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实用13篇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1

引言

没有网点、没有信贷员、核心系统跑在“云”上、放贷由机器和大数据决定而不是人??这样的一串描述,和我们熟知的传统银行相差甚远。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催生着民营银行的出现和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浙江网商银行于2015年6月以“MYBANK”的名字正式上线了。网商银行是背靠着阿里巴巴的蚂蚁金融发展起来的,其注册资本为40亿元,拥有6家股东。其中,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0%、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为25%、宁波市金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18%、杭州禾博士和金字火腿为16%。

不同于银监会此前批复的“小存小贷”模式,现在的网商银行将基于云计算技术,采取“轻资产、交易型、平台化”的运营思路。未来在网商银行贷款,流程可能将实现310,即3分钟在电脑上填写并提交贷款申请,1秒钟之内贷款发放到你的账户,过程中零人工干预。

下文将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网商银行的现状做出分析:1、网商银行发展的优势因素

(1)坚实的技术基石。网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完全跑在“云”上的银行,它的技术依靠蚂蚁云。网商银行的系统是由蚂蚁金服专家团队自主研发的,主要基于金融云计算平台、移动互联平台、金融大数据平台和OceanBase数据库开发。因为有效利用了云计算,和传统的银行产品为中心的交易式IT不同,网商银行的系统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交互式IT。

因为卓越的“云+端+数”能力,使得蚂蚁金融云足以满足金融行业严苛的技术要求,表1对三个方面的能力做了具体阐释:

由表1可以看出,蚂蚁云是整个技术保障里的系统基石,客户和机构的一切联结都是在这个系统里进行的。“端”将最新的生物识别技术整合进来,目标是带给客户最便捷的用户体验。而“数”的能力,体现了蚂蚁金融在大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大数据是机构客户挖掘和自身风险控制力的基础。

(2)支付宝的先天优势。众所周知,客户数量是银行发展业务的基石,没有客户一切无从谈起。在客户基础方面,网商银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阿里巴巴金融帝国版图辽阔,一应俱全。网商银行账户会与支付宝用户账户打通,利用支付宝的实名虚拟账户体系,获取支付宝约8亿人的庞大客户基础。

(3)运作成本低、效率高。传统银行的存储等基本业务需要在实体柜台进行,所花费的交易成本较高。而网商银行是纯互联网银行,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业务、没有存款、没有分行、没有柜台。据数据显示,传统银行线下贷款单笔成本2000元左右,而网商银行单笔贷款的成本不到2元钱。

从人力成本的角度来看,我国几家大型银行的员工数都超过10万。而作为一家没有经营地域限制的银行,目前网商银行将服务覆盖到全国的员工数却只有区区300人,传统银行最重要也最庞大的构成——信贷员在这里的数量却为零。换句话说,这是一家没有信贷员的银行,这也意味着在这里没有人去专门拉存款,也没有人去专门从事放贷款。

从技术成本的角度来看,以单账户成本为例,国内大银行一个账户一年的IT成本大概在50元上下,小银行则在80到100元之间,而网商银行这一成本则在1元以下。技术优势及其带来的成本下降,成了网商银行可以去大力拓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基础。(4)服务对象精准。中国不缺银行,世界也不缺银行,但中国和世界都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

网商银行就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切入点,不做“二八法则”里20%的头部客户,而以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和农村用户作为目标群体,服务“长尾”客户,主攻500万以下的贷款业务。其口号是“无微不至服务中小企业客户”,考核目标不是资产规模、利润率,而是服务的中小企业客户的数量。这样,网商银行的服务对象精准,更有利于服务特色化、成本最小化和效用最大化。

2、网商银行发展的劣势因素

(1)依赖于机器,缺少人性化。网商银行在从业人员构成上三份之二是技术人员,与传统银行靠柜员信贷员服务客户不同,网商银行基于平台,让银行和客户直接在互联网上对话。这样的运作模式虽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不利于服务及时性、有效性的发挥。金融作为服务业,客户满意度是其立身之本。如何解决机器缺少人性化,客户需求不能即可解决的缺点,直接关系到网商银行的发展。

(2)网络安全是最大隐患。具体看来,主要是客户端安全问题、密码管理问题和网络通讯的安全性问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物,网商银行虽然具有便捷和易于宣传的优势,但是它没有线下物理网点,无形中增加了违约和欺诈的风险。金融产品和客户的经济利益是息息相关的,金融业客户对此是十分敏感的。网商银行能否克服没有线下网点所带来的天生弊端,取得客户的信任,是其在初步发展阶段所要克服的大难题。

3、网商银行发展的机会因素

(1)国家政策的支持。2014年3月,借着国家想要大力发展民营银行的东风,阿里巴巴与万向有幸进入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这以历史性的举动也就成为网商银行大厦的基石。

201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75%的存贷比限制,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在专家们看来, 废除存贷比指标,对资产业务较强、存款业务较弱的银行,类似于网商银行的互联网银行是重大利好。

(2)传统银行受困。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处处充满着机会,这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年代,新旧交替每天都在上演。这一点在互联网银行对传统银行冲击方面有最好的展现。传统银行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许多银行走上了畸形逐利的歧途。这个时候网商银行的出现,带着低成本高效率,精准定位,似一匹野狼冲进旧金融体制的羊圈,打破安逸。对传统银行的冲击还体现在人才转移方面。相对于传统银行层级森严的晋升机制和等级明确的薪酬制度,网商银行创业型企业充满活力的血统对人才更有吸引力。事实上,网商银行的首批高管几乎都是传统银行出来的。

4、网商银行发展的威胁因素

(1)远程开户受阻。网商银行这种纯粹的线上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开户难。账户体系是银行最核心的体系,是一切业务开展的前提保障,如果没有完善的账户体系,银行可施展的空间就很小。网商银行已经开始试验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但对于远程开户问题,监管方并没有明确表态。对于新兴业态,监管的脚步尚未跟上,态度谨慎。可喜的是,2015年年初,央行下发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但尚未下发正式试点的远程开户通知。

(2)信用体系的建设遇到困难。因为互联网上的所有行为都可以记录、可以追踪,所以其拥有海量的数据。但是,大数据并不在于你的数据量够大,而是需要完整,有价值的数据一定需要完整。而目前看来,信用数据被不同的互联网企业掌握着,要想整合资源为网商银行所用还有很多利益需要平衡,如何处理好与互联网企业的竞合关系是不得不考虑到的因素。

5、结语

基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的分析,下面给出四大因素重构优化的建议:

SO(优势-机会)战略。首先,借助国家大力扶持民营银行和“互联网+”的东风,在技术优势和支付宝客户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完善金融产品种类,提高服务质量。其次,在传统银行受困的现状下,勇敢抗下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旗,精准服务小微企业,做好普惠金融,有力推动体制改革的进程。

WO(劣势-机会)战略。首先,保证计算机后台人工实时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认识到网商银行本质属于金融服务业范畴,客户至上。其次,要时刻做好互联网金融天生的隐患,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ST(优势-威胁)战略。首先,加强安全防范。一方面,健全网上银行的网络安全系统,防范计算机犯罪,防止病毒、黑客入侵,预防金融诈骗;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对网上银行的日常业务进行有效监控。其次,针对客户的“IT抵制”,提供便捷的方式进行金融业务普及。再者,培育市场的消费信贷文化,增强公众消费信心。

WT(劣势-威胁)战略。首先,与大数据结合,基于云计算加强网上银行信息资源建设。其次,构筑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政府、央行、信息部联合启动并构建网络诚信体系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叶纯青.来自阿里巴巴的网络银行[J].金融科技时代,2014(12):30-34.

[2] 吴樯.基于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网商融资服务研究[M].2011.

[3] 乔海曙,许可.互联网银行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5(06):71-80.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59-03

引言

互联网金融即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也就是借助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用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既包括非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金融业务。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的金融业务。

在金融脱媒,利率逐步放开,银行利润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与发达地区银行同业及早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潜力,推出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其互联网金融业务普遍较好。而山西省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方式不同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发达地区,其发展相对缓慢,在互联网金融业务方面尤甚。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的实地调研及网站体验等方式,分析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现状,提出发展互联网金融对策与建议的探讨,以期对山西中小商业银行及我国类似银行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一、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我国银行同业,一方面快速推出各类银行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另一方面,各家银行也开始从原来的金融互联网化道路,转变为尝试成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职能部门或独立机构,摸索互联网金融发展新的突破口。就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来看,我国各商业银行基本处于初始阶段,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普遍较好,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层次不一,山西省中小型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方面,普遍相对落后,但是他们在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践方面也进行了尝试。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比如,晋商银行作为山西省最大的城商行,在其网站开通有:小微网上银行、个人网银、企业网银,针对不同客户群提供基础金融业务的办理,为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便捷服务。但是尚未完善直接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在线融资、网络信贷类产品亦不足;山西运城农村商业银行网站有个人网银、企业网银,但在“理财E站”,只有理财信息公布,而无实质交易界面,该银行的“小额农户贷款”产品,以农户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无需担保的贷款,方便农户进行贷款,但是网上只有申办流程,未能在网上提供实际办理贷款业务;尧都农商银行作为山西省首家改制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在网上交易界面比如,“特惠商户”,信用卡业务下,只罗列了各个行业,竟然没有图片上传,截至2015年5月23日,“E融九州投融资平台”,有投资意向的人数仅166人,累计交易额仅13,000,000元;大同银行金融业务中:个人业务公司业务、中小企业专项服务、卡业务、结算业务,无直接的网上银行及网络金融服务。有些小型银行没有网上业务,比如,类似曲沃新田村镇银行,有存贷款业务,为小区域客户金融服务,在互联网方面未涉足;山西省长治银行发展惠普金融,推出创新型产品:“2013年引入德国IPC微贷技术,长治银行开展小微贷业务,截至2015年末,累计发放贷款达到27744万元,总计1487笔金额,而微贷中心营销客户累计达99792户,覆盖全市包含13个县市区全部小微客户的70%”。本质上来说,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也就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财业务,解决资金闲置的问题,提高资金利用率与收益的问题;另一类主要是面向本省资金需求者,特别是小微企业及个人急需资金者,通过在互联网信息,为资金需求者解决资金需求的问题。对于这两类金融产品来说,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大型商业银行,不同于发达地区客户群,在产品设计方面也应不同,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提供方面缺乏个性化,产品不规范,使用过程出现诸多麻烦,高风险的品种又会造成不利影响。

