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食品生产加工应用3篇

摘要:食品质量安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水平,更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兴旺,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核心内容。标准化生产加工在食品安全监督过程中的有效应用,能够规范食品的生产流程与标准,从而为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食品生产加工应用3篇

食品生产加工应用1

在全球化经济的格局中,食品贸易与日俱增,人民生活质量有很大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通过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施行全过程标准化监管,可有效确保食品安全。

1标准化在食品生产加工监管中的作用

1.1前提性作用食品生产首先面临的是产品的标准问题。我国法律法规明确指出,企业严禁无标生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食品加工企业都已经有行业标准或是国家标准可以参照执行,但还存在一些食品企业,仅有相关产品的卫生标准,却没有食品产品的相关标准。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在合规的情况下制定好产品标准,通过法定的渠道将其报送至行政部门备案,进而形成有效的法定产品标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标准生产。这不仅需要企业切实执行产品标准,同时还需全面执行安全卫生的相关标准、使用原材料的相关标准、质量检测和食品包装物的相关标准等。此外,食品标签的有关标准也是企业要强制执行遵守的必要准则之一。和产品标准一样,食品标签标准对食品安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2基础性作用在组织食品生产加工时,需要认真对照质量安全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加工生产,才能确保食品安全。例如,饮料生产企业在建厂、选厂址时,就应当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有关要求,在购置饮料生产的相关设备时,需要经过标准化的审查流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既要严格落实卫生规范的有关标准,也要高标准落实原材料、卫生、产品以及质检的有关标准。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刚进行批量生产的时间节点,严格按要求督促企业抓紧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健全标准化的职能机构及质检体系。同时,在企业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作标准体系,并督导高效运转,确保产品生产合格率达到100%。

1.3具有依据性对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进行质检工作需要注意两个标准。一方面是国家层面制定的法规和制度,另一方面是食品企业进行质检工作的有关要求。这些标准是进行食品安全质检工作的基本技术依据。企业通过标准化流程进行生产,建立相应的食品加工生产标准体系,不断优化生产加工过程的生产流程,更好地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和口感。国家应健全法律法规,确保安全监督工作的执行。如完善技术性法规,建立相应的准入制度,及时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等。从微观来看,企业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就需要对标准化流程进行严格控制。
1.4保证性作用要建立、完善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体系,需要从技术规范、标准体系等方面构建我国食品安全预防和监督体系,督促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从而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可靠。总体来说,标准化生产需要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企业标准系统,就是收集、建立技术基准、工作基准、管理基准,监督和管理这些基准。食品企业利用企业标准化工作,在确保食品质量的前提下,改善企业管理。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众多,食品小作坊更是多不胜数,如果生产加工没有规范的标准和有效管理,那么食品质量安全就无从谈起。现今,我国食品质量总体上还是比较安全的,但还需改进和提升,及时建立食品质量标准的监管体系。

2标准化在食品生产加工监管中的应用

2.1加强标准化生产加工管理体系在建立健全系统化、规范化的食品技术监管的基础上,强化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序实行,详实记录相关的演化进程,跟踪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的实际运用,通过生产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化生产,检查人员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工检查,验证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的实效性、合理性,从而在生产全流程有效实施标准化操作。

2.2健全规范化的食品生产与加工技术管理标准为确保食品生产的安全,必须确立和健全标准化的生产加工技术管理标准,以确保规范化的技术能够充分有效地应用到食品生产中。各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执行产品检验标准,对这种标准化的技术进行准确的解释和规定,达到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为食品生产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2.3加强技术培训食品质量监督部门肩负着保障食品市场秩序、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合法消费权利的重要职责。要通过科学的定量测定,采用准确的数据来检验产品的好坏,才能使质检工作更加准确、有说服力。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持续提升自身的各项素质,高效组织食品质检工作,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2.4及时更新生产加工设备为降低成本,许多企业在技术上减少了资金的投入,使用的都是一些老旧的、落后的、安全性低的生产加工设备,这样对食品安全毫无保障,甚至可能引发严重事故。所以,在食品生产环节,一定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要尽可能使用先进的、科学的、标准化生产加工机器设备。同时,企业要对这些机器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和更新换代。

