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实用13篇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1

网络媒介;音乐文化;音乐传播

1传统音乐产业和网络音乐产业的融合

1.1网络技术是音乐产业各个环节之间进行融合的纽带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音乐开始由独立的艺术创作行为向创作、传播、营销等产业链模式过渡。也就是说,互联网成为音乐创作、音乐传播、音乐市场、音乐作品之间连接的纽带,传统音乐和网络音乐获得了真正意义上融合的机会。人们欣赏音乐的习惯和获取音乐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任何同音乐相关的产业部门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对于传统的音乐创作行业来说,由于网络市场的开放性,网络本身的媒介优势被应用到音乐生产及音乐传播领域中去,获取了相应的经济利益。

1.2互联网拓宽了传统音乐与网络音乐之间融合的维度

传统音乐产业与网络音乐产业经由不同方式的融合,使音乐的产业化性质更加突出了。具体来说,传统音乐产业与网络音乐产业的结合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音乐创作和制作流程中,能够同传统音乐结合成一种现代意义上的信息化音乐创作、加工及生产。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所进行的音乐生产,更加方便、快捷、多元化,并能体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能够较为充分地表达音乐人的创作理念及创作意图。

二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传播、营销及管理

音乐作品集中到计算机网络平台上,便于进行分类、检索以及智能化传播与受众个性定制选择,使整个音乐产业链条的需求获取都更为便捷。

2互联网音乐的传播方法及特征呈现

互联网音乐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其优势特征元素。同传统音乐传播相比,互联网音乐的传播平台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是其在音乐传播过程中最大的优势体现。

2.1传播时间的自由性

从时间的角度上来讲,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音乐,音乐作品及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不必同一时刻出现于整个音乐传播过程中,音乐上传与音乐下载可以在不同时间内自由完成。一端上载音乐作品,音乐即成为互联网空间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何时获取音乐作品,则由互联网的另一接收端决定。

2.2传播的空间自由性

从空间角度来讲,传统音乐(诸如唱片、音乐著作等形式)的传播尽管有一部分能够摆脱空间的束缚,但最为直观的音乐作品呈现仍然需要音乐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在同一空间内出现。较为典型的体现为现场音乐演出。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音乐传播,则能够使传播空间更为自由,网络直播或将演出本身上载到网络空间进行储存,观众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音乐作品的自由观看①。

2.3传播者与接受者均具有更大范围的选择空间

互联网音乐的传播一改传统音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多对多的传播模式使音乐作品的传播者和接受者能够根据个人的喜好与目的,在更大范围内选择对象。在传统音乐传播时代,同时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或音乐著作的受众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某一个体;互联网平台上的音乐作品或音乐著作,不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受众数量,均不受到任何限制②。可以说,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容量巨大的媒介传播载体,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上,任何方式的音乐作品传播均不受限制,同时也能够获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2.4强大的互动交流性

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音乐传播,能够实时获得音乐作品接受者的反馈,形成一个庞大的互动交流网络平台。不论是音乐作品还是同音乐相关的文化、观念,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的同时,也能够获取信息接受者对传播对象的意见及感受,这是互联网平台进行音乐传播时体现其互动交流性质的一种方式。一旦音乐的创作者及时收到对其音乐作品的反馈,还能够对创作方向、思路进行有效调整,使音乐作品更契合文化市场的需求。从宏观角度来讲,互联网可以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来调查某一音乐作品、音乐观念或音乐理论著作在传播过程中的受众满意度,从而一方面对音乐进行整体上的质量判断,另一方面还能够具体分析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传播的某一音乐的受众的年龄、职业、性别等特征。

2.5个性化的私人订制

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传播的音乐元素,更容易满足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个性化定制需求,这主要基于互联网平台上的音乐元素更容易在不同维度下进行分类,同时便于类型化检索及查找。首先,互联网本身就存在一个具备关键词检索功能的平台,在此平台上,输入同所需音乐相关的查找范围,能够方便、快捷地将所需音乐内容进行宏观浏览。其次,专业化的音乐网站成为音乐传播的直接载体,在任何视域下所进行的音乐类型划分,都能够在不同的专业网站或不同网站的子栏目上找到对应元素。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平台上的音乐传播,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每个个体的个性需求的。

2.6扩展了传统音乐传播的途径及受众范围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有限的媒介传播平台大大限制了传统音乐在受众之中的普及程度,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传播平台扩展为视听媒介与以网络为主的互动媒介并行发展,使音乐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常规意义上的作品直接呈现将不再成为唯一模式,只要符合媒介载体属性,均可以成为传统音乐的传播手段。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传统音乐的传播样式则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模式,App既能够以知识问答游戏的方式出现,也可以以音乐作品下载欣赏的方式出现,同样还能够体现为和电视节目同质的视频,且只要存在网络信号覆盖,就可以达到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移动式自由接收,这使得传统音乐在传播方法及渠道上,真正意义地实现了多样化。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最为直接的是使受众群体变得复杂甚至倾向于年轻群体,毕竟对于年轻人来说,对新媒体的接受更为容易,利用新媒体来欣赏音乐、传播音乐,也会成为未来青年人接触音乐的最为普遍的方式。

3结论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传统音乐以一种信息的存在形式成为文化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传播等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音乐产业链条,使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朝向全球化、开放式形态迈进。孤立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以及音乐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被网络彻底打破,合理的组织安排与协作发展,成为互联网时代音乐产业的主要趋势。

注释:

①程晓婷《WEB2.0时代的网络音乐传播研究》,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版。

②胡斌《网络音乐的多文化视角研究》,载自《人民音乐》,2002年11月。

参考文献:

[1]许维.转折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理查德•戴维斯.电影配乐完全指南:影视配乐的艺术与商业[M].刘捷,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2

1.冲突还是对接

互联网技术开阔了人们的思路,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的价值观。对于具有地域特征和历史积淀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使青少年被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改变,他们能利用网络的便捷、高效来获取更多传统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海量、多元信息又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产生碰撞和冲击,扰乱青少年的价值判断。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是冲突还是对接?答案毫无疑问是后者。如何将“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对接并有机融合,是当下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2.话语权由谁主导

“互联网+”时代,信息既丰富又复杂,各种思想良莠不齐,同时,过去高高在上的说教方式越来越不受欢迎。在此背景下,教育者把握“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成为了引导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者如何主导“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呢?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丰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改进“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一些枯燥、抽象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现实性。

3.传授式还是渗透式

所谓“传授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再将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认知,加以内化,以实现教育目标。如今,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授式教育”方式弊端日益凸显,已经无法直面全方位、开放性的“互联网+”挑战。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立足于“渗透式教育”。所谓“渗透式教育”,就是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一定的载体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与实践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1]。“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营造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陶冶和提升。

4.教育效果可否实现“1+1>2”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并非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叠加,它更为注重互联网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克服旧教育方式难以“引人入胜”的缺点,运用互联网技术所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等优势,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效能、效应、效力的最大化。这种教育模式更为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传统文化课程对学习者的渗透、内化,其教育效果更加有效。

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建构

1.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空间、某一地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也从过去单纯依赖书籍、课堂等载体传授,逐步转变为越来越靠信息技术传播。我们应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时,我们应立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同时,还应深入挖掘“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发挥其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快捷、便利、易接受等优势。例如,学生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存在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类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以及在线社区时,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和不同需求。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构建教育功能强大的“自媒体”、“社交圈”,引导学生在这些平台快乐地学习传统文化。

2.把握教育主导权,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互联网+”时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育者把握教育主导权,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进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首先,学校应把握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制定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化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还应该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渠道。其次,家庭与社会应共同参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的连接纽带,互联网技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发挥校讯通、微信群、网络互动平台等媒介的作用,成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选择。

3.开发符合青少年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直接决定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我们应开发符合青少年认知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力求趣味性、多样性,避免出现空洞乏味的说教。我们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趣味性强、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拓展,开发传统文化教育在线学习课程。开发这类课程,“重在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真正地体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永恒的社会价值与道德价值”[2]。

4.革新教育方式,构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手段的改变,还有教育方式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的局面。

一方面,我们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性,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营造传统文化教育学习氛围,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翻转性”,即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共享云端教育资源,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来,加强师生交流。此外,我们应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化的教学互动中,开展探究学习、在线学习等。

5.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例如,将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就要求树立“以用户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还要求注重“用户体验”即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体验性。此外,“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也给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3

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一、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1.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与互联网时代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当今是知识信息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流交往媒介工具。在当前社会不了解、不接触互联网就不能通过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了解社会,也就是说不能够与时代保持同步,其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最为根本的是新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也就是说生产力的根本变革是产生互联网时代的根源,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化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教育教学方式必须和当前互联网时展水平相一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就是为了应对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为了与互联网时代保持一致。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传统模式是落后的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这种单纯的讲授方式是与知识时代一致,而与信息互联网时代相去甚远。只有进行教学模式变革,才能与互联网时代保持同步,正是信息技术革命变革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为了与互联网时代保持一致,不得不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

2.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是互联网时代更好服务教学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是一种媒介工具里面充斥各种信息资料,可以作为一种手段用于任何领域。现在购物、订餐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同样互联网也可以利用教育教学领域,为教学服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为教学服务,这是搞好教学的必然要求,利用互联网这一可以利用的因素为教学服务也是搞好教学的必然要求。现在摆在面前的不是用不用互联网为教学服务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及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为教学服务。笔者以为可以通过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与互联网发展要求相适合的创新,如果教学模式与互联网保持一致,就能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就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为教学服务。