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有不足也有优势:首先,对山西省区域内的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比较熟悉,在产品供给时,容易把握,“关系型”投融资易于建立。范围内的业务相对集中,审批环节少,容易决策,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业务调整速度快。其次,还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比如晋商银行可主要定位在山西省内发展,在本省内建立社区营业网点,重点在太原市建立社区物理营业网点,结合山西省会城市区域优势,客户个人基本信息、资金实力等信息容易获得。在区域内开展运营活动,可充分运用本地人才资源,因而,其信息成本、经营运作成本、固定设施成本等都较低。面对用户的不同需求,能发挥自身易于决策、业务集中的优势,及时高效满足客户需求,同等技术条件下,相比较外省及大型银行,更能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如有针对客户的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理财产品及提供结算便利条件等,不仅实现业务收入,还方便调整收入结构,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

二、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机遇与挑战

山西省中小银行商业银行,面临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同行业竞争压力以及新的发展阶段中风险控制把握等问题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开始根据自身特色和当地环境优势发展互联网金融。一是中小银行在山西本地和城间区域发展上更具竞争优势;二是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可以重点发展省内或地市h域小规模区域的经营规划,在自己熟悉的“市场土地”上精细耕作,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挖掘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特别是关于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资产变动状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首先,发展定位不甚成熟是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面对的问题之一,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多样化,客户追求服务个性化,需求高层次化,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要立足创新发展模式,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发展定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管理手段,实现组织结构转变,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决策层,扮演好原本作为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的角色,得到客户特别是本省客户的认可。其次,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急需变革。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大多数仍为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一方面,银行需要在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调整客户结构,利用大数据资源和电子商务交易信息不断完善客户信息,把握客户的经营行为,正确评价定位客户信用等级,减少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为银行发展综合服务提供业务基础,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需要有效联合互联网各参与方,对银行不同的产品进行分类,对相同类型的进行整合,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传统银行要发展必须将传统业务与互联网金融结合,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综合经营模式有待完善。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虽然有部分中小银行发展了网上互联网业务,搭建自身银行综合平台,但是还存在信息技术不完备,网上银行服务功能少,提供的服务有限,大多手机银行还不完善或者没有手机银行业务,这必然需要加强跨行业的合作,拓展不同产品和服务,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突破地域和时空限制,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完善综合经营管理模式。除上述之外,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思路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总体思路:以简约、极致、体验优越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利用区域优势,互联网低成本优势,以客户为中心,运用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和跨界思维,在资金理财、消费金融服务、新型支付探索以及省域联名账户基础上全方位合作理念,建立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适应的省内区域范围的相对独立的体系。通过实施与互联网生态相适应的社会化营销传播及跨界渠道结合的新型营销策略,推进快速聚拢客户,促进新型互联网银行体系的建立,实现在大零售业务方面打造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连锁超市的远期目标。

(二)确立本土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

在总体思路基础上,确立本土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1)在市场定位方面,以客户结构中小化、经营对象地方化、产品服务个性化为策略。在客户选择上,应避免与国有大型银行重叠,避免脱离自身比较优势与大银行争夺大客户、大项目。应注重培养稳定的具有忠诚度的客户,可以通过关心初创期的小企业,扶植成长期的小企业,与小企业共同成长,相互支持,探索银企深度融合,形成稳固持久的银企关系。对于同样服务农村地区的山西省中小银行而言,专注服务“三农”,培养忠诚客户,也是理想的选择。(2)在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方面,可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数据整合,获取用户有效信息,关键交易数据,提供网络融资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备的用户信用评级体系,以便快速挖掘和分析系统用户数据。也可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将线下金融产品在第三方平台上实现在线金融服务,不断研发新的网络融资创新产品,提升知名度,开拓市场,利用其客户数据资源,拓展新的目标用户群,搭建客户基础数据平台。在合作机构的选择上要慎重,结合中小商业银行特点,提前制定有关的应对策略,做到快速反应,迅速决策,提高服务质量。(3)在完善综合经营能力方面可搭建自有平台。借鉴国有四大银行成功的经验,建立省区域的电子商务平台,根据地县市区域产品特点,进行各种电商交易,找准目标,比如农产品、土特产等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电商平台,这样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既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又弥补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不足。允许信誉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在该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链接,实现债权转让,资金流动,合理利用自有客户资源,满足客户资金需求,带动区域经济。还可与省内同等级的银行进行平台合作,针对同业金融产品,不定时地进行交流,对经营活动产生的信息流、物流、商流等相关信息进行交换,整合信息。与此同时,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顺应移动支付的大潮流,采取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并行的模式,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支出。为此,还须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既要培养掌握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以及金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又要关注国内外银行互联网金融新的举措,取长补短,学习其先进技术和思想,在借鉴中进步。

(三)构建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

结合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特点,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在客户定位、互联网银行发展方向、基础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商业银行互联网银行产品业务体系。首先,推进互联网账务核算系统、联名账簟⒅绷支付机制、收银台建设,为互联网银行的产品部署、渠道合作、移动金融创新、融资授信产品的推出提供基础平台。应用零售信贷平台,通过山西省内中小商业银行零售信贷平台的授信模块功能,对多渠道合作客户进行征信评分,进行统一授信管理,对接信用卡借贷系统,促进互联网银行业务的发展。

其次,围绕互联网生态,建立专业化的线上营销机制,辅以传统媒体和网点渠道,开展以口耳相传为特征的微营销、众口营销,策划分享、体验、推荐、交易等系列营销活动,实现客户规模和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提升山西省互联网银行品牌的知名度。此外,在积分与优惠机制方面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增强客户黏度、培养客户忠诚度。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专业服务。为快速响应互联网金融市场需求,在传播推广、数据采集分析、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逐步引入优质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提供快速、专业的营销宣传配套服务。

最后,从山西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探索建设互联网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诸如在加强客户体验,推动产品创新及引进,推进市场化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建立差异化财务管理以及完善在线直销银行风险管理措施与机制。并探索山西省中小商业银行网络银行发展配套措施和机制,构建山特的企业群、个人群与山西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的网络银行的新业务新模式的体系,促进山西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与发展。

结语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商业模式、新运作机制和新表现形式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政府高层对互联网金融采取鼓励创新与加强监管兼顾并举的政策,互联网金融将更加规范有序发展。为此,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策略指引下,基于移动互联网及传统银行互联网化,银行以简约、极致、体验优越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客户。发展低成本优势、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运用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和跨界思维等方式,在为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消费金融服务、新型支付方式探索等基础上增值应用方向不断发力。建立与互联网银行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独立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打造山西地方特色的在线直销银行品牌,推出联名账户、线上理财、融资授信、信用支付、移动支付等产品线。通过与互联网生态相适应的社会化营销传播渠道与跨界渠道结合的新型营销策略,推进快速聚拢客户,促进新型互联网银行体系的构建,实现山西区域地方特色的互联网金融连锁超市的远期目标。以期为我国中小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发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路径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

(本文为山西省社科联2015至2016年度重点课题,课题主持人:任新利,课题编号:SSKLZDKT2015090)

参考文献:

[1] 郑岩.变革时代的痛点: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探索之路.金融电子化,2015(12)

[2] 白志鹏.中小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天津经济,2015(8)

[3] 姜增玲.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研究.当代经济,2016(19)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3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一是对商业银行利差收入产生影响。互联网借贷的存款利息大,贷款利息少,更能使没有得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或个人能够筹措到资金,因而深受大众的欢迎,未来将在个人借贷和小微企业领域与银行形成相互竞争的格局,将真正触动商业银行的利益,严重影响银行的生存。二是商业银行金融中介面临挑战。互联网金融使得债权债务人的融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完成,融资不再必须依靠商业银行办理,从而大大降低了交易的时间和资金成本,颇受客户欢迎,使得整个支付链条绕开了银行网上银行的交易限额限制。三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面临变革。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各银行也相继拿出了应对措施。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尊重客户的体验,主张平台开放,为客户提供了灵活性的产品,而这恰恰是银行的短板。再者互联网金融为小额贷款带来了新的便捷渠道,阿里金融拥有庞大的金融数据库,可以将网络信用运用到小额贷款中,同时便捷的手续也成为叫板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

2.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是促使商业银行立足客户设计金融产品。在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冲击下,各商业银行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重要性,各行在继续做好支付产品的基础上,扩宽了支付服务类型。同时,打破以往的业务与部门分工的约束,通过电子渠道在行内实现用户信息共享。二是促使商业银行扩展网上银行服务范围。网上银行是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的关键领域,因此各银行都将提升网上银行基础服务能力作为了发展重点。三是促使商业银行注重复合人才的培养。随着互联网和金融的深度融合,银行和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会愈演愈烈,而这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这对商业银行招用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隐含的风险

1.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的不足。一是相关法律法规欠缺,监管存在真空。互联网金融虽然已经横空出世许多年了,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权责划分却仍然缺乏和不清晰。这就为互联网金融交易发生纠纷埋下了隐患,面对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可依成为最大的尴尬,互联网金融一味地追求快速、便捷、简单,降低了防范风险的门槛,让风险发生有了可控制机。而互联网金融所媒介的融资交易,大多数都游离余监管之外,对传统金融监管形成了挑战。二是交易可靠性存疑,未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互联网金融数据目前还无法掌握真实的资金流向,信用风险判断极有可能发生失误。三是产品设计上存在风险,容易诱发流动性不足。目前,众多互联网金融产品最终都是通过投向货币基金来取得收益。货币基金作为基金的一种,并不等同于保本的银行储蓄仍然存在亏损的可能。

