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产业发展特征实用13篇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篇1

如何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从产业链各环节入手寻找竞争力提升的潜在机会、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结合产业特点和我省区域经济文化特点,统筹规划各自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解决制约我省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产业集群理论对解决这个问题,推动我省动漫产业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所以,从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理论出发,以动漫产业园区为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特色契合发展,促进本地动漫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动漫产业集群,对实现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飞跃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被正式提出,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一新型产业组织发展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新的产业集群理论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上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

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成为当今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如美国学者马库森通过对美国、日本、巴西和韩国的研究,将产业集群划分为马歇尔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四种类型。

屠凤娜和杨智华从产业集群内产品价值链上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分析,进一步将产业集群分成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园区,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型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网络”型产业集群。

依据产业集群理论,我国学者分析动漫产业的发展,有的研究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有的研究动漫产业专业分工细化与动漫企业集群化协作等等。

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分析河北省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探讨探寻我省动漫产业集群特色发展的对策。

二、我省动漫产业集群特色发展的对策

河北省动漫产业集群特色发展必须以动漫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聚合动漫产业领域中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个体创意者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创意主体、制作主体、传播主体、服务主体和延伸主体等,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地理集聚体,形成产业链,以动漫产业集群为单位,整体推进,突出发展动漫衍生品带动产业链的思路,实现特色发展。

1.加强动漫产业基地建设,主要以动漫产业园区为载体。

我省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是动漫园区建设有一定规模,具有集群发展意识,动漫产业有相关资金扶持,这是集群发展的基础。但同时动漫基地建设不完善,产业链不畅通、联动共振能力弱,地域特色不明显,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等又制约了动漫产业集群发展。所以应当注重资源整合,加强入驻企业的产业联系,形成和保持动漫产业集群竞争优势,通过相关企业通力合作,减少人力、财力等资源浪费,良性互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加快我省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特色模式。

利用省会小商品集散地的商业优势,着重发展动漫及其衍生产品开发设计、衍生品交易,力争以“市场拉动原创”的方式推动动漫产业创新发展,借助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商埠的市场带动优势、人才优势等,健全组织机构,整合动漫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成为文化产业新亮点,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打造特色。

3.构建动漫产业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促使资源流向动漫产业,将动漫产业打造成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加大对动漫产业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扶植基金。出台优惠政策扶植动漫产业发展,同时吸引周边省市动漫企业来冀发展,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我省动漫产业。

4.制定大力发展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战略。

产业发展特征篇2

作者简介:徐健(1983―),男,贵州大方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与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38-02

1引言

林业产业化是指以林产品或林副产品作为主导产品,使产、加、运、销等环节一条龙式地衔接起来,形成贸、工、农专业化联合的经营方式。林业产业化是林业经营方式的根本变革,是对林业产业组织的重构,它是以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产业为基础,以综合效益发挥为核心,通过分区、分类生产,协同经营,所形成的结构合理、多条足够长的产业链有机构成的林业产业体系,体现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产业的基础性、3大效益的协同性、林业产业经营的系统性及林业经营的社会性特征[1]。

2林业产业化的内涵

2.1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化的基础

森林资源为林业产业化体系中各条产业链提供了加工或生产对象,是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保障。只有保证足够的林业资源,满足了现阶段林产品加工业的需求,再加上以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森林资源培植业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才能使林业产业形成规模和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2各条产业链是林业产业化的载体

林业产业化体系中各条产业链狭义上讲包括各类林业企业、林区,其功能是能串联森林资源培育、加工、销售(市场)等各环节,形成一体化经营,广义上讲还应包括其他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涉及到金融、工商、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众多机构和行业,其为林业产业化提供了资金、政策、技术、信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林业产业化产业链要有足够的长度,形成规模,且各条产业链之间有相当的关联度,才能建成结构合理、有机构成的多条产业链组成的复合产业体系,囊括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低级层次生产到高级层次加工的产品生产[2]。

2.3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产业化的目的

通过有效建立各产业链的构建,形成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协作、有机构成的产业组织体系,使各产业间利益分配趋于合理,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通过林业产业化的系统性经营,使林区的多资源、多产业经营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林业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即以商品林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产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以森林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服务业的大发展,把林业产业建成为国民经济中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

3林业产业化的特征、作用

3.1林业产业化的特征

3.1.1依赖性高

林业产业化体系所建立起的各条产业链都离不开森林资源为其提供加工或生产对象。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它为林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物质基础。同时林业产业化的发展也要建立在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之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为各产业的发展提供其相应废弃物的排放场所和自然净化场所,从而促进各产业的不断发展。

3.1.2周期性长

森林资源培育和农业种植、牧渔养殖等其他再生资源性产业相比具有生产周期长的自然属性,同样,林业企业和其他加工培育型企业相比,相应的建设周期也比较长。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市场周期性变化频率急剧加快,因此,相比其他农业产业,林业产业化建设受其影响极大。

3.1.3产业链长

林业产业化是实行森林资源培育、加工、销售的专业化生产,必须通过多条足够长的产业链将各环节密切地衔接起来,才能形成系统的经营体系。

3.1.4公益性大

林业产业化是以森林资源为经营对象,而森林资源所具有的生态、社会效益,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林业具有外部效益、长期效益,这些效益由全社会受益。林业是社会发展的绿色屏障,在生态平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

3.2林业产业化的作用

3.2.1增强了林业的稳定性和计划性

林业产业化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了林业的生产结构,发挥了产业系统各环节的协作功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了林业经营与市场化改革的矛盾,实现了规模效益。同时,又在一定程序上提高了林业生产资料、资金、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的可靠程度,使林产品市场更加稳定。

3.2.2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社会性结合

林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方式,使其各个组成部分各环节均密切结合,推动更大合作,为林业的现代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2.3提供生态环境产品,发挥公益效益

林业产业化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通过加强各环节联系,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降低了林业资源的浪费,保证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3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4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林业产业化把林业、林产加工和销售纳入经营范围,使林产品在加工、流通环节得到增值,提高了林业的经济效益。抛开经营主体不谈,当前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认识问题、领导问题和工作问题。因此大力宣传林业产业,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改变广大林区干部群众的观念,把发展现代林业产业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并作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树立林业科学的发展观,让社会各界人士都充分认识到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都来关心、支持和自觉地投身生态林业建设的伟大工程。林业的产业化是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要强化林业产业开发意识,高度重视林业产业的发展。要加大对林业产业开发工作的力度,把林业产业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措施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加快林业后续产业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和培育好各地区林业特色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

4.2加快制度创新,培育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

没有主体的市场仅仅是形式上的市场,科学的市场体系,必须有市场主体的参与。从生产角度看,市场主体包括林业产品和经营者两部分。林业产品是客观的市场主体,而经营者则是主观上的主体,主观影响着客观。因此,要培育效益林业的市场主体,应促进经营制度创新,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规模,使林场、林业企业、林农和购销组织成为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推进林业经济制度创新,是林业龙头企业成为效益林业的又一市场主体,龙头企业不仅能带动和促进林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纳入产业化经营轨道,还能有效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和林业社会化水平。推进林农组织形式创新,积极扶持和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使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林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

4.3突出重点,确定林业产业化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在众多林业产业中起主导和带头作用的林业产业,在林业产业化体系模式中起着上连市场、下连基地的作用,串联产业化中间各环节,是林业产业化的载体,在实行林业产业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选准选好主导产业,是实施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各地区应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特则产业和产品,选择市场容量大、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开发重点,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搞好产品升级,尽快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通过主导产业的优先发展来带动和促进林区其他产业和林业产业化各产业链的发展。各地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来确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产业。应避免“少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各地区的主导产业不一定过多,过多的主导产业必然造成地区产业特征的不明确,影响到林业产业化中产业优势的形成。

选准选好主导产业,还要做到统一规划,立足优势,相对集中,合理布局,结合资源、市场、技术等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分析,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系列化、专业化经营水平,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发挥主导产业应有的效益。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林业目前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及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林业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改革现有的林业生产模式和组织形式,更多地是注重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适应生态建设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是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即推进林业产业化,是当前林业市场化改革和建立发达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特征篇3

体育产业;发展特征;影响因素

1福建省体育产业现状

1.1基础设施福建省各地区进一步完善了体育场馆设施水平,通过承办残奥会、马拉松、羽毛球锦标赛、省大运会、省农运会、县市联赛等,较大的完善了福建省体育场馆设施水平,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体育设施网络。

1.2体育制造业体育制造业是福建省体育产业的支柱,为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来重要贡献,至2009年,福建省体育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76.32亿元,增长27.4%,占全省体育产业总增加值的93.2%,就业人员56.77万人,比上年增长10.2%。但福建省体育制造业经过了“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后,仿制、贴牌等代工型企业已丧失发展优势,本土知名运动品牌在发展转型过程中比较滞后。有调查统计在港上市的6支体育用品股市值,从2011年8月的700亿港元跌到2012年9月的300亿港元,关闭了近3000家门店(安踏、361度、匹克、特步等福建本土知名体育品牌),一时间,福建省体育产业中体育制造业品牌遭受重挫。

1.3体育休闲和体育竞赛表演参与体育休闲运动的群众越来越多,从事体育运动的项目也越来越广泛,体育休闲及竞赛表演业发展越来越快,至2009年,福建省体育休闲产业总产值增长26.6%,从业人员就业率增长1.5%。第一,健身运动方面。健身俱乐部生意火爆,会员人数比往期明显增多,导致各健身俱乐部对健身教练的需求增加,一些高校结合此市场状况,申请并开办“体育产业”或“休闲体育”等专业;第二,游泳运动方面。游泳项目已经成为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全省各地区较为高档的社区基本都配备游泳池,各中小学和高校的游泳池数量也在明显增加;第三,篮球、足球方面。福建省举办篮球、足球联赛的水准越来越高,由此带动的各地区选拔赛、联赛、热身赛、友谊赛或者邀请赛等赛事丰富多彩,例如:2015年8月,由泉州市石狮市由塘后村主办的“塘后•金羊杯”2015国际男篮邀请赛是进几年来石狮市篮坛的一大盛事,堪称石狮市篮球历史上最高规格的联赛,主要参赛阵容主要邀请贾森•威廉姆斯、丹尼尔•吉普森、约翰尼•摩尔、拜伦•拉塞尔等美职篮球员和NBA拉拉队。此项邀请赛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本就很成熟闽南篮球市场的发展。

1.4体育业为响应国家体育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经济水平,福建省于1994年率先在全国发行体育。目前体育已实现覆盖全省80多个市县,发行站点2000多个,实现近4亿的产值,为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2福建省体育产业特征

2.1体育产业时间发展特征福建省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以体育制造业为主、体育服务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阶段。(1)2009年前。体育制造业增加值及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均超过90%,且呈现为强劲的增长阶段,2004—2008年,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24%;体育服务业表现为稳定的增长阶段,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3.1%,但在强劲的体育制造业发展势头下,约为7.4%~4.97%,所占比重较低且略有下降。(2“)十一五”后期和“十二五”期间。体育制造业由于管理理念较为保守,企业转型较慢,导致很多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遭受业绩和市值下滑、大量门店关闭等重挫。在国家对服务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的基础上,福建省体育产业管理制度和政策逐步完善,通过举办各种省市级的比赛、邀请赛等活动带动,福建省体育服务业发展势头较猛,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2.2体育产业空间格局特征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以泉州、福州、厦门为首的东部沿海发展快,中、西、北部发展较为缓慢。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缓,交通便利,海上交通更为发达,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就位于福建东部沿海的泉州,而中、西、北部地区属于山区,信息、交通较为闭塞,主要以种植业、林业为主,因此,造就了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北部地区。受各地区政策导向、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地域性差异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福厦泉等沿海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福建省中西北部各地区。

2.3体育产业结构特征福建省体育产业是以体育制造业为绝对主导、体育服务业为辅的产业构成模式。体育制造业是福建省体育产业的支柱产业,至2013年福建省体育产业总产出2455.83亿元,实现增加值800.37亿元,占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的22.3%,占福建省体育产业的比例高达95%,无论从实现“增加值”还是从业人员的数量上,都为福建省体育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体育服务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主体产业,在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和体育等方面发展都较为滞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构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发展。

3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3.1政策和管理因素福建省省政府和福建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实施意见、管理条例和通知”类条文,并于2007年开展福建省大范围的体育产业调研工作,通过“摸清现状、查找问题、寻求办法”等措施,有效推动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但在摸索发展的过程中,福建省体育产业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产业政策的发展较滞后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其次,体育产业政策的配套实施(优惠政策、融资等)上还有不足;最后,福建省体育产业政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强。

3.2环境因素福建省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区域有着明显的地缘差异。东、南部地区,地处于沿海,地势较为平缓,水、陆、空交通便利,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从原材料的运输存储、产品的集群化生产、体育产品的宣传销售等方面获得极大的地域优势。而中、西、北部地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地区发展主要以种植业、林业及矿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导致体育产业的发展较为单一和缓慢。

3.3人文历史因素闽东南人民具有“爱拼才会赢”的吃苦、实干、竞争的精神,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时期,远赴重洋打拼,传播了中华文明的同时又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财富,福建人致富后不忘本,热衷于回馈社会和家乡,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福建省经济(包括体育产业)的发展。福建人民能够充分利用临海的地理优势和众多海外侨胞投资的人文优势等优越条件,充分发展体育产业,培养出了安踏、特步、匹克、361度、鸿星尔克、德尔惠等一批知名体育运动品牌,并带动了相关地区体育休闲健身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业的发展。

4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建立健全福建省体育产业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优化体育产业机构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的产业机构和优质的服务产品,同时还要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建立健全体育产业规章制度,形成管理有序、责权清晰的体育产业管理和监督体系。加强对体育企业的监控和监督,通过政策和行政手段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不断创新场馆服务业,逐步实现体育制造业的转型和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

4.2尽快完成体育制造业转型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结合传统市场营销策略,鼓励体育用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等渠道开拓市场,实现市场的多元化开发。建议政府在体育产业政策上,运用税收、物质奖励、相关发展补助等政策优惠措施鼓励体育用品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鼓励和引导体育用品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科技创新、增加科技研发投入,从管理、研发、销售到品牌建设,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努力推动行业间互动与合作,通过“强强联合、以强扶弱”等模式,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梯次扶持发展,阶段性的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

4.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体育健身休闲业建立覆盖各类体育健身休闲项目的组织体系和竞赛体系,广泛开展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运动项目,通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服务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机制,针对不同人群,结合现有的场地场馆设施条件,实施有效地组织和指导,保障全民健身有效的开展。

4.4大力支持体育竞赛表演业首先,结合福建省本土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由各类企业或社会组织组办或承办国内外知名赛事,政府提供交通、安保、宣传等保障服务类资源,通过组办法管理和服务水平(赛事推广、场馆的经营管理、广告赞助、电视转播权等经验和水平)不断地提高,实现地区的赛事品牌效应。其次,推动职业体育发展。鼓励具备省级竞技运动队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职业化运动队,实现福建省的优势体育项目的产业化发展。通过不断地提高体育经纪人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推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职业化、市场化发展。

4.5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的人才培养机制,根据体育产业的发展的新动向,及时调整各体育院校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发展特色体育、职业体育和休闲体育,积极促进校企合作,鼓励体育院校师生与校外体育人士的交流学习。加强体育产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鼓励多方投入和校企合作,重点培养体育经营管理、创意设计、科研、中介等专业人才,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黄筱雯.新经济环境视域下福建省体育产品制造业价值优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4(6):12-13.