3.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是互联网时代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的要求。如前所述,当今时代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人才与创新教育教学的竞争。通过各种途径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进行教育教学培养创新人才,这是当今时代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蕴藏许多培养创新人才的因素,发掘这些因素一定能够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提供借鉴。而要在互联网时掘这些信息,为教学服务,就一定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得其能够与互联网时代符合一致,也就是说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与互联网时代要求不相一致的地方,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创新因素,这样就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就是为了与互联网更好地结合,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是互联网时代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关联性及传统文化教育中蕴藏的创新因素

1.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关联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才智,互联网是新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既然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就会有相同之处,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互联网是前人智慧的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关联性可以从其中所具有的特性看出来。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开放的特性表现在汉朝、唐朝等这些朝代都实行开明的文教政策,与世界各国进行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当然我国古代也有实行闭关锁国的时候,但是必须看到并认识到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积极学习世界各国文化是时代的主流,即使在明清时期,国家已经开始实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与国外的交往,但是徐光启、利玛窦等人还是在进行文化的交流,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黑火药、指南针正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背景下才为世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开放性是毋庸置疑的。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的特性表现在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地吸收外来民族文化,不断地扩充自己发展自己,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化与在我国土生土长的道家文化及外来的佛家文化进行长期的交流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学派儒学。我国战国的最高学府稷下学宫的兼容并包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的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正是具有包容性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取得辉煌的成就,从某种角度来看,中国辉煌的传统文化正是由文化包容所取得的。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继承的特性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而是不断发展,虽然中间有过曲折但是向前发展是主流,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最典型地表现在儒家文化上,最典型地体现在尧、舜、禹、周公、孔子、孟子、董仲舒、韩愈、张载、朱熹、王阳明、冯从吾等这一条线的儒家后人都是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就是有张载这样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文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这三大特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的特性,而在当前新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络也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继承性等三大特性。互联网的开放性体现在互联网是对一切人进行开放的,任何人不论如何民族国籍只要有进入网络的条件就可以进入互联网,当然互联网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对任何思想文化的开放;互联网的包容性是指通过互联网可以找到一切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就是说互联网包容人类所具有的一切信息;互联网的继承性体现在互联网是继承前人一切获取信息的途径,而且互联网上的信息都是人类一切智慧的成果。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特性与互联网的三大特性是一致的,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蕴藏的创新因素。中华民族自古就不缺乏创新人物及创新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包含许多创新因素,这些创新因素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值得发掘借鉴吸收的。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主张学生怀疑质疑,这就蕴藏着创新的因素,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2],这是他对自己弟子门徒的要求,可见他很反对那种人云亦云在学习过程中迷信书本知识的行为,其实就是主张学生应有自己的见解不能迷信古人。宋代的大儒朱熹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3]。可见,朱熹已经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进行怀疑及其怀疑程度视为学生学业进步大小的依据,怀疑质疑是进行创新不可缺少的前提品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但儒家主张怀疑质疑,而且道家主张的“绝圣弃智”及“不言之教”就是对儒家喋喋不休的言传身教的质疑,可见,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不缺乏怀疑质疑这些创新品质。二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中有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及志向等创新因素,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4]这是对人的志向的肯定,孔子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在教学学习中侧重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志向是孔子的教育文化特色,被后世儒家教育学人借鉴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兴趣及坚定志向是培养创新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也是创新不可或缺的品质。三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独自学习的能力,孟子将深造自得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他非常注重学生独自钻研取得新的学业进步,学贵独创也是我国古代墨子、司马迁、王充、张载、冯从吾、王夫之等一系列文化教育学人的特色及他们本身的教育思想观点。我国主张学生独自学习注重自学,还表现在世界最早教育教学专著《学记》中,不论里面的内容,单从书名就可以看出非常注重学生的学,当然其中也包括许多要求学生如何学习的因素,鼓励学生自学、自创、自得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这其实就是创新最为核心的独自钻研探究因素。四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文化注重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辩论的创新因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这是《中庸》中关于学习流程的表述,明辨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分辨,其中包括学生之间进行辩论,我国古代书院文化有“讲会”制度就是各家私学大师进行交流辩论。大家知道只有思想思维碰撞,才能产生出创新的火花,交流辩论自然就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创新因素。

三、利用传统文化的创新因素在互联网时代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创新

1.利用传统文化怀疑质疑的创新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出当前与古代相关的问题情境,询问学生如何进行解决;然后再给学生逐步引入遇到这种情境古人是如何怀疑质疑的。把古人对于问题怀疑质疑的思想传递给学生。教师还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在互联网上找出古人遇到的问题情境,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探究讨论如何解决,再把古人的可贵的怀疑质疑的精神品质教给学生。最后需要说明一点就是只有与古人怀疑质疑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才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模式教学,才可以达到利用好传统文化培养出创新人才的目的。

2.利用传统文化中具有的非智力创新因素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模式教学。“兴趣及志向等创新因素都是非智力创新因素”[6],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怎样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教学,笔者以为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孔子、司马迁、李时珍等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信息资料或者观看这些人物相关的影视,让他们找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典型案例,通过网络上找出的典型案例把这些人从小爱好某一方面,且有坚定志向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从中教育学生具有热爱某一方面且要立志做贡献。这就是利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案例教学的模式,其实也就是利用互联网这种媒介工具找出案例,然后进行相关教学。

3.利用传统文化重视自学能力创新因素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传统文化重视自学能力的创新因素,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怎样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笔者以为教师在教授传统文化自学相关内容时,可以给出任务,让学生按照要求古人的方式通过自己在网上搜索查询相关资料,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自己逐步验证解决问题,也就是把任务交给学生本人,让学生本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达到最终取得学业进步、有所收获的目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好的手段和方法,当然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学生有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及提出问题和如何解决按什么步骤解决问题的能力”[7]。这种能力需要教师逐步培养,互联网对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有促进作用。

4.利用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交流辩论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交流辩论的创新因素,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师把任务分给4个人或者6个人的小组,再细分任务给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具体细分的任务在网上搜索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探讨,从而真正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的方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教改理念。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布置明确的教学任务,同时要教给他们如何具体地细分教学任务。

作者:魏艳伶 单位:唐山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王新春.“横渠四句”的生命自觉意识与易学“三才”之道[J].哲学研究,2014(5):39-44.

[2]冯文全,冯碧瑛.论孟子对孔子德育思想的传承与弘扬[J].教育研究,2013(1):131-138.

[3]冯之浚,等.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J].科研管理,2015(11):1-10.

[4]王正.儒家心性工夫论之建立———曾子与子思的工夫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4-30.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4

现如今,“互联网+”时代已悄然来临,它不仅仅只是淘宝网购、O2O、移动终端、物联网等一系列潮词,也不只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不只是一个时代的开始,它是融合、跨界、混生的商业生态,更是等待创新和实践者发掘的“未知地”。“互联网+”就是“互联网+颠覆”,是颠覆传统产业模式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是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在互联网新形势下的一种重生、一种革命。①

在相同环境下,每个人关注的资讯和数据完全不同,在设备屏幕的指引下,有的人访问了淘宝,有的人访问了京东,有的人在阅读,有的人在观影,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传统的“聚集效应”越来越弱,思维越来越难以统一。“互联网+传统产业”将使传统产业的品牌战略发展越趋于小众化,特定简约的功能和需求将定位于产品之上来满足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

一、 “互联网+传统产业”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与融合,但并非二者的机械相加,也并非传统行业简单触及互联网就可以完成渗透与融合。而是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并运用互联网思维来重新审视传统行业,对传统行业进行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的颠覆,进而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产业发展生态。

(一) 对于传统互联网行业来说,其单纯基于线上的发展模式已经接近发展瓶颈,未来的发展趋势势必是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且势必是从互联网向传统行业渗透,通过与传统行业协同发展来迅速扩大互联网经济的规模,其发展模式是互联网行业主动向传统行业渗透,对传统行业的业务发展模式与思维模式进行颠覆,进而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主动、深度的融合;

(二)除互联网主动出击“颠覆”传统行业外,就传统行业而言,由于新兴经济的替代,其自我革新和自我升级意愿较为强烈。其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受到了来自互联网行业的极大冲击。对于传统行业而言,其对互联网的态度应是“拥抱”而非“抵触”,因此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应积极培养并深化“+互联网”思维,主动进行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的自我颠覆与变革,加速行业的互联网化程度,实现行业+互联网的深入融合,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

互联网正在发生巨大变革,原来以PC终端为重点的互联网方式向以移动设备为终端的智能化方向转变,这必将使原来的“单位文化”向个体文化转变,而这一转变将是革命性的文明重建过程,其中包括“商业文明”。总理说过: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互联网+”必然带来商业文明的重建,“互联网+”的本质是“商业民主思维”的崛起,它所颠覆的是强调控制、标准、国际化的“工业时代文明”。一个新观念的流行以前需要三五年,现在只需三五天,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潮流变化。

同时,互联网将成为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互联网产业化、产业互联网化将是中国商业未来的主旋律,大量传统产业面临互联网改造升级、产业升级与流程再造,一个新的商业文明时代呼之欲出。

二、“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行业品牌的小众化趋势

(一)传统产业品牌战略简述

品牌战略(Branding Strategy),亦称品牌构建战略或者品牌组合战略,是企业构建品牌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品牌战略是企业建立之初和发展过程中,为了有效建立品牌并提升企业绩效而采取的有关品牌及其相关产品的策略的组合。Olins(1989)提出了品牌战略的三种类型,即单纯的企业识别战略、企业名与子名联合战略以及品牌识别战略②。

