意愿,有学生自主报名加入。2011年,数码艺术学院联系了20家企业合作创建定向特训工作室,最终组建了15个,5家企业因学生报名数量不足被舍弃。

显然在这里,我们看到,传统的工艺美术影子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一项融合了先进科学技术、西方理念的专业形态。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惟学历高,但求高标准的价值引领”、“项目包引领,工作室化教学、职业岗位对位的路径选择”、“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心手相连的教学理路”、“在传承中创新的文化自觉”等各种概念层出不穷,而这些,某种意义上正呈现了上海工艺美院一路转型、创新演进的问题意识、理念识别,也在整体上标树了美院示范建设之路的走向和界碑。

总 结

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源泉。传承是基础和前提,创新是动力和生命,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没有传承,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文化传承的动力是创新,离开创新,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发展源于对矛盾的解决,创新来自对时代的回应。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所有优秀传统的积淀、凝练和发扬,综合形成的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不论何种类型的大学,都应当重视之,这样更好地担当起我们的历史使命。

注释:

1.王少安、侯菊英:“推进大学文化传承职能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8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林爽,赖佳,李国富,等.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创新论[M].齐鲁书社,2007.

[3]王军.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4]塞缪尔・亨廷顿, 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新华出版社,2010.

[5]赵中建.学校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胡显章,曹莉.艺术、科学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篇13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从以下三大理论层面予以解读与把握――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传承保护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大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①而用英国18世纪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则是:“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②20世纪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与克拉克洪则认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③

非物质文化,是文化中的一部分,指由人们口头传承的、没有物质载体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它也是整个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凝聚与精神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的智慧之光与智力之本。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厚,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是民族的瑰宝与国家的骄傲,既向世界显示其曾经的辉煌,也向世人昭示其现在的伟大。

文化的传承、演变、发展,有一个进化播化涵化的复杂过程。所谓“进化”,是指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持续性的、有阶段性;所谓“播化”,是指文化现象是通过人们的交往与联系,如商业、战争、迁徙等途径传播开来;所谓“涵化”,是指外来文化的进入,引起本土文化的抵制,两种文化互相碰撞、交叉、磨合、渗透、融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具有口头传承性、不可再生性、民间性、罕见性、唯一性等特点,就亟待予以特别抢救和保护,以利更好地传承,否则就有灭绝之灾。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它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存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争分夺秒的严峻的现实问题。我国传统的节目――端午节,作为节庆文化,是中华民族为纪念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属于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但是令国人感到遗憾甚至耻辱的是,它已被韩国抢先“申遗”成功,列为该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照谁申报谁拥有的国际惯例,这种做法既合法又合“理”。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不利与缺失,也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内容与措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数量之多、价值之高,令世人瞩目,其中有许多项目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例如昆曲等。也有许多项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具体而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

1.把握三个必备的条件

一个项目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备三个必要的条件:历史价值性、完整性、真实性。对这三个必要的条件,必须严格把关、认真把握。

2.把握三个保护阶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三个阶段:

①学者保护。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学者发现、挖掘、鉴定,肯定其历史地位、作用、价值,并加以收集、整理、维修、保护、抢救等。

②政府保护。指在学者与有关部门认可的基础上,以政府的名义加以保护,明令其不得损坏,并拨专款、设专人进行悠缮、抢救、补救等官方行为。

③世界保护。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按世界的通告保护规定予以保护。

3.把握保护项目的价值

我国有许多堪称世界之最的非物质文化价值,有的已成为绝艺,例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演艺术”中的河北沧州狮舞、湛江醒狮、浙江奉化布龙、山西翼城锣鼓、高台花鼓、浙江永康九狮图,以及变脸、耍牙、吐火、飞钹、蹦杆、流星、中幡、皮影、魔术、哑鬼戏、少林棍、钟馗戏蝠、打棍出箱等等,都享誉世界。又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造型艺术”中,也有细纹刻纸、泥塑(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嵊州宓风光吸塑、北京“免儿爷”、无锡“小花囡”、“大阿福”等)、瓷艺、鬃人、发雕、刻丝、吹画、拔花、吹糖人、捏油灯、火笔等等,也都成为国宝,令国际惊叹。又如仅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共十类总计多达225项,其中较著名的有传统戏剧的温州南戏、永康的醒感戏、金华的婺剧、绍兴的绍剧、金姚的姚剧、宁波的甬剧等;也有传统手工技艺的杭州张小泉剪刀、杭州西湖龙江荣采摘与制作工艺、湖州的湖笔、杭州萧山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等;并有民俗中的永康庙会、绍兴市的大禹祭典等等。可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具体措施上,应以政府保护为主,实行项目管理制度,一经列入各级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视为已经立项,在确定项目类别、名称、保护单位、主管部门的基础上,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包括保护目标、保护措施、确定传承谱系与传承人、划拨保护经费等),落实保护计划等等。同时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跟踪督查制等,并定期信息交流会、经验交流会、奖惩会等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落实到位,收到实效。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文物,不仅要发现、挖掘、收藏,而且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保护原貌的基础上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一个良性的动态过程、积极过程、主动过程、提升过程。在这方面,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项目的本体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以保护、继承为主,为此就要确定保护项目的本体特征,在创新发展中必须以这些本体特征为基础,不得失去原貌,也不能走样。这其实就是文化的“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原则。这一原则也是文学艺术的一个不可动摇的根本性原则。革命导师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④列宁也指出:如果讲到现代人所承受的‘遗产’,那就要区别有两种遗产:一种遗产是一般启蒙者的遗产,是对改革前的一切东西采取绝对敌视态度的人们的遗产,是拥护欧洲理想和广大群众利益的人们的遗产。另一种遗产是民粹派的遗产。我们已经表明:把两种不同的东西混淆起来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过去和现在都有一些人保存了‘六十年代的传统’,并与民粹主义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⑤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本体特征。

2.全面继承项目的文化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口口相传的文化,以“家传”与“师传”两种主要方式代代传承下来。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就要花大气力、下大功夫,在全面继承项目的文化传统上作大文章、收大效果。要虚心拜师学艺,对保护项目的一招一式、一点一滴,都要真正学到手,成为项目名副其实的新传人。

3.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绝不是简单地“复古”或“守旧”。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说:“人们老是老谈学习古人,但是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只是说,要面向现实世界,设法把它们表达出来,因为古人也正是写他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世界。”⑥法国文艺批评家圣・艾弗蒙也说:“……荷马的诗永远是杰作,但不能永远是模范。它们培养我们的判断力,而判断力是处理现时事物的准绳。”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要审慎与大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使之在不失本体特征的前提下,更趋完善、完整、完美,成为文化精品乃至文化品牌。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确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更多、更细、更好、更深的工作,我们一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为民族文化事业的振兴做出应尽的努力与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辞海》缩印本第1858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②[英]泰勒:《原始文化》,转引自《文化学辞典》第109页,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③[美]克鲁伯、克拉克洪:《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转引自《文化学导论》第7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④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