[2]郑懿.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浅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1(4):7-9.

[3]陈真.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战略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4):64-66.

[4]福建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十条措施的通知[Z].2015-08-07.

产业发展特征篇4

Abstract:Sports tourism is a sports and tourism arising out of cross-integr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tourism and sports industries. With the rise of China′s holiday economy, the core role sports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s sports industry is more and more. It will become the sports industry in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so as to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Key words: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strategy

体育旅游产业是指社会为满足大众体育旅游的需求,而将人类所创造的一系列物质形态的工具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以商品化的综台服务方式,为体育旅游者提供便利条件的综合产业。近几年来,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欧美,体育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对于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来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逐渐加深,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多样化导致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作为新兴产业在第三产业集群中发展势头强劲,从而得到业界广泛关注[1]。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奥运观众、体育爱好者和旅游者,展示了中国良好的国际体育旅游形象[2]。北京奥运会不仅进一步刺激了居民的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需求,更为提升中国体育旅游的产业功能,强化体育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及体育产业旅游规划和管理、完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体制、创新体育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加大体育旅游产业宣传促销力度、加快推进体育旅游产业教育和体育旅游产业科研、扩大体育旅游产业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体育旅游产业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业,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和体育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用品行业与信息、文化、旅游、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产业经济中的新兴产业,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最终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1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经济中的新兴产业,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体育旅游产业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体育旅游产业的价值是为满足大众体育旅游的需求,将人类所创造的一系列物质形态的工具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以商品化的综台服务方式,为体育旅游者提供便利条件的综合产业。它是与传统的大众旅游产业相对应的一组概念体系。体育旅游产业包含了多种具体的体育旅游产业方式。体育旅游产业是体育经济领域中最具有多学科特点的行业。体育旅游产业既根植于旅游产业资源的极度多样性,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进入21世纪的后10年,新时代背景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经济新增增长点的体育旅游业,无论是自身还是整个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中都有着强烈的产业发展动力。体育旅游产业具备了其他旅游产业所不具有的特征和优点。

1.1 具有“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征

体育旅游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外在价值的具体体现。与其它旅游资源形式相比,体育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资源具备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即丰富的知识性,开发利用的持续性,形式多样的创造性。体育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指游客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旅游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体育旅游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体育旅游活动。这种体育旅游活动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提供机会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体育旅游目的地文化资源的深厚内涵,从而丰富其体育旅游资源文化体验的活动。正基于此,体育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资源表现了强大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并成为当今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新文化潮流。体育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资源魅力在于其强烈的艺术性和独特性,蕴藏着很多体验的元素和内涵。体育旅游产业是一种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和审美活动,提高体育旅游产业项目的文化品味,丰富文化含量,可以使其获得蓬勃生机和高附加值,同时满足游客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一项美国国内体育旅游调查发现:78.54%的美国体育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参与各种文化旅游活动。美国文化旅游不仅是国际体育旅游的重要细分市场,在国内体育旅游中同样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未来中国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的发展条件下,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体育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要以文化为导向,推出多层次、多样化的个性产品,开发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出满足各类体育旅游产业的文化旅游产品。目前,中国尽管缺少大规模的国内文化旅游者数量的统计数据,但一些相关研究表明:了解异地风情和习俗、体察文化、增长知识是中国居民国内体育旅游重要的旅游动机。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基本属性和功能,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者体验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灵魂,体育旅游产业中包含了巨大的文化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业必须依赖具有“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来支持,体育旅游景点、体育旅游设施、体育旅游产品必须具有丰富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否则体育旅游产业就不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如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冰雪地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历经20多年的精心运作,冰雪文化旅游资源活动已发展成为集冰雪艺术、冰雪经贸、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娱乐为一体的冰雪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成为名扬中外的世界知名品牌。黑龙江省通过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开发,对冰雪体育赛事观战旅游进行有效开发,更加进一步推动了黑龙江冰雪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展和利用。目前,哈尔滨市的冰雪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已开发形成了滑雪、滑冰、雪雕、冰雕、雪地足球、雪地摩托、狗拉雪橇、冰车等极具特色的10余个冰雪体育旅游产品。随着冰雪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开发能力的增强和冰雪文化旅游资源内涵的上升,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的个性化特征将得以增强。

1.2 具有拉动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特征

消费内需的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消费占GDP之比逐渐由60%回落到40%左右,远远低于国外水平。近几年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加大投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来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些政策措施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性抉择,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后奥运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体育旅游产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体育旅游产业消费、加快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在当前扩内须、保增长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尽管体育旅游产业在我国起步较外国相对较晚,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服务业的代表在这几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一方面,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消费需求潜力很大的朝阳产业,在社会最终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体育旅游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多使人民群众对体育旅游消费需求的日益旺盛,新型体育旅游产品(如高尔夫球、登山、蹦极、跳伞、滑翔、攀岩、沙漠探险和溜索运动等)不断出现,体育旅游产业日益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消费领域,对体育消费的刺激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有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消费增长1%,能拉动GDP增长0.51%,拉动消费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

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经济结构面临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消费结构升级将直接创造多层次的服务需求。长期以来,在投资、出口和消费三个拉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消费增长一直远远落后于投资和出口。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如何把增长的收入引导到体育旅游消费市场,体育旅游产业是大有可为的。应当按照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精神,不断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体系,提高体育旅游产业服务水平,优化体育旅游产业结构,有效引导和扩大广大群众的体育旅游消费。体育旅游消费包括“游、行、住、吃、购、娱”等一系列活动,消费关联性很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体育消费需求。伴随着国内经济呈现持续回升的势头、生活方式的变革,以运动健身、文化娱乐、旅游度假为主的体育旅游活动正逐渐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据国家统计局组织的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表明,上述三项活动在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构成中占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9%的水平。另一方面,体育旅游产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直接推动了相关领域投资的增长。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不仅对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也带动了对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等服务设施投资的增长。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融资的竞争力,拉动体育消费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优化体育旅游产业结构,扩大体育产业的外延与影响力,增加体育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1.3 具有“绿色经济”环保理念下的可持续性特征

近年来,由于大众旅游一直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给旅游接待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旅游形式。作为以绿色、运动、体验、休闲为主题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体育旅游产业应运而生。体育旅游产业积极倡导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为人类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指向。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

体育旅游产业是“环保时代”、“绿色时代”和“生态时代”主流色调的产业。体育旅游产业体现了“绿色经济” 环保理念下高质量、高效益、低消耗和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旅游产业是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和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上的旅游产业,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问题,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家战略。

体育旅游产业消费是一种可持续性消费模式。进入21世纪后10年,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追求和服务意识的增强,体育旅游产业消费服务在营销意识上要主动迎合旅游消费绿色化的新趋向,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产业体验经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积极开发有益于社会及体育旅游消费者健康的业务,突出体育旅游产品的绿色旅游内涵,积极实施绿色体育旅游营销是基于“绿色经济”环保理念下可持续性体育旅游产业的一种响应模式。即在体育旅游吸引物的构建、体育旅游设施建设、体育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体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必须基于政府、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者等旅游各项利益者的视角,既通过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饮食、旅游观光游憩、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环境等各要素的绿色环保发展模式,来实现体育旅游产业质量的提升和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进步,并最终实现可持续体育旅游的发展目标。现代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使体育旅游产业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绿色体育消费发展方式。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是维护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方式,体现了体育旅游发展关注人类福祉、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贯职责与使命,它既能落实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观又能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进入新的领域注入活力。

1.4 具有覆盖面宽、产业链条长的市场适应性特征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上下游关联性强的产业集群。体育旅游产业以大型体育赛事旅游资源为依托,与周边旅行社、餐饮、酒店、健身馆、纪念品商店和休闲运动设施等相关的企业会易于聚集,形成巨大的体育旅游产业链。发达国家体育旅游产业的经验显示,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旅游产业的价值链越来越长,体育旅游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将是大势所趋。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拓展新的价值产业链空间,而且还通过对工业、农业等其它产业部门的融合、渗透,促使体育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根据2009-2011年中国体育旅游产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结果显示,在我国130个行业中,体育旅游产业要消耗59个行业的产品,即体育旅游产业的前向关联;有96个行业要消耗体育旅游产业的产品,即体育旅游产业的后向关联[3]。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不仅表现为相关景区更加重视各类体育项目的开展,而且有奥运场馆游、体育设施游、大型赛事游,以及类似“环太湖体育圈”这样的部级全民健身基地等,直接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成新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方式,都预示着体育旅游产业愈来愈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中追求新奇、放松、个性、多样的体育旅游需求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这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则加速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使体育旅游产业格局化基本形成。

体育旅游产业与如此多的行业有着前、后关联,充分说明体育旅游产业作为现代体育产业的主要支柱产业有着广泛的行业融合性,也说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作用重大。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有利于带动服务业和相关产业成长,促进城乡体育旅游产业统筹发展,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适应性是体育旅游产业的基本特征。不同体育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跟随需求层次的升级规律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和动态性。体育旅游产业不断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经济发展层阶段的新要求,在满足市场需求新潮流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实现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高效益和高增长。

1.5 具有公众的参与性特征

体育旅游产业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具有公众的参与性,公众参与性是利用体育旅游产业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等,形成区域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产品、体育旅游路线的整合,开发满足客源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环境,通过旅游者的积极参与,使旅游者获得生理与心理相结合的自我情感体验的过程[4]。公众参与是实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公众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参与,不同于对环境保护的参与。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参与更深刻、更广泛,它不仅包括公众积极参加实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行动和项目,更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的体育旅游思想,建立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为有效地实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贡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中强调指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逐渐被世界接受。在旅游发展的论域里,到20世纪90年,旅游产业可持续已成为全球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21世纪初,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概念开始出现在体育学术领域,并被较为广泛地探讨和运用。体育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是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极其重要。因此公众的参与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应当综合体育旅游多元的社会价值和产业链特征,旅游者在选择体育旅游活动时,应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共同实现体育旅游体验环境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旅游环境的碳汇能力,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消费者健康和绿色消费。

2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2.1 制定建设体育旅游产业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

本世纪前20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旅游产业而言,这一战略机遇期包括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发展战略时期。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世界体育强国是新中国几代体育人梦寐以求的迫切愿望,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奋斗的理想。同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发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5]。实现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重点应包括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旅游产业等相关领域。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于2009年12月10日联合发出了《促进中国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明确了联合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意向,为实现建设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迈出了第一步。2009年12月25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给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对于制定建设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作用。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水平必须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体育旅游产业。但由于体育旅游产业本身的脆弱性,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非常敏感和相当脆弱的行业,无论自然灾害,还是突发事件及气候环境都会对体育旅游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根据历届奥运会的经验,在奥运会举办当年为本国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举办国也将在奥运会结束3-4年内受到后奥运会效应的影响[6]。作为我国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旅游产业、为了实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发展战略目标,本文提出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2.2 大力开发体育旅游产业专项产品