2.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加强合作的意义。一是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的特点决定其需要合作。互联网金融虽然在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上对商业银行形成了冲击,但第三方支付平台确是搭建在各大银行系统上运行的,一旦各银行对其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封杀,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业务将面临解体的危险。而银行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中枢,在保障社会资金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金融也难以做到舍弃银行信用体系而自建信用体系。二是互联网金融与银行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互联网金融不可能做到替代银行系统,但是可以填补商业银行触及不到的盲区,既做到相互竞争又形成互补,商业银行可以应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和组织模式,买现产业更新升级;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合作,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三是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可以扩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商业银行有着完善的内控机制,信贷资源充足,但受条件约束难以实现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广覆盖,而互联网金融积累的交易行为数据和客户评价,正好可以成为银行的有效补充,让银行能够有更多的渠道去开展贷前调查以及监控企业资金流向,更好地控制风险。

四、实现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共同发展的建议

1.商业银行依靠互联网完成业务,实现智能化。互联网金融营运过程中,近乎不会产生物流成本,因此未来的银行完全有可能主要依靠互联网办理各项基本业务。未来商业银行也应该是朝着智能型发展的。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4

一、“互联网+”与我国的村镇银行

“互联网+”为我国村镇银行的产业升级提供了环境和条件。一是“互联网+”能够改善村镇银行分布不均衡状态。从地域看,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呈现出中西部分布较稀疏,东部地区较密集;农村地区分布较少,而城市地区分布较多。当然,各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都已形成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足鼎立的格局。但这三家金融机构并没有撑起广大农村金融市场的一片天。所以,农村,特别是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农村企业和农村居民所能享受的金融服务非常少。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与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状态。二是“互联网+”能够改善村镇银行资源流向城市的现状。长期看,农业信贷资金存贷差在扩大,存贷比在下降。商业性金融机构逐利性特点决定了从农村吸收到的存款大多会流向利润丰厚的城市重点行业和大集团、大企业,这进一步加剧了村镇银行资源供给不足的状况。三是“互联网+”能够改善村镇银行需求增加与供给不足形成的矛盾。农村经济格局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后发生深刻变化。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出现了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个体户等组织形式。因此,对金融需求的主体过去只有种植户,而现在还包括农村中小企业、龙头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多种主体。农业生产上由粗放型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转变,这些转变会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和更先进的网络金融方式。

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网络化程度低,业务风险较高。目前,村镇银行网点还是少,现代技术手段缺乏,缺乏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部分居民将钱存到村镇银行,其初衷也主要是为了获得村镇银行的优惠贷款。改革开放以来,为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因而也使一部分农民对国家政策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凡是国家在涉农方面的政策举动都被认为是对农民的“救助”行为。以村镇银行来说,他们中肯定有人认为在村镇银行获得了贷款就等于在财政部门拿到了补贴,可不用考虑归还;加之村镇银行发放小额贷款时多以信用贷款为主,很容易形成贷款的道德风险。

第二,人才制约发展,做大做强较难。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是一个银行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由于村镇银行主要设立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很难与大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媲美,更难以与外资银行相竞争。村镇银行应在人才招聘方面更具灵活性,但应该严格避免“近亲繁殖”。从已开业的一些村镇银行来看,其员工大部分是从农村信用社转来的,来自大银行的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很少,即使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对村镇银行也缺乏“入行”的兴趣,更是缺乏网络金融方面的技术人才,因此村镇银行业务急需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发展的后劲。

第三,服务条件不足,业务品种单一。根据银监会下发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可经营业务较广泛。但就目前村镇银行的软硬件条件看,远不具备完成这些业务的水平。第一,有些村镇银行没接入人民银行的实时支付系统,资金清算只能依靠手工操作,汇划到帐速度慢且易出错。第二,有些村镇银行尚未接入征信系统,这就制约了其发展信贷业务,也给其带来更大的风险。第三,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滞后。一方面,与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相比,村镇银行设备投入少、管理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这就使许多业务无法开展。另一方面,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是在乡镇的广大农村居民,所处乡镇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农村居民对金融行业的认知、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和居民收入等因素都限制了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

三、“互联网+”视域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对策

第一,利用网络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客户是银行经营的生命,商业银行不仅要通过银行内部数据梳理、分析、评价、筛选、管理、维护存量客户群,更重要的是充分借助互联网与数据流量牵引,增加和拓展有效渠道,延伸渠道触角。对于村镇银行来说,网络银行、电子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等等均是可行的经营方式,是互联网技术渠道的不同形态,变有形网点为手头网点,借助互联网技术将银行便利服务的入口渗透到一切可能的角落和终端,随处可见、唾手可得,为争揽客户特别是小微客户创造可能。

第二,加强产品创新,拓展特色业务。目前村镇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吸储、放贷,其他方面的金融业务开展较少,这样一来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业务上的较大重合,但其规模和信用又远比其弱。因此,村镇银行应深入农户和乡镇企业,了解他们对金融的需求,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和经营特点,进行产品创新。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快速发现新需求和潜在客户,实现个性化精准定向销售,跳出原有商业银行产品服务设计的固有思路,更加贴合客户需求,以需求组织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通过快速定义和体验互动,不断拓展银行业务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有效释放银行的内在产能,实现银行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的新突破。

第三,完善体制机制,引进优质人才。对于我国村镇银行而言,发展互联网金融是改造村镇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产业结构等重要方式,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升效益,从而促进村镇银行的健康有序发展,这一方面有助于较大程度上的放权,激活运营机制,从而能够在薪酬激励与决策机制方面更加靠拢互联网企业,增对相关人才尤其是互联网人才的吸引力。现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与探索的阶段,并没有形成一条较优的发展路线,但是对于村镇银行而言,借力互联网金融是一条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5

近年来,我国的金融行业逐渐意识到互联性金融的重要性,我国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尽管我国在网络银行的发展中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但金融犯罪仍然大量存在,这凸显了我国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安全性难题。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缺少相应法律的制约,必然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在金融领域大肆横行。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难题,未来互联网金融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和法律保障措施,尤其以实施实名制和个人信誉机制作为典型。完善监督管理和法律保障措施能够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安全的国内金融环境,并带动整个互联网金融的规范性,但完善这措施是一个深远而长久的过程,监督与信用体系应该在搜集金融客户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搜集的客户资料,进行信用程度的分级,以分析大数据与历史交易基点来确定此次融通的金融额;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后,根据客户的资金需求,利用互联网提供行金融服务,不断开发网银的附加功能,充分使用余额宝这一新兴交易方式,建立起完善的互联的营销金融体系,更可以深入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共享平台,结合传统和网络两大模块的营销方式,创新交互式的营销类型。

二、国内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随着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逐步深入台湾、香港地区,并增多关于沿海城市的金融服务种类。近年来受经济发展态势和金融利率的影响,整个金融行业发展比较低迷。在这种金融环境下,尽管银行收益都有所增长,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受限,同时中小型银行缺少大量的自由资金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整体的管理水平依然低下,发展速率也比较低。首先,通过对国际贸易领域发展的分析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也存在着难题与阻碍,迅猛发展的其他银行产生了发展阻力,严重制约着商业银行的对外经济活动,而当前国家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却加剧了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贸易融资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体化世界经济趋势,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使我国商业银行融资业务的市场环境也不断受到挑战。其次,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以缺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供的业务服务单一最为明显,这令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这要求国内的商业银行积极抓住机遇,制定科学的金融创新模式和风险监管策略,以更好应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热潮推动着私人订制的金融产品的出现,各种创新性金融产品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热点,互联网金融在带给客户更多的便利与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互联网金融引发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一旦客户的个人信息泄露,这种方便快捷的网络将加速泄露的速度,扩大个人信息传播的范围,这将引发个人信息泄露的重多金融困难。其次,互联网金融要求金融工作人员更为谨慎小心,一旦在网络平台上操作失误,不仅有泄露客户信息的难题,而且对企业信誉造成影响。倘若损害了国家和客户利益,更可能引发法律纠纷等,引起整个金融行业的混乱。再者,互联网金融的实施并没有减少金融行业的风险。金融风险只是通过互联网金融机制被转移,但从整体而言,整个金融行业的风险依然存在,并没有减少。最后,互联网金融机制甚至可能增减金融环境的风险,金融环境整体面临衍生出的道德风险,营销风险,设备服务风险等。

四、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带动着国内各行各业的交互性联系,其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既带动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也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在互联网金融快捷和方便的显著优势之下,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想保持原有市场份额,并进一步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就必须针对当前经济环境制定相对的发展目标与计划,采用大数据计算的方法,满足客户的需要,进一步发展银行业务种类,提高整体服务态度。

1.拓宽互联网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大量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他们不仅是未来金融发展的客户资源力量,还能够带动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全面发展,而互联网金融被认为是最具开发能力的金融平台则是因为其快速便捷的特性,这使其具有超强的吸引力。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想继续占领市场,就必须重视网络业务的份额,着重发展互联性新业务,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宽互联网的服务范围,不断进行创新,满足客户的各种合理需求,带动整个经济业务的发展。在拓宽互联网读物范围的同时,重视服务业务种类的增多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关注更多的客户需求,发展更为个性和重要的业务。

2.学习先进信息技术,合理配置资源

传统的商业银行应重视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低和信息交换便捷的特点,坚持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合理配置银行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着力研发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立足当前的客户资料来完善整个银行的信息数据库,建立客户的信用分级机制,明确各类金融业务的种类,从而推进整体互联网金融在日常的运用与发展。

3.大力开发传统商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越发喜好便捷的生活方式,手机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服务外延性业务便也应运而生。而商业银行不同于投资银行和中央银行,它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通过给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业务服务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定义我们可以明确这一点:商业银行的目的是营利。为更好获得更多收益,商业银行就需拉动顾客关注,而通过提供多样的服务类型能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增加商业银行的收益。因此,出于增大自身收益的原因,商业银行选择提供手机银行业务服务,这是手机银行业务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第二,手机银行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效率。开展手机银行业务能减少客户在银行的排队时间,提高银行服务效率。第三,利用手机银行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成本。客户通过使用手机银行,减少了填写的单据、排号纸的各种消耗,大大减少了银行成本支出。第四,通过手机银行办理业务是传统商业银行向办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标志。

4.建立健全综合性的服务机制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冲击,但传统商业银行应发掘自身发展优势。长久经营的传统业务保证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和资金资源,尽管在小额贷款领域不如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但通过建立健全综合性的服务机制能够维护原有的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并推动其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的服务业务种类,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综合性的服务机制定能带动传统商业银行在新兴互联网经济中的快速发展。

5.建立完善的客户数据库

长久经营所带来的大量客户资源是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正确利用客户信息是传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关键。建立完善客户数据库是当前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最好方式,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信息仅包括客户基本资料,其涉及范围过窄,而新兴的互联网的客户数据库包含着客户的基本信息,并记载着客户的消费力度,购买地点,甚至于消费方式等各种信息。因此,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想保留原有经济业务的数量,建立一个有效及时的信息搜集和反馈机制尤为重要。此时,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客户数据库,可以设立相应的金融业务售后附加条件,其中关注客户相关资料。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快速发展,但整体来说发展不够完善,尤其与国外成熟的金融体系存在差距。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冲击,原有的传统商业银行优势被削弱,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具有方便快捷,信息沟通快速,成本低的显著特点,客户数据库信息全面,能够快速响应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尽管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有这些优点,但传统商业银行则具有客户资源多,资金储备大的特点依然无法否定。在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事物与传统事物相辅相成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仍需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相关从业者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谢子门.当今步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进一步思考[J].中国商贸,2014(13):11-14.