品牌战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企业得以快速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品牌战略存在的意义是在品牌战略和战略管理的不断协调发展中更好地彰显出企业本身的文化内涵,更好地把握目标受众充分传递自身的产品与品牌文化的关联识别。因此,通常传统产业的品牌战略基本以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以及自身特色的品牌文化底蕴为主,同时找准自身市场地位,以及在品牌定位方面下功夫。

(二)“互联网+”视阈下品牌的小众化趋势分析

人类社会的进步根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技术进步导致了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甚至影响到了政治的进步。就营销者而言,以下三个方面非常重要:首先,产品的更新进步: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型跨国企业如微软、IBM、西门子、松下等无一不在为技术领域独领而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谁开发出功能完备、技术进步、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谁就赢得了未来;其次,产品的同质性增强。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企业创造出独领的产品,竞争对手也可以通过模仿达到产品同质化的目的。事实上,某些公司一直奉行这种“Me-Too”策略,让别人去冒险,看到成功的机会后,自己再迅速赶超。由于产品同质化增强,那种基于产品属性差别化的营销策略必将短寿。因而许多厂商已转向用个性来定位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媒体技术的发展,本世纪的后几十年无疑是媒体爆炸泛滥的时代,而同时又酝酿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媒体革命。电视、有线电视的频道多得让人目不暇接,电台的数量和节目也在剧增,没有人能够说得准全国有多少种报纸、杂志,而互联网也在飞速发展。不同“个性”的消费者在自己喜欢的媒体里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信息。而营销者应该让顾客了解、购买自己的品牌和产品。

在以PC连接为基础的传统互联网时代,网络结构存在很强的社区特质,具有集群的概念。而移动互联网具有“去社区”的特质,每个人、每个终端都是中心。在移动社交网络的情境下,数据的聚合变得无处不在。网络连接的端口从物理走向虚拟,从单一走向多元。移动浪潮时代,用户不再需要特定的中心来完成自己的生活任务。比如,不再需要登录大而全的门户网站,而是通过APP、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满足资讯、阅读与分享需求。互联网拥有不同维度,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基点―互联网技术结构决定了它的内在精神是“去社区”的,是自由、分散、平等和互动的。而自由和平等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互联网基本原则。

这种精神正在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光速传播的效率渗透到70后、80后、90后、00后心中,传统产业将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最终走向越来越小众的品牌路线,由地域化市场向全球化互联网“圈”文化方向发展。产品将会关注越来越简约的特定功能和需求,模块化设计将成为趋势,通过定制化组合来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线上和线下不再有界限,电视、网络、移动终端、云中心等作为介质,品牌价值和理念不再大而全,而是越来越个人化。

三、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产业品牌战略发展对策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科技创新的应用,将带来新一轮的制造商迭代与制造商关系重构,导致传统产业在其品牌定位方面存在一些列问题,一些传统产业仍没有把握好现如今“互联网+”背景下品牌价值以及理念的个人化倾向问题。如何审视“互联网+”所带来的品牌理念、价值由大而全向个人倾向的嬗变,笔者认为:

(一)明晰品牌风格定位,明确品牌形象

目前传统行业中同行业的品牌同质化竞争严重,树立差异化竞争策略,明晰品牌风格定位就显得尤其重要。天猫 “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的那一天就确定自己就应该是时尚、潮流、品质、性感的代名词和化身。VANCL(凡客诚品)将自己定位为互联网时尚生活品牌。明晰品牌风格定位,明确品牌形象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传播。

(二)注重品牌个性化的广告传播策略

品牌个性是当今企业品牌竞争的核心力量。品牌个性与网络营销中的个性化

特征有着密切关联。企业要张扬品牌个性特征,结合网络传播特点,为品牌个性创造了更好的平台和机会。VANCL(凡客诚品)的个性代言人,个性广告语“凡客体”借助微博的传播狠狠的火了一把,同样“聚美优品”及其创办人陈欧的个性广告语“陈欧体”也红透大江南北。广告传播是维持网络品牌生命力的有效手段,持续吸引公众注意和迸行有效的广告传播是保持网络品牌生命力的重要方式。

(三)形成多维度、立体化传播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有传统行业都希望找到更加有效和精准的传播渠道,在未来的中国市场谋得突破或持久发展,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企业想要有效的实现传播目的,在传播方式上必须是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如聚美优品的快速成长是由很多因素所决定的,其中户外广告和微博媒介的使用以及多方面的整合都是其成功使用传播策略,多维度、立体化传播的结果。京东商城选择娱乐营销传播,植入电视剧广告(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天猫盛典活动和新风尚活动等都是多维度传播的体现。

在如今“互联网+”背景下的品牌传播中,合理选择媒体进行组合传播才是王道。为了将网络平台和品牌打造为耳熟能详的大众消费平台和品牌,需要利用各种新媒体传播打造品牌个性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曹磊.互联网+:产业风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余明阳、李启庚.品牌战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13(5).

[3]邓顺国.电子商务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7.

[4]徐禾芳.B2C网站网络的有效推广方法一一以PPG网站推广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109.

[5]邓植.互联网快时尚品牌传播策略探析一以VANCL(凡客诚品)为例[J].新闻知识,2011(10):63.

[6]刘向晖.网络营销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41.

[7]保罗・斯图伯特.品牌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15-20.

[8]谢祯忠.品牌架构[J].中国广告,2002(8):28-50.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5

我国以往对于社会文化的传播都是通过传媒载体来实现和进行的,其中包含报刊、电视、网络新闻等,人们通过传媒来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范围应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化以及多元化,不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影响,因此这也为传媒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还需注意的就是,文化与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文化角度来看,文化以传媒作为载体,更好地对自身内涵进行展现,而对于传媒而言,传媒的实际内涵和本质就是文化。

1互联网传媒的特点和优势

11便捷性和移动性

随着互联网应用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更愿意使用计算机、移动设备、智能终端等来接收以及发送信息,并不受时间、空间等影响,十分的便捷。而传播方式也有很多种,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真正实现了信息多元化传播的目的。[1]

12广泛性

互联网水平的提升,也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智能终端设备更加的普及化,而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会应用以上终端设备,使得人们接收信息范围更加的多元。而终端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各地来消息,进而实现终端用户与信息的实时沟通,有效实现了互联网传媒所具有的优点,即广泛性、多元性以及无国界性。

13综合性

综合性是互联网传媒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不仅具有较强的包含力,还具有极强的覆盖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或者是上传相应的信息内容,查询或者是搜索到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样一来,人们对于信息资源接受的主动性被很好地激发了出来。不仅如此,互联网传媒还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例如,某些新闻客户端的评论设置,以及社交网络等。

14存储性

众所周知,互联网传媒还能够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存储,能够对不同学科的信息、知识进行有效存储,有效缓解了人们存放纸质信息资源的局限性。

2互联网传媒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及影响

21互联网传媒发展的有效作用

211为文化传承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使文化传承更加便捷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化,使得其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因此这也使得其成为了现阶段互联网传媒的一种新型传播媒体。价值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完善,使得绝大多数的文献、文化典籍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进行获取,并且还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点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因此移动终端设备为文化从传承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方式。[2]

而随着互联网信息存储量的增加以及容纳信息的多样性,使得文化传承不再向以往一样只是通过语言或者是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和记录,互联网媒体有效将图像、声音与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使人们可以对文化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观看,降低了文化传承过程中重复解说和演示。并且互联网媒体只需要进行一次记录就可以无限制的对这些信息资源和影响进行提出,同时还保证了提取数据的一致性,不会出现任何差别和改变。而这部分资源几乎不会出现丢失以及损坏,因此,互联网媒体是一种安全系数较高的传播方式,有效预防了传统文化的消亡,更好地为其传播奠定了基础。

212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

以往传统文化中的典籍、文学、哲学以及宗教等资料在互联网媒体的作用下,以数字化的形式对其进行良好的展示,这不仅对传统文化展示形式和传播方式进行了创新,还加快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传媒之间的整合速度,进而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增加。而人们还借助于互联网传播的优势来更深入地了解文化的内涵,将我国即将消失的文化进行更好地传播,有效提升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以及文化本身的知名度,进而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文化的重视以及良好的向往,并且在推动文化传承的同时,还能使文化更加适应这个不断创新和进步的社会。

此外,互联网传媒在增加文化传承形式的同时,也使其传承空间有了一定的创新,使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好地与现代文化之间进行融合,而人们也可以参与到其中,使其与之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使传统文化的价值、特点等进行更好的发挥。

22互联网传媒可能给文化传承带来的不利影响

221不良风气可能会对文化传承造成侵蚀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自由的、宽泛的,并且具有极强包容性,而这种好环境背景下,也出现了大量扭曲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使得人们在接触这类信息过程中也会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例如,黄赌毒、恶意性的语言等,这些信息资源都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侵蚀。而互联网自身的共享性,也使得国外一些腐朽的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正确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的限制。[3]

222文化与互联网传媒之间的过度融合,使得传统文化更加商业化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一定要与互联网媒体之间进行相应融合,但是这种融合要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过度。如果二者之间的融合过度,不仅会导致相应利益纠纷的出现,还可能会出现部分素质不高的经营者对文化进行极不科学以及不恰当的使用,使文化传承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文化传承过程中,一定不能过于商业,尽可能地保证文化自身的纯粹性。所以在二者进行融合过程中一定要选取互联网中的精华与文化进行传播,进而使人们可以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更好地推动文化的传承。