新休假制度的出台,使得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我国1995年就开始实施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9月开始实行三个“长假日”制度(五一,十一,春节), 2008年开始实行2个长假+5个小长假+带薪休假的假日制度。我国休假制度的改革使我国公众普遍享有国家法定假日全年115天(含周日,但不包括带薪假期)。其中,学生和教师则全年假期更长,离退休人员绝大多数赋闲在家。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加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体育旅游产业是适应当前休闲娱乐经济和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产物,它是以一定的旅游产业资源和体育旅游产业设施为基础,以体育旅游商品的形式,能为旅游者在旅行活动中,提供体育健身、体育休闲娱乐、体育文化交际等各种服务,使旅游者从参与观看这些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舒畅而独特的体验。其体育旅游产品及线路的设计好坏是关系到能否满足游客的体育旅游需求,能否继续吸引体育游客前往的关键。首先应该明确相关体育旅游产业产品设计的原则,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科学地设计符合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及线路。因此,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型开发模式要求以旅游者需求为基础,通过市场细分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提高体育旅游服务质量。体育旅游产业是由众多行业和部门复合而成的综合性体育产业。体育旅游者需求的多重性决定了体育旅游产品的组合性,而体育旅游产品的组合性又决定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外延性和界限的模糊性。体育旅游产业协调合作就是根据体育旅游活动和体育旅游产业的特点,通过协调有效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经济手段、市场行为、技术手段等来整合配置体育旅游产业相关要素,优化体育旅游产业结构,形成功能与优势互补的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力,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从目前看,我国旅游者对体育旅游产业的需求不同主要受国籍、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社会地位、身体素质、个人阅历等因素的影响。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女性多选择一些观赏性、娱乐性和富有美感的体育旅游项目,男性多选择一些参与性的体育旅游项目;青年人多选择一些刺激性的体育旅游项目,老年人多选择一些健康型的体育旅游项目。同时外国人对中国的民族、民俗体育旅游产品颇有好感,而公司成员则对团体体育旅游比较感兴趣。因此考虑到对体育旅游产业需求的不同群体,对今后我国体育旅游产品从产品的命名、主要市场目标的选择、产品开发的作用、产品的市场空间跨度与范围四个方面做了以下设计。如2008年12月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和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体育局和四川省旅游局承办的2008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2008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冬季)期间,四川省成都市就大力推出峨眉山体育养生、邛崃南宝上林狩猎、鸡冠山山地休闲、都江堰虹口山地户外运动、新津南河水上旅游等,共计总投资540余亿元的8个体育旅游产业项目和多种体育旅游产业专项服务产品(见表1)。

21世纪前10年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应该突出产品形象,揭示文化背景,进行产品创新。体育旅游产品形象策划及其产品创新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任何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形成的初期,吸引的人数总是有限的,然而通过设计体育旅游产品形象进行产品创新,可以使富有创意的新产品得以生存与发展。如1987年山东泰安推出的“泰山国际登山节”,集登山健身与旅游于一体,通过“泰山国际登山节与旅游资源”形象的整合,目前已经成为国际性、参与性、旅游性、经贸性和市场性的国际体育旅游产业知名品牌,每年会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游览,为提高泰山、泰安的知名度,宣传泰安体育旅游,发展体育旅游,扩大开放体育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3 建立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机制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对其研究始于信息通讯业,但已经广泛存在于金融业、物流业、服务业和体育产业等其他领域,产业融合化被认为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产业经济现象,并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体育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提高地区竞争力和体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如何实现对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集群式开发和发展,是提升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并以此带动国家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建立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的根本动力。随着休假制度与经济发展促进休闲时代的到来,要求体育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作为综合较强的行业,在面临竞争环境巨变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压力下,也日益呈现出与其他旅游产业融合的趋势。从系统自组织的角度来看,体育旅游产业天然具有融合其他旅游产业的特性,但融合中存在的制度、企业及需求方面的障碍因素却制约了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效果的更好发挥。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归纳起来受两方面制约:一方面是供给因素的制约,而供给因素又包括宏观的管理制度与微观的企业能力,另一方面是需求因素的制约,融合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接受和认同。因此,只有供需双方对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引发的变化实现了观念与行动上的契合时,才能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真正实现。文化要素是体育旅游产品的核心与灵魂。传统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也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寄予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和祝愿,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具备超乎寻常的社会和历史认可度。家庭团聚、清明祭墓、踏青春游、龙舟竞渡、兰汤洗浴、中秋赏月等传统民俗文化以及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美学意趣[7],不仅为体育旅游市场的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体育传统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融合大趋势下的新型旅游产业创新方式,它从需求的角度适应了旅客需求更加精细、更加个性、更加多样的消费特点,它也从供给的角度创造了体育旅游产业成长的更博大的空间、更深化的链条、更持久的能力,从体育旅游供需契合的角度为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土壤。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是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也是体育产业化、商品化的重要内容。而认识和克服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中的障碍因素,将会为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体育旅游创新方式,它拓宽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空间,促使体育旅游产业结构动态高度化与合理化,进而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同时体育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集中反映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高度上。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2010年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的临近更是赋予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难得的机遇。但如何将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旅游产业集群价值发挥到最大限度,如何将大型体育场馆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延长,如何在现有的奥运场馆体育旅游产业之间形成产业联动,实现奥运场馆的体育旅游资源的共享,提升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有效的大型体育场馆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带动经济发展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3 结论与建议

3.1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殊性以及效益的外部性决定了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种以体育为商品的特殊旅游形式,无论是自身还是整个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中都有着强烈的产业发展动力,体育旅游产业具备了其他旅游产业所不具有的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主要体现为在其自身效益的追求上同时具备了“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具有拉动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特征,具有“绿色经济”环保理念下的可持续性特征和具有覆盖面宽、产业链条长的市场适应性特征以及具有公众参与性特征的多元化服务体系。体育旅游产业经济日益影响和诱导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人们采取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形式,越来越来彰显了造福人类的最高价值取向。

3.2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出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型产业,正在逐步成为继生态旅游之后的现代旅游业的一个新的亮点。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种体育旅游资源,在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市场中已经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有其资源优势、客源优势和交通优势,相应的也有其劣势和威胁。要保证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做到体育旅游的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建议在当前继续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形式下,要充分发挥体育旅游产业消费拉动内需增长、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一是要制定和实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国家战略,努力把体育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国综合性的大体育产业,建设世界体育旅游产业强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重点围绕体育旅游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要完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完善体育旅游产业要素体系,推进体育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完善体育旅游产业产品体系,加强体育旅游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体育旅游产业安全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三是要继续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素质,主要是体育旅游企业素质,通过发展大型体育旅游产业集团提高体育旅游产业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宛霞,邵凯,形晓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困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4):15-81.

[2] 彭琴.未来5-10年体育旅游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1):6-7.

[3]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09-2011年中国体育旅游产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EB/OL],省略/ycbg/,2009-4-21.

[4] 于素梅.影响我国不同群众参与体育旅游的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3):24-28.

产业发展特征篇5

摘要:产业转移是广东省推动“科学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对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广东省特有的经济、社会环境归纳出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最后,对广东省产业转移策略施展以来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广东省;产业转移;理论释义:动因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1-0024-05 收稿日期:2009-03-20

产业转移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推动“科学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广东省政府为此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相关政策和“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进一步提供了政策和机制保障(黄华华,2007)。2005年以来,为推进产业转移,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等市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已合作建设了20多个产业转移工业园。这些新兴的工业园区为珠三角地区实现“腾笼换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实践,广东省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产业转移之路。

一、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回顾

Lewis(1977)较早研究了产业转移机制问题,他认为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于是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我国,顾朝林(2003)认为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历时与共时兼容的经济现象,它既是对生产要素的空间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不同产业部门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王文成(2004)等人认为这样理解并不全面,产业转移应该是一个资源流动过程,也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卢根鑫(1994)认为产业转移是一种新质的经济运动过程。王先庆(1998)指出产业转移的实质和关键问题是资本转移,但产业转移的主轴是技术转移。李新春(2000)认为产业转移是指整个产业从一个经济地区向其他地区的转移,指出国内对香港的制造业大规模向大陆的投资设厂不能称之为产业转移。

二、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产业转移的内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产业转移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政府政策工具,因此在产业转移动因方面,可以大致分为两个。第一是企业出于生产经营的需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主动转移,是经济发展的自发表现。第二是地方政府为统筹实施地区产业调整升级战略而主导的产业转移。

(一)企业层面的主动产业转移

首先是企业微观层面的转移动因。借鉴Smith(1977)的赢利空间界限理论,我们认为市场的推动力是企业层面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机制。当企业在珠三角这块市场中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时,为了降低生产要素成本而促使企业以产业转移的方式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承接地区的政策优惠拉引力是企业层面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通过产业转移,不仅实现了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得到了承接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利用政府的税收优惠、银行贷款等条件,来实现企业成长的需要。对企业来说,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首要目的,通过市场推动力和拉引力这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加快了企业区域间转移的步伐。

(二)产业转移中政府政策的有力辅助

由于交通、地理、气候条件、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形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使广东省政府亟需促使珠三角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北等后发地区转移,最终通过有效的产业转移实现广东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大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发达地区面临资源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其一是土地成本上升问题,由于土地供给的无弹性使得企业在当地扩张受到限制;其二是能源瓶颈问题,能源的紧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其三是环境承载力制约,高经济增长伴随着高排放和高污染,使得环保成本大大增加。因此,通过本区域产业转移来延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是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选择。

三、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

(一)广东产业转移的区域特征

广东省产业转移以省内转移为主,珠三角地区主要表现为以产业转出带动产业转型,山区及东西两翼主要表现为以承接产业转入带动产业转型。

1,珠三角地区主要表现为以产业转出带动产业转型。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促使珠三角地区形成以上特点:

一是自身具备极强的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经3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和经济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建成了极为完善的综合性工业体系。2006年该地区的第二产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全国的8%以上,第三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2%左右,成为仅次于长三角的全国第二大产业集聚区,经济的扩散、集聚效应非常突出,经济外溢效应显著(如无特别注明,本文部分数据采用历年广东省及各市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广东省地税局2008年的“产业转移转型和产业布局变化情况及对策”课题)。

二是客观上越来越明显受到土地、能源、环境承载力、劳动力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性制约,部分企业自主性选择了转移。

珠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消耗快速。据国土部门测算,该地区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要消耗土地5.08万亩,珠三角大部分城市都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如深圳市,全市建设用地仅为913平方公里,按现有开发速度,再过10年左右将无建设用地。东莞市建设用地仅为986平方公里,目前全市实际可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不到40万亩,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只能保障6年左右的用地。在能源方面,目前珠三角地区普遍出现电力供应缺口,生产用电日趋紧张,如东莞地区工业企业经常出现“停二开五”,甚至“停三开四”的紧张状况。珠三角地区工业用水的成本价格也普遍高于广东省其他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承载压力,如东莞市,其实际管理人口已超过1000万人,各种公共资源已不堪重负,市内多条河流污染严重,全年阴霾天气超过1/3,环境承载力已严重透支,改善公共服务和保护环境压力十分沉重。此外,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劳工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据东莞市劳动部门统计。全市企业缺工高达10万人,尤其是缺乏适应产业高级化所需的技术人才。

三是政府引导或主导产业转移。珠三角地区政

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所遇的发展瓶颈。陆续出台了新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主动引导推动地区产业的转移。如广州、深圳等市均适时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目标,东莞、佛山等市都提出“退二进三”或“优二进三”的产业发展思路,这些城市在明确支持发展的产业方向时,也提出了对部分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型企业进行有序转移或加以淘汰的意见。如佛山近期为全面升级陶瓷产业,就提出实施“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的计划,初步确定关闭与转移175家陶瓷企业。这些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山区及东西两翼主要表现为以承接产业转入带动产业转型。

2006年,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已达到全广东省平均水平的2.5倍以上,而东西两翼和山区的人均GDP则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一半,大约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20%左右,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从三次产业构成看,东西两翼和山区分别为22.8:41.3:35.9和31.1:36.9:43.9。东西两翼和山区第一产业比重都在20%以上,山区更超过了30%,显然,两翼和山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从工业结构高度化来看,珠三角已成为全球加工制造业的基地之一,技术、资本密集型加工产业占相当比重,而东西两翼和山区则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珠江三角洲产业向东西两翼和山区的梯度转移,是实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广东产业转移的行业特征

向外转移行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型和资源占有型产业,承接转移的行业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转出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合时宜,迫切需要将这类产业从珠三角转移出去,为高新技术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同时东西两翼及山区的后发地区,如韶关、云浮、清远、肇庆等在经济发展上处于低一级的梯度上,但它们在土地、劳动力、环境等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具备了承接发达地区容纳不下、要转移出去的产业的条件。主要有: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的产业。这类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大部分新产品以仿制和外观重新设计为主,且大部分以装配为主,产品竞争力不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普遍较低,且属劳动力使用大户,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源:资源密集型产业,广东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以生产迂回程度增加为特征,高加工程度和高附加值产业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自然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对产业发展影响作用减弱,在资源逐步枯竭,环境成为约束条件时,资源密集型产业在广东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制约广东省经济发展。其中亟需转入产业的主要行业特征论述如下。

1,新兴支柱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当前,广东的新兴制造业总产值比重从高到低的三个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1.8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70%)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05%)。这三个主要工业部门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但它们从数量上看只占了不到全部制造业部门的1/7。从产值上看,三个主要部门的产值却占了大约整个制造业产值的50%,这三个部门正是当前发展最为高速的主导产业。可以说,在广东工业产业转型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工业结构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广东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具有大而不强的特征。

因此广东省必须继续加大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转人这种新兴的、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旺盛期产业的力度。

2,广东的装备工业比重偏低,装备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工业化的要求,已经成为广东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制约。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广东进入“结构调整,增创优势”的重要时期,以装备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内在要求“制度补差”,装备工业的发展,是广东工业化进程协调持续推进的要求。

事实上由于广东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的“先天不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据测算,目前广东装备工业占全省工业比重仅为20%左右,这使得广东必须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和资本品,仅2001年就占全省进口总额的47.5%,工业需求结构的这种变化要求广东加快发展装备工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转移是实现转入装备工业的重大契机,有利于广东省工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是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必由之路。

(三)广东产业转移的企业规模特征

实现异地转移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大型企业更注重选择就地转型。在广东省已开展的产业转移中,除劳动及资源密集和资源加工型企业外。实现了异地转移经营的多属较小规模的企业。这是因为广东省规模以上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力、石化、钢铁、自来水等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而大型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在转移时所需的资金、时间、土地等资源相对较大,转移难度大、效率低。2006年全省固定资产最大的50家企业中,能源、原材料和重工业企业数量超过30家,销售额最大的50家企业中,上述行业企业数量超过1/3。广东工业50强平均每家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平均水平的5%左右。广东工业50强中仅有广东省广电集团一家的营业收入接近世界500强。从国内看,广东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规模小的少,企业规模大的多,但总体经济效益还不强。