[2]刘新海.互联网金融新模式探析[J].金融电子化,2013(4):34-37.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6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产业与金融产业相互渗透,促使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并呈现出多样化快速发展的现状。当前,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互联网基金、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众筹六种发展模式,前三种发展模式占据着互联网金融的主体,其发展现状如下: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第三方支付机构与企业支付、个人网购支付、保险、基金、代缴费等领域的业务快速融合,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占有份额。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由传统业务向银行业务不断拓展,并将个体商户、小微企业、联锁企业作为重要客户群体,使其交易规模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2010年-2015年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规模如表1所示,2015年的交易规模高达104066.3亿元,是2010年交易规模的10倍。在第三方支付业务中,支付宝市场份额最大,约占总支付交易的47.5%;其次为财付通,约占20%;京东支付、汇付天下、易宝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占有一定份额。在2013年底,支付宝的使用者规模就已经超过1亿人,2015年支付宝移动端支付占比已经超过65%。

(二)P2P业务发展现状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中,P2P贷款是较为完善的发展模式。2011年,我国P2P贷款公司为214家,而到2015年底,P2P贷款公司数量增至3657家,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P2P业务网贷成交量也迅猛增长,2011年-2015年的网贷成交量如表2所示,且2015年的业务参与人数突破千万大关。在P2P网贷平台中,广东、浙江、北京位居网贷总成交量的前三位,其贷款主体主要为银行信贷业务的边缘群体,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但是,P2P业务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阻力,如网贷平台审批效率低、客户贡献度小、异地业务开展难、坏账率居高不下、用户认知度低等,所以必须进一步清除这些障碍,促进P2P业务健康发展。(三)互联网基金发展现状当前,各家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与基金公司建立起合作关系,联合推出多样化的基金产品,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如,阿里巴巴联合天弘基金推出余额宝;巨人网络推出全额宝;东方财富网推出活期宝;数米基金推出现金宝等。在各类互联网基金中,余额宝凭借着第三方支付平台优势,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2015年余额宝的交易规模为6207亿元,用户数量超过2亿人。基金公司也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了产品营销的多渠道化,以华夏基金为例,2013年的交易量达到2532亿元,充分说明了电子商务平台拥有较高的产品营销活跃度。

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冲击和挑战

(一)对信用卡支付主动权的冲击和挑战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助推着网上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在电商企业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密切合作的情况下,已经广泛涉足于信贷融资领域。同时,网上交易与资金支付需要经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这就促使银行信用卡支付作为结算机构退至幕后,与广大的消费群体和商户丧失了直接对话的权利。与此同时,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垄断数据获取与利用的核心优势情况下,银行信用卡支付难以核实客户交易资金的用途,这种信息断层的出现导致银行无法监控客户风险,从而使得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管处于被动地位。

(二)对信用卡分期业务的冲击和挑战

由互联网企业推出的可透支账户虽然仅在小范围内应用,但其发展潜力却非常巨大。如京东推出的“白条”业务,06免息期最长可达30天,可分3-12期付款。同时,互联网小微企业的订单分期也已经初具规模,这种分期方式以阿里小贷为代表,属于订单质押贷款,最大额度高达100万元,相关数据显示,仅2014年上半年,其贷款余额就将近300亿元,这虽然与工商银行在同期为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的4.6万亿贷款有着较大的差距,但阿里小贷在业务办理方面的灵活性与快捷性却是银行无法比拟的。

(三)对信用卡收单业务的冲击和挑战

现阶段,互联网上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占据了线上收单的主导地位,银行与之的差距越来越悬殊。在线下收单方面,虽然一直都是以银行为主导,但在最近5年里,互联网企业的线下收单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基本每年的增长率均保持在50%左右,传统的刷卡支付,正在被POS和O2O等新型支付方式所取代,由此使得银行、银联及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虽然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但第三方支付机构却在对线下支付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其通过十分低廉的费率,抢占了越来越的线下收单市场,2014年被监管部门责令停用的二维码支付业务,又在小范围内开始试用,若是监管政策进一步放开,该支付方式将会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抢占线下收单市场最有利的手段。

(四)对信用卡盈利能力的冲击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加之银行监管趋严,进一步压缩了信用卡的盈利空间,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2013年国内信用卡的刷卡手续费下调,其中餐饮类的费率下调了0.75个百分点,从原本的2%降至1.25%。同时银监会对信用卡的使用范围进行了限制,除服务三农的惠农卡之外,其余信用卡的透支不得用于非消费领域,由于信用卡使用范围的缩小,使其收益也随之收窄。其二,因第三方支付机构采取了以价格换市场的经营策略,致使商业银行支付系统的竞争力进一步弱化。以支付宝为例,它的费率在0.7-1.2%之间浮动,这远远低于银行的收费标准。银行因为不能向用户直接收取回佣,分润受到了影响,给收入带来一定的冲击。其三,线上小微信贷的出现也对信用卡的盈利能力造成了影响,以阿里小贷为例,截止到目前该公司已经为数十万家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提供了超过1000亿元的贷款,而银行信用卡在线上小微贷款方面的业务尚未开展。

三、案例分析

招商银行为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设有105家分行、867家支行、2190家自助银行。2012年末,招商银行信用卡收入为117.1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0.33%;信用卡贷款额为1065亿元,占零售业务贷款总额的15.51%,从信用卡业务收入与贷款规模上来看,其对招商银行有着较高的贡献度。当前,招商银行信用卡的种类繁多,包括标准信用卡、区域特色卡、商务旅行卡、特色主题卡、卡通粉丝卡、网络游戏卡、时尚族群卡等系列,各系列下又包括多种卡型。但是,面对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使得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招商银行必须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促进信用卡业务收入与规模的快速稳步增长。具体策略如下:

(一)开展信息化服务

1.整合应用软件。招商银行共推出“招商银行”与“掌上生活”两款应用软件。其中,“招商银行”软件分为手机银行、金融助手、生活助手三大模式,“掌上生活”与信用卡账户关联,具备手机充值、账单还款、分期理财等功能。由于这两款应用软件的功能存在部分重合,所以建议整合为一款综合性的应用软件,便于客户使用和银行维护。2.扩大网上商城规模。招商银行信用卡客户群体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这部分客户群体热衷于网上购物,所以招商银行应在已有网上商城资源的基础上,邀请更多商家入驻,使客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登陆该银行的网上商城,利用招商银行自己的渠道完成支付结算,而不需要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3.改进支付结算手段。招商银行要积极开拓非接触式支付结算手段,如推广手机钱包支付方式,提高支付结算的便捷性。招商银行还应对银联支付环境进行改造,建议其与通讯运营商合作,扩大手机钱包支付功能。进一步优化手机钱包中信用卡账户功能,保障电子现金安全,一旦发生手机遗失问题,可立即通过手机钱包对信用卡账户进行挂失处理。

(二)与互联网业开展合作

当前,招商银行已经与互联网金融业建立起浅合作关系,通过微信平台“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提供信用卡业务服务,使客户可通过微信服务号查询账单、设置密码、账单还款、信用卡激活或注销等操作。在此基础上,招商银行还可与互联网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股权合作的形式打造以金融业务为主的互联网企业,依托招商银行强大的支付结算平台和完善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互联网企业优势的数据信息技术以及庞大的社会资源,从而拓展支付渠道,扩大客户群,实现两者双赢。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7

一、文献综述

谢平、邹传伟(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资金融通模式。

宫晓林(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在短期内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方式与经营模式,但长期看来,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以获取新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现实状况

到目前为止,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次变革。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互联网金融经历了第一轮发展。2010年后,互联网技术产生了以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为主要特征的发展,因而我国互联网金融经历了第二次变革。本文将以第二次变革中的互联网金融为分析主体。

(一)互联网金融的分类

1.网络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收付款人之间的中间人,担任了资金托管中介的职能。

2网络借贷。网络借贷指民间的出资人利用网络平台,在收取利息的基础上,向他人提供小额贷款的模式。

3.金融搜索。金融搜索是指将互联网大数据、搜索引擎技术与金融领域的专业技术相结合的新模式。

4.网络金融超市。金融机构与电子商务平台间不断加强合作,从而出现了网络金融超市。

(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现实状况

信息处理方式是互联网金融与直接、间接融资的最大不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其支付方式以移动支付为基础,通过移动通信设备与技术转移货币价值从而清偿债权债务关系。在过去五年中,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稳步上升,2015 年达11.8万亿元人民币。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对现状的分析可知,互联网金融在诸多方面对传统金融机构起到了冲击乃至替代效应。以下我们根据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分析原因:

(一)弱化银行中介角色

互联网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正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小型银行在传统支付结算行为中所承担的职能。

(二)交易信息对称

银行信息主要依赖贷款申请人提供和调查人员的搜集,而互联网金融P2P公同则通过社交网络获取客户信息,通过搜集与分析数据、建立并分析模型,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及能力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能更好解决小微金融客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金融监管少