223互联网传播带给文化传承的冲击

虽然互联网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承的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例如,文化中的文字逐渐被信息化、图像以及影音等代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流失。加之网络的包容性使得文化传承过程中有大量的不好评论以及批判性的言论,因此在使用互联网传媒对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一定要有辨别信息优劣的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文化传承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3运用互联网传媒对文化进行传承的有效途径

31构建文化传承意识,制定完善的文化传播机制

在互联网传媒时代的背景下,对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因为文化只有在群众中间,才能将其自身具备的作用和影响力进行充分发挥,也只有群众真正的参与到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使文化深入人心。

第一,互联网一定要加大宣传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使群众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使其真正能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此,互联网媒体就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促进文化的传承。例如,在腾讯视频网站上播出的《鸟瞰中国》,这一纪录片中使用了纪实的方式来向世界展示我国文化,而借助互联网媒体进行播放,不仅使更多的人们重新对我们国家有了认识,还使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能够分享我国的文化之美,加强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4]

第二,互联网媒体要制定完善的文化传承机制。在传承文化期间,一定要以完善的文化传承机制作为基础,保证文化与创新文化之间的有效统一。所以,互联网媒体在传承文化期间必须要注意文化传承的真实性,坚决制止假新闻、商业新闻或者是较为夸大的报道出现,不能将文化传承与商业利润进行关联。而现阶段,保证文化与创新文化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完善和解决传播过程中面对现实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注重保护和创新之间的有效整合,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扩散,保证文化中的精髓能够进行发挥,所以在对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不仅要对文化进行创新,还要对其进行保护,如果只创新不保护,就会使其失去自身特点。

32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进而对传播模式进行完善

首先,不管是对任何事物进行传播,都要对所传播的对象进行细致了解,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传播。因此在对文化进行传播过程中,不要被固定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也可以在国内进行良好传播的同时,利用互联网媒体的无国界性将文化传播到西方国家中去。因此在利用互联网媒体对文化进行传播期间,一定要保证充分表明自身所代表的政治立场,并且还要带有相应的官方色彩。[5]此外,还要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当地或者是外国公众他们自身的接受习惯,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来进行文化传承。

其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内缺乏一种有效且轻松的方式来对相应事件进行解决,一定要与群众实际的理解能力相符合,真正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文化传承。例如,《鸟瞰中国》为什么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因为其不仅有效展现了现阶段我国快速发展的现状,其中还融入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以及特色,使得人们更加直观的对中国进行理解,有效与观众情感之间产生共鸣。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传媒所传播的事件一定要重视客观事实,进而对社会舆论进行良好的引导。因此在传播文化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尽可能地缩短传播人员同受众之间距离,进而保证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而在涉及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使用更多的技巧和方式,深入了解对方所处文化、思维、立场与国内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33在提升人们对文化传承认识的同时,完善相应的保护措施

首先,要加强人们对互联网传媒的有效认知,有效分辨媒体对文化传承所进行的包装和设计,进而更加明确地对文化传承本质有一个良好认识,同时也要有选择性地对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进行有效传承。其次,尽最大限度地激励文化传承进行创新,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来开展相应的文化产业,从而有效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性。此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一些可能会消亡的文化,加大投资力度,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在不损害本地文化的情况下,有效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从而更好地推动文化发展。而相关政府部门也要正确认识到自身职能,做好监督以及执法工作,有效引导互联网传媒的健康发展,减少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过度包装以及炒作等行为,维护好相应的市场秩序,从根本上控制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促进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之间的有效结合,为社会公众创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6]

34加强互联网传媒的设置能力,正确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

对于文化传承而言,现阶段就要提升互联网中文化信息的涵盖面,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化信息资源的实际比例。不仅要注重国内的文化传承,还要加大其他国家传播我国特有文化的水平,进而使文化传承能够更加广泛,扩大文化的实际影响力,不仅能够增加我国在国际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还可以保护文化自身的多样性水平。众所周知,互联网所具有的力量是不能够被有效估计的,因此在对文化传承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与互联网进行融合,并且还要注重融合度的恰当性,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放低,吸引公众的注意。同时还要正确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进而使文化传承更加有效。虽然现阶段我国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是在保护与互联网媒体融合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媒一定要具有放眼世界的眼光,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和素养,使用多种形式和媒介,将文化进行传承,使其能够传播到任何一个角落里,使公众在加深我国文化良好认知的基础上,提升人们自身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7]

4结论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传承和媒体之间融合不仅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也是进行创新的机会。所以在此背景下对文化进行传承,一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及其优势,有效推动文化传承的发展和建设。同时社会公众也要主动且积极地融入其中,为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而努力,促进传媒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文化传承进行服务。此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契机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二者间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健威,王柳依互联网传媒与文化传承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2014(4):39

[2]隗建华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与文化传承的相关性探究[J].新经济,2015(26):24

[3]陈笑春动态记录・大众阐释・文化传承――电视媒体在法治环境建构中的功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7-110

[4]朱孔洋培育学生文化自觉:云计算环境下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下),2013(1):29-33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6

当前,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不断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各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不断加深,在互联网的深刻影响下实现重构,步入了创新驱动的快车道。“互联网+金融”,让第三方支付得以迅猛发展,让互联网理财产品备受追捧,同时涌现出众筹平台、网络微贷等新型金融业态;“互联网+零售业”,实现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大大降低销售成本、提升交易效率、释放消费潜力;“互联网+教育”,带来在线教育的崛起,O2O教育模式成为现代教育模式的新趋势,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与教学理念,让教育资源均衡化成为现实。

而互联网对于出版业的影响同样是颠覆性的,与任何一个传统行业一样,出版业对于互联网是难以抗拒,也是无力抗拒的。经过多年的转型,与最初的无所适从相比,出版业现今正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其实任何一种影响,如果用积极正面的心态来面对,那么它就有可能是机会,反之如果消极躲避,则必定是冲击。正是因为已深刻认识到互联网为出版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与冲击,更多的是机遇。“融合发展”是2014年出版业的关键词,其与“互联网+”的理念是一致的。出版业如果想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技术、新媒介、新渠道。互联网催生了“数字出版”这一新兴业态,出版业与互联网的关系,经历了共生共存、并行发展,到融合发展、相互依存。出版业从营销的互联网化,再到渠道的互联网化,乃至产品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已成为出版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对于包括出版在内的文化产业的渗透不断深入,通过频繁并购,实现文化产业布局,与传统出版单位的合作也日益加深,出版业与互联网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那么“互联网+出版”为出版业带来的是什么呢?笔者以为,互联网打破了出版业的原有边界,拓展了出版业的服务范畴,给出版企业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时代,一切皆为数据,一切皆为信息,一切可传播的信息皆可成为出版产品。出版单位的天地广了,视野宽了,选择也多了。出版的定义得以重新诠释,向大出版、大文化方向拓展,出版单位亦实现了从内容生产者到信息服务供应者的角色蜕变,由此推动出版业真正实现从“行业”向“产业”的迈进。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7

(一)网络包容繁杂文化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逐渐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物质的增长催生公众在精神领域进行探索,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价值重心的转移,人们的文化思维、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从单一走向了多元,从虚幻走向了务实。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随着个人偏好、自身条件等呈现出多向化、多层次、立体化的态势,最终形成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草根文化,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相互交织的复杂文化场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以及传统文化的当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对精神领域过度的开发加之文化日趋商业化却产生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乱象,种种乱象挑战着文化道德伦理的底线。这些文化乱象抛弃了真善美的内核,取向日趋病态,不仅没有起到升华生命境界的作用,反而演变成伤害人的异己力量。若不能有效抵制和消解,就会使其变成传播负面价值观的“助推器”,制造社会混乱或信任危机的“帮凶”,践踏人伦或社会道德良知的“黑手”,进而引发系列社会危机。

(二)文化遭受网络异化

公众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并联系生活中的热点,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将自己的观点以“创新”(恶搞)的形式迅速表达出去,以期获得受众的响应,寻求自我价值实现,并逐渐沉浸于精英式的膨胀感之中。

在传承文化的进程中凸出自我价值本无可厚非,但过度开发文化就演变成了文化异化。此外,商品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对商品经济还停留在恶性竞争的过时思想不时地渗入到文化当中,潜移默化的腐蚀着本应纯洁的文化市场。加之公众缺乏辨识能力,在接力文化时易受商业了的庸俗文化影响,既没有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诠释传承,也没有担起本应传承者负的责任――发扬光大。这种恶搞文化、庸俗文化随时间的消磨演化成了情绪宣泄的途径,通过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自我的虚拟性寻求着被生活压力所扼杀的安慰与刺激,但“自我的虚拟性过分张扬,自我的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的平衡就有可能被打破,正常的自我人格将不存在,自我的精神生活将严重失衡”。[1]精神失衡下的恶搞带给后人的充其量不过是时代的杂音,而断送的却是我国文化的精华。这最终会使我们的整个民族因缺少主流的价值文化而成为一个权威缺失、没有信仰的空心实体,甚至导致道德怀疑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不可否认,恶搞文化当中不乏创新,反对恶搞文化也不是对创新的否定,更不是堵截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传承文化的核心是要体现文化的价值,文化价值要反映时代精神,互联网文化要体现时代精神首先就要辨识善与恶,这就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列出“负面清单”,加大对文化扶持力度,使文化真正融入公众的生活当中,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找准文化与商业融合的最佳切入点,而不是单纯过度开发文化产业。倡导多样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传承的新型文化既体现了互联网的开放性,也彰显了文化与时俱进的特点。

