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创业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摘要:在阐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进行分析,通过聚焦专业发展及优化专业结构两个方面构建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师资团队建设、学生创新团队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
创业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2015年国家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创新创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为此国家出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系列文件,从国家层面顶层设计部署和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教育部也下发了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系列文件,文件包含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核心内容。同时,教育部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也对创新创业教育从课程群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面向教师和学生双重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建立面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同步创造创新创业环境,要通过强化实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教科研管理、创新平台管理中强化教师的创新创业思维及项目开发,要持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意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弘扬创业精神,引导和激励学生拓宽思维、大胆创新,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更新课程教学理念,将跨学科思维及跨学科团队组建作为我们人才培养的突破点,激发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对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点要给予支持和保护,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教师和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工作室、实训基地、专业协会、社团组织等训练载体上开展多样化的实践训练,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薪酬制度,鼓励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过程中付出的脑力劳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一的面向部分感兴趣学生的创业教育,也不是促进就业的创业教育,高等职业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多样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人人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教师对待专业知识求实创新的一种理念,是要求教师要在专业的教学方法、授课方式上的持续改进的一种教育,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培养,引导并培养学生具有对专业知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二、构建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聚焦专业发展,深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向融通

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从专业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要找到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点,要利用体制机制激活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活力,使其有机融入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过程中,融入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技能提升的全过程。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工作的开展需成立创新创业委员会,建立工作推进小组,要在场地、政策、企业引入、项目孵化、团队建设、激励措施以及实施载体上形成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二是强化师资团队的双创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要在项目、经费上给予充足的支持,要运用好院校在建设教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赛训练营等技能提升载体和平台,要创造环境让中青年教师有精力和时间带团队,团队包括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三是建立多样化的学生技能提升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在学生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要创新工作方法,要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多样化的学生技能提升途径,要解决好学生在项目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专利申请、创新成果等技能提升过程中与当前专业课程考核之间的矛盾,要在体制机制上鼓励学生运用院校的各种平台进行专业能力训练与提升。

(二)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规划和建设要对接产业,要适当融入创新创业课程,实现专业结构的持续优化,结合院校办学综合条件、总体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需求,适当控制专业及专业群数量;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遵循双创教育培养规律,构建基于“认知-训练-实践-拓展”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实现双创能力的持续提升,在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课程的规划和设计,通过创客空间、训练营等载体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引入企业项目、教师研发项目或创新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后续通过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技能大赛或院校引入的项目孵化企业进行项目总结与提升。

三、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该是面向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多方位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者主要是在决策层,顶层设计允许并鼓励创新创业在学院各种载体及平台上健康运行的多方位体制机制;教师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程的实施者及创新者,学生是创新及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受教育者,我们要通过课堂的一元主体,拓展到校园文化中的多元主体,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同步提升,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一)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要优化师资队伍,要组建多元化、跨学科、多领域的创新创业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是有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保障。在国家、各省厅已经下方职称评审权的考核激励机制体制的推动下,高等职业教育要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建立定期考核、优胜劣汰的奖罚机制,要建立新的聘任机制,要吸引企业技术能手、企业工程师加入到职业教育学生培养中去,要创造条件提升师资团队培育。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提升现有师资队伍中实践技能教师的比例,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并给予奖励;二是继续加大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要敢于破解当前教师企业挂职中的问题瓶颈;三是要加大力度支持教师进行科研成果创新以及成果转化,在国家奖励政策的支持下,院校要灵活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奖励措施,要将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建设与部级技能大赛同等重视并做好项目的孵化;四是建立校内外相互结合的跨学科团队,在团队的成立、经费支持、项目引入、企业引入等方面放宽政策,充分营造鼓励跨学科的师资团队建设新平台。

(二)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任务

学生能力提升是学校育人的主要教学目标,学校要通过进行学生创新团队建设来优化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创新创业能力。高等职业院校重视实践课程教学,也重视学生对理论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创新,所以更应该重视学生创新团队建设,重视团队的运作模式、团队管理以及扶持与奖励措施。学院要在贯彻执行院校发展的各项制度基础上,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创业实践条件,要给予学生在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物质、精神、经费以及技术上的支持。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鼓励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创新团队,建立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要在空间、时间、课程设置、实验室使用等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二是强化学生专业社团的建立与管理,要不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沙龙,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及学习体制;三是建立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要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推动学生在进行项目研究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在导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实现项目训练、经费管理、平台运行上的探索性创新创业实践;四是改变现有大学生各级各类经费资助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和团队建设提升实践技能。

(三)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课堂

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企业、行业开放实训实验场所,引入企业项目和行业建设标准,将实训实验场所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学生技能训练营、技能提升工作坊,要结合专业及实训室特点,建立专业学生兴趣小组、专业社团或技能协会,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技能提升以及项目孵化,要通过奖励激励措施选派企业工程师作为院校项目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当前高等职业院校都做到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是要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实现双创训练、竞赛、孵化和实习的全过程,通过实训基地载体,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要在实训基地中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专业社团,要将专业社团的融入、学生项目的参与度作为教师考核和奖励机制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已经建立的院校、省级、部级技能竞赛平台,建立将技能大赛成果转化成学生总体技能提升的有效机制,要充分发挥竞赛实训平台的使用效率及成果转化;院校要和行业产业、区域充分协调,利用好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在学生技能提升中的功能。

四、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学生素质与技能提升的教育,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就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引擎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此为契机,加大人才培养的优化和整合,创新工作方法,管理方法,运行方法以及新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创造环境为教师、学生、企业、行业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要持续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强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如何实现以学生能力提升的项目化团队建设,建立多样化的学生人才培养新途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