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业务接受严格的监管,存款需向央行上缴约20%的存款准备金,贷款余额需接受75%的存贷比限制。而互联网金融P2P公司不受这些限制,贷款业务扩张不受资本的约束。

(四)交易成本低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方式以移动支付为基础,而传统金融机构采用物理网点,管理费用等成本更大。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

互联网金融对不同主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因此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一)大银行应采取的措施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交易量较小,目前在短期之内还不会动摇大银行运营模式。在互联网金融的变革中出现了网络银行,而我国大多商业银行都已有自己的网络银行。因此,大银行的应对措施有:

1.继续完善银行已有网络银行,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2.在互联网金融的新型模式下,商业银行可结合原有的规划,在寻找新目标客户的同时,大力加强与原有客户之间的信任与紧密度,提供低成本快捷服务。

3.关注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趋势,优化发展理念。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可通过了解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内涵,将互联网科技与银行业务相结合,不断拓宽与优化服务渠道,适应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冲击。

(二)中小银行应采取的措施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对于小银行带来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也为中小银行提供了与大银行竞争的契机。如能利用好这一模式,其将在一些新兴业务上赶超大银行。中小银行的应对措施有:

1.自建电子渠道,向网络金融转型。中小银行应主动发展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网络途径,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加具体的乃至个性化的自助式银行服务。

2.建设大数据运用平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相比大银行,中小银行所积累的客户信息较少。因而在大数据时代,中小银行应在充分利用已有的客户信息数据的同时,不断挖掘新客户,从而积累与增加数据。同时,中小银行也可积极与诸多政企部门共享数据。

3.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中小银行的劣势也很明显,如规模较小、资金不足。其大多是服务所在地经济的区域性银行,客户量不大,市场范围较小。因此存在风险过于集中以及难以获取资源的缺陷,不利于发展。中小银行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以建立互联网金融的平台。

(三)通用应对措施

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要强化本身难以替代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本身能带来帮助,要充分利用。

1.完善设施,提供优质服务。互联网金融采取线上操作虽然有它的优势,但传统金融机构资金实力雄厚,客户忠诚度高,实体网点分布广泛。所以传统金融可以提升物理网点职工的服务态度,为用户提供更为贴心的设施与服务,以加强这方面的优势

2.加速互联网金融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少不了专业领域人才的帮助。即使商业银行拥有诸多优秀的金融经济与管理人才,但在互联网金融,即金融信息技术领域,人才仍旧是缺乏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非常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

五、结论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暂时还不会改变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但是传统金融机构要正面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既要弥补劣势强化优势,又要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或者可与其合作从而带给客户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要注意不同类型的传统金融机构应当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8

一、我国的传统银行业

(一)传统银行业的含义,发展的历史和当前状况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银行就是一个金融机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主要从事货币的经营。它作为一个中间人对资金供求的调节和货币流通的管理具有很深远的影响。二战后银行一词开始在我国出现。起先银行这个词语是来源于意大利文,然后通过英文传入我国,它最初是指交易所中用的桌子和凳子,后来逐渐变成与货币相关的汇兑和资金结算的金融机构。最初在意大利银行是属于私人的产物存在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威尼斯银行的出现开始使得银行接近现在意义上的银行,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为了方便商人们进行贸易,于是出现了货币兑换以及报关货币的机构。渐渐的货币兑换和保管就发展成了处理存款,支付结算以及货币兑换的早期银行。

银行按照类型划分有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世界银行以及投资银行。我们在这篇文章当中讲的是商业银行,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业务均受到了重大的冲击,商业银行的改革刻不容缓。

(二)传统银行业的主要业务种类

银行是由这三类主要业务构成,他们分别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中间业务。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资金,进行筹资产生负债的业务。它是其他业务的基础;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运用筹集的资金作为自己的资产去贷款给别人,投资,买卖外汇,租赁,票据贴现等的业务。其中最主要的是贷款和投资业务;中间业务是将银行作为受托人,由客户委任它作为代表去处理各项收付事项,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银行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它只需要通过它的先进技术,专业机构,信用度和优秀人才等优势去服务客户,然后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三)商业银行的功能

商业银行的功能有很多,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经济调节和风险管理这六大功能,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信用支付。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功能和特征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我从字面上理解的互联网金融就是指互联网行业与金融业共同合作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从广义上来来说,具有互联网精神的金融行业都可以叫做互联网金融。但它不仅仅局限于理财产品的销售、金融中介、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审核等模式,还有很多其他的模式。从狭义当面来理解,我们可以涉及到货币流通,那些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融资目的的融资方式就是互联网金融。

2.互联网金融的功能

(1)支付功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新的交易支付平台能够让交易更快更便捷,同时只需要更低的费用。但是新的支付方式规模的扩大,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地位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2)搜素处理信息的功能。互联网模式下人们利用云计算原理处理数据,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然而传统模式下信息多而散乱。

(3)融资功能。互联网金融的融资并不是间接融资而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融资。

(4)平台功能。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自己寻找合适金融产品的渠道。

3.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存共同发展。一方面来说,在当前的制度下银行平台为所有的机构资金结算划转提供通道。如果现在互联网公司想要开拓市场,拓宽业务的话,他可以考虑与金融机构合作。另一个层面来说,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它是一种创举,它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就拿支付结算来说,互联网金融有以下两个贡献。一是促进了身份认证的数字化进程。二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原先的支付终端已经改变,现在不仅仅可以通过银行支付而且还可以通过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施,这个改变不仅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增加,而且也降低了支付费用。

(2)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相比较以往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能够通过借助互联网得到更多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它能够迅速找寻有需要的交易双方,为双方的快速交易提供可能。

(3)资源配置的去中介化,我们知道在传统模式下,资金借贷双方是需要通过中介去互相联系的,双方的信息会出现不对称的状况,然而互联网金融打破了这一弊端,互联网金融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寻找到资金借贷双方。

(4)增加了资金的可获得性,互联网金融下的参与者可以打破地理位置的局限,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

(5)交易双方交易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对称,与传统模型下中小企业信息成本高不同的是:互联网可以为交易双方很快的提供对方的信息。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对我们来说其实不算陌生,我们应该早有耳闻,它的出现对于互联网行业以及金融行业是一个大的变革。相信很多人关注到互联网金融,主要是由于阿里巴巴余额宝的出现,作为一个新事物互联网金融通常会按照这样的一个发展经过:新事物刚开始是微弱的,但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它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质变,互联网的质变吸引了人们去积极的关注它,并且它逐渐被社会所接纳,最后成为轰动社会的大事。但就互联网金融而言,它并不是出现在余额宝之后,其实早在很久以前,互联网金融就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它与移动通讯合作产生的支付宝使得我们不再需要为支付转账奔波,我们可以坐在家里,坐在工作场所就可以实现支付转账,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移动设施去时刻关注理财产品的变动情况;我们也不需要交易大厅买卖股票等等,关于互联网发展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一下:

1.第三方支付方兴未已,在当今社会中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需求也日益壮大。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超过了8亿元,具体达到了80767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50.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第三方支付的市场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2.移动支付义军突起。据中央银行的相关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关于电子业务往来共有333.33亿笔,相比较2013年仍然有一个很大的增长,尤其是移动支付业务的增长更为明显,2014年全年完成业务达到45.24亿笔,累计金额达22.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70.25%和134.30%。

3.网络借贷受到热烈欢迎。首先网络借贷指的是通过网络这个媒介实现资金的借入和借出,借贷双方不需要出户便可以实现交易,网络借贷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将网络信用度作为贷款的参考标准之一,抛弃了传统银行业以抵押为特点的风险管理手段,以此客户不需要靠企业色担保和固有财产作为贷款的参考标准,有了更深远的发展。当说起网络借贷时,一些人可能会想到P2P,那什么是P2P呢?这里有很多种解释,但是我们主要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从宏观的角度来说P2P讲的是互联网的信贷业务,微观角度的P2P是从个人角度去认识的,它是指互联网贷款业务。据我国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13年我国的P2P网站大约有800家,它创造了将近268亿元的贷款数目。到了2014年,它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整个网络贷款行业开始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在提高网络平台数量扩大规模的同时,问题平台也再创佳绩,面对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这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网络上有很多信息难辨真伪,觉得他不可靠,潜在风险大;但也有一些人认为P2P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另一个途径去借款贷款,提高了人们的可选择性,人们不需依赖金融机构便能获得借贷款。但是我国在P2P业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有些电商借助互联网金融产生了非常好的收益,但是一些专门从事P2P业务的小公司而言,发展的前景并不是很好,由于这些企业缺少客户的信息资源导致了一小部分的资金流向高风险借款人,然后引发了违约与公司破产。

(三)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融通资金是金融服务最基本的功能,资金融通双方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资金融通,一个就是通过商业银行这个间接的融资方式,另一个就是通过证券交易市场直接融资,由于这两种融资方式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他们的交易成本也不低,包括金融机构的薪水、利润和税收。互联网利用现代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为保障,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将对金融模式产生革命是的影响,或许在几十年之后会产生互联网金融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一些证券交易和证券投资支付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实现,它有利于打破交易双方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给交易双方带来较低的风险承担损失,而且与此同时双方的直接支付可以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增长的目的。

三、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展望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1.传统银行业的中介地位受到影响。传统银行业在金融机构中往往是充当一个中间人的身份,但是现在这个身份的地位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互联网高效快捷的优势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而且借助网络的费用低,这就使得人们更加原意去选择互联网这个平台去完成支付结算,所以对传统银行业来说如何吸引客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经营方式大体上是驻点经营加上广告宣传再加上关系经营,但是目前的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是传统银行业最大的软肋。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事件的成本,第二个是交易的经济成本,第三个是信息传递的方式。

3.传统银行业本身的业务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它通过信贷这一突破口,很快涉及到了保险理财各项传统的业务,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不少的竞争与挑战。

(二)传统银行业面对挑战的建议

1.着力于提升服务的质量和环境。服务质量和环境的改善要通过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改善。

2.努力创新,拓宽银行业务,加大与互联网的合作。一方面,银行要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容纳优秀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就业创新;另一方面银行要积极寻找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机会,开拓在支付结算的市场,尽可能收取佣金。

3.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银行要加快转型速度,加大转型力度,提升网络银行安全性,不断开拓移动电子智能银行,当然也要大力发展和通讯产业的关系为人们提供更加快捷,安全,高效的服务。

4.尽快的实现利率的市场化,给金融机构足够大的自去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利率水平,促使人民群众愿意去接受你们的价格,面对互联网金融高利率水平带来的威胁,传统银行业应当适当提高它的利率水平,去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去支持银行业的发展。

四、小结

相比较互联网金融,虽然不及传统银行业的发展历史久远,但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发展速度不可小觑,它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是适应时展需求的,同时它也弥补了传统银行业当中的一些不足,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传统银行业应当不断完善自我,努力融入到现代社会当中去,适应时代的潮流,在发展中不断优化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互联网金融互相合作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理财产品以及更好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戴国强.商业银行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周宇.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探索与争鸣, 2013(9).