根据2004年《广东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胡军、朱卫平,2004),200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132,比1997年提高28个百分点。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效益存在较大差异。从不同规模的企业来看,大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中小企业,2001年大型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数是小型企业的2.2倍。这说明即使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如果它们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它们的盈利、生存能力还是有一定保证。这样一来,衰退产业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进一步阻碍企业转出珠三角的动力。

与此同时,广东民营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在技术和企业经营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向外部区域追求要素边际效益最大化的可能,通过产业转移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广东已有大量中小企业转移至东西两翼及山区。有的甚至建立了研发机构,并利用增量部分延伸产业链。因此,在广东省产业转移中。中小企业成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的产业转移主力军。

(四)广东产业转移的方式特征

较大规模企业主要采用转移生产基地,留住公司总部和研发基地的转型形式。小规模企业多采用一体化转移方式。在广东省的产业转移中,大多数实施转移策略的企业采取了把公司总部、研发基地留在原地,仅转移生产基地的方式;而小型企业则往往采取总部和生产基地总体转移的方式。这可以说是

“总部经济”在广东的一种特色发展模式。因此,广东的总部经济发展过程呈现出大型企业的生产基地与总部基地在空间上逐渐分离的过程。即发达地区通过自身的优越战略资源(人才、信息、资本等)吸引、留住大型公司企业总部,而欠发达地区则利用自身的常规资源(劳动力、土地等其它生产要素)吸引生产基地的集聚。大型企业的总部纷纷向珠三角发达城市聚集,这些城市能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和成长氛围。

面对发达地区市场优势,东西两翼及山区总部经济的发展将通过吸引中小企业总部。对富于生命力的中小企业进行有效企业孵化,从而实现后发地区发展总部经济战略有效途径。后发地区在优惠政策以及营商环境方面。是难以与发达地区大城市相提并论的,国际、国内大型企业是没有足够的激励进驻后发地区的。因此,后发地区发展总部经济就必须跳出与发达地区竞争大型企业这个思维定式,而应充分利用广州、深圳这些区域经济中心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外溢效应,使后发地区自身的总部经济发展与广州、深圳的进行错位发展,吸引中小企业进驻后发地区,实现互补、互利的双赢态势。

四、成效初见的广东省产业转移

2005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广东省推进产业转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产业转移在广东省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向粤北、粤东、粤西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广东省各地政府要从各个方面做好转出和承接的准备,加快产业转移进程,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一)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效应

从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发生区域看,主要为珠三角、东西两翼及山区两头并进形式。高新技术产业向处于经济高梯度的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是为了追求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软环境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其转移形式:一是在珠三角建立销售子公司、研发机构、融资公司等。而总部和主要生产基地还在港澳台或国外。二是将企业总部转移至珠三角,生产基地仍在国外或者省外,同时在两地建立销售网络。把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品生产向低梯度的东西两翼及山区地区转移,追求的是低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形成省内地区的产业分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中,企业的选址与搬迁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所需时间与企业规模、行业特征相关。因此,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会导致广东省在一定时间内减少短期GDP,对广东省的税收和财政收入均有一定的影响。但衰退产业的转出,造就了广东省产业转型、结构升级需求动力,并最终将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留在广东。

(二)产业转移的社会效益

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加快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途径。通过产业转移拓展珠三角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广东省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开创和谐社会新局面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转移能使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加上支柱行业和高薪收入阶层的不断增多,直接促进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扬。使得广东省居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有长足的进步,是广东省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虽然产业转移使得部分上规模企业外迁,从而短期内影响广东省的经济总量,但是产业转移却能有效提速未来的经济增量,反而促使广东省按照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广东省积极解决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难题。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和谐广东、效益广东的社会目标,社会和公民共同走向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创新驱动的新路。

(三)产业转移的生态效益

随着各地环境、自然资源状况恶化,随着我国政府的科学发展观逐渐加强,重视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被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中,总书记讲话中提及:“……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产业发展特征篇6

中图分类号:F0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6―0005―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国民经济的第二产业,其发展状况对于经济发展以及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第二产业中工业的部分主要产品产量和建筑业总产值,通过选取和分析资料较齐全的、具有全局性的1991―2008年的经济指标,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统计特征。

一、原始数据及其新型直观展示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抽取中国11项第二产业指标,分别是钢材产量、原煤产量、原油产量、水泥产量、布产量、电冰箱产量、发电量、化肥产量、汽车产量、建筑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这实际上是时间序列多元数据,鉴于篇幅问题,此处不再列出原始数据。

鉴于原始数据无法直观的进行比较,现使用新创的表格型数据直观图(丁氏图)进行信息展示。该直观图的基本原理是,在每个格子内换成椭圆表示数据的相对大小。见图1。数据经过正规化到0―1区间,每一栏指标最小的仅为直线,最大的为满格椭圆,与其他栏目没有对比关系。这种图表,可以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多元时间序列数据。当然,这种图表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同一栏目椭圆面积只能粗略反映大小,没有严格的倍数关系,这是因为数据经过正规化处理,原始数据的绝对关系已经改变。

由图1可见,在11项指标中,原煤产量、布产量和化肥产量出现局部微小的波动,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他指标基本上呈现串珠金字塔形,这表示逐年递增。从每个串珠的上下变化速度来看,各项指标比较协调。水泥产量、发电量和汽车产量的串珠相似,都是早期3年发展较快,而后发展缓慢,新世纪开始呈快速发展。原煤出现减产的几年正好是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期,随着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从2001年后开始复苏。从图1中可以看出,建筑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平稳增加,这表明我国第二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态势与国家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二、发展阶段的划分

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涵盖近18年,这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我们通过Q型点群分析来探讨各年份间第二产业特征的相似性,近18年的谱系图参见图2,相似性的度量指标采用距离系数。

进行最优2分割(计算过程从略),由此找出一条界线(图2),而18年来最大界线出现在2003―2004年之间。这条界线把整个序列分成2组,即2个时期,与群分析的第一群和第二群相对应。1991年到2003年为第一时期,2004年至今为第二时期。

第一时期的特点是,工业经济各项指标的发展步伐相对较小,指标没有急剧增大。建筑业和工业总量都太小,主要是因为居民的消费水平对工业产品和建筑业需求不高,并且1995年通货膨胀以及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的关键阶段。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总体经济实力不强。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他号召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建设步伐。可以看出,中国第二产业在这一时期发展得比较好,这为其下一时期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时期的特点是,中国的第二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项指标增幅明显加大。建筑业和工业总量急剧增大。各种工业产量增长加速。居民的消费需求开始转向汽车、房屋等大面值商品,这对建筑业与工业增长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这一时期可以称为经济的腾飞期。工业经济各部门的比例逐渐趋于合理,国家追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发展生态型、环保型、效益型的工业经济,共创和谐社会。

三、发展指标预测

时间序列数据是随各项影响因素变化的,它是多个影响因子(自变量)的函数,因此,人们采用回归分析法。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在此,只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基于“某一时间段的指标值是下一时间段某项待预测指标的形成的基础”的观点。可以认为,后一时间段的因变量是前一时间段各自变量的函数。这种新的回归分析思想是笔者新近提出的。采用这种思想的回归分析称为前移回归分析。经过对表1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方程:

下年工业总产值=-102604.4+7.373422*上年钢材产量+9665.563*上年原煤产量-22.15861*上年电冰箱产量

由上述方程可以计算出1992―2008年的工业总产值。列于表2,有5年的相对误差超过5%。其余误差都小于5%,相对误差最大为12.21471%,最小只有0.79942%。平均相对误差为4.486%,效果较好。如表1。

2009年尚未结束,各项指标无法得到,但根据方程预测的工业总产值为461160.6亿元,这有待于2010年初的检验。

回归方程反映了近18年来中国第二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给予我们一些启示。第一,钢材产量、原煤产量和电冰箱产量三项指标是影响工业总产值的重要因素;第二,钢材产量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因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以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第三,煤炭在我国能源构成中占有主体地位,能源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煤炭产业将与工业发展相协调。第四,电冰箱产量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有重要作用,这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开始步入小康社会。第五,选入回归方程中的指标只有上述三项,但不能说明其他指标对工业总产值没有影响。上述三项指标不是孤立的。钢材产量的增长,是重工业、采矿、冶炼等行业发展的体现:原煤产量的增长,与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电冰箱产量的增长,反映了居民对家用电器的消费需求。因此,上述三项指标隐含了国民经济多个部门的综合作用。

上述自变量和因变量共计11项指标,可见事物的发展是多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可以将其中任何一项作为因变量,其余作为自变量,运用前移回归分析法预测这项指标2009年的取值。若全部轮流做一遍,则可以求得全部指标的预测值。把2009年预测数据加入建模后,可以再预测2010年的指标值,如表2。

表2的预测数据,将分别经受2010年初和2011年初发表的前一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验证。

四、结论

从中国第二产业发展11项指标的直观图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基本上是逐年递增,其发展比较协调。2004年为一个重要界线,把中国第二产业发展划分为两个重要时期。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对开创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起了重大作用。相邻年份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类似,迄今,中国第二产业还未出现发展周期。在原煤产量缩减的几年里,水泥产量和汽车产量增长突出,使得建筑业与工业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的发展,建筑业与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国人口基数大,必须向集约型社会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Ding Yuechao,ZENG Suyan.A New Way for Data Graph.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NEW EDUCA-TION, PROCEEDINGS:617-622,2007.

[2]陶靖轩.经济预测与决策[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产业发展特征篇7

2001年3月,国务院“十五规划”中首度提出要“促进电信、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在各方的努力下,由电信和广电两大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的“三网融合”工作,目前已进入试点工作的最后阶段——按照国务院2010年的“三网融合”总体方案,2012年将是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的最后一年,而接下来的2013~2015年将是三网融合的全面推进阶段。

回顾这些年来“三网融合”的进展,不难发现: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主导、历经十余个寒暑尚处于试点阶段的“官方版”“三网融合”相比,近一年多来以开放互联网为核心的OTT互联网音视频服务异军突起,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2 OTT TV催生“新三网融合”

所谓“OTT TV”,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在多种终端上为客户提供音视频服务,其服务不依赖于特定的物理网络,强调服务提供与网络的无关性。

OTT TV服务的出现,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区隔。作为当下官方“三网融合”IPTV业务强有力的竞争者,OTT TV从其诞生起,就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目前互联网上大量销售的第三方OTT机顶盒,不仅能够提供与电信和广电广播级质量相差无几的电视直播业务;更是能够凭借互联网丰富的视听内容资源,提供电信运营商和广电所远远不能比拟的视听点播服务。

电信运营商为夺取IPTV主导权而大力推进的“光进铜退”FTTH宽带建设,成了OTT机顶盒越卖越火的推手;电信运营商花费重金打造的高速宽带网络,成了OTT视频服务的廉价通路——用电信运营商自己的话来说,它们彻底沦为了“管道”。

广电尽管坐拥庞大的正版内容,却因为缺乏一个面向直接用户的通道,眼睁睁看着大量的非正版视频内容搭着OTT的快车,呈现在海量的视频用户面前。

以开放互联网为基础的OTT业务,正如其英文原文Over The Top(过顶传球)所描述的那样,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性,在业务发展上直接越过了电信和广电,而在这两大巨头的夹缝中实现了其独有的“野蛮生长”。

OTT业务的“野蛮生长”,给囿于电信业和广电业之间博弈的“官方版”三网融合带来了不可测性。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OTT业务的大行其道,可以看成是对“官方版”三网融合的推动;当前官方推动的稳步前行的三网融合,在加入了OTT基因后,将有可能实现小步快跑。

可以这样说:融合了OTT基因的三网融合,正在从传统意义上以强调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对等融合,向以互联网为主导、涵盖电信网和广电网的“新三网融合”演进,当前已进入以开放互联网OTT业务为代表的“新三网融合”时代。

3 “新三网融合”的特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新型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三网融合,“新三网融合”时代网络、业务和终端层面的融合趋势更加明显,而个性化和社区化应用也逐渐成为应用的热点,服务提供商的“内容聚合”能力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

(1)多元化的网络、业务和终端的融合成为主要方向

相较于强调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对等融合的传统“三网融合”而言,“新三网融合”强调的是在开放互联网主导下的网络融合,开放性成为网络融合的主旋律。

在这种融合进程下,网络之间的功能性区别被逐渐淡化,而回归其业务承载的本质;而随着网络功能性区别的消失,现有基于行业划分的网络管理模式,也将发生显著变化。

与此同时,承载于原有网络上的特定网络业务也呈现出融合的态势,绝大多数的网络业务未来都将以IP的形式进行传输;而在网络业务的功能性特点上,新的网络业务形态将具有原有三网业务的所有特征。

举例来说,传统意义上电话、即时通信(IM)和视频分属于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络,但在网络融合的大背景下诞生的腾讯“微信”业务,却将这三种业务统一在了一个应用App下。

如果说业务融合是网络融合的必然产物,那么终端的融合则是因业务融合的需要而自然发生的。既然业务应用不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那么业务应用在不同终端上的同步展示和解析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许多“跨界”的终端产品将成为市场的“宠儿”,这从近期三星“跨界”手机Galaxy Note II在全球的火爆销售上便可见一斑。

另外,如果把智能手机的“平板化”看成是通信终端和PC融合的话,那么平板电视的“智能化”则可以看成是电视和PC的融合;而一旦“智能电视”接入网络,可以让人们面对面交流,那就可以说,终端的融合已臻于完美。