(三)异化文化弱化道德

失真的互联网文化异化的不仅是优良传统,而且弱化了受众的道德评判标准。近年来,为了提升自身影响力,争夺日趋激烈的受众市场,部分媒体罔顾人文关怀的职业精神,泯灭良心与公正,刻意渲染突发事件中的暴力、血腥、煽情,使得低俗、媚俗文化盛行。正如王泽应教授所言:“现代性的狂飙、理性的泛滥,并没有给我们带来预想的成功与喜悦,相反却出现了‘道德谋划’的失败,现代人始终未能确立起现代道德精神的生长点”。[2]公众在缺乏信息量和媒体缺失职业道德的情况下,易受网络意见领袖的误导而引发群体极化,这种群体极化是一种非理性的表达,冲破了道德伦理的藩篱,混淆了道德评判标准,最终弱化了道德感知度。

(四)唤醒道德引领文化

“利”与“义”的争论在伦理范围内由来已久,传播媒体与受众亦在选择当中不断徘徊,难以取舍。部分受众迷信于意见领袖,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缺乏理性思维,成为这些意见领袖散布歪曲文化的工具。所谓的意见领袖基于个人利益考虑,往往置道德于不顾,甚至目的本身就是要破坏道德传统,建立自己的标准,以此来获得“救世主”般的荣耀。这种文化歪曲以满足大众好奇心,追求娱乐至死和集体狂欢为目的,意见领袖不惜丢弃崇高和神圣,忽视道德标杆,给本来已经充满道德焦虑的现代人的精神家园带来了更多的“可离”和“不相容”因素,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他们在自由主义泛滥的洪流中,在‘代码’和‘符号’的暴政中,在‘虚我’和‘真我’的伦理矛盾中,沉沦于受虐和施虐的快感。

消解文化歪曲不在于堵,而在于如何疏。避免文化歪曲四起的关键在于避免文化在传递过程中“失真”,而避免文化“失真”首先就要找准文化歪曲的源头,分析文化歪曲产生的原因。因为内心缺少了德性,进而在互联网辽阔的旅行中无所忌惮。此外社会中也没有形成凝聚人心的时代价值,这就给了意见领袖以可乘之机,肆意给大众灌输靡靡之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需要政府引导公众建立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并辅以动态的监督机制,发挥舆论遏制不正之风的作用,最终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传播环境。

三、凸显主体向度――构建互联网体系

文化传承中的偏航、偏航文化下的道德弱化只是互联网发展过程的中间环节,发展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一切事物矛盾运动的必然,但发展应有明确的向度,互联网发展最终要指向主体――人。人的需求催生了互联网的发展,因而互联网也必须符合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彰显自身价值。互联网发展立足于现实的人,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而要实现这种诉求,就离不开互联网体系的建构。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8

互联网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发明。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21世纪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飞跃性发展,互联网门槛降低和相关软配套滞后,造成互联网社会有一种病态发展的趋势。地域攻击、网络谣言、低俗文化在互联网上泛滥,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大到国际关系、国家安全,小到个人隐私,各种颠覆传统,离经叛道,严重扭曲的正常的道德准则。

1 互联网社会特征

互联网社会的概念虽然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应该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我们对互联网的认知也因为处于不同的角度、不通的时段而不断变化。但总的来说,互联网社会具有以下几个共性:

1)互联网社会的开放性

互联网是一个OPEN的社会生态,整个互联网就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础之上。

从技术层面上讲,互联网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体系,这种体系使得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没有从属关系,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信息在网络的流通完全是自由的,畅通无阻的。通过技术手段也许能组织某些信息在某些范围内传播,但这也只是暂时和局限的,互联网的技术架构就决定互联网对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开放的、自由的。

正是基于互联网的这种特点,互联网对每个人也是开放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BLOG、MSN、QQ、BBS、微信等成为人们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渠道。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分享个人的生活,任何个人、组织或者国家政府都不能完全控制。这种信息开放的特点使得我们进入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洋彼岸的信息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很快就传递到我们这里,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同时,网络社会这种开放性的特点,也使得互联网文化向两个不同的极端发展。一方面,我们在互联网上相互学习,借鉴,分享许多积极正面的生活;另一方面,这种开放也意味着无防御,人性邪恶的一面也在互联网上肆意扩张。许多消极、负面、丑陋的内容充斥着网络。

2)互联网社会的互动性

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就决定了在互联网的每个节点间的交流极其方便,它的最大改变就在于信息的交互。互网络超出以往的任何一种传播媒体,扩充了人与人的交流、互动。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进行信息分享、交流合作、竞争甚至冲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增添了无穷的可能性。互联网社会的互动还体现在与传统社会的互动。互联网上的每个个体本身属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会与传统社会发生互动。随着参与互联网的个体与企业越来越多,这种互动也必将越来越频繁和紧密。现今流行的互联网+就是这种互动的一种体现。

3)互联网社会的虚拟性

虚拟性是互联网的主要特征。与传统社会相比,互联网社会与其既有关联,又是相对的 。互联网社会是建立在技术手段上的一种人造的场景,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一种虚拟的社会。但同时,互联网社会又是传统社会的一种延伸,因为它跟传统社会一样,参与的主体都是“人”。所以说,虚拟并不等于虚假,也不等同于虚无,它是人的想象力和电脑技术的伟大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在网上的言行举止不止会是在互联网上产生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也会延伸到传统社会,所以作为一名网络社会中的“人”,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学会辨认网络社会中的信息,择优而从。

4)网络文化的个性化

网络社会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这种特质使得网络社会必然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社会。网民在网上可以享受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和创造个性网络,任何个人的任何价值观都可以在网络上传播。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也使得这种个性化的特征更加突显。互联网时代给传统文化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范式,这种范式的特色表现有: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兼容、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与文化本体个体化的统一、开放中的平等与共享、文化消费与生产的共时性、推动人类回归的载体和文化社区的新构筑。

2 互联网社会行为规范建立

互联网行为规范的建立,政府当仁不让的应该是主体。政府要能时刻把握网络发展的脉搏,制定符合当时网络发展潮流的网络法规。同时,政府还需要在网络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起主导地位,倡导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网络自组织功能的合理运行,并且在必要时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以及国际间的合作。所以我们在把握网络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在体制创新的基础上应采用非强制性方式,通过法律规范、管理制度创新、技术革新、宣传主流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重建来管理网络文化。

1)完善网络行为法制制度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社会就是一个不设防的自由空间。网络中的信息会因为个人素质、民族、、地域或者国家是原因,必然会充斥着各种不同的言论和观点。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又让这些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有侥幸心理。因此,在这个开放和虚拟的网络社会中,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适合网络发展轨迹的法律制度,做到既保护公民言论自由,又能杜绝防范不良言论在网上散播。

2)加强网络监管技术革新

网络的发展和进步是一日千里,要保障网络监管的落实到位,网络监管技术也必须与时俱进。在当下,互联网已从当初的拨号上网发展到光纤上网,上网方式也多种多样,网络已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网络发展的同时,监管技术必须要做到与网路发展同步,才能更好地履行其智能,保证监管到位。

要做到监管到位,必须要保证两点监管措施到位――信息源及传播途径监管到位。信息源监管即是对信息者的物理位置、身份特征、时间特征进行管控,通俗点说就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摘取网络上每条信息的IP地址、时间,通过IP定位技术定位到者的物理地址;同时,通过网络ID和身份证实名绑定技术,定位到信息者的身份特征。传播途径监管即是对网络信息的载体,比如网站、各种商业平台、软件终端等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要求各信息载体必须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范,严格自律和自纠。监管部门通过信息截取和信息扫描等技术手段,辅以人工辨识的方式来实现对各载体的监管。

3)加强主流文化建设

网络社会是传统社会的延伸,网络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国民文化水平的一种延伸。在网络社会监管的工作上,政府不但要做好堵的工作,也要做好疏。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网络社会中,政府都要做好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制定道德标杆,提倡积极、正面的道德教育,并在此方面作出表率。同时,政府还需要提升自身公信力,提倡全民以我为主,共同坚守社会道德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塑造积极向上的网络主流文化,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1)制定道德标杆,提倡主流文化

中共十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不仅指在生态文明方面,同时也从公民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建设一个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中,我们要做到提纲挈领,从社会上下各阶层、各民族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道德劳模、先进典范作为道德标杆,自上而下进行宣传、学习,从而在整个社会层面――无论传统社会还是网络社会,都形成一种对道德提升的需求和呼唤,形成一种全社会主动参与的道德建设氛围,形成全社会的主流文化。

(2)抵制不良风气,做到快、准、狠

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这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互联网时代,民众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取的信息内容也参差不齐,网络上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政府在主导网络风向的行动中要早发现、出击迅速、澄清和杜绝网络上各种负面的、虚假的信息传播,塑造一个干净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社会。这也是对对传统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党和政府发展全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必须疏通言路,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地引导网络舆论,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进步”。

3 结语

互联网社会是一个自由的,千变万化的开放型社会。要想有效的管理它,从而让它为我们所用,就需要从本质上去认识互联网,抓住它的特性,制定有效的技术和文化建设手段,从而推动互联网社会和传统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胡昌恩.网络文化发展趋势和作用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院学报,2007,21(2):97-100.