[3]费洋.四川农业大学.商,2014(3).

[4]罗微.上海大学产业经济学.中国商贸,2013(31).

[5]周华.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南方金融,2013(11).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9

(二)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首先,与互联网相关的技术在国内取得巨大进步,网速的提高及网络安全性加强为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次,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及个人融资提供金融服务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再次,在更好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以及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改革红利都体现了国家监管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

二、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资产业务是其资金运用,收入来源;中间业务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互联网金融具有基于大数据的网络信息平台,快捷的支付系统及灵活的产品设计等特点,使得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模式,结算模式和支付模式等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造成巨大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弱化了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

商业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主要是以资金融通体现的,其在传统的金融业务中处于金融中介地位。首先,商业银行具有融资中介的职能。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连接了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实现了资金盈余部门向资金短缺部门的流通,同时商业银行的规模优势和专业化降低了融资成本,使得商业银行成为间接融资平台。其次,商业银行又具有信息中介的职能。商业银行在为客户办理业务过程中,其有较强的能力收集、处理、分析客户信息,能够匹配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的信息,能够缓解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正是由于商业银行具有融资中介和信息中介的职能,其才能够扮演金融中介的角色。然而,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及发展,弱化了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

具体来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容易,资金的供求双方不再通过商业银行来匹配,而是通过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搜索平台快速便捷地找到双方,不对称的市场信息和交易成本将大大降低,此时商业银行的信息中介职能被弱化了;在后续的资金交易过程中,由供需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完成资金转移,而脱离了商业银行这一融资平台,从而商业银行的融资中介职能也被弱化。互联网金融使得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边缘化。

(二)互联网金融冲击了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

商业银行依赖于债权债务活动中人们在时间上的不匹配或者空间上分离而具有支付中介的职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是以移动支付为基础,通过移动通讯设备、无线通讯技术来转移货币和清偿债权债务,从而商业银行不能再垄断线下支付,其垄断收益将被分流。同时,第三方支付除了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服务,还能够提供自动分账、转账汇款、充值及代缴等服务,并已经张有很大份额,对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职能造成巨大冲击。

(三)互联网金融倒逼商业银行改变经营理念及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功能使其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这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造成严重冲击。网络平台、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基础,可以使客户的需求、期限、风险和定价等业务流程变得简单。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不再满足于标准化金融服务,其消费习惯、投资方式和价值诉求发生改变,要求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同时,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对消费具有影响力的群体,其更加倾向于快捷、方便、参与和体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客户需求的改变倒逼商业银行改变其传统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

(四)互联网金融威胁到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

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利差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然而,网络借贷公司是非金融机构,其贷款利率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管制,和其成本较低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的客户流失;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和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其有机会在商业银行的业务中分一杯羹,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凸显价格发现功能,推动利率市场化,加剧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同时,互联网金融的高效、便捷、低成本将商业银行的客户吸引过去,对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有严重影响。

三、面对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在短期内,互联网金融在交易金额、资产总量、市场地位等方面难以动摇商业银行的地位;但长期来看,联网金融的发展必将倒逼商业银行进行由上至下、由内而外的改革。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带来挑战和冲击。

(一)实施互联网金融发展活动战略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要有危机意识,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和竞争优势,改变目前相对零散和迟钝的应对方式,有计划分布实施互联网金融行动计划,确定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竞争策略和战略定位,快速抢占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先机。

(二)转变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商业银行应该时刻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转变经营理念。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带来的挑战,全面认识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所有层次和整个系统,都要改变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要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核心业务来开展,积极开拓新用户。

(三)调整商业银行经营战略

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巨大冲击,应该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来积极应对。在战略规划和战略定位方面应进行调整,并且考虑是否要和互联网金融达成战略联盟,同时还要考虑到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改变是否应该结合互联网金融的思维和经营模式。

(四)拓展商业银行业务渠道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10

2014年3月11日,中国银监会公布了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正式宣告我国民营银行改革进入实质破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民营银行的先行者中,腾讯集团牵头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阿里巴巴集团牵头组建的浙江网商银行在完全民营化之外,又具备了一层更有超越意义的创新性:他们同时也是我国首批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银行”。它们的诞生,将成为今后我国网络金融生态链延伸与拓展道路上的里程碑。而且,剩余的3家民营银行,其股东和背景也或多或少都有些互联网色彩,这说明互联网银行已成为作为新兴的我国民营银行所普遍选择、重视的发展模式,值得业界与学界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

1互联网银行的特点、现状与作用

1.1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定义与发展现状

简而言之,一个真正的互联网银行意味着其已完全依托网络商业链进行运行,以技术创新和数据分析能力支撑自身的竞争力;从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的现有业务来看,它们确实都是在腾讯、阿里巴巴等持股企业的既有网络业务基础上,以互联网为渠道,进一步延伸拓展自身金融业务,而且极少或根本不开设实体营业点(甚至没有信贷员)、与客户间的业务联系完全依靠网络应用程序,整个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则是依托“云”技术运行,这个“云”系统在大数据支持下能够代替人工完成大部分业务决策(如微众银行,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信用评级,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发放贷款)[1-2]。从这一层面而言,互联网银行是相对传统银行运营模式的颠覆性创新,所以其特征、风险、意义与价值都已成为目前银行业、金融业关注的热点。作为我国首家互联网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即前后文简称的“前海微众银行”)由腾讯集团发起,于2014年10月22日正式创立。次年1月4日,在总理的亲手操作下,前海微众银行放出了第一笔3.5万元的小微贷,标志着我国民营互联网银行走出了营业的第一步。同时,浙江网商银行则主要依托我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其正式开业时间为2015年6月25日,浙江网商银行的正式开业也意味着我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已全部“开门迎客”。从以上进展可见,互联网银行这一新兴业态已伴随着我国民营银行飞跃式发展(特别是借助了民营银行领域的大量新利好政策),实现了自身发展进程的加速。

1.2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具体特征

从前海微众、浙江网商等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实例来看,能够体现出其特色的绝不仅仅是其基本模式的创新性,实际上还应包括其具体业务定位、内部资源配置、市场竞争策略等特征,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2.1新颖而又“接地气”的业务宗旨

富有技术色彩、重视模式创新和具备普惠精神,是当前民营互联网银行业务定位的主要特点。例如前海微众银行,在业务定位上恰如其名,一方面是以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另一方面则是结合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为目标客户提供高效金融服务(例如面对个人或企业的小微贷款需求)———简单而言,即是以依托互联网开展的普惠金融服务作为业务重点,将“科技、普惠、连接”作为自身运营宗旨;而与之一致的是,浙江网商银行也继承了阿里巴巴下属蚂蚁金服的“给社会带来一些微小而美好的改变”的愿景,确立了自身“无微不至、有情有义”的理念。独特的业务宗旨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银行的自身资源配置特点及其差异化的业务定位与市场竞争策略。

1.2.2“轻资产、重科技”的资源配置理念

民营互联网银行通过实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运营模式,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开辟了全新的业态,同时也在其内部贯彻、实现了“轻资产、重科技”的资源配置理念。如前所述,互联网银行的典型特征便是无实体网点和柜台、非现场开户,绝大部分的业务流程都在线上完成;一方面,这使得互联网银行成为网络时代常见的“轻公司”,在最大的程度上规避了传统银行在业务发展进程中的巨大资源消耗(例如传统银行在网点支出方面的开支);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民营互联网银行的主要发起者均为互联网企业中的领军者(例如微众银行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其中腾讯出资9亿元,占30%的控股比例,是其第一大股东,百业源投资和立业集团分别控股20%和10%的比例)———实际上,它们的发起者正是利用自身网络产业链中拓展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环节,抓住了政策机遇、实现了互联网金融服务进一步延伸、发展和完善,从而催生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银行(例如浙江网商银行与阿里巴巴支付宝、蚂蚁金服间的关系),所以微众、网商等银行并非白手起家,而是拥有其发起者雄厚的互联网金融资源作为基础。这些发起者所具备的资源使得互联网银行能够在线业务上突破传统的属地、身份、业务频率限制,并跨过传统银行所秉持的较死板的经济条件门槛,使其业务可以渗透到全国各类人群中的潜在市场,能够抢占传统金融机构所难以企及的市场空间、获得巨量的用户基数。综上可知,互联网应用平台、商业数据等已成为了民营互联网银行籍以获得竞争优势的的关键资源,“轻资产、重科技”的特点已经充分展现。例如前海微众银行能够依靠腾讯现有多元化业务的用户数据,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技术,在规避隐私的前提下,分析潜在用户的风险表现和信用价值,从而以更低成本实现风险定价和控制,同时还可以利用数据技术实现精准营销、提升服务质量;浙江网商银行的资源优势更是不言自明,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巨量网络消费者信息资源将能够帮助其在众多应用场景中发掘存款、信贷、支付、理财等机会,发展消费金融等特色化的零售业务。