由此可见,在以互联网为主导“新三网融合”背景下,基于行业划分的网络间区别将逐渐缩小,依托了原有网络的业务应用和终端也将逐渐融合;“新三网融合”时代下,“融合”具有了更加广泛和多元的意义。

(2)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核心业务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信息获取和交换的方式,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全方位虚拟信息互联;那么,“新三网融合”中网络、业务和终端的融合,则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全方位互连”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在网络、业务和终端全面融合的背景下,移动性成为业务应用发展的必然;具备全天候无缝衔接能力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成为ICP们赢得用户青睐、决胜互联网的关键。看一看当下如火如荼的iOS/Android应用App,便不难得出上述结论。

(3)个性化分享和社交化应用成为热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彰显个性的时代,社交网络从某种程度上也正成为互联网的代名词。而“新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终端和业务的融合,为表达个人意见、实现信息共享和传播提供了条件。

近期一系列社会热点,如“陕西表叔”、“重庆官员不雅视频”等,无一不是由网民个人上载视频和照片,再经微博和天涯论坛等社交媒体传播,进而引发社会关注和官方介入。

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性化分享和社交网络已经成为聚焦网络热点、获取各方关注的便捷工具,相关的应用正成为网络应用的热点。Facebook等大批社交网站的诞生以及海量用户的加入,也说明了这一点。

(4)“内容聚合”能力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

在“新三网融合”时代背景下,网络和终端的融合,弱化了网络差别和终端区别,使得不同网络和不同终端上的业务应用,将不得不在统一的平台上展开竞争;业务提供者的行业背景和行业许可,对于最终用户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越来越小;最终,所有业务应用的竞争,都将归结于“内容”的竞争。也就是说,未来业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将呈现出“内容为王”的特点。而在“内容”纷繁复杂的今天,“内容聚合”能力便成为竞争的关键。

所谓“内容聚合”,就是将海量的互联网内容,按其特性和内在关联进行整理分类,并按照不同用户的应用习惯,以用户关注度为序推送到用户面前,节省用户的内容搜索和整理时间,大大提升用户的应用感受。

在互联网应用中,基于“语义关联”的狭义“内容聚合”已经逐渐成为如Google等搜索引擎的重要功能,而广义的基于“内容关联”的“内容聚合”技术,正成为研究的热点。

举例来说,虽然目前互联网上能够提供视频服务的网站很多,但用户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对视频内容进行分类、并提供关联视频内容链接的网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容服务商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内容聚合”能力上的竞争。

可以说,在“新三网融合”时代,已经模糊了原有的行业之间的界限,颠覆了原有的行业竞争模式和管理模式,也给电信业和广电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4 电信业和广电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4.1 电信和广电面临的挑战

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作为“新三网融合”的必然结果,物理网络间的界限将被打破而走向统一开放,业务提供者的行业特征和身份定位将被模糊,所有服务提供者将在同一个平台上展开竞争:以OTT TV业务为代表的开放互联网业务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将给电信业和广电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这种巨大冲击下,电信运营商的“被管道化”越来越明显,而其必然结果就是“被边缘化”。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业务的利益格局中越来越显得无足轻重,其所能够分食的“利益蛋糕”也越来越小,电信运营商面临着为互联网OTT服务商“做嫁衣”的窘境。虽然电信运营商们提出了“智能管道”、“流量经营”等诸多应对措施,但目前看来其效果显然并不足以抵挡OTT业务对电信业务的侵蚀。

而对于当下的广电来说,其局面只能用“惨淡”二字来形容:广电迟迟未能形成全国统一的网络和管理体系,其现有网络仍未完全实现“双向化”改造,资金的缺乏更使得广电壮志难酬。于是行政性的牌照发放和行业准入,更多时候成为广电抗衡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的最后一道“防线”。

4.2 电信和广电的机遇

对电信和广电来说,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竞争,更面临着来自开放互联网OTT业务的挑战,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来自OTT业务的挑战,是当前电信和广电所面临危机的主要方面。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电信和广电能够主动融入互联网开放的大潮中,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OTT业务,主动拥抱OTT业务;那么OTT对于电信和广电来说,未尝不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在“被管道化”趋势不可避免、其自有业务缺乏客户吸引力的情况下,它们是否能够放下身段,主动成为OTT服务商的“专有管道”?比如通过为OTT服务商构建“专有管道”,使该OTT服务商的业务应用具有更好的客户感知和用户黏度,从而大幅提升其OTT业务价值。

显然,电信运营商是可以从OTT服务商的价值增值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而这,显然也符合电信运营商“智能管道”和“流量经营”的理念与初衷。

与此同时,作为拥有广大用户、洞悉客户所有网络应用行为的业务承载者和内容传输者,电信运营商对于客户应用习惯和业务需求的了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电信运营商所要做的,就是将客户的应用习惯和需求加以“数据挖掘”与“云化处理”,作为电信运营商“内容聚合”的依据提供给愿意付费的OTT服务商。这不仅将极大提升电信运营商自有业务的客户吸引力,同时也更能够体现电信运营商自身的“管道价值”。

而对于广电而言,作为传统意义上视频内容的“生产者”及合法版权的“拥有者”,其在内容的传输和分发方面,相比电信运营商来说并无优势;但在视频的生产和内容演绎整理能力上,相比起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来说,广电却拥有巨大的优势。广电是否能够将这种海量内容的优势,转化为面向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的“聚合平台”提供能力?如果可能的话,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举措。

另外,对于电信和广电来说,既然OTT的兴起不可阻挡,那么与其封堵互联网OTT服务商的服务,不如自己也成为OTT服务商,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面向更广大的用户,面向用户更多样化的应用需求,推出拥有深厚行业积淀、极具用户吸引力的OTT业务。

总之,电信运营商和广电应以开放的心态看待OTT业务,依托互联网开放的平台打造自有的OTT业务,并以一个平等加入者的心态为其他OTT服务商提供服务和参与竞争,以实现其网络优势和传统行业优势的利益最大化,在“新三网融合”时代下以凤凰涅槃的勇气实现其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5 “新三网融合”时代的行业监管

“新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网络和业务融合,让原本壁垒森严的行业区分变得不再清晰,原本准确明了的行业规则也变得难以准确执行;互联网OTT业务的诞生,不仅给电信业和广电业提出了挑战,也为行业监管者带来了新的课题。

在这种情况下,转变原有监管思路,监管对象从以“运营行为”为主变为以“运营内容”为主,便成为顺应互联网业务发展、促进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简而言之,在这种以“运营内容”为主要监管对象的行业监管模式下,监管的焦点将不再集中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类型”和“服务价格”上,而是在服务提供者所提供“服务内容”的合法性上。

产业发展特征篇8

一、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类型的非物质文化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地理气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审美尚好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彩的风格,大多采用天然的材料和传统的手工加工模式,成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以蛋画、印花画、扇面画、唐卡为代表的工艺绘画类;以剪纸、皮影戏、镂刻为代表的剪刻类;以印花、蜡染、浇花布为代表的民间装饰服饰印染类;以风筝、扇子、彩灯为代表的扎糊类以及刺绣类、雕塑类、编织类和陶瓷类共类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以传统文化环境为基础,以宫廷机构、民间班社、民间自发传习的方式传承,与社会经济、传统思想、历史文化、民俗民风水融,是传统文化环境下历史对表演艺术的自然选择。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综合艺术,融合了歌曲、舞蹈、文学、装饰、制造等多个方面的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现代文化产业的艺术宝藏。

三、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除上述传统表演艺术、民间工艺美术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传统制造技艺、民俗节庆礼仪和民间口传文化三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传承和改造形式上也面临与前两类艺术几乎相同的问题。中国的非物质文化虽然丰富多样,但自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受到影响,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几乎消失。很多以祈福、传统信仰、表演审美为基础的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的生活中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抛弃,一些传统艺术形式逐渐丧失了文化生态环境,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一些有着数千年传统的中华文明所崇尚的伦理道德、艺术修养、民间风俗逐渐被淡化,这给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总而言之,文化产业脱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将会削弱社会群体的历史特性和文化多样性,使社会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趋于大同而没有灵魂与根基。所以,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具有共生的联系,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对发展整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特征篇9

一、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类型特征

版权产业集群是全球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流通最迅速、对创新和创造成果的应用最迅捷的地区。它们通过经济文化发展轴线相互串联,星罗棋布地构成了全球版权经济的空间网络。版权产业集群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智力成果和知识资源为集群凝聚的核心,以创新为动力,建立受版权保护作品的创作、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基础之上的产业组织形态。由于版权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企业,依照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理论,可以将版权产业集群的形成类型划分为知识宽度型、知识深度型和知识强度型三种类型。

知识宽度在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在于把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建立在开放的平台上。基于破解区域经济发展瓶颈或高度匹配区域行业特征的知识宽度型集群着重于打破区域行政壁垒,以版权创意资源的开发整理与重塑为主体,以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为驱动要素,从而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市场的配置,往往成为政府经济调控的战略重点。

知识强度在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在于推动基于知识产业链升级及契合或引领市场需求的消费升级。知识强度型集群主要通过对要素结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综合优化与配置,在基于产业本身知识价值链基础上展开分工与合作,在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向上倾向于以“产城融合”开发模式发展版权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有效节约了版权产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版权产业发展效率、推进了文化产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有助于版权功能的发挥。

知识深度在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在于推进隐性知识创新及隐性知识显性化所创造的产业附加值。隐性知识创新是版权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是形成知识深度型产业集群的重要路径,它是高度背景化和个性化的知识信息,集群中的隐性信息实现了各个具有不同创造能力和技术知识水平的创意企业依靠组织内部公开的界面规则或关系契约,在创意设计、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实现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和松散的耦合,形成非线性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合作关系。这种多层次的、灵活的网络关系既发挥了集群中创意要素协同创新的作用,又实现了企业间知识的播、共享、吸收和整合,使集群弥漫着“产业空气”。

在全球分工中的治理者或跨国企业形成的集群网络中,发达国家以知识为核心,通过外包版权产业的非核心环节,利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成本较低的优势,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构筑高端环节的进入壁垒,控制了版权产品利益格局和价值链分配,使我国版权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被动位置,其核心障碍正是因为缺少创造核心知识产权和创新隐性知识方面的竞争力,即基于知识深度和强度的版权产品开发不足。

二、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特征

版权产业集群的形成由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重因素驱动和影响,既具有一般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驱动因素,又具有因版权对文化原创力,尤其是排他性资源的挖掘与创造能力的更高要求表现出的独特性驱动因素。从总体上看,地缘驱动、资源驱动和成本驱动分别是驱动版权产业集群成长的核心要素,它们主导着集群区位选择、业态选择和商业模式选择与重塑。

以地缘驱动为主要模式的版权产业集群,核心是通过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化发展。版权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上的形成,来自于历史偶然性与循环积累的双核驱动。把空间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分析的克鲁格曼将最初的集群形成归于历史偶然性和循环积累的双重作用,即集群的产生首先是基于某一地区历史发展中的偶然因素形成发展萌芽,而后经历了“路径依赖”阶段发展壮大,最终经过长时间“积累过程”形成成熟的集群。

资源驱动因素下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以盘活版权资源的方式实现产业的专业化发展。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载体,是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例如在厄瓜多尔的西格乔斯,许多手工艺人生产陶瓷、编织品,并重新按照老德样式、设计和传统颜色制作服饰。在叙利亚的阿勒颇,微型及小型企业在小城镇地区聚集,用三千年传统的古法生产绿橄榄肥皂。这些传统文化色彩浓厚、工艺特色鲜明的地区能够在其特殊产品的独特品质上创建集体知识产权,并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有效改造的同时,创造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集群。在我国,许多传统文化色彩浓厚、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地区,以传统方式的文化传承优势结合自然资源排他优势,将传统形式的生产活动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转化成为版权商品,其集中生产创造与消费的自发聚集,逐渐构成了特色集群的发展雏形。

以成本驱动为主要演进模式的版权产业集群,是集群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所有集群发展中必须面临的共性问题。正是因为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既维持了集群稳定,又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了集群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不仅可以度过集群成长初期的困境,或缓解在集群遭遇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压力时的被动路径,也是大多数版权产业集群增加市场收益的主要方式。

但应当明确的是,在版权产业集群的驱动要素中,地缘、资源和成本尽管是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单一因素无法主导版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三规融合”为导向的集群设计,是集群升级的制度原点。然而在现实发展中,因为土地稀缺资源的区域发展模式缺少有效调控手段,名义集聚、实则分散的现象普遍,在现实中符合概念标准的产业集群集中度低、特征不明显,亟待寻找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版权产业集群特征的新成长动力。

三、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特征

版权产业集群是版权产业的一种空间经济形态,集群的分布规律既符合版权产业要素集聚和流动的一般规律,又与区域发展尤其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分布紧密关联。版权产业集群形成的紧密型关联体和松散型关联体,共同构成了基于知识的社会经济系统。根据版权产业集群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层次,可以归纳为城市群的点网结构、区域内的圈层结构和集群内的线性结构三种形态。

点网结构是基于增长极理论的空间分布结构。通过版权产业集群形成的集聚效应带来的要素高度集中、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消费活跃等,构成了区域增长极。增长极成为城市群中重要的创新节点,它们就如同“经济马赛克”一般,呈现出星罗棋布的分布格局。串联这些创新节点,便构成了以区域为单位的创新网络。版权产业集群的点网结构往往以集群形成区域增长极为节点,通过跨区域资源配置和流通的区间布局为市场半径,以整个城市群或城市圈为空间,形成产业网络。