[2] 张洪洋.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2009,36(1):136-138.

[3] 朱国华.论网络管理文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6):68-71.

[4] 詹恂.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2):183-184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引领方向、扶正祛邪之“道”,也作为教化育人、治国理政之“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承载着国家与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与传播方式的创新和选择密切相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传播性教育。在数字化、信息化和移动化的传播新格局下,以政府宣教、官方传达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已难以吸引受众。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了互联网传播的重要性。互联网已经成为受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资源的主渠道。

“互联网+”的新技术呈现出破界性、双向性、海量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等新特征,从而打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时空限制,建立传受一体的交互模式,发挥高效快捷的搜索功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技术支撑,进而实现“用人类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的目的。按照强化互联网思维,促进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新形式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要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以“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维为契机,实施“融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战略,提升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的接受度,完成从单向、孤立、平面的宣传报道,转向互动、多元、立体的崭新传播模式。

对于“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其一,“互联网+”是指“互联网思维+”,即形成的一种互联网思维:其二“互联网+”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利用互联网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和作用:其三“互联网+”是指“意识形态生态+”,即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生态和网络教育生态。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更好地契合“互联网+”的新特征,真正实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上传播流行起来”?既要防止过于强调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而忽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又要避免因缺少真正的互联网思维而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具体而言,亟需关注三方面的着力点。

一、形成互联网跨界创新思维理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

“互联网+”应用范式加速了当代世界的变化,造就了一个传播型社会,这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传统互联网的传播观念和传播方法论

“互联网+”将以互联网的规则、精神和价值,重新构建互联网与一切客观事物的关系格局,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官方新闻媒体发声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强化了传播效果。

其一,“互联网+”重塑传播观念。互联网思维强调“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的支持下,利用互联网的规则和机会来创新”,“设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和方法”。由此可以反映一个事实: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的行为规律都发生了深刻而明显的变化。如何真正理解、认知由于互联网思维改变所引发的传统传播规律和方式的变革,关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们树立一种互联网思维传播观念,主动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分析国内外用户的需求和特点,敢于打破传统传播链条和传播形式,以创新、跨界的视野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体验:树立数据思维,从“海量”数据中精确筛选价值信息,整合优质信息资源,创新网络信息采编模式,实现信息资源在数量、时间、空间上的科学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影响力,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互联网意识形态控制力和引导力的关键。

其二“互联网+”创新传播手段,“互联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现好网络化传播的引擎,也成为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创新的关键之举。首先“互联网+”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导向的正确性。“互联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传播的形式,所传播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立场观点的正确性是基本要件,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成败。其次,“互联网+”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受众点。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务实是第一原则,要能够以大众口味为信息创新点,以期达到由“众口难调”转变为“众人皆捧”的目的。最后“互联网+”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传播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应强化市场意识、融合意识、用户意识,精选选题,融合资源,打磨精品,做到产品有深度、有广度,形成社会各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合力。

其三“互联网+”重构传播格局。“互联网+”的时代气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式传播格局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首先,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理念的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我传你受”关系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开放、平等、共享的去中心化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理念从政府主流媒体的单一渠道传播转变为多向互动传播,从后期媒体转变为实时传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硬性传播转变为迎合受众接受心理的内容多样化传播。其次,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全过程的重构。互联网的发展转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生产的全链条,重构了资源的结构和风格,以及受众的习惯和心理。最后,互联网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产业形态。一是传播服务的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的应用直接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类资源精准投放的问题。针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等各类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服务,强化受众黏度。二是传播资源的泛社交化。互联网基于网络新型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网络社群日趋明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圈层化和社交化越发突出,完全改变了传统意识形态简单宣传的传播形态。

二、关注互联网受众主体能动作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价值

“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于强化了开放环境中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积极意义,以互联网思维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精神,发掘受众的主体性,而不是以传统的行政思维主导用户需求,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实际生态中以文化人的最大效度,不断增强互联网主体黏度。

(一)以人为本:明确“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的传播意义

尊重人性是“互联网+”的根本精神,互联网力量之强大源于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满足主体的精神需要,而互联网是主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方法之所需。所以“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逻辑是基于人的本质需求,规避了传统价值观教育传播手段的单一生硬,彰显了互联网理念促进主体全面发展的网络德育价值。

一是互联网个体传播格局使价值观引领成为人之所需。“互联网+”打破了以机构为单位的传统传播格局,以个体为单位的社会传播格局促进了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与拓展,价值观引领也随即成为网络主体的迫切所需。当前一些网络“大V”将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互联网上“肆无忌惮”的个人“思想发声”扰乱了网络的清新空气,尤其是对作为网络主力军的青年群体极具诱导性和干扰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应担当起网络价值观引领的作用,满足网络主体明辨是非、澄清真相、扶正祛邪的迫切精神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利用网络格局变化特点,激活个体敢于发声、勇于辩驳的主体意识,引导个体运用互联网手段主动进行资源配置和功能整合,使每一个网络主体不仅是受众,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的分享者和传播者,促进网络主体主动正确“发声”,自觉担当起“网络清道夫”的角色,营造“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精神的浓厚氛围,还给属于互联网的“碧水蓝天”。

二是互联网技术兴起使教育方法的创新成为人之所需。“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使互联网从一种传播工具演变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性力量,使个体获取信息的渠道由传统依赖转变为主动建构,进而表现出强烈的实践体验需求,这也是“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技术的创新独到之处。以虚拟体验平台为例,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体验,实现“理趣”的多样化手段。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虚拟主题公园、主题展览、主题游戏等虚拟空间平台,积极调动网络主体的多种感官能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转化为身临其境的虚拟体验平台,为网络主体适配各种场景服务,让网络主体在参与互动、游戏娱乐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并感受互联网技术的无限魅力。这种足不出户的虚拟体验支持网络主体日常使用的移动客户端,使网络主体潜移默化地获得更多的价值观体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和传播效果。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呈现出混合式传播方式,依托新技术创新形式,发展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

(二)以文化人:突显“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目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了资源聚合、实践体验、社交分享等“融媒体”传播特点。但是,无论何种传播形态,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要以化人和育人为根本目标,培养人们能够自觉自律地接受、认同和践行主流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互联网传播主阵地,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知止”作用在互联网中的功能拓展和教育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思想精髓。“文”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哲思“化”就是要对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邃思想文化内涵来“化”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在育心、育德、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最大程度地挖掘潜能并加以实现,使之在观念、心理、行为上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找寻到自身安身立命的价值根本,从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类灵魂”的教育作用。

所以,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紧抓住以文化人的根本精神,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文精神的充分彰显。以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理解“以文化人”的深层次内涵有两个维度:一是以圣人之精神和情操作为“文”,以互联网观念更好地完成“文明的教育化”过程,塑造文明化的社会人。二是以人的社会需要为“文”的教育内容,以互联网观念更好地完成“教育的文明化”过程,塑造教育化的社会人。前者重点在于作为主体的人去学习,而后者更多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去参悟,二者合一说明“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是一个外在输送与内在生成的学思统一过程。

人既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对象和主体,也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目的,实现以文化人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价值旨归。从本质上讲,“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核心要义就是解答“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坚守以文化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本精神的问题。所以,“互联网+”不能使人成为网络的奴隶,而是要让互联网为人所用:人主动运用互联网的过程,就是自觉接受和践行以文化人的过程。简言之‘‘互联网+”不是让人去逞能,而是让人能够更好地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文化涵养与文化修行。

三、打造互联网意识形态生态环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互联网+”重新构成了一个网络生态系统。如果将移动互联网比作一个圆环,网络用户的网络行为则形成了一个闭环。在互联网生态圈中,网络用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黏度将被记录下来,点击次数、搜索内容、使用群体等数据细节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全貌,从而有利于打造互联网意识形态生态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一)以权威信息平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扁平化等特性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生态系统,网络用户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会将不断增多,各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自媒体也将层出不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在互联网中绽放出强劲的生命力。然而,互联网积极传播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信息,浑水摸鱼、混淆视听,甚至泛滥成灾,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虽然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内容和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但传播的生命力仍旧主要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的含金量,优质上乘的信息资源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传播的预期目的,这就需要打造权威信息平台。

一是汇聚一批学术界专家和党报资深评论员,加强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技术学等不同专业专家之间的沟通联系,发挥各自专业所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不同板块,打造一批经得住公众评论检验的精品栏目,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内容权威真实、鲜活可信。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融媒体”的传播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字、音频、视频、图片、3D动漫等多种信息资源相互结合,将生硬刻板、抽象乏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多媒体信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形象自然、亲切直观地表现出来,提升网络用户的使用频度和受教育效果。三是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挖掘呈现出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和关注焦点,根据不同目标人群来“量身定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服务。如针对少数民族地域,应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用户的喜好和需求,为其提供有侧重性的主题信息网络宣传资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四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形成网络舆论时,要及时有效地组织权威发言人第一时间权威发声,不仅要客观、真实、全面地呈现事态全貌,而且要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进行事件的分析解读,向公众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网络意识形态舆论走向,消除人们的错误认知,解疑释惑,稳定人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成为一个有公信力、值得信赖的权威网络信息品牌。

(二)以中国文化自信发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强音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10