1.2.3差异化的市场竞争战略

客观地讲,虽然融入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和技术、具备前述的难以替代的特点与优势,民营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并不存在根本性差异,其自身应被视作传统银行的有效补充(而非颠覆者),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社会融资成本高、融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所以,当前民营互联网银行必然会选择兼具创新性、差异化等特点的合理化市场竞争战略,其业务虽然与传统银行有交叠之处,但其市业务定位主要是个人零售业务、创业融资与中小微企业贷款,从而有别于惯于为高端零售客户、大型国有企业等优质客户服务的传统银行。此外,前述的技术资源优势也是当前民营互联网银行进一步实现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武器”———以浙江网商银行推出的专为创业型中小网站服务的“流量贷”业务为例,在市场定位差异化的基础上,网商银行进一步通过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模型,对申贷者进行身份、信用、流量以及经营状况等要素审核,审批过程最短可缩至2分钟以内,而最快在审核通过3分钟左右,款项就能打入申贷者的支付宝账号内———传统银行既较难全面采取类似的用户定位,又难以实现同等的用户体验,所以这种在技术支撑下实现的高效服务从根本上巩固了互联网银行的差异化优势,使其可以填补传统银行在过去难以进入的一些市场真空地带,甚至还会蚕食商业银行的部分中间业务收入。

2互联网银行对江西等后发省份的影响与对策

2.1江西省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在第一波民营银行申报热潮中,江西省等经济欠发达省份也不甘人后,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组建民营银行。可是,江西省在经济总量、金融水平、法治环境、信用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大幅的落后,金融生态环境无法达到培育本土民营银行的标准;2014年,江西省民营企业协作申报的“赣商银行”、“商联银行”、“裕民银行”最终均无缘进入首批试点。虽然已经在事实上成为民营银行领域的典型后发省份,江西省在未来申办民营银行的努力并不会中止,各地市正加快落实国家、江西省围绕民营银行准入、监管等问题出台的意见与措施,并结合“一带一路”规划、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定民营银行机构设立、筹资融资奖励和高端金融人才引进等扶持政策(例如南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给出了明确的扶持、奖励条件。当前,民营互联网银行的涌现,对江西金融业尤其是未来民营银行的发展带来的是冲击还是机遇,它们是否能够为孕育中的江西省民营银行提供一种值得参考的发展模式?江西等地又应如何合理地把握、运用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机遇?下面将针对以上问题,逐步展开阐述与分析。

2.2互联网银行兴起对江西本土金融的影响

从当前的政策文件中可知,江西省民营银行的发展规划与外地类似,也是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普惠金融发展潮流的进一步响应;事实上虽然民营银行尚未真正起步,江西省的本土金融机构,如各地方银行、信用社等均已广泛尝试开展面向小微企业、创业人士的金融业务,近年开始逐步试点的民间小贷公司也已取得在各省中领先的业务量,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江西省发展民营银行的潜力所在。但目前应当注意的是,本土民营银行的发展滞后与外地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兴起,势必会冲击到定位于普惠金融的江西省本土金融机构———如前所述,现有的民营互联网银行虽然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规模与实力相对有限,但其发起股东都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显著的互联网巨头以及各传统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所以民营互联网银行不但能够利用互联网数据资源和技术平台开展跨越时空的金融业务、实现风险控制,又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接触各类产业链的核心节点,与各地行业、市场以及上下游企业产生紧密的联系;正基于此,民营互联网银行能够轻易地突破地理限制,渗透进各地的普惠金融服务领域中,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业务产生较大冲击,并很有可能会压缩未来江西省民营银行的发展生存空间;实际上,民营互联网银行借助产品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巩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特点,将能够发挥出显著的“鲶鱼效应”,倒逼传统银行加块开展创新升级步伐,所以面对它们所带来的改革压力的绝不仅仅只是江西省本土金融机构———可以说,这正是我国推动金融体制改革、鼓励民营互联网银行发展的长远意义所在。面对上述影响,江西省在完善现有地方性金融机构、培育本土民营银行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省内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变压力为动力,为将来本土金融机构的创新升级乃至民营银行的孕育发展铺平道路。

2.3互联网银行兴起背景下江西省的应对之策

2.3.1合理选择未来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

与传统银行、国资银行相比,民营互联网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难以脱离其所处的金融生态环境,而且可能因其独有的技术特征和更大的市场跨度而产生更独特、密切的环境依赖———从这一点出发,自然不难理解为何我国目前的两家民营互联网银行恰好位于我国经济基础最好、互联网产业发展程度最高的两个省份(浙江、广东)。相比之下,受经济水平滞后等问题的影响,江西省互联网产业的基础与现状均令人堪忧,例如该省内的网络域名总量在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中列第19位,省内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更是长年名列各省末尾[3]。当前,我国的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资源集中在浙江、广东等少数省份,而江西省并不拥有业务范围广、技术基础强的优势互联网企业,为数不多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也不得不依赖外地上游服务商、下游分销商,处于“两头在外”状态。一个互联网产业链尚不健全的省份,自然难以在产业链基础上拓展出配套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环节、构建起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基础。简而言之,江西省独立发展本土互联网银行的条件还相当不成熟,所以,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尽快模仿、照搬外地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培育与发展模式,而是要客观理性地选择有助于现有金融机构应对互联网银行竞争压力的对策,并为未来民营银行的孵化与发展选择更加务实的总体模式。

2.2.2结合现有条件,逐步推进互联网金融业务

虽然江西省通过互联网银行这种模式突破民营银行发展门槛的希望仍显渺茫,但这并不意味着省内地方性金融机构(现有的地方性银行、民营金融中介机构与未来的民营银行)不能学习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经验,利用某些创新性的网络金融业务拓展市场空间、增强自身竞争力。省内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向国内民营银行的先驱者学习,坚持走普惠金融道路,并将差异化、特色化作为基本战略,以错位竞争作为竞争策略;另一方面是应尽早地依托第三方网络支付、云计算平台、社交网站、搜索引擎、手机应用等互联网工具,构建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网络金融业务平台,并尝试“直销银行”等新兴业务模式。这些举措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回馈客户,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充分融入互联网金融发展潮流、提前“预习”互联网银行的运营模式。

2.2.3将外地资源引入省内,加速互联网金融发展

如前所述,民营互联网银行给江西省内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主要是源自其在技术平台与数据资源方面的优势。其实,通过合理地引进外地优势资源、整合本省金融资源,省内金融机构面对的压力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甚至可能得以走出变劣势为优势的妙棋。其一,是省内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性银行和民间金融中介机构)可以争取成为民营互联网银行的地区合作伙伴或加盟网点(这在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早有先例可循),融入到互联网银行的跨地区运营体系之中,取得互利共赢的效果;其二,是借鉴互联网银行“轻资产、重科技”的特点,重视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的资源共享,增强自身竞争力。例如CNZZ、CNNIC等互联网数据服务机构和腾讯征信等网络金融征信服务机构的合作,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巩固基础,早日实现高效、无缝衔接的服务体验,从而缓解在技术层面上面对的竞争压力;其三,是在引进、运用优势技术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行政、市场等渠道,多管齐下,支持以普惠金融为业务定位的风险投资、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民营金融中介机构发展,并引导其与地方性银行以及未来的本土民营银行进行业务合作与资源共享,优化省内资源利用水平、加强金融产业链条的整合———例如银行业机构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可更加科学地评估贷款者的发展前景与风险因素,降低交易费用和监督成本,参与分享创新创业企业的成长收益;而与融资担保机构和小贷公司的合作,则有利于学习其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审查的方法和经验,以在最大程度上防范贷款风险的集聚,这些改进对未来江西省民营银行、省内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发展都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王凯风 单位:景德镇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周运兰,杨静静,余宁.首家民营银行发展机遇与风险研究—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为例[J].当代经济,2015,(6):94-95.

[2]山成英.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影响[J].青海金融,2015,(6):12-14.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11

一、网上银行的概念及特点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借助客户的个人电脑、通讯终端,通过互联网技术向客户提供开户、查询、对帐、转帐、销户、信贷等传统服务项目,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及个人投资。网上银行有多种业务品种,其中除了基本业务之外还包括网上购物、个人理财及其他金融服务等。

网上银行具有快捷性、操作性、运行成本低、信息量大的特点。传统银行必须在各地分支机构才能办理银行服务,网上银行处理业务以电脑的处理能力为依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能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交换,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通过网络,就能得到相应的服务,网上银行不受地域限制,随意操作性强,。网络银行操作迅速,楣丝徒谠剂舜罅颗哦邮奔洹@用网上信息的交互性,及时更新网银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效率非常高。传统银行需要建立分布广泛的营业网点,网上银行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营业人员,降低了运行成本,又实现了环保。除此之外网上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更标准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网上银行可以及时反映客户的财务状况,实现客户在银行各类账户的信息查询,为客户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易服务等。网上银行具有很多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二、我国当前网上银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银行业为了吸引顾客也开始推出网上银行政策,虽然我国网上银行事业起步较晚,但是网银用户和交易规模不断增加,通过调查显示我国网银业务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逐渐尝试网银的各种业务,随着网银功能的不断更新,用户使用的活跃度不断提升。网上银行业务种类逐渐丰富,通过对不同用户需求的不断研究,已经逐渐形成各自品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外资银行已开始进入我国网上银行领域。

随着网上银行的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不能够适应网上银行的发展需求,网络安全问题阻碍着网上银行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网上银行监管法律。传统银行运营模式根深蒂固导致其不能够很好的驾驭网上银行,渠道建设与业务发展之间的矛盾比较明显,系统间缺乏横向业务逻辑的共享。国内银行大多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网上银行体系。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上银行很实现绝对的安全,有的时候用户账号和密码会出现被盗的情况。我国网络上的一些法律还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网上银行监管法律,不能满足网民的需求。网上银行的办理方式过于复杂,也给网上银行便捷性大打折扣,其便捷性有待提升。

三、推进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有效对策

(1)优化网上银行的运营模式,更新银行的经营理念,合理的分配资源,提升现有的银行服务水平。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出发,优化网上银行保障网上银行的便捷性,必须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可以安排客户参与网银业务的开发及创新,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及特色化的服务。

(2)加快网上银行的立法程序,加强网上银行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工作,完善网上银行的立法体系。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网上银行进行监管进行先行的立法保护,提升网上银行的信誉度。正确引导银行有序地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结合具体的情况,促进网上银行健康、快速地发展。