圈层结构是基于中心地理论和产业空气理论,在区位比较优势的作用下形成以版权产业集群为圆心的区域中心地。版权产业主导企业的活跃度,不断吸引着相近或相似产业(企业)的集聚,企业在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机制中,形成适合产业创新和集体学习的产业空气。由此,区域内逐渐形成了以版权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在圈层结构中,集群往往在基于“向心力”形成生产集中和居住集中后,达到一定的区域要素承载的饱和状态,从而再进行基于“离心力”的分散,最终在区域内形成相对稳定合理的版权产业集群布局。从群居到群聚,从居住性集群到生产型集群的转变,版权产业集群实现了集群单一围绕中心城市或中心区域集聚的转变,即通过“向心力—离心力”的均衡式空间分布方式,实现了城市功能组团的拓展,缓解了中心城区或城市核心区域用地紧张、资源稀缺、成本高昂等现实问题。

线性结构是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以版权产业主导企业为核心形成的产业导入形态。版权产业是以“智力成果权”为资源,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产业形态,其产业链的结构也依托产业特性,以版权形象原创为起点,构建了“创作——生产——传播——使用——消费”的线性产业模式。因此,集群内部的版权企业之间分工与合作的出发点是线性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之间的知识共享。这种共享又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前者是集群内企业基于产业上下游分工与合作形成资源互补性合作的产业组织方式的过程,后者则是随着社会分工与集群和产业链之间互动性的加深,集群的分布规律从单一的、静态的串联式产业链合作逐步演化为复合的、动态的并联式协作的过程。

从版权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看,城市群中跨区域的版权产业集群围绕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形成点网结构,构成版权要素的协同创新和版权资源的统一配置,提高了版权产业效率;区域内的版权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企业形成圈层分布的空间格局,而主导企业以较高的版权因子和关联企业之间形成有序的线性分工与合作。正是由于点网结构、圈层结构和线性结构在版权产业发展中的有机互动,使版权产业的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打破了二元经济地理结构,在区域空间上产生了新的格局,从而优化了版权产业的组织形态。随着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城市群时代,跳出行政属地,以全球市场为资源配置和要素流通的半径,建立基于版权合作的城市群合作组织与相关制度安排,是版权产业集群新空间秩序构建的基本原则。

四、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路径

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发展版权产业,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推进版权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但不容回避的是,当前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版权产业集群空间的集聚黏度不强,集群创新性与互动性不强,集群价值链层级不高和集群竞争力释放不足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源自集群制度针对性不强,从而造成了集群内的企业主体缺少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难以激发版权创新的动力,二是源自集群政策针对性不强,从而造成了集群企业之间因缺少产业关联度而形成松散合作体。同时,由于政策限制,集群往往在一定范围内单兵作战,成为封闭的容器,本地网络的僵化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弊病,使集群失去了逐鹿全球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针对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研究制定适合版权产业集群驱动特征和空间特征的集群政策,研究制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高,充分利用和发掘版权资源及区域禀赋并以此为基准,设计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集群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当前版权产业集群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产业政策”走向“集群政策”和从“产城割裂”走向“产城融合”的集群引导措施和集群建设路径,将有效破解集群制度创新瓶颈。一方面,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或优化补充产业政策,不但可以促进区域版权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可以有效规避因为过度关注规模化扩张而忽略了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误区。版权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产业集群的共性规律,同时基于文化对智力成果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格外强调,版权产业集群往往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地区的发展落地和产业轨迹,集群政策的设置旨在“以集群空间为载体,通过制度上的空间构建与突破,实现对经济要素的引导和吸纳,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其他区域(非集群空间)的生产力提高与释放过程”①。另一方面,新城市发展观要求集群功能的集约化、企业的集聚化和服务的专业化,“产城融合”这一集群发展模式,是版权产业集群破除发展定势,打破权利意识的封闭心态,从“功能集群”走向“文化集群”的重要路径,它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产业依附于城市、城市服务于产业的功能融合,使版权产业集群与城市成为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的实施,更加注重生产、生活功能的协同与土地价值最大化的复合,将推动版权产业集群成为城市重要的功能区。以“弹性规划”的发展理念设计未来集群发展框架,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为文化功能的拓展和文化价值的发挥,预留更多的公共空间,是版权产业集群规划和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

当然,版权产业并非必须以地理集中为唯一空间组织方式,随着版权产业集群发展步入深水区,集群内企业不可避免地因为集群存在“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等一成不变的合作模式带来的弊病制约产业发展,集群的万能模式再一次受到挑战。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集群发展模式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创造性的变革、知识的积聚和基于竞争的淘汰机制,仅仅靠企业之间的地理集中只能形成松散型空间布局。地理集聚固然降低了交通运输和能源成本,获得了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经济,但依靠压低成本的竞争模式难以为继,并终将是面临淘汰的低端道路。而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推进,以核心版权为价值凝聚的虚拟协作网络将成为新的产业集成模式。

(齐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注释:

① 郝寿义.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46.

参考文献:

[1]MARKUSEN A.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 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Economic Geography,1996,72(3):293/313.

[2]余晓泓. 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创新机制研究[J]. 产经评 论,2010.4.

产业发展特征篇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纵深阶段,为继续保持并提升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为“中国梦”增添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国家顶层设计将重要着力点之一放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希望经过国家政策层面和企业发展层面的共同推动,造就一大批支柱性、先导性产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强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巨大支柱和推动作用,同时结合一系列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以及标准化发展规划,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寄予了厚望。基于此,结合战略发展和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本文拟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演进模式进行分析,希望明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为其效能发挥和效益实现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官方文件中首次出现,要数时任国家总理在2009年11月3日所作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其间总理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从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2年,中央颁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等文件。目前,借助国家顶层设计的契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风起云涌之势,在省级规划和政策、资金扶持外,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各种产业园区等为载体,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政策引领、政府推动、利益驱动的方式,进行集中经营、集聚发展,较好地发挥出了规模和示范效应,也体现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丰富内涵。

空间集聚。不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如何,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抱团、扎堆等已成为了集聚发展的普遍现象。美国硅谷101公路附近,8000多家电子科技和软件企业集聚于此。我国中关村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电子一条街”,通过三十年的创新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园区内拥有各级各类顶尖高等院校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206所;拥有部级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拥有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集聚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从而形成了以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以及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这就是产业集聚的魅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借助空间集聚,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发展效率,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致。①

创新驱动。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签。如果没有创新,仅仅只是简单的生产、加工、制造,那只能属于传统产业的范畴。基于创新的裂变效应和巨大生产力,我国赋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以“重大技术突破”为支点,从微观技术创新、中观产业发展、宏观战略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部署。一般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同样需要集聚创新的各种要素,如上文述及的中关村,其涵盖了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诸多创新元素,这些元素彼此之间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各种合作,从而展现出了创新驱动下的集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强大效能。

产业融合。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指出,事物是普通联系的一个整体。我国目前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行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要有其他相关行业的支撑和推动。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赢取更大的发展,仅靠一已之力会显得困难重重,而采取联合、协同的方式,则是现实的应然选择。由此我们审视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其大都催生出“一主多副”或多个主体协同发展的新兴产业集聚模式,如中关村由最初的电子行业,除了向信息和网络技术方面发展外,也逐渐集聚起了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等行业,再配之高端服务业的跟进,一个超大集群、共生共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就逐渐显露出了集聚效应,从而引领整个集聚区得以放大,产业规模得到快速扩大,创新效益大幅度提升。因此,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来说,产业融合是产业集聚的必然结果,也是集聚发展的必然要求。②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特征

基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尽管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正在向纵深推进,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必需的核心技术创新支撑还远远不够,在集聚发展模式创新方面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具有一些鲜明的“中国特色”或主要特征:

政府政策的外在推动。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因此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作用就更显得重要而且必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并出台了诸多的政策为之配套和支撑,如前文述及的一系列决定、规划、标准等,都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主动作为;二是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建立诸多的工业园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更为集中;四是建立交易市场,举办产品博览会与商贸会,引导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强中介服务,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等,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撑。当然,这只是我国在当前特定阶段的特别措施,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市场经济事物的发展,最终还得依靠其自身的内生能量演进。

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正好迎合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实际需求。从我国当前实际来看,尽管政策的推动作用非常强大,但能够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生根本的质的变化,还得依靠市场的内在作用的提升。据观察,我国不少地方在中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鼓舞下,上马了一大批主要由政府意志主导的所谓新兴产业工业园区,但最终由于招不到核心企业、相关配套服务措施跟不上、集聚效应不明显而只好作罢。因此,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让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共同发挥作用,是我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技术路径。

文化传统的重要依托。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内在属性,一般不会因为某个偶然事件就会促成并壮大集群,而是深深地根植在浓厚的文化传统的底蕴上。如前文述及的中关村,也正是由于改革开放初的“电子一条街”,才造就成为目前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技术创新高地。据研究表明,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更容易集聚发展,因为在共同价值观引领下,企业之间能够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与承诺”,从而使得沟通的距离日益缩短,交易的成本大大降低,深度分工的默契更容易达成,最终实现集群内的企业共生、共荣、共赢。③

创新能力的持续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立足,并且同样以创新求得更大的发展。而在区域集聚方面,通过一个个企业个体的创新汇集,能够产生出“1+1>2”的效应。例如在中关村,目前不仅仅只是少数几家高科技企业的个体表演,而是园区内众多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创新共舞,再加上政府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创新跟进,进而产生了扩散效应,吸引其他行业的战略性新兴企业也汇集于此,共享资源,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的内部提升。纵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一般都会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实行与其他产业园区有所差异的产业集群。基于地域限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有其一定的容量,而产业集群的范畴也比较大,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内,一般只能有一个或几个产业进行支撑。如中关村基于其相对较大的体量,其产业结构相对宽泛一些,而诸如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则将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定位为医药产业。因此,加大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打造优势和拳头产业,依靠产业发展的内生力量,配之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有利于新兴产业的战略发展和集群效应。④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演进模式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风起云涌,产生出了集聚发展的良好效能,但也还存在一些“软肋”,主要体现在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并且大都还停留在“中国制造”路径上,离“中国创造”的发展趋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综观国际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如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技园、日本筑波生物科技产业、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等,它们更多的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来演进,政府主要是从宏观上进行政策扶持和人才促进。而我国由于相对特殊的国情,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初期发展时,政府的作用相对要强化一些,但中后期的舞台则一定要交给企业,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培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特征是结合现有的产业发展资源,政府对一些初具规模或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引导,实现生产要素的集中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期,企业基于内生发展动力,即从成本、质量、效益、品牌等要素进行考量,逐渐建立起企业在地区或行业的优势地位,产生出做大做强的原始动力。与此同时,按照现代公共治理和服务型政府理念,我国政府主要扮演引导和扶持角色,但在培育阶段,政府角色一般比较淡化,毕竟从市场经济中自然形成的产业更具群众基础和经济原发动力,如果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伸得过长,一旦产业发展方向和战略出现失误,不仅会对政府公信力和权威造成伤害,企业和社会公众也会承担苦果,这与科学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

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特征是依托现有或正在建设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资源,进行创新升级并集聚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型集聚的模式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二是企业主体。这是我国在当前特定环境下发展经济的有力措施。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从宏观的产业政策方面,集聚并优化政府的资源、信息、财税政策优势,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集聚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而对于企业来讲,则主要是从微观角度,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将企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有机地融入其中,然后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战略,即实现大环境下的企业个体发展,并进一步做大、做强。

目前,我国各省市利用现有或正在建设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升级提档,将其优化、整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也是我国当前技术创新不明显、产业集聚能力不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不足等现实环境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政府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都得到了成长与历练,特别是当在政府培育下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后,这时就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政府要逐渐退出经济的第一线,交由企业来展现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变和裂变魅力,向自主产业创新阶段发展。

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特征是市场主体基于自身创新发展需求,主动进行市场合作式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的作用将逐渐退居幕后,企业基于自身发展而走向前台。这也是企业回归市场经济属性的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前文述及的中关村目前发展模式,基本上处于产业创新战略联盟驱动型集聚发展阶段。近年来,四川攀钢集团为了占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制高点,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了18个相关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当前,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大型企业集团的创新能力也日益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这种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集聚发展,必将引领我国创新经济向纵深发展。⑤

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最主要特征是形成具有市场和社会引领性的突破性技术和创新技术,造就并促进跨区域、跨国界的技术创新驱动。基于这种集聚发展模式定位为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对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变革作用,因此对国家的意义重大,对企业的要求也很高。在这方面,美国硅谷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其通过计算机工业的硬件和软件的创新联动,给整个美国包括全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技术革命,引领世界计算机工业发展的未来。

相对来说,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整体上还比较弱,离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型集聚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世界开放经济的形成,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距离在逐渐缩小,并且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在光学、新能源、新技术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如果机遇把握得当并进展顺利,创新驱动下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会扮演“弯道超车”的引擎,带领中国经济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迈进。

展望未来,乘着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尽管目前的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前进的道路充满坎坷,但发展的机遇同样存在,发展的成果更是需要我们以持续创新和创造为抓手,开拓奋进,去实现产业报国的历史使命。

(作者为江南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刘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变动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第40~51页。

②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3期,第87~92页。

③涂文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第9期,第54~59页。

产业发展特征篇11

“休闲体育”一词,虽然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表达,但它所代表的那种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却是来源已久。有人研究,休闲体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那时的人们在填饱肚子之余,创造出了一些祭祀、图腾之类的游戏来缓解焦虑,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这也成为了休闲体育的雏形。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经常在农忙或是闲暇时间举行一些仪式庆典,在仪式庆典中会包括游戏、舞蹈等。到了十八世纪,休闲体育才开始真正兴起。工业革命的浪潮使人们进入了大工厂生产时代,在规定的劳动时间之余,“休闲”成为了一种流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参与休闲体育的机会增多,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之外,人们更加渴求一种健康、放松的生活。而“休闲体育”就成为了人们的一项重要选择。