2.5重点抓好食品生产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食品生产的综合能力表现在食品完成验收之前,因而需要对食品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认真地检查与管控。首先,对人员的把控力,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规范;其次,注重生产流程的细节检查,认真检查工艺的规范性、设备的安全性、原材料的质量等方面。实现人与物的合理监控,才能提升食品生产的综合能力。总而言之,在食品生产加工的监管过程中,标准化具有前提性、基础性、依据性以及保证性作用。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引入标准化流程,可以科学准确地检验食品的优劣,确保食品安全。

作者:王涛 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食品生产加工应用2

一直以来,社会各界都对食品安全予以高度重视,在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注,也逐渐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经常发生,对我国人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也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标准化生产加工可以保障食品质量,将其应用到食品领域,可以促进食品的规范生产,而且便于监管食品质量。

1生产标准化的作用

我国近几年经常会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生产加工食品期间,没有以相关国家标准规定和法律为基础。标准化生产可以为食品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企业只有建立标准化制度,才可以使食品安全得到根本的保障。

1.1生产标准化可以促进食品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食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想要维持自身的优势,就必须做好对自身生产体系的标准化建立。企业应当充分应用科学技术,作出更加细化的分工。目前在加快生产加工速度的同时,更需要保障食品的质量,所以企业必须建立管理体系,划分好各部门的职责,在食品生产加工期间采用分工合作的形式来控制食品质量,如此可以为食品质量提供保障,这些都属于最基本的标准化生产加工内容。因此,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加工是食品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前提[1]。

1.2生产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做好对相关操作标准和管理标准等的规范化制定,可以使企业管理工作和生产加工作业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从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标准化生产可以使企业的科学管理体系具有现代化的特征,使其生产加工质量得到更有效地保障,同时使其经营水平和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作为监管部门,在企业刚投入批量生产时,首先就应该督促企业搜集和制订相关的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以产品标准为中心的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标准化工作机构,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对有条件的企业,帮促和指导企业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并予以有效运行,以确保产品质量出厂合格率达标。

1.3生产标准化可以促进生产加工质量的提升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通过提升生产加工质量为食品安全提供基本的保障。建立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可以加强企业自身的素质,同时,在提升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员工对食品质量的重视,员工的生产活动应当以企业规章制度为基础,员工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生产加工技能,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企业想要实现标准化生产,就应当在各生产环节遵守相应的规范要求,标准化生产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生产加工,是食品安全最基本的保障。同时,建立标准化生产可以促进企业创新自身的食品种类,使食品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2]。

1.4生产标准化为安全监管提供基本保障监管部门通过监管食品安全,为食品安全提供基本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属于系统工程,再加上食品种类繁多、人力资源有限、先进检测手段缺乏等问题,监管部门在监管食品质量安全期间,应当以标准化生产加工为基础,如此可以为食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便于食品种类的区分监管,使监管工作更具实效性。在监管食品安全期间,最基本的工作就是食品安全是否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食品企业在生产加工期间应当以相关的国家食品标准为基础。然而,目前依然有一些食品企业仍未建立相应的生产标准。所以,相关部门或企业必须建立食品生产标准,以促进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加工,此外,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自身的工作,建立更明确的食品监管目标。由于我国有许多类型的企业都参与了食品生产加工,如果生产加工作业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就无法为食品质量提供有效地保障,监管部门也无法获取到有力的监管依据。因此制定标准化体系保证食品的安全生产,不仅便于实施监管工作,还可以使食品安全得到更有效的监管[3]。