(3)创新银行的安全防范技术,强化客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安全的网上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重视科技产品的引进与开发,完善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严密的安全防护体系。网银的犯罪手法不断变化,因此网上银行应不断创新技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银行的安全防御能力。加大银行的安全监控力度,加强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的宣传,提高网银客户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互联网行业目前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人们生活中来,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正因为这个因素互联网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网上银行是银行业发展历程中的新事物,适应时展的需求,其特点和优势以及具有广泛的信息资源、独特的运作模式,使得网上银行成为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改变了人们对银行经营方式的理解,为人们理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竞争格局,为客户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为金融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网上银行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虽然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以及环境的完善,提高我国网上银行的竞争和服务水平,网上银行必将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代。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12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下银行理财产品营销发展现状

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在各银行中进行产品销售,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下银行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各网点,互联网金融发展浪潮的兴盛,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走进了千家万户,逐渐线上销售模式也成功被人们所吸引,银行也因此加大了线上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银行的销售规模从理财产品扩大到其他各项金融产品,形成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代销状态,以下就银行的销售模式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代销模式

互联网销售模式,从根本上说理财产品还是由银行发起,为互联网的终端用户提供理财服务,客户可以从银行发起的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金融产品的购买理财产品,直接进入银行系统,这也是目前由银行系统唯一符合规定的代销模式[2]。这种模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兴业银行所发起的一种代销模式“钱大掌柜”,该方法是通过整合各家银行之间的财富管理业务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财富管理网上平台,这种平台包括各银行的理财产品与基金,证券,保险以及贵金属交易等各种金融服务管理。该平台是通过银行发起的互联网销售,客户可以在线上及手机客户端上进行金融产品的购买,并省去了其他中间环节,为客户的服务提供了便利。

(二)银行与互联网合作销售模式

该模式是将银行与外部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并通过该平台将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线上销售,但这种模式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由于监管力度较强,这种方法并没有进行开展,比如之前广发银行与淘宝网的合作,还有招商银行和京东金融的合作,都没有取得成功。该模式的存在仅限于线上销售,而没有线下具体的销售形态,还需借助第三方的支付平台进行支付,安全性不高,因此这种模式还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完善[3]。

(三)第三方销售模式

第三方销售模式是指由独立的第三方平台,也就是互联网销售平台进行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的销售,这种模式与银行之间的联系是委托关系而非合作关系,也就是说客户在进行金融理财产品购买时,是通过网站进行购买,与银行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网站以第三方的身份对银行进行交易,但值得注意的是,客户购买的理财产品的所有权还是归属于网站所有,而不是客户本身,因此该模式没有较为严谨的监管力度与法律效益,并且这种模式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也并不稳定,存在极大的风险。当然这种模式也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相比较其他模式而言,这种模式更加便捷,为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带来了便利,并且购买理财产品时门槛较低,为大部分客户都能对理财产品进行购买。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下银行理财产品营销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在法律监管下互联网代销模式存在制约性,就社会经济发展市场总体而言,互联网代销模式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打破市场渠道垄断

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之中,由于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下,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国家的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进行严格的监管[4]。但现在的金融市场在不断扩大,规模和产品都在增加,投资者对这方面的知识缺乏综合性的认识,而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不仅有利于投资者加深对理财产品的认识,还能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投资者也对投资能更加独立,培育风险意识。并且金融市场的改革,让我国的金融局面打开,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还是处于初步阶段,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未来将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相对重要的一个销售渠道。

(二)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受监管机构的制约,对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的营销方式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金融市场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上看,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是必然的,对投资者的权益在保护的同时也应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与规避风险的办法,通过健全的管理办法引导投资者规避风险,对待金融风险进行防范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对投资者的权益进行保护,并让金融市场能够有序的发展。

(三)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互联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进步,金融市场也逐步打开,根据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打破地域的限制,形成线上营销模式,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对传统的销售渠道形成强烈的冲击,银行理财产品的I销渠道终将代替传统银行的销售渠道,这种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方式更适合未来金融市场发展趋势,金融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也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改变金融高门槛的局限,增加投资者的数量,改变传统的消费理念与理财观念[5]。

三、结语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让这个大数据时代更加丰富也更加完善,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理财方式,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银行的理财产品营销从传统的线下销售拓展为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结合的模式,单一的线上销售模式,还有第三方销售模式,但是当前社会的监管机制仍对这种销售模式存在一定的制约,在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上看,这种新型的银行理财产品营销模式将成为金融市场的潮流,为更多的投资爱好者提供便利的服务,以及高效益的投资回报。

参考文献

[1]陈嘉欣,王健康.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余额宝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基于事件分析法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01:167-173.

[2]谢治春.互联网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销渠道的变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48-57.

[3]本刊记者.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创新与银行变革――访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J].新金融,2013,07:4-9.

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篇13

2016年的互联网金融堪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平台数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数量上切是创了历史新高。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与评估(2016~2017)》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的网络借贷平台数据为3585家,然后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1月网贷平台切多达达5879家。另一方面,监管方面,制度环境方面得到逐渐完善。10月起,国务院牵头“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出清高风险外溢性的企业,去年因配资问题的处罚决议得以落地。所以2016年又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的“合规”元年。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与评估(2016~2017)》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累计问题平台数量达1263家。截至2016年6月,累计问题平台达1778家,截至2016年11月累计问题平台2838家。我国互金行业负面消息是非不断,但是市场和行业发展仍然取得了可喜进步。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以互联网作为技术工具来开展资金融通、支付或者是与之相关的信息服务业务等的行为。广义上看来,互联网金融不仅包括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还包括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众筹等模式,这些模式是随着我国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的模式,到了目前这个时期,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先后经历多个阶段。随着我国金融交易成本的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改善,以及金融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渗透越发关注,对其认识也更加深入,加上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其发展模式、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和丰富,其发展的前景仍然很强劲,值得我们好好的研究探讨。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缺乏有效管理

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发形成发展起来的,在管理方面存在欠缺。发展的几年来,互联网金融经历网上银行到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等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暴露了严重的管理问题。第一,在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的大数据金融,最开始由电商平台与商业银行合作,后来分立演化出电商大数据金融和商业银行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两种形式。但是因为商业银行对电子商务平台的运作模式不熟悉,发展前景十分艰难。第二,这些年来,我国的互联网理财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对我国传统银行存款业务和理财产品造成了冲击,严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和金融体系稳定。第三,互联网上的P2P网络借贷发展门槛低,发展飞速,大量的倒闭现象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

互联网金融发展以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金融软系统为基础,并且结合了当前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逐步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因此,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二者关系密切。但是,尽管这几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取得硕果累累,依然存在诸如密钥管理和加密技术等发展不够完善,TCP/IP协议安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另外,目前我国的网络通讯的开放性也使得其容易受到来自计算机病毒和电脑黑客的侵害。这一切都不得不承认,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技术风险。再加上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软硬件大多来自国外,没有自主研发的,具有知识产权的相关系统,因而也就导致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客户终端软件难以获得较好的兼容性,并且在未来时间内容易被技术淘汰,威胁我国金融体系安全,也就是说,我国互联网金融不完善的信用体系建设,仍然有很高的信用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完备,导致了发展受到威胁。现阶段我国所采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大多数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互联网金融发展沿袭传统形成的。大部分的内容是继承沿袭了传统金融机构监管,由传统金融机构来监管,那些监管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也是主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具体管理办法或提示开展工作。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这一套体系基本上可以比较好的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但随着这几年科技发展的速度不断增长,这一监管体系也逐渐暴露出了不少的缺席。比如说,现阶段我国对银行主导型的网络融资过多监管,但是却严重缺乏对非银行主导型的网络融资的监管,随之就产生了商业银行贷款创新不足,非银行网络融资风险大等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三、改进我国互联网金融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效率

就像前面所描述的,我国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因而导致对其的管理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缺失,这一现状正是反映出了我国在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管理的不规范不合理,难以适应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节奏。通过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例如,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和P2P网络借贷等已经逐步建立起了比较新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对于原本传统金融网络化模式的管理难以适用。因此,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管理,设立专门开展管理工作的相关机构,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不同于传统的管理规则,至于对传统金融的管理,应该更加注重在如何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提升优势,提高核心业务效率上。

(二)完善互联网技术和信用体系,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

要保证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得以健康发展就务必把完善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及信用体系作为是建设的基础。所以,完善互联网技术及信用体系,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第一,制定出较为完备的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并且这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同国际计算机网络安全标准吻合,旨在提升我国互联网金融系统在全球范围的适应性和协调性。第二,整合当前资源,建立健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库。第三,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技术,从多方面来加强防火墙和数据加密等技术水平,切实地加强网络安全性。建设网络信用体系:首先,在互联网金融范围内普及网络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制度。其次,切实引入互联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注册登记管理,并且保证落实到位。最后,要在整个互联网金融内制定出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标准,用来确保企业互联网贷款信用额度得到认证,使得整个互联网金融征信资源得到共享和统一。

(三)整合、发展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及其内容

第一,由于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大数据金融、P2P网络借贷等新型模式与传统网络化模式的矛盾问题,政府应该开展相关模式间的整合工作。例如,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及互联网理财等与商业银行的银联业务冲突的解决方案,推行利率市场化体制改革,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由于商业银行不熟悉电子商务运作流程,具有较大风险,采取限制发展或加强电子商务企业重组等进行化解。第二,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应该重视对商业银行征信系统的建设和开发,切实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创新。第三,由于目前我国的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内容不够完善,必须尽快建立完善保险体系和信用体系的建设,以期能够有效推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完善和发展。

四、总结

总之,要想推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和防范制度体系,以及多方的协作配合,共同努力。我国需要做的是认清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界定,明确监督主体,消除隐患。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构建安全防范制度体系。建立自律性行业协会,同时要兼顾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和行业创新,防范风险,做到“适度无漏洞”。最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的协作监督下,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必将在今后的日子里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欣颀.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J].时代金融,2015(32):330-331.

[2]陈聪,王斌.浅析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中国外资,2014(2):46-46.

[3]卢孟秋,王歆.浅析互联网金融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商业故事,2015(30).

[4]王舜.浅析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3):262-263.

[5]蔡诗尧.浅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及发展趋势[J].决策咨询,2016(2):12-14.

[6]张先成.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趋势与展望[J].经营管理者,2014(26):17-18.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