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特征。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下的休闲体育产业布局所带来的独具特色的、具有开创性的产业类型。下面我们选取了北京、天津、内蒙古、东北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青岛、新疆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来具体分析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从政策支持方面分析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区域特征。

一、奥运城市北京

北京市作为首都,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方面一直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挖掘、传承、创新奥运城市。奥运文化、奥运遗产,打造与奥运相关的休闲体育产业方面竭尽所能。其中鸟巢、水立方等奥运比赛场馆被打造成奥林匹克公园,与奥运相关的一些产品还被收录到奥林匹克博物馆,供国内外游客参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另外,北京市还倡导围绕群众体育品牌,打造有特色、专业化休闲体育产业。借助体育博览会、文化创意博览会、北京国际体育产业展,利用会展经济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围绕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形成的集总部、研发、赛事组织、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体育产业集聚区,开发相对应的休闲体育产业。

二、江苏南京的绿色体育旅游

南京市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近年来南京市在原有的偏向文化古迹休闲体育旅游产业上进行再开发、再创新。顺应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等环保潮流,南京市在举办亚运会和青奥会的契机上打造了新的旅游品牌:绿色体育旅游,并创新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策略,利用数字媒体进行绿色体育旅游项目的广泛宣传。打造了生态体育旅游、农闲体育旅游、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等产业。

三、内蒙古独具特色的休闲体育项目

内蒙古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方面,与内地和沿海城市相比,内蒙古地区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内蒙古可以结合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游牧文化,发展少数民族休闲体育产业。其次,还可以发挥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的影响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另外,围绕通辽赛马节、兴安马速度大赛、巴丹吉林沙漠汽车越野赛、鄂尔多斯汽车场地赛等发展特色休闲体育产业。

四、东北的冰雪、森林休闲体育产业

东北地区冰雪、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在冰雪运动项目,以及森林旅游、探险等项目的开发也是极尽所能。成为了我国冰雪休闲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同事,东北地区还积极借助内外重要赛事,发展与体育相关的休闲体育产业。其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

五、“魔都”上海的休闲体育产业

上海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业也比较发达,因此也成为了国内乃至世界许多体育赛事的首选之地。因此,上海市休闲体育发展策略就是借助国际大都市优势,结合上海日、网球大师赛、斯诺克大师赛等国际顶级赛事举办相关休闲体育产业。同时,围绕国际大型体育博览会,发挥、壮大休闲体育产业。

上海的迪斯尼乐园也创造了国内第一。

六、旅游城市青岛

青岛市是08年奥运会帆船赛的比赛场地,同时也是海滨城市、旅游城市。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上青岛省利用第二节世界休闲体育大会的契机,大力推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同时,对奥运遗产也进行了开发利用,建立了奥运帆船赛博览会,对场地设施等进行再开发,借助青岛山海特色,以及莱西湖、姜山湿地等地理资源,发展休闲体育产业。

七、新疆特色

新疆省利用其独具特色的地理及民族风俗打造了休闲体育产业独特的名片。其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策略包括:1.发挥新疆那达慕草原节、岳普湖达瓦昆沙漠休闲旅游节、阿瓦提刀郎休闲文化旅游节、新源国际冰雪节、尉犁国际露营大会等资源优势,开展休闲体育产业运营。2.利用冰雪运动名片,发展冰雪休闲体育产业。3.借助环塔拉力赛、鄯善国际沙漠健身休闲大会、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环艾丁湖摩托车越野赛等赛事,发展赛事休闲体育产业。4.结合民族特色体育优势,发展马术、传统体育项目体验等休闲体育产业。

⒖嘉南祝

[1] 薛涛.休闲体育产业与假日体育消费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6(6):7-10.

产业发展特征篇12

(一)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总体呈现不断萎缩的趋势

根据BEA的统计数据,美国2008年国内纺织品总产值为578亿美元,比2000年的851亿美元下降了32.1%,服装国内总产值下降的幅度更大,由2000年673亿美元下降至2008年的342亿美元,降幅高达49.2%。与此同时,纺织服装产业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也进一步降低,由2000年0.83%下降至2008年0.35%。从就业情况来看,2009年美国登记在册的纺织和服装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2.5万人和17万人,分别比2000年的行业从业人数下降了66.9%和65%,在整个制造业的从业人口中,仅有1.03%和1.04%比重分别来自纺织和服装产业。

从贸易收支来看,美国对国外进口纺织服装产品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美国纺织品进口渗透率(纺织品进口占国内总产值的比)从2000年的20.2%上升至2008年的29.1%,而同期服装进口渗透率则从51.1%上升至76.5%。数据分析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和服装产业对GDP和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均呈不断下降趋势,纺织服装产品市场需求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来满足,行业萎缩趋势较为明显。

(二)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来源地更加集中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印度、孟加拉以及越南等低工资成本的发展中大国成为对美国出口的最大赢家,尤其以中国最为瞩目。2000-2009年间,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长率分别高达14.9%和13.6%,2009年中国占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市场份额分别为35.4%和39.1%,超过了印度、欧盟27国、巴基斯坦以及墨西哥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规模的总和;另一方面,加拿大、墨西哥、CAFTA、EU-12、泰国等传统主要进口来源市场由于受到多边纤维协定(MFA)终止的影响,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呈现大幅萎缩的趋势。

(三)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贸易条件明显改善

按照北美行业分类系统NAICS分类,2000-2009年期间,美国纤维、纱线(3131)以及纺织纤维(3132)两类产品的进口额分别下降了38.6%和29%,而织物整理制品(3133)、针织服装(3151)和纺织纤维(3132)、服装附件(3152)以及羊毛服装(3152)四类产品的进口额分别增长了41.4%、59.5%、4.3%和22.5%。在进口金额下降的两类产品中,纤维、纱线(3131)主要是由于进口价格上涨导致进口数量减少引起的,而纺织纤维(3132)主要源于进口价格的大幅下降。在进口保持增长的四类产品中,只有织物整理制品(3133)价格大幅上涨,其他三类产品均是由于价格下降引起的数量增长产生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占美国进口金额最高的纺织纤维(3132)和服装附件(3152)两类产品的进口价格指数2009年仅为45.4和89.1,而进口价格指数大幅上涨的织物整理制品(3133)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表明尽管美国纺织服装市场对进口依赖程度很高,但主要都是一些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弹性较高的终端消费品,而垄断性强、价格弹性弱的织物整理制品(3133)进口需求很少。如果不考虑出口价格因素的影响,仅从进口价格变动趋势来看,美国纺织品服装的总体贸易条件在不断改善。

(四) 美国纺织与服装产品差异化特征更加突出

首先,从资本化特征来看,美国纺织相对于服装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更高。美国纺织业的资本-劳动比率指数从2002年的100%上升至2007年的119%,而同期服装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却下降为95%。美国纺织企业资本化比重提高的事实还可以从资本设备更新投资的增长得到印证。2004年-2008年,企业对纺织设备更新的投资额占到纺织品增加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2.92%增长到2008年的4.54%,四年翻了一番。而该期间,服装企业无论是在设备更新还是企业生产规模上都呈现不断萎缩的趋势。其次,从劳动生产率的对比来看,美国纺织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远远高于服装企业。以人均产出为例,2009年美国纺织企业的人均产出为110890美元,超出服装企业人均产出水平的56.3%。这表明纺织业的生产率在提升,而服装产业的生产率水平却在不断下降。

(五) 美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微型化特征更为明显

从企业的规模分布来看,2008年纺织企业人数为0-4人、5-9人、10-19人、20-99人以及100人以上的比重分别为35.4%、15.9%、13.0%、20.3%和15.5%。与1998年相比,100人以上的企业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0-4人的企业比重提高了3.5个百分点。在服装产业方面,企业微型化的特征更加突出。2008年服装企业人数为0-4人、5-9人、10-19人、20-99人以及100人以上的比重分别为43.7%、19.3%、15.9%、16.5%和4.5%。与1998年相比,100人以上的企业比重下降了7.6个百分点,而0-4人的企业比重提高了9.7个百分点。数据分析发现,美国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都是4人以下的微型企业,这与他们采用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二、“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结构调整

(一)通过增强价值链的 治理能力来获取更多的产业利润

依据Humphrey and Schmitz(2004)所提出的有关全球价值链的四种分类(市场导向型、均衡网络型、俘获网络型以及层级型),纺织服装全球“价值链”属于典型的“俘获型”价值链。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零售商以及品牌经销商作为价值链的主导者,控制着产品设计、质量标准、产品交货、库存以及价格等关键的“价值链”结点,并通过全球生产网络主导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制造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模式和利益分配。

一方面,他们加强对资本、技术以及品牌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在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企业的买方垄断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捕获市场信息的能力,借助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消费终端和制造商之间构筑“护城河”,确保垄断利润最大化。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绝大多数服装企业已经退出传统的产品制造领域,转而聚焦具有高附加值的非生产环节,通过强化设计、工艺、环境标准,增强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并创造源源不断的利润增长空间。

(二) 产品生产和销售更趋柔性化和个性化

纺织服装作为最具时尚性的传统产业,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大规模标准化的制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企业开始了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模式的探索。他们通过价值链的空间分离,将设计、生产和营销等各价值链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并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手段将配置在世界各地的供应链“结点”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够对市场需求的变动做出快速响应,而且利用不同国家的资源优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耐克和阿迪达斯为例,棉花和氨纶的生产在美国、纺纱在印度、缝制在孟加拉、缝纫制衣机械来自德国、品牌设计在意大利、拉链来自日本、零售商是法国、贸易商在中国香港,而市场则遍布全球。事实上,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企业一种主导的生产模式,他们开发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柔性制造系统(FMS),通过电脑、数控机械、机器人、自动化仓库等先进工具实现自动化的加工、制造与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自动化系统可以与互联网连接,以实现网上“按需定制”。美国企业积极借助于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成功地向数字化时代转型。

(三) 通过区域性的贸易合作机制推动纺织原料出口的对外扩张

为了配合美国纺织服装企业整合全球和区域生产网络,美国政府通过区域性的贸易合作机制,对进口美国纤维、纱、线等原材料的外国产品给予特别优惠的进口关税,以推动美国上游纺织品的对外出口。美国自1985年以来先后与其他国家签订了11个涉及纺织服装产品的自由贸易协定;另外美国还通过签订《非洲增长与机会协定》、《加勒比海贸易伙伴协定》、《安第斯贸易促进和禁毒法案》以及《海底纺织品服装贸易优惠协定》等特殊的贸易安排推动美国纺织服装产品对上述地区的出口。

在一系列自由贸易机制的推动下,美国主要纺织原料的出口依存度呈直线上升趋势。美国旨在推动纺织服装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美国织物整理制品(NAICS3133)的出口依存度高达65.9%,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的国家成为美国纺织原料的主要进口国。例如,墨西哥、加拿大、尼加拉瓜、塞尔瓦托、多美尼加、洪都拉斯等国对美国纺织品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81.7%、63.1%、92.4%、82.8%、74.8%和94%。美国通过签订有关纺织品服装领域的自由贸易协议,有力地推动了上游纺织原料制品的对外扩张。

三、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注重企业“价值链”整合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仍然处于“底端”,缺乏对产品标准以及市场价格的主导能力,全然沦为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跨国公司的廉价代工者,整合价值链体系,提升“价值链”治理能力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大量研究表明,顺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构筑的全球价值链进行产业升级面临价值链上游企业的残酷“遏制”和“围堵”,因而构建依托本土市场为中心的国内价值链体系将是提升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条可行路径。而在这一产业升级过程中,依托本土市场所提供的需求空间积极培育和发展高级产品要素将是构建“国内价值链”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环。

第二,对纺织和服装产业采取不同的结构调整政策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纺织业相对于服装产业具有更加密集的资本和技术特征和更顽强的生命周期。主要原因是纺织产业中资本与劳动之间要素的替代弹性更大,一旦因工资上涨导致成本压力时,企业可以通过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升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等手段降低对劳动投入的依赖,从而有效弥补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而服装产业所固有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很难通过强化资本投入进行替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即使在工资成本大幅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部分纺织原料产品(NAICS3133)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在服装领域基本退出了生产制造环节这一事实即是印证。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面临成本压力的纺织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设备更新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对产品成本的控制,而服装企业应该适时考虑将生产制造基地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从而蜕变为服装贸易和品牌经销商,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第三,采取更趋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技术

产业发展特征篇13

我国文化产业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总结过去十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深入把握当前阶段性特征,并对整个产业进行客观评价是有意义的工作。本文结合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文化产业全行业主要指标数据和文化产业直报系统整理的数据,基于不同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客观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文化产业特征及效率进行研究,为文化产业研究和制定政策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历史演进轨迹

根据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2012年我国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69.80万家,实现较快增长。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 07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48%,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0%。其中,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7 253亿元,文化批零业实现增加值1 187亿元,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 631亿元,三者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0.10%、6.60%和53.30%。

基于统计数据,笔者更期待对文化产业历史发展进行纵向比较以增加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由于样本期内文化产业统计口径出现调整,为了增加历年数据可比性,更为客观反映文化产业发展长期规律,笔者进行了两个方面数据修正工作:一是剔除价格影响因素,也就是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当然,部分同期指标比较不受到这个因素影响,并未调整;二是考虑国家统计局按照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新口径对2011年相关数据的调整,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由134 719亿元修订为15 516亿元,与当年GDP之比由2.85%修订为3.28%。按照这一调整系数,我们初步对2004―2010年增加值进行修正。从修正后的数据和修正前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大的趋势上大致保持一致,并未出现反差较大的地方,因此,为了研究和行文方便,二者不做进一步区分。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历年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特征:第一,近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增加值由2004年3 340亿元增加到2012年18 071亿元,8年增长了5.41倍,年均增速达到21.90%。第二,文化产业增速大幅高于同期GDP增速。8年平均增长率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5.96个百分点,并且二者同步变化。