1.5生产标准化为安全监管提供监管依据在监管食品质量安全期间,应当以国家目前的法律法规作为主要的执法依据,保证监管程序、监管方法和监管规定的合法性。在监管食品质量安全期间,最关键的技术依据就是标准,如果缺乏标准,就难以界定食品质量的安全性。国家行政机关在监管食品质量安全期间,更应当结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以保证质量安全规范和水平的统一性,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饮食保障。例如在管理食品添加剂时,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该标准从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方面,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香料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监管食品添加剂提供了关键的法规支持。再如,在建立市场准入制和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时,所采用的食品技术标准也应当具有通用性,且与食品自身有关。在监管各食品企业时,更应当结合相关标准,以相关标准为依据,监管企业的生产销售工作,监测其产品质量,清理整顿和规范小作坊,排查假冒伪劣食品[4]。

2国内食品标准体系存在的一些弊端

2.1食品标准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从整体上来说,国内目前的食品标准化发展还不成熟,这是食品安全问题的诱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在建设食品标准体系的过程中,将食品供给量作为工作的重点,然而却没有制定相应的要求和规定来保障食品安全等。例如与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相比,我国农药限量标准的数量并不充足,美国有10000多条标准涉及了农药限量内容,600多种标准内容与农药有关;日本有60000多条标准与农药限量有关,600多种标准内容与农药有关;欧盟有40000多条标准涉及了农药限量,其中有400多种标准内容与农药有关;我国只有500条标准中涉及了农药限量,其中只有140种标准内容与农药有关。根据这一数据可以得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差距依然较大[5]。

2.2没有统一和协调好食品标准的制定国内目前推出的食品标准有6000项,其中有51%的行业标准经过了各部门批准,各行业对同类食品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在制定食品标准时并没有做好统一和协调工作。此外,我国负责制定食品标准的各个部门之间并未协调统一机制,使得各标准间出现矛盾、交叉和重复等现象。

2.3缺乏食品安全标准相关部门很早以前就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和公布,食品加工领域在经过不断发展后,也对该法律作出了一系列的完善。例如,限制了污染物的数量等。此外,该法律中还规定了一系列与食品有关的内容,例如检验方法和安全标准等。目前,食品加工行业将其作为唯一的法律依据,但食品安全标准目前仍然不能覆盖全部的食品类别[6]。

3标准化的具体应用措施

3.1建立标准化管理规范企业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技术和规范的不断完善,对技术标准和规范标准的落实和有效应用,可以高质量、更安全地生产加工食品。因此,企业应当以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为基础,结合自身的特色,创建与自身更加相符的标准化技术,并将其用于生产加工食品,如此工作人员能够实现对生产加工技术的有效掌握,进而更加安全地生产加工食品。

3.2强化执行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在完成用于管理生产加工技术的规范标准之后,应当在管理食品生产加工期间,加强对标准化体系的执行,并为生产加工技术制定合理、规范的标准化流程,并随时跟进标准化体系在生产加工技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更加有效、科学地管理生产加工作业,为食品质量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在监管食品安全期间,质量技术监督人员应当核查企业的执行标准,督促检查企业制定的执行标准,并做好分析和对比工作,及时整改其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本部门技术,有效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的咨询服务,保证企业对相关技术标准的认真执行,避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为食品质量提供安全保证[7]。

3.3标准化培训检测人员在整个市场经济中,保障食品安全,最关键的要素就是人员,再加上经济市场规模较大,涉及了许多企业,如果仅借助监管部门的力量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必定会在工作期间遇到各种问题,而通过对计量检测法的科学使用,不仅可以更加高效地检测食品质量安全,还可以获取到更加准确、可信的检测结果。因此,监管部门应当为负责相关人员提供定期培训,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获取到更加准确的食品质量安全报告。