1“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内涵

“互联网+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将两者相加之后得到的结果,而是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4]。其本质上是,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用户能够零距离接触、智慧分享传统文化,将互联网创新的成果贯穿融入到传统文化产品的各个环节,以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从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性。近年来,虽然“互联网+”一个新兴产业,专家和学者们依然围绕“互联网+传统文化”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2015年7月18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以“互联网+文化产业+”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文化产业前沿论坛”。论坛以当前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各类热点问题而展开。《2016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报告》中的数据显示,预计2016年中国将有1.96亿人成为“互联网+”传统文化应用用户,其增长率为56.8%[5]。互联网为传统文化的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用户普及程度将随着“互联网+传统文化”产品的不断完善而持续走高,未来的用户规模也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2济南泉文化现状

调查济南以“泉城”闻名于世。济南泉水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济南先民择泉而居,繁衍生息,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古至今,很多名人志士对济南的泉水进行描述。现代,鲁春晓介绍了济南泉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出了济南发展泉水旅游的思路及几条合理建议[6]。徐辉主要是以发展济南旅游为侧重点,提出了泉文化进一步开发的策略[7]。李冰和常莉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观测点,提出在塑造泉文化品牌的道路上,既要保护好泉文化资源,又要充分合理利用泉文化资源进行推广[8]。王晓珊和李桂军等介绍了济南与水的渊源,分析了泉城水文化建设现状和现实意义,最后对泉城特色水文化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9]。近年来,济南市相关部门为发展泉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大胆、有益的尝试。例如,每年9月,在泉城广场会有大型广场文艺晚会暨焰火晚会和体验泉水文化等活动;大明湖有铁人三项对抗赛;在南部山区亦有“南山戏水节”;开展大明湖荷花艺术节,举办荷花仙子选拔赛、荷灯会、七夕晚会、济南市龙舟比赛、啤酒节、晚间消夏游园会、荷花巡游表演等活动;以泉水为主题开展摄影大赛;开展泉文化研讨会,2013年开始,每年一届开展济南泉水节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济南公众的节水保泉理念深入人心,节水意识明显增强;相关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趵突泉持续喷涌;通过旅游网的推广成功推动了济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3济南泉文化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是进一步实践互联网思维的成果,它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10],并推动着经济形态的不断演变。在这种背景下,济南泉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互联网+”对知识产权的服务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价格问题。互联网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为吸引更多顾客,众多得互联网文化企业不得不压低价格,引发价格战,实质上,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应当依靠优质的文化产品。第三,容易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面对激烈的竞争,先期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由于盈利的周期相对较长,企业容易出现现金流不足问题,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泉文化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通过互联网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济南泉文化。第一,有利于深入挖掘泉文化资源内涵。目前丰富多彩的济南泉文化资源内涵还远远没有被充分挖掘,泉文化品牌需要以多种载体形式呈现,这势必将克服以往对泉文化的粗浅认识与开发,能够更深层次地挖掘泉文化的内涵。第二,推广已有泉文化品牌。目前济南“趵突泉”、“黑虎泉”等系列的泉文化品牌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和较高的知名度。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全国或者全世界济南的各种泉文化品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因此,利用“互联网+”的推动和影响,为济南泉文化提供新的传递方式,继续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第三,提高群众对济南泉文化的认知度。通过深入挖掘泉文化的内涵和对已有泉文化品牌的推广,提升宣传在文化品牌的塑造中的作用,利用已有的文化积淀,提炼其精华,在当代转化成文化品牌,提高泉文化在群众中的认知度。

4济南市发展“互联网+泉文化”的对策建议

“互联网+”之路势在必行,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对济南泉文化进行有效的推广,在已有传统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济南泉文化品牌,对济南的城市发展以及形象提升存在重要的意义。

(1)积极利用互联网对济南泉文化进行宣传。这个目前已经在做,以后要进一步完善。例如,在旅游网站、政府官网等网站上进行宣传;独立设置专门的网站,并且将其在一些影响比较广泛的网站上进行。

(2)紧跟形势,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推进济南泉文化的宣传。济南市既可以单独主办“互联网+泉文化”相关大赛,也可以通过已有的大赛,选择重点的项目进行后期投资跟进,或者加入相关比赛项目。

(3)积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要加快培养一批既善于传播传统文化,又通晓“互联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为引入各类网络技术人才、文化科技创新人才、文化产业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1]。要积极开展各类相关的专题培训会,使大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

(4)财政支持。优化“互联网+泉文化”的投融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支持、引导和鼓励各类资本参与“互联网+泉文化”建设。泉文化景点较高价格往往会阻碍相当多的人体验泉文化的魅力。据调查,免费的黑虎泉等比收费的趵突泉等有更多的顾客光顾。建议可以逐步开放一些泉文化景点,既刺激人们消费,同时也逐步扩大泉文化的影响力。

(5)充分利用现有济南市文化产业园。发挥产业园区所特有的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政府加强引导园区建设,不断优化园区布局,促进园区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5结语济南因为“泉”闻名于世,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历史沿革、城市发展都与泉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互联网+”为契机,抓住机遇,面向世界,发展自己,对发展济南泉文化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时机。

参考文献:

[1]曾晓晶,樊斌.“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教育的变革[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20):180-181.

[2]邹学思.“互联网+”背景下的荆门市人社系统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3]祝福恩,张舒.“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理性思考——学习《建议》体会[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1):5-8.

[4]曹休宁,颜泉泉.“互联网+”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477-478.

[5]艾媒咨询.2016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报告.

[6]鲁春晓.济南泉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7]徐辉.以泉文化打造济南文化旅游品牌[J].网络财富,2010(17):157-158.

[8]李冰,常莉.济南“泉”文化品牌塑造与城市形象提升[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2):10-11.

[9]王晓珊,李桂军,胥立军.泉城济南水文化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2013(06):59-60+65.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11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自此,“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常态”开始引领创新发展。而现今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校园则是作为其传承的很好的载体。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岭南舞蹈文化校园传承与发展符合当前实际和时展要求。

一、“互联网+”视域下岭南舞蹈校园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的时代意涵及魅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颠覆性程度和速度已远超越人们的想象。“互联网+”中的“+”代表着一种联合、加盟关系,它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与各行产业深入融合,实现产业优化和转型。而“互联网+岭南舞蹈文化”无疑也o岭南舞蹈的发展带来了这种优势。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媒体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受众阅读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都发生着极大的转变,于是新旧媒体出现融合,为新一轮的媒体转型提供了契机。对于岭南舞蹈文化的校园宣传方面就离不开媒体,“互联网+”所带来的一个新型媒体,也是发展传承岭南舞蹈的一个契机。“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模式,已经是新常态中的关键元素,这也是“互联网+”被作为我们国家战略积极推进的原因之一。“互联网+”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和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前景,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时展潮流,我们也由此即将迎来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所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岭南舞蹈文化校园传承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发展前景具有无限可能性。

(二)岭南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岭南民间舞蹈文化是中华舞蹈文化的瑰宝之一,更是岭南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生活性、较强的娱乐性、多元性、强烈的感彩性和民族性,是岭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改革开放前,受到“左”与“右”的思想倾向的影响,岭南舞蹈文化中有很多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一些舞蹈活动则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活动”,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打击。很多表演活动都被禁止了,很多优秀作品都遭到了破坏。而到了现代,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原本封闭式的民族生态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岭南舞蹈文化的发展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岭南舞蹈的传承通常都是以师徒传袭、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独特的技艺只会在特定的区域才得到传承。现在人们都把追求经济第一位,大多数青年人不愿意学习这些“古老”的技艺,浅显地将这些名艺精华当作是糟粕,认为都是一些不赚钱的技艺。另外随着掌握这些技艺的艺人陆续去世,久而久之,人亡则技艺绝,岭南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

(三)校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

任何艺术的发展和传承都与教育密不可分,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承,传承的过程即是教育的过程。学校教育作为现代社会人类学习文化的主要场所,具有传授知识的集中性、系统性,所以教育是最直接、有效的传承方式。据调查,现在校园里的学生除了音乐舞蹈专业少数学生了解或知道些关于岭南舞蹈外,其他专业学生基本不了解岭南舞蹈。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岭南文化的传统传承方式逐渐被打破,原本的家庭传承、师徒传承难以为继。所以将岭南舞蹈文化“引进”校园,借助有组织、有计划的校园教育来传承,是目前最符合现实的办法。校园传承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校园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不仅可以提高当地人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唤醒他们的民族文化记忆,使其更自觉地保护并传播民间舞蹈艺术,也让年轻一代了解岭南文化。所以,进行校园传承和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二、“互联网+”视域下岭南舞蹈文化校园传承与发展的可行

(一)“互联网+”岭南舞蹈

我们现下正处于高科技网络时代,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对于那古老的岭南舞蹈文化来说,受到冲击在所难免,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机遇。互联网的通信连接功能,使任何事物之间的连接成为可能,而通过“互联网+”与岭南舞蹈连接,赋予岭南舞蹈新的时代内容,使得岭南舞蹈可以与时代潮流一起发展。另一发面,互联网现在是现代人群使用最为广泛的通信交流方式,把“互联网+”作为载体来传播岭南舞蹈文化,更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二)“互联网+”校园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12

新闻传播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新闻传播被认为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重要起源之一。在中国,人们对于互联网的关注最早也来自于新闻传播。当然,今天互联网对于中国的影响绝非仅有新闻传播可以包涵。然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闻传播,曾经而且仍然深深地影响和重构着中国社会,成为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以新闻传播为落脚来考察中国的网络社会具有深远意义,《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结构、功能、效果研究》一书即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旅程。