(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提高。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与GDP的比值从2004年2.47%增加到2012年3.48%,8年增长了1.41倍,年均增速达到6.30%。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从2005年的3.61%增长到2012年的5.53%。

在2004―2012年期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的状态。为了进一步反映文化产业与GDP之间的关系,我们考察文化产业对GDP贡献率。文化产业贡献率是指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等于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按不变价格计算。而从整体上来说,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处于上升趋势,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在2005―2008年期间,贡献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08―2010年期间,贡献率处于上升趋势,由2.79%上升至4.60%,上升了1.81个百分点。之后2011年的贡献率开始下滑,2012年的贡献率又开始得到回升,并超过了2010年的贡献率。

(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及构成

从总量上看,三类产业均保持大幅增长。文化产品制造业从2004年1 481亿元增加到2012年7 253亿元,8年增长了4.90倍,年均增速达到26.80%;文化产品批零业从2004年328亿元增加到2012年1 187亿元,8年增长了3.62倍,年均增速达到26.30%;文化服务业从2004年1 241亿元增加到2012年9 631亿元,8年增长了7.76倍,年均增速达到33.90%,是三类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加值增速与现价计算的增加值增速大致相当,文化服务业增速最快,文化产品制造业次之,文化产品批零业最慢,但三者均保持较高增速。

从三类产业占整个文化产业比重来看,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比重出现交替变化,文化产品制造业持续下降,而文化服务业持续上升。具体来讲,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比重8年来持续下降,从2004年47.70%下降到2008年的41.10%,最终下降到2012年40.10%。

与此相对应,文化服务业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比重8年来却保持连续上升的态势,从2004年40.00%上升到2008年的50.80%,于2010年达到8年内最高值,为53.70%,2011年和2012年仍然保持这一水平,2011年达到53.20%,2012年达到53.30%。

与此同时,文化批零业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局面。从2004年的10.60%下降到2012年的6.60%。

(四)主要文化行业法人单位数

在2005―2007年间,主要文化行业法人单位数均有所增加,新闻出版业由2005年的5 291个增加到2007年的5 607个,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由2005年的14 539个增加到2007年的15 139个,文化艺术业由2005年的29 742个增加到2007年的32 253个,娱乐业由2005年的13 896个增加到2007年的16 850个,相对来说增速比较大。

就增长率而言,新闻出版业和娱乐业的增长率均有所下降,新闻出版业由2006年的3.19%下降为2007年的2.69%,娱乐业由2006年的10.48%下降为2007年的9.76%。而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的增长率处于上升趋势,文化艺术业的增长率基本持平,保持在4.14%左右。

主要文化行业法人单位数在2009年和2010年的增长率均处于下降趋势。新闻出版业由2009年的7.25%下降为2010年的3.12%,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由2009年的7.05%下降为2010年的4.28%,文化艺术业由2009年的12.17%下降为2010年的4.89%,娱乐业的增长率由2009年的12.60%下降为2010年的7.17%。

主要法人单位数在2011年和2012年的增长率均处于上升趋势,且娱乐业的上升幅度最大,由2011年的8.10%上升为2012年的24.23%,新闻出版业的上升幅度最小,由2011年的4.05%上升为2012年的8.17%。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由2011年的5.89%上升为2012年的12.69%,文化艺术业由2011年的8.53%上升为2012年的19.76%。

二、分析框架比较和样本数据选择

关于文化产业官方的界定和统计分类有两次。第一次是开始于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需要,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并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划分为四层,加上过渡层和延伸层共六个层次。

更为详细的分类见《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受到新技术影响导致的业态变化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的部署,都要求新的文化产业界定及统计分类,国家统计局于2012年颁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以下简称《分类2012》),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五层。

更为详细的分类见《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这两次分类在框架上有着内在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二者都集中反映了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和代表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的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第二,二者都兼顾了文化生产活动的相近性,围绕不同的文化生产活动进行归类,2004年版体现在第四层,2012版体现在第三层。第三,二者都延续了传统国民经济中对文化产业以产品角度的分类,主要体现在第二层。从这三点来看,文化产业基本情况得以反应,但是仍难以满足更针对性的问题研究。针对不同问题研究的需要,研究者要选取不同的理论框架,对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进行重新组合排列。最具代表性的是高书生[1]基于物质再生产理论提出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学上把循环往复的生产过程称为物质再生产,文化传承和创新周而复始的延续过程也可看做一种再生产,即文化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不同,文化再生产包括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类别。作品是创作的成果,经过生产转化为产品,借助传播变成商品从而进入消费。从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文化再生产各类别呈现关联性和继起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产业包括将文化产业分为六大类别。与统计框架比较来看,文化再生产理论保留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分类,同时将统计框架下的产业链特性提升到产业层面,不再是隶属于不同文化产品下面的层次,这是一次较大的突破,有利于从整个产业层面把握文化产品生产环节特征。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因此,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数据的约束,本文研究交叉使用统计分析框架和文化再生产理论框架。

在确定分析框架基础上,分析数据也决定着研究结果的质量。本文将国家统计局文化企业直报平台系统覆盖的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作为样本,进一步推断整个文化产业的总体特性。根据直报平台统计数据整理,2012年整个文化产业规模以上的法人单位数达到36 469家,从业人员数为6 994 335人,应付职工薪酬为4 069.07亿元,资产合计为50 336.65亿元,营业收入达到56 261.54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55 463.97亿元。下面各部分就是基于直报系统整理后数据进行的具体分析。

2012年,全国文化企业中有6 236户亏损企业,亏损面为17.10%;亏损企业亏损金额达343.12亿元,相当于全国文化企业净利润10.70%。从类别来看,各类别的亏损情况分布大致有着如下两个方面特点(如表4所示):第一,文化传播渠道类别和生产性文化服务类别的企业亏损面均高于全国文化企业平均水平,其中文化传播渠道类别的企业亏损面已经超过了20%。第二,虽然各大类亏损企业亏损金额差距较大,但是各类别亏损情况对各盈利造成的影响并不是特别突出,均没有超过15%。其中有3个类别的亏损企业亏损金额与净利润的比值超过了全国文化企业平均水平,它们分别是文化消费制造类别和文化传播渠道类别、文化生产服务类别,其亏损企业亏损金额依次相当于各自类别的合计净利润的14.35%、11.82%和11.27%。而文化装备制造类别、生产性文化服务类别和文化内容生产类别亏损金额占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9.06%、8.56%和7.19%。

四、生产效率评价

(一)文献综述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众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产业效率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得到了许多很有意义的启示。Marco-Serrano[2]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在1995―1999年期间瓦伦西亚地区与网络相关的西班牙剧院的不平衡面板数据,结果表明整体效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技术效率降低引起的,而规模效率保持不变。Last和Wetzel[3]运用基于输入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了1991/1992―2005/2006年度的德国公共剧院的效率,结果表明文化服务经济并不满足成本最小化的假设。Last和Wetzel[4]依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了1991/1992―2005/2006年度的德国公共剧院的效率,并将全要素生产效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

在国内,马跃如等[5]利用2003―2008年省市数据,运用SFA模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并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与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的作用;蒋萍和王勇[6]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应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8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马萱和郑世林[7]应用BCC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1998―2006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存在较大差距;郭国峰和郑召锋[8]从文化产业的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分别考察了中部六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利用数据包络技术对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模拟了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作用路径,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就提升中部六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绩效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侯艳红[9]应用CCR模型对2005年我国31个省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产业有效的省区有广东和北京等7个省份。

总的来讲,运用DEA的思路是研究文化产业生产效率的重要路径,本文仍延续这一思路,并采用BCC模型,即在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下的效率模型,吴文江[10]对该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但是,本文的有益工作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于文化企业微观数据的整理加总后的分行业数据(四位行业代码);第二,是基于不同的分析框架的比较。

(二)指标选择和数据描述

1.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DEA分析以DMU的投入产出资料为衡量效率的要素,因此,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是否恰当对最终DMU效率衡量是否准确极为重要。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主要考虑人力和资本方面的投入,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选择法人单位数、应付职工薪酬、资产合计和成本费用总额作为文化产业投入指标,选择营业收入作为文化产业的产出指标。

应用DEA进行效率分析时,应该保证决策单元的数量是投入产出指标的至少两倍以上。该文化产业的决策单元为119个,而投入产出指标为5个,因此适合应用DEA方法。另外,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之间应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避免出现某种投入指标数量增加却引起产出指标数量减少的情况。经计算,营业收入与法人单位数、应付职工薪酬、资产合计和成本费用总额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63、1.00和0.61,上述相关系数通过了在1%显著水平下的检验,可以认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系数,因此适合进行DEA效率分析。

2.数据描述

投入产出的数据特征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应付职工薪酬的均值为34.19亿元,标准差为68.40亿元,说明不同行业的工资标准差异较大;法人单位数的最大值为2 843家,资产合计、成本费用总额和营业收入的均值分别为423.00亿元、445.14亿元和472.79亿元,标准差分别为753.58亿元、807.48亿元和847.07亿元,这些指标的标准差系数均在0.50以上,说明不同行业的规模不一样。

(三)基于统计分析框架的生产效率

运用DEAP2.1软件对2012年文化产业中的119个行业进行以投入为导向的VR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5,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89,平均规模效率为0.96。

1.技术效率

由图1可知,技术效率的取值介于0―1之间。

从整个行业来看,雕塑工艺品制造行业(2431)、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制造行业(2435)、电视机制造行业(3951)等12个行业达到了技术效率前沿。效率最低的10个行业分别为公园管理(7851)、游览景区管理(7852)和文艺创作与表演(8710)等,均处于0.60以下。

2. 纯技术效率比较

纯技术效率反映的是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下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表明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改进。纯技术效率已经假定生产对应了最优的生产规模,测度的是实际生产点和生产前沿面曲线的差距。

由图2可知,纯技术效率的取值介于0―1之间,而且文化产业各行业的纯技术效率值,均比其技术效率值大,说明决策单元更接近于效率边界。

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下,对于非DEA有效的行业,再考察其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在非DEA有效的行业中,档案馆行业(8732)、电子游艺厅娱乐活动行业(8912)和图书出租行业(7122)等7个行业是纯技术有效而非规模有效,说明这7个行业按照现在的产出计算,其投入不可能再减少了,因此其技术效率相对无效主要是由于规模无效引起的。数字内容服务行业(6591)、群众文化活动行业(8770)和文具制造行业(2411)等12个行业是规模有效而非纯技术有效,说明这些行业实现了规模经济,却并没有拥有最佳的技术水平。其余的88个行业既非纯技术有效也非规模有效,也就是说这些行业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的情况,即使减少其部分投入,也有可能保持当前的产出水平不变。

从规模收益来看,DEA有效的12个行业以及音像制品出版行业(8524)、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制造行业(3079)和数字内容服务行业 (6591)等13个行业都处在规模收益不变阶段。金属工艺品制造行业(2432)、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行业(2436)和地毯、挂毯制造行业(2437)等60个行业处在规模收益递减阶段,说明这些行业在增加投入后,产出的增加比例会小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即增加投入的产出效率比较低。如何整合投入资源以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对这些行业来说是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其他行业均为规模收益递增,也就是说这些行业如果将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比例增加,将获得更大比例的产出回报。

从各类别层面看,文化消费终端制造类别的纯技术效率仍然最高,几乎接近效率1的最佳水平,最低的是文化内容生产类别,为0.86。文化装备制造类别、生产性文化服务类别、文化生产服务类别和文化传播渠道类别的纯技术效率依次为0.92、0.89、0.89、0.87。总的来讲,各类别排序与技术效率排序大致相同,但效率水平略有上升。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近十年间,文化产业实现较快增长,而且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提高。从总量上看,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这三类产业均保持大幅增长。然而,我国文化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并不高,这很可能与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同时,本文还运用DEA方法测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并按照文化再生产理论框架,对六大类别的生产效率结果也进行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各行业的效率差距较大;六大类别的技术效率均不是特别高,而文化内容生产类别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均是最低的,说明文化产业六大类别的效率尤其是文化内容生产类别的效率上升空间还很大。

总的来讲,本文的研究结论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含义:第一,重新认识文化内容生产,着力提高生产效率。传统意义的文化内容生产是在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之前形成的,侧重于实物形态、专业化、集中创作的小众生产,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对人的行为方式、创作习惯产生深刻影响,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文化内容生产活动大幅上升,表现为网络化、分散化和非专业化等特点,创作主体日趋大众化。第二,克服文化产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割裂的观点,发挥国民经济体系对文化产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加大力度扶持文化再生产类别前端的文化装备制造业(如广播电视、电影、演艺、考古和印刷等设备生产),把文化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运用产业政策鼓励文化集成应用高新技术,支持文化装备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第三,更加重视以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作用,改造提升建筑、纺织、轻工、包装等传统产业的文化内涵,推动创意设计向家具、家电、家纺、家饰生产延伸,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参考文献:

[1]

高书生.如何认识文化产业[N].人民日报, 2013-02-08.

[2] Marco-Serrano,F.Monitoring Managerial Efficiency in the Performing Arts:A Regional Theaters Network Perspective[J].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06,145(1):167-181.

[3] Last,A.K.,Wetzel,H.The Efficiency of German Public Theaters: A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Approach[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10,34(2):89-110.

[4] Last,A.K.,Wetzel,H.Baumol’s Cost Disease,Efficiency,and Productivity in the Performing Arts:An Analysis of German Public Theaters[J]. Journal of Culture Economics,2011,35(3):185-201.

[5] 马跃如,白勇,程伟波.基于SFA的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8):97-101.

[6] 蒋萍,王勇.全口径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2):69-81.

[7] 马萱,郑世林.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0,(3):83-86.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