3.4快速更新生产加工仪器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部分企业实现对投入成本的有效降低,大多会缩减研发技术的资金和采购设备所需的费用,一些旧型号的仪器设备长时间没有得到更新,此类设备大多无法实现对数据的准确测量,也无法使生产加工作业达到标准化的要求,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食品出现各类质量问题。因此,企业在生产加工食品期间,应当结合标准化的原则,做好对现代化仪器设备的选择,并结合实际需求,做好对仪器设备的定期更新,如此可以加强企业标准化生产加工食品的质量,并达到市场要求,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3.5食品生产综合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提升产品在经过生产加工之后,应当接受一系列的质检程序,因此企业应当以综合能力为重点,培养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技术人才,制定完善的体系来监管食品质量。同时,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企业应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检测体系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4结语

标准化生产加工作业可以为食品质量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食品企业应更深入地认识标准化体系,认真研究标准化体系,加强自身标准化意识。市场监管部门应对标准化技术进行充分运用,并使标准化体系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食品企业应当保证食品的高质量生产加工,避免食品在生产加工环节出现问题,进而避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作者:孟祥兆 单位: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枣庄有限公司

食品生产加工应用3

在社会经济持续进步与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消费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现阶段,我国生产加工领域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在实际监管的过程中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产品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为我国食品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标准化在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食品企业生产质量食品安全的重点在于食品企业的生产质量,食品企业作为食品生产的重要主体,其对食品安全与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建立,能够帮助食品企业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追求生产效率与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员工养成正确的质量意识,严格要求员工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开展食品生产活动。标准化生产不仅要求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必须满足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还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生产能力与质量控制意识。由此可见,标准化生产是促进食品企业提高生产质量的重要基础。

1.2有利于为安全监管提供基础保障企业建立并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是确保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监管部门有序开展监管工作的前提。为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企业从厂房建设到食品销售的全过程都需要标准化的生产加工体系作为支撑。这就需要企业严格落实国家相关规定与要求。例如,在购置食品生产加工所需要的设备时,应经过标准化的资质审查流程,并且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也需要严格落实相关卫生规范,以高标准的要求加强对原材料、产品、环境卫生以及质量检查等环节进行控制。作为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生产企业准备批量生产之前,就需要督促企业尽快制定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建立并健全以标准化为核心的技术生产体系。对于有条件的食品企业而言,监管部门在帮助其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监督其落实情况,以保证产品质量与合格率。

1.3有利于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依据在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应以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作为开展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依据,以此来保证监管方式、流程与规定的合法性。其中,最关键的监督依据就是食品企业技术标准,一旦缺乏标准将很难界定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对食品质量进行监管的过程中,也应该参考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能够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与规范的统一,从而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保障。例如,在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管理时,应结合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开展监管工作,该标准中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与范围,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支持。由此可见,标准化是开展食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法规与依据[2]。

2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2.1监管模式不够合理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出现监管不力、监管过度等矛盾,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①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环节或监督环节,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突击式治理”和“运动式执法”的现象,这种监督管理模式的“形式化”主义较为明显,过分注重效率,不仅忽略了监督执法的公正性,还会降低监管工作的整体效率,无法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②受工作人员素质与工作量的影响,目前的监管手段的单一性较强,主要采用查看企业工艺设备、生产环境、标签标识等方式对企业进行检查[3]。这种检查手段若在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或者是让企业提前准备样品的情况下,将会难以保障检测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无法真正发现企业中隐藏的主要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出监督管理工作的作用。

2.2食品企业准入门槛较低由于食品加工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一些资金投入较少、技术含量较低的小型食品企业的竞争较为激烈,在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会选择低质量、低价格的营销策略,从而导致企业陷入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的困境中。除此以外,规模较大的食品加工企业数量少之又少,10人以下的小规模企业占大多数,尤其是食品生产加工类的小企业,相关监管部门对这些资本实力弱、准入门槛低、文化素质低的经营者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导致统一监督管理的难度较大,从而导致食品生产企业不符合标准化生产的基本要求。除此以外,市场准入机制的缺失是导致食品安全监管难度不断增大的根本原因,需要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合理的配置,进一步提高食品的质量与安全。