直面困难 努力前行

彭兰和高钢两位老师,可谓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研究的权威和领军人物,然而,此书开篇他们便将互联网新闻传播及其研究的复杂性及困难一一道来,可谓知其愈深,愈知其难。在互联网试图颠覆和重构所有理论的当前,要构建一套框架对其进行分析,是一件极其考验知识储备及智慧的事情。两位前辈为我们搭建的研究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框架,可谓启蒙与开山。然而,以此为框架的研究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与其说该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可供执行的研究路径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不如说两位前辈给我们捅开了一个洞,让我们可以看到洞里的丰富及洞的深远。

互联网对于人类还是个很新鲜的东西,虽然它已经来到中国近20年,然而,我们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和了解其实才刚刚起步。而且,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了技术和高科技爆炸发展的时期,新东西、新玩意、高科技、新应用层出不穷、目不暇接。要在这时时变化、处处颠覆的互联网时出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多年的积累和观察是根本无法想象的。高钢和彭兰两位老师都可谓中国互联网信息传播领域的元老,高老师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最早的一批实践者,亲历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发展,彭兰老师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信息学和信息技术的,他们的功底可见一斑。

作者以“结构”、“功能”、“效果”为关键词,试图厘清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内在逻辑与外在作用,而书中的论述既有基于现有理论的构架和分析,又有大量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实实在在的数据及案例,很多部分读起来颇有一种看故事的趣味。比如:书中谈到网络舆论时,收录了1998-2010年中国网络舆论热点事件,而对于这些热点事件的纪实及叙事描述,则是放在中国社会变迁、中国网民成长的大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书中收录了当时大量的重要新闻网站的统计数据。这些不仅有力支持了本书的论证,而且都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及互联网新闻传播发展的重要史料。

本书的效果研究部分,提供了大量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对于互联网新闻传播及网络社会研究非常有价值的理论线索,可以看出作者知识的广博和积淀的深厚。作者认为,以新闻传播为基础,中国网络媒体对于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尤为显著,基于中国文化的特征以及中国社会当前发展的主要特征,作者对这一作用的凸显及其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是中国网络社会研究的重要贡献和参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渗透

互动是贯穿于该研究的重要的思想。互联网上的互动,网络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关系与网络,重构着社会生态系统。互动是互联网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由于互动而不断改变和重新结构的关系直接作用于人,又作用于人所组成的社会。作者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统领互动,将网上、网下、网上与网下的关系变化与重组视为网络社会的重要特征以及研究网络社会的要点。将政府、企业(商业网站、媒体网站)、网民三者都纳入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情境下进行讨论,因为互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这三者的互动和影响又直接体现在中国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中,不仅影响着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发展,而且影响着中国社会、中国网民。通过互动作者将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研究引申到互联网与社会、互联网与政治、互联网与权力的更深入的思考。

全书仅有关于马克思理论的一个引用,却画龙点睛,使得该书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的意义更为深远。

值得商榷的是,在互动与关系的讨论中,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的媒体网站(比如重点新闻网站、传统媒体机构网站)似乎更应该视为政府力量的一支,或者政府力量在互联网上的一种代表,与商业网站(或其新闻频道)还是存在很大差异。

确实,对于已完成的研究和成果的质疑似乎是最容易的,对于该著作也是如此。然而,如果你真正明白互联网发展变化之快,互联网研究之难,以及中国当前监测、测量互联网相关(尤其是互联网新闻传播)数据的现实状况,你就会为这本书资料的新鲜、案例的丰富、数据的详实而折服。

变化、突破、革新是互联网来到这个世界后给人的惊喜,也是互联网给人带来的最大的压力,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皆有可能。中国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也时时在变,发展变化中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我们的探索和思考才刚刚开始。

链接

1、《网络传播学》

作 者:彭兰 著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1

本书继承了很多传统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但目的不是对传统理论进行简单的诠释和印证,而是希望在传统理论的框架下研究网络传播的某些特性,进一步探索人类传播的某些共同规律,深化对传播的社会功能的认识。传统理论是我们研究的基础,但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束缚。

2、《网络传播革命:权力与规制》

作 者:蔡文之 著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8-1

把网络传播革命放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予以考察,首先剖析了由传播生态变革而引发的新理念、新格局和新的交互方式等多棱面的社会进步,继而分别从技术和社会两个层面对网络赋权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效应进行了阐述。

3、《众声喧哗》

作 者:胡泳 著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篇13

“品牌”英文名为brand,它是企业的灵魂,品牌所传递的文化涵盖产品的定位、产品的独特形象以及消费者的性格和消费习惯。产品通过有效的品牌传播能够被人们熟知,品牌传播是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因此企业应重视品牌传播工作的开展,同时关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品牌宣传。

而“互联网+”的提出与践行,彰显了企业品牌传播的最大特点――以消费者为核心,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营销手段、更新的营销视角和更广的传播路径。这种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品牌传播与推广正逐步颠覆传统产业的营销手段,传统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革命式”的变化。

二、“互联网+”品牌传播的特点

互联网的发展使传播渠道增多,品牌传播的受众也发生了变化。相对于传统的品牌传播,互联网品牌传播的特点如下:

(一)传播手段多样化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新型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品牌的传播手段趋于多样化、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新型传播主要通过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站,以直广、软文、植入、口碑等多种形式进行立体化的品牌传播,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交互性特点,极大地增强了受众的主动参与性。

(二)传播媒介的整合

与传统品牌传播媒介不同,互联网品牌传播媒介的整合性更高,加大了品牌传播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互联网品牌传播具有便利性,不受空间的限制,因此传播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不管怎样,品牌推广还是要以消费者为第一出发点,要经营好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平台。

(三)传播受众的改变

品牌传播的受众是“消费人群”,但互联网下的品牌传播的受众就不仅限于这一群体,而是所有能接触到品牌的人。传统电视广告的受众是传统的电视观众,新型传播媒介则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帮助企业捕捉到传统电视难以把握的年轻受众。互联网的使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依赖互联网,熟悉并热爱网络购物,他们不会认真阅读品牌信息,而是通过体验、口碑评价来感受品牌。

三、“互联网+”下的小米手机品牌传播策略

(一)以消费者为中心,注重创新

互联网时代强调“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要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互联网的经济市场由企业主导转变为消费者主导,更多的企业把目光聚集在消费者身上,不断探索其消费需求。小米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与消费者的关系,始终围绕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开展营销活动,注重产品的创新和迭代。小米用户大多数都是求新的年轻人,因此小米手机采取快速更新产品的策略,旨在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小米从创业至今,平均不到10个月就推出一种新产品,从最初的小米1到最新的小米5,从未停止过产品创新。

(二)借助大数据,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圈

互联网的发展意味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可以获得大量用户的数据。小米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产品推出之先推出MIUI系统,旨在获取大数据,然后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推出针对市场需求的手机。小米还擅长对论坛的营与管理,借助论坛来搜集有用的信息。小米论坛有近60%的人是资深“米粉”,他们会对产品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小米公司根据这些意愿和反馈来升级产品。

小米借助互联网,通过聚集大量的互联网用户来构建新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小米公司在继小米手机之后,把眼光放在智能电视、路由器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力图凭借原有优势,打造延伸产品。小米深知“物种越多生态圈越丰富”的道理,所以积极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利用自身优势形成以小米公司为中心的新型互联网生态圈。

(三)粉丝意识,采用社会化媒体营销

小米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具有“粉丝意识”,注重培养企业与消费者的感情,努力保持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对此,小米借助互联网的社交性与互动性,吸引了一大批“米粉”,并且定期举行“米粉节”,活跃小米论坛的气氛,发扬粉丝文化,不断壮大粉丝团体。另外,小米还在品牌中注入“草根基因”,旨在利用“草根基因”诠释一种“潘课幕”,使之成为一种流行元素,让消费者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进而取得品牌营销的成功,网络剧《万万没想到》就是最好的例子。

小米公司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销售渠道,采用社会化媒体营销。一是小米手机采取“直销”的模式,省掉了中间所有的环节和所有利润,直接把好处反馈给消费者;二是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介,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进行品牌传播,通过制造轰动性事件或是争议性话题来吸引受众的眼球。

四、“互联网+”下手机行业品牌传播策略的建议

首先,注重消费者的体验,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一切传播基于产品,基于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与评价,一个好的产品是消费者对品牌认可与忠诚的前提。对此,企业应重视产品创新,用好产品说话,用好产品获取品牌信任。品牌传播需要好的产品作为支撑,没有好的产品,品牌传播便寸步难行。尤其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好的产品会形成口碑传播效应,不好的产品则会引来消费者的谩骂,而且会在网络上快速蔓延,对品牌的传播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形象塑造。

其次,由企业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重点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互联网思维要求企业在品牌营销过程中让消费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坚持“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给予他们充分的参与感。同时,企业要积极倾听他们的建议,从中发现产品的需求点,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保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旦形成良好的口碑,消费者就会变成企业的品牌传播者,放大了品牌传播的效果。

最后,利用社会化媒体营销,打造独特的品牌文化。互联网大环境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产品同质化现象却也越来越普遍,因此企业应该打造自己的专属品牌,赋予品牌独特的内涵,塑造品牌个性与品牌文化,让消费者提高对品牌的认知度。同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媒介,积累用户群,激发用户参与、用户创造,整合跨界思维,打造品牌延伸产品。

(作者单位为苏州大学)

[作者简介:沈彬彬(1995―),苏州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

[1] 姜光学.互联网思维下的品牌传播新维度[J].中国电业,2014.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