2.3标准化体系不够健全标准化生产加工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根本,现阶段我国虽然制定了食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的规定,但是标准化体系并不健全,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且部分标准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各个行业对于同种类型的食品制定的标准并不相同,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无法实现标准的统一落实,且负责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关部门之间,仍然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导致各个标准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复、交叉与矛盾的现象。除此以外,还存在明显的市场准入范围较窄、风险分析力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分段监督管理环节无法协调,难以对上游环节的质量安全进行全面监控与监督,这些问题都将会对标准化生产与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不利的影响。

3标准化在生产加工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有效应用的措施

3.1加强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做好标准化食品生产的安全监管环节,必须要有一支纪律作风优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强的执法队伍,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队伍的建设力度,加大对监管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行政教育等,以此来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与依法行政意识,改善传统的“抽检”监管方式。对执法工作人员的行为实施规范,避免监督工作出现“形式化”的现象,从而促进执法监督效率的提高。一方面,通过实施行政问责制度来加大惩罚的力度,使监管人员提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落实自身的职责,从而形成“谁监管、谁负责”的局面[4]。另一方面,注意问责制度的客观性,问责制度过于严格将导致监管工作人员的压力过大。为此,问责制度应建立在监管人员对食品安全情况的持续跟踪与全面评估的基础上,从而建立公开、透明的科学监管评价体系、监督机制与考核办法,进而对监管工作情况的落实作出合理的评价。

3.2形成各部门协作联动机制整合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关的部门,在全过程监督的基础上形成监管合力,是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的必然发展趋势。为避免各个监管部门受到制度与结构的约束,必须要在多部门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各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①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统一职责,并赋予主管部门对监管工作进行实时监控的权力,使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统一与协调能力。②强化食品监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避免各个环节、部门在交接过程中出现混乱的现象,建立与其他部门相关的协调工作机制,保障各个监管部门能够严格履行好自身的职责。③在加强监管部门之间协作与联动力度的过程中,可以对原有的合作模式进行创新。例如,传统的合作模式为听从行政命令,创新后的合作模式可以采取签订服务合同的方式,实现各个监管部门加强合作力度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政府的财政资源,并将任务的完成度、完成质量与年终考核相挂钩,从而保证各个监督管理部门能够共担责任,主动合作。

3.3健全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①企业通过完善食品生产加工技术、规范与标准,能够实现规范标准与技术标准的有效落实,从而更加高质量地完成食品的生产与加工。为此,食品企业应以建立标准化食品加工体系为基础,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企业特点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并将其有效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从而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操作[5]。②健全标准化的技术管理标准,使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落实于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以此来保障食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性。各个食品生产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与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完善的产品检验标准,并对已经投入应用的标准化技术作出准确的规定与解释,从而使食品生产技术符合相关要求,为食品生产的安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③着重做好对食品制造企业的综合能力培养,由于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企业进行食品制造检验工作之前,所以需要对食品制造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仔细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一方面,注重检查技术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另一方面,注重各个生产流程的细致性、设备的安全性、工艺的规范性及材料的质量等,以此来实现技术与工作人员的合理管控,促进食品生产能力的有效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标准化生产加工能够为食品的质量安全与食品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具有基础性、前提性与依据性的作用。因此,食品生产企业更应该全面认识到标准化生产体系的重要作用,将标准化生产体系严格落实于实际生产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王艳民.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快速发展[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1):121.

[2]庄宇.浅谈如何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J].食品安全导刊,2021(35):181-183.

[3]胡阳,邵伟标,朱德志,等.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快速检测标准发展现状[J].中国质量监管,2021(11):76-79.

[4]肖振辉.新食品安全法实施背景下我国基层食品生产监管的问题及对策[D].济南:济南大学,2020.

[5]张军,陈泉钢.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亟需建设规范标准的自检自控实验室[J].中国食品,2020(10):107.

作者:罗嘉 